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安全管理工作

船舶安全管理工作
船舶安全管理工作

浅谈如何抓好船舶安全管理工作

摘要:随着水上运输业的发展,船舶安全事故呈现出增长趋势。针对水上运输安全现状,结合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从“人—物—管理”系统的各要素着手,对船舶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指导做好船舶的安全管理工作,从而保障船舶航运安全。

关键字:船舶航运安全安全管理

0引言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增长,

水上运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船

舶航运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

水平有限,导致其安全形式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各类水上安全事故。特别

是自1999年“11·24”海难以来,各

类水上事故频发,严重影响我水上运

输业的发展,同时也给国家和人民生

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1]。可以看出,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水上运输

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水

上事故的规律进行研究并建立科学的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1船舶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

船舶安全管理是指围绕船舶性能、技术安全、货物安全及相关人员生命

财产安全所进行的领导、组织和控制

等一系列管理工作。广义的船舶安全

管理还包括对海洋和河流的环境与生

态保护[2]。船舶安全有其特殊情,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

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做好船舶安全

管理工作是船舶管理的重中之重,有

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不仅能够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能够充分保障船

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船舶设备的正常

运行。

2船舶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

由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可知,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不善等因素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事故是人、物和管理等几种因素的多元联合效应函数,其表达式为A=f(Man,Machine,Management)[3]。对于船舶安全管理系统,船员属于“人”因素,船舶属于“物”因素,船舶管理属于“管理”因素。

2.1“人”的因素

我国著名船长贝汉廷说过这样一句话:“多大的风浪也不会让万吨轮船沉没,只有船本身的损坏才会沉船,也只有不懂大海的船长才会把船搞坏、搞沉。”由此可见人在船舶营运安全中的重要地位[4]。相关资料表明,80%的船舶航运事故都与人为因素有关。因此,需要对船舶营运中的“人”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潜在的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降

低事故发生率、促进船舶营运安全。“人”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船员整体素质不高。随着水

上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船舶营运出现

较大的用人缺口,多数船员都以临时

聘用的形式上岗,没有经过系统培训,整体素质不高,经验不足,很难符合

船舶安全管理的需要。尤其是遇到恶

劣环境或突发事件,这类船员缺乏快

速的应变反应能力,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二是船员安全意识薄弱。随着科

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船舶设备逐步实

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使操作更加简

单便捷,这使得部分船员过于相信和

依赖先进设备,从而忽略了应当具有

的船舶安全管理意识。

三是心里因素的影响。心里特性

包括视觉特性、反应特性、疲劳、兴

奋与生理节律,这些特性会随着外界

条件、时间先后而有不同的反映,从

而影响对船舶的操控和对环境的判断。据海事资料显示,38%的船舶事故都与船员和驾驶员的心里因素有关,由此

可知,心理因素对船舶的营运安全有

着重要影响[4]。

2.2“物”的因素

“物”的因素主要指船舶设备的状态。设备因素也是影响船舶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设备状况和设备管理两个方面,主要表现为设备老旧和维修保养不及时。

一是设备老旧。通过对大量航运事故的分析可以发现,大多数事故中的船舶都存在设备老旧、基本安全设备不齐等问题。船龄大、安全性能等级低、设备老化严重已成为影响船舶营运安全的重要因素。

二是维修保养不及时。及时的维修保养是船舶设备正常运转的有力保证。如果船员安全意识薄弱,对船舶设备的日常维修和保养不及时、不到位,就会加速设备的老化,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因此,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也是影响船舶营运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2.3“管理”因素

管理学的新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盛水量的多少,不仅取决于最短的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板与板之间缝隙的大小[5]。这在船舶安全管理上,一方面表现为安全管理机制是否健全,另一方面表现为监督执行是否到位。

一是管理机制不健全。船舶安全管理的短板是缺少对事故发生规律的研究和更加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专业人员和管理规范,将会导致事故责任不明、推委扯皮现象严重,一旦出现问题就无所适从,使船舶处于失控之中。

二是监督执行不到位。制度的落实需要有力的监督、检查机制做保障,如果监督执行不到位,那么再健全的制度也形同虚设。制度就好比一块块木板,通过严格有效的监督执行措施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若木板连接不到位,必然导致木桶松散漏水。同样,在船舶安全管理中,若监督执行不严、制度落实不到位有关,必然会产生各种安全隐患,导致船舶事故的发生。

3解决措施

就水上运输而言,其事故的预防与控制涉及船员的构成与素质、船舶的设备与保养、制度的完善与执行等诸多因素。如何采用符合实际且简单易行的有效手段来保证安全,是船舶安全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根据水上运输的特点,从“人—物—管理”系统的各要素着手进行分析,找出船舶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切实做好船舶的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船舶营运安全。

3.1人员管理方面

一是提高船员整体素质。船员是各类安全管理制度的最终执行者,他们的素质与经验对船舶的安全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提高船员的整体素质是提高船舶安全管理质量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而船员素质的提高依赖于科学的教育和培训。通过培训,一方面加强船员对安全管理制度的学习,使他们严格遵守船舶的安全管理规定;另一方面提高船员对船舶的熟悉程度,包括对船舶性能的了解和设备使用方法的掌握,从而提升他们操作技能,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

二是加强船员的安全意识。要从思想上杜绝麻痹大意、有章不循等行为的出现,将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因此,必须做好安全管理教育,提升每一位船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使他们在日常工作当中严格规范操作、加强监督管理、及时上报隐患,从而保障船舶与人员的安全。

三是激发船员积极性。建立有效

的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消除心理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使船

员能享受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首先,船舶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表率,创造一种良好的上下级关系、良好的

同事关系、良好的群体氛围和心理环境,从鼓舞士气,提高船员的积极性;其次,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

