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公司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雀巢案例分析

雀巢案例分析

雀巢案例分析1420100401 行政1401 朱辉(一)成长历程1866年,美国人查尔斯和乔治˙佩奇建立英瑞炼乳公司,并在瑞士开设了欧洲首家炼乳厂。

1867年,亨利˙雀巢研发了一种突破性婴幼儿食品“farine lactée”,并创办雀巢公司,在韦威设立工厂。

也开始使用标志性的“鸟巢”标志。

1875年,亨利˙雀巢将位于韦威的公司和工厂出售给当地三位商人。

他们雇佣化学家和技术工人来帮助扩大生产及销售。

1878年,雀巢和英瑞两家公司因生产销售对方独创产品:炼乳和婴儿米粉,产生激烈竞争。

1882年,英瑞公司扩展到美国。

1904年,雀巢公司开始推出巧克力产品。

1905年,雀巢公司与英瑞公司合并,组成现在的雀巢公司,成为世界食品级巨头1947年,雀巢公司与瑞士美极公司合并,使公司的销售额从8.33亿瑞士法郎提高到13.4亿瑞士法郎。

1984年,雀巢公司耗费30亿美元收购美国食品巨头三花公司,是迄今为止金额最高的食品业并购案之一。

同年,并购美国生产高质量巧克力的保罗˙本奇公司,以7500万瑞士法郎的价格收购美国同样生产巧克力的沃德约翰逊公司。

1988年,雀巢公司和东莞糖酒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东莞雀巢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速溶咖啡及相关产品。

1988年,收购了意大利公司堡康利。

1988年,雀巢收购了生产奇巧(Kit-Kat)和聪明豆(Smarties)巧克力的英国糖果公司能得利(Rowntree Macintosh)。

1999年秋天,雀巢成功收购中国知名的调味食品企业太太乐。

2001年,收购拥有108年历史的宠物食品专业品牌—普瑞纳,成为世界第一大宠物食品制造商。

2002年8月6日,雀巢以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厨师公司(ChefAmerica)。

2003年,斥资5、6亿欧元收购香港和记黄埔旗下屈臣氏子公司的水业务,此举巩固了雀巢在全球瓶装水业务领域的领先地位。

2011年,出资21亿新加坡元收购糖果制造公司—徐福记60%的股份。

雀巢案例分析

雀巢案例分析

雀巢案例分析
雀巢集团是全球领先的营养、健康和健康生活方式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和饮料公司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雀巢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健康和美味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雀巢的成功离不开其卓越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成功的案例分析。

首先,雀巢在产品创新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食品和饮料公司,雀巢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针对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消费者群体,雀巢推出了一系列低糖、低脂的健康食品,满足了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此举不仅提升了雀巢的品牌形象,也拓展了其市场份额。

其次,雀巢在营销策略上也做出了不少努力。

雀巢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多样化的营销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包括电视、互联网、社交媒体等,进行产品推广和品牌宣传。

同时,雀巢也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通过举办各种线上线下活动,建立了良好的品牌认知度和消费者忠诚度。

此外,雀巢还注重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个全球性企业,雀巢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和社会项目,为当地社区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雀巢也致力于减少环境影响,推动可持续发展,通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产品配方,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

综上所述,雀巢作为全球领先的食品和饮料公司,其成功离不开产品创新、营销策略和社会责任的综合作用。

雀巢的成功案例为其他食品和饮料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高质量、健康和美味的产品。

希望雀巢能够在未来继续保持创新精神,不断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和美味。

企业文化案例分析——雀巢-(完整)

