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物学复习试题1说课材料

合集下载

环境生物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物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物学复习资料环境生物学复习资料环境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关注着生物如何适应和影响其生存环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环境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和原理,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

1.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体和其生存环境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

它包括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生物群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如土壤、气候和水体)。

生态系统的研究帮助我们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物群体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 生态位生态位是一个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或职位。

它包括生物的生活方式、所占据的空间和资源利用方式等。

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可以是竞争的,也可以是互补的。

生态位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共存。

3.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存在的各种生物种类的数量和多样性。

它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的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4. 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是一个衡量人类活动对地球资源消耗的指标。

它是指为满足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的需求而占据和消耗的土地和水资源的面积。

生态足迹的概念提醒我们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地球资源,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指地球气候系统发生的长期变化。

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化和化石燃料的使用,导致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而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物种分布的变化、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生态位的改变。

6. 生态恢复生态恢复是指通过人类干预和管理来修复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

它可以包括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物种保护和生态工程等方法。

生态恢复的目标是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维持。

7. 生物监测生物监测是通过观测和记录生物群体和环境参数来评估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采样和分析生物样本、观察物种丰富度和群落结构等方式进行。

环境生物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物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物学》课程期末试卷 (A)一.名词解释(每词 2 分,共 20 分)1. 生物转运:指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和方式同生物机体接触而被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

2. 生物浓缩系数:指生物体内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的浓度同它所生存的环境中该物质的浓度比值,可用以表示生物浓缩的程度。

3. MFO: 即混合功能氧化酶,是污染物在体内进行生物转化相Ⅰ过程中的关键酶系。

存在与大多数组织的细胞内质网上,但肝脏的活性较其他组织中活性要高得多。

组成包括:细胞色素 P450 、 NADPH 细胞色素 P450 还原酶和磷脂。

其作用是代谢非极性的亲脂性有机化合物。

许多外源性化合物进入生物体内,经混合功能氧化酶作用后发生各种变化,经代谢排出体外。

4. 敏感种:指对环境条件变化反应敏感的物种。

这类生物对环境因素的适应范围比较狭窄,环境条件稍有变化即不能忍受而死亡。

5. 环境激素(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指环境中存在一些天然物质和人工合成的环境污染物具有动物和人体激素的活性,这些物质能干扰和破坏野生动物和人内分泌功能,导致野生动物繁殖障碍,甚至能诱发人类重大疾病,如肿瘤。

又称为环境激素,外源性激素。

主要包括天然雌激素和合成雌激素,植物雌激素,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环境化学物。

6. LC 50 :半数致死浓度,能引起一群动物的 50% 死亡的最低剂量。

7. 蓄积系数:分次给受试物后引起 50% 受试动物后出现某种毒效应的总剂量,与一次给受试物后引起 50% 受试动物出现同一毒效应的剂量的比值,比值愈小,蓄积作用愈强。

蓄积系数K= ∑LD 50(n)/ LD 50(1)8. 致突变效应:某些物质引起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基因结构的变化的作用,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9. 生物修复: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和植物)将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或海洋中的危险性污染物现场去除或降解的工程技术。

10. 基因工程:在体外将外源 DNA 分子(往往是某一特定的基因)酶切,与载体连接后导入到受体细胞中,使该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过程。

环境生物学试题一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试题一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试题一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个方面?A.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B.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A. 生态系统的功能B.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C. 物种的分类与演化D. 环境因素对生物种群的影响答案:C3.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生物形态和生理结构的改变B. 生物行为的改变C. 生物基因的改变D. 以上都是答案:D4.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不包括以下哪项?A. 物种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个体多样性答案:D5.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生物形态的改变B. 生物生理功能的紊乱C. 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D. 以上都是答案:D6. 环境生物学中,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指的是什么?A. 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直接和间接利益B. 生态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C. 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D. 生态系统内部能量的流动答案:A7.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研究的方法?A. 野外观察B. 实验模拟C. 计算机模拟D. 历史文献研究答案:D8.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指示器的作用是什么?A. 指示环境质量的变化B. 指示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C. 指示生物多样性的变化D. 以上都是答案:D9.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修复的概念指的是什么?A. 利用生物来净化环境B. 利用生物来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C. 利用生物来治理环境污染D. 以上都是答案:D10. 环境生物学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包括以下哪项?A. 经济的持续发展B. 环境的持续保护C. 社会的持续进步D. 资源的持续消耗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哪些方面?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 生物对环境的改造D. 环境对生物的保护答案:A、B、C2. 环境生物学中,环境污染的类型主要包括哪些?A. 水污染B. 大气污染C. 土壤污染D. 噪音污染答案:A、B、C、D3.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哪些?A. 直接价值B. 间接价值C. 潜在价值D. 非使用价值答案:A、B、C、D4. 环境生物学中,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哪些?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信息传递D. 生物多样性维持答案:A、B、C、D5.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修复的方法主要包括哪些?A. 植物修复B. 微生物修复C. 动物修复D. 物理化学修复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环境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

