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环境配置步骤1.1
海康威视SADP设备工具软件使用手册

SADP工具软件用户手册法律声明版权所有©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0。
保留一切权利。
本手册的任何部分,包括文字、图片、图形等均归属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或其关联公司(以下简称“海康威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摘录、复制、翻译、修改本手册的全部或部分。
除非另有约定,海康威视不对本手册提供任何明示或默示的声明或保证。
关于本产品本手册描述的产品仅供中国大陆地区销售和使用。
本产品只能在购买地所在国家或地区享受售后服务及维保方案。
关于本手册本手册仅作为相关产品的指导说明,可能与实际产品存在差异,请以实物为准。
因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需要,海康威视可能对本手册进行更新,如您需要最新版手册,请您登录海康威视官网查阅( )。
海康威视建议您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本手册。
商标声明• 为海康威视的注册商标。
•本手册涉及的其他商标由其所有人各自拥有。
责任声明•在法律允许的最大范围内,本手册以及所描述的产品(包含其硬件、软件、固件等)均“按照现状”提供,可能存在瑕疵或错误。
海康威视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明示或默示保证,包括但不限于适销性、质量满意度、适合特定目的等保证;亦不对使用本手册或使用海康威视产品导致的任何特殊、附带、偶然或间接的损害进行赔偿,包括但不限于商业利润损失、系统故障、数据或文档丢失产生的损失。
•您知悉互联网的开放性特点,您将产品接入互联网可能存在网络攻击、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等风险,海康威视不对因此造成的产品工作异常、信息泄露等问题承担责任,但海康威视将及时为您提供产品相关技术支持。
•使用本产品时,请您严格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避免侵犯第三方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公开权、知识产权、数据权利或其他隐私权。
您亦不得将本产品用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生化武器、核爆炸或任何不安全的核能利用或侵犯人权的用途。
•如本手册内容与适用的法律相冲突,则以法律规定为准。
目 录第1章 前言 (1)1.1 内容约定 (1)1.2 符号约定 (1)第2章 概述 (2)2.1 简介 (2)2.2 运行环境 (2)2.3 更新说明 (2)第3章 软件应用 (4)3.1 搜索在线设备 (4)3.2 激活设备 (4)3.3 修改设备网络参数 (5)3.3.1 修改单台网络参数 (6)3.3.2 批量修改网络参数 (7)3.4 重置/恢复设备密码 (8)3.4.1 密钥方式 (8)3.4.2 GUID方式 (9)3.4.3 安全问题方式 (11)3.4.4 发送邮件方式 (11)3.4.5 恢复密码 (13)3.5 导出设备信息 (13)3.6 解绑萤石云账户 (13)3.7 更多功能 (14)第1章 前言本节内容的目的是确保用户通过本手册能够正确使用产品,以避免操作中的危险或财产损失。
RKNN-Toolkit 使用指南

RKNN-Toolkit 使用指南V1.1.0T oy br ic kc on f id en t ia目 录1 主要功能说明 ............................................................................................................................................. 12 系统依赖说明 ............................................................................................................................................. 2 3使用说明 ..................................................................................................................................................... 3 3.1安装 (3)3.1.1 通过pip install 命令安装 .......................................................................................................... 3 3.1.2 通过DOCKER 镜像安装 . (4)3.2RKNN-T OOLKIT 的使用 (5)3.2.1 场景一:模型运行在PC 上 ..................................................................................................... 5 3.2.2 场景二:模型运行在与PC 相连的RK3399Pro 、RK1808或RK1808计算棒上 .. (8)3.2.3 场景三:模型运行在RK3399Pro Linux 开发板上 (9)3.3混合量化 (9)3.3.1 混合量化功能用法 (9)3.3.2 混合量化配置文件 .................................................................................................................. 