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六:生物景观开发案例分析(精)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PPT课件

19
构成部分
1、保护和完善一个蓝色和绿色基底,绿色即指植物景观,在 植物选择上,以本地种为主,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水中设 计者引入大面积水生植物,如芦苇,菱角,一方面起到美化 水体环境和增强视觉效果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净化水体和 涵养水源的生态价值
2、建立连续的自行车和步行系统:沿河两岸都有自行车道和 步行道,并与城市道路系统相联系,使本区成为城市居民安 全可达性都很好的场所。
为多种鱼类和鸟类生物的栖息地。 (2)“脏乱差”的人为环境和残破的设施:场地具有城郊结合
部的典型特征,多处地段已成为垃圾场,有残破的建筑和构筑物, 包括一些堆料场地和厂房、水塔、提灌泵房、防洪丁坝、提灌渠等;
(3)安全隐患和可达性差:场地可达性差,空间无序,存在安全隐 患,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4)使用需求压力:目前这一地带由于位于城乡结合部的特点 和缺乏管理;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把它当作游憩地,包括游 泳、垂钓、体育锻炼等。
(5)开发压力:城市扩张正在胁迫汤河,渠化和硬化危险迫近。 就在场地的下游河段,两岸已经建成住宅,随之,河道被花岗岩和 水泥硬化,自然植被完全被“园林观赏植物”替代,大量的广场和 硬地铺装、人工的雕塑和喷泉等彻底改变了汤河生态绿廊。
.
16
设计目标
❖ 面对上述挑战,如何避免对原有自然河流廊道的 破坏,同时又能满足城市化和城市扩张对本地段河流 廊道的功能要求,成为本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 是本设计的主要目标。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 分析
.
1
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与内涵
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它相关学科的 知识,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 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在景观生态分析、 综合与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 案和对策及建议。
景观生态学 ppt课件(共28张PPT)

▪ Shannon-Weiner指数
S
H' (Pi)(lo2Pgi ) i1
H’-香农指数,S-生态系统总数,Pi-每一生态系统所占 面积百分比。 根据信息论的理论而来,它的指标H’代表一个景观“信 息〞的不确定性,其组成成分变化越大,其不确定性 也越大。
景观异质性指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性。
植物和动物种的过度利用
法正林思想
优势度(dominance)
优势度=1-均匀度
只有多种生态系统的共存,才能保证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均匀性(evenness)
E=H’/H’(max)
例如:爬山
尺度是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或 时间单位,同时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频率.
倒完木全在 调林整分林中、具广有义重法它要正意林必义 须具备法正龄级分配、法正林分排列和法正生长量。
中央核心不伐,中圈长轮伐期,外圈短轮伐期
法正龄级分配:要具备从小到各个龄级的林分,并且各龄 优势度(dominance)
优势度=1-均匀度
尺度是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或 时间单位,同时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频率.
P-分块性,N-相邻生态系统边界数,Di-相邻生态系统
相异性指数
5 景观多样性普遍存在的原因 因为立地条件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
由于干扰作用的结果
2.4.2 森林景观异质性 景观异质性指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类型、
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性。
1 森林年龄结构
森林景观的年龄结构指的是林分间的年龄构成状态
生物景观旅游资源PPT课件

傲 霜 斗 雪 的 梅 花
26
“ 国 色 天 香 ” 的 牡 丹
27
寒 秋 之 魂 、 花 中 隐 士
28
寒“ 秋天 之下 魂第 、一 花香 中” 隐的 士兰
花
29
“ 花 中 皇 后 ” 的 月 季
30
“
”
花 中 西 施 的 杜 鹃
31
花富 中丽 珍堂 品皇 、的 花山 中茶 妃 子
3
• ② 生物具有净化、美化和活化环境的作用, 是旅游区景观和园林构成的要素之一。
2020/10/1
4
• ③ 丰富多样的动植物是观赏、采集、垂 钓、狩猎等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
2020/10/1
5
二、生物旅游资源的概念
生物是地球表面有生命物体的总称,是自然界最具活力 的群落,它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
41
王莲
• 王莲属大型观赏 植物,株丛大,
叶片更新快。要
求在高温、高湿
、阳光和土壤养
分充足的环境中
生长发育。它的 叶子直径有2米 多,最大的可达4 米。
• 王莲是睡莲中的“
大力士”,每个叶
15
(二)生物旅游资源分类
• •
生物旅游资源 • • •
自然生物旅游资源 人工生物旅游资源
植物 动物 自然保护区
植物园 动物园 田园风光
16
生物旅游资源的吸引因素
• 形态美:
17
色泽美
