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沙耶武里省巴莱县孔沙湾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老挝沙耶武里技术、方法、要求资料

老挝沙耶武里技术、方法、要求资料

第一节技术路线老挝沙耶武里及邻区优势矿产资源潜力调查与分析项目原属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外风险勘查基金项目,为履行中国地质调查局与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地质矿产司2011年签署的“关于中老合作开展老挝北部地质地球化学调查项目的协议”项目,联合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地质矿产司开展了老挝沙耶武里幅(Xaignabouli E-47-12)、孔县 (B.Khon E-47-6)、仙诺县 (B.Xiengnou E-47-5)三个不完整1:20万图幅的地质填图及水系地球化学调查面积16309平方千米,总预算2514万元,经由几次资金渠道变化后,结转变更为现项目名称,至2015年已累计投入1888万元,并与老挝方面补充协议工期至2017年。

项目在2014年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阶段性结题验收;至2015年底,已完成全部1:20万填图。

1:20万水系地球化学调查面积6597平方千米。

2016年剩余水系地球化学调查面积9712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沙耶武里幅、孔县幅范围。

由于项目为续作项目,前期已按审核批准的项目总体技术路线完成了全部的地质填图工作和部份水系沉积物沉量工作,2016年的主要野外实物工作量为在补充协议工期内完成剩余的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并结合前期已完成工作,进行相关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

因此技术路线的制定按项目特点及工作现状分为二个方面:第一是:以“3S”技术为支撑,按《1: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DZ/T0167-2006)要求,采用现代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技术,结合地质观察,掌握第一手资料;利用规范、严格的岩矿测试技术,进行样品分析;利用MAPGIS软件和中国地质调查局要求的其他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圈定各主要成矿元素的异常,编制各类基础图件。

在综合其他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采样过程中新发现的矿化线索、已知矿(化)点和异常查证结果,对综合异常进行评价排序,初步圈定找矿远景区。

最后,通过综合研究,总结区域地球化学元素分布、分配、富集规律,圈定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及地球化学找矿靶区,建立区内主要矿种(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型,定性评价区域矿产资源潜力,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老挝金矿资源分布特征与成矿远景

老挝金矿资源分布特征与成矿远景

t y p i c a l d e p o s i t i s 9 , t h e n u m b e r o f o r e( mi n e r a l i z e d )s p o t s i s 1 1 4 , a n d t h e n u m b e r o f g e o p h y s i c a l a n d g e o — c h e mi c a l a n o m a l y s p o t s i s 9 . T h e i m p o r t a n t g o l d d e p o s i t s i n L a o s a r e P a b e n( P h a p o n )g o l d d e p o s i t , S e b e n ( S e p o n )c o p p e r - g o l d d e p o s i t , F u k a i ( P h a K h a m)c o p p e r — g o l d d e p o s i t , B a n k a n g( P h a k a m)g o l d d e p o s i t
a n d S a n a k a n( S a k a y )g o l d d e p o s i t . T h e d e p o s i t g e n e s i s t y p e s a r e m a i n l y f o r l o w t e mp e r a t u r e h y d r o t h e r ma l
t y pe, p o r p h y r y t y p e, s k a r n t y p e, qu a  ̄z v e i n t y p e, p l u v i a l t y p e s a n d g o l d d e p o s i t s .Ba s e d o n t h e me t a l l o g e n-

实例分析金矿成矿前景及找矿方向

实例分析金矿成矿前景及找矿方向

实例分析金矿成矿前景及找矿方向1 区域地质背景老挝大地构造位置基本上属于欧亚大陆范畴,处于印度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研究表明,在石炭世早期,印支板块和华南板块沿SongMa缝合线合并形成东亚大陆:在二叠-三叠世的印支运动期间,Sibumasu板块沿Nan-Uttaradit缝合线与印支板块合并。

印支运动最终完成了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华南板块与扬子板块、印支板块与扬子板块等的碰撞,使其拼合为一个整体进而构成欧亚板块构造的一部分。

老挝位于印支板块的中心位置,因而具有良好的成矿背景。

2 矿区地质特征区内地层自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至第四系均有不同程度出露,岩性主要有风化黄色-紫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页岩、砂岩、千枚岩、片岩、灰岩,总体构造线方向呈北西向,属川圹-长山大型复式背斜南翼,背斜核部出露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砂岩、页岩、千枚岩、片岩,局部夹灰岩、泥质粉砂岩及燧石条带。

