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试题命制需要避免的三个误区
高考生物题中常见的20个陷阱

高考生物题中常见的20个陷阱1化合物元素的组成易错点易错分析:不能正确识记常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走出误区:不仅要记住教材中出现的常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如蛋白质(C、H、O、N,有的含S、P)、核酸(C、H、O、N、P)、糖(C、H、O)和脂质(C、H、O,有的含N、P)等,还要理解由这些物质水解或分解的产物的化学元素组成。
另外,还要注意总结一些化合物的特征元素,如Mg、Fe分别是叶绿素、血红蛋白的特征元素,N、P是构成DNA、RNA、ATP的重要元素。
2中心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等主要细胞器的功能易错点易错分析: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一些特殊问题理解不到位。
走出误区:(1)具有中心体的不一定都是动物细胞,如果有细胞壁也有中心体应该属于低等植物细胞。
(2)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线粒体:有些细菌(如硝化细菌、蓝藻等)虽然没有线粒体,它们可通过细胞膜上的有氧呼吸酶进行有氧呼吸。
真核细胞不一定都有线粒体:某些厌氧型动物,如蛔虫细胞内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还有一些特化的高等动物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也没有线粒体。
(3)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叶绿体: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属于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它的光合作用是在细胞质的一些膜结构上进行的,上面有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色素和酶。
另外,如光合细菌等可进行光合作用,但也没有叶绿体。
3真、原核细胞和病毒的结构易错点易错分析:不能认清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结构及其独有的特征,是造成这一错误的主要原因。
走出误区:原核生物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从同化作用类型来看,多为寄生、腐生等异养型生物,少数为自养型生物,如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硫细菌等,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合细菌等。
(2)从异化作用类型来看,多为厌氧型生物,部分为需氧型生物(如硝化细菌)。
(3)生殖方式多为分裂生殖(无性生殖)。
(4)原核生物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因为原核生物只进行无性生殖。
高中生物复习中常见有哪几类错误原因是什么怎样防止及纠正

高中生物复习中常见有哪几类错误?原因是什么?怎样防止及纠正?高中学生在生物复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概念不清,忽视前提或适用范围,公式法则记忆不清,文字推理及判断性错误,解题方法,技巧等没有真正掌握这样那样的复习中常易犯的错误,经整理,归类,并对误解进行剖析,指出原因及纠正方法。
一,概念性错误: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对一些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在生物学中一切推理,判断离不开概念,只有透彻理解概念,才能灵活运用生物学知识.因此,它是学好生物学,提高解题能力的基础。
但这种认识不是每个学生都十分清楚的,不少学生往往把概念当作僵死的条文,学时浮光掠影,一学而过。
复习时死记硬背,考试时错误迭出,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俯拾即是.例1:酶是( )所产生的,具有( )能力的蛋白质.它具有( ),( ),()的特性.误解;酶是(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它具有(催化性),(高效性),(多样性)的特性.剖析:酶应是活细胞所产生的,死细胞不能产生酶,催化是酶的作用,而专一性,高效性,多样性这三个特性是对酶这个催化功能来说的.解: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它具有(多样性),(高效性),(专一性)三个特性.例2;光合作用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能量及还原剂( ).A。
[H+],B.[H] C.[H2] D.H+误解:填A或C,D的答案均有.剖析:该题错误很多,填H+的人:不理解还原剂概念,H+质子应是氧化剂不是还原剂.而[H+]则代表氢离子浓度.H2虽可作还原剂,但光反应的产物,不是以氢的分子状态存在的,与事实不符.解:光合作用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能量及还原剂(B).例3;下列食物网中有( )个食物链.须鲸误解:12个.剖析c该错误是对食物链概念的本质、内涵没搞清楚.他们把一个箭头当成一个食物链.图中有12个箭头,故错答成12个.解;5个.诸如以上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如原生质,原生质层,赤道板,细胞板,染色体,染色单体,极体,极核,精子细胞、精于,外呼吸,内呼吸,遗传密码,遗传信息,吸收,吸附等等.防止这类错误的最好方法,是对相近概念进行列表、对比,从中找出特点.或把一个概念分解成内涵(本质)、外延(范围)两个部分,并通过举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也可以把概念所包含的复杂内容用图式来表示.二. 理解性错误:理解是指认识事物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而有些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用一些零散的不全面的日常概念代替科学概念.造成科学概念和原理的错误理解.例1:下列哪些生物属于原核生物?A.病毒B.细菌C.衣藻D.兰藻.误解;A.剖析;病毒属生物界中结构最简单,最低等的原始类群.它没有细胞结构,而原核生物指在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中,细胞内没有核膜的一类生物。