• 西元1522年,麦哲伦所率领的船舰,在完成香料群岛探险后,从 摩鹿加群岛带回Batjan岛酋长所赠送的天堂鸟,而当鸟被送达西 班牙时, 因为此鸟无脚,而被误认为此鸟天生无脚,只在天上巡 弋飘浮,永不降落到地面,只生活在天堂,所以命名为"Bird of Paradise",意思为"天堂鸟",此鸟无脚的原因是当地土著将1鸟8 爪
《生物景观》课件

按地理分布
陆地、水域、沙漠、山脉、 海洋等。
按生态系统类型
森林、湿地、草原、河流等。
按群落组成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
生物景观的形成和演变
1
生物相互作用
2
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竞争、 共生和捕食,影响着生物景观的演变。
3
地质和气候变化
地壳运动和气候变迁塑造了地球表面 的生物景观。
人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
人类的农业、城市化和工业化对生物 景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物景观保护与管理
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濒危物种和栖息地, 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 发展。
生态恢复
修复破坏的生态系统,重 建生物景观的完整性与功 能。
可持续利用
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实现生物景观的可持续利 用。
结论和总结
《生物景观》是一个丰富多样、充满魅力的主题。通过深入了解其定义、特 征、分类、形成与保护,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保护这一自然奇迹。
《生物景观》PPT课件
欢迎来到《生物景观》PPT课件!今天我们将探索生物景观的奇妙世界。
什么是生物景观?
1 定义和重要性
生物景观是指地球上生物群落的组合,对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起着关键作用。
2 组成和特征
生物景观由各种生物群落、物种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具有独特的空间结构和功 能。
生物景观的分类
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反面案例)

石人山秦岭冷杉被国际上誉为"活化石"的珍稀植物物种--石人山秦岭冷杉正大面积死亡。
这是到目前为止河南省遭遇到的最严重的生态灾难之一,若不及时采取抢救措施,第四纪冰川时期留下来的该物种将面临在河南灭绝的危险。
当地旅游的过度开发,是导致当地生存环境变化、冷杉枯死的根本原因。
自2000年起,有人开始发现一些秦岭冷杉死亡,且在树皮里发现了大量小蠹虫。
最近两年,秦岭冷杉开始大面积死亡,目前发现已死亡和染病的树木达到233棵,占全省秦岭冷杉树总量的近一半。
其实造成冷杉枯死的"天敌"不是虫,而是人!这批枯死冷杉的树龄多在几十年或上百年,正值"壮年",多数立地条件优越,也不存在因物种竞争而导致物种群体死亡的情况。
但是,旅游开发使人类活动频繁,冷杉生存环境负荷加重。
游客的践踏使冷杉林林下灌木和草本层减小,提高了冷杉周围的温度,造成其长势减弱。
这亦给小蠹虫提供了生长和繁殖的温床。
同时,人类的频频光顾,驱赶走了虫害的天敌--鸟类。
秦岭冷杉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很难再发芽,自然分布的数量越来越少。
它的苗期生长缓慢,而且缺少幼株,一旦死亡,很难再成活新树。
正常情况下,这些冷杉应能存活五六百年,如今却早早死在我们手里,怎么向后人交待?更为危险的是,一个物种的灭绝,可能带动20多个相关物种的相继灭绝。
自然保护区例如峨眉山风景区内开荒种植黄连木,海南省青皮林保护区内开采矿石,青岛即墨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和辽宁千山风景区开山采石,四川大熊猫保护区的偷猎大熊猫,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大量捕杀野象以及峨眉山、张家界森林公园等处林木、墙体、岩体、石碑上的乱刻乱画现象等等。
由于开发者不合理的开发,管理者不当的管理,旅游者不文明的行为,破坏了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自然美,破坏了人与自然的伙伴关系,这些都是让游客愤怒的根本原因所在。
旅游与环保:生存还是死亡?有一个常识总是被世人遗忘:世上没有免费供应的午餐。
生物景观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二)孑遗植物---活化石植物
1.银杉
系常绿乔木, 伞形树冠,线 形叶四散排列。 叶背面有两条 银白色气孔带, 古称银杉。只 在广西花坪及 四川金佛山等 地有残留。
2.水杉
是杉科植物,属落叶 乔木,树呈塔形,生 长快,适应性强,目 前已遍植于大江南北。
3.银杏——白果树、公孙树,落叶乔木,雌雄异 株,枝叶秀丽、典雅,我国特产
洛阳牡丹甲天下 牡丹之王----姚黄
牡丹之后----魏紫
黒牡丹(实为深红色)
二乔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梅花——花白色至水红,品种甚多,于早春前 开放。
不畏寒冷,故被文人墨客作为咏诗作画题材。 赏梅:古梅品位高雅,欣赏价值高 我国著名赏梅胜地有杭州孤山和超山、苏州邓
尉香雪海、无锡梅园、南京梅花山、上海淀山 湖梅园、武汉东湖梅园等。
我国天然草地主要分布于內蒙古、新疆、青海、 西藏等省区,是我国目前还未完全开发,原生 态景观保存完好旳旅游胜地。这里也是少数民 族聚居旳地域,如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 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鄂温克族等。
三、古树名木
(一)常见欣赏树木 1.荫木:苍松、桧柏、银杏、梧桐。 2.叶木:翠竹、芭蕉、红枫、垂柳。 3.果木:枇杷、柑桔、枣树、柿树。 4.蔓木:紫藤、忍冬、葡萄、凌霄。
菊花高洁清雅,秋季百花凋谢,惟有菊花盛开, 傲霜挺立,深受文人喜爱,陶渊明旳“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南山”旳名句脍炙人口。
一般说来9月至10月开花旳是早菊,11月是秋菊, 12月是晚菊。