奖惩机制,强化激励作用。

3.2设备管理方面

一是提高船舶的质量。提高船舶的质量能有效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少航运事故的发生。船员应对船体有充分的了解,明确船体结构易损伤的部位,组织专业人员定期对设备状况进行评估,并建立技术档案。定期对老旧船舶的技术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重新核定船舶的用途,对技术状况差、无修理价值的船舶予以报废。

二是加强维修保养。开航前,要对船舶例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特别是对老旧船舶要做到全面细致的检查,避免在航行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使用后,要加强船舶的日常维修、维护和保养,做到老旧仪器设备及时更换,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同时做好维修更换记录,方便船舶整体维修的查询和故障的排除。航行中,要不断检查各种仪器设备的运转情况,确保运转正常,对出现故障的设备要及时上报和处理。

3.3制度完善方面

一是完善规章制度。完善的制度

是安全管理的前提。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和工作操作规范,不仅使船舶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而且能做到对细节和关键问题的覆盖。建立船舶安全管理的措施体系,以此来克服船舶运行和经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与障碍,在船舶安全管理监督体系的基础上,打造出新时代的船舶安全管理措施体系。

二是规范管理和操作行为。规范管理和操作行为是安全管理的保障。在船舶安全管理工作中,只有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细小隐患酿成安全事故 [6]。

4小结

船舶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管理工程,需要我们进行积极的探索。针对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培训,提高船员自身素质;标本兼治,防微杜渐,做好设备的检查与维护,彻底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建立现代安全管理机制,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工作环境。只有从“人—物—管理”系统的各要素入手,抓好安全管理,船舶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我国才能真正成为航运强国。

参考文献

[1] 朱清明.船舶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

对策[J].航海科技动态,2001,(03). [2] 李晓峰.船舶安全之我见[J].黑龙江科

学,2014,(05).

[3] 李文华.砂石船舶水上交通事故统计分

析及安全管理[J].大连海事大学学

报,2014,(40).

[4] 马立国.心理学在船舶安全管理中的应

用[J].工程管理,2014,(06).

[5] 毛建良.船舶安全管理标准化和危险源

管理[J].航海技术,2013,(04).

[6] 韩丽平.有关船舶安全管理若干问题的

探讨[J].工业技术,2013,(23).

船舶及海工建造系泊试验安全管理规定(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船舶及海工建造系泊试验安全 管理规定(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船舶及海工建造系泊试验安全管理规定 (新版) 1目的 为加强船舶及海工(以下统称船舶)建造系泊试验的安全管理,避免发生事故,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企业船舶建造系泊试验安全管理。 3名词解释 系泊试验:是指当系泊于码头的船舶的船体工程和动力装置安装基本完工,船厂在取得用船单位和验船部门的同意后,根据设计图纸和试验规程的要求,对船舶的主机、辅机以及各种设备和系统进行的试验。 本规定仅对主要设备试验进行了规范要求,管系和电气系统试

验另行规定。各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本规定对本企业的系泊试验安全管理规定进行具体细化。 4管理职责 4.1企业技术部门负责编制船舶系泊试验大纲,制订船舶建造关键试验项目系泊试验安全技术要求。 4.2企业船舶建造组(项目组)负责编制和实施船舶建造系泊试验计划,做好试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4.3各部门根据船舶系泊试验大纲和试验计划要求,负责落实本部门责任人和试验安全技术措施,做好本部门系泊试验项目的准备和试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4.4安监部负责系泊试验过程中的安全监督检查。 5管理要求 5.1系泊试验总体安全要求 5.1.1系泊试验前的组织和准备 a.组织各部门对试验项目进行安全策划,明确试验步骤、要求和责任,落实试验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措施,制订系泊试验应急预案。

安全监督检查措施

( 整改措施)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04248 安全监督检查措施Safe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measures

安全监督检查措施 安全监督检查措施篇1 针对省集团公司百日安全督察组检查出问题的整改结果20xx年9月25日省集团公司百日安全督察组来我公司对百日煤矿安全生产集中清理整顿进行了全面督查工作,并提出14项问题,以下为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一通三防”方面。责任人:王宽 1、一通三防专业技术人员目前只有一名技术员 整改结果:通风部门已增加2名技术员。 2、防灭火系统未建立 整改结果:通风部门正在对防灭火系统进行完善,因为期间,市公司对入井人数控制,只有带班领导、安、瓦检和排水人员,所以暂无法完善。 3、建议建立瓦斯超限手机短信报警(相关安全、通风、管理人员) 整改结果:通风部门已联系移动、联通公司,正在完善短信报警业务。 (二)技术及防治水方面。责任人:李中文 1、上层采空区积水分布广、积水量大、需加强探放、 整改结果:坚持探放水原则、已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进行探放 2、探放水设计不规范

整改结果:地测科已按照上级要求已经编制完善。 3、无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 整改结果:地测科已报公司,现待安排。 (三)机电方面。责任人:宋俊彪 1、从供电图看、井下及掘进工作面供电系统存在单回路供电、必须立即整改、实现双电源、双风机 整改结果:机电科已按照要求补充完善了供电系统图 (四)劳动用工方面。负责人:王权 1、劳动用工管理未实现“五个统一” 整改结果:我公司劳动用工信息由市公司发布。 2、从业人员的“五个百分百”有计划、抓紧落实 整改结果:其它四个百分百已完成,综合办公室正在对“五个百分百”中的年检率办理中。 3、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未实现“三同时” 整改结果:预评价已完成,已报省,待审批下文。 4、职能科室人员配备不足 整改结果:综合办公室已向上级公司上报,对职能科室人员进行配置 (五)安全监管方面。责任人:韩炳德 1.隐患闭合管理不及时、不规范 整改结果:安检科已对隐患闭合台账进行了完善。 2、应急物质储备与预案要求差距较大 整改结果:安检科已按照应急预案对应急物质储备进行了对照,已补充完毕。