企业文化案例分析——雀巢-(完整)
(五)在人力资源的配置战略上——全球化战略 (六)在人力资源的文化管理上——跨文化管理
三、当代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对我国的启示 (一)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观念,构建国际化的人力 资源体系 (二)注重以人为本,完善激励机制 (三)尊重文化差异,强化文化整合 (四)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加强员工的培训开发 . (五)尊重知识价值,加强知识管理 (六)推广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
•人员招募:吸引毕业生;把晋升机会留给经过培训的员工
雀巢热心资助大学社团的活动,如文艺会演,英语角等,还乐于在 大学作专题报告,向大学生赠送公司资料,传播公司文化,以吸引优 秀的人才在未来加入雀巢。从公司内部晋升是雀巢的政策,但该员工 必须具备该职务所须之专业技术和技能。 • 雀巢在中国开设了企业大学,雀巢中国区总裁鲍尔亲自担任校长, 由高管授课,学员在整个公司范围内选拔,参加10个单元的培训,教 授与雀巢相关的领导力、管理、创新、行销业务、生产等课程。经过 层层培训,员工具备该职务所须之专业技术和技能后,更有机会晋升。 在雀巢,几乎所有的中高级经理人都是经过层层培训及生涯规划后选 拔出来的。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留人从招人开始,薪酬不是主要留人策略
雀巢要留住自己的优秀员工,主要还是靠公司优秀的企业文化以及 对员工的全面发展措施(长期培训)。 1990年,陆明加入黑龙江双城雀巢公司,从农业服务部的奶源督察员 做起,10年后升任青岛雀巢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2007年底,他被送往 海外及国内研发中心培训半年后,成为了青岛雀巢有限公司总经理。
公司简介 经营战略
雀巢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 启发
雀巢企业简介:
雀巢可谓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也是最大的跨国公司之一。 目前,雀巢在五大洲的60多哥国家中共建有400多家工厂,所有产品的 生产和销售由总部领导下的约200多个部门完成。 雀巢销售额的98%来自国外,因而被称为“最国际化的跨国集 团”。公司以生产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闻名遐迩,目前拥有适合当地 市场与文化的丰富的产品系列。其中的雀巢咖啡销量最大,主要是因 为产品质量过硬,再就是品牌名称使得消费者在饮用时也确实体会到 “舒适”、“依偎”的感觉。 雀巢秉承一贯的理念和原则,以人为本,以质量为重, 为世界各国的消费者提供优质食品,带来美好生活。

