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20年度法治人物观后感范文三
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观后感心得范文3篇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观后感

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观后感心得范文3篇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观后感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观后感心得最新范文3篇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观后感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观后感心得最新范文1谈到法律,总会给人以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
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宗教、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变得有序;正是由于法律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得到应有的保障。
作为当代小学生,我们有幸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
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法制进程的突飞猛进,“依法治国”被写进宪法,多么令人振奋!然而我们就应思考的是: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如何与法同行有人可能会说:你多虑了,我们还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杀人不放火,法律就约束不到我们。
我说:不!法律离我们很近。
那些轻视法律作用的人,我想是没有真正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仅仅应得到实现,并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
”有统计证明,每5分钟,就有一场抢劫上演。
而在我国学生群体中也存在着一些触犯刑法的不良现象。
如:强要同学钱财,参与抢劫,更有甚者结帮犯罪。
据报道:今年4月30日,海南省万宁市17岁学生温某,因持塑料枪打劫被判有期徒刑5年。
近年来,青少年结帮犯罪现象也呈上升势头,加入黑帮犯罪的一般是18岁以下的在校学生如果你认为“此刻违反一下学校纪律没什么大不了,只要我以后不违法就行”,那就请你赶快打消这种念头吧!“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此刻小小的放松很可能在将来会酿成一次大的失足,何苦要等到法律制裁的时候才悔恨呢所以我们此刻仅有从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做起,将来当我们走出学校,融入社会这个大群众后,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总之,法律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维护自我权利的武器,同时又是规范自我行为的社会准则。
因为权利在规则中行使,义务在规则中履行,自由在规则中拥有。
同学们,从这天起,从这一刻,让我们一齐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吧!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观后感心得最新范文2近年来,中小学生的犯罪率越来越多,法制教育课只有教会中小学生如何学法、用法、从而守法,只有法制教育课成为中小学生的一门基础学科,我想这样中小学生的犯罪率就大大的降低,下面我谈一下几点想法:一、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规模初中培育规模优势的有力“法宝”。
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20年度法治人物节目观后感

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20年度法治人物节目观后感2020年度法治人物这一活动以“国家宪法日”为契机,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成为深入学习宣传“全面依法治国”伟大战略的重要平台。
那么你们知道关于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20年度法治人物节目观后感内容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20年度法治人物节目观后感五篇,欢迎参阅。
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20年度法治人物节目观后感一“12.4”熟悉的数字,今年的这一天却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动,更多感受到中国几十年来国家的进步和法治的力量。
2020年度《中国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盛典》十大法治人物颁奖晚会,观看后我心潮起伏,那些法治人物成了中国光辉的旗帜,也成了我仰慕的英雄。
今年12月4日是第五个国家宪法日,看到推选出的10位年度法治人物,他们中间有公安民警、检察官、法官、调解员,也有人大代表、媒体人、律师、学者,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躬行实践,让法治精神通过一点一滴的行动落地生花并结出累累硕果。
让我们感动的不仅是那些与罪犯斗智斗勇的警察,为冤者请命的检察官,或者明察秋毫、避免了冤假错案的法官,还有与我们一样,身处平凡岗位的普通人。
印象深刻的有业务精深的办案专家华列兵,他是创新改革的践行者,从警20余年,他以公平正义为追求,坚定推进规范执法,实现执法质量新提升,为建设平安中国屡建新功! 还有一名“网红”,他是唐帅,他是中国手语律师第一人。
他是一名翻译,也是一名律师,专注手语普法。
出生在聋哑家庭的他,因为懂得他们的“苦”,自学手语和法律,为无声人群做有声辩护,成为聋哑人最信赖的律师。
正是他们,告诉我们,法律工作,不止是警察、检察官或法官们的事情,也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息息相关。
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深入学习宪法,增强宪法自觉,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在各自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守护公平正义,传播光明的火种,让法治信仰真正植根于每个人的心中!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20年度法治人物节目观后感二观看完“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CCTV20_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后,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最美人物——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彭少勇!“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
宪法的精神法制的力量2020年度法治人物节目观后感心得

