中国珍稀动植物.
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

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银杉、银杏、金钱松、珙桐。
银杉,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至今的植物,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和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国宝",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银杉是松科的常绿乔木,主干高大通直,挺拔秀丽,枝叶茂密。
银杉雌雄同株,雄球花通常单生于2年生枝叶腋;雌球花单生于当年生枝叶腋。
球果两年成熟,呈卵圆形。
银杏为落叶乔木,5月开花,10月成熟,果实为橙黄色的种实核果。
银杏是一种孑遗植物。
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
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
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
珙桐为落叶乔木。
可生长到20-25米高,叶子广卵形,边缘有锯齿。
本科植物只有一属两种,两种相似,只是一种叶面有毛,另一种是光面。
花奇色美,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
银杏为落叶乔木,5月开花,10月成熟,果实为橙黄色的种实核果。
银杏是一种孑遗植物。
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
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
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
银杏身上有许多较为原始的特征。
它的叶脉形式为"二歧状分叉叶脉",在裸子植物中绝无仅有,但在蕨类植物中却很常见。
它的雄花花粉萌发时仅产生两个有纤毛会游动的精子。
这一特征在裸子植物中仅苏铁有,而在蕨类植物中也很普遍。
这就说明,银杏是一种比松、杉、柏等树木更为古老的植物。
所以植物学上将它列为一纲、一目、一科、一属、一种。
银杏树高大挺拔,叶似扇形。
冠大荫状,具有降温作用。
叶形古雅,寿命绵长。
无病虫害,不污染环境,树干光洁,是著名的无公害树种、有利于银杏的繁殖和增添风景。
适应性强,银杏对气候土壤要求都很宽范。
抗烟尘、抗火灾、抗有毒气体。
重点保护动植物

重点保护动植物是指在生态、科学、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需要得到特别保护的动植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重点保护动植物:
1.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上最濒危的物种之一。
2.东北虎: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
动物。
3.藏羚羊:是中国特有的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4.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的淡水豚类,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5.红豆杉: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树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6.银杏: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树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7.兰花:是中国特有的珍稀花卉,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珍稀濒危药用动植物物种名录

珍稀濒危药用动植物物种名录
我国1987年公布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共收录了一、二、三级药用动植物共43种药材,其中,虎骨、豹骨已经禁止使用。
一级:人参、黑节草、虎骨、豹骨、鹿茸(梅花鹿)、
二级:鹿茸(马鹿)、麝香、熊胆、穿山甲、蟾酥、蛤蟆油、金钱白花蛇、乌梢蛇、蕲蛇、蛤蚧、甘草、黄连、人参、杜仲、黄柏、血竭、
三级:川贝母、伊贝母、刺五加、黄芩、天冬、猪苓、龙胆、防风、远志、胡黄连、肉苁蓉、秦艽、细辛、紫草、五味子、蔓荆子、诃子、山茱萸、石斛、阿魏、连翘、羌活
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 的药用植物主要有30种(类):白芨、沉香、大戟、甘松、狗脊、尼泊尔绿绒蒿、紫杉、云南红豆杉、胡黄连、芦荟、买麻腾、毛茛、芳香蓟花木、蛇根木(萝芙木)、神圣愈疮木、药用愈疮木、木香、独蒜兰、云南独蒜兰(冰球子)、杜鹃兰(毛慈姑)、山莨菪(樟柳)、石斛属、手参(佛手参)、三角薯蓣、桃儿七(鬼臼草)、天麻、西洋参、仙人掌、青天麻、猪笼草。
列入《国家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保护名录的药用植物主
要有20种:北沙参、土沉香、冬虫夏草、崖白菜、地枫皮、香榧、厚朴、黄柏、降香、姜、金荞麦、金铁锁、苏铁蕨、水蕨、扇蕨、莲、拟豆蔻、云南红豆蔻、三尖杉、砂仁。
属于中国的珍贵树种的有:杜仲、桂、见血封喉、篦子三尖杉、银杏等5种。
重要的药用濒危野生动物:珊瑚、海马、龟、玳瑁、蛤蚧、蛇、穿山甲、灵猫、虎、豹、象、犀、麝、羚羊等10多种。
中国植物保护名单

