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制作冰花》教案模板范文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制作冰花》及教学反思[推荐5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制作冰花》及教学反思[推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671e1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c.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制作冰花》及教学反思[推荐5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制作冰花》及教学反思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制作冰花》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认识冰的特征,对冰的变化产生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实验操作,知道冰是由水变来的,学习说:硬硬的、凉凉的、光滑的,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制作冰花》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操作,知道冰是由水变来的。
学习说:硬硬的、凉凉的、光滑的。
2.认识冰的特征,对冰的变化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资源准备:1.教师熟悉多媒体课件,准备一块冰,制作好的冰花。
2.按小组准备空果冻盒(或让幼儿带来)、颜料水、彩色碎纸、棉线。
3.幼儿读本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建议一、导入活动:观察连线游戏。
1.师生谈话:今天的天气怎样,我们为什么要穿厚衣服呢?2.教师点击多媒体第一页。
(1)师:小朋友,什么季节穿什么衣服呢,我们来玩连线游戏吧!(2)师生一起讨论问题,玩连线游戏,点击尝试对不对,一起做出判断。
二、多媒体观察游戏。
1.教师点击多媒体第二页。
(1)师::小朋友,请你来猜一猜这是什么呢?(2)师生一起讨论观察,说说是什么,冰的样子跟水有什么不同?2.感受活动--冷冷的冰。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冰块,让幼儿来看看摸摸,说说有什么感觉?(2)引导幼儿用词语来描述:硬硬的、凉凉的、光滑的。
3.教师点击多媒体第三页。
(1)师: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用冰块制作的冰灯吧!(2)点击播放,师生一起欣赏美丽的冰灯,听画外音的介绍说明:小朋友快来看啊,这美丽的冰灯你知道是用什么堆砌成的吗?对了,是冰雕艺术家用大大的冰块雕刻成的。
看看这匹高头大马,晶莹剔透,好像要跑起来了。
2024年中班科学制作冰花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制作冰花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制作冰花。
通过该活动,让幼儿了解水的凝固现象,探索冰花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凝固现象,知道冰花是由水变成的。
2. 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水的凝固现象,掌握制作冰花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冰花成品、水、盐、色素、绳子、容器、漏斗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制作冰花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冰花成品,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怎么形成的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向幼儿介绍冰花的制作方法,强调水的凝固现象。
演示制作冰花的过程,让幼儿观察并了解。
3. 随堂练习(1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制作冰花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帮助幼儿掌握制作方法,解答幼儿的疑问。
每组展示制作的冰花,让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邀请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制作冰花的步骤:1)准备容器,倒入水。
2)加入适量盐和色素。
3)将绳子放入水中,使其完全浸泡。
4)将容器放入冰箱,等待凝固。
5)取出冰花,晾干。
2. 水的凝固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冰花,并记录制作过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反思本次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制作冰花,增强亲子关系。
开展以“冬天里的有趣现象”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冬天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清晰度;4. 教学过程中幼儿的操作指导和疑问解答;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易懂性;6. 作业设计的实际操作性和记录要求;7. 课后反思的内容和拓展延伸的可行性。
2024年中班科学制作冰花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制作冰花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四章《天气的变化》,详细内容为制作冰花。
通过制作冰花,让幼儿了解水的三态变化,认识冰的形成过程,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冰花制作的基本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 帮助幼儿理解冰的形成原理,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3. 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冰的形成原理,冰花制作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冰花成品、实验器材、PPT。
2. 学具:彩纸、盐、绳子、水、碗、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冰花成品,引发幼儿兴趣。
2. 讲解冰的形成原理,让幼儿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3. 介绍冰花制作方法,并进行演示。
4.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例题讲解:如何制作一朵漂亮的冰花。
6. 随堂练习: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冰花,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冰花制作方法a. 准备材料b. 制作步骤c. 注意事项2. 冰的形成原理a. 水的三态变化b. 冰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朵属于自己的冰花。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参与度较高,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冰花制作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冰现象,如冰冻、融化等,让幼儿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冰的特性。
同时,鼓励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冰花,发挥创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冰的形成原理2. 冰花制作方法3. 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冰的形成原理1. 利用PPT展示水变成冰的动态过程,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冰的形成。