两翼不对称,北翼倾角50°~80°,南翼倾角一般为30°~50°,主要由泥盆系至下二叠统组成。

北西向主断裂控制着中生代以来的海、陆相沉积,为后期发育的北东向断裂所切割。

北东向与北西向断裂的复合部位对成矿极为有利,正在开采的汇科(H.K)矿段亦处于北西与北东向构造复合部位。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以华力西——印支期为主,沿背斜轴部侵入,岩性以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和黑云母花岗岩等,呈岩株、岩枝和岩基产出。

受其影响,沿花岗岩外接触带分布的寒武系、奥陶系多变质为片岩,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和东部(图2),变质岩层倾向SW、倾角30°~50°。

此外在矿区西南,尚有新生代玄武岩分布。

已知的金矿化分布于石英-硫化物矿物脉、粘土-黄铁矿以及断层角砾岩、剪切带、层间破碎带等发育地段。

3 矿体地质特征矿体呈脉状、席状、扁豆状,除主矿体外,次要矿体一般延深大于延长。

老挝南部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老挝南部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47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老挝南部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蒋万青,段召强,胥佳佳摘要:老挝南部某金矿成矿地质条件较好,金矿床受地层岩性控制,主要产于奥陶系变质砂岩、砂质板岩、千枚岩系中,围岩具硅化、绢云母化、褐铁矿化、粘土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控矿构造主要为北西南东向断裂组。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矿化带;找矿方向老挝境内金矿分布广泛,但总体地质勘查程度较低。

金矿主要分布于丰沙里—琅勃拉邦—沙耶武里、川圹—长山、万象—占巴塞等成矿远景区。

区内古生代中酸性岩浆侵入及中基性火山喷发活动强烈;早中生代伴随着强烈的造山运动,岩浆活动、构造运动强烈;新生代基性火山喷发及岩浆侵入又趋强烈,断裂构造发育,因此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

1 矿区地质特征1.1 地层区内出露的地层为一套奥陶系海相沉积建造,主要由石英砂岩、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组合,经浅~中等区域变质作用后,成为变质砂岩,砂质、粉砂质板岩及千枚岩。

1.2 构造本区构造较为复杂,断层较多,总体表现为压性和压扭性,受多期构造活动影响,其展布控制了矿区的地层、岩体岩脉及矿化带的分布。

区内断裂具多期次,多次复活的特点。

依据矿区构造间的相互关系,由早到晚划分为:近北东—南西主干构造、近北西—南东向断裂、近东西向、近南北向次级小断裂,从而形成了矿区的断裂构造格局。

1.3 岩浆岩矿区出露的岩浆岩主要有灰白色二长岩、闪长岩,主要发育于矿区东南部,出露宽度100m ~200m ;见少量岩脉、岩株产出的灰色石英二长岩体,局部见深灰色辉长岩。

2 矿床地质特征2.1 重点矿化带地质特征2.1.1 Ⅰ号矿化带位于矿区中部,由一条近南北向的压扭性破碎带控制,走向330°~345°,倾角70°~85°,长度200m ~300m,宽1m ~18m,沿倾向变窄。

主要由红褐色粉砂质粘土、少量黄褐色砂质板岩、千枚岩破碎块石及石英角砾构成,角砾粒径2cm ~60cm 不等,石英中见大量蜂窝状溶蚀空隙,充填黄铁矿及氧化后形成的土状褐铁矿。

老挝万象Sangthong-Bansakai金矿找矿潜力

老挝万象Sangthong-Bansakai金矿找矿潜力

老挝万象Sangthong-Bansakai金矿找矿潜力老挝万象Sangthong-Bansakai地区是东南亚地区非常著名的金矿资源聚集地之一。

此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其拥有极高的找矿潜力,吸引了很多外国的矿业公司前来开发探索。

首先,该地区的地质构造非常复杂。

这里横跨了老挝的北部和南部两个地方,其中包括了许多高山、峡谷、断层等各种地质构造。

这些地质构造为新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挖掘探测工作中可以方便的进行各项矿床的勘探发掘。

其次,该地区的地质沉积非常丰富。

这里的地质构造形态丰富多彩,形成了多种类型、大小和形态的矿床,从而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其中最为丰富的就是金、铜、铅、锌、锡等多种金属矿产,以及钾盐、铁矿等非金属矿产。

