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排舞竞赛规则

合集下载

全国排舞比赛评分规则

全国排舞比赛评分规则
全国排舞比赛评分规则
(草案)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二〇〇九年七月
1
说明
为大力普及推广排舞运动,2009 年 3 月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 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健美操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职工文 体协会及北京市体操运动协会排舞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及有排 舞推广和比赛经验的骨干研讨编写了这套《全国排舞评分规则》 (草案)。
本规则适用于全国排舞比赛及各基层单位的排舞比赛。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二○○九年七月
2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 1 1.1 定义 ····················································································· 1 1.2 目的 ····················································································· 1 1.3 比赛项目和参赛人数·························································· 1 1.4 比赛分组 ············································································· 2 1.5 组队名称规范 ····································································· 2 1.6 出场顺序 ············································································· 2 1.7 比赛方法 ············································································· 2 1.8 入场与退场 ········································································· 2 1.9 成套动作时间 ····································································· 3 1.10 比赛成绩与奖励 ······························································· 3 1.11 服装与装饰 ······································································· 3 1.12 对手持道具的规定···························································· 3 1.13 有关安全规定 ··································································· 3 1.14 场地与设备 ······································································· 4 1.15 广告标贴规定 ··································································· 4

排舞竞赛评分办法关于林场普通裁判

排舞竞赛评分办法关于林场普通裁判

排舞竞赛评分规则
1.1成套动作采用10分制评分:根据现场裁判员评判,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其余裁判员的平均分再减去裁判长扣分即为最后得分,最后得分精确到0.01分。

1.2技术水平五级等级评定
1.3等级评价五要素
1.3.1一致性:全体队员动作完成的整齐度:
1.3.2准确性:全体队员动作完成的力度,准确度:
1.3.3协调性:全体队员动作完成与音乐的合拍,动作协调程度: 1.3. 4流畅性:进、退场编排简练,队形变化流畅:
1.3.5观赏性:全体队员总体完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4裁判长减分:裁判长对出现下列违规,在队伍平均分上进行扣分:
1.4.1成套动作中出现托举、空翻、地面滚动、叠罗汉、倒立等每项扣0.1
1.4.2上场人数不足组别规定的要求,每少一人扣0.1分:
1.4.3服装服饰、头发散落,轻器械或道具脱落各扣0.1分:
1.4.4出现违反规定的广告标贴扣0.1分:
1.4.5佩戴与比赛无关的私人物品扣0.1分(近视眼镜,取不下来的手镯、戒指除外);
1.4.6音乐时间不符合比赛要求,士5秒扣0.1分,士10秒扣0.2分,土15秒扣0.3分;
1.4.7参赛选手比赛中途上、下场扣0.1分;
1.4.8规定曲目未使用规定版本动作扣0.5分。

排舞比赛规则

排舞比赛规则
1.13 有关安全规定............................................................................. 4
1.14 场地与设备................................................................................. 4
----------------------- Page 5-----------------------
3.6 评分方法..................................................................................... 11
----------------------- Page 4-----------------------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1
3.2 仲裁委员会................................................................................... 8
3.3 裁判委员会................................................................................... 8
1.15 裁判座席排............................................................................. 5
1.16 广告标贴规定............................................................................. 5

排舞新规则

排舞新规则

全国排舞竞赛规则(2013---2016 年)第一章总则说明1.1.1 定义:排舞是一项通过丰富的舞步变化和段落循环将舞蹈、音乐、体育、文化等有机结合、用以诠释风格各异的舞蹈形式和音乐元素,从而娱乐身心的健身运动。

1.1.2 排舞非常适合日常健身、工间操、课间操、全民健身展示表演及开展比赛等活动。

在丰富大众文体生活、增强团队精神、促进生产力、创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目的制定本规则的目的是保证全国排舞比赛的客观性、规范性和公正性。