-----人们对动植物旳欣赏由来已久 ------古人借物抒怀,托物言志,赋于多种动植
物以不同旳寓意: 屈原:“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2.朱鹮
朱鹮也称朱鹭,是目前世界上最稀少旳 鸟之一。
景观生态学案例

景观生态学案例案例一:一、案例背景本案例以某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探讨景观生态学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该公园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0公顷,周边有住宅区、商业区和交通干道。
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公园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二、案例分析1. 生态格局分析利用GIS技术对公园的生态环境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公园内部生境类型较为单一,主要为人造林和水体,缺乏天然植被和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同时,周边建设用地对公园内部生态环境产生了明显的干扰。
2. 生物多样性分析通过调查和监测,发现公园内生物多样性较低,物种数量较少,且部分物种处于濒危状态。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园内生境类型单一,缺乏适宜的栖息地,以及人类活动对动植物的干扰。
3. 景观连接度分析利用景观生态学中的连接度指数模型,对公园内部各生境斑块之间的连接度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公园内部生境斑块之间的连接度较低,各斑块之间缺乏有效的生态廊道。
这不仅影响了动植物的迁移和扩散,也降低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案例解决方案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增加自然植被,提高生物多样性在公园内部种植多种类型的植被,如天然林、草地和湿地等,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同时,通过合理配置植被群落,为野生动植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地。
2. 建立生态廊道,增强景观连接度在公园内部建设生态廊道,如小溪、林间空地等,以促进动植物的迁移和扩散。
同时,生态廊道的建设也要考虑人类活动的需求,如步行道、自行车道等。
案例二:景观生态学案例:城市公园生态设计一、案例背景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城市公园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本案例以某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公园的生态设计。
二、案例分析1. 现状分析通过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我们发现该城市公园存在以下问题:(1)植被单一,缺乏多样性;(2)水体污染严重,生态系统脆弱;(3)道路、设施等人工痕迹过重,缺乏生态性和自然性;(4)缺乏对自然过程的尊重和保护,如水土保持、生物迁徙等。
生物旅游资源

特许经营模式
01
通过公开招标、拍卖等方式,选择有实力和经验的企业或个人
进行特许经营,实现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合作经营模式
02
政府与企业、社区等合作,共同参与生物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经
营,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自主经营模式
03
个人或组织通过自主投资、建设、经营等方式,开发利用生物
旅游资源,获取经济收益。
生物旅游资源的发展趋势
01
生态旅游的兴起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
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走进自然,体验和感受生物旅游资源的魅力。
02
科技手段的应用
科技手段在生物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虚
拟现实技术、无人机技术等,能够提高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度。
03
分类
根据资源的特点和属性,生物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生物旅游资源和人文生物旅游 资源两大类。自然生物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等生态系统, 人文生物旅游资源则包括动物园、植物园、生态农业园区等。
生物旅游资源的价值
生态价值
生物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能够提 供生态服务功能,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保持水土等,对维护地球生态平衡起着重要 作用。
维护自然景观的原始风貌和文化遗产的历 史价值,防止人为破坏和不当开发。
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物旅游资源的管理和监管
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防止环境污 染和生态破坏,保障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
建立健全生物旅游资源的管理和监管机制 ,强化执法力度,打击非法开发和破坏行 为。
生物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合理规划和管理
生态保护意识