高中二年级生物考试复习常见误区

高中二年级生物考试复习常见误区在高中二年级的生物考试复习中,学生们常常会陷入一些常见误区,这些误区如同隐藏的陷阱,可能会让他们在考试中失分。
要想成功避开这些误区,首先需要了解它们的存在和如何避免。
一个普遍的误区是对生物学科概念的浅尝辄止。
学生们常常停留在对概念的表面理解,而没有深入掌握其背后的原理。
例如,学生可能只记住了细胞分裂的阶段名称,却未能理解每个阶段的具体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需要在复习时不仅要记住定义,还要深入探讨这些概念的应用和联系。
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依赖于死记硬背,而不是理解和应用知识。
学生们往往通过重复记忆来准备考试,而忽视了理解生物学原理和如何在不同情境中应用这些知识。
例如,在学习遗传学时,单纯记住基因的定义和遗传规律,而没有通过解题训练来加深对这些规律的应用理解,就容易在考试中出现问题。
在生物复习中,忽略实验操作和观察技能也是一个重要的误区。
生物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积累,还涉及大量的实验和观察。
学生们有时会低估实验技能的重要性,忽视实验步骤和数据分析的练习。
通过实践操作和分析实验数据,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在考试中运用这些知识。
此外,复习时的不均衡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学生们有时会过分集中于某一部分内容,而忽略了其他同样重要的知识点。
例如,学生可能对生态学部分复习较多,却忽视了细胞生物学或遗传学的复习。
全面而均衡的复习才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最后,考试准备的时间安排也是一个常见的误区。
学生们往往会在考试前急于突击复习,缺乏系统的学习计划。
有效的复习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逐步积累知识,并通过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来巩固和扩展这些知识。
通过了解这些常见误区,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学生们能够更有效地准备生物考试,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复习中注重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平衡知识点的复习,重视实验技能的培养,并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这样才能为考试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实现最佳的复习效果。
高考生物知识点误区有哪些

高考生物知识点误区有哪些在高考生物考试中,很多学生都存在一些知识点的误区,这导致他们在考试中犯错或无法正确回答问题。
本文将针对高考生物知识点的误区进行探讨,希望能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考试。
一、遗传学中的误区在高考生物中,遗传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然而,很多学生在遗传学的知识点上存在误解。
首先是关于显性和隐性基因的误区。
许多学生以为显性基因就是主导性的,而隐性基因则是次要性的。
实际上,显性基因只是指表现在个体形态或性状上的基因,而隐性基因则是不表现在个体形态或性状上的基因。
另外,许多学生也误认为个体的性状完全由显性基因决定,而忽略了环境的影响。
二、生态学中的误区生态学是高考中另一个重要的考点。
然而,生态学的概念和原理往往容易被学生们混淆。
常见的误区之一是将生态位与生物种类混为一谈。
实际上,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某个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一种生境和资源的方式,而生物种类则是指具有相同形态、生理特征和生物学特征的个体的总称。
另外,许多学生也会误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食物链指的是一个个体通过食物关系相互连接起来形成的一个链状结构,而食物网则是由多个互相交错的食物链组成的。
三、细胞生物学中的误区细胞生物学是高考生物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而其中的一些概念和知识点常常会引起学生的误解。
一个常见的误区是将有机物与无机物混淆。
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而无机物是指除了有机物之外的所有物质。
此外,很多学生也会误解细胞膜和细胞壁之间的区别。
细胞膜是指包围着细胞质的一个薄膜,具有选择性透过性和细胞辨识功能,而细胞壁则是由纤维素组成的,包裹在细胞膜的外面,为细胞提供支持和保护。
