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结构图(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
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研究计算的重要基础。
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研究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
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研究,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研究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通过这些内容的研究,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研究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研究简单的数据阐发和平均数。
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研究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阐发;通过研究平均数的寄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办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味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完整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一课时:认识千米1.联系生活,引出千米2.认识1千米 认识千米(公里)KM 1千米=1000米 千米的用途联系学校操场认识1千米估测3.应用练习第二课时:认识吨1.联系生活,引出吨2.认识1吨 认识吨 t 1吨=1000千克 吨的用途联系生活实际认识1吨估测大约有多少位同学的体重是1吨3.应用练习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一)创设情境 :最多剩下多少元 探究新知 数量关系:剩下的钱 = 带的钱——花去的钱运动服130元和运动鞋85元巩固理解想一想: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从问题入手(条件较多或复杂)回顾反思提炼方法分析数量关系确定条件列式解答第二课时: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二)创设情境:一套衣服多少元?探究新知数量关系:上衣的价格+裤子的价格= 一套的价格巩固理解想一想: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从问题入手回顾反思对比总结分析数量关系——倍数关系——线段图确定条件列式解答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一课时: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不含括号)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步2. 探究新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综合对比明确解题思路相同介绍用递等式计算的过程和书写格式3. 巩固理解例1的第2问分步——综合——书写格式4. 回顾反思对比总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第二课时: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不含括号)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2. 探究新知用综合算式解答对比明确解题思路相同明确计算的步骤3. 巩固理解试一试4. 回顾反思对比总结: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除法第三课时: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步2. 探究新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综合——引发认知冲突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顺序介绍用递等式计算的过程和书写格式3. 巩固练习试一试4. 回顾反思对比总结:算式中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第五单元:年、月、日第一课时:认识年、月、日1.出示年历,进行观察。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简单的和差倍问题 北师大版(共30张PPT)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差+小数=大数)
步骤:
① 画线段图 ② 确定谁为一倍数、谁为差 ③ 用除法求出一倍数 ④ 再求出其他数
练一练
几倍数 一倍数
差
森林舞蹈队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倍,且女生比男生多27人,校舞蹈队
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差倍问题。
?人
27人
男生:
女生:
一倍数 思维拓展题
和
和倍问题
奖励:1500
最后得分:3000
再来一次
问题结构:已知两个量的和(差)及这 先画小,再画大, 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求出一倍数,再 有和标和,没和标差。 求另一个数。 解题方法:画线段图,确定一倍数,
求出一倍数,再求其他数。
和倍公式 :和÷(1+倍数)=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熊大:
步骤:
16条
① 画线段图
?根
② 确定谁为一倍数、谁为和
熊二:16÷(1+3)=4(根)③ 用除法求出一倍数
从线段图看,原来是 熊大:4×3=12(根)
把总数平均分成4份。
或16-4=12(根)
④ 再求出其他数
和倍问题公式: 和÷(1+倍数)=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和-小数=大数
答:熊二分有4根,熊大分有12根。
立德树人· 博学笃志·
廉江市实验学校
问题
练习 拓展
一倍数
2(根)看作1份数
5个2根
几倍数
一倍数
9个2根
成倍分萝卜
和
几倍数 一倍数
例1. 熊大、熊二一共分有16根萝卜。其中熊大是熊二的3 倍,熊大和熊二各分有多少根? 和倍问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结构图(全册)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结构图(全册)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结构图(全册)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树数学三下知识树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应用题数学广角位置与方向面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重叠估算笔算加减法大小比较量与计量 24时计时法简单的数据分析年月日面积单位等量代换商中间有0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口算口算估算认识方向路线图商末尾有0 长、正方形面积连乘含义不进位与普通计时法互化计算经过时间单式条形统计图连除连续进位解决问题定义计算统计平均数含义计算平年闰年大月小月土地面积单位进率初步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向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树发展空间观念增加新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别其他三个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会描述行走路线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别其他七个方向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基础知识能力拓展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位置与方向利用生活实践来帮助学生记忆方向明确了四个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后,把知识活学活用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基础知识能力拓展熟练掌握了四个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后把知识活学活用巩固对四个方向的认识位置与方向能够利用给定方向分别指出其他方向能够利用东南西北描述行走路线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基础知识能力拓展熟练掌握了八个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后把知识活学活用掌握新四个方向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认识位置与方向利用生活实践来帮助学生记忆方向能够利用八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单元知识树估算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 