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变量问卷
心理学常用的人口学变量

心理学常用的人口学变量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每个人的心理反应、情绪波动和行为习惯都不大一样?就算大家都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间,经历差不多的事情,还是会有人高兴有人郁闷,有人愤怒有人淡定。
这就是心理学家们一直在探索的课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差异?嘿,答案其实并不复杂,那就是“人口学变量”。
对,你没听错,人口学变量。
这可是心理学中的一个超级大明星,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行为,甚至决定了我们对某些事物的反应。
说到人口学变量,咱得先搞明白它是什么。
简单来说,人口学变量就是用来描述一个群体的基本特征,像年龄、性别、收入、教育水平、婚姻状况、种族这些,听着是不是很眼熟?这些变量看似简单,实际上可是影响你我他生活方式、决策模式、甚至情绪反应的关键所在!打个比方,你去超市,看到一个卖泡面的人在推销,他是不是会用不同的推销话术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顾客?是吧!年轻人一推销,老年人一推销,手法可差多了。
年轻人你得讲速度、讲劲爆,老年人呢?你得慢慢来,讲讲营养,讲讲健康,这不就是人口学变量起作用了嘛!你想,先说年龄这个变量,咱从小到大都在经历年龄的变化。
小孩喜欢吃糖,成人喜欢喝咖啡,老年人呢?可能喜欢喝点茶,聊聊家常。
这不光是口味不同,心理需求也不一样。
年龄大了,生活阅历多了,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自然就变得不一样。
比如你年轻的时候,可能觉得“赚钱是一切”,可是到了四十岁,你是不是就更注重“家庭和谐”了?年龄这事儿,不光是一个数字,它影响的可是你怎么看待生活的方式。
接着再说说性别这个变量,咱知道男生和女生的心理差异,一直是心理学界的研究重点。
就拿购物来说吧,男生通常直接锁定目标,快刀斩乱麻。
今天来买个手机,明天来买个运动鞋,直接去商店,拿上就走。
可是女生不一样呀,她们会先逛遍几家店,比较价格,摸摸材质,试试看舒适度,然后再琢磨琢磨要不要买。
这种差异不只是购物,生活中的大小事儿都能看到,男女在情感需求、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也能归结到性别这个人口学变量。
问卷中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意义

问卷中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意义调查问卷的变量一般有第二类变量和第三类变量。
第二类变量是人口统计特征(年龄、性别、种族、教育程度、省份、职业等)。
这些变量在心理学研究中往往并不占据主要位置。
它们可以用一个测试项来测定。
而且,这些变量大多比较客观,报告误差不大。
在一个问卷中包括这些变量的目的往往是为了检验一个样本是不是与群体有相似的组成,从而具有代表性。
第三类变量是辅助变量。
一类重要的辅助变量是控制变量(control variables)。
控制变量并不是理论模型中的主角。
但是因为一个理论模型往往只从一个角度出发,所选变量有时不能有很好的充分性。
这时,包括一些控制变量就可以用来表明即使另外一些重要的变量在场,所选的理论变量仍具有重要性,并表明理论变量具有有别于控制变量的额外作用。
问卷设计的人口统计学信息

问卷设计的人口统计学信息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可以写关于人口统计学信息和问卷设计之间的关系,以及本文将要讨论的内容。
内容如下: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人口统计学信息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数据收集方法。
人口统计学信息旨在收集和分析关于人群特征和组成的统计数据,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了解不同人群的特征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社会学、心理学、市场研究等领域的研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问卷设计,则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通过编制和发放问卷来收集研究对象的意见、态度、行为等信息。
问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收集大量数据来描述和分析群体的特征与变化,并为研究者提供有关研究对象的详细信息。
在问卷设计中,人口统计学信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收集和考虑人口统计学信息,研究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研究对象的背景和特征,从而更准确地设计问题和选择目标群体。
人口统计学信息可以帮助研究者理解研究对象的社会背景、文化认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解释研究结果。
因此,本文将讨论人口统计学信息在问卷设计中的应用,并探讨如何利用人口统计学信息来帮助提高问卷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深入研究人口统计学信息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一数据收集方法,从而推动社会科学研究的进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问卷设计中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展开讨论,并对其重要性和应用进行探究。
具体文章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包含以下内容:1.1 概述:介绍人口统计学信息在问卷设计中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对文章的概括,让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2 文章结构:本部分,对文章的整体结构进行介绍,帮助读者理清文章的框架。
1.3 目的:明确本文的目的和研究问题,为后续的内容提供指导和框架。
第二部分是正文,包含以下内容:2.1 人口统计学信息的重要性: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数据,探讨人口统计学信息在问卷设计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从整体层面上解释其对问卷设计的价值,并探索其对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的重要性。
青少年人格_人口学变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模型

