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经过哪两次内战

英国资产阶级⾰命时经过哪两次内战英国资产阶级⾰命时期的内战共有两次,第⼀次内战(1642~1646年)分为两个阶段:第⼀阶段从1642年到1644年夏,军事主动权基本上掌握在国王⼿中,议会当时主要处于防守地位.第⼆阶段从1644年夏到1646年,军事主动权完全转到议会⼿中.1642年8⽉,查理⼀世在诺丁汉城堡升起国王的军旗,宣布讨伐议会,发动内战.10⽉23⽇,发⽣了厄其⼭战役,议会军司令埃塞克斯伯爵放弃了彻底打击王军的机会,使国王能够在距离伦敦只有50英⾥的⽜津,建⽴⼤本营.1643年夏季,议会军⼀再失利.1643年秋,国王派军队从三⽅⾯向伦敦进攻,伦敦的安全受到威胁.8⽉初,由⼿⼯业者、帮⼯、学徒组成的伦敦民团奋起出击,附近农民武装也来⽀援,这才减轻了对伦敦的压⼒,挽回了局势.1643年10⽉11⽇,克伦威尔所率领的由⾃耕农组成的骑兵在温斯⽐附近获得了重⼤胜利.1644年7⽉2⽇,发⽣了内战以来最⼤的⼀次战役——马斯顿荒原战役,克伦威尔所率的议会军取得了辉煌胜利,但是南⽅和西⽅的议会军却遭到了惨败.议会不得不通过彻底改组军队的计划,规定建⽴统⼀的正规的“新模范军”,由国家供养,实⾏统⼀指挥.“新模范军”是由各郡招募的⼈组成的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具有很强的战⽃⼒.它在1645年6⽉14⽇纳西⽐附近的⼀次战役中,⼀举击溃王军.王军损失了全部⼤炮和辎重,被俘5 000名.国王只⾝逃跑,并于1646年5⽉5⽇向苏格兰投降.1647年1⽉,议会以40万英镑的代价把查理买回软禁起来.1647年11⽉,查理⼀世逃往怀特岛,胁迫郡长叛变未遂被拘.他和苏格兰倾向王党的右翼秘密勾结,并煽动各地王党叛乱.1648年春发⽣第⼆次内战,3⽉到5⽉,王党在伦敦、威尔⼠、肯特郡等地制造暴动,苏格兰军也从北部⼊侵.军事⾏动是在三个孤⽴的地区:东南部、西部(包括威尔⼠)和北部展开的.克伦威尔率领议会军镇压了东部、西部的叛乱以后,向北挺进,迎击苏格兰的军队.1648年8⽉17⽇,克伦威尔在浓雾的掩护下从侧翼进攻苏格兰军.苏格兰军惨败.1万⼈被俘,其余向北逃跑.到8⽉底,第⼆次内战实际上已经结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4、斯图亚特王朝初期的王权专制统治激 化了与资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 • (1) 国王詹姆士一世(1603—1625年) 提出“君权神授”—— “王权至高“论 压制议会、迫害清教徒 国王和议会矛盾尖锐 • (2) 查理一世(1625—1649年)推行专 制统治。 • 专卖,强制征税, 解散议会,强制借贷
克伦威尔究竟是军事独裁者还是民主捍卫者?
• 材料一:自从奥利弗· 克伦威尔去世以来,他的品格成 为了人们争论不休的对象。许多评论家指责他是伪君 子,指出他虽然总是在口头上赞成议会有至高无上的 权力和反对独断专行的统治,但是在事实上却建立了 一种军事独裁统治。大多数人却认为,虽然克伦威尔 在局面失控的情况下不得不实行独裁统治,但他对民 主政体的献身精神是十分真诚的。据人们评述说他从 不偏激,从未曾接受王位和建立永久性的独裁统治。 他的统治通常是温厚宽容的。
安 妮
伊丽莎白女王血管留着 纯正的英格兰人的血液,正 因如此,伊丽莎白视英格兰 为她的一切……。伊丽莎白 对自己婚姻的处理是她“英 格兰主义”的最好体现。在 她即位后,包括她的姐夫西 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以及瑞 典国王、奥地利大公、法国 国王、萨伏依公爵、安茹公 爵等王公贵戚纷纷向她求 婚。……结果她终身未嫁。 她或许很满足做英国人民 “共同情人”的状况,就像 温斯顿.丘吉尔所说,“她和 臣民的关系是长期调情的关 系”。
权利法案(1689年)
威廉三世
(1689—1702)
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 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 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 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 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辨论或议事之自由,不 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 或讯问。 13.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 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1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有人说, 护国主是不戴王冠的国王,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请尝试评价克伦威尔。
同意。在护国主制下面,行政权 和立法权都集中在护国主一人手 里,而担任护国主的克伦威尔又 是军队的总司令,掌握着最高军 事指挥权,它和君主制实际上并 无区别。
护国公 克伦威尔于1658年9月3日去世。死 前不忘国家大事,临走托孤,遗命儿子 芮乔为“护国公”二世。怎奈这宝贝儿 子寸功未建,又无军政才干。军中将领 不服,天下必乱。……查理一世的长子 流亡在外,这时抓住全国久乱思治的大 好时机,宣布除了谋划弑君的个别人之 外,一概不予追究,于是军中将领转而 支持他于1660年复辟,是为查理二 世。…… 共和国的日子结束了。这是 英国历史上仅有的一次共和国,为期11 年。
玛丽二世的妹妹安妮继位之后,宣布英格兰和苏格 兰合并为同一个王国。安妮是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 最后一位君主。她的父亲詹姆斯二世是罗马天主教 教徒。她的孩子没有一个能够存活下来。对于当时 的大多数英国人来说,他们希望王位继承人依然是 一位新教徒,而不是斯图亚特家族的天主教教徒。 宗教做出了决定:英国需要一位信奉新教的国君。 1714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一世外孙女的儿子、 德意志北部的汉诺威家族的乔治继承英国王位,开 始了汉诺威王朝。 这就是英王乔治一世,汉诺威 家族的第一个国王。 1714年德国的汉诺威家族继承英国王位
克伦威尔
(独裁统治)
詹姆士一世 查理二世 詹姆士二世
查理一世
(专制统治)
(专制统治)
威廉三世
玛丽二世
特点:反复性、曲折性
(君主立宪制)
1688年政变没有 流血就推翻了国 王的专制统治, 非常了不起。
1688年政变是资产 阶级和其它阶级妥 协的结果,仍然保 留了国王,革命并 不彻底。
人教版历史九上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的时间、经过和结果