中国植物保护名单一、国家濒危植物1、黄龙芝(Rhinobryum giganteum):是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主要分布在省属台湾和浙江。
2、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在我国有150多个种类,在华东与华中、西北等地广泛分布,是重要的中药材。
3、苦竹(Phyllostachys edulis ):为低海拔生长植物,分布在中国东部和中部及西南地区,是我国特有的濒危植物之一。
4、川黑芝(Ganoderma tsugae):是一种珍贵的多年生真菌,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及其邻近省份。
5、臭柏(Ginkgo biloba):是珍贵的古老植物,全球只有中国安徽和江苏2个省矮柏树林保存着此种古老原始的植物。
6、银杏(Glyptostrobus pensilis):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广西及云南等省,是濒危植物。
7、假紫荆(Vitex rotundifolia):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湖南省及安徽省等地。
二、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国家保护植物名录”1、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它是古代宫苑园林的珍贵植物。
2、大花杜鹃(Rhododendron macrophyllum):有着硕大的花,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3、翠玉兰(Magnolia officinalis):主要分布于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花卉植物。
4、太阳花(Helianthus annuus):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内地地区。
5、金银花(Tagetes erecta):是一种野生花卉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各地。
6、芙蓉(Hibiscus rosa-sinensis):是一种多年生落叶花卉植物,主要分布于南方各地。
7、九里香(Osmanthus fragrans):是一种落叶乔木,主要分布于华东、华中及长江流域等地区。
珍稀动植物资源

动物:熊猫,大鲵,丹顶鹤,扬子鄂,金丝猴,白鳍豚,坡鹿,麋鹿植物:银杉、银杏、金钱松、珙桐,福建柏,水松,水杉我国部分珍稀动物(1)大熊猫:亦称猫熊。
哺乳动物。
体肥胖,形似熊,长约1.5米,肩高约66厘米。
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
生活在2000米~4000米高山的竹林中,喜食竹子,有时也吃小动物。
善于爬树,性孤独,不群栖。
仅产于我国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2)朱鹮:鸟类。
雄鸟体长近80厘米,雌鸟稍小。
羽毛多是白色,有的部位粉红色,颈部有若干延长而下垂的柳叶形羽毛,额、眼周、头顶、嘴基部、跗跖及裸露的下胫为红色。
生活于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栖于高大乔木上,以蟹、蛙、小鱼、田螺、甲虫等为食。
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3)金丝猴:亦称仰鼻猴。
哺乳动物。
体长约70厘米,尾长与体长相等或更长些。
背部有发亮的长毛,脸两侧、胸及后腿毛赤色。
生活于2500米~3000米高山密林中,群栖,以野果、嫩芽、竹笋为食。
分布于四川、甘肃和陕西南部。
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4)白头叶猴:哺乳动物。
体长约50厘米,头小,尾较体长,四肢细长。
头白,有毛冠,体背的毛较腹面长而密。
生活于热带、亚热带阔叶林中,群栖树上,很少下地,以野果、叶、花等为食。
产于我国云南、广西南部及越南北部。
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此外还有黑叶猴,也是一类保护动物。
)(5)羚牛:亦称扭角羚。
哺乳动物。
长1.7米~2.2米,肩高1米~1.3米,重可达350公斤。
尾较短,雌雄均有短角。
全身棕黄色或深棕色,眼周黑色。
一般栖于3000米~4000米高地,夜出觅食,吃青草、树枝、竹笋等。
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
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我国部分珍稀植物(1)银杉:常绿乔木,高达20米。
枝平列,小枝有毛。
叶两型,长枝上的叶放射状散生,长4厘米~5厘米;短枝上的叶轮生,长2.5厘米,线形,下面有白色气孔带。
球果。
产于广西、四川、湖南、贵州等地。
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案例

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案例珍稀野生动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正面临着生存威胁。
为了保护这些珍稀物种,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了保护工作。
本文将介绍几个成功的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案例,探讨它们的保护经验和启示。
**案例一:大熊猫保护**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上最受关注的珍稀动物之一。
由于栖息地丧失、竹子减少等原因,大熊猫濒临灭绝。
为了拯救这一物种,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加强了野外巡护和监测工作,开展了大熊猫繁育研究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大熊猫的种群数量逐渐增加,生存状况得到了改善。
**案例二:非洲象保护**非洲象是非洲大陆上的象种,也是濒临灭绝的物种之一。
由于象牙贸易等问题,非洲象的数量急剧减少。
为了保护非洲象,各国加强了打击象牙贸易的力度,建立了象保护区,加强了巡护和监测工作,开展了公众教育等活动。
这些举措有效地遏制了非洲象数量的下降,保护了这一珍稀物种。
**案例三:金丝猴保护**金丝猴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也是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之一。
由于栖息地丧失、盗猎等原因,金丝猴的数量急剧减少。
为了拯救金丝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加强了巡护和监测工作,开展了金丝猴繁育研究等。
这些举措有效地提高了金丝猴的生存率,保护了这一珍稀物种。
**案例四:珊瑚礁保护**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濒临灭绝的生物之一。
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捕捞等原因,珊瑚礁受到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珊瑚礁,各国加强了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建立了珊瑚礁保护区,禁止了破坏珊瑚礁的行为,开展了珊瑚礁恢复工作等。
这些举措有效地改善了珊瑚礁的生存环境,保护了这一重要的海洋生物。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需要政府、科研机构、NGO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更好地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

