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1.3.1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一课时单调性

练习:
利用刚才 的方法描 述一下左 侧四个函 数图象的 “上升” “下降” 的 情况.
思考
如何利用函数解析式f(x)=x2描述“随着x的增大, 相应的f(x)反而随着减小.”“随着x的增大,相应的 f(x)也随着增大.”? 有同学认为可以这样描述:在区间(0,+∞)上, x1<x2时, 有f(x1)<f(x2).他并且画出了如下示意图,你认为他的 说法对吗?
练习:
例1 下图是定义在区间[-5,5]的函数y=f(x),根据图象说出函数 的单调区间,以及在每一单调区间上,它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解:函数y=f(x)的单调区间有[-5,-2),[-2,1),[1,3),[3,5].其中 y=f(x)在区间[-5,-2) ,[1,3)上是减函数,在区间[-2,1), [3,5]上是 增函数.
第一课时:单调性 :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目标: 1.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概念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概念.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概念 2.会判定函数的单调性 会判定函数的单调性. 会判定函数的单调性 能力训练目标: 能力训练目标: 1.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概念进行判断、 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概念进行判断 推理的能力. 2.加强化归转化能力的训练 加强化归转化能力的训练. 加强化归转化能力的训练 情感渗透目标: 情感渗透目标: 1.通过新概念的引进过程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发现规 通过新概念的引进过程培养学生探索问题、 通过新概念的引进过程培养学生探索问题 归纳概括的能力. 律、归纳概括的能力 2.培养学生辨证思维、求异思维等能力 培养学生辨证思维、 培养学生辨证思维 求异思维等能力.
例2:物理学中的波意耳定律p=k/V(k为正常数)告述我们,对于一定 量的气体,当其体积V减小时,压强p将增大.试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之. 证明: 1 2 1.设(自变量); 2.比(函数值); 3.判(函数值大小关系); 4.结(论) 3 4
函数的基本性质

例1. 如图是定义在区间[-5, 5]上的函数 y=f(x), 根据图象说出函数的单调区间, 以及在每一单调区间 上, 它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y
解: 函数的单调区
间有 [-5, -2), [-2, 1). [1, 3), [3, 5].
例题(补充). 如图是函数 y=f(x) 的图象, 其定义域 为[-p, p], x0 为何值时, 有f(x)≥f(x0), 或 f(x)≤f(x0)? 函数的最大值是多少? 最小值是多少? 解: (1) 当 x0 = - p 时, f(x)≥f(x0),
2
-p y
-p 2
1
这时函数取得最小值
o
-1
[解析] 任取 x1、x2,使得-1<x1<x2<1, 则 Δx=x2-x1>0. ax1x2+1x1-x2 Δy=f(x2)-f(x1)= , 2 x2 - 1 x - 1 1 2
∵-1<x1<x2<1,
2 ∴x1x2+1>0,x2 1-1<0,x2-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x1x2+1x1-x2 ∴ 2 <0, x1-1x2 - 1 2 ∴当 a>0 时,f(x2)-f(x1)<0, 故此时函数 f(x)在(-1,1)上是减函数, 当 a<0 时,f(x2)-f(x1)>0, 故此时 f(x)在(-1,1)上是增函数. 综上所述,当 a>0 时,f(x)在(-1,1)上为减函数, 当 a<0 时,f(x)在(-1,1)上为增函数.