环境生物技术复习资料

环境生物技术复习资料

环境生物技术复习资料1、什么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有何特征?答:由于自然或人为的活动引起某些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有毒有害因素进入环境,在数量或强度上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和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体、土壤等)发生改变,扰乱和破坏了环境生态平衡,进而使环境系统状态与功能变差,最终影响人类及其它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不协调现象。

特征:污染的广泛性,危害的长期性,作用的复杂性,影响的多样性,治理的困难性2、什么是优先污染物?什么是持久性污染物?答:优先污染物指的是在众多的污染物中筛选出的潜在危险大并作为优先研究与控制对象的污染物。

主要包括有机酚类、有机氯农药、氰化物;重金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一类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长距离迁移能力和高生物毒性的特殊污染物。

包括有毒有机污染物:酚、氰等,有机氯和有机汞。

无毒有机污染物3、解释下列概念:①污染物的富集:指的是生物有机体或处于同一级营养上的生物种群(包括动植物)从周围环境中蓄积难分解的有机毒物或某些重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等,使生物体内此类物质的浓度远远高于环境介质浓度的现象。

②污染物的积累:通过生物吸收、吸附、吞食等蓄积重金属、重金属化合物及难分解的有机毒物,并随着生长、发育过程使污染物浓度进一步增大的现象。

③污染物的生物放大:生态系统中基于食物链关系的生物富集与积累而使某种原素或难分解的毒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级增大的现象。

4、环境中的污染物如何进行自净?(论述)答:指通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作用,逐步消除污染物,达到自然净化的过程。

主要有(1)水体自净:水体通过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

微生物对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

(2)土壤污染的自净1)绿色植物的根系吸收、转化、降解和生物合成;2)土壤微生物降解、转化和固定作用;3)有机、无机、胶体及其复合体的吸收、络合和沉淀。

水体、土壤的自净类型(一)物理净化指污染物由于稀释、扩散、凝聚、吸附、淋洗、沉降和挥发等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沿着物流方向降低的过程。

环境生物学期末复习考试资料1

环境生物学期末复习考试资料1

环境生物学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方式主要有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生物迁移2、污染物在水体中转化的主要途径有氧化还原作用、配合作用、生物降解作用。

3、环境污染物透过生物膜的生物转运过程,主要分为被动转运、特殊转运和胞饮作用三种形式。

4、大多数动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吸收、消化管吸收、皮肤吸收三条途径。

5、污染物对生物的不利影响最先作用于细胞膜。

6、污染物进入机体后导致的生物化学变化包括:防护性反应和非防护性反应。

7、酶抑制作用可分为可逆和不可逆抑制作用两大类。

8、多种化学污染物的联合作用通常分为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和拮抗作用4种类型。

9、环境效应按环境变化的性质可分为环境生物效应、环境化学效应、环境物理效应10、污染物进入环境的途径包括:自然界释放、人类活动过程中的无意释放和人类活动过程中故意应用。

11、环境中微生物对金属的转化,主要是通过氧化还原和甲基化作用12、环境激素主要包括天然激素和合成激素、植物雌激素、和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环境化学物质等三类。

13、影响生物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受试生物、试验条件和不同的实验室。

14、水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有:水污染的细菌学监测;浮游生物监测法;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监测法和微型生物群路监测法。

15、污染物对群落的影响表现在:污染物可导致群落组成和结构的改变。

16、环境污染的“三致作用”是指环境污染具有使人或哺乳动物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作用。

17、毒性试验常用参数EC50和IC50分别表示能引起50%受试生物的某种效应变化的浓度和能引起受试生物的某种效应50%抑制的浓度18、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基础是基因工程。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环境生物效应:各种环境因素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变异的效果。