文章编号:100124918(2007)0120046253中图分类号:B84412 文献标识码:A青少年人格、人口学变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模型3张兴贵1 何立国2 贾 丽3(1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广州 510420;21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广东 518060;3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广州 510420)摘 要: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379名中学生和大学生样本,在多元相关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探讨了我国青少年学生人口学变量、人格维度和主观幸福感(SW B )的结构关系。
结果表明,人口学变量中的年级和经济状况变量既与SW B 有直接的关系,又通过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维度或外倾性维度对SW B 有间接的效应,其中,经济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正面效应较大,而性别和城乡变量则仅通过神经质和外倾性对SW B 有微弱的间接效应;大五人格维度中,宜人性与SW B 没有显著关系,开放性和严谨性通过神经质或外倾性与SW B 存在间接效应,神经质和外倾性则对SW B 有较强的直接预测力;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人格、人口学变量与SW B 的这种关系。
关键词:大五人格;人口学变量;主观幸福感3基金项目:本研究为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五”规划第二批项目的部分成果(课题批准号为J YKY 040230.作者简介:张兴贵(1965-),男,甘肃宁县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士.E 2mail :xingguiz @1631com1 前言关于幸福的话题是多学科关注的热点,心理学家从被研究者的立场和主观感受来研究人们的幸福,认为幸福是根据主体自定的标准对自己生活状况的一种整体评估,即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 2being ,SW B )。
一般认为,SW B 包括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三种成分[1]。
西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来自于许多相异而又相关的领域,其一是社会学家和生活质量研究者,他们主要关注的是人口学变量诸如收入和婚姻状况是如何影响幸福感的。
农村人口调查问卷【范本模板】

农村人口结构调查报告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及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农村人口结构从贫穷、人口多转变为富足、人口数量增长趋缓的局面.人们的生活观念日渐改变,所以,此次社会调查实践,我们小组选择以农村人口结构为主题,采用问卷的方式随机抽取来调查山东省农村人口结构,目的是希望通过调查正确认识到当前的人口结构,能够为进一步完善人口与经济问题,人口问题等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人口结构又称人口构成,主要有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构成这些标准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人种、民族、宗教、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家庭人数等.根据这些标准,我们小组有目的、有根据的设计了问卷,此次调查共123人参与。
以第六次人口普查为参考,我们小组假设此次调查的结果将为人口结构失调,少子化与老龄化加剧,收入不均,人口结构的矛盾也日益显现,通过最终的分析,我们小组得到的结果与假设大致相同。
正文: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男性人口占51。
27%,女性人口占48。
73%,而我们此次问卷的123人中男性为41。
46%,女性为58.54%.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调查的数据与全国普查的数据有一定的出入,后来我们小组讨论分析了这个问题,我们认为是我们调查时的时机不对,我们的问卷都是在白天进行,而这个时间男人一般都会在外打工或上班,所以接受调查的大多为女性,而当我们问到家中男女比例是多少的时候,我们发现,得到的结果大多为1:1,2:3,在询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孩子的家庭时,家中孩子的男女比例大多数为1:1,极个别出现0:2,2:0的情况,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我们的调查结果虽然有些误差,但与普查结果大致相符。
从前我们总是听说中国的男性比女性的比例高的多,更有人早就预测未来中国会有许多的大龄单身男性,这无疑引起了极大的恐慌,我们都知道,中国社会自古以来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认为男人才会撑起一个家庭,担负起一个家族的使命,所以封建社会时的中国生育观念是多生男孩,多生多养.但是随着中国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生育观念已经有了一个质的改变,这里有一个数据,可以证明中国男性比例比女性比例高的说法多纯属子虚乌有。
人口学变量对工作倦怠的影响分析