比赛项目1.3.1 单人项目1.3.1.1 单人规定曲目(男女不限)1.3.2 集体项目1.3.2.1 集体规定曲目1.3.2.2 集体自选曲目1.3.2.3 集体串烧曲目(两曲或三曲连跳)1.3.2.5 集体原创曲目1.3.3 双人自选曲目1.3.4 集体广场舞曲目(经过编排的广场舞)比赛分组及参赛人数1.4.1 比赛共分四个大组,具体如下:1.4.1.1 学生组141.1 .1 少儿组(v 7岁)1.4.1.1 .2 小学生乙组(1 ——3年级)1.4.1.1 .3 小学生甲组(4——6年级)1.4.1.1 .4 中学生乙组(7——9年级)1.4.1.1 .5 中学生甲组(普通高中、职高、中师中专等)1.4.1.1 .6 普通院校组(含独立学院、职业学院等)1.4.1.1 .7 体育院校组1.4.1.2 职工组1.4.1. 职工青年组(小于35 周岁)1.4.1. 职工中年组(大于35 周岁)1.4.1.3 社会组1.4.1. 社会青年组(小于35 周岁)1.4.1. 社会中年组(大于35 周岁)1.4.1. 社会常青组(50 岁以上)1.4.1.4 国际友人组1.4.2 参赛人数1.4.2.1 每队可报领队、教练、管理、队医等各1 人。

1.4.2.2 集体项目每项参赛人数不得低于12 人,男女不限。

1.4.2.3 双人项目每队限报2 队选手。

1.4.2.4 单人项目每队限报2 名选手。

排舞的规则及运动特点

排舞的规则及运动特点

排舞的规则及运动特点排舞是一种流行的集体舞蹈形式,其规则和运动特点如下:排舞的规则:1、步伐统一:排舞的规则之一是所有参与者必须保持统一的步伐和动作,以确保整体效果的一致性。

在排练中,领舞者会教授每个动作和步伐的细节,以确保所有参与者都能准确执行。

2、方向一致:排舞要求参与者朝同一方向行进,通常是顺时针方向。

这样可以保证舞蹈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并且使每个参与者的动作都能清晰地呈现出来。

3、音乐节奏准确:排舞对音乐节奏的要求非常高,参与者必须准确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动作变换。

这需要参与者具备较好的音乐感和节奏感,以便在跳舞时能够准确掌握节奏的变化。

4、服装统一:为了保持整体效果的一致性,排舞通常要求参与者穿着统一的服装。

这有助于突出整体的美感,并使参与者更好地融入舞蹈的氛围中。

5、场地要求:排舞需要一定的场地来开展,通常是平坦的空地或舞蹈室。

场地的地面要干净、平坦,以确保参与者能够自由地进行舞蹈动作。

排舞的运动特点:1、全身运动:排舞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需要身体的多个部位协同工作。

这有助于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并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2、节奏感强:排舞的音乐节奏感非常强,这有助于提高参与者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跳舞时随着音乐的节奏变化,可以让参与者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旋律和节拍。

3、易于学习:相对于其他舞蹈形式,排舞的动作比较简单,容易学习。

通过反复练习和排练,参与者可以逐渐掌握各种动作和步伐。

4、集体性强:排舞是一种集体舞蹈形式,需要多个参与者共同完成。

这有助于培养参与者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在跳舞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共同创造出一个完美的整体效果。

5、适应性强:排舞可以根据不同的音乐和风格进行编排,以适应不同参与者的需求。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可以通过排舞来锻炼身体和内心的效果。

此外,排舞还可以根据参与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避免运动过度或伤害的发生。

总的来说,排舞是一种有趣、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舞蹈形式,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参与者的音乐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华南农业大学女教职工全民健身排舞比赛规则

华南农业大学女教职工全民健身排舞比赛规则

华南农业大学女教职工全民健身排舞比赛规则一、比赛内容:本次比赛曲目必须在全民健身排舞1—11套共120首曲目中自行选取1首集体表演。

否则取消比赛成绩。

二、参赛要求:1、参赛人数:以部门工会为单位集体参赛,每支参赛队伍不得少于本部门工会女工总数的50%人,总人数少于50%的部门工会将扣分(少1人扣0.5分)。

有合同工会员参加比赛的单位,正式女职工的比例必须达到本部门工会正式女职工总数的40%。

2、鼓励部门工会的男队员参赛,参赛队伍中每位男队员可加0.2分,男党政领导、部门工会男委员每人加0.5分,最多加分不超过3分。

但队员在表演单首排舞或串烧曲目中途不得退场。

3、服装与服饰:(1)各参赛队应统一服装。

比赛用服装、服饰、鞋、帽等要求符合舞蹈风格。

参赛鞋要求与服装、服饰搭配适宜,带跟鞋要求安全,鞋跟高度不能超过3公分。

(2)比赛时选手化妆、彩绘、花纹图案贴纸均可。

(3)可以佩戴与比赛相关的饰物,可以使用轻型道具,但不鼓励使用大型道具。

三、动作编排、入退场要求:1、各参赛队排舞舞码及伴奏音乐必须使用全民健身排舞曲目范围内的统一版本。

比赛时使用非统一的舞码版本或音乐都将被视为错误而扣分。

2、根据表演的需要、风格的把握以及对曲目的理解,在不改变原舞码基本风格、基本舞步和音乐节奏的前提下,编导者可以对原排舞曲目的前奏、上肢动作、队形变化以及入场、退场等进行编排。