船舶建造管理方案计划规定-2016年度

船舶建造生产管理规定 1、总则为加强造船生产管理,缩短船舶建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履约合同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应用过程方法将造船生产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以造船生产管理四大职能:编制作业计划、组织生产协调、指挥生产调度、督促和考核造船生产全过程为主线。 2、船舶建造所需的主要过程,分为:⑴生产技术准备; ⑵下料加工; ⑶分段制造; ⑷船台合拢; ⑸拉线镗孔; ⑹下水作业;⑺发电机动车; ⑻主机动车; ⑼倾斜试验⑽航行试验; (11)完工交船。 3、生产技术准备 3.1 生产技术准备的输入生产技术准备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 合同及总技术规格书; b) 方案(报价)设计任务书; c ) 建造说明书; d) 建造方案(建造法) 。 e) 合同与技术交底 3.2 生产技术准备的输出生产技术准备的输出一般应包括以下方面的文件: a) 生产技术准备计划日程表; b) 建造方针; c) 各专业施工要领(原则工艺) ; d )质量保证大纲; e) ) 对内对外专检交验项目表; f) 产品实现风险分析和评估报告; g )生产技术准备状态情况总检查表(开工令) 。 f) “建造入级船舶开工前检查单” (适用民船建造,由品质保证部填写船级社确认) g )“船用产品持证清单” (适用民船建造,由科研所报船级社确认)

3.3 编制生产技术准备计划日程表 3.3.1 生产技术准备计划日程表应确定项目的主办和协办部门以及完成项目的考核期限,内容应包括以下文件: a) 船舶建造过程大日程(大节点)总进度计划; b) 主要材料、设备清单; c) 主要材料、设备纳期表; d) 建造方针; e) 各专业施工要领(原则工艺) ; f) 质量保证大纲; g) 生产(施工)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供图计划; h) 对内对外专检交验项目表; i) 大型铸锻件定订货清单; j) 主要材料、设备供应计划; k) 主要材料、设备持证清单; l) 自制件和外协件清单; m)主要设备订货资料确认。 3.4 合同与技术交底 3.4.1 合同签署一周后,市场营销部和技术开发部应组织向有关部门进行合同与技术详细交底。 2.4.2 合同与交底的主要内容: a) 合同要点与内容的解释; b ) 顾客要求与合同背景材料情况; c) 船舶主要技术状态、性能; d ) 船舶的特殊技术性能和工艺要求。 3.5 开工条件的确认 为确保船舶开工后能连续施工,在开工前一周,造船办应依据“生产技术准备状态情况总检查表” 的安排对开工前必须具备的条件组织验证。民船建造由品质保证部填写“建造入级船舶开工前检查单”交船级社确认后反馈造船办。 3.5.1 主管监造师应加强督办各相关部门按“生产技术准备计划日程表”的内容 要求,做好以下方面开工条件的准备,确保按大节点总进度计划要求开工: a) 图样、工艺文件; b) 原材料、设备; c) 劳动力; d) 场地(设施、工位);

船舶管理制度

乡镇船舶安全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水上交通运输安全,维护水上交通运输秩序,严格安全管理职责,狠抓责任制落实,严厉打击违章、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常规管理 一、沙船、渔船业主要缴纳安全风险保证金1000-20000元/年,如遇到船上工作人员、船舶业主有违法、违规操作行为按照相关规定从安全风险保证金里扣除。 二、安监办签字确认船舶平时无违法违规行为或违法违规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后,方能履行年审、检验相关手续。 三、安监办签字确认船舶平时无违法违规行为或违法违规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后,客渡船义工、渡工方能到财政办办理油料补贴。 会议制度 一、每季度召开一次乡镇船舶安全管理领导组成员会议,专题研究水上交通运输安全工作,分析形势、制定措施、安排部署重大安全活动。 二、不定期召开船舶业主例会,镇安监办主持召开,全体船舶业主参加,及时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总结本季度工作,通报各类违法、违章情况,安排布置下季度工作。 三、船舶业主必须严格会议要求参会,不得无故缺席,确因特殊情况必须书面请假报镇安监办。 四、船舶业主认真遵守会议规则,如有违反者将扣安全保证金50元/次。

检查制度 一、镇安全生产办公室每年组织开展水上交通安全检查不低于四次,镇安监办开展不定期的水上交通安全检查每月不低于五天,逢场天、重大节假日值班人员深入码头检查,遇到汛期、雨雾恶劣天气等不利通航条件及其解除时,船舶管理员利用电话、短信等有效手段及时发布禁航、通航信息。检查人员必须严格履行职责,深入到各渡口、码头,抓好现场监管,不得走形式、走过场。 二、检查对象:镇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捕捞作业等的各类船舶。 三、检查重点:鱼鳞嘴、盐渠、黄堆码头的客渡船、在河上作业的采砂船舶以及辖区水域上的自用船和渔船。 四、检查内容:各类船舶的证书、证件、签单放行落实情况,违章违法情况,船舶的检验及年审情况,救生衣配备及穿戴情况。 五、对检查出的隐患,应立即下达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对查出违章、违法的事件,应及时办理,根据情节进行查处。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