• 3.函数单调性在图象上的反映:若f(x)是区间A上的单调增 函数,则图象在A上的部分从左向右是逐渐________ 的,若 上升 f(x)是单调减函数,则图象在相应区间上从左向右是逐渐 下降 的. ________ 取值 作差 , • 4.用定义证明单调性的步骤:__________ ,________ 变形 ,________ 定号 ,________. 结论 ________
1.3.1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教案

1。
3.1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1课时错误!教学目标1.使学生从形与数两方面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初步掌握利用函数图象和单调性定义判断、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2.通过对函数单调性定义的探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提高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3.通过知识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严谨论证的良好思维习惯,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判断及证明.教学难点:归纳抽象函数单调性的定义以及根据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教学方法教师启发讲授,学生探究学习.教学手段计算机、投影仪.错误!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课前布置任务:(1)由于某种原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间由原定的7月25日推迟到8月8日,请查阅资料说明做出这个决定的主要原因.(2)通过查阅历史资料研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气温变化情况.课上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到开幕式推迟主要是天气的原因,北京的天气到8月中旬,平均气温、平均降雨量和平均降雨天数等均开始下降,比较适宜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下图是北京市某年8月8日一天24小时内气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1引导学生识图,捕捉信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观察图形,能得到什么信息?预案:(1)当天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以及何时达到;(2)在某时刻的温度;(3)某些时段温度升高,某些时段温度降低.在生活中,我们关心很多数据的变化规律,了解这些数据的变化规律,对我们的生活是很有帮助的.问题:还能举出生活中其他的数据变化情况吗?预案:水位高低、燃油价格、股票价格等.归纳:用函数观点看,其实就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函数值是变大还是变小.【设计意图】由生活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兴趣.归纳探索,形成概念对于自变量变化时,函数值是变大还是变小,初中时同学们就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没有严格的定义,今天我们的任务首先就是建立函数单调性的严格定义.1.借助图象,直观感知问题1:分别作出函数y=x+2,y=-x+2,y=x2,y =错误!的图象,并且观察自变量变化时,函数值有什么变化规律?图2预案:(1)函数y=x+2在整个定义域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函数y=-x+2在整个定义域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2)函数y=x2在[0,+∞)上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0)上y随x的增大而减小.(3)函数y=错误!在(0,+∞)上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0)上y随x的增大而减小.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描述(增函数、减函数),同时明确函数的单调性是对定义域内某个区间而言的,是函数的局部性质.问题2: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增函数、减函数?预案:如果函数f(x)在某个区间上随自变量x的增大,y也越来越大,我们说函数f(x)在该区间上为增函数;如果函数f(x)在某个区间上随自变量x的增大,y 越来越小,我们说函数f(x)在该区间上为减函数.教师指出:这种认识是从图象的角度得到的,是对函数单调性的直观认识.【设计意图】从图象直观感知函数单调性,完成对函数单调性的第一次认识.2.探究规律,理性认识问题1:下图是函数y=x+错误!(x>0)的图象,能说出这个函数分别在哪个区间为增函数和减函数吗?图3学生的困难是难以确定分界点的确切位置.