可以选择动态入场开始,也可以选择立定造型开始。

但编排部分不能离开音乐的整体风格。

3、表演单一曲目排舞的参赛队,全体选手须面向裁判开始,在一首完整的排舞音乐伴奏下,完成一个完整的方向循环之后,方可做队形或方向的变化(如果一个完整的方向循环超过1分钟的,则可以两个方向后做队形或方向的变化)。

表演串烧排舞的参赛队必须在每首排舞里,面向裁判同时完成一次单向原舞码动作,其余可做队形或方向的变化。

在串烧排舞中,某首排舞原舞码中有AB等多组分段的,则全体选手必须同时面对裁判完成任意一组单向原舞码动作。

排舞比赛规则

排舞比赛规则

Hale Waihona Puke 等,从而提高自身的健康素质。1.1.1 排舞非常适合日常健身、工间操、课间操、全民健身展示
表演及开展比赛等活动使用。在丰富大众文体生活、增强团队精神、
促进生产力、创建和谐关系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1.2 目的
制定本规则的目的是保证全国排舞比赛评分的客观性、规范性
和公正性。
1.3 比赛项目和参赛人数
全国排舞比赛评分规则
(2010 年修订版)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二〇一〇年七月
2010 年修订版说明
为了大力普及推广排舞运动,2009 年 3 月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 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健美操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职工文化 体育协会及北京市体操运动协会排舞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有排舞 推广和比赛经验的骨干研讨编写了这套《全国排舞比赛评分规则》。
根据 2009 年全国万人健美操大赛排舞比赛实践以及各地举办 排舞比赛的经验总结,上述机构再次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国排舞比 赛评分规则》进行了补充和修订。相信随着排舞比赛在全国的开展, 本规则将更加完善。
本规则适用于全国排舞比赛及各地区、各行业、各系统及基层 单位的排舞比赛。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二○一○年七月
3.6 评分方法..................................................................................... 11 3.7 成套动作评分(10 分制)........................................................ 11 3.8 评分标准与分值......................................................................... 12 3.9 裁判长减分 ................................................................................ 12 3.10 纪律处罚................................................................................... 13 3.11 特殊情况................................................................................... 13 第四章 教练员、运动员行为准则 ......................... 14

2015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排舞大赛规程

2015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排舞大赛规程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2015年首届排舞大赛竞赛规程一、主办单位:江汉大学文理学院体育运动委员会二、承办单位:体美学部三、协办单位:学生处、院团委、各学部四、比赛时间:2015年4月14、16日(14日预赛,16日运动会开幕式决赛)五、比赛地点:院运动场六、比赛项目:集体排舞规定项目七、比赛人员要求:参赛队员必须是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在籍学生,每个学部各派一支代表队,人数为60人,教练由体美学部选派。

八、比赛办法(一)评分规则:1、成套动作评分(10 分制),满分为10 分,裁判员的评分采用给分制,精确到0.05 分。

去掉最高和最低分,裁判员评分相加的平均值再减去裁判长减分即为最后得分(保留小数点后位)。

2、评分因素与分值分为五部分:①动作的完成 3 分;②整齐度3 分;③表现力 2 分;④服装服饰妆容 1 分;⑤总体完整性 1 分。

3、评分因素解释:①动作的完成:动作与标准舞码的一致性,动作与音乐节拍的吻合;②整齐度部分:60人的动作整齐划一;③舞曲风格及表现力:把握风格,面部表情自然、自信,融入音乐的感染力;④服装服饰妆容:统一服装、风格吻合、色彩及整体视觉效果协调;⑤总体完整性:整齐度、团队精神、视觉效果、全部表演的整体总评价。