目录 1绪论 (2)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2.1国外研究状况 (3) 1.2.2国内研究现状 (3) 1.3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4) 2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4) 2.1安全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 2.2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5) 2.3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步骤 (5) 2.4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 (6) 2.5安全管理体系的保持 (6) 3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检查 (7) 3.1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检查的内容 (7) 3.2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检查程序与方法 (8) 3.2.1检查程序 (8) 3.2.2检查方法 (9) 4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浅析研究 摘要:为了加强对航行船舶的安全和防污染管理,促进我国航运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和《国内安全管理规则》先后强制实施,根据规则的要求各航运公司陆续建立了安全管理体系,本文在研究《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和《国内安全管理规则》和一些航运企业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探究如何建立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并实施。最后本文还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检查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船舶安全;建立;运行;有效性检查 Abstract:In order to strengthen on ship navigation safety and pollution prevention management, and promote chinese shipping industry overall quality and management level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safety management rules and the local safety management rule has forced implement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ules, the shipping companies began to buil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 this paper, after the study of the international safety management rules and the local safety management rule and some shipping companies ship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ence question.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explore how to establish the ship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implement. At last, the paper also summarizes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the ship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Keywords:ship safety; establishment; operation; validity check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目前我国沿江河海各地的船舶和航运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它们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也给安全管理带来了困难,为了加强对国内航行船舶的安全和防污染管理,促进我国航运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部在总结ISM规则实施的基础上,于2002年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国内安全管理规则》)。根据该规则的要求,负责国内船舶营运的公司和其所营运的船舶应建立起一套科学、系统和程序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并通过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机构的审核。由于船公司规模、体制不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对规则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了在执行规则,建立和运行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面对这种现象,研究国内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十分必要。 为了促进技术标准的执行,减少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海难事故,要求公司建立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体系,且该体系必须符合公约、船旗国法规及相关技术标准,以提高船舶营运安全,避免或减少海上事故的发生。《国内安全管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检查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 情况检查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检查《国际/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的全面实施,促进了船舶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海事管理部门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成为一项主要的监管内容。2006年9月,徐祖远副部长在全国海事工作会议上强调,作为船舶安全监督管理的规律,要加强“四船一链”重要环节的监管,也就是要加强船公司、船舶、船员和船长的日常管理,其中船公司是主体、船舶是基础、船员是重点、船长是关键,要将这四者通过安全管理体系这根链条连接在一起。因此,加强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是今后船舶安全检查的一个主要方向,但是,从目前船舶安全检查员队伍的情况来看,部分船舶安全检查员还不能完全适应这项工作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检查还存在模糊认识,对检查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其次是对规则和体系掌握不深,有无从下手和不敢检查的现象;再次是对查处的缺陷如何要求整改把握不准。针对这些情况,本人根据多年来公司体系审核和船舶审核的经验,对如何做好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检查进行探讨。 一、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安全检查的必要性 1.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不能替代船舶安全检查公司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后,经过总经理批准发布,将会在公司船岸同步运行。船舶为取得“安全管理证书”(SMC),在体系运行一段时间具备必要的条件后,向

海事主管机关或其认可的机构(简称审核发证机构)申请初次/临时审核。经审核发证机构批准,船舶审核组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对被审核船舶的体系文件和安全管理活动进行审核,判断体系文件与《国际/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的覆盖性、对强制性规定的符合性;评价船舶的安全管理活动与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实现规定目标的有效性。其目的就是利用外部强制手段来促进规则的有效实施,为被审核船舶提供改进体系运行的机会。船舶安全检查是主管机关对到港船舶进行监督检查,确认其船舶技术状况是否符合国内法规及规范的要求,船舶、船员是否持有有效证书,船员是否熟悉船上的应急及关键性设备的操作,并就检查中发现的缺陷提出处理意见,要求船方予以纠正,保证船舶状况不低于标准,确保船舶航行安全,防止造成水域污染。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是针对公司管理进行的,而船舶安全检查是通过抽查船舶设备及船员的操作来反映公司的管理是否在船上得到了有效运行。相比之下,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侧重于公司管理,船舶安全检查侧重于对船舶及设备性能检查和船员适任性检查。因此,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与船舶安全检查的方法、周期和侧重点均不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不能替代船舶安全检查。 2.船舶安全检查结果是安全管理体系在船上运行结果的直接反映船舶安全检查大部分是对船舶硬件设施和船员操作性的检查,也是安全管理体系所覆盖的内容。体系运行的好与坏,直接和船舶的保养、人员和设备的管理有关,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安全检查直接反映出来。

船舶建造生产计划管理要点

一、前言 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满足市场需求,追求利润最大化;制造生产是企业获得利润的手段;生产计划是生产制造的方向、是生产控制的相关文件;计划的成功,决定了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成功;追求利润是企业经营的目标;生产计划是利润的保障,是企业管理的第一目标;组织生产要以生产计划为依据;生产监督要以生产计划为准绳。 二、必须全面了解计划 1、首先要了解计划的概念和要求 1)计划是未来行动的方案;是确定组织未来发展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式、时间周期; 是在一定的设施、设备配备的条件下,实现人、场地、设备的最佳安排,实现作业 流程的完美结合,从而获取最大的产能。是公司、各个部门、各个作业区以及各个 班组,为了实现某项目标和完成某项任务而事先做的安排和打算;是均衡、组织生 产的方法;是资源整合和负荷平衡,确保生产进度得到有效控制的方法。 2)计划要明确目的、规范要求、表达清楚、重点突出;做到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模式化;表达出有目标的做事、定量做事、有程序的做事、有成本的做事、由谁做 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做事、如何做事、在什么时间做事、什么时间做完事、结果如 何。 3)计划要做得精细,但不要杂乱;要通俗,又不要深奥;要形式稳定,不需要变化无常。 2、计划的特点 1)预见性;这是计划最明显的特点之一。计划不是对已经形成的事实和状况的描述,而是在行动之前对行动的任务、目标、方法、措施所作出的预见性确认。但这种预 想不是盲目的、空想的,而是以上级部门的规定和指示为指导,以本船厂的实际条 件为基础,以过去的问题和成果为依据,对今后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预测之后作出 的。可以说预见是否准确,决定了计划编制成功与否。 2)针对性;一是根据集团公司的统一规划、上级领导的工作安排和指示精神而定;二是针对本船厂本部门的工作任务、主客观条件和相应的产量来定的。总之,从实际出发制定出来的计划,才是有意义、有价值和可操作性的计划。 3)可控性;可控性是和预见性、针对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预见准确、针对性强的计划,在现实中才真正可行。如果目标定得过高、措施无力实施,这个计划就是空中楼阁;反过来说,目标定得过低,措施方法都没有创新性,实现虽然很容易,并不能因此取得有价值的成就,那也算不上有可控性。 4)考核性、严肃性;计划一经通过、批准或认定,在其所指向的范围内就具有了约束作用,在这一范围内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必须按计划的内容开展工作和活动,不得违背和拖延,给公司的业绩考核提供了依据 3、计划的作用