生物旅游资源通常与生态保护密切相关,通 过游览这些资源,游客可以增强对生态保护 的认识和意识,从而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科技化
案例
滨海湾花园
案例
高科技化
滨海南花园的特色景点包括花穹和云雾林冷室、金园、 银园和巨树丛林内的18 棵擎天大树、文化遗产花园、 植物世界、蜻蜓湖和翠鸟湖等。滨海南花园内其他值 得一看的景观包括花穹内经常更替的花卉、巨树丛林 内特别编排的声光表演和一系列的媒体解说和故事讲 述,让您亲身体验栩栩如生的植物故事。
森林公园——日本经验
根据《自然公园法》,日本的自然公园可分为以下三级:
国立公园:其自然景观非常优美,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代表性。根 据《自然公园法》,由“自然环境保全审议会”(由地理、环境、 历史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提出意见,最后由环境厅长官指定。
国定公园:其自然景观优美,但风景质量水平比国立公园略差一点。 根据《自然公园法》,首先由都、道、府、县提出书面申请,再由 “自然环境保全审议会”审查,最后由环境厅长官指定。
• ②用仓川区:以园内主要溪流—用仓川为主题的水景区域,面积 15HM2。
• ③森林体验区:根据自然条件,将园内坡度较小(≤15度)、植物种 类丰富但密度适中且无有害植物的区域,划为游人体验区。该区面 积18HM2。
• ④保全绿地区:根据自然条件及周边影响因素,划出能发挥生态环 境保护作用的区域。
• ⑤用仓新池区:以园内湖泊—用仓新池为主题的水景区域,面积 27HM2。
•生态旅游的教育性
生态旅游特征
•生态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生态旅游特征
•生态旅游的参与性
生态旅游特征
•生态旅游的参与性
生态旅游特征
•生态旅游的参与性
生态旅游特征
•生态旅游的参与性
生态旅游特征
•社区居民参与景区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参与旅游发展而带来的利益的分配
生态旅游特征
社区居民参与景区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参与旅游发展而带来的利益的分配
高科技化
案例
高科技化
案例
高科技化
案例
高科技化
案例
森林公园
1994年颁布的《森林公园管理办法》中对森林公园定 义为:森林公园是指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 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 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
森林公园
“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名词译自英文的 “ National Park”, 据说最早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 特林(Geoge Catlin)首先提出。1832年,他在旅行的 路上,对美国西部大开发对印第安文明、野生动植物 和荒野的影响深表忧虑。他写到“它们可以被保护起 来,只要政府通过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 一个国家公园,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 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最初渊源于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旅游活动。长期生 活在大都市喧哗吵闹环境里的人们,发现投入到大自然的 怀抱去追求一种静谧、安逸,可以得到更好的放松和休憩。 后来,这种旅游方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成为一种新的旅 游时尚。
生态旅游
一是回归大自然,到自 然生态环境中去观赏、 旅行、增进健康,陶冶 情操。
(二) 科普教育型产品 森林公园担负着自然知识、生态教育的功能。可以通 过夏令营的形式,组织中小学生到森林公园中了界自 然,对野生动植物有感性认识。
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日本经验
公园
营造物公园
国家的公园营造物公园
地方团体的营造物公园
国立公园
国营公园 国民公园 都市公园 其它公园
生态旅游特征
(二)参与有关旅游知识的教育培训 一是为提高居民旅游意识和环境观念而进行的教育。 第二个方面是为增强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生存能力 和技能而进行的培训。
生态旅游特征
(三) 参与旅游景 区发展决策
生态旅游特征
(三) 参与旅游景区发展决策
生态旅游特征
(三) 参与旅游景区 发展决策
生态旅游特征
二是不破坏自然环境, 对自然生态环境有促进 作用,旅游应当在保护 生态环境方面做出贡献。
生态旅游特征
•活动范围的自然性
生态旅游特征
•生态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生态旅游特征
•生态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生态旅游特征
•生态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生态旅游特征
•生态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生态旅游特征
•生态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 日本自然公园内在儿童游乐区设计上,一般设置一些有 益于提高儿童体力、思维、毅力,增强协作、团结精神 ,且不需大运动量的参与性娱乐项目,设施材料一般选 用木材。
森林公园——日本经验
广岛中央 森林公园
生态旅游
•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 盟(IUCN)特别顾问墨 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 克瑞在文献中首先使用了 “生态旅游”一词,并在 1986年墨西哥召开的国 际性环境保护会议上得到 确认。
黄石公园
生物景观旅游开发原则