4、裁判长减分裁判长对以下情况进行减分,每项减 0.2 分:①参赛人数不符合规定;②出现超过安全规定的动作;③出现违规广告标贴;④暴露隐私部位、腋毛等;⑤比赛中服装服饰头饰散落、道具掉落等;⑥佩带眼镜、珠宝、首饰、手表等私用物品。

5、纪律处罚对检录三次未到者、拒绝领奖者、不服从裁判者和有意干扰比赛者将视情况给予警告、取消比赛资格、取消成绩与名次。

6、特殊情况运动员在遇到以下特殊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做动作并向裁判长反映,在问题解决后重做,在成套动作结束后提出的要求将不被接受。

①播放错音乐;②由于音响设备而出现的音乐问题;③由于设备问题而出现的干扰舞台、会场。

7、上述情况以外的问题,将由仲裁委员会根据具体情况讨论解决,仲裁委员会的决定为最终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舞定义第七章 2017-2020 全国排舞竞赛评分规则第一节总则1.1.1排舞(Line dance)是一项音乐和固定舞步融合在一起,一人或多人通过风格各异的舞步循环,来愉悦身心的国际性体育运动。

1.1.2排舞非常适合日常健身、工间操、课间操、全民健身展示表演及开展竞赛等活动的内容和手段,在丰富大众文体生活、增强团队建设、促进生产力、创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和意义。

目的制定本规则的目的是保证全国排舞比赛的公平、公正、客观、规范性,以及竞赛评分的客观性。

1.3比赛项目和级别1.3.1单人项目:单人曲目、单人全能1.3.2双人项目(单曲):混合双人自选1.3.3集体项目:1.3.3.1集体规定1.3.3.2集体自选民族类非民族类轻机械类1.3.3.3集体串烧级别:初级(两曲连跳)中级(三曲连跳)高级(四曲连跳)1.3.3.4历年采风曲目平滑类律动类1.3.5开放组(新曲目须提供舞谱,曲目不限、表演形式不限)1.3.6国际健身排舞规定自选:民族类、非民族类、轻机械类采风:历年采风曲目1.4比赛分组及参赛人数1.4.1比赛分组1.4.1.1学生部1.4.1.1.1幼儿组(<7 岁)男童星组女童星组混合组1.4.1.1.2小学生组1.4.1.1.2.1小学生乙组(1-3 年级)全女生组全男生组混合组1.4.1.1.2.2小学生甲组(4-6 年级)全女生组全男生组混合组1.4.1.1.3中学生组1.4.1.1.3.1中学生乙组(7-9 年级)全女生组1.4.1.1.3.2中学生甲组(10-12 年级)全女生组全男生组混合组1.4.1.1.4职业中专组全女生组全男生组混合组1.4.1.1.5高职高专组全女生组全男生组混合组1.4.1.1.6普通院校组(含独立学院、职业学院) 全女生组全男生组混合组1.4.1.1.6 专业院校组(含体育学院、艺术院校组) 全女生组全男生组混合组1.4.1.2职工部1.4.1.2.1行业体协青年组(18-40 岁;含 40 岁【最大不超过 40】) 中年组(30-55 岁;含 55 岁【最大不超过 55】)1.4.1.2.2产业工会青年组(18-40 岁;含 40 岁【最大不超过 40】)1.4.1.2.3机关工会青年组(18-40 岁;含 40 岁【最大不超过 40】)中年组(30-55 岁;含 55 岁【最大不超过 55】)1.4.1.2.4文化宫青年组(18-40 岁;含 40 岁【最大不超过 40】)中年组(30-55 岁;含 55 岁【最大不超过 55】)1.4.1.2.5基层工会青年组(18-40 岁;含 40 岁【最大不超过 40】)中年组(30-55 岁;含 55 岁【最大不超过 55】)概念:行业体育协会:主要由政府创立或经政府倡议,在行业内部由工会组织发起并建立,体育总局为其业务指导部门。

就性质而言,行业体育协会大部分是依据自愿原则建立,并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组织。