雀巢咖啡广告案例分析

雀巢咖啡广告案例分析
本土化与标准化的有机结合
• 雀巢,味道好极了 • 20世纪80年代,雀巢产品再次进入中国,在 宣传策略上强调使用中国人的形象。 • 广告以味道好极了的朴实口号作为面市介绍, 劝说国人也品尝西方的茶道 。
成功的关键
• 广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标准化与本土化的合理及 灵活的运用。 • 遵循全球化经营理念的同时,尊重和考虑本土顾 客的需求、习惯和文化诸因素
总结
• 雀巢的广告目标不仅取决于企业整体 的营销组合策略,还取决于企业面对 的客观市场情况、消费者的购买心理 以及企业的本土化战略。
广告分析
竞争对手分析
广告特色 广告特色
雀巢中国
全球知名 咖啡品牌 TOP
成长历程
竞争对手分析
两大速溶咖啡品牌: 两大速溶咖啡品牌:
雀巢与麦斯威尔
广告语比较
• 麦斯威尔: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 雀巢:味道好极了、选品质,选雀巢、随 时随意,味道好极了、雀巢咖啡,好的开 始、再忙,也要和你喝杯咖啡、我的灵感 一刻,我的雀巢咖啡
广告特色 3C
沟通
雀巢通过同顾客 进行积极有效的双 向沟通,建立基于 共同利益的新型企 业顾客关系。这不 再是雀巢单向的促 销和劝导顾客,而 是在双方的沟通中 找到能同时实现各 自目标的通途。
营销的核心
统一形象、一种声音、 统一形象、一种声音、 双向传播
广告分析
竞争对手分析
广告特色
3C BI USP 雀巢中国
广告分析
竞争对手分析
广告特色
雀巢中国
全球知名 咖啡品牌析
塑造品牌的广告三部曲
• 速溶、便利性 • 纯度、口感、芳香 • 高格调
广告分析
广告分析
速溶、 速溶、便利性
• 三四十年代,速溶咖啡刚刚面世时,在 广告中突出速溶咖啡与传统咖啡相比的 便利性。 • 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不相符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雀巢咖啡ppt课件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雀巢咖啡ppt课件
市场营销案例 分析——雀巢 咖啡
雀巢咖啡
• • • • • • • 一、公司的发展轨迹 二、环境分析 三、产品分析 四、消费者分析 五、竞争者分析 六、企业形象分析 七、总结
一、公司的发展轨迹
• 1.公司的创始
1867年,一位居住在瑞士的化学家享利·内斯特 尔(Henri Nesti)先生,用他研制的一种将牛奶与麦 粉科学地混制而成的婴儿奶麦粉,成功地挽救了数 位因母乳不足而营养不良的婴儿的生命。 由此内斯特尔在1867年创立了育儿奶粉公司,以 他的名字Nestle为其产品的品牌名称,并以鸟巢图 案为商标图形。从此,开创了雀巢公司的百年历程。 亨利· 内斯特尔 1866年
(二)、企业行为形象
1.广告宣传 媒体电视广告 、户外广告、 网络推广等。
2.公共关系活 动赞助、慈善 、校园活动等 。
1.广告宣传
• 广告目标:塑造企业形象,提高指名购买率,保持雀 巢咖啡的市场领导地位,进一步拓展品牌空间;有 针对性地吸引大众型和年轻活力型消费者;传播 雀巢咖啡所代表的休闲,活力的文化和理念。 • 产品定位策略:雀巢咖啡以我的灵感一刻•我的雀 巢咖啡 这一类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标语和形象 来告知消费者雀巢的咖啡文化。
五、竞争者分析
• 在中国市场中,雀巢咖啡竞争对手有雅哈、伯朗、UCC、捷荣等。最 大的竞争对手就是麦斯威尔咖啡。
1.最大竞争对手——麦斯威尔咖啡
• 麦斯威尔咖啡属于著名的食品巨头之一卡夫。得名于美食家Joe Cheek研制出的咖啡主要销售并大受欢迎的地点麦斯威尔饭店。麦斯 威尔在1985年首次进入中国,1997年,由“麦氏”改名为“麦斯威尔”。 其广告词“滴滴香浓,意犹未尽”源自1907年美国总统西奥多· 罗斯福对 于该品牌咖啡的评语。与雀巢同为最受中国消费者熟知的速溶咖啡产 品之一。

雀巢案例分析-领导方面111

雀巢案例分析-领导方面111

雀巢高钙奶细菌超标事件始末雀巢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已经不是一两次了,早在2005年,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该省市场儿童食品质量抽检报告,其中雀巢奶粉赫然被列入碘超标食品目录。

而近段时间出现的高钙奶细菌超标事件,更使得它的品牌名声不断下降。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上周末发布的6月份食物安全报告显示,雀巢一款脱脂高钙牛奶被检出蜡样芽孢杆菌超标近130倍,饮用后可能导致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

而雀巢公司就巴氏高钙牛奶细菌含量超标一事通过中国经济网做出说明,表示被抽检产品的问题源于零售贮存不当,与奶源和加工过程无关。

被抽检的该款产品在香港生产并专供香港市场,目前雀巢在中国内地尚不生产和销售巴氏液体奶。

而雀巢公司这样的解析明显比较牵强,有关专家表示,“不合格样品属于个案”的说法值得商榷,毕竟采样有一定的随机性,出事的概率小并不能排除此款脱脂高钙牛奶或者是雀巢旗下其他款式牛奶再次出现类似质量问题的可能,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切实查找“超标样品属于个案”的真正原因所在,而不能以“超标样品属于个案”为由息事宁人。