考点:光荣革命的时间、经过和结果1.宫廷政变(光荣革命):时间:1688年经过: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不满国王专制统治的人士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另立新的国王,1689年威廉和玛丽即位。
这场革命没有流血,因此历史上把这次没有人民群众参加的不流血的政变称为“光荣革命”。
结果: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最终确立,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
2.光荣革命的实质:(拓展点)1688年的宫廷政变,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结束。
由于没有流血完成了夺取政权的任务,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
其实质是由于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软弱无力,向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
易错微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易错:1688年的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结束的标志,这是因为这个事件后资产阶级确立了统治的政权。
而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来明确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的合法性,使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从而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例题1 把“光荣革命”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主要依据是()A.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从此结束B.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C.责任内阁制从此形成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从此稳定下来答案:D解析:我们说资产阶级革命的含义是推翻封建制度,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完成即可,之所以说“光荣革命”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因为这个事件后资产阶级确立了统治的政权,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例题2 观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A.A点处,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共和国成立B.B点处,宫廷政变推翻了复辟的专制统治C.C点处,该国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该示意图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与反复性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政变,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迎立他的长女玛丽和女婿威廉为国王,历史上把这次没有人民群众参加的不流血的政变称为“光荣革命”。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8、重要文献——《权利法案) 时间:1689年 机构:议会 内容:(78页)(1)目的(核心思想)(2)、(3) 对象:国王专制统治 实质;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标志: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意义:奠定了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 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使社会由人治走向法治。 9、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10、意义: (1)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 新) (2)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加速了第 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3)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作用: 用法律形式肯定法国大革命成果, 为其他国家制定民法典提供了范本。 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⑵对外:战争连绵不断,统称“拿破仑战争” 评价:(89页)积极作用: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打 击了各国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扩大了版图, 带有反封建性) 消极作用: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财富,激起了当 地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带有争霸性、掠夺性) 拿破仑帝国覆亡:1815年。 拿破仑的贡献:颁布《法典》;多次打败反法同盟 拿破仑一生中两次重要战役:奥斯特里茨、滑铁卢战役 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教材90页) 法国制走向民主、由人治走向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趋势 2、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3、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源头是雅典,对西方民主政治影响 深远。 4、民主政治的进步推动社会发展
识记内容:美国独立战争
1、起止时间:1775年——1783年 2、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 的发展 3、根本目的: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4、开始标志: 1775年列克星顿枪声 5、过程: 建军: 1775年组建“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 总 司令。 建国:时间: 1776年、机构、重要文献: 《独立宣 言》 起草人:杰斐逊。 结果: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 彻底与英国脱离关系,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确定7月 4日为美国的独立日。
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照表