船舶及海工建造分段搭载定位安全管理规定(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船舶及海工建造分段搭载定位安全管理规定(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891-18 船舶及海工建造分段搭载定位安全 管理规定(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目的 为加强船舶及海工(以下统称船舶)建造过程中分段搭载定位施工安全管理,避免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企业船舶建造过程中分段搭载定位施工安全管理。 3管理职责 3.1技术部门应根据分段类型,负责制订分段搭载定位封焊工艺,提出分段封焊技术要求,包括封焊的具体位置、外板临时支撑安装图及必备工装图。 3.2船舶建造组(项目组)负责确定船舶建造分段搭载先后顺序,合理安排分段搭载施工,并做好施

工的整体协调工作。 3.3分段搭载定位施工部门根据分段类型,负责制订分段搭载定位施工作业指导书,明确施工生产安全要求,落实施工安全责任,规范施工队伍作业行为,做好分段搭载定位施工的准备和安全管理工作。 3.4各企业应制定分段搭载吊装摘钩确认表,明确摘钩条件,落实摘钩安全检查确认责任。 3.5安监部负责分段搭载定位施工的安全监督检查。 4管理要求 4.1施工前的准备 4.1.1作业人员要求 a.特种作业人员需持有有效的特殊工种操作证,参与分段搭载定位的人员必须掌握定位工艺方案的要求。 b.按照规定要求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具。 c.提前准备好性能完好的搭载定位工具和材料,包括:千斤顶、手拉葫芦、花篮螺丝、码板、测量仪

船舶管理站年度工作计划

船舶管理站年度工作计划 一、第一季度 1.在1月10日前,签完码头渡口、客渡船发航签单目标责任书,落实好签单责任制。 2.在1月15日前,搞好船舶、船员清理,建好船舶、船员档案,做好上报工作。 3.在1月15日前对各村委会和学校及船主签好“乡镇船舶安全管理责任书”,完善船舶安全管理责任制。 4.在1月15日前,督促各船主同包船领导签好“领导干部包船责任书”,落实好领导干部包船责任制。 5.每月组织一次领导带队参加的水上安全大检查,重点是“春运”期间的检查,确保节日安全。 6.在2月初召开船主安全例会一次,以会代训,对船主进行安全培训,同时布置安全工作。 7.每月逢场天组织现场监督检查不少于10天。 8.每月底向镇政府分管领导做好当月工作汇报,研究次月工作。 二、第二季度 1.于4月15日前完成船舶、船员季度清理及上报工作。 2.开展好“百日安全生产活动”和“反三违月活动”。 3.在4月6月初各召开船主安全例会一次,分析安全形势,布置安全工作。

4.搞好“五一黄金周”期间的现场检查工作,5月底前完成自用船年度检、审、验工作。 5.每月逢场天组织码头、渡口检查不少于10天。 6.每月组织一次领导带队参加的水上安全大检查。 7.于6月底前完成船舶安全生产半年考核工作。 8.每月底向镇政府、分管领导做好当月工作汇报,研究下月工作。 三、第三季度 1.于7月15日前完成船舶、船员季度清理及上报工作。 2.于7月中旬,组织集日法律、法规宣传2次。 月初召开1次船主安全例会,布置水上交通安全工作。 4.每月逢场天组织码头、渡口检查不少于10天。 5.组织领导带队参加的水上安全大检查3次,每月1次。 6.抓好船舶、渡口、码头安全度汛动作。 7.每月底向镇政府、分管领导做好当月工作汇报,分析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研究布置下步工作。 四、第四季度 1.于10月15日前完成船舶、船员季度清理及上报工作。 2.搞好“国庆黄金周”的现场检查工作,确保节日安全。 月、12月各召开一次船主安全例会,布置安全工作。 4.每月组织不少于10天的码头渡口现场监督检查。 5.每月组织领导带队参加大检查一次。 6.每月底向乡镇政府分管领导做好当月汇报。

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程序

编号:SM-ZD-27766 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程序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程序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为规范船舶安全检查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制定本程序。 A 部分通用部分 1 船舶安全检查员(以下简称“检查员”)登轮实施检查前,应根据船舶种类、建造时间、尺度、吨位、航区确定适用的我国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强制性规范以及我国缔结、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的要求。 2 检查员实施船舶安全检查时,应当向船方出示能够显示其身份和对应资质的检查员证件,表明来意。尚未取得相应资质的见习人员应向船方出示《海事行政执法证》。 3 船舶安全检查对船舶适用项目实施抽查,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3.1 船舶配员; 3.2 船舶和船员有关证书、文书、文件、资料; 3.3 船舶结构、设施和设备;