通过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用函数图象判断函数单调性虽然比较直观,但有时不够精确,需要结合解析式进行严密化、精确化的研究.【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到用数量大小关系严格表述函数单调性的必要性.问题2:如何从解析式的角度说明f(x)=x2在[0,+∞)为增函数?预案:(1)在给定区间内取两个数,例如1和2,因为12<22,所以f(x)=x2在[0,+∞)为增函数.(2)仿(1),取很多组验证均满足,所以f(x)=x2在[0,+∞)为增函数.(3)任取x1,x2∈[0,+∞),且x1<x2,因为x12-x22=(x1+x2)(x1-x2)<0,即x12<x22,所以f(x)=x2在[0,+∞)为增函数.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引导学生分别用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进行辨析,使学生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自变量不可能被穷举,从而引导学生在给定的区间内任意取两个自变量x1,x2。
函数的基本性质-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学生用

三人行学堂学科老师个性化教案教师 陈永福学生姓名上课日期 上课时段 年 月 日 到 学科数学年级高一(上) 必修一类型新课讲解□ 复习课讲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学习问题解决1、函数单调性的证明及判断方法2、由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的取值范围3、由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4、求函数的最大(小)值知识清单1、增函数与减函数的定义 条件 一般地,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D 上的 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当x 1 <x 2时结论 那么就说函数f(x)在区间D 上是 函数 那么就说函数f(x)在区间D 上是函数图示2、如果函数)(x f y =在区间D 上是 函数或 函数,那么就说函数)(x f y =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 叫做函数)(x f y =的 。
3、函数的最大(小)值一般地,设函数)(x f y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 (1)对于任意的I x ∈,都有 (1)对于任意的I x ∈,都有 (2)存在I x ∈0,使得 (2)存在I x ∈0,使得 那么就称M 是函数)(x f y =的最大值 那么就称M 是函数)(x f y =的最小值方法探究一、函数单调性的证明及判断方法 方法点拨1、函数单调性的证明:现阶段只能用定义证明,其步骤为(1)取值:设x 1,x 2为该区间内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且x 1 <x 2;(2)作差变形:作差f(x 1)-f(x 2),并通过通分、因式分解、配方、有理化等方法,向有利于判断差值符号的方向变形;(3)定号:确定差值的符号,当符号不确定时,可考虑分类讨论; (4)作结论:根据定义作出结论;其中最关键的步骤为作差变形,在变形时一般尽量化成几个最简因式的乘积或几个完全平方式,直到符号判断水到渠成。
2、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1)图像法:先作出函数图象,利用图象直观判断函数单调性;(2)直接法:就是对于我们所熟悉的函数,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直接判断它们单调性。
高一数学人教版必修1课件:1.3 1.第一课时 函数的单调性

x),所以
x-2<1-x,解得
3 x<2
②.
由①②得 1≤x<32. [答案] 1,32
[类题通法] 1.上题易忽视函数的定义域为[-1,1],直接利用单调性得 到不等式 x-2<1-x,从而得出 x<32的错误答案. 2.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利用单调性“脱去”函数符号 “f”,从而转化为熟悉的不等式.若函数 y=f(x)在区间 D 上是增 函数,则对任意 x1,x2∈D,且 f(x1)<f(x2),有 x1<x2;若函数 y =f(x)在区间 D 上是减函数,则对任意 x1,x2∈D,且 f(x1)<f(x2), 有 x1>x2.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忘记函数的定义域.
由图象可知函数在(-∞,a]和[a,+∞ )上分别单调,因此 要使函数 f(x)在区间[1,2]上单调,只需 a≤1 或 a≥2(其中当 a≤1 时,函数 f(x)在区间[1,2]上单调递增;当 a≥2 时,函数 f(x)在区 间[1,2]上单调递减),从而 a∈(-∞,1]∪[2,+∞).
[类题通法] “函数的单调区间为 I”与“函数在区间 I 上单调”的区别 单调区间是一个整体概念,说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I,指 的是函数递减的最大范围为区间 I.而函数在某一区间上单调,则 指此区间是相应单调区间的子区间.所以我们在解决函数的单调 性问题时,一定要仔细读题,明确条件含义.