宪法的精神法制的力量2020年度法治人物节目观后感心得2020年度法治人物节目观后感1“法律,是由立法机关制定、颁布的各种强制行为规则的总称。
”这是《新华词典》对法律的解释。
但这种解释对年少的我来说太模糊,太抽象了。
法律,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至高无上,人人都要遵守?是儿时的游戏,让我懂得了规则多制定和遵守;是《青少年保护法》让我真正明确了法律条文;是学校的普法教育,让我学到了更多法律常识。
渐渐的,我知道了学法、守法的重要性,更知道遵纪守法要从点滴做起。
“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三国时刘备告勉儿子刘禅的一句话,这位古代政治家的至理名言虽然历经1700多年,但它的哲理光芒永存。
“小恶不制,必然发展”,看看社会中的那些犯罪分子,哪个不是从“小恶”开始一步步走向犯罪道路的呢?就如一只小白蚁在船板上咬一个小洞是很不起眼的,但如果任其发展起来,船就会沉没。
我们青少年预防犯罪要从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做起。
人们常说,家庭是我们的第一课堂,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记得班里曾做过一次试验。
老师问:“同学们,如果有人欺负你,你怎么办?”竟然有半数同学回答:“打他,跟他拼了。
”老师接着问:“为什么?”那些同学便说:“爸爸妈妈告诉我,人在社会上要厉害一些,不能受窝囊气。
”我庆幸,我没有生活在那样的家庭里,我庆幸,爸爸妈妈从没有用这样不正当的思想教育我。
但是,同龄人的话仍让我吃惊。
再看看社会上的种种现象吧。
一些不法商人大肆造假、售假;贪脏法,金钱获得了很多,但等待他们的是法院的判决书。
他们破坏了社会治安,全然不顾法律的存在。
试想,如果每个人都自由自在,不把法律放在眼里,那想将来的社会会是怎样的呢?那些由于缺少知识而心灵受到污染的孩子们,又能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呢?目前,有迹象表明,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犯罪。
自私与无知多么可怕,对法的无知又更是多么可怕啊!无数事实说明,青少年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法律观念起着决定作用。
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心得体会(精选5篇)

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心得体会(精选5篇)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篇1一谈到法律,总会给人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
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正是由于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变得有序;正是由于法律的存在,这个社会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
法是划分好与坏、对与错、善与恶的准绳,是衡量公民道德的.重要标准。
我曾听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孩子到别人家去玩,看到别人家有一个非常精致美丽的小玩具,临走时,他把玩具偷偷放入自己的口袋。
回家后,妈妈只说了他几句,就没深管了。
他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错误的严重。
到了后来,他的野心越来越大,总想不劳而获,偷的东西也越来越贵重,越多样,以至最后发展到无恶不作的地步。
在一次抢劫中,被警察现场逮捕,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
此时的他是伤心不已追悔莫及,但一切都已是不可能再挽回的了,等待他的是漫长的铁窗生涯。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说得一点也没错。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自我保护能力也是生存所需要的重要能力,而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就是我们成长中的守护天使。
因为从我们出生那一刻开始,法律就与我们同行。
法律是导航仪,引领我们在无边的海岸中找到正确的方向;法律是明灯,照亮内心的黑暗,指向光明的地方。
有这么一个例子,某市一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师马某,因该班学生刘某未完成家庭作业,非常生气,把学生刘某叫到办公室训话,他越说越着急,顺手拿起在其旁边的热炉钩子将刘某脸部烫伤有三处之多。
马某体罚学生的恶劣行为,在当地造成极坏的影响,教师马某后来被学校开除,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维护了学生作为未成年人的权利。
总之,法律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维护自己权利的武器,同时又是规范自己行为的社会准则。
权利在规则中行使,义务在规则中履行,自由在规则中拥有。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让我们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吧!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心得体会篇2在我们生活中,常常会提到“法制”这个词。
因为社会有了法制,我们的生活才会平安幸福,整个社会才会和谐有序。
2020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观后感600字