商中间有0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验算笔算笔算笔算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单元知识树估算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 商中间有0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验算笔算笔算笔算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除法口算第一课时知识树口算估算四舍五入法灵活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二课时知识树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最高位除尽最高位有余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三课时知识树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验算有余数没有余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第四课时知识树0除以任何不是0 的数都得0 商中间有0 简便写法不够商 1 0占位商末尾有0的除法第五课时知识树商末尾有0 简便写法不够商1 0占位有余数没有余数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树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求平均数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例2用平均数比较数据统计情况统计(第三单元统计(第三单元)简单的数据分析简单的数据分析知识树简单的数据分析简单的数据分析例例1 横向条形统计图例例2 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求平均数知识树求平均数求平均数例例1 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例例2 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树经过时间年月日小月平年闰年大月求经过实践的方法24小时计时法365天普遍计时法的转化年历制作介绍年历认识月历制作年历2月28天四个四六九冬366天2月29天七个一三五七八十蜡三年级数学知识树下册第四单元年、月、日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认识年历一年有365天(闰年366天)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大月与小月大月有31天(1、3、5、7、8、10、12)小月有30天(4、6、9、11)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三年级数学知识树下册年年月月日日年、月、日闰年的特点闰年有366天闰年2月29天平年一年365天2月28天闰年的判断方法用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整百的年份除以400没有余数三年级数学知识树下册年年月月日日 24时计时法钟面的认识里圈112时外圈1324时里圈和外圈的关系记时法 12时与24时的转换 12小时记时法(上午:AM 下午:PM)24小时记时法24 时时记记时时法法三年级数学知识树下册计算经过的时间应用经过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求经过时间的方法分段法减法计算法经经过过时时间间三年级数学知识树下册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制作年历制作年历展示年历观察月历一月份的月历二月份的月历三月份的月历十二月份的月历2007年历2009年历2008年历2019年年历制作方法年历的的样式年历的制作方法1日星期日 1日是星期四 1日星期日 1日星期二上是日期下是星期 12张 2行6列 3行4列4行3列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第五单元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整十、整百、乘整十数表内乘法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口算整十数乘两位数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多位数乘一位数 20 40=800 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200 40=8000 理解竖式算理即拆数法掌握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在相乘过程中哪一位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20 4=80 200 4=800 2019 4=8000 298 41200 21 480 21 451000 28 401200 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第五单元口算整十、整百、乘整十数表内乘法乘法口诀例:2 4=8 只要先把0 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 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只要先把第一个因数0 前面的数字与一位数相乘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 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树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树在数学学习中,知识树是一种常见的学习工具,它以树的形式将不同的知识点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
本文将以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知识树为例,为大家介绍如何使用知识树来巩固和拓展数学知识。
1. 知识树的结构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知识树包含了多个知识点,它们按照逻辑关系排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结构。
首先是基础知识点,比如“整数”的概念和性质,接着是与整数相关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在这些运算的基础上,还包括了应用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基础知识点整数是本单元的基础知识点,学生需要掌握整数的定义、正负号表示法、整数的比较大小等概念。
此外,还需要了解整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如温度计中的正负表示、海拔高度的正负表示等等。
3. 四则运算四则运算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学习四则运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来巩固和拓展知识。
4. 应用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题和解决问题是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在学习整数运算的同时,学生需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找规律、列方程、逻辑推理等,学生需要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解决方法。
5. 知识树的使用方法知识树可以作为复习和整理知识的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层次关系。
学生可以根据知识树,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巩固薄弱环节,还可以通过拓展知识树的枝叶,进一步拓宽数学知识面。