雀巢影响扩大的原因1、雀巢公司已经出现过很多关于食品质量方面的问题,而这次高钙奶细菌超标的问题,无疑给消费者、媒体以抨击的导火索。

2、雀巢公司产品多样,并且在中国有较大的市场,国内政府为挽救我饮用奶市场,有意无意地借用媒体来打击外国奶制品企业。

3、出现质量问题后,雀巢公司并没有第一时间承认生产漏洞,也没有道歉,甚至在如今的媒体压力下还没有做出让消费者满意的处理措施。

雀巢公司的质量处理机制“Goodfood,goodlife”(优质食品,美好生活)是雀巢的使命,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公司理念在雀巢,质量、安全永远高于一切。

质量不是检测出来的,而是由消费者决断出来的,安全和遵守法规是雀巢两个不可讨价还价的质量原则。

雀巢的质量管理体系集公司愿景、价值观、研发、生产流程及创造共享价值与一身。

优质承诺的决定因素:1.拥有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愿景或使命2.为了实现公司的愿景,营造了一种能够促使公司员工愉快而努力工作的特殊文化氛围3.拥有非常完善的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涵盖了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甚至涉及了市场、财务、供应链管理等公司运营的各个层面)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1.保证产品品质从产品研发就开始:a.首先要由质量部门从质量的角度提出研发这款产品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产品的保质期、包装形式、营养素强化情况等;同时研究技术法规的相关人员会从法规、标准的角度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雀巢公司案例分析(1)

雀巢公司案例分析(1)
优势s品牌已经形成较高的知名度并拥有固定的消费者且消费者忠诚度较高劣势w和对手相比雀巢咖啡的口味偏淡雀巢奶粉的负面新闻为公司形象减分机会o中国人口多消费量以每年15的速度在增长形成巨大的消费潜在市场威胁t不断有新的品牌进入市场整个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品牌形象竞争策略雀巢温馨休闲单一品牌多产品竞争
雀巢公司战略分析


• 综上所述,雀巢公 司在这一行业优势 还比较大,但是在 中国目前面临的威 胁很大,企业应以 开拓市场,寻找市 场为目标制定战略。 应当 "扬长避短,趋 利避害"。
启 示
制作人: 学 号:

1.公司简介 2.公司产品 3.营销策略 4.市场分析与竞争者分析 5.成功与失败 6.启示

公司简介
• 雀巢公司,由亨利· 内斯特尔于1867年创建, 总部设在瑞士,是最国际化的跨国集团, 公司遍布五大洲。 • Nestle在英文中有: • 舒适安顿和依偎的含义 • 代表雀巢公司的经营理念 • 关爱 自然 安全 营养 • 精神标语:优质食品、美好生活
竞争者分析
品牌形象
雀巢 温馨、休闲
竞争策略
单一品牌、多产品竞 争;新产品研发先于 竞争对手 所有品类的价格较低; 塑造浪漫 不断推出符合消费者 需求的产品
麦斯威尔 摩卡
温馨、人情、 分享 青春活力
成功与失败
• • • 成功 • 失败 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 • 雀巢失败的媒体应对 :掩 饰 言语前后不一致 逃避 雀巢这一品牌被列为世界 新闻发言人在媒体前的 十大著名品牌之一 “失礼” “中国营养产业百强企业” • 近期雀巢食品被检测出致 公布,雀巢公司位列十强 癌物超标 超标品种涉及薯 雀巢成功狙击达能 118.5 片、速溶咖啡和薄脆饼干 亿美元夺下惠氏 等。

雀巢咖啡1+2系列案例分析

雀巢咖啡1+2系列案例分析

雀巢咖啡1+2系列原味包装设计案例分析一、企业分析企业名称:雀巢公司企业理念:关爱、安全、自然、营养。

企业简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雀巢公司手巴西政府的委托,为其过剩的咖啡寻找保存方法。