10 3.3.3混合量化使用流程 (11)3.4 示例 .................................................................................................................................................. 12 3.5API 详细说明 (15)3.5.1 RKNN 初始化及对象释放 (15)3.5.2 模型加载 (16)3.5.3 RKNN 模型配置 (19)3.5.4 构建RKNN 模型 ...................................................................................................................... 20 3.5.5 导出RKNN 模型 ...................................................................................................................... 21 3.5.6 加载RKNN 模型 ...................................................................................................................... 22 3.5.7 初始化运行时环境 .................................................................................................................. 22 3.5.8使用模型对输入进行推理 (23)T oy br ic kcon f id en t ia3.5.9 评估模型性能 .......................................................................................................................... 25 3.5.10 获取内存使用情况 .................................................................................................................. 28 3.5.11 查询SDK 版本 ......................................................................................................................... 30 3.5.12 混合量化 .................................................................................................................................. 30 3.5.13获取设备列表 (32)T oy br ic kc on f id en t ia1 主要功能说明RKNN-Toolkit 是为用户提供在PC 、RK3399Pro 、RK1808、TB-RK1808 AI 计算棒或RK3399Pro Linux 开发板上进行模型转换、推理和性能评估的开发套件,用户通过提供的python 接口可以便捷地完成以下功能:1)模型转换:支持Caffe 、TensorFlow 、TensorFlow Lite 、ONNX 、Darknet 模型转成RKNN 模型,支持RKNN 模型导入导出,后续能够在硬件平台上加载使用。
Kali Linux 无线渗透测试入门指南 中文版

3. 登录后探索入口中的不同设置,并找到和配置新 SSID 相关的设置。 4. 将 SSID 修改为 Wireless Lab 。取决于接入点,你可能需要重启它来改变设置。
7
第一章 配置无线环境
5. 与之相似,找到和 Wireless Security 相关的设置,将设置修改 为 Disable Security , Disable Security 表明使用开放授权模式。 6. 保存接入点的修改,并按需重启。现在你的接入点的 SSID 应该为 Wireless Lab 。 验证它的好方法就是使用 Windows 上的无线配置工具,并使用 Windows 笔记本观察可用的 网络。你应该能找到 Wireless Lab ,作为列表的网络之一。
Q1 在输入命令 ifconfig wlan0 之后,如何验证无线网卡是否正常工作? Q2 我们是否能够使用 Kali Live CD 执行所哟硟?我们能不能不将 CD 安装到硬盘上? Q3 命令 arp -a 展示了什么? Q4 我们在 Kali 中应该使用哪个工具来连接到 WPA/WPA2 网络?
1.4 连接到接入点
现在我们看一看如何使用无线适配器连接到接入点。我们的接入点的 SSID 是 Wireless Lab ,并没有使用任何身份验证。
实战时间 -- 配置你的网卡
下面我们开始。遵循这些步骤来将你的网卡连接到接入点。 1. 让我们首先看看我们的适配器当前检测到的无线网络是什么。输入命令 iwlist wlan0 来 扫描,你会发现你附近的网络列表。
8
第一章 配置无线环境
刚刚发生了什么?
我们已经成功将接入点 SSID 设置为 Wireless Lab 。它会发出广播,并被 Windows 笔记本以 及广播频段范围内的其它设备捕获到。 要记住,我们将接入点配置为开放模式,这是最不安全的,建议你不要连接这种接入点来上 网,因为任何 RF 范围内的人都能够使用它来联网。
CCS5使用说明