由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例 3] (1)已知 y=f(x)在定义域(-1,1)上是减函数,且 f(1 -a)<f(2a-1),则 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已知函数 f(x)=x2-2ax-3 在区间[1,2]上单调,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1)[解析]由题意可知--11<<12-a-a<1<1,1
【高中数学必修一】1.3.1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高一数学人教版(必修1)(解析版)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1.3.1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一、选择题1.集合{x |x ≤–1}用区间形式表示正确的是A .(–∞,–1]B .(–∞,–1)C .[–1,+∞)D .(–1,+∞)【答案】A【解析】集合{x |x ≤–1}用区间表示为(–∞,–1],故选A . 2.区间(–3,2]用集合表示为A .{–2,–1,0,1,2}B .{x |–3<x <2}C .{x |–3<x ≤2}D .{x |–3≤x ≤2}【答案】C【解析】由开区间闭区间的概念,可得区间(–3,2]可表示为{x |–3<x ≤2},故选C . 3.设集合A ={x |–4<x <3},B ={x |x ≤2},则A ∩B =A .(–4,3)B .(–4,2]C .(–∞,2]D .(–∞,3)【答案】B【解析】∵集合A ={x |–4<x <3},B ={x |x ≤2},∴A ∩B ={x |–4<x ≤2},故选B . 4.函数f (x )=1xx-的单调增区间是 A .(–∞,1)B .(1,+∞)C .(–∞,1),(1,+∞)D .(–∞,–1),(1,+∞)【答案】C 【解析】()()111111x f x xx --+==-+--,∴f (x )的图象是由y =1x-的图象沿x 轴向右平移1个单位,然后沿y 轴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得到,而y =1x-的单调增区间为(–∞,0),(0,+∞),∴f (x )的单调增区间是(–∞,1),(1,+∞).故选C .5.函数f (x )=–|x –2|的单调递减区间为A .(–∞,2]B .[2,+∞)C .[0,2]D .[0,+∞)【答案】B6.函数254y x x =-+A .52⎡⎫+∞⎪⎢⎣⎭,B .542⎡⎫⎪⎢⎣⎭,C .[4,+∞)D .[)5142⎡⎫+∞⎪⎢⎣⎭,,,【答案】C【解析】令x 2–5x +4≥0,解得x ≥4或x ≤1,而函数y =x 2–5x +4的对称轴是x =52,由复合函数同增异减的原则,可得函数254y x x =-+[4,+∞),故选C . 7.f (x )是定义在(0,+∞)上的增函数,则不等式f (x )>f [8(x –2)]的解集是A .(0,+∞)B .(0,2)C .(2,+∞)D .(2,167) 【答案】D【解析】由f (x )是定义在(0,+∞)上的增函数,得()()82082x x x x ⎧>⎪->⎨⎪>-⎩,解得2<x <167,故选D .8.已知y =ax +1,在[1,2]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2,则实数a 的值是A .2B .–2C .2,–2D .0【答案】C【解析】①当a =0时,y =ax +1=1,不符合题意;②当a >0时,y =ax +1在[1,2]上递增,则(2a +1)–(a +1)=2,解得a =2;③当a <0时,y =ax +1在[1,2]上递减,则(a +1)–(2a +1)=2,解得a =–2.综上,得a =±2,故选C .9.函数y =(k +2)x +1在实数集上是减函数,则k 的范围是A .k ≥–2B .k ≤–2C .k >–2D .k <–2【答案】D【解析】要使函数y =(k +2)x +1在实数集上是减函数,则k +2<0,∴k <–2,故选D . 二、填空题10.函数f (x )=–x 2+2(a –1)x +2在(–∞,4)上为增函数,则a 的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a ≥511.已知f (x )在R 上是增函数,且f (2)=0,则使f (x –2)>0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4,+∞)【解析】∵f (x )在R 上是增函数,且f (2)=0,要使f (x –2)>0,则有x –2>2,即x >4,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4,+∞),故答案为:(4,+∞).12.已知函数y =f (x )是R 上的增函数,且f (m +3)≤f (5),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2]【解析】由题意,得m +3≤5,解得m ≤2,故答案为:(–∞,2].13.