再次,该地区的气候温和,长期处于热带气候,具有绝佳的机会。

当地气候适宜,水能充足。

这些独特的自然条件对矿床的形成和保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矿床的良好保存环境,吸引了更多的公司在这里进行挖掘和开发。

此外,当地政府在振兴矿业、吸引外资投资等方面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

政府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力图吸引更多的国外矿业公司在此开展矿业活动,取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这一方面减轻了当地的经济负担,而且也推动了当地矿业的发展。

总之,老挝万象Sangthong-Bansakai地区是东南亚地区非常著名的金矿资源聚集地之一,这里大量的自然条件和当地政府的积极措施,使得这里的金矿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够获得响应的成功。

对于开发商和投资者来说,这里将会是更好的投资选择。

老挝万象Sangthong-Bansakai金矿作为东南亚地区非常著名的金矿资源聚集地之一,其吸引了大量的矿业公司进行探测和开发。

以下是关于该地区的一些数据以及相关的分析。

1. 预测该地区的金矿资源量约为1000吨以上。

根据老挝矿业部门的报告,预测该地区的金矿资源量约为1000吨以上。

这一数据显示了该地区的金矿资源储量极为丰富。

同时,这也说明了该地区具有高度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老挝金矿资源

老挝金矿资源

老挝金矿资源金矿在老挝分布非常广泛,大小河流的冲击层中普遍有砂金产出。

金矿类型主要有四种,即冲积型砂金矿、斑岩型与铜伴生的金矿,石英脉型金矿和卡林型微细粒金矿。

金矿按地域主要集中分布于八个片区,即波乔-南塔片区,乌多姆赛-琅勃拉邦片区、川圹-赛松本片区、华潘片区、万象盆地西沿片区、玻里坎赛片区、沙湾拿吉片区、阿速坡片区。

斑岩型铜金矿和卡林型微细粒金矿应有很大的找矿前景。

2003年2月28日,辽宁省华锦国际经贸集团公司与老挝政府正式签约,取得了琅勃拉邦省帕奔金矿开发权,目前勘探工作已结束,发现3个具开采价值的金矿体,储量已达中型规模(C+D级储量1000KG),且具有扩大远景之可能。

冲积型金矿在老挝许多地区都有发现,而多数为小型冲积型金矿,只能小规模生产,仅有短期效益。

这类矿床对一些小公司和小型手工业生产者仍有吸引力,它可以在短期获利,但不能长期维持生产。

冲积型矿床多位于河谷底部,对于这类矿床的开采会影响该区的农业生产。

Bakoulin和其他学者(1986)介绍了老挝的许多冲积型金矿床,详细描述了若干金矿床的规模、厚度和含金量。

在老挝只有在最大的河流——湄公河谷的砂金矿床才有可能进行机械化生产和开采。

采用地球化学找矿对于寻找原生岩金矿床是非常成功的,最重要的岩金矿床有如下地区。

1、沙纳坝—巴莱(Sanakham-Paklay)火山岩带这是一个比较熟悉的地质带,它与泰国的黎府(loei)金矿带相连,在这个金矿带近来已作过少数几个矿区的风险勘探。

三叠纪安山质火山岩可能是金矿的矿源层.金主要富集于石英脉和邻近的同生花岗闪长岩或斑岩侵入体的蚀变带中。

在南森——南利(Nam Seng —Nam Lik)地带也发现了类似的火山岩,并通过航空地球物理测量探测出这类侵入体,该区水系重砂中存在一组贱金属、辰砂和自然金异常区。

从这两个火山岩地区到伴有金异常的西部和北部可能同属于一个金矿带,它们都与沙纳坝地区有着类似的重矿物组合,辰砂的出现,可以认为它们属于浅成低温热液成因。

老挝沙耶武里地区构造层的划分与构造形迹特征

老挝沙耶武里地区构造层的划分与构造形迹特征

老挝沙耶武里地区构造层的划分与构造形迹特征刘华应,黄永聪(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地质队,广西桂林541100)【摘要】老挝(北部)沙耶武里(Xaignabouli )地区位于三级构造单元思茅-彭世洛地块中东部,通过开展该地区区域地质填图调查工作,发现其内部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根据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地层分布情况及不同时期构造运动形成的构造转换面,将划分出五大构造层以及三个期次的褶皱带;而该地区的断裂发育,按其走向划分为两组:一组为北东-北北东向断裂,也是该区的主干断裂,以及研究方向;而另一组为北西向断裂。