CCS5使用说明CCS5使用说明章节1:介绍本章节主要介绍CCS5(Code Composer Studio 5)的概述,包括软件的用途、功能特点以及适用的硬件平台等。
1.1 CCS5简介CCS5是一款用于嵌入式软件开发的集成开发环境(IDE),由德州仪器(TI)公司开发。
CCS5提供了全面而强大的工具和功能,可用于开发和调试各种微控制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应用程序。
1.2 CCS5的功能特点CCS5具有以下功能特点:- 代码编辑器:提供丰富的代码编辑功能,包括代码高亮、自动补全、代码折叠等。
- 编译器和调试器:支持多种编译器和调试器,可快速编译、调试嵌入式应用程序。
- 调试工具:提供强大的调试功能,包括实时变量监视、内存查看、断点设置等。
- 项目管理:支持创建和管理项目,方便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
- 插件扩展:支持丰富的插件扩展,可增强CCS5的功能和性能。
1.3 硬件平台支持CCS5支持多种硬件平台,包括德州仪器的DSP和微控制器系列产品。
详细的硬件平台支持列表可参考附件1:章节2:安装和配置本章节主要介绍CCS5的安装和配置过程,包括软件、安装步骤以及必要的环境配置。
2.1 软件CCS5的安装文件可从德州仪器官方网站()。
请确保的软件版本和您的操作系统兼容。
2.2 软件安装按照安装向导的指示,完成CCS5的安装过程。
安装路径可根据您的需求进行选择。
2.3 环境配置在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环境配置,包括设置编译器和调试器的路径、配置连接设备等。
详细的环境配置步骤可参考附件2:章节3:使用指南本章节主要介绍CCS5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常用功能,包括项目创建、代码编写、编译和调试等。
3.1 项目创建使用CCS5创建项目是开发嵌入式应用程序的第一步。
通过项目创建向导,您可以选择硬件平台、编译器和调试器等配置项,并指定项目的名称和路径。
3.2 代码编写在CCS5的代码编辑器中,您可以编写和编辑嵌入式应用程序的源代码。
华为路由交换端口镜像配置

一、端口镜像概念:Port Mirror(端口镜像)是用于进行网络性能监测。
可以这样理解:在端口A和端口B之间建立镜像关系,这样,通过端口A传输的数据将同时复制到端口B,以便于在端口B上连接的分析仪或者分析软件进行性能分析或故障判断。
二、端口镜像配置『环境配置参数』1.PC1接在交换机E0/1端口,IP地址1.1.1.1/242.PC2接在交换机E0/2端口,IP地址2.2.2.2/243.E0/24为交换机上行端口4.Server接在交换机E0/8端口,该端口作为镜像端口『组网需求』1.通过交换机端口镜像的功能使用server对两台pc的业务报文进行监控。
2.按照镜像的不同方式进行配置:1)基于端口的镜像2)基于流的镜像2数据配置步骤『端口镜像的数据流程』基于端口的镜像是把被镜像端口的进出数据报文完全拷贝一份到镜像端口,这样来进行流量观测或者故障定位。
【3026等交换机镜像】S2008/S2016/S2026/S2403H/S3026等交换机支持的都是基于端口的镜像,有两种方法:方法一1.配置镜像(观测)端口[SwitchA]monitor-port e0/82.配置被镜像端口[SwitchA]port mirror Ethernet 0/1 to Ethernet 0/2方法二1.可以一次性定义镜像和被镜像端口[SwitchA]port mirror Ethernet 0/1 to Ethernet 0/2 observing-port Ethernet 0/8【8016交换机端口镜像配置】1.假设8016交换机镜像端口为E1/0/15,被镜像端口为E1/0/0,设置端口1/0/15为端口镜像的观测端口。
[SwitchA] port monitor ethernet 1/0/152.设置端口1/0/0为被镜像端口,对其输入输出数据都进行镜像。
[SwitchA] port mirroring ethernet 1/0/0 both ethernet 1/0/15也可以通过两个不同的端口,对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分别镜像1.设置E1/0/15和E2/0/0为镜像(观测)端口[SwitchA] port monitor ethernet 1/0/152.设置端口1/0/0为被镜像端口,分别使用E1/0/15和E2/0/0对输入和输出数据进行镜像。
新鱼入缸的正确方法

新鱼入缸的正确方法1. 准备工作在将新鱼放入缸中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鱼儿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并且能够健康地生存下去。
1.1 缸的准备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适合鱼类生活的缸。
缸的大小应根据所养鱼的种类和数量来确定。
一般来说,每条小型热带鱼需要约5升的水容量,而大型热带鱼则需要更大的空间。
此外,缸内应有足够的隐藏处和游泳空间。
1.2 水质调节新鱼入缸前,我们需要调节好水质。
首先,使用去氯剂处理自来水,并确保水温适宜。
不同种类的鱼对水温有不同要求,所以需要根据养殖种类来确定最佳水温。
其次,检测并调整pH值、硝化物和氨含量等参数至适宜范围。
1.3 配置过滤系统过滤系统对于维持良好的水质至关重要。
选择适合所养鱼种和缸大小的过滤器,并确保其能够提供足够的水流和氧气。
1.4 预防疾病在将新鱼放入缸中之前,我们需要确保缸内没有任何潜在的疾病。
可以使用药物或者进行隔离来预防和治疗潜在的疾病。
2. 新鱼入缸过程当准备工作完成后,我们可以开始将新鱼放入缸中了。