2. 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水在低温下逐渐凝固成冰的现象,加深对冰形成原理的理解。
《制作冰花》中班科学领域教案

《制作冰花》中班科学领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详细内容为“制作冰花”。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冰花的形成原理和制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冰花的形成原理,知道水在低温下会凝固成冰。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的冰花。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能够描述冰花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冰花形成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冰花的制作过程及观察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冰花样品、冰箱、显微镜、投影仪。
2. 学具:水、盐、色素、吸管、杯子、铁丝、手套、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冰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冰花的外观特征,激发学生对冰花的兴趣。
2. 讲解冰花形成原理(5分钟)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水在低温下会凝固成冰,形成冰花。
3. 示范冰花制作过程(10分钟)1)将水、盐、色素混合,搅拌均匀。
2)将混合液倒入杯子,插入吸管。
3)将铁丝放入混合液中,使其表面均匀沾上混合液。
4)将沾有混合液的铁丝放入冰箱冷冻层,等待凝固。
4. 学生动手制作冰花(15分钟)学生按照示范步骤,分组进行冰花制作。
5. 观察和描述冰花(5分钟)学生观察自己制作的冰花,用语言描述其外观特征。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冰花的形成原理2. 冰花的制作步骤3. 观察和描述冰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冰花,并描述其外观特征。
2. 答案:学生制作的冰花外观特征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动手操作环节较为顺利,但部分学生对冰花形成原理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其他低温下的凝固现象,如雪花的形成、河面的结冰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冰花形成原理的理解。
2. 教学过程:示范冰花制作过程和学生的动手操作。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深度和答案的准确性。
中班科学制作冰花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制作冰花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的第三章《大自然的秘密》中的第二十节《制作冰花》。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冰花的形成原理,探索自然界中冰花的特点,动手制作冰花,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冰花的形成原理,知道冰花是水在低温下凝固成固态的过程。
2. 通过观察和动手制作,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冰花形成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观察、动手制作冰花,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冰花模型、PPT、视频、冰箱、实验材料等。
2. 学具:手工材料(彩纸、胶水、盐、绳子)、剪刀、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冰花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冰花的特点,激发兴趣。
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冰花现象,讨论冰花的形成原因。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冰花的形成原理,引导幼儿了解水在低温下凝固成固态的过程。
展示冰花模型,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冰花的结构。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制作冰花的步骤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制作过程。
讲解制作冰花的注意事项,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4. 动手制作(10分钟)分组进行制作,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冰花制作。
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发现和乐趣。
5.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冰花的制作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组织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冰花作品,提高观察力。
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冰花作品,讲述制作过程。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制作冰花2. 内容:冰花的形成原理制作冰花的步骤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冰花现象,与家长分享你的发现。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冰花现象,描述其特点及形成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冰花的形成原理,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制作冰花》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制作冰花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冰花是由水结晶形成的自然现象。
2.通过制作冰花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制作冰花的任务。
4.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让他们了解使用刀具时需要小心谨慎。
二、教学准备冰箱、暖水壶、电动风扇、盐、喷壶、剪刀/刀具、棉线。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冰花的图片或视频,让幼儿了解冰花的形态和产生原因,引导幼儿对冰花产生兴趣。
2. 实验操作(25分钟)1.将盐放入喷壶中,并加入少量的水,摇匀作为喷雾液。
2.将纸张剪成合适大小,在上面涂抹一些盐水。
3.将涂有盐水的纸张放入冰箱,等待数小时,直至纸张变硬。
4.取出纸张,并利用剪刀或刀具在纸张中心部位切出一个小孔,将纸张竖立起来。
5.将准备好的暖水倒入容器中,将冰花置于容器中,再开启电动风扇。
6.观察冰花的生成过程。
3. 教师引导(10分钟)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回顾制作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让幼儿自主探究冰花生成的原因。
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幼儿解释冰花形成的科学原理。