2、污染物转化: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其形态或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行为毒性:当一种污染物或其他因素(如温度、光照、辐射)使得动物一种行为改变超过正常变化的范围。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考试主要内容说课材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考试主要内容说课材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考试主要内容2009年环境生态学(双语)考试主要内容第一章:Introduction :what is ecology专业名词解释:Ecology can be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sms and environment.可以被定义为生态,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Ecology is indeed 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sms and the environment.生态确实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Biosphere (生物圈): The portions(部分)of earth that support life, also refers to the global ecosystem(生态系统). 生物圈(biosphere)地球表层中的全部生物和适于生物生存的范围,它包括岩石圈上层、水圈的全部和大气圈下层。

Ecosystem (生态系统): A biological community plus all of the abiotic factors influencing that community. 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由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以及分解者(腐生微生物)4部分组成。

Nutrient (营养): Chemical substance require for the development, maintenance and reproduction of organisms.生物体的生长,维护和繁殖所需的化学物质。

Epiphytes (附生植物): A plant, such as orchid, that grows on the surface of another plant but is not parasitic. 一个(如兰科)植物,生长在另一种植物的表面,但不寄生。

环境生物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生物学的定义是什么?A. 研究生物物种的起源和进化历程B. 研究生物在环境中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C. 研究生物的生理机制和行为方式D. 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和适应性演化答案:B2. 下面哪个层次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个体B. 种群C. 社区D. 地球答案:A3. 生态位描述了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以下哪个陈述是正确的?A. 不同物种可占据相同的生态位B. 一个生态位可由多个物种共享C. 生态位仅仅与食物资源相关D. 一个生态位仅能支持一个物种答案:B4.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推动力,以下哪个陈述是正确的?A. 自然选择仅仅发生在群体层次B. 自然选择只考虑个体的生存能力C. 自然选择只与遗传变异有关D. 自然选择是环境与遗传的相互作用结果答案:D5. 以下哪个生态指标用于描述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A. 生物量B. 种群密度C. 生产力D. 物种丰富度答案:D二、简答题1. 解释生态系统的概念,并描述其层次结构。

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和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相互关联的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包括了多个层次结构,从个体、种群、生物群落到生态位、生态区和生物圈等层次。

个体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种群是同一物种的个体构成的群体,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物种组成的群体,生态位描述了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生态区是具有相似生态条件的生态系统的集合,生物圈则是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总和。

2. 简要解释生态位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的特定角色和功能。

它描述了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和竞争关系。

举例来说,老虎和狮子都属于大型食肉动物,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占据着相似的生态位,它们都是顶级捕食者,以其他较小的动物为食。

然而,由于栖息地和食物资源的不同,它们的生态位有所差异,老虎主要栖息在森林中,而狮子则主要栖息在草原上。

三、论述题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基础,而环境生物学的研究旨在理解和维护这个复杂的系统。

环境生物学的试题和答案说课材料

环境生物学的试题和答案说课材料

环境生物学的试题和答案《环境生物学(孔繁翔)》_课后习题答案及复习重点61-2不需要购置昂贵的仪器及进行仪器保养和维修;可大面积或长距离内密集布点;缺点:反应不够迅速,无法精确检测某些污染物的含量;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季节和地理环境等;4、好氧生物处理与厌氧生物处理有哪些主要区别?;答:(1)起作用的微生物群种不同(2)产物不同(;5、请叙述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以及所涉及的重要工具;答:基本过程:1.制备目的基因2.选择合适的载体;4不需要购置昂贵的仪器及进行仪器保养和维修。

可大面积或长距离内密集布点。

缺点:反应不够迅速,无法精确检测某些污染物的含量,精度不高。

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季节和地理环境等。

4、好氧生物处理与厌氧生物处理有哪些主要区别?答:(1)起作用的微生物群种不同(2)产物不同(3)反应速度不同好氧分解速度快,厌氧分解转化速度慢,效率低,时间长(4)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好氧生物处理要求充足供氧,对其它环境条件要求不太严格;厌氧生物处理要求绝对厌氧环境,对其它环境条件(如pH值,温度等)要求甚严,一般要求有机物浓度>1000mg/l。

(5)受氢体不同。

好氧生物以分子态氧为受氢体,厌氧生物以化合态盐、碳、硫、氮为受氢体5、请叙述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以及所涉及的重要工具酶。

答:基本过程:1.制备目的基因 2.选择合适的载体,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相连接生成重组DNA分子 3.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4.对目的基因的筛选和检测5.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的表达重要工具酶:限制性内切酶、 DNA连接酶6、什么是水体自净?自净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哪些作用?可根据哪些指标判断水体自净程度?答:受污染的水质自然地恢复原样的现象成为水体自净发生的作用:物理作用:稀释、沉降化学作用:氧化、还原、凝聚生物作用判断指标:1.有机物的浓度 2.生物的相 3.溶解氧的浓度7、简述污染物对生物大分子的影响。