雀巢公司勇敢地接受了这一技术上的挑战,雀巢公司的权威-马克思·摩根特尔立即跟他的研究队伍着手研究一种只需要用热水冲调就能保持咖啡天然香浓的原味的方法。

经过在瑞士实验室长达七年的研究,最终他们找到了答案。

这项新产品被命名为NESCAFE(雀巢咖啡),寓意雀巢与咖啡的完美结合。

总部位于瑞士的雀巢咖啡,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公司,在中国有着长久的历史。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消费者已经非常熟悉并信任雀巢品牌,因为早在上世纪的1908年,雀巢公司就在上海开设了它在中国的第一家销售办事处。

雀巢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商之一,对中国有着坚定的承诺。

八十年代初,雀巢就开始与中国政府商谈在中国投资建厂,并将其在营养品和食品加工方面的世界上顶尖的专有技术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转让给中国。

1990年,雀巢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合资厂开始运营,随后又建了多家工厂。

雀巢通过利用本地原材料在本地制造同等高品质的食品,替代进口产品,帮助中国在这方面节约了大量外汇。

现在雀巢在中国大陆销售的产品中99%是在本地制造的。

系列产品:1+2系列特调系列醇品/咖啡伴侣即饮系列尊赏系列礼盒系列二、调研的目标产品目标产品:雀巢咖啡1+2原味·雀巢咖啡1+2精心调配咖啡伴侣植脂末和糖。

·方便携带,冲调简单,随时随地给您香醇感受。

·专为喜欢香醇原味咖啡的您研制,咖啡香醇,比例匀称,口感丝滑。

三、雀巢咖啡1+2原味包装设计分析“包装”不仅指的是为产品披上件外衣,而是指在与消费者接触的各类场合,把产品的个性特征,以各种载体形式进行塑造和推广的行为。

通过对超市里面各种咖啡包装设计的调研,我们可以分四个方面来分析它:A、包装形式咖啡的包装可分为两大类:大包装和小包装,大包装主要用于运输、装卸方便;小包装则主要用于保护、销售、使用、观赏价值和传达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雀巢公司案例分析
前言
我们小组共有九名成员,按照发挥和兼顾各位同学优势和特点的原则,并通过小组会讨论做了合理的分工,我们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战略管理》(第8版)概念与案例中选择了“雀巢, 在成熟市场持续增长”的案例,充分运用了战略管理工具,回顾分析雀巢公司八年来战略的成功以及存在的不足,我们在参考学习了相关模板的基础上,经过小组成员反复讨论修改而形成本报告。

全文共分为雀巢公司发展情况、背景分析、存在问题、战略分析、发展战略及举措、案例总结及启示七个部分。

目录
一、雀巢公司发展情况1
二、雀巢公司战略背景分析2
三、案例分析目标3
四、1997年雀巢公司外部环境3
五、1997年雀巢公司部条件3
六、战略分析与选择5
七、布拉贝克的重要战略措施分析6
八、战略举措建议10
九、案例总结及启示10
一、雀巢公司发展情况
雀巢公司1866年创建于瑞士,是世界最大的食品制造商。

该公司最初以生产婴儿食品起家,后来发展到速溶咖啡、炼乳、奶酪、巧克力制品等数10种,2005年销售额高达910亿瑞士法郎。

1982-1997年间,雀巢公司在CEO穆特·毛赫尔带领下,成功实现了从一家完全植根于欧洲的奶制品和咖啡制造商转变成为一家真正多元化的全球性食品公司,在世界食品行
业占据领导地位。

毛赫尔主要通过并购来发展雀巢,在这16年间,并购花费超过331亿瑞士法郎,销售增长了一倍多,利润是原来的3倍,年均总股东报酬高达17%。

1997年6月,彼得·布拉贝克-莱特马斯接任雀巢公司新CEO。

此时,雀巢面临一个基本挑战: 如何使公司在成熟市场上有机增长重新焕发活力。

当时外部扩的局限性令布拉贝克认识到公司战略再定位的必要性。

1997-2005年间,布拉贝克通过战略再定位对公司实现了部及外部的有机增长,9年间总销售额增长30%,年销售额达910亿瑞士法郎,利润达到80亿瑞士法郎,净收入增长一倍,但员工人数仅增加11%。