此外,学生还可以将知识树与其他学习方法相结合,比如思维导图、总结法等,提高学习效果。
6. 知识树的拓展知识树不仅仅局限于单元内容,还可以与其他单元或其他学科进行关联,形成一个更大的知识体系。
比如,在数学中,整数的应用可以与图形的划分和面积计算相结合,形成一个更广泛的数学知识树。
小学数学知识完整结构梳理

小学数学知识完整结构梳理数学是一门需要系统性研究的学科。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辅导孩子,我们整理了小学数学知识体系。
该知识体系分为三个学段,分别是1-3年级、4-6年级和7-9年级。
在第一学段,孩子们将研究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图形的认识、空间与图形、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以及统计与概率等内容。
在数的认识方面,孩子们将研究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和大数的认识等内容。
在数的运算方面,孩子们将研究10以内加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表内除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等内容。
此外,孩子们还将研究到常见量的认识和探索规律的方法。
在第二学段,孩子们将研究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探索规律、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可能性和综合应用等内容。
在数的认识方面,孩子们将研究因数与倍数、分数、小数的互化及大小比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百分数、负数、比例的意义和性质等内容。
在数的运算方面,孩子们将研究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等内容。
此外,孩子们还将研究到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和可能性的概念以及综合应用的方法。
在第三学段,孩子们将研究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统计、概率、课题研究实践与综合应用、实践活动等内容。
在数与式方面,孩子们将研究到数与式的关系、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等内容。
在图形的认识方面,孩子们将研究到图形的分类、图形的性质、图形的相似和全等等内容。
此外,孩子们还将研究到统计和概率的基本概念以及课题研究实践和综合应用的方法。
总之,小学数学知识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结构,适合家长辅导孩子使用。
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年级和研究进度,有针对性地研究相关的知识。
还能通过实验或推理来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小四年级上册认识随机事件,了解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小五年级上册初步探究事件独立性,了解事件间的关系五年级下册认识条件概率,了解事件发生的条件对概率的影响六年级上册初步了解排列组合问题,探究事件发生的不同情况五年级上册的主要内容是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三年级下册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必背知识点一、语文部分1. 古诗咏柳贺知章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
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翻译: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赏析:这首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春日朱熹原文: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河边。
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春风。
翻译: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赏析: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点明天气。
“泗水滨”点明地点。
“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
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
“东风面”借指春天。
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
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
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2. 字词燕:读音为yàn或者yān。
当读yàn时,如燕子,这是一种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
思维导图怎么制作(数学)三年及上册

思维导图怎么制作(数学)三年及上册制作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结构和思路,提高学习效率。
下面将介绍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
1. 选择合适的工具制作思维导图需要使用相关软件或工具。
常见的软件有xmind、mindmaster、visio等,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
2. 确定主题和核心制作思维导图的第一步是确定主题及核心知识点,将其放在中心位置,并且是整张思维导图的核心。
3. 添加分支和子主题根据主题和核心知识点添加分支和子主题,通过分支将知识点联系起来,并且让思维导图更加有层次和逻辑性。
4. 设计图形和颜色为了让思维导图更加美观、清晰、易于理解,需要为不同的知识点设定不同的颜色和图形,例如,可以用矩形表示主题、圆形表示分支、三角形表示例子等。
5. 标注关键词和说明在分支和子主题中添加关键词和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点。
同时,在思维导图中添加注意事项和提示,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或作业。
6. 不断修改和完善制作思维导图是一个不断修改和完善的过程。
在制作完成后,需要不断地检查和修改,确保思维导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该思维导图可以按照以下列表划分:1. 主题和核心-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框架2. 分支和子主题- 数的认识与计数- 加法和减法- 二位数的认识和比较- 三位数的认识和拆分- 带进位的加减法- 分数的认识和比较- 分数的加减运算- 时间的认识和计算- 长度、重量的认识和计算- 二维图形的认识与分类3. 标注关键词和说明- 每个主题下的知识点、公式、注意事项等4. 设计图形和颜色- 主题、分支、子主题均用不同的颜色和图形区分5. 不断修改和完善- 持续更新,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添加新的知识点和例子,以反映学生的学习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结构图(全册)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树数学三下知识树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应用题数学广角位置与方向面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重叠估算笔算加减法大小比较量与计量 24时计时法简单的数据分析年月日面积单位等量代换商中间有0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口算口算估算认识方向路线图商末尾有0 