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平均分(二)》知识讲解 根据指定分成几份的要求
二年级数学上册《平均分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教案、教学设计

2.家长签字确认,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作业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2.教学实施: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针对学生的错误,给予及时反馈,帮助学生纠正并巩固正确的方法。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
-对本节课学习的平均分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进行总结。
-强调平均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学实施: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均分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每个人都能得到相同数量的水果,从而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2.教学实施: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如何分配水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平均分的含义。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探讨分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总数不能被平均分配等。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
-讲解平均分的含义,强调平均分是将总数平均分配到每个部分,使每个部分的数量相等。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够将总数平均分配到每个部分。
2.学会使用除法进行平均分的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运用平均分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平均分的意义,如分配水果、糖果等。
-运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展示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
-引导学生运用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实践,发现平均分的计算方法,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认识平均分(2)》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平均分(2)》教案教学内容:认识平均分(2)教学三维目标: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体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种平均分的操作方法。
教学用具:桃子图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j提问: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叫做平均分?k巩固练习:出示小黑板上的习题16个足球要分给学生,如果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个学生;如果每人分4个,可以分给()个学生。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谈话:有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去摘桃子,你们看看,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呢?(板贴8个桃子图片)学生观察得出:一共摘了8个桃子。
提问:你们认为怎样分最公平?引导学生说出: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猴子。
提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子呢?三、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想一想,分一分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分,教师适时要点拨引导。
2.说一说,演一演学生边说边演示分的过程。
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先分给每只小猴1个,再分给每只小猴1个,直到每只小猴有4个;先每只小猴2个,再每只小猴2个;先每只小猴3个,再每制小猴1个……引导学生比较归纳:分的方法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一样,都是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可分得4个。
3. 书上第44页的“试一试”先按照题意,自己动手一边摆一边写答案四、组织练习,加深认识。
1.完成第44页的“想想做做”1。
学生同桌讨论解决,再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教科书上第45页的第2题。
学生读懂题意,讨论完成。
3.教科书上第45页的第3题。
学生读懂题意,讨论完成。
五、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先确定平均分的份数再按照份数分得。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的说课稿《平均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的说课稿《平均分》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的《平均分》。
在此之前,我已经深入研究了教材,认真分析了学情,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现在我来向大家详细介绍。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平均分是一种常见的数学现象,孩子们在接触分数之初就需要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同时培养初步的分数应用能力。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整数、加减法等。
同时,他们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分数,如分享食物、分配玩具等。
学生对平均分有一种直观的理解,但这种理解可能是不准确、不完整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提高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2.能正确地、迅速地进行平均分操作;3.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平均分的方法,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教学难点是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平均分操作。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将采用讲解、示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如果你有6块糖,你要分给两个小朋友,你会怎么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分配。
2.讲解示范: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
首先,我将会解释平均分的概念,即把一个数分成几份,每份相等。
接着,我将会示范如何进行平均分操作,例如把6块糖分成两份,每份3块。
3.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每个小组将会得到一些物品(如纸片、小球等),他们需要将这些物品平均分配给每个成员。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认识平均分(2)

12根小棒
(1)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 6 )份。
12根小棒
(2)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 4 )份。
12根小棒
(3)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 3 )份。
3
5
成功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然后狠狠去做。 小时候画在手上的表没有动,却带走了我们最好的时光。 所谓“人”,就是你在它上面再加上任何一样东西它就不再是“人”了。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 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伊索 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感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 真正开始。
真诚是一盏夜幕下的路灯,让行人因它照亮夜色而增添一份夜行的信心。生活中每一回真诚的履践,都会令我们不由自主地萌发对自己心灵的 感动。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萤火虫的光点虽然微弱,但亮着便是向黑暗挑战。 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人生道路上既有坦道,又有泥泞;既有美景,又有陷阱,只有坚定信念又勇往直前的人才能到达胜利的终点。 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 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把 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认识平均分(2)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4
4
平均分
8个桃子还可以怎样平均分
每2根一份 每3根一份 每4根一份
5 3 3
你有什么
每份分得同样多, 收获?
叫做 平均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相信自己,你能作茧自缚,就能破茧成蝶。 天空的高度是鸟儿飞出来的,水无论有多深是鱼儿游出来的。 高尚的语言包含着真诚的动机。 记住:你是你生命的船长,走自己的路,何必在乎其它。 进取用汗水谱写着自己奋斗和希望之歌。 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马卡连柯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够是攀登的绳索。 不要吃着碗里的惦记锅里的,直接抱着锅吃多省心。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知识讲解 理解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理解平均分的两种分法问题导入分苹果。
(教材60页例题)(1)分成3堆,每堆一样多,可以怎样分?(2)每袋装4个,需要几个袋子?(3)说一说,两次分苹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过程讲解1.解决问题(l)(l)理解题意把12个苹果分成312平均分成3份,看每份是多少。
(2)实际演示,分一分。
用代替苹果分一分。
分法一 1个1个地分,4每堆4个,即12个苹果分成3堆,每堆4个苹果。
分法二2个2个地分,2次分完。
每堆4个苹果。
分法三 4个4个地分,1次分完。
每堆4个苹果。
小结:上面的分法是已知物品总数,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2.解决问题(2)(1)理解题意。
每袋装4个苹果,求需要几个袋子,也就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每4个为一份,看能分成几份,分成几份,就需要几个袋子。
(2)①用4个一份圈一圈。
个苹果,每袋装4个,需要3个袋子。
②用代替苹果,每4个摆一堆,看能摆成几堆。
得出:12个苹果,每袋装4个,需要3个袋子。
小结:上面的分法是已知总数,将总数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求能分成几份。
3.解决问题(3)(1)两次分苹果的相同之处:①分的物品总数相同,都是分12个苹果;②都要求平均分;③每份分的个数都是同样的。
(2)两次分苹果的不同之处:第一次分苹果,知道要分的份数,求每份是多少;第二次分苹果,知道每份的个数,求能分成几份。
归纳总结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求能分成几份。
误区警示慧眼识真知,错误巧规避!【误区】填空:把6个玩具平均分成2份,每份(2)个。
错解分析没有准确理解题意,把6个玩具平均分成2份,而不是2个一份,还能接着分。
正确解答 3温馨提示平均分的时候要把物品都分掉。
2.8《2-5的乘法口诀:认识平均分》(教学课件)二年级 数学上册北京版