实现140岁得食品巨人得以重生。

二、雀巢公司战略背景分析
㈠1997年到2005年,雀巢公司总销售额及净收入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总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为2.49%,4.06%,9.06%,4.02%,5.27%,-1.3%,-1.4%,4.96%。

由此可见,2002至2004年期间,公司总销售额和净收入出现明显的下滑,2005年尽管两项指标在,但股权收益率却不及1997年。

㈡虽然公司CEO布拉贝克非常重视创新,且研发费用在9年间增加了93%,但是直到2005年真正为雀巢带来近70%主营收入的生意还是传统的成熟市场。

可见,公司研发成本的大量投入并没有发挥显著的成效。

㈢雀巢公司的产品种类多,分布广,适合任何国家任何年龄阶段的消费者。

但是,这样则导致其竞争对手也非常的多,市场推广压力将会很大。

三、案例分析目标
回顾雀巢公司八年的发展,我们重新思考雀巢公司在成熟市场中如何实现了持续增长,各种策略是否存在改善的空间。

因此,我们重点围绕五大问题展开分析:
1. 1997-2005年,布拉贝克如何制定战略并采取有效行动实现雀巢公司在成熟市场的稳定发展?
2.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布拉贝克的战略不能彻底执行存在那些原因?
3.布拉贝克战略存在那些利弊,是否有改善空间?
4.总结提出一家公司要在成熟市场持续增长,可以采取怎样的战略及行动来实现目标。

四、1997年雀巢公司外部环境
㈠机遇
1.随着广大消费者的收入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与日俱增;
2.在许多国家中小城市及农村市场覆盖率还是很低;
3.技术的变革.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㈡挑战
1.竞争者实力强大.每个产品所在的行业竞争激烈;
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发生了转变,不在是简单的生理和味道需要,还需要安全、营养、健康;
3.农业原料成本上升迅速,替代品抢占市场销售额。

五、1997年雀巢公司部条件
㈠优势
1.企业的规模效应,成本上有绝对的优势,雄厚的技术
实力,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2.雀巢原来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良好的商业信誉;
3.企业资金实力雄厚;
4.雀巢作为老牌企业,强大的渠道优势.在市场扩方面,有这相对丰富的成功运作经验。

㈡劣势
1.市场成熟且趋于饱和,市场成长空间有限;
2.前任CEO通过并购发展集团,各子公司有各自系统,相互不兼容;
3.市场产品多样,竞争激烈。

.
六、战略分析与选择
㈠SWOT分析
.
七、布拉贝克的重要战略措施分析
㈠成本领先战略
降低原材料成本和优化生产,5年关闭165家工厂,97-02年节约40亿瑞士法郎,处于低成本的位置,可有效抵御竞争对手的进攻,拥有成本领先者的有利位置,竞争对手很难在价格上与其竞争。

㈡提升运营效率
1.创造地区性制造网络提高运营绩效,02-04年,
节约30亿瑞士法郎
2.全球卓越计划,提升供应链的生产力、优化计
划、评估开支并降低生产复杂行,05年底,该计划应用到30%的业务,带来总计30亿瑞士法郎的节约.
3.FITNES活动提高管理流程效率作为补充,节约10亿瑞士法郎(公司未涉足领域)
㈢品牌协同、集中
将12.7万种产品归进为6个战略品牌,降低营销风险,战略品牌带来更高的利润,占据更多的货架,帮助零售商实现高速增长。