四、生物技术中的误区生物技术在高考生物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然而,由于其复杂性,很多学生容易在生物技术的知识点上出现误区。
一个典型的误区是将基因工程与转基因混为一谈。
基因工程是指通过改变生物体中的基因来改变其性状的技术,而转基因则是指将外源基因导入到接受体生物体中的技术。
如何避免高中生物考试的错误

如何避免高中生物考试的错误在高中生物考试的旅程中,常常会有各种误区潜藏其中,像是狡黠的陷阱,等待着无知的考生。
了解这些常见错误,并在备考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极大地提高成绩。
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如何避免这些常见的考试错误,确保最终的成功。
首先,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是避免错误的关键。
许多学生会在表面知识上停留,缺乏对基本原理的深刻理解。
生物学不是单纯的记忆生物名词和定义,而是需要深入掌握如细胞结构、遗传学、生态系统等基本概念。
通过多做总结和整理概念图,帮助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将为解决复杂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解题技巧的掌握同样重要。
许多学生在考试时容易陷入细节陷阱,忽略了问题的实质。
有时候,题目看似复杂,其实是考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因此,面对每一个问题时,应仔细分析题干,准确把握问题的要求,而不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复习时的有效方法也是关键之一。
仅仅依靠重复记忆是不够的,应该通过做题、模拟考试等方式来检验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
通过这种实践,可以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特别是在做错题时,要仔细分析错误的原因,并总结出应对策略,以避免在类似题目上再次出错。
在备考过程中,时间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合理规划复习时间,确保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充足的复习时间。
同时,要学会在考试中合理分配时间,避免在某一题目上花费过多时间,从而影响到其他题目的作答。
科学的时间管理不仅能提高考试效率,还能有效减少考试焦虑感。
此外,考试前的心理调整也不可忽视。
心理紧张可能导致考试中的发挥失常,因此,考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适当的放松,避免过度焦虑。
充分的休息和适度的放松,可以使你在考试时保持最佳状态,从而减少因为紧张导致的错误。
总结来说,避免高中生物考试错误的关键在于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掌握有效的解题技巧,科学的复习方法,合理的时间管理,以及良好的心理状态。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策略,可以使你在生物考试中游刃有余,最终取得理想的成绩。
生物考试复习中的常见误区分析

生物考试复习中的常见误区分析生物考试复习中的常见误区分析在生物考试复习的旅程中,许多考生和学习者常常不自觉地陷入一些常见的误区。
这些误区不仅可能使他们的努力付诸东流,还可能在考试中遇到困惑。
为了帮助大家更有效地备考,下面将从几个常见的误区入手,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
首先,一个普遍存在的误区是对生物学科内容的表面化理解。
许多考生在复习时仅仅停留在记忆基本概念和术语上,例如细胞的结构、基因的作用等,而忽略了对这些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深入理解。
生物学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点的堆砌,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这些知识点如何在生物系统中相互作用。
例如,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时,如果仅记住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基本步骤,而没有明白这些过程对生物体发育和遗传的意义,那么在面对复杂题目时就会感到无从下手。
深刻理解每个概念如何影响整体系统的功能,是生物学习的关键。
其次,许多考生容易在考试复习中忽视实验技能的训练。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技能不仅帮助理解理论知识,还在考试中常常作为题目的一部分出现。
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的解释能力是考试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如果在复习中只关注书本知识,而没有练习实际的实验操作或分析实验数据,就可能在涉及实验题目时感到措手不及。
实际操作和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对于掌握生物学科的整体知识体系至关重要。
另一个常见的误区是过度依赖记忆技巧,而忽视了知识的应用和迁移能力。
生物学科的知识点虽然需要记忆,但更需要通过实际的应用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例如,记住一个特定的代谢途径或生理过程,仅仅停留在记忆层面是不够的。
考生需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等方式,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