知识回顾
图中共有( 8 )颗糖,( 2 )个小朋友分这些糖。
解答: 分别数出糖的数量和小朋友的数量。
探索新知
可以列出表格分一分。
分法一 一个花瓶 1枝 另一个花瓶 7枝
分法二 2枝 6枝
分法三 3枝 5枝
分法四 4枝 4枝
探索新知
结果
每人3块 每人3块 每人3块
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可以1个1个地 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
探索新知
需要几辆车?
有10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 求需要几辆车,就要把10个小朋友 按2人一份去分,分成几份,就是需要几辆车。
10里面有5个2,所以需要5辆车。
探索新知
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时,可以采用 学具模拟事物摆一摆,分一分或者画示意图。
达标练习
1.
(1)12 个彩塑,平均放到展柜的 3 层中,每层放( 4 )个。 (2)12 个彩塑,平均放到展柜的 4 层中,每层放( 3 )个。
达标练习
2.你会把 16 本书平均分吗?填一填。(每份至少 2 本) (1)我把 16 本书平均分成( 2 )份,每份( 8 )本。 (2)我把 16 本书_平__均__分__成___4_份____,_每__份__4__本___。 (3)我把_1_6_本__书__平__均__分__成___8__份__, __每__份__2__本___。
达标练习
3 下面的图形可以分成( 4 )个 的颜色涂一涂。
,分一分,用不同
达标练习
4.小刺猬运果子,谁运的次数少?
3次
次数更少
我每次能运4个。
4次
我每次能运3个。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认识平均分(2)

Hale Waihona Puke 12根小棒(1)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 6 )份。
12根小棒
(2)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 4 )份。
12根小棒
(3)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 3 )份。
3
5
种子最后是果实;努力最后是成功;放弃最后是失败。 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时间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多一点思考,少一份遗憾。——杨建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 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道德修养能达到的最高价段,是认识到我们应该控制我们的思想。--达尔文 儿童能力初期萌芽是尤其可贵的,我们引导儿童初期自然趋向的途径能固定儿童的基本习惯,能确定后来能力的趋向。——杜威 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讨厌一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嫉妒他人,表明他人的成功,被人嫉妒,表明自己成功。 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其实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如果,有时候,我们一瞬间失去的东西就是永恒。 成功,往往住在失败的隔壁! 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它。
把 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把
分成几堆,还可以怎样平 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
(√)
有8个 , 每个 小朋友分2个,可以 分给几个小朋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指定分成几份的要求,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问题导入把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教材44页例3)
过程讲解
1.理解题意
把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求每个小朋友分几个,也就是把8个桃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
2.用学具(圆片)代替桃分一分
(1)先分给一个小朋友1个桃,再分给另一个小朋友1个
桃,4次分完,如下图所示:
一个小朋友另一个小朋友
(2)先分给一个小朋友2个桃,再分给另一个小朋友2个
桃,2次分完,如下图所示:
一个小朋友另一个小朋友
(3)分给一个小朋友4个桃,分给另一个小朋友4个桃,1次分完,如下图所示:
一个小朋友另一个小朋友
(4)方法还有很多,如:①先1个1个地分2次,再2个2个地分1次;②先1个1个地分1次,再3个3个地分1次;③先3个3个地分1次,再1个1个地分1次……
方法提示
在平均分中,也可以借助乘法,即每份分得的个数×份数=总数,知道了总数和份数,就可以求出每份分得的个数。
3.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在上面的分法中,不管是1个1个地分,还是几个几个地分,分的方法虽然不一样,但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把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都分到4个。
4.解决问题
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4个。
归纳总结
平均分一些物体时,可以先确定平均分的份数,然后再按照份数去分。
误区警示
【误区】把12块够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分法(B)是对的。
错解分析本题错在只考虑平均分,却没有考虑平均分的份数。
题中是将12块平
均分给3个小朋友,而不是分给2个小朋友。
正确解答 C
温馨提示
解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时,既要考虑每份是否同样多,还要考虑是否按指定的份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