长、正方形面积连乘含义不进位与普通计时法互化计算经过时间单式条形统计图连除连续进位解决问题定义计算统计平均数含义计算平年闰年大月小月土地面积单位进率初步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向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树发展空间观念增加新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别其他三个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会描述行走路线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别其他七个方向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基础知识能力拓展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位置与方向利用生活实践来帮助学生记忆方向明确了四个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后,把知识活学活用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基础知识能力拓展熟练掌握了四个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后把知识活学1/ 10活用巩固对四个方向的认识位置与方向能够利用给定方向分别指出其他方向能够利用东南西北描述行走路线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基础知识能力拓展熟练掌握了八个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后把知识活学活用掌握新四个方向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认识位置与方向利用生活实践来帮助学生记忆方向能够利用八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单元知识树估算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 商中间有0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验算笔算笔算笔算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单元知识树估算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 商中间有0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验算笔算笔算笔算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除法口算第一课时知识树口算估算四舍五入法灵活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二课时知识树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最高位除尽最高位有余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三课时知识树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验算有余数没有余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第四课时知识树 0除以任何不是0 的数都得0 商中间有0 简便写法不够商 1 0占位商末尾有0的除法第五课时知识树商末尾有0 简便写法不够商1.0占位有余数没有余数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树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求平均数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例2用平均数比较数据统计情况统计(第三单元统计(第三单元)简单的数据分析简单的数据分析知识树简单的数据分析简单的数据分析例例1 横向条形统计图例例 2 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求平均数知识树求平均数求平均数例例1 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例例2 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树经过时间年月日小月平年闰年大月求经过实践的方法 24小时计时法 365天普遍计时法的转化年历制作介绍年历认识月历制作年历 2月28天四个四六九冬 366天 2月29天七个一三五七八十蜡三年级数学知识树下册第四单元年、月、日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认识年历一年有365天(闰年366天)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大月与小月大月有31天(1、3、5、7、8、10、12)小月有30天(4、6、9、11)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三年级数学知识树下册年年月月日日年、月、日闰年的特点闰年有366天闰年2月29天平年一年365天 2月28天闰年的判断方法用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整百的年份除以 400没有余数三年级数学知识树下册年年月月日日 24时计时法钟面的认识里圈112时外圈1324时里圈和外圈的关系记时法 12时与3/ 1024时的转换 12小时记时法(上午:AM 下午:PM) 24小时记时法 24 时时记记时时法法三年级数学知识树下册计算经过的时间应用经过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求经过时间的方法分段法减法计算法经经过过时时间间三年级数学知识树下册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制作年历制作年历展示年历观察月历一月份的月历二月份的月历三月份的月历十二月份的月历 2007年历 2009年历2008年历 2019年年历制作方法年历的的样式年历的制作方法1日星期日 1日是星期四 1日星期日 1日星期二上是日期下是星期 12张 2行6列 3行4列 4行3列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第五单元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整十、整百、乘整十数表内乘法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口算整十数乘两位数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多位数乘一位数 20 40=800 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200 40=8000 理解竖式算理即拆数法掌握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在相乘过程中哪一位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20 4=80 200 4=800 2019 4=8000 298 41200 21 480 21 451000 28 401200 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第五单元.口算整十、整百、乘整十数表内乘法乘法口诀例:2 4=8 只要先把0 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 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只要先把第一个因数 0 前面的数字与一位数相乘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 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
20 4=80 200 4=800 2019 4=8000 20 40=800 200 40=8000 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五单元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用四舍五入法把多位数看成整十、整百数用口算的方法进行估算,最后要写上约等于号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用四舍五入法把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数用口算的方法进行估算,最后要写上约等于号 21 451000 28 401200 298 41200 21 480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第五单元口算整十数乘两位数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理解竖式算理即拆数法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表内乘法乘法口诀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理解竖式算理即拆数法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第五单元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巩固对竖式算理的理解掌握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在相乘过程中哪一位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知识树第六单元知识树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平方厘米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5/ 10长正方形面积公顷平方千米知道这三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进行名数改写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这三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进行名数改写长方形面积=长长宽宽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面积的含义面积的含义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边长1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 平方米。