2020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观后感600字很多部门都组织全体员工收听收看央视播出的《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2020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专题节目,那么大家看完感受如何?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2020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观后感600字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2020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观后感600字一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本次颁奖礼坚守“弘扬宪法精神、传递法治力量”的主题,深情回顾70年法治进程,全面梳理20__年在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各个领域中国法治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对优秀法治人物进行表彰。
颁奖礼分为五个篇章——《公平正义的捍卫者》《利剑出鞘扬正气》《法治中国追梦人》《人民利益高于天》《弘扬宪法精神》。
每一篇章通过短片与现场讲述,展现优秀法治人物的事迹与风采,从不同角度展现和诠释20__中国法治进程的脚步。
时间步履向前法治初心永恒不变时光轮转,岁月荏苒,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在正式揭晓“20__年度法治人物”获得者之前,20__年度法治人物、退休法官郭兴利和20__年度法治人物、退休检察员张飚讲述了他们工作数十年来所经历的法治进程变迁、所感受到的工作点滴变化,字字句句,朴实真切。
从手工操作立案到“智慧法院”网上立案以及全面推行跨域立案,人民司法事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从刑事、民事、行政诉讼到公益诉讼,检察机关依法监督范围不断扩大,人民检察事业一路发展壮大。
党的__大以来,法治建设宏伟蓝图徐徐展开,政法领域改革新格局不断拓展,12万多名法官、9万多名检察官遴选入额,优质司法资源充实办案一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声中,法治政府建设换挡提速,依法行政成为一道时代的鲜明印记。
2020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观后感600字二12月4日,在第_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__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行。
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心得体会范文最新5篇

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心得体会范文最新5篇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心得体会1教育对于种子是阳光,对于树林是水,对于稻田是肥料……而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是走上到的殿堂的梯子。
中国古代5000年的历史,各个朝代都竭力推行德制,可是如果有些人真的没有“德”,那的德制只能是浮云要是盗贼、人犯,从小理解过法制教育,有着满心道德,那他们还会成为罪犯吗?不会。
所以,解放了以后,我们推行的是“法制”。
如果这世界没有“法”,会怎样样?我想我必须会天天泡网吧,人们肯定吸毒的吸毒,练法轮大法的练法轮大法。
那么,这个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貌呀所以说,法律,是不能没有的。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逐渐增多,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是的,未成年人也犯罪。
别不相信,比如你放学走了一天小路回家,你会生怕自我被打劫。
如果这是你看见一个大人,你可能不会很害怕。
可是如果你看到一个6年级到高二年龄的男孩(包括辍学的),那你可能会很害怕。
可是,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如果连未成年人也走向犯罪的道路的话,我们祖国未来的期望在哪?其实,法律也并不是万能的,也有很多漏洞。
这让很多律师抓住来利用。
所以说,我们的心中也要有个道德底线,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要有个明白。
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心得体会2人生长途中我们就好比是一个尖尖的三角形在并不平坦的路上吃力的向前走着,而教师和家长的教导能把我们的角磨的圆一点,慢慢的我们变得越来越圆,而容易拌到的地方就越来越少,自然我们就越来越安全啊。
可见这些教导是多么的重要。
家庭安全是我们很容易忽视的,我们必须要做到防火、防电和防盗:要正确使用燃气和煤气等易燃品;正确使用家用电器,随手关灯;自我一个人在家时,不要接陌生人电话或者给陌生人看门等。
在公共场合更应当注意安全了:我们应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合,因为那样既不按全又可能被传染疾病;春节期间,我们必须要在指定地点、指定时间,放合格的爆竹,最好不要再加存放爆竹,更不要放在陽光下;不要在未经开放的地点滑冰、滑雪、游泳或者是钓鱼,这样占小便宜只会吃大亏;不要去18岁以下儿童不能去的地方,也不要与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搭讪,出去找同学也必须要先与家长联络,不可擅自作主……短短的一节生动的法制安全教育课就这样结束了,每个人都听得入神,我相信我们大家都会过一个欢乐、充实、安全而有意义的春节!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心得体会3人生如一张白纸,在成长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在白纸上添上色彩!有的色彩缤纷;有的灰暗一片;更有的在还没有添满色彩的时候就早已不在了!能够使白纸变成色彩缤纷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啊!首先这个人必须知法守法,并且要持之而行!这样才能踏上人生里完美的第一步!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观后感400字