这种多元化战略提升雀巢总体价值,同时降低管理风险,避免部竞争,提高市场影响力。

㈣识别新的增长领域(高附加值)
雀巢从提供食品的公司转变为提供食品、营养和健康的公司(增加健康和营养元素)。

瞄准两个战略目标:营养、保健作为附加价值特征,强
化公司在特定营养食品领域领导地位。

如集团健康部和雀巢营养部。

㈤持续创新
1.为研发活动设置挑战性目标,每年对1/5的产品进行创新或者更新
2.预算的大幅度增长以及公司运行效率的提高是研发可以实现这些富有挑战性的目标。

研发开支从97年的7.7亿瑞士法郎上升到05年的15亿瑞士法郎。

3.一系列的组织变革被用来改善研发部门同雀巢所在市场之间的连接。

最相关的就是产品技术中心,本土应用中心和聚集群的成立。

㈥外部增长
1.成功有效的收购战略。

2.成立两个风险基金,用来获得新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提供给研发额外的推动力。

收购并用来加速有机增长,在部挖潜同时扩大并购,作为激发和保证部增长的方法,也是为了占市场份额。

成功的收购增强了雀巢的战略竞争力,成功收购也体现在雀巢对创新的重视,对研发活动的持续投入。

收购效果容易被估计,比较精确,比自己开发风险小。

㈦剥离
剥离公司里低利润和有限增长空间的业务。

.
㈧布拉贝克的战略成效.
八、战略举措建议
结合SWOT分析,我们对雀巢公司战略举施提出以下建议:
㈠重视亚洲市场,加大亚洲地区的市场推广(05年销售额亚洲地区占总额的13%,远远落后于欧美地区)。

㈡慎重决策是否加大研发的投入,(研发费用在9年间增加了93%,但是为雀巢带来近70%主营收入的生意还是传统的成熟市场)
㈢重视中小型城市及农村你市场,提高其市场覆盖率,寻找新的领域扩大市场份额。

九、案例总结及启示
㈠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单纯的通过收购进行外部扩战略的局限性(盈利能力降低等)将显现;
㈡即使是行业中的老大,也需要居安思危,通过对外
部环境分析(五力、SWOT、资源、能力、核心专长等)找准自身的战略定位,进行适当的战略调整(公司、经营、职能级),从而建立自己的核心专长,形成持续的竞争力优势(保住江湖地位);
㈢只要进行适当的战略转型,实现企业在成熟市场的有机增长是可能的;
㈣企业部效率的提升,成本预算的节约是实施一系列提升公司部有机增长战略的基础;
㈤战略制定后,需要有效的战略实施(承诺坚定、
决策科学、行动迅速且创新)才能最终收获成功。

在本案例
中,建立三方面保障体系(计划、职能支持、决策保障)对战略有效实施起到了关键作用;
㈥在经过了企业系列部战略调整后(价值链优化、建立了核心专长),适时推行企业向相关行业多元化的战略转型,外部增长又成为部增长的平台,成就了最终战略目标(成熟市场的有机增长,利润提升)的实现。

对于雀巢公司的案例分析如下:
优点:
1)写雀巢公司的发展情况和战略部署分析引用较多的数据,用数据说话,更能体现出雀巢公司的销售额呈上升趋势。

2)案例不仅做了外环境分析,同时也做出了swot分析,较全面。

3)案例包括建议总结和启示,对雀巢公司的发展确定了方向,有利于公司进一步走向成功。

4)一个企业要想成功,肯定有它独到的经营策略,案例中引用价格战、提升运营效率、品牌协同、集中等特点,让企业的销售额继续增长,是案例的成功之处。

不足:
1)在第2大点雀巢公司的战略部署中,只提出了竞争对手有很多但没有举出都有哪些竞争对手,也没有列举具体的市场压力,不够完善。

2)在第3大点案例目标分析中,案例显示要对5大问题进行展开讨论,却只列出来4大问题。

3)部环境应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企业的组织环境和人力资源结构这几点,案例中不是很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