【关键词】老挝沙耶武里;构造层;褶皱;断裂【中图分类号】P53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20)02-0130-030引言老挝经济落后,基础地质调查程度较低,在前人调查工作中,Hall and Blundell 编辑出版的论文集《Tectonic Eyolution of Southeast Asia 》第二部分,指出东南亚是由众多起源于不同陆块的微地块增生拼贴而成的[1];高建华等通过对老挝沙耶武里地区玄武岩地球化学进行分析,认为岩石可能形成于晚石炭世哀牢山-斯雷博河洋向西俯冲消减形成[2];王宏通过老挝及邻区构造演化研究,认为老挝与邻区总体上经历了3个演化阶段:前特提斯演化、特提斯演化和中新生化陆内演化[3]。

而本次分析研究老挝沙耶武里地区古生代至新生代构造层的划分与形成特征以及区内褶皱分布变形特征和诸多活动断裂带特征。

为该地区提供了基础性的宝贵成果资料,也未找矿奠定基石。

1构造层的划分构造层是造山带(或褶皱带)一定发展阶段沉积建造的岩石组合,是与构造旋回相对应的一套岩石总和。

代表地壳在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一个构造运动阶段中形成的综合地质体。

该地区的地壳运动具多旋回性发展的特点。

根据该地区的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地层分布情况及不同时期构造运动形成的构造转换面。

划分五大构造层:即早、前华力西期构造层、华力西期构造层、印支期构造层、燕山期构造层及喜马拉雅期构造层,见图1。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红土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红土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红土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王晓曼;施玉娇【摘要】老挝班康姆金矿床存在两类金矿化,即产于安山岩与大理岩接触带处并受断裂带控制的低温热液硫化物原生金矿化和产于原生金矿化附近的残坡积红土型金矿化。

红土型金矿化主要呈带状或似层状产出于第四系红土层中。

研究认为,本区红土型金矿化主要为原生金矿受物理风化作用而形成的残坡积再生改造型金矿,成矿过程主要受原生金矿化及红土化作用控制,并结合地质、化探特征在本区圈出7处找矿靶区。

%Pangkuam Cu-Au deposit in Laos has two kinds of mineralization.One is low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sulfide primary gold mineralization which occurs at the contact zone between andesite and marble and is controlled by fracture belt,and the other is eluvial and deluvial lateritic gold mineralization adjacent to pri-mary gold teritic gold mineralization mainly occurs as banding or stratoid in form in the Quaternary red soil layer.The author believed that the lateritic gold mineralization were predominated by eluvial-deluvial regenerated-reworked type gold deposits which were formed by primary gold ores through physical weathering.The ore-forming process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primary gold mineralization lateritiza-tion.Based on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7 prospecting target areas are blocked out in this area.【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年(卷),期】2016(030)002【总页数】5页(P193-197)【关键词】红土型金矿;矿床成因;找矿标志;班康姆;老挝【作者】王晓曼;施玉娇【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 541004; 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桂林 541004;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桂林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班康姆铜金矿位于老挝沙耶武里省巴莱县西北一带,处于湄公河右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挝沙耶武里省巴莱县孔沙湾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曾永红
【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
【年(卷),期】2022(42)S01
【摘要】老挝沙耶武里省巴莱县孔沙湾金矿位于老挝西北部,金矿主要赋存于印支期中-酸性火山岩脆-韧性剪切破碎蚀变带中,矿体主要以超薄型矿脉产出,不受岩性
控制。

脆-韧性剪切带内由无数呈北北东向延伸及相对平行排列的脆-韧性剪切裂隙组成,并又相对集中,含金褐铁矿或黄铁矿脉不均匀充填其间,形成较为厚大的单脉状、复脉状、透镜状、似层状金矿体,并有分支、复合、膨胀、收缩、尖灭再现、尖灭
侧现等现象。

在印支期中-酸性岩体外接触带及俘虏体中主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一
系列角岩、角岩化热液蚀变-交代变质作用;1∶2000化探资料表明,重要的见矿金异常都有Hg、As、Sb元素异常套合、重叠,反映了该区有较强的低温热液活动,是矿区矿物沉淀与富集的重要因素。

【总页数】5页(P168-172)
【作者】曾永红
【作者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三地质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4
【相关文献】
1.老挝沙耶武里巴莱孔沙湾金矿床研究
2.老挝琅勃拉邦省巴乌县帕奔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过程分析
3.老挝沙耶武里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4.甘肃省舟曲县羊里尾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5.老挝色贡省格伦县巴列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