下面是一些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新鱼能够平稳地适应新环境。
2.1 适应水温为了避免温度差异引起的伤害,我们应该先让新鱼适应水温。
将新鱼所处容器的水与缸内水进行温度匹配,并逐渐混合两者,直到温度一致。
2.2 缓慢释放将新鱼放入一个浮动袋中,并将浮动袋悬挂在缸内水中。
这样可以使新鱼逐渐适应缸内水质和环境。
每隔15分钟左右,向浮动袋中添加一些缸内水,直到袋子里的水量占大多数。
然后,将袋中的鱼缓慢释放到缸内。
2.3 观察行为在新鱼放入缸中后,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它们的行为。
如果鱼儿表现出异常或者不适应的迹象,我们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如调整水质、增加氧气等。
2.4 饲养适应期新鱼在刚入缸时可能会有些紧张和不适应。
所以,在这个适应期间,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它们的健康状况,并避免过度喂食。
同时,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也非常重要。
3. 新鱼入缸后的日常管理3.1 饲料选择根据所养鱼类的种类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
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的配制方法_概述及解释说明

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的配制方法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氢氧化钾甲醇溶液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作为碱性溶液在实验室和工业中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介绍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的配制方法,包括所需材料和详细的配制步骤。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是引言部分,对文章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了文章的目的。
其次是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的配制方法,包括配置材料和配制步骤两个小节。
然后是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对该溶液进行实验验证,并进行结果分析与讨论。
接下来是应用与前景展望,从应用领域概述和未来发展方向两个方面探讨该溶液的应用前景。
最后是结论与总结,总结本文主要发现并提出改进建议。
1.3 目的目前关于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的配制方法尚缺乏系统性的介绍和深入研究。
因此,本文旨在提供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来配制该溶液,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有望为相关行业和实验室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方向提供一定的借鉴。
2. 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的配制方法2.1 引言在许多实验和工业应用中,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被广泛使用。
这种溶液具有广谱的应用领域,例如化学合成、实验室研究以及一些特定的工业过程中。
本节将介绍如何准确并安全地配制出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
2.2 配置材料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氢氧化钾(KOH)粉末- 甲醇(CH3OH)- 纯净水- 称量仪器(电子天平或其他称重设备)- 容量瓶或锥形瓶- 搅拌棒或漩涡混合器2.3 配制步骤请按以下步骤进行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的配制:步骤1:安全措施在实验室操作前,请务必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眼镜和实验服。
同时,保持操作台面整洁,并确保通风良好。
步骤2:称量氢氧化钾使用称重设备准确称量出所需的氢氧化钾粉末。
为了制备10%的溶液,需要根据所需配制液体的总体积来计算出所需的氢氧化钾质量。
步骤3:加入甲醇将准确称量好的氢氧化钾粉末加入一个容器中,然后慢慢倒入适量的甲醇。
混合操作规程

混合操作规程
《混合操作规程》
混合操作规程是指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使用等过程中,需要同时进行多种操作和控制的一套规范性文件。
在工业生产和化工过程中,常常存在着需要同时进行多种操作和控制的情况,比如需要加热和搅拌、混合不同物质等等。
混合操作规程就是为了规范和指导这些复杂的操作流程,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混合操作规程通常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操作流程:详细描述了各种操作的顺序和步骤,包括加工、搅拌、混合、升温、降温等等。