产业工会:相同的产业、公司、团体等旗下的个别工会所合并、共同参与的上一级工会组织。

机关工会:机关工会是指在部、局等机关的工作人员中成立的工会组织。

行政单位的工会一般都属于机关工会范畴。

文化宫:开展各类职工教育培训和各种文娱活动,是广大职工群众的“学校” 和“校园”。

基层工会:工会基层组织,是指工厂、商店、农场、机关、学校、和其他基层单位工会委员会。

1.4.1.3社会部1.4.1.3.1俱乐部青年组(18-40 岁;含 40 岁【最大不超过 40】)中年组(30-55 岁;含 55 岁【最大不超过 55】)常青组(50 岁以上)1.4.1.3.2各类社团协会中年组(30-55 岁;含 55 岁【最大不超过 55】)常青组(50 岁以上)1.4.1.3.3社区组青年组(18-40 岁;含 40 岁【最大不超过 40】)中年组(30-55 岁;含 55 岁【最大不超过 55】)常青组(50 岁以上)1.4.1.3.4老年大学组50 岁及以上1.4.1.3.5家庭组具有家属关系1.4.2参赛人数1.4.2.1每队可报领队、随队裁判、教练、管理、队医等若干1.4.2.2单人、双人项目担任性别不限双人为混合双人1.4.2.3集体项目小集体 6-12 人(含12 人)大集体 12 人以上家庭组 2 人(含2 人)以上1.4.2.4原创排舞项目单人组双人组小集体 6-12 人(含12 人)大集体 12 人以上1.4.2.5国际健身排舞项目:人数不限1.4.2.6开放组:三人以上1.5出场顺序1.6入场和退场1.6.1入场:参赛队可以选择动态入场或造型开始动作;1.6.2退场:参赛队根据音乐可以选择造型结束动作或在音乐伴奏下退场。

1.7音乐时间1.7.1规定曲目为本年度指定的曲目,规定曲目音乐由大赛组委会提供;1.7.2自选曲目必须为中心历年推广曲目,自选曲目音乐时间为原曲时间,不得剪接与拼接,不得选择本组别规定曲目,自选曲目音乐由大赛组委会提供;1.7.3开放组曲目音乐参赛队自备,曲目范围、形式不限,音乐可以单曲也可多首音乐组合串烧而成,音乐需健康、积极、风格明显;如是新编曲目,需于赛前 30 天向全国排舞、广场舞推广中心递交音乐和舞谱,音乐通过审核方能参赛;音乐时间不超过六分钟;1.7.4串烧曲目音乐参赛队自备,音乐时间自音乐起至音乐结束止;1.7.4.1初级串烧曲目;两曲连跳的音乐时间为3’00”-4’00”1.7.4.2中级串烧曲目;三曲连跳的音乐时间为4’00”-5’00”1.7.4.3高级串烧曲目;四曲连跳的音乐时间为5’00”-6’00”1.7.5原创曲目音乐时间长度不得超过4’00”1.7.6单人单曲音乐为规定曲目(时间2’30”),由组委会提供;1.7.7所有参赛音乐均为MP3 格式(128k 以上格式),串烧曲目经过剪接的音乐必须完整,无拼接痕迹。

1.8比赛成绩、名次及奖励1.8.1单项名次录取1.8.1.1各项目得分高者,名次列前;具体参照竞赛规程要求服装与服饰执行;1.8.2团体成绩1.8.2.1团体成绩、奖项设置与奖励办法参照竞赛规程执行。

1.9服装与服饰1.9.1比赛中同性别运动员需统一着装;服装、服饰、鞋、帽等要符合曲目风格;带跟鞋要求安全,排舞项目的长裙下摆不得超过踝关节;1.9.3可以佩戴与表演相关的事物;1.9.4比赛过程中服装服饰允许变化但不得离开身体;1.9.5获奖队伍必须着比赛服参加颁奖仪式。

1.10场地与设备1.10.1比赛场地为不低于 16*16 平方米的平整方地;1.10.2裁判席设在场地正前方(单人项目可采用裁判移动评分)1.10.3裁判席位置1.11广告贴标规定1.11.1组委会有赞助商统一规定广告标贴规定的,按照统一规定执行;1.11.2参赛选手赞助厂商的广告标贴,允许缝制在选手的服装上,不得超过4 平方厘米;1.11.3臂贴可以是方形或环绕手臂,宽度不得超过 4 厘米;1.11.4印刷在选手后背上的广告不超过 21*5 平方厘米,成一线排列;1.11.5比赛中不得穿着违反广告标贴要求的广告衫。

第二节舞步音乐及编排2.1舞步和音乐的统一2.1.1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和全国排舞、广场舞推广中心于每年一月公布本年比赛曲目。