边长1 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 平方分米。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边长1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 平方厘米。
平方米边长1 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 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边长1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 平方厘米。
边长1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 平方米。
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米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对比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对比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正方形面积计算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长方形的长= 面积宽宽长方形面积=长长宽宽长方形的宽= 面积长长长正方形面积计算平方米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平方厘米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平方分米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土地面积单位土地面积平方米公顷常用于描述体育场、广场、果园等较大的土地面积。
边长是100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公顷。
.1 公顷=10000 平方米平方千米 1 平方千米=100 公顷边长是1 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 平方千米。
常用于描述国土、城市等较大的土地面积。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知识树第七单元知识树认识小数大小比较意义小数加减法与分数的关系数位比较小数减法小数加法写小数读小数区分整数与小数名数比较法认识小数认识小数定义小数与分数的关系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像像3.14 、5.6 等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一位小数两位小数读、写小数整数位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第一位对齐小数点先比较整数位逐位比较,得出结果名数比较法得出结果然后进行大小比较首先化成统一名数小数大小比较小数大小比较数位比较法小数的简单加减法小数的简单加减法小数加法小数减法小数点对齐,然后相减,退一来十对齐小数点意义小数点对齐,然后相加,满十向前进一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实质是相同单位对齐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知识树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知识拓展开放题变式题观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已知信息相关问题直接问题类型连除连乘混合乘法除法主题图信息图未知信息信息关系乘法和加减法除法和加减法无括号乘除无括号有括号有括号加减乘除解决问题(一)解决问题(一)类型过程与7/ 10方法观察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连乘无括号有括号已知的列式意义意义意义解答知识拓展变式题开放题未知的主题图信息图分步与综合解答信息关系直接问题相关问题乘减往返问题剩余问题乘加解决问题(二)解决问题(二)类型过程与方法观察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连除无括号有括号已知的列式意义意义意义解答知识拓展变式题开放题未知的主题图信息图分步与综合解答信息关系直接问题相关问题除减双归一问题除加乘除问题解决问题(三)解决问题(三)类型过程与方法观察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除加减乘加减已知的列式意义列式意义知识拓展开放题未知的主题图信息图分步与综合分步与综合信息关系直接问题相关问题差倍问题和倍问题解决问题(四)解决问题(四)类型过程与方法观察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两步混合无括号有括号已知的列式意义意义意义解答知识拓展变式题开放题未知的主题图信息图分步与综合解答信息关系直接问题相关问题已知几倍,求几倍和或差油与桶问题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知识树数学广角数学广角等量代换概念数学思想方法生活中的作用强化练习巩固方法重叠问题概念集合思想方法什么是等量如何代换找准中间量理解既又又强化练习巩固方法什么是重叠研究什么正确处理重叠部分等量代换等量代换等量代换方法找准中间量强化练习巩固方法例题概念什么是等量如何代换数学思想模仿练习拓展练习生活中.的作用重叠问题重叠问题重叠问题方法概念什么是重叠如何确定重叠求总数求部分数求重叠集合思想理解既又又生活中的意义加重叠减重叠强调只的问题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总复习知识树三数下册总复习小数的认识面积面积计算小数含义认认. 读. 写小数笔算认识东南. 东北西北. 西南认识面积单位认识东. 南西西. 北两步连除解决问题会看地图方向两位数乘两位数( 进位) 解决问题面积含义时间计算认识年月日口算 24 计时法了解平年 . 闰年比较小数的大小等量代换思想会看简单路线图长方形面积计算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单位间进率整十. 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 不进位) 被除数是两位数除法估算正方形面积计算小数的计算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数学广角统计年年月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位置与方向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口算乘法乘加( 减) 解决问题简单的数据分析求平均数等量代换集合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总复习(1)知识树总复习总复习1 位置与方向统计简单的数据分析求平均数认识东南西北认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横向统计图给定一个方向会看其余7个方向年月日认识年月日时间计算纵向统计图会看简单路线给定一个方向会看其余3个方向会看地图方向求平均数的方法较复杂的求平均数了解平年闰年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平年闰年的天数 24时计时法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总复习(2)知9/ 10识树总复习总复习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估算口算被除数估成几百几十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估算口算被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有关0的除法被除数估成整十整百整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