对于每个操作步骤都有明确的指导要求,以确保每个操作都能够准确、规范地执行。
2. 操作参数:对于每种操作都有相应的参数要求,比如加热的温度范围、搅拌的速度等等。
这些参数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工艺要求确定的,能够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安全措施:对于可能存在危险的操作,混合操作规程中也会详细描述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以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 质量控制: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一直是关注的焦点,混合操作规程也会包括一些质量控制的要求,比如对原材料的要求、产品的成品检验等等。
总的来说,混合操作规程是对复杂操作流程的详细规范和指导,它既能够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又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工业生产和化工过程中,混合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生产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置SmartCloud Notes混合环境陈乒IBM 2016年1月目录1概要 (3)2典型配置步骤 (5)1概要SmartCloud Notes的架构有多种变化,以适应不用的目录类型,邮件路由方式等。
本文介绍了比较典型的一种。
更多信息请参考Connections Cloud和SmartCloud Notes的信息中心。
按照本文档配置的混合架构如下:On-Premise 邮件服务器本文样例中的参数:服务器参数On-Premise邮件服务器服务器名称:localmail/ibmsocialDomino Domain Name: ibmsocialNotes Named Network: TCPIP Network (无关紧要)全限定主机名:启用的服务:Router,SMTP,Calendar Connector,HTTP(可选)IP:124.251.38.49端口:1352, 80, 443通路服务器注:通路服务器就是Domino中继服务器,在SmartCloud Notes的信息中心和配置界面中统一称为“通路服务器”,故使用此名称。
通路服务器公共地址簿与内部邮件服务器不互为复本,不包含任何用户,但使用相同的cert.id验证。
服务器名称:passthr/ibmsocialDomino Domain Name: passthroughNotes Named Network: TCPIP Network (无关紧要)全限定主机名:启用的服务:除最基本的database服务外,不启用任何服务。
IP:124.251.38.50端口:1352SmartClo ud 服务器服务器OU:SCN/ibmsocial服务器基本名字:mail (真实服务器名为mail1、mail2、mail3…mailn)注:本样例把SmartCloud服务器配置为可直接发送Cloud用户的Internet邮件。
有的用户需要审计外出邮件,所以需要配置为任何外出的Internet邮件都需要经On-Premise服务器转发,这一点可以实现。
域名服务商A记录,用于指定的IP地址:A记录,用于指定的IP地址:MX记录,用于指定发往的邮件的接收主机():SPF记录,用于宣告SmartCloud主机()可以发送后缀为On-Premise 服务器所在的internet网络域()的SMTP邮件,不是冒名顶替的。
2配置步骤2.1在有公网IP的服务器上,安装配置一台Domino服务器。
注册几个测试账户。
打开Domino服务器的SMTP服务。
样例:2.2为了实现Internet邮件收发功能,在DNS服务商的控制台上,添加A记录和MX记录(这些不是为了SmartCloud服务器)。
A记录样例:其中,124.251.38.49是Domino邮件服务器的公网地址。
MX样例:几分钟后,给Domino服务器发送邮件,测试可用性。
例如给:admin@发送邮件。
2.3配置一台通路服务器(pass through server),配置的时候,选择“组织中的第一台服务器”,使用邮件服务器的cert ID,使用邮件服务器的管理员ID作为通路服务器的管理员。
配置单独的Domino网络域(例如:passthr),区别于其它任何服务器所在的Domino网络域。
Domino的所有可选服务都不选。
配置主机名,样例:2.4配置完毕后,启动通路服务器。
通路服务器的服务器文档样例:2.5打开通路服务器的服务器文档。
打开“安全性”附签,并在中继使用部分中,指定以下字段。
2.6打开邮件服务器的服务器文档。
打开“安全性”附签,并在中继使用部分中,指定以下字段。
2.7打开通路服务器上的公共地址簿,添加一个“连接文档”。
以便通路服务器可以找到目标服务器。
连接文档中,禁止复制,禁止路由。
日程安排也可禁止。
2.8测试通路服务器可以解析目标服务器的网络地址。
在通路服务器Domino控制台上用trace命令看是否可以连接到目标服务器。
2.9在域名服务商注册通路服务器的权限定主机名。
例如:2.10用Domino Administrator为SmartCloud Domino注册一个组织单元(如:SCN),按照文档,这个组织单元尽量只供SmartCloud Domino使用。
2.11打开localmail/ibmsocial的公共地址簿。
左侧选择Domains,右侧点按钮“AddDomain”。
填写相关信息。
其中“Global domain name”可以随意写。
忽略Restrictions附签,Conversions附签,主要注意Local primary Internet domain是否正确。