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观后感400字2020年是“CCTV年度法治人物评选及颁奖礼”的第20届,观看了《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20年度法治人物》节目后,你会有怎样的感想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观后感4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观后感一12月4日,“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CCTV20__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将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间、社会与法频道黄金时间播出。
该颁奖礼由全国普法办、司法部、中央电视台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大力协助,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具体承办。
CCTV20__年度法治人物10位入选者是20__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努力奋斗的典型代表,“微观之中折射宏观,小事背后看见转变”,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宪法的精神,他们的每一项具体工作都呈现了法治的力量。
每一位获奖者身后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每一步艰辛的努力都在推动法治建设的进程。
大道煌煌,法如青天。
一灯如豆,汇作。
愿每一位法律工作者以他们为榜样!正义止步,则司法蒙羞;正义迷途,则法律受辱。
我们应该严守正义之墙,不要让腐败侵入我们的内心!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观后感二12月4日,是第10个全国法治宣传日。
晚上,我怀着感恩的心情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十大治人物颁奖典礼》现场直播,那些令我们大家尊敬和感谢的法治人物鲜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深深地被感动。
他们既有个人,也有集体。
他们来自于社会各个层面,具有不同的职业背景,年龄层次,教育程度,他们的故事也呈现出丰富的内容与形态,——他们承载了中国的法治进程中的点滴进步,他们用实际行动推动了中国的法治进程。
20__年,一群农民工来京打工,可楼盖完了,一年的辛苦竟然得不到一分钱的回报。
500名在京的农民工,主动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打赢了官司,要回了被拖欠3年的500万工钱。
被拖欠的是500农民工的工资,更是500个家庭的冷暖。
央视《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22年度法治人物》观后感大全

央视《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22年度法治人物》观后感大全央视《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20年度法治人物》观后感大全导语:2020年是举办“年度法治人物”评选活动的20周年。
从2001年起,每年的12月4日,“年度法治人物”总是如约而至,成为一年一度的法治盛事。
下面本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央视《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20年度法治人物》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按照学校的要求,我认真的学习了刚刚颁布的宪法修正案和相关的宪法方面的知识,下面就我个人的体会谈一下我的学习心得。
一、充分认识到了这次修改宪法的意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我国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必须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作为执政党的中国的各项政治主张,通过修改宪法的程序,将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变成国家意志。
现行宪法颁布以来进行的4次修改,都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后,在执政党确立了新的指导思想和制定了新的行动纲领的前提下,及时地反映执政党的最新执政理念。
此次是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执政治国理念的集中体现,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二、充分了解到了这次修改宪法的特点从修正案的内容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现实性。
这次宪法修改通过对以下几方面的补充和调整,进一步保证了宪法与现实的统一。
一是确立宪法的指导思想。
宪法的指导思想是宪法的灵魂,是引导国家各项工作和实施宪法的指南。
把思想写入宪法,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提供了共同的思想基矗。
(二)、以民为本。
宪法修正案充分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关注和保护。
第一,宪法修正案确立“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把人权由一个政治概念上升为法律概念,把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主体由党和政府上升为国家,突出了人本精神,对于保障人权,推动我国的宪政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次认识《宪法》,源于教科书上的文字:“1954年9月20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以及“__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八年的工作历练,早已褪去学生时代的稚嫩,对《宪法》内容的死记硬背已是过去时,掌握和运用《宪法》正成为进行时。
回望历史,中国几千年灿烂辉煌的文明,在敌人炮火打开国门的那一刹那,被那些标榜自由、民主的帝国主义者肆虐掠夺。
无数仁人志士赴汤蹈火,期冀用西方的制度和法律拯救万民于水火,然而,copy 过来的东西,因水土不服,以失败告终。
中国共产党接过接力棒,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梳理民主制度,建设法治国家,虽九死而犹未悔。
终于,法治的曙光,定格在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且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启动了我国法治的列车。
新中国成立以来,《宪法》数次修改。
__年对__年《宪法》进行修改,但还是远不能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需要。
改革开发后,为顺应时代潮流,服务发展大局,__年《宪法》诞生,这也是迄今一直在实施中的宪法。
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以人民为中心,对《宪法》先后进行了五次修正,以其实际行动,向世界说明:中国宪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