船舶建造流程

船舶建造流程 一、船体放样 1.线形放样:分手工放样和机器(计算机)放样,手工放样一般为1:1比例,样台需占用极大面积,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目前较少采用;机器放样又称数学放样,依靠先进技术软件对船体进行放 样,数学放样精确性较高,且不占用场地和人力,目前较为广泛的采用机器放样。 2.结构放样、展开:对各结构进行放样、展开,绘制相应的加工样板、样棒。 3.下料草图:绘制相应的下料草图。 二、船体钢材预处理:对钢材表面进行预处理,消除应力。 1.钢材矫正:一般为机械方法,即采用多辊矫夹机、液压机、型钢矫直机等。 2.表面清理:a.机械除锈法,如抛丸除锈法喷丸除锈法等,目前较为广泛采用;b.酸洗除锈法,也叫化学除锈,利用化学反应;c.手工除锈法,用鎯头等工具敲击除锈 三、构件加工 1.边缘加工:剪切、切割等; 2.冷热加工:消除应力、变形等; 3.成型加工:油压床、肋骨冷弯机等。 四、船体装配:船体(部件)装配,把各种构件组合拼接成为各种我们所需的空间形状。 五、船体焊接:把装配后的空间形状通过焊接使之成为永久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六、密性试验:各类密性试验,如着色试验、超声波、X光等。 七、船舶下水:基本成形后下水,设计流水线以下的所有体积均为浸水体积。

1.重力下水:一般方式为船台下水,靠船舶自重及滑动速度下水; 2.浮力下水:一般形式为船坞; 3.机器下水:适用于中小型船舶,通过机器设备拖拉或吊下水。 八、船舶舾装:全面开展舾装系统、系泊系统、机装、电装、管装等方面的工作。 九、船舶试验:系泊试验、倾斜试验,试航(全面测试船舶各项性能)。 十、交船验收。 ~~~~~~~~~~~~~~~~~~~~~~~~~~~~~~~~~~~~~~~~~~~~~~~~~~~~~~~~~~~~~~~~~~~~~~ 船舶建造工艺流程简要介绍 本讲座从管理者的角度,按照“壳舾涂一体化总装造船”现代造船管理模式的要求,结合我国船厂的探索实践,介绍船舶建造在各工艺阶段的组织方式、应注意的问题,同时提供 对施工状态的评价标准。 一、造船生产管理模式的演变由焊接代替铆接建造钢质船,造船生产经历了从传统造船向现代造船的演变,主要推动力是造船技术的发展。传统造船分两个阶段: 1、常规的船体建造和舾装阶段。在固定的造船设施按照先安装龙骨系统、再安装肋骨框、最后装配外板系统等。 2.由于焊接技术的引进,船体实行分段建造;舾装分为两个阶段:分段舾装和船上舾装,即开展予舾装。 现代造船又历经以下阶段: 3、由于成组技术的引进,船体实行分道建造;舾装分为三个阶段: 单元舾装、分段舾装和船上舾装,即开展区域舾装。 4、由于船体建造和舾装、涂装相互结合组织,实现“壳舾涂一体化总装造船”。 5、随着造船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益造船、标准造船、数字造船、绿色造船将成为船厂的努力方向。目前国内主要船厂一般处于三级向四级过渡阶段;国内先进船厂已达到四级水平;外高桥船厂、建设中的江南长兴岛造船基地明确提出将精益造船、标准造船、数字造船、绿色造船作为发展目标。

船舶及海工建造系泊试验安全管理规定-最新范文

船舶及海工建造系泊试验安全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加强船舶及海工(以下统称船舶)建造系泊试验的安全管理,避免发生事故,特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企业船舶建造系泊试验安全管理。 3 名词解释 系泊试验:是指当系泊于码头的船舶的船体工程和动力装置安装基本完工,船厂在取得用船单位和验船部门的同意后,根据设计图纸和试验规程的要求,对船舶的主机、辅机以及各种设备和系统进行的试验。 本规定仅对主要设备试验进行了规范要求,管系和电气系统试验另行规定。各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本规定对本企业的系泊试验安全管理规定进行具体细化。 4 管理职责 4.1企业技术部门负责编制船舶系泊试验大纲,制订船舶建造关键试验项目系泊试验安全技术要求。 4.2企业船舶建造组(项目组)负责编制和实施船舶建造系泊试验计划,做好试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4.3各部门根据船舶系泊试验大纲和试验计划要求,负责落实本部门责任人和试验安全技术措施,做好本部门系泊试验项目的准备和试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4.4安监部负责系泊试验过程中的安全监督检查。 5 管理要求 5.1系泊试验总体安全要求 5.1.1? 系泊试验前的组织和准备 a.组织各部门对试验项目进行安全策划,明确试验步骤、要求和责任,落实试验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措施,制订系泊试验应急预案。进行主机试车试验策划时,除应分析试验中船舶和人员的安全性外,还应分析码头及缆桩的试验能力,避免发生意外。 b.主机试车试验、锅炉点火试验、救生艇释放试验、重吊负荷试验、舱口盖启闭试验等危险性较大的试验项目应进行危险作业审批。各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危险作业审批表,对试验项目进行有效控制。 c.各部门应对参试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交底,熟悉试验程序和要求。 d.参试各部门负责任人之间应保持通讯畅通。 e.参试人员应按照要求佩戴劳动防护用具。 f.需要进行临时接电、热工作业时,应按要求进行审批。 g.检查和确认试验项目的安全状态和气象条件,满足试验要求后方可进行试验。 5.1.2? 系泊试验过程中 a.参试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系泊试验大纲,并按分工和指令要求进行试验,严禁乱摸乱动与自己无关的设备设施。