保存并关闭。
有多个域时,可参考:http://www-/support/knowledgecenter/SSPS94/hybrid/topics/cfg_hy_preparing_gl obal_domain_t.html?lang=zh2.12参考《Connections Cloud测试账户申请方法》,申请一个BP测试账号。
已管理员身份登录Connections Cloud。
点右上角菜单“管理”-“站点管理”。
在管理界面的左侧选择“IBM SmartCloud Notes”。
2.13在SmartCloud Notes配置界面中,选中“混合环境”。
2.14点“设置我的账户”。
警告今后无法改变主意。
2.15点“继续”按钮。
进入第一步“设置”。
系统告知配置混合环境需要的信息。
2.16左侧点“验证者标识文件”。
选择专门为SmartCloud Notes产生的组织单元。
(本例为SCN)。
如果OU ID有密码,请输入密码。
2.17点“上载”按钮。
如果上载成功,将看到成功页面。
2.18需要指定通路服务器(Pass through Server)。
右侧点“通路服务器”。
填写通路服务器的信息。
点“保存”按钮。
样例:2.19左边选择“邮件路由服务器”。
指定邮件服务器的信息。
点“保存”按钮。
样例:2.20左边选择“邮件服务器基本名称“。
一般写Mail。
点“保存”按钮。
样例:2.21左边选择“目录同步服务器“。
点“添加Domino目录”按钮。
添加目录服务器和目录数据库。
点“保存”按钮。
因还未初始化,同步状态为错误。
2.22左侧选“预配置测试工具”,右侧点“下载”按钮。
下载一个名为“liveservercheck.nsf”的数据库。
用Notes打开该数据库。
发现数据库以及为您初始化好了。
样例:2.23点击底部的“运行测试”按钮。
2.24打开SmartCloud Notes配置界面,左侧选择“账户设置”。
看到所有配置项均已完成。
2.25点“启用我的账户”按钮。
启用成功后,看到如下界面:2.26左侧选择“域配置工具”,右侧点击“下载”按钮。
下载一个名为“liveserverconfig.nsf”的工具。
用Notes打开此工具。
2.27点“开始配置报告”按钮。
我们可以得到“配置服务器”按钮点下后进行的操作。
这些操作目前没有进行,有助于我们了解混合环境需要配置。
2.28点击“配置服务器”按钮,进行正式配置。
配置完成后,出现配置完成对话框。
2.29点“确定”按钮。
系统出具配置修改报告。
可以保存或打印这个报告,以供参考。
样例:2.30在“SmartCloud Notes 管理”界面中,选择“帐户设置”窗口显示消息目录同步已完成。
请注意,目录同步不是在运行工具之后立即进行的,并且可能要花费24 小时之久才能完成。
从测试来看,这个步骤确实需要很长的时间,一个很小的names就需要几个小时。
从Domino Administrator看,SmartCloud Domino服务器在连接本地服务器。
2.31在左侧选择“因特网域验证”。
因特网域来自“全局网络域”文档。
目录同步刚开始的时候,没有要验证的因特网域,目录同步部分完成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因特网域的验证。
请参考《Connections Cloud测试账户申请方法》中有关因特网域验证的方法进行。
样例:添加CNAME样例:因特网域验证成功。
样例:2.32如果将来希望使用SmartCloud Notes服务器直接为云端用户发送邮件,那么需要在Internet服务商建立SPF记录。
建立SPF记录的步骤请参考《Connections Cloud测试账户申请方法》。
2.33点“账户设置”,等待目录同步完成。
完成后界面如下:2.34点“激活我的帐户”。
等待激活成功。
2.35检查从本地服务器到服务的网络连接。
用trace的方法来测试。
有时候服务器会不在服务状态,例如:同时,其它的服务器是可以连接的:2.36配置ID Vault。
登录到用于本地Domino 服务器管理的Domino Administrator 客户端。
打开用于目录同步的本地中心服务器。
单击配置选项卡,然后单击:安全性> 标识保险库文件。
注:如果未看到标识保险库文件视图,必须将服务器上的Domino 目录升级到8.5.1 FP2 或更高版本的模板版本。
选择服务标识保险库的标识保险库文件文档。
文档名的格式为/IDVault_customernumber,例如/IDVault_15679841。
单击: 工具> 标识保险库文件> 管理。
如果显示了一个描述标识保险库文件的窗口,请单击下一步。
选择任务添加或移除信任保险库文件的组织。
单击下一步。
点“添加或删除”。
选择您的服务用户的证明者。
也就是生成SmartCloud Notes上那些用户需要的验证者标识符。
样例:点“确定”按钮。
单击“下一步”,然后单击“配置”以确认更改。
在选择证明者提示窗口中,通过浏览找到并选择证明者的证明者标识文件(例如cert.id),然后单击确定。
输入密码,完成配置。
点“完成”。
从Administrator“配置”项卡中,单击安全性> 证书> 证书。
展开保险库文件信任证书,并验证是否具有由父证明者发出至标识保险库文件的保险库文件信任证书。
注:将在管理服务器上为该目录创建保险库文件信任证书。
如果您在非管理服务器上颁发了该证书,那么该证书在从管理服务器复制后将在该非管理服务器上可见。
2.37在左侧导航窗格中单击“配置测试”,然后单击“运行测试”。
通常会出现标识保险库配置失败信息,这是因为还没有用户移动到SmartCloud Notes上。
执行后面的步骤以后,这个错误自动消失。
有时候需要重启本地Domino的router任务才能生效,否则可能会出现可以trace通某云服务器但无法找到路由的情况。
2.38在本地Domino服务器注册一个用户,一定要给Internet地址,可以注册时赋予,也可以注册完成后编辑个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