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舞步和音乐必须使用中心公布的统一版本,原创曲目音乐除外;2.1.2比赛时使用非统一版本的舞步或音乐都将被视为错误而扣分;2.1.3串烧曲目中要求音乐与舞步完整对应,串烧曲目中只能整段剪接不允许2.1.4串烧曲目的音乐连接部分可以有不超过两个八拍的音效处理,无节拍音效时间不得超过十秒。

2.2编排要求2.2.1排舞项目特色内容2.2.1.1舞步方向:前奏结束后运动员面向裁判完成一个方向的舞步段落后即可改变舞步的方向;2.2.1.2舞步风格:排舞基本舞步适用于不同风格同样的舞步编排时可以根据音乐和运动员特点演绎风格;2.2.1.3基本舞步:规定、自选和串烧曲目编排中,中心已经公布的 30 种基本舞步中出现的舞步必须清晰展示;2.2.1.4舞步移动:队形变化或队员换位移动时,可以利用方向、面的变化进行移动,也可以更换左右脚(更换左右脚不能改变原舞步性质,如:左脚海岸步可以转换为右脚海岸步),更换左右脚移动到位后应立即恢复到与音乐所对应的原舞步;2.2.1.5自编内容:在不改变曲目风格和音乐节奏的前提下,可对曲目的前奏(队员入场),间奏、结束2 个8 拍动作(含队员退场)和舞谱描述以外的上肢动作、方向、队形等进行编排;2.2.1.6所有项目结尾部分可以有不超过 2 个8 拍不同于原舞步的编排,3/4 拍节的曲目可以有 8 个3 拍不同于原舞步的编排。

2.2.2单人规定曲目的编排;2.2.2.1单人运动员场地区域不受限制;2.2.2.2第一遍必须面对裁判完成一个方向的舞步,第二遍的第一个八拍必须是完全按舞谱完成,第二遍的第二个八拍开始可以按完整的八拍形式进行改编,每次改变舞步只能以连续八拍形式出现,不得超过一个八拍,一个八拍以后必须回到与舞谱一样的内容;2.2.2.3单人编排可以有地面动作,不得超过一个八拍;2.2.2.4运动员在每个单曲每次可以有一个八拍的炫技展示,炫技部分必须与2.2.3集体项目的编排要求2.2.3.1规定曲目、自选曲目的队形变化不得少于五次,串烧曲目中的每个单曲队形变化不得少于五次;2.2.3.2成套动作中依次或交替完成动作时,不跳舞步的选手停止时间不得超过8 拍、3/4 拍节的曲目停止时间不得超过 12 拍;2.2.3.3集体项目的编排应充分考虑舞步风格、场地、空间、和整体视觉效果的使用以及队员间互动交流、连续方向的转化和整体视觉效果的呈现,其中互动交流必须出现。

2.2.4串烧曲目编排特殊要求2.2.4.1参赛队可以对原有音乐进行剪辑、组合、拼接,但不得改变音乐的速度和节奏,可以对音乐之间的连接部分作音效处理;2.2.4.2每首曲目之间的舞步衔接要流畅动作过渡要自然;2.2.4.2 全体选手在每首曲目衔接音乐后必须面向裁判完成每首曲目的一个方向的舞步段落,如遇参赛曲目存在 ABC 等多段动作,选手只需向裁判完成任一段动作一个方向的舞步段落;2.2.4.4初级串烧中同一曲目音乐在串烧曲目中出现两次时(仅限动态退场),仅作为两曲串烧,音乐时间按两曲串烧执行;中级和高级串烧曲目在动态退场部分重复出现的音乐也按此执行;2.2.4.5串烧曲目的选曲不得选用本组别规定曲目.2.2.5原创曲目编排的特殊要求2.2.5.1选手在音乐前奏结束后必须完整完成原创曲目的全部内容(包括结尾动作),不允许有队形和方向的变化2.2.5.2原创曲目创编中必须出现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和全国排舞、广场舞推广中心,公布的基本舞步,舞步表里没有的舞步或民族排舞中的特色舞步也可以进行自编整理挖掘上报中心,经中心确认可增补下一年度全国排舞推广基本舞步;2.2.5.3创编必须符合排舞的运动项目特点和基本要求,符合音乐风格,易于2.2.5.4舞曲内容健康、前奏清晰易辨、循环(或段落)展示;2.2.5.5参加原创曲目的比赛需提交舞谱所需各项内容(包括:音乐名、作者信息、前奏、舞步节拍、方向、舞序、启动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