4.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让幼儿回忆本次活动过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四、教学反思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操作和观察,探究了制作冰花的过程,加深了幼儿对冰花这一自然现象的了解。
同时,本次活动也提升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安全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刀具时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安全提示,确保幼儿正确使用刀具。
此外,由于制作冰花的过程需要等待一定时间,活动时间可能较长。
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时间,保持幼儿的专注度。
中班科学制作冰花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制作冰花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变化》,详细内容为制作冰花。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冰的形成过程,以及简单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冰的基本特性,知道冰是由水在低温下凝固而成的。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冰的形成过程及其原理。
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冰的特性,并掌握制作冰花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冰花模具、冰箱、水、色素、绳子、剪刀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冰花模具、水、色素、绳子、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冰花,引发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冰花是怎么形成的吗?”2.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冰的形成过程及原理。
演示制作冰花的方法。
3. 制作冰花(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观察冰花的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回答问题:“冰是由什么变成的?冰花是怎么制作的?”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冰的形成过程和制作方法。
拓展话题:讨论冰的其他应用,如冰雕、冰灯等。
六、板书设计1. 冰的形成过程2. 制作冰花的步骤3. 冰的其他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冰花,并观察其变化。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了冰的形成过程和制作冰花的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结合生活实际,让幼儿了解冰的其他应用,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同时,组织冰雕、冰灯等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幼儿的理解程度。
3. 制作冰花环节的幼儿操作指导和安全管理。
4. 随堂练习的提问策略和教师的即时反馈。
中班科学制作冰花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制作冰花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制作冰花。
通过该活动,让幼儿了解冰的特性,探索自然界中冰的现象,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冰花的制作过程,掌握制作冰花的基本方法。
2.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冰的特性,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探究欲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表达和分享自己观点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冰花制作过程中,水与盐的比例控制。
重点:了解冰的特性,掌握冰花制作的基本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花制作材料(水、盐、色素、容器、线等)、PPT、实验器材。
学具:冰花制作材料、画笔、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冬季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冬季的冰花现象。
展示冰花图片,让幼儿观察冰花的形状和颜色。
2. 制作冰花(10分钟)讲解制作冰花的方法,强调水与盐的比例控制。
演示制作过程,指导幼儿动手操作。
3. 例题讲解(5分钟)提问:为什么盐能降低水的凝固点?解释盐水的凝固点低于纯水,所以加盐的水更容易结冰。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自己尝试制作冰花,观察不同比例盐水的结冰效果。
引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发现。
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冰花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1. 冰花制作方法准备材料:水、盐、色素、容器、线等。
制作步骤:1. 水与盐按比例混合。
2. 加入色素。
3. 将混合液倒入容器。
4. 用线吊起容器,放入冰箱冷藏。
2. 盐水的凝固点盐水凝固点低于纯水,加盐的水更容易结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漂亮的冰花,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了冰花制作的基本方法,了解了冰的特性。
在活动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提高幼儿的表达和分享能力。
但在活动中,部分幼儿对比例控制不够准确,需要进一步加强个别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科学《制作冰花》教案模板范文.docx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知道冰是由水变来的。
学习说:硬硬的、凉凉的、光滑的。
2.认识冰的特征,对冰的变化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资源准备:
1.教师熟悉多媒体课件,准备一块冰,制作好的冰花。
2.按小组准备空果冻盒(或让幼儿带来)、颜料水、彩色碎纸、棉线。
3.幼儿读本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建议
一、导入活动:观察连线游戏。
1.师生谈话:今天的天气怎样,我们为什么要穿厚衣服呢?
2.教师点击多媒体第一页。
(1)师:小朋友,什么季节穿什么衣服呢,我们来玩连线游戏吧!
(2)师生一起讨论问题,玩连线游戏,点击尝试对不对,一起做出判断。
二、多媒体观察游戏。
1.教师点击多媒体第二页。
(1)师::小朋友,请你来猜一猜这是什么呢?
(2)师生一起讨论观察,说说是什么,冰的样子跟水有什么不同?
2.感受活动--冷冷的冰。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冰块,让幼儿来看看摸摸,说说有什么感觉?
(2)引导幼儿用词语来描述:硬硬的、凉凉的、光滑的。
3.教师点击多媒体第三页。
(1)师: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用冰块制作的冰灯吧!
(2)点击播放,师生一起欣赏美丽的冰灯,听画外音的介绍说明:
小朋友快来看啊,这美丽的冰灯你知道是用什么堆砌成的吗?对了,是冰雕艺术家用大大的冰块雕刻成的。
看看这匹高头大马,晶莹剔透,好像要跑起来了。
这是用冰块雕刻的房子,里面装上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一闪一闪,你觉得好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