已知y =f (x )在定义域R 上是减函数,且f (1–a )<f (2a –1),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23) 【解析】因为y =f (x )在定义域R 上是减函数,且f (1–a )<f (2a –1),所以1–a >2a –1,解得a <23.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23).故答案为:(–∞,23). 14.已知函数f (x )=246222x x x ax x -<⎧⎨-≥⎩,,是R 上的增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12⎛⎤-∞ ⎥⎝⎦,【解析】∵函数f (x )=246222x x x ax x -<⎧⎨-≥⎩,,是R 上的增函数,∴24486a a ≤⎧⎨-≥-⎩,∴a ≤12,故答案为:12⎛⎤-∞ ⎥⎝⎦,. 三、解答题15.用单调性定义证明函数f (x )=21x x +-在(1,+∞)上单调递减. 【解析】任取x 1、x 2,且1<x 1<x 2≤+∞, 则f (x 1)–f (x 2)=121221121222233–11(1)(1)x x x x x x x x x x +++-=----. ∵1<x 1<x 2<+∞,∴x 1–1>0,x 2–1>0,x 1x 2>0,x 2–x 1>0, ∴f (x 1)–f (x 2)>0. ∴f (x 1)>f (x 2).∴f (x )=在(1,+∞)上是单调减函数. 16.若函数f (x )=1axx +在(2,+∞)上为增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析】f (x )=1ax x +=a –1ax +由于函数f (x )在(2,+∞)上为增函数,所以a >0, 故所求的a 的范围为(0,+∞).17.函数f (x )=x 2–ax +b 在(–∞,1)上是减函数,在(1,+∞)上是增函数,求a .【解析】∵函数f (x )=x 2–ax +b 在(–∞,1)上是减函数,在(1,+∞)上是增函数 ∴函数f (x )=x 2–ax +b 的对称轴为x =2a=1, 解得a =2.18.已知f (x )的定义域为(0,+∞),且在其定义域内为增函数,满足f (xy )=f (x )+f (y ),f (2)=1,试解不等式f (x )+f (x –2)<3.【解析】∵f (xy )=f (x )+f (y ),f (2)=1, ∴f (2×2)=f (2)+f (2)=2, f (2×4)=f (2)+f (4)=3, 由f (x )+f (x –2)<3,又f(x)的定义域为(0,+∞),得()()2820f x x fxx⎧⎡⎤-<⎣⎦⎪⎪>⎨⎪->⎪⎩,又在其上为增函数所以()2820x xxx⎧-<⎪>⎨⎪->⎩解得,2<x<4.所以不等式f(x)+f(x–2)<3的解集为{x|2<x<4}.19.已知函数()28f x x x=-.(1)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2)求函数f(x)的最值.(2)由8x–x2=0求得x=0,或x=8,所以,当x=0,或x=8时,f min(x)=0;当x=4时,u max=16,这时()max 164f x==.。
人教A版必修一第一章1.3.1 第1课时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k≠0)与一次函数(y= kx+b,k≠0)
k<0
无
R
反比例函数 (y=kx,k≠0)
k>0
无
k<0 (-∞,0)和 (0,+∞)
(-∞,0)和 (0,+∞)
无
二次函数 (y=ax2+bx+c,
a≠0)
a>0 a<0
[-2ba,+∞) (-∞,-2ba]
(-∞,-2ba] [-2ba,+∞)
• 1.函数y=f(x)在区间(a,b)上是减函数,x1,x2∈(a,b),
• 『规律方法』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解函数值的不等式就是 利用函数在某个区间内的单调性,去掉对应关系“f”,转
化为自变量的不等式,此时一定要注意自变量的限制条件, 以防出错.
• 〔跟踪练习3〕 • 已知函数g(x)是定义在R上为增函数,且g(t)>g(1-2t),求
实数t的取值范围.
[解析] ∵g(x)在R上为增函数,且g(t)>g(1-2t), ∴t>1-2t,∴t>13,即所求t的取值范围为(13,+∞).
• 『规律方法』 1.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定义法 • 利用定义法证明或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步骤是:
• 2.用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时,作差f(x1)-f(x2)后,若f(x)为 多项式函数,则“合并同类项”,再因式分解;若f(x)是 分式函数,则“先通分”,再因式分解;若f(x)解析式是 根式,则先“分子有理化”再分解因式.
(2)设x1>x2>-1, 则x1-x2>0,x1+1>0, x2+1>0, y1-y2=x12+x11-x22+x21 =x12+x11-xx2+2 1>0, ∴y1>y2, ∴函数y=x+2x1在(-1,+∞)上为增函数.