作满意度与稳定性研究》课题组设计为测量工具 ,本次调查对 女性 工 作 者 的工 作 情 绪 衰 竭方 面 明显 高 于 男性 。
象 中 管理 层 工作 人 员有 40位 ,基 层 工 作人 员 110位 ,总 设计 问
3.2控 制 工 作人 员 工作 倦 怠的 方 法和 措施
卷 200份 ,相 关 人 员将 本 次 调 查 的 目的 和意 义 向调 查对 象 讲
均指数 (39.21 ̄1.3)分,男性倦怠指数(40.47士0.9)分 ,男性工作 缓解工作压力。尤其是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定要都做
挫折感、担心纠纷等 l2个条 目,每一个条 目给予 5中选择,即 况对工作人员进行心理辅导 ,尤其是要重点保护高学历群体,
“非常满意”记 5分,“满意”记 4分 , 不确定 记 3分 ,“不满意” 考虑个体承受能力 ,为工作人 员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工作氛
记 2分,“非常不满意”记 1分。最后计算将 12个条 目分数相 围,进而能缓解 工作人员压 力。单位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 的管 加 ,得 到一 个 变量 ,总分 12-60分 ,其 中 12—36分表 示 基 本 无工 理和 协 调作 用 ,人 力资源 管 理 部 门工 作人 员要 积 极主动 与工 作
关 键 词 人 口变 量 工作 倦 怠 特 征分 析
中图 分 类号 :D631.1
文 献标 识 码 :A
1对象 与 方 法
作激情要明显 比就业多年工作者要高,且工作人员受教育程
1.1研究对 象
度不 同,在工作 中的情绪衰 竭与个人感情等方面存在着显著
本次选取某地一单位 内部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以《工 差异 ,文化水平越高,工作中情 绪衰竭状况就会明显下降,且
人口变量问题调查问卷模板

一、基本信息1. 姓名:(可选填)2. 性别:A. 男B. 女C. 其他3. 年龄:A. 18岁以下B. 18-25岁C. 26-35岁D. 36-45岁E. 46-55岁F. 56岁以上4. 婚姻状况:A. 未婚B. 已婚C. 离异D. 丧偶5. 民族:(可选填,如:汉族、回族、藏族等)6. 教育程度:A. 小学及以下B. 初中C. 高中/中专/技校D. 大专E. 本科F. 硕士及以上7. 行业:(可选填,如:制造业、服务业、教育、医疗等)8. 职业:(可选填,如:工人、教师、医生、公务员等)二、家庭及住房情况9. 家庭成员总数:10. 家庭住房类型:A. 自有住房B. 租房C. 其他(请说明)11. 住房面积:A. 50平方米以下B. 50-100平方米C. 101-150平方米D. 151-200平方米E. 200平方米以上12. 住房所在区域:A. 城市中心B. 城市周边C. 乡镇D. 乡村13. 住房是否具备以下设施:A. 热水器B. 空调C. 洗衣机D. 冰箱E. 洗浴间F. 其他(请说明)三、经济状况14. 家庭月收入范围:A. 3000元以下B. 3000-5000元C. 5001-8000元D. 8001-12000元E. 12001-20000元F. 20001元以上15. 家庭主要收入来源:A. 工资收入B. 自营收入C. 租金收入D. 养老金E. 其他(请说明)16. 家庭消费支出主要方向:A. 食品B. 衣物C. 居住D. 教育培训E. 医疗保健F. 交通通讯G. 其他(请说明)四、健康状况17. 您目前的健康状况如何?A. 健康良好B. 健康一般C. 健康状况较差D. 身体残疾18. 您是否患有以下疾病?A. 高血压B. 糖尿病C. 心脏病D. 肺病E. 肿瘤F. 其他(请说明)19. 您是否定期参加体育锻炼?A. 是B. 否20. 您是否购买过医疗保险?A. 是B. 否五、社会参与及价值观21. 您是否参加过以下社会活动?A. 志愿者活动B. 社区活动C. 党团活动D. 其他(请说明)22. 您对我国当前的社会。
心理学研究方法:问卷法(研究生)