一个合格的船长应怎样抓好船舶管理工作

加强船舶管理确保船舶安全 为了确保船舶安全,必须加强船舶管理。一个船长不仅要开好船,还要敢于与善于抓好船舶管理工作.因此,各船公司对船长得管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鉴于海上运输船队规模越来越大,船员队伍快速扩大,但素质水平却参差不齐.海上事故频发,绝大部分就是人为因素造成得.为此,《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增添了第九章,船舶安全管理工作出现了新得篇章。 我来浦远公司工作已整五年。我就本人得亲身体会,结合实际工作,就船舶管理,确保船舶安全方面,谈些心得体会,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 一.要做一个合格得船长?一个合格得船长,我认为要具备三个条件:人品素质要好;操船水平要高;管理船舶能力要强。?一个船长人品素质不大好,即使操船水平比较高,也不可能管理好一条船。人品素质决定一个人得责任心,人格魅力可以征服困难,折服群众。我认为,人品素质就是做一个合格船长得前提,船舶操纵就是船长得基本功,如果总就是磕磕碰碰,紧张局面不断,影响到您得公信力,也不算一个合格得船长;船舶安全就是第一位得,只有管理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安全。所以船舶管理工作得好坏就是做一个合格船长得重要得考核标准. 船舶操纵这个基本功可以师傅带,慢慢悟,逐步提高。管理得能力只要有责任心,肯勤奋,努力,也可提高。人品素质要靠自身修养,不断学习进取,因此要做一个合格船长,要求就是很高得,经过努力也可达到得。 1。对全船得工作要有一个统盘计划,二。如何提高管理水平? 做到心里有数.?2011年马上就要来了,除了对2010年工作要小结以外,对2010年工作要有一个通盘计划。如公司得本轮2010年得各项考核指标如何?船长有责任完成公司交给得各项任务,结合本轮实际情况,研究落实各项措施,确保任务得完成;2011年应急训练计划要认真制定,着重点提高应急训练得质量,提高船员得应急能力。每搞一次演习,水平就要提高一次,经得起上级得检查;2011年度本轮年度检验得项目、内容、日期要搞清楚,如各类船舶证书、各类救生消防设备等,及早布置,自查基础上,配合有关部门完成;海事部门得安全检查,要尽早安排,加强维护保养,加强应急训练,以便顺利完成检查;安全体系年度计划如何?船员培训计划,每季度制定,全年要贯通;月度或者年度维修保养计划等等。作为一船之长.全年计划在胸,统筹安排,全面开展,有条不紊。 2.有得人对船舶管理工作有畏难情绪,头痛害怕.?我认为只要有责任心,下些功夫,可以做好管理工作。最起码做好“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公司与船上得各项规章制度或有关规定。每个船员都要遵守,何况一船之长。

船舶安全与管理汇总(上海海事大学-陈伟炯)

安全科学 1.安全科学的起源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 安全(安全的定义),即远离危险,没有伤害、损失、威胁,没有事故发生。 研究安全(研究安全的意义)就是研究如何预知和分析危险,如何控制和消除危险。 危险(危险定义)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物变趋势,在人为因素、自然出亲的激发下演化成事故和灾难。 2.安全科学的基本要素结构 事故:“人、机、环境”相互作用下发生的出乎人们意料的和不希望发生的破坏性事件。 安全科学的基本要素结构是由人、机、环境和控制四大要素成的四面体结构(人-机-环-管-系统)a区人—机关系区,表现为机对人的安全影响,人要适应和驾驭机.研究要点是人机安全响应,安全人机学是该区的重点 b区人—环境关系区,表现为环境对人的安全 影响、人要适应环境和适度改善环境, c区机—环境关系区,表现为环境对机的安全 影响,机要适应并保护环境; d区人、机、环境综合关系区,是事故的多发 区域和安全控制的重点区域。控制要素需充裕地覆盖人、机、环境要素及各关系区,主要包含法制、技术、规范、规则、标准、程序和方法。 在安全科学的人、机、环境、控制这四大要素中,“控制”一词的含义包括:管辖、支配、调节、驾驭、处理、指挥、管理、监督、克制、限制和抑制等。因此,“控制”不仅是指狭义的管理,还包含对人、机、环境的控制和调整.对险情、事故的控制和限制。国内航海界习惯上用“管理”取代“控制”一词,因此,船舶安全管理是指对船舶安全的广泛的控制。 事故致因理论(事故发生规律) 事故发生的规律,阐明事故为什么会发生,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以及如何防止事故发生的理论。由于这些理论着重解释事故发生的原因,通过消除、控制事故致因因素来防止事故发生,因此被称为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法则即事故的统计规律,又称1:29:300法则。即,在每330次事故中,可能会造成死亡或重伤事故1次,轻伤、微伤事故29次,无伤害事 故300次。这一法则是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H. W. Heinrich)统计分析了55万起工业伤害事故提出事故法则,又称1∶29∶300法则。 I.事故因果连锁论是探索 又称多米诺骨牌事故模型。早期的工业安全理论认为,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少数工人具有事故频发倾向,因此预防事故重在遴选人员。海因里希首先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该理论认为(定义),事故发生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海因里希认为(应对方法),企业安全的要点在于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以中断事故连锁进程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博德在海因里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强调企业管理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而亚当斯则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基于管理的事故因果连锁。 2.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认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不希望的能量释放,通过控制能量或控制达及人和物的能量载体可预防事故的发生。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声能和生物能等形成的能量,都可能导致伤害事故。可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能量意外释放导致的损害。 常见的屏蔽措施有: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限制能量(例如国际上对客船装运危险品予以限量),防止能量积蓄(例如电器接地防静电.内燃机的冷却系统);延缓能量释放(例如货物的缓冲包装);设置屏蔽设施(例如船上的安全围栏,穿戴个人劳防用品等),在时间和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开(例如进入封闭舱室须经过足够时间的通风,危险货物装载应远离居住舱室);转移能量(例如直升飞机吊钩须先触地释放静电后人员才可接触,船舶破损漏油时将破舱油料转移舱柜等)。3.轨迹交又理论. 轨迹交叉理论认为,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的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的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如表l—2所示。在许 多情况下,人与物的不安全情况互为因果,轨迹交叉论作为一种事故致因理论,强调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按照该理论、可以通过避免人、物两因素的轨迹交叉,即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同时同地 出现,来避免事故的发生。 4.事故损失偶发性法则 事故损失偶发性法则,指事故与伤害程度之间存在着偶然件的概率关系,也称海因里希法则,指的是同一人发生的330起同种违章事件中,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没有伤害的事故件数比为1:29:300。该法则是对认为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无 害的经验论者的有力警告。例如:在油船机舱随意烧焊向空油舱的管系而导致爆炸沉没;在升降吊杆时直接用手控制起重索.导致失控而摔坏吊杆砸死人员等事故。这些事故部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所造成,肇事者的陈述都是:以前这样做从未出过事故,这次事故是因为没掌握好云云。显然,他们不了解“1:29;300法则”。该法则还说明事故与损害之间存在着偶然性.同类事故并非产生相同的损失、为防止重大损害,惟一的途径是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事故控制观 较先进的事故控制观认为,事故是由某种隐患、危险或潜能构成的事故原点,在触发能量、偶合条件的作用下转化而成。只要控制或消除事故原点、触发能量、就能防止事故的发生。从防护角度,有下述10项危险因素防护原则:消灭潜在危险的原则;降低潜在危险因素数值的原则;距离防护原则;时间防护原则;屏蔽原则;坚固原则;薄弱环节原则(例如火警探头的熔断丝等);不予接近原则;闭锁原则(例如雷达的保护延时用以防止频繁开关而损坏磁控管);取代人员操作原则等。 科学的事故控制观将安全工作分为预测、预防、监测、应急4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考虑安全科学的4大要素—人、机、环境、控制,进行系统化的安全控制。 科学的事故控制观与传统相比有如下改变:变纵向单科为横向综合,推行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