• 整体效益最优化原则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生物景观旅游开发原则
• 生物物种本土化原则 • 生物景观旅游资源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非常高,
生物的种类、群落、生态系统的特征是生物对自 然长期适应、环境对生物长期选择的结果。因此, 在生物景观旅游的开发中一定要注意,物种本土 化的原则,尽量利用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本 土物种,避免外来物种的入侵。
生物景观旅游开发原则
• 生物物种本土化原则
加拿大一枝黄花
生物景观旅游开发原则
• 开发形式多样化原则 • 生物景观与其他旅游资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
其开发也应该体现形式多样化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 大限度地发挥旅游资源的总体效益,提高旅游吸引力。 • 以生物景观旅游资源为基础适宜开发的形式非常之多,如 生态旅游、观赏旅游、科教旅游、科普旅游、健身旅游等 等,而且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旅游项目也会不 断出现。
生物景观旅游开发原则
• 整体效益最优化原则
生物景观旅游开发原则
• 整体效益最优化原则 • 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生物
种群的天然生境地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 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 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
生物景观旅游开发原则
• 整体效益最优化原则
和大巴23台。
森林公园——日本经验
森林公园——日本经验
• 日本的自然公园强调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适当利用公 园的保健、休养以及科普教育功能。在日本的《自然公 园法》中,提到了在保护前提下的适度合理利用,从日 本自然公园利用设施11项37种的详尽规定以及需严格审 批的园内限制行为看,其有关设计或规定十分细致,具 有环境影响潜在因素的预见性和防范性。
都、道、府、县立自然公园:其自然景观美丽,具有地域代表性。 根据《自然公园法》及都、道、府、县有关条例,在听取都、道、 府、县“自然环境保全审议会”意见的基础上,分别由都、道、府、 县知事指定。
森林公园——日本经验
广岛中央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日本经验
• ①公园管理区:根据自然条件选择地势平坦、开阔的区域,主要供 公园日常管理办公使用。
森林公园
美国是最早设立国家公园的国家。1872年,美国划定了世 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以后又逐渐发展 形成了包括国家公园、国家保护区、国家纪念地、国家游 憩区等22种类型、669个自然保护区、388个公园在内的国 家公园旅游对象体系,占整个国土面积的10%。
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由国家林业局 批准设立。1982年,我国 第一处森林公园——湖南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批准 建立。截至2006年底,全 国共建立森林公园2067处, 总经营面积1569万公顷。 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660处, 经营面积1125万公顷,省 级森林公园955处。
自然公园
国定公园
都、道、府、县立 公园
森林公园——日本经验
1957年,日本制定并开始执行《自然公园法》。在该 法总则的第一条中,明确指出了制定该法的目的:为 了保护自然的风景地,充分利用自然风景资源,为国 民提供一个保健、休养以及科普教育的优美场所。
《自然公园法》的主要内容: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 适当开发、合理利用;针对被指定成为国立、国定和 都、道、府、县立自然公园的风景地,作出制定公园 计划和管理计划的有关规定;并明确公园内利用设施 的有关要求和居民、游人的相应行为限制。
森林公园
山岳型森林公园
湖南张家界
森林公园
江湖型森林公园
浙江千岛湖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
火山型森林公园
黑龙江火山口
森林公园
草原型森林公园
河北木兰围场
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的产品开发
(一) 休闲运动型产品 休闲旅游产品包括野炊、野营、烧烤、草坪露天歌舞 晚会、篝火晚会等。运动型旅游产品有垂钓、划船、 漂流、滑雪、滑草、攀岩等。
生物景观旅游开发原则
• 整体效益最优化原则 • 随着经济和旅游的发展,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接待
压力越来越重、旅游开发强度越来越大。这与景 观优美的自然保护区最大的生态特征——脆弱性 相矛盾,若利用和开发不当必然会导致对自然保 护区的破坏。因此,自然保护区旅游功能发挥的 同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应开发与保护并重。
上海都市菜园
案例
案例
北京: “魅力麦田”活动
案例
案例
北京: “魅力麦田”
案例
北京: “魅力麦田”
高科技化
案例
案例
高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
滨海湾花园
这座花园占地面积达101公顷, 囊括逾25万棵珍稀植物。 它离市区很近,约步行五分钟即可抵达。新加坡政府 希望通过此计划将所在岛屿打造为绿草茵茵、树木葱 茏、花卉争艳的“花园中的城市”。
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的10个类型: A山岳型森林公园(湖南张家界,山东泰山,安徽黄山), B江湖型森林公园(浙江千岛湖森林公园,河南南湾国家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