答:污染物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可直接与生物大分子反应,共价结合,导致生物大分子的化学性损伤,从而影响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引起一系列生物学反应,产生毒效应8、在生物测试中,受试生物一般应符合哪些条件?1. 受试生物对试验毒物或因子具有敏感性○2.受试生物应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和足够的数量,并在全年中在某一实际区域范答:○3.受试生物应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具有重大的生态学价值○4.在实验室内易于培养和繁殖○5受试生物应具有丰富的围内可获得○6.受试生物对试验毒物或因子的反应能够被测生物学背景资料,人们已经清楚了解受试生物的生活史、生长、发育、生理代谢等○7.受试生物应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应考虑人类食物链的联系定,并具有一套标准的测定方法或技术○9、厌氧生物处理废水的原理是什么?简述厌氧发酵的生化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题一、名词解释(5个,10分)光化学烟雾: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叫做光化学烟雾。

氧化应激(OS)是指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倾向于氧化,导致中性粒细胞炎性浸润,蛋白酶分泌增加,产生大量氧化中间产物。

氧化应激是由自由基(活性氧自由基(ROS)和活性氮自由基RNS)在体内产生的一种负面作用,并被认为是导致组织损伤、衰老和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共代谢作用:只有在初级能源物质存在时微生物才能进行有机物的生物降解过程。

硝化作用:是好氧条件下在无机化能硝化细菌作用下氨被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

生物转化:指污染物进入生物机体后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 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并形成一些分解产物或衍生物的代谢变化过程。

氧垂曲线:在河流受到大量有机物污染时,由于有机物这种氧化分解作用,水体溶解氧发生变化,随着污染源到河流下游一定距离内,溶解氧由高到低,再到原来溶解氧水平,可绘制成一条溶解氧下降曲线,称之为氧垂曲线。

固定化酶:通过物理吸附法或化学键合法将水溶性酶和固态的不溶性载体相结合,使酶变成不溶与水但仍保催化活性的衍生物。

BOD5 每日容许摄入量(ADI)最高容许浓度(MAC)PM2.5混合功能氧化(MFO)相Ⅰ反应相Ⅱ反应污泥负荷(Ls)污泥沉降比(SV)二、填空(每空1分,共约40分)1.土壤中,硫酸盐在硫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将硫酸盐还原成硫化氢。

2.污染物经完整皮肤吸收,脂/水分配系数接近的化合物最容易经皮肤吸收。

3.微宇宙法是研究污染物在生物、、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水平上的生物效应的一种方法。

标准化水生微宙的实验容器为L。

4.大肠菌群是较好的水质粪便污染的指示菌,其检验方法有和两种。

5.MFO代谢有机化合物,转化成低毒易溶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但有的则变成高毒甚至致癌物。

6.劣质磷肥,除含大量重金属外,三氯乙醛的含量也很高;氯乙醛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迅速转为,其毒性大于三氯乙醛。

7.排泄主要途径是,随尿排出;其次是经通过消化道,随粪便排出,挥发性化学物还可经呼吸道,随呼出气排出。

8.对于能发生生物浓缩的外源性物质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 难以生物降解(2) 具有亲脂性。

9.铅被机体吸收后90%沉积在骨骼中;有机氯农药蓄积在脂肪组织中。

10.生物对环境的污染效应有①病原微生物的危害,能使人动物及植物致病;②水体富营养化;③污染生物的代谢产物,使其他生物中毒,食品污染等。

11.评价微生物污染状况的指标可用细菌总数和链球菌总数;测定大气污染的细菌总数的方法有:沉降平皿法;吸收管法;撞击平皿法;滤膜法。

12.一定剂量的化学物质A和B分别引起某动物15%和40%的死亡率,经A和B同时作用于100只活的动物,若A和B具有独立作用,那么将死亡只;若A和B具有相加作用,那么将死亡只。

13.为了探明环境污染物对机体是否有蓄积毒作用,致畸、致突变、致癌等作用,随着毒理学的不断进展,人们又建立了试验、试验、试验和致癌试验等特殊的试验方法。

14、污染物进入人体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和皮肤三条途径。

15.由于化学氧化和细菌的联合作用,在矿区会产生严重的酸性矿水污染。

16.体内存在能阻止或减缓污染物由血液向组织器官分布的屏障主要有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

17.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包括初沉淀池、曝气池、二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装置四个单元。