记忆只是学习的基础,如何将记忆中的知识有效应用到问题解决中,是提高考试成绩的关键。
此外,考生常常会出现复习时间安排不合理的误区。
许多人在复习过程中往往会集中精力于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部分,而忽视了其他同样重要的知识领域。
生物学的各个章节和知识点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某些章节的理解可能会影响对其他章节内容的掌握。
高考生物答题时如何避免丢分陷阱

高考生物答题时如何避免丢分陷阱高考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而生物作为其中的一门学科,想要取得高分,不仅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还需要在答题过程中巧妙避开各种丢分陷阱。
以下就为大家详细介绍高考生物答题时如何避免丢分陷阱。
首先,要明确高考生物的题型特点。
高考生物题型通常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简答题等。
选择题注重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辨析,填空题则要求对知识点的准确记忆和运用,实验题侧重于考查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论推导的能力,简答题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回答。
在答题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丢分陷阱之一是审题不清。
很多同学在看到题目后,急于作答,没有仔细阅读和理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例如,题目中可能会提到“错误的是”“不正确的是”等关键词,如果没有注意到,就很容易选错答案。
还有一些题目会给出特定的条件和范围,如果忽略了这些,也会导致答案错误。
因此,在答题前,一定要认真审题,圈画出关键词和关键信息,确保自己理解了题目的要求和意图。
另一个常见的丢分陷阱是概念混淆。
生物学科中有很多相似的概念,如果没有清晰的区分和准确的理解,就容易在答题时出错。
比如,“染色体组”和“基因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等等。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对相似概念进行对比和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加深记忆和理解。
答题不规范也是导致丢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填空题和简答题中,答案的表述要准确、完整、清晰。
比如,在回答遗传图解时,要标明亲本、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交配方式等;在描述实验步骤时,要按照顺序,详细而准确地写出每一个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如果答案书写潦草、逻辑混乱或者缺少关键步骤和要点,都会被扣分。
粗心大意也是不容忽视的丢分因素。
例如,在计算时忽略了单位的换算,或者在填写答案时写错了序号、字母等。
这些看似小的错误,却可能导致整道题丢分。
所以,在答题时要保持细心和认真,做完题目后要仔细检查,避免因为粗心而丢分。
高考生物命题中的陷阱知识

高考生物命题中的陷阱知识1.有关细胞分子组成的八个“不一定”(1)含有还原糖的植物组织不一定能用于还原糖鉴定西瓜、葡萄等含色素的植物组织不能,因有颜色干扰。
(2)蛋白质在合成过程中分子量减少的不一定只有形成肽键时脱去水的相对分子量,还可能有肽链间形成二硫键时脱去“H”的相对分子量。
(3)字母A不一定代表腺嘌呤在DNA和RNA中可分别代表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在ATP中则代表腺苷。
(4)DNA不一定在细胞核中且不一定和蛋白质结合成染色质(体)真核细胞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及细菌拟核、质粒含的DNA均不属此类。
(5)DNA不一定呈链状细菌的质粒为环状DNA。
(6)糖类不一定都能作能源物质脱氧核糖、核糖、纤维素属结构糖类。
(7)糖类不一定都有甜味纤维素、淀粉。
(8)激素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性激素为脂质,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
2.与细胞结构有关的“不一定”(1)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一定就是动物细胞,如植物根尖细胞也不含叶绿体。
(2)没有大液泡的细胞不一定就是动物细胞,如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
(3)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就是动物细胞,如低等植物细胞也含有中心体。
(4)同一生物不同细胞的细胞器种类和数量不一定相同,如洋葱根尖细胞无叶绿体。
(5)同一细胞的不同发育时期细胞器种类和数量不一定相同,如哺乳动物红细胞随着不断成熟,细胞器逐渐退化。
(6)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有叶绿体,但高等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上进行。
(7)真核细胞不一定只有一个细胞核,如双小核草履虫有2个、人的骨骼肌细胞有几百个细胞核。
(8)无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虽无细胞核但属真核细胞。
(9)真核细胞不一定都有线粒体,如蛔虫的体细胞。
(10)含有核酸的细胞器不一定只有叶绿体和线粒体,还有核糖体(含rRNA)。