高中数学1.3.1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2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A版必修1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必修Ⅰ)第一章第3节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的第二课时,次要学惯用符号言语刻画函数的的最大(小)值,并能用函数的单调性和函数的图象进行一些常见函数最值的求值.在此之前,先生对函数曾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由于上一节曾经学习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先生能初步理解用数学言语抽象概括函数概念的必要性和表达方式,为函数最值概念的构成提供极大帮助.因而本节课经过函数的图象,先生容易找出相应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但这只是感性上的认识.为了让先生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普通的认识过程,本节课经过设计成绩串,逐渐让先生用数学言语描述函数最值的概念,并利用对概念的辨析深化了解最值的内涵.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函数的最大(小)值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理解函数的最大(小)值是函数的全体性质.(2)能解决与二次函数有关的最值成绩,和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和函数的图象求函数的最值,掌握用函数的思想解决一些理论成绩.2.过程与方法经过日常生活实例,引导先生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函数最值的概念.并借助函数的单调性,从数到形,以形助数,逐渐浸透、培养先生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优化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丰富的实例背景引入,让先生领会数学与日常生活毫不相关.在概念的构成过程中,培养先生从特殊到普通、从直观到抽象的思想提升过程,让先生感知数学成绩求解途径与方法,享用成功的快乐.三、重点、难点:重点:建构函数最值的概念过程,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和函数的图象求函数的最值.难点:函数最值概念的构成.高一先生的逻辑思想和抽象概括能力较弱,面对抽象的方式化定义,容易产生思想妨碍.对此,本课紧紧捉住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置一系列成绩,让先生充分参与定义的符号化过程,从图形言语和自然言语向数学符号言语转化,逐渐打破难点.四、教学过程:(一)提出成绩,引入目标背景1:成绩1:求函数2)(x x f -=的最大值.意图:从熟习的二次函数动手,将求函数的最大值转化为研讨函数图象的最高点,引导先生经过图象分析.背景2:请看下图,这是某气象观测站某日00:00—24:00这24小时内的气温变化图.(图)成绩2:.(1)我们常说昼夜温差大,是指一天当中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差.请问,该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2)该图象能否建立一个函数关系?如何定义自变量?意图:明确是在函数背景下研讨成绩.回顾函数的定义和函数的表示法(图象法) 师:我们称此时该函数的最大值是32.意图:启发先生明确函数图象中存在最高点与函数存在最大值之间是分歧的,即明确函数图象和函数解析式是反映函数关系的不同表现方式,从而无认识地培养先生以形助数解决成绩的认识,并引出课题——《函数的最大(小)值》(二)层层深化,概念建构成绩3:经过这两个成绩,我们能否用数学言语给出普通函数最大值的定义? 意图:以具体实例为背景,让先生用数学言语来进行归纳表达,引导先生过渡到任意化的符号化表示,呈现知识的自然生成,领会从特殊到普通的思想.定义:普通地,设函数)(x f y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1)对于任意的I x ∈,都有M x f ≤)(成立;(2)存在I x ∈0,使得M x f =)(0.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x f y =的最大值.(预设:函数最大值定义中的第(1)点成绩不大,第(2)点容易被忽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明:在区间(0,+∞)上任取两个值 x1 , x 且 2 x1 < x 2 ,则
1 1 x1 - x 2 f(x1 ) - f(x2 ) = - + = x1 x2 x1x2 x1x2 > 0 ,所以说 又因为 x1 - x2 < 0 , f(x1 ) - f(x2 ) < 0
1 即函数 f(x) = - - 1 在区间(0,+∞)上是单调 x 增函数.