18.慢性毒性试验染毒组剂量的选择可参考二组数据:一是以亚慢性阈剂量为出发点,即以亚慢性阈剂量或其1/5 (1/2 剂量为慢性毒性试验的最高剂量;二是以LD50 剂量为出发点,即以其1/10剂量为慢性试验的最高剂量。

19.指示植物的选择方法有:法、法和法。

20.Ames试验利用的材料为型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该菌在缺乏或少含量的组氨酸的低营养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21.触机体的环境污染物透过生物膜的生物转运过程,主要分为被动转运、特殊转运和胞饮作用三种形式。

22.体内的生物转化I相过程主要进行氧化还原反应,II相主要是I相产物与细胞内物质结合反应过程。

最终生成易于从机体内排泄的水溶性产物。

23.纤维素在微生物纤维素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和。

24.化学致癌物诱发肿瘤,从机理上看一般是致癌物和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或其他细胞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有关。

25.重金属污染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Cd影响,引病;Hg引起病,影响26.有机磷农药对人的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7.黄曲霉毒素对细胞的影响体现在影响28.拟除虫菊脂杀虫剂影响神经系统是因为其作用于。

29.在废水生物脱氮工艺中,一般包括去碳、和三个阶段。

30.堆肥法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地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生化转化的微生物学过程。

31.在废水生物脱氮过程中,当废水的BOD5与总氮的比值为时,需另加外碳源。

加外碳源大多采用甲醇;也可加高浓度的有机废水作为反硝化外加碳源。

32.物修复金属污染的方式:植物固定;植物;植物。

33.氧化塘法是利用和两类生物间功能上的协同作用处理污水的一种生态系统。

34.重金属污染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比如Pb 损害造血器官和神经系统;Cd 影响肝脏和肾脏,引起骨痛病;Hg 引起水俣病,影响神经系统。

36.评价水污染的细菌学指标可用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总数;我国现行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1ml自来水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 个37.饮用水中NO3-含量过高,能使婴儿患高铁血红蛋白症。

38.植物残体中最难生物降解的是木质素,分解极其缓慢。

39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主要方式有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

40.蓄积作用可以分为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

41.烃类有机物中最难被生物降解的是脂环烃类。

42.污染物在个体水平上的影响主要有:(1)死亡、;(2)行为改变;(3)繁殖能力下降;(4)生长和发育抑制及其疾病敏感性增加和代谢率变化。

43.具有生物浓缩、积放大的外源性物质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 难以生物降解;(2) 具有亲脂性。

44.经胆道分泌至肠道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除可随粪便排出体外,还可经肠道菌水解或代谢,重新以游离形式被吸收进入门静脉,即肝肠循环。

45.评价低浓度有机废水生物可降解性时,可采用BOD5与COD的比值来确定,当此比值为大于0.45 时说明其生化性较好。

46.厌氧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来降解有机物的,大分子的有机物首先被水解成低分子化合物,然后被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

47.生物污染按照物种的不同,可以分为动物污染、植物污染和微生物污染三种类型。

48.在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中,一般都能看到存在着“有机物→细菌→→微型后生动物”这样的食物链。

49.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具有很强的能力;具有很强的的能力;具有较长的;具有良好的性能及其处理水易与污泥分离等特点,最终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

50.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的过程有:固氮、脱氨(氢化)、作用、作用及其硝酸盐还原。

51.某有机废水的BOD5与COD的比值为0.5,说明。

52.在废水生物除磷工艺中,最重要的菌类是和53.利用微生物脱硫过程中,微生物将硫酸盐还原成。

54.在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中,一般都能看到存在着这样的食物链。

55.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技术:减量化、、。

56.根据厌氧消化的原理:厌氧生物处理过程分三个阶段:(1) 阶段;(2) 阶段;(3) 阶段。

57.堆肥法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菌和菌等微生物,人为地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生化转化的微生物学过程, 其产物为。

三、选择题(约12分)1.通过()可确定最大无作用剂量。

A、急性毒性实验B、蓄积毒性实验C、慢性毒性实验D、亚慢性毒性实验2.根据国家对噪音规定的相关标准,贵大南区学生楼区域的昼间等效声级应低于()A、35dBB、45dBC、55dBD、65dB3. 在酸性条件下,Al3+对植物菌根具很高毒性,并能诱导的()生成。

A、CtB、SODC、GPXD、MFO4.采用沉降平皿法测定大气污染的细菌总数,实验认为,暴露1min后没m2培养基表面的生长的菌落数相当于()m3空气中所含的细菌数。