(11)生物膜中的脂质不一定只有磷脂,还含有胆固醇。
(12)细胞中基质的成分不一定相同,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核基质成分各不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9・
近6 年高考生物学试题能力素养特点浅析与备考建议
邓纯臻 隆 平 ( 四 川 省 攀 枝 花 市 第 七 高 级 中 学 校 6 1 7 0 0 5 )
这样做看似 “ 穿新鞋 ” , 实为“ 走老 路” 。以前述 试卷 第
5 2题 为例 : 图 1中, I~V表示某植物细胞某些代谢 过 程, a ~e 表示相关物质 。图 2表示在不 同温度下 , 测 定 该植物 1 c m 叶片重量 ( m g ) 变 化情况 ( 均考 虑为有 机
物 的重 量 变 化 ) 。
・
4 8・
生 物学教 学 2 0 1 7 f i - ( 第4 2 卷 簋 塑
高 中生 物 学 试 题 命 制 需 要 避 免 的 三个 误 区
张淑伟 ( 河 北 省 唐山 外国 语 学 校 0 6 3 0 0 0 )
摘 要 本 文以某市 2 0 1 6 年高 二、 高三年级第 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为例 , 说明高 中生 物学试题命制 的三个误 区 : 直接使用
型。1 只具有公 鸡 被 羽型 的 公鸡 与 3只母 鸡交 配 , 每
只母 鸡 产 下 l 2只 鸡 蛋 。在 总 共 孵 化 的 3 6只 小 鸡 中 ,
有些教师命题前 搜集 了大量各省市较 新颖 的高 考
题、 模拟题 。命题 时用 这 些试 题 进 行 “ 拼凑型” 组装。
有 l 5只具有母鸡被羽 型的公鸡 , 1 8只具有母鸡被 羽型
的母鸡 , 3只公 鸡被 羽型 的公 鸡。那 么 , 3只亲代 母 鸡
最 可 能 的 基 因型 是 (
A. 2 HH , Hh C. 1 HH . 1 Hh. 1 h h
)
B. 1 HH , 2Hh D. 2HH . 1 h h
: d l 母 c l c b T I
区分 。考试时 预先做 过此题 的与未做 的学 生花费 的时
目或 高考原题 , 这样 的试题 经过使用 , 质 量有保 障。但
是用 同样的题 目衡量 不 同学校 学生 的学 习情 况 、 教 师 的教 学水平时则 有失 公允 , 所 以大 型考试 中尽 量不 出 现复习资料 中 的原题 。 以某 市 2 0 1 6 -2 0 1 7学年 度 高
息 的能力要 求较 高 , 得 分率较 低 。命 制试 题是 一项 复
。
若 突 然 降低光 照 强度 , 。
— 。
短 时间 内 c 5 的含量将—
—
( 2)图 1 中 ,I ~ V 过 程 能 产 生 [ H]的 是
— —
; Ⅲ ~V过程 产 生 A T P最 多 的 是—
物质 a 、 c 分别是—
间不 同 , 做过 的学 生甚至能将答案记住 , 未 做过 的学 生 匆匆审题不 明其 意胡 乱选择 。笔者认为这样 的试题 其
实 区分度不好 , 不适 合放 到生物 学起 始年 级 的考试 中
二年 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学试 卷第 4 0题为例 : 公 鸡被 羽型是 只在 公鸡 中表 现 的性状 , 它 由常染 色体 隐
性基 因型 h h决定 , 显性等位基 因产生具有母 鸡被 羽型
使用 。大 型考试 中若 学生 遇到 曾经做 过 的原题 , 无 法
体现考试 的公 平性 和时效性原则 。
2 将 多道 优 秀试 题 简 单 堆 砌 重 组
的公 鸡 。所有 的母 鸡 不论基 因型如何 , 都是 母鸡 被 羽
—
。
堆叠
—
—
m g0
而成 的, 该过 程 中能 量变 化过 程 是
过 程发生 的场所 是—
—
—
—
图 中 Ⅳ
本题 考查从 图中获取有效信息 , 通 过分析 、 比较 与
综合 , 对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 吸的相关 知识进行解 释 、 推 理、 计算 。题 中的 3幅图都 分别在不 同题 目中出现过 , 把它们 拼凑在一起 合 成一道 大题 , 对学 生识 图获 取信
维持 1 6 ℃, 植物 能否 生 长?
— —
。
原创试题是命 题 的最 高境界 , 教师 把教 学过 程 中
学生具有普遍性 的问题 收集整理 , 命制优质试 题 。但
明原 因 , 如 能 生 长, 求 出 1 c m 0叶 片 一 昼 夜 增 重
生物 学教 学 2 0 1 7 年( 第4 2 卷) 第7 期
( 3 ) 从 图 2分 析 , 该 植 物 的呼 吸速 率 为—
示为— —
( m g / c m_ 2. h ) ( 用 图 中字母 表示 ) , 实 际光 合速 率 可表
( m g / c m ・ h ) ( 用图 中字母表示 ) 。 如 不能 生长 说
( 4 ) 从 图 2分析 , 维持 1 1 h光 照 , 1 3 h黑 暗 , 温 度
复习资料中的现成题 目或高考原题 , 将多道优秀试题简单堆砌重组 , 原创试 题考查范围过窄。
关键词 生物学试题 命制 误 区
1 直接使用复 习资料 中的现成题 目或高考原题 部分教师命题 时 , 直 接使 用复 习资 料 中 的现成 题
本题考查基 因分 离定律 的实 质及 应用 , 要求 考 生 掌握基 因分离 定律 的实 质 , 能正 确分 析和 理解题 干 的 内容 。题干文 字表述 就有 1 7 1 个字, 且 相对 性状 不 易
a
叶 片 重 量 (一 M c X J
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亍 。 h
l光 照 处 理 1 h
相对 值 ( n I )
X
Y
二
叶片
实验结果
图1 某植物细胞某些 代谢过程
( o C)
图 2 不同温度下 , 该植 物叶片重量变化情况
( 1 ) 图 I中, I 过程发生 的场所 是 由—
—
、 —
—
。 —
杂 的系统 工作 , 涉及 试题 取材 、 创设情 境 、 设 问以及 考 查角度 的独 到性 , 命 题者需对素材进行裁 剪加工 , 精心 打磨 , 最后巧 妙构题 。对较 新颖 的优 秀试题 进 行 改编
达到 5 0 %以上为宜 。
3 原 创 试 题 考查 范 围 过 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