2 h(t) = -4.9t +14.7t +18的图像。显然, 解:做出函数
函数图像的顶点就是烟花上升的最高点,顶点的横 坐标就是烟花爆裂的最佳时刻,纵坐标就是这时距 地面的高度. 由二次函数的知识,对于函数 h h(t) = -4.9t 2 +14.7t +18 ,我们有
20 15 10 5
14.7 当t = = 1.5 时,函 2 (-4.9) 数有最大值
(x 2 - 2) - (x1 - 2) x 2 - x1 1 1 f(x1 ) - f(x 2 ) = = = . x1 - 2 x 2 - 2 (x1 - 2)(x 2 - 2) (x1 - 2)(x 2 - 2)
由于 3 x1 x2 5, 得 x2 - x1 > 0,(x1 - 2)(x2 - 2) > 0,
函数 2 01 1 2 3 4
x
思 考
(3) 对于函数y= f(x)若 区间I 上有n个数
x1< x2<x3<· · · < xn,它们的函数值满足: y1< y2<y3<· · · < yn时,能说在区间 I 上 y 随 x 的增大 而增大吗 ? y
yn y3 y2 y1 0 x1 x2 x3
即取 x1 , x 2 是该区间内的任意两个值且 x1 < x 2
(2)作差变形 即求 f(x1 ) - f(x2 ) ,通过因式分解、配方、有
理化等方法
(3)定号
即根据给定的区间和
x2 - x1 的符号的确定
f(x1 ) - f(x2 ) 的符号
(4)判断
根据单调性的定义得结论
1 例3 求证:函数 f(x) = - - 1 在区间 0, + 上是单 x 调增函数.
对于二次函数 f(x) = x2,我们可以这样描述
(0, + ) 上,随x的增大,相应的f(x)也随 “在区间
着增大”.
在区间 (0, + )上,任取两个 x1 , x 2,得到
f(x1 ) = x1 ,f(x2 ) = x2 ,当 x1 < x 2 时,有 f(x1 ) < f(x2 )
2 (0, + )上是增函 这时,我们就说函数 f(x) = x在区间
y y=f(x) f(x1) 0 x1
f(x2) x2 x
图2
(3) 函数的单调性定义
如果函数y=f(x)在某个区间上是增函数或是减函
数,那么就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
单调性,区间D叫做y=f(x)的单调区间.
注 意
函数的单调性是在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上的 性质,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区间D上是增函数,如图1 . y y=f(x) f(x2) f(x1) x x1 x2 图1
0
(2) 减函数
一般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 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 , 当x1<x2时,都有f(x1)>f(x2) ,那么就说f(x)在区间D
上是减函数 ,如图2.
f(n)
O
m
l
n
x
例4 "菊花"烟花是最壮观的烟花之一.制造时一般是 期望在它达到最高点时爆裂.如果烟花距地面的高度 h米与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为: h t = -4.9t 2 + 14.7t + 18, 那么烟花冲出后什么时候是 它爆裂的最佳时刻?这时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精确到1米 ?
1 例3 求证:函数 f(x) = - - 1 在区间 0, + 上是单 x 调增函数.
思考
1.若把区间改为 -, 0 ,结论变化吗 ?
a 2.若把函数改为f(x) = - - 1 (a 0), 结论变化吗? x
自己动手做一下吧
4.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函数的单调性概念
1. 课题导入
函数是描述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了 解函数的变化规律势在必得。观察下面函数的图象, 能说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吗?
邢台市日平均出生人数统计表
某市一天的温度变化图:
y=f(x),x∈[0,24]
说出气温在哪些时间段内是逐渐升高或下降的?
问题1
画出f(x)=x的图像,并观察其图像。 上升 1、从左至右图象上升还是下降 ____
思 考 思 考
函数的最大值是函数值域中的一个元素吗?
是
如果在函数f(x)定义域内存在x1和 x2,使对 定义域内任意x都有 f(x1 ) f(x) f(x2 ) 成立,由 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如果函数f(x)的最大值是b, 最小值是a,那么函数f(x)的值域是[a,b]吗? 函数f(x)在定义域中既有最大值又有最小值.