A、1.2B、0.9C、0.6D、0.35.唐菖蒲监测大气中时,如叶片尖端和边缘产生淡棕黄色片状伤斑,且伤斑部位与正常组织之间有一明显界线,说明这些地方已受到()严重污染。

A、FHB、PANC、O3D、SO26.对某水域白鹤血样中ALAD的测定发现,其活性低与正常水平,可以确定此水鸟受到()的毒害。

A、铅B、有机磷杀虫剂C、DDTD、灭鼠剂7.多数鱼类要求生活在溶解氧为()以上的水中。

A、5毫克/升B、10毫克/升C、50毫克/升D、100毫克/升8.最常用的是啮齿类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做()A、蓄积试验B、致畸试验C、微核试验D、毒性试验9.下列属于电离辐射对机体间接损伤的是()A、RNA分子结构被破坏B、DNA分子结构被破坏C、酶生成自由基D、水分子电离10.下列各种形态的汞化物,毒性最大的是()。

11.关于DDT和六六六等有机氯化合物能大量积累于机体内描述错误的是()A、这类物质具有很高的脂溶性B、这类物质具有很高的水溶性C、这类物质与脂肪组织有很高的亲和力D、这类物质不被生物转化12.生物测试与常规的物理、化学测试相比较,下列不是生物测试优点的是()A、能测定到污染物的生物效应B、能测定到水体中的DOC、反应灵敏,测试时间短D、能确定污染物的排放浓度13.在光化学烟雾的形成过程中,下列污染物不属于二次污染物的是( )A、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B、醛、酮、醇C、臭氧(O3)过氧乙酰硝酸酯(PAN)D、自由基三氧化硫14.植物残体中最难分解的组分是()A、纤维素B、淀粉C、半纤维素D、木质素E、原果胶15.下列不作为指示植物应具备的条件是()A、反应敏感B、栽培管理和繁殖容易C、具有一定的观赏和经济价值D、反应症状要能肉眼直接可辨认16.积磷菌在好氧条件下()A、分解体内的聚磷产生磷酸盐而放磷B、分解体内的聚磷产生磷酸盐而吸磷C、分解体内聚-β-羟丁酸(PHB)产生产生乙酰CcA而放磷D、分解体内聚-β-羟丁酸(PHB)产生产生乙酰CcA而吸磷17.既有生物膜,又有活性污泥的处理系统是()A、生物吸附法B、流化床C、生物转盘滤池D、光合细菌18.在细胞与外界环境交换一些大分子物质的过程中,入侵机体细胞的细菌、病毒、死亡的细菌、组织碎片、铁蛋白等,可通过()作用被细胞清除。

A、膜动转运B、主动转运C、促进扩散D、被动转运19.某化学物蓄积毒性试验给毒情况为:每次给毒20 mg/kg,在第五次给毒后,引起50%受试动物死亡,已知该化合物LD50为50mg/kg,则该毒物属于()A、高度蓄积B、明显蓄积C、中等蓄积D、轻度蓄积10.关于“标准化微宇宙”说法错误的是()A、10种藻类、4种无脊椎动物和一种细菌B、试验周期为64dC、用自然生态系统渗出液作为基质D、试验容积为4L21.下列是SO2污染指示植物的有()A、苔藓、向日葵B、唐菖蒲、郁金香C、烟草、女贞D、悬铃木、矮牵牛23.在煤炭中,最多的硫化物是()A、单质硫B、黄铁硫C、硫酸盐D、二苯噻吩(DBT)23.甲烷菌能直接利用的物质是()A 、单糖B、脂肪酸C、乙酸D、氨基酸24.氧化塘实现净化污水原理是主要利用()A、细菌和藻类互生关系来分解有机污染物B、细菌和真菌吸附分解污染物C、大型水生植物根系有效吸收污染物D、利用固定化酶催化分解污染物25.除磷过程中,发酵产酸菌和积磷菌的作用及其关系描述错误的是()A、积磷菌只能利用低级的脂肪酸,不能直接利用大分子有机基质B、发酵产酸菌可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C、积磷菌体内储藏的聚磷的分解是在好氧条件下进行的D、在除磷过程中这两类菌是互不可分、密切相关的A、Hg(CH3)2B、HgOC、HgD、Hg2Cl226.厌氧反应器内的甲烷菌代谢活动所需的最佳pH值为?A、5.7-6.5B、6.7-7.2C、7.7-8.5D、5.7-8.527.富营养化的海水水中,藻类毒素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