船舶及海工建造下水安全管理规定(2021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船舶及海工建造下水安全管理规 定(2021新版)

船舶及海工建造下水安全管理规定(2021新 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目的 为加强船舶及海工(以下简称船舶)建造下水施工安全管理,降低下水施工风险,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企业船舶下水施工安全管理。 3名词解释 船舶下水:是指船舶主船体/总段成型后从船台或船坞入水的过程(以下简称为船舶下水)。 船舶下水方式包括:重力式下水(船台纵向钢珠滑道下水)、平面船台滑道拖移下水、气囊下水、漂浮式下水以及使用大型起重设备吊装下水。 4管理职责 4.1企业应高度重视船舶下水工程,要根据项目不同,成立下水工

程指挥部,指挥部负责对船舶下水施工进行统一组织、统一指挥,对船舶下水工程安全负责。 4.2技术部门负责编制下水布置图和下水计算书,制订船舶下水过程中安全技术要求和工艺方案。船舶下水计算书应包含船舶的外形尺度、重量、重心、船舶拖移摩擦系数等基本数据及下水过程的力学分析。根据下水计算书,结合当地水域或航道水文(水深、潮汐、通航等)情况、船台(坞)及码头结构、下水方式和使用下水驳船的性能等因素,制订船舶下水工艺方案,明确船舶下水施工实施步骤,提出下水需用材料及设备清单,明确技术和安全要求。 4.3其他各部门根据船舶下水工艺方案和下水工程指挥部的要求做好本职工作。 4.4安监部负责施工下水过程的安全监督检查。 5管理要求 5.1船舶下水前的组织和准备 5.1.1企业在船舶下水前成立船舶下水指挥部,明确下水总指挥及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召开下水专题会议,研究和分析下水计算书、下水方案,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和任务,做好下水施工的安全策划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和安全措施。

船舶制度大全

经理岗位职责 一、负责组织管理公司安全生产经营工作; 二、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公司的各项工作,并制定工作计划; 三、负责制定公司工作实施细则; 四、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水路运输中做到安全无误; 五、在旺季旅游工作中,要做到因地制宜,有计划的安排; 六、加强公司人员管理,搞好各部门及各船之间的密切协作及相互联络,做到分工不分家; 七、搞好基础管理工作,按公司要求,做好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 八、抓好对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职工诚信服务、优质服务的良好素质,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培养良好工作作风,坚持每月的各项学习制度,做到记录齐全; 九、按照各项海事、水运管理部门及其它相关部门要求,全力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十、组织公司内船舶、船员做好海事、水运管理部门每年的船舶检验、运输资质年度审验及船员审验。 经理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公司经理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对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负责,职责如下: 一、建立健全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公司各船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二、组织制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定期组织公司分管负责人以及船员研究安全生产问题; 五、督促其他分管负责人的安全生产工作; 六、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七、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八、及时报告生产安全事故,有效组织事故救援,协助、配合、事故查处;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副经理岗位职责 一、配合经理搞好公司内各项工作; 二、负责公司船舶调度、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等工作; 三、负责公司内各类船舶的日常管理; 四、加强船员培训,不断提高船员素质; 五、随时了解掌握各部门工作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安全生产工作质量; 六、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水上安全生产管理。 副经理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公司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经理,对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协助经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一、定期组织召开公司安全生产会议,听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船员的汇报,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每月不少于一次); 二、落实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三、定期组织对公司内各类船舶进行全方位检查,保证船舶适航性及设施设备完好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