例如函数f x = -x2 +1 x∈R
2
1是此函数的最大值
ƒ(0)=1
1
O 1、对任意的 x R都有ƒ(x)≤1. 2、存在0,使得ƒ(0)=1.
知识要 点
M是函数y= f (x)的最大值(maximum value):
一般地,设函数y= f (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 实数M满足: (1)对于任意的x ∈I,都有f (x) ≤M; (2)存在 x ,使得 f(x0 ) = M . I 0
, ) 上,随着 x 的增大, f(x) 的值 2 、在区间(________
增大 随着 ______.
f(x)=x
o
问题2
2 f(x) = x 画出 的图像,并观察图像.
(-∞,0] 上,f(x)的值随着x的增大而 1、在区间 ________ 减小 ______. 2 f(x) = x (0,+∞) 上, 2、 在区间 ________ y f(x) 的 值 随 着 x 的 增 大 而 增大 _____. x o
1 2 3
4
o
t
4 (-4.9) 18 -14.72 h= 29 4 (-4.9)
所以,烟花冲出1.5s是它爆裂的最佳时刻,此 时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29m.
1 (x [3, 5]) ,求函数的最大 例5 已知函数 f(x) = x-2 值与最小.
分析:由函数的图象可知道,此函数在[3,5]上 递减。所以在区间[3,5]的两个端点上分别取得最大 值与最小值. 解:设 x1 , x 2 是区间[3,5]上的任意两个实数, 且 x1 < x 2,则
探究:函数单调性与函数的最值的关系
(1)若函数y=f (x)在区间[m,n] (m<n)上单调递增,
则函数y=f (x)的最值是什么?
y
f(n)
当x=m时,f (x)有最 小值f (m),当x=n时,f (x) 有最大值f (n).
m
O
n
x
f(m)
(2)若函数y=f(x)在区间[m,n]上单调递减,则函数 y=f(x)的最值是什么?
y
当x=m时,f (x)有最
f(m)
大值f (m),当x=n时,f(x)
O
m
n
有最小值f (n).
x
f(n)
(3)若函数 f(x) = a(x - l)2 + h(a < 0,m < l < n) 则函 数y=f(x)在区间[m,n]上的最值是什么?
y
f(m)
f(l)
最大值f (l)=h,有最小值f (m), f (n)中较小者.
例1 下图是定义在区间[-4,5]上的函数y=f (x),根 据图像说出函数的单调区间,以及在每一单调区 间上,它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3 2
o
-4 -3 -2 -1 1 2 3 4 5 -2 -3
解:函数y=f(x)的单调区间有[-4,-2),[-2,-1),
[-1,1),[1,3),[3,5],其中y=f (x)在区间 [-4,-2), [-1,1), [3,5]上是增函数,在区间 [-2,-1), [1,3)上是减函数.
于是
即
f(x1 ) - f(x2 ) > 0
f(x1 ) > f(x2 )
所以,此函数在区间[3,5]的两个端点上分别取得 最大值与最小值即在x=3时取得最大值是1,在
x=5时取得最小值为0.5.
课堂小结
1、单调函数的图象特征;
2、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3、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 4、函数的最值: 最大值
这时,我们就说函数 f(x) = x在区间(, 0]上是减函
2
数.
2. 函数单调性的概念:
(1) 增函数
一般地,设函数 y=f(x) 的定义域为 I ,如果对
于定义域 I 内的某个区间 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 x1 ,
x2 ,当 x1<x2 时,都有 f(x1)<f(x2) ,那么就说 f(x) 在
最小值
若x取无数 个呢?
xn x应该取区间I内所有实数
x
问:能否仿照前面的描述, 说明函数 f ( x) x2
, 0] 在 ( 上是减函数吗?
在区间(-∞,0] 上,任取两个 x1 , x ,得到 2
f(x1 ) = x12 ,f(x2 ) = x22 ,当 x1 < x 2 时,有 f(x1 ) > f(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