2021/3/10
2
一、问卷法概述
定义:通过严格设计的书面调查表收集心理学变 量数据以获得心理活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优点:效率高、结果易量化、便于统计等(与 ERP、FMRI等方法的对比);
缺点:结果真实性、深度、编制等。 类型:多种分类
2021/3/10
3
根据问卷结构:
➢选择式(封闭式):数据易编码,便于统计 分析,但易猜答和随意答题;
因变量
中介变量
中介变量
自变量
2021/3/10
因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
30
九、问卷法数据处理的常见问题
4. 调节效应分析问题
➢ 一般有两种做法:方差分析或回归分析;
➢ 若自变量和调节变量均为分类变量,方差分析中, 交互效应项即为调节效应;
➢ 若自变量和调节变量均为连续变量,可进行多元线 性回归,自变量与调节变量的乘积项(在SPSS文 档中,自行运算添加此项)即为调节效应;
➢ 采用SEM进行中介效应检验时,一定要进行嵌套模 型的对比,通过卡方的改变量和自由度的改变量换 算成p值,进而判断相应路径是否保留或删除;
➢ 要报告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的比重,这是判定中介 变量是否有意义的重要参考指标(统计角度)。
2021/3/10
29
中介变量
嵌套模型的比较
中介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
自变量
2021/3/10
26
九、问卷法数据处理的常见问题
1. 问卷编制类错误
➢ 项目的由来无依据、主观; ➢ EFA运用的问题:样本量、碎石图、项目删减或在
因子间调整的主观性等; ➢ 施测过程或步骤不符合测量学的基本要求与规范,
缺少必要步骤,造成工具信效度不可信; ➢ 因子所含项目数太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感谢你参与此次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是为了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青少年成长的规律,你的回答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调查问卷中每部分的填写方式不同,请你仔细阅读每部分之前的指导语,并按照相应要求填写。
本次调查为匿名式调查,你所提供的所有个人信息将会严格保密,所收集的数据只用于研究,答案没有对错之分,请你如实填写,不要漏答。
^0^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心理环境的调查研究课题组
基本信息
1、你的年级:
2、你的班级:
3、你的年龄: (周)岁
5、你的性别(请勾选): A 男 ;B 女
6、你是不是独生子女(请勾选):A 是 ;B 否(请填写兄弟姐妹个数)
7、你所居住的地区是(请勾选):A 城市 ;B 城镇 ;C 农村
8、你是否住校(请勾选):A 是 ;B 否
9、你所在的班级是否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请勾选):A 是 ;B 否
10、你所在的班级是否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请勾选):A 是 ;B 否 如若开展,开展了哪些类型的活动? (将序号填入空中)
① 个别的心理辅导与咨询;
② 团体心理辅导与咨询;
③ 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站等方式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④ 专题心理讲座
如若开展,活动开展的频率是: (将序号填入空中)
① 每周一次或多次;
② 每月一次;
③ 每学期一次;
④ 每年一次
11、请你与你所在学校的同学比较,评价自己的地位在下面尺度上处于何种位置。
并在相应数字上划圈。
1分代表你的地位处于学校同学的低端,没有人尊敬你,没有人愿意和你在一起,各方面成绩都很差。
10分代表你的地位处于学校同学的顶端,受大多数人尊敬,有很好的成绩,有很高威望。
1 2 4 3 5 6 7 8 9 10 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