事件时间原因领导阶级主要经过结果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世界近代史的开端1640~1688年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矛盾激化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代表人物是克伦威尔)1、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2、开始:1640年国王召集议会开会,议会要求限制王权,革命爆发;3、查理一世挑起内战;4、1649年处死国王,英国宣布为共和国;5、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6、1660年封建王朝复辟;7、1688年政变,推翻专制统治,资产阶级、新贵族统治确立;1689年通过了《权力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的确立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2、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3、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①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②英国殖民统治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代表人物是华盛顿)1、爆发: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枪声;2、建军:1775年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3、独立: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4、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5、承认: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6、1787年制定宪法,成立联邦政府,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1、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2、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1794年尖锐的阶级对立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主力军是人民群众1、开始:1789年7月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2、《人权宣言》的颁布;3、建立共和国;处死国王路易十六;4、高潮:雅各宾派上台;5、结束:1794年罗伯斯比尔等人被送上断头台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1、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2、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照表。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PPT优秀课件

②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革命成果获得巩固。
3、成果
①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 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②1701年通过《王位继承法》,此后国王 不得为天主教徒,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4、意义: 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
《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保障了议会的哪些权力?
第1条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 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1688)
1、原因:
思想: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思想 经济: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日益强大, 向专制王权发出挑战;
2、过程 ①1640爆发革命
国王应议会邀请而来 国王威信下降
法国经历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 1875 年,最后确立了共和制度。
(2)政党制度:
两党制或多党制,代表不同利益集团,轮流执政。
四、资本主义的扩展——俄、意、德、日
俄国1861 年改革
1871年 德国统一与宪
法
意大利统一 1870年
日本明治维 新1868年起
美国南北战争 1861-1865年
19世纪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
王权。
——《权利法案》
2.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①18世纪中叶,英国对北美13块殖民地剥削,人民不满。
②启蒙思想的影响
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英国的阻碍(根本原因) (2)历程
①来克星顿枪声: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民兵与 英军发生冲突,独立战争开始。 ②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宣告北美独立。 ③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近代西方政治的发展第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课件新人教版

【链接统编】 英国的文官制度 1870 年 6 月,以枢密院名义颁布了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命令,规定以
公开竞争考试来录用文官,从此建立了公开竞争考试的原则。后来经过不 断的补充修正,使文官任用制度逐渐完备起来。文官制度的改革,提高了 政府官员的素质,保证了一定的效率。文官不随内阁更迭而更换,有利于 政策的连续性和政局的稳定,也有利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重要概念】 责任内阁制 责任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
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 又称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以议会(国会)为权力核心,行政系统受议会 的节制,行政权与立法权合一,政府(内阁)则对议会负责。
主题一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演变 “光荣革命”的历史地位
——钱乘旦《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
[解读] 主旨
细读
英国制度创新的影响 ①说明制度创新在英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②说明英国的制度创新顺应了时代潮流 ③指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
[运用] 根据史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制度创新的表现。
提示:①政治制度的创新:率先建立起现代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以及 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政治,从而实现了政治现代化,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创造 了一个自由、宽松的政治环境。 ②经济领域内的制度创新:首创了一种全新的工业生产力,通过工业革命 而率先进入工业化社会,并引领世界各国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
(2)英国近代以来的政治发展常常是借助政治妥协得以实现的。斗争与妥协 使英国专制君主制演变为君主立宪制,使议会从一个权力较小的封建等级 会议,转变为国家的权力中心,使英国的政治文明缓慢但稳定而有序地向 前发展。 (3)妥协是现代民主制度内生的一种常见现象,现代民主社会需要的是一颗 对待妥协的平常心,中国亦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
(1)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17世纪30年代末) (2)开始标志: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3)内战爆发:(克伦威尔领导议会军打败王军)
1642-1646年 第一次内战(马斯顿荒原和纳西比战役) 1648年 第二次内战 (平定王党叛乱)
(4)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克伦威尔大权在握
(5)1653年克伦威尔为终身护国主,建立起军事独裁 (6)1658年克伦威尔病死,长子继任护国主 (7)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詹姆世二世) (8)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斯王朝,革命结束 (9)1689年《权利法案》,逐步建立君主立宪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1)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பைடு நூலகம்的一 次重大胜利,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障碍。 (2)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 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3)革命后,出现了长期的政治稳定的局面,为 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 产阶级统治政权。 ( 5 ) 到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 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时间:1640年查理一世重新召开三级会议 ~1689年君主立宪制政体建立。
根本原因:斯图特亚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激化。
任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发展英国式资 本主义。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双方代表人物:克伦威尔、查理一世。 革命主力:农民、手工业者与城市贫民。 结果:1689年的《权利法案》使英国确立 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