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银杉、银杏、金钱松、珙桐。
银杉,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至今的植物,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和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国宝",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银杉是松科的常绿乔木,主干高大通直,挺拔秀丽,枝叶茂密。
银杉雌雄同株,雄球花通常单生于2年生枝叶腋;雌球花单生于当年生枝叶腋。
球果两年成熟,呈卵圆形。
银杏为落叶乔木,5月开花,10月成熟,果实为橙黄色的种实核果。
银杏是一种孑遗植物。
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
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
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
珙桐为落叶乔木。
可生长到20-25米高,叶子广卵形,边缘有锯齿。
本科植物只有一属两种,两种相似,只是一种叶面有毛,另一种是光面。
花奇色美,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
银杏为落叶乔木,5月开花,10月成熟,果实为橙黄色的种实核果。
银杏是一种孑遗植物。
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
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
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
银杏身上有许多较为原始的特征。
它的叶脉形式为"二歧状分叉叶脉",在裸子植物中绝无仅有,但在蕨类植物中却很常见。
它的雄花花粉萌发时仅产生两个有纤毛会游动的精子。
这一特征在裸子植物中仅苏铁有,而在蕨类植物中也很普遍。
这就说明,银杏是一种比松、杉、柏等树木更为古老的植物。
所以植物学上将它列为一纲、一目、一科、一属、一种。
银杏树高大挺拔,叶似扇形。
冠大荫状,具有降温作用。
叶形古雅,寿命绵长。
无病虫害,不污染环境,树干光洁,是著名的无公害树种、有利于银杏的繁殖和增添风景。
适应性强,银杏对气候土壤要求都很宽范。
抗烟尘、抗火灾、抗有毒气体。
中国珍稀动物

金丝猴,中国的国宝,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动物分类学上属灵 长目、猴科、仰鼻猴属。金丝猴分为三种:川金丝猴、滇金丝猴 和黔金丝猴。 川金丝猴分布于四川西部和北部、甘肃南部、秦岭 和神农架地区,它们面孔呈蓝色,鼻孔上仰,所以也叫“蓝面 猴”、“仰鼻猴”。它们毛色金黄柔软,最长可达10厘米,耀眼 猴”、“仰鼻猴”。它们毛色金黄柔软,最长可达10厘米,耀眼 夺目。 滇金丝猴产于云南西部,体背、体侧、四肢外侧、足和尾 呈黑色,因此又叫“黑金丝猴”或“黑仰鼻猴”。其幼猴全身为 白色,随年龄增长才能逐渐变成父母的体色。 黔金丝猴分布于贵 州梵净山区,其数量十分稀少,目前国内外动物园均未饲养展出 过,所以绝大多数人不能见到。其身上没有“金色”,体毛主要 是灰褐色,身上有许多白斑,当地人又称之为“花猴”;因尾巴 又黑又细,象牛尾巴,所以又称“牛尾猴”。是金丝猴中最珍贵 的一种。 金丝猴主要吃嫩枝、幼芽、鲜叶、竹叶和各种水果,一 般栖息于海拔1500-3000米或更高的暗针叶林带,营树而居,主要 般栖息于海拔1500-3000米或更高的暗针叶林带,营树而居,主要 活动在高大乔木树冠的顶层,它爬树灵活敏捷,跳跃能力特别强, 常几十只结群活动,雌雄老幼一起,由雄中的长者带队,在树上 觅食,以植物的叶、芽、树皮和果实等素食为主。母猴怀胎五、 六月后,多数仅产一仔。据目前调查所知,黔金丝猴尚存数百只, 已濒临绝灭。
中国珍稀动物
王阁阁
大熊猫
1)竹林隐士 大熊猫生性孤僻, 常分散独栖于茂密的竹丛中,故 得雅号“竹林隐士”。仅在春暖 花开时节,为了爱,它们才各自 打破鸿沟,相互追逐,热恋成婚。
(2)善于爬树 熊猫善于爬树, 以便逃避敌害、沐浴阳光、嬉戏 玩耍、求偶婚配。别看大熊猫个 体肥胖,爬树却是能手,这是他 们食肉祖先的本能,有利捕食, 也能躲避敌害。幼年大熊猫爬树 多为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