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物学的试题和答案
环境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微生物B. 植物C. 动物D. 所有生物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A.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B. 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C. 生物的分类学D. 生物对环境的污染答案:C3. 环境生物学中的“生物放大”现象是指什么?A. 生物数量的增加B. 生物体积的增大C. 有害物质在食物链中逐级积累D. 生物分布范围的扩大答案:C4. 哪种生物不是环境指示生物?A. 藻类B. 昆虫C. 鸟类D. 鱼类答案:C5. 下列哪种污染物不是通过生物富集作用进入生物体内的?A. 重金属B. 农药C. 放射性物质D. 二氧化碳答案:D6.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生物形态的变化B. 生物生理的变化C. 生物行为的变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哪种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最为敏感?A. 微生物B. 植物C. 动物D. 人类答案:A8.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会带来哪些影响?A. 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B.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少C. 生物资源的减少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A. 全球气候变化B. 生物入侵C. 转基因生物D. 人类基因编辑答案:D10.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主要通过哪种方式实现?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 基因表达调控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目的是______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
答案:理解2. 环境生物学中的“生物放大”现象也被称为______。
答案:生物富集3. 环境指示生物是指能够______环境变化的生物。
答案:指示或反映4.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______、生理和行为等方面。
大学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的研究范畴?A.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植物的分类学答案:D2. 以下哪个术语描述的是生物群落中物种的相对丰富度?A. 多样性指数B. 物种丰富度C. 物种均匀度D. 群落结构答案:C3.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提供的直接或间接利益,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服务?A. 气候调节B. 水净化C. 土壤肥力D. 工业生产答案:D4. 以下哪种污染类型不属于生物污染?A. 病原体污染B. 农药污染C. 重金属污染D. 放射性污染答案:D5. 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碳循环?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燃烧化石燃料D. 氮的固定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环境生物学中的“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______的上层。
答案:岩石圈2. 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_______。
答案:生物因素3. 生态足迹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它包括_______、碳足迹和土地足迹。
答案:水足迹4. 物种多样性指数是衡量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群落中物种的_______和均匀度。
答案:丰富度5.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标志物是指能够指示环境质量变化的_______。
答案:生物或化学物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哪些?答案: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转移、转化和散失过程;物质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元素如碳、氮、磷等的循环过程;信息传递则涉及到生物之间的交流和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2. 什么是生物放大作用?请举例说明。
环境生物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是指在特定环境中能够生存和繁衍的生物,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生物的特点?A. 适应性强B. 繁殖速度快C. 对环境变化敏感D. 只存在于特定地区2. 下列哪种生物不是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A. 绿藻B. 蓝细菌C. 红树林D. 蘑菇3. 环境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以下哪种影响?A. 生态系统更加稳定B. 生态系统功能增强C. 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D. 生态系统功能减少4.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生物种群数量减少B. 生物种群结构改变C. 生物个体生长速度加快D. 生物个体发生变异5. 以下哪种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最强?A. 重金属B. 农药C. 塑料微粒D. 氮、磷营养盐6. 哪种生物修复技术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净化环境?A. 植物修复B. 微生物修复C. 动物修复D. 物理吸附7. 以下哪种生物不是指示生物?A. 蚯蚓B. 瓢虫C. 藻类D. 蜉蝣8. 环境生物监测的目的是以下哪项?A. 评估环境质量B. 增加生物多样性C. 促进经济发展D. 改善人类生活条件9. 以下哪种生物对土壤污染具有指示作用?A. 蚯蚓B. 蝴蝶C. 蜜蜂D. 蚂蚁10.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中,哪种方法不涉及生物?A. 微生物降解B. 植物吸收C. 物理分离D. 酶催化答案:1. D2. D3. C4. C5. A6. B7. B8. A9. A 10. 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环境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会导致生态系统的________下降。
2.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包括生物种群数量________、生物个体发生________等。
3. 环境生物监测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监测、________监测和化学监测。
4. 微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利用微生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来净化环境。
5.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中,植物修复主要通过植物的________作用来吸收土壤中的污染物。
环境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环境污染物的化学性质B.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效应C. 环境污染物的物理性质D. 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适应性答案:B2. 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生物多样性B. 生物群落结构C. 生物个体的生理功能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研究的方法?A. 实验室模拟实验B. 野外调查C. 计算机模拟D. 社会调查答案:D4.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标志物的作用是什么?A. 指示环境污染物的存在B. 预测环境变化趋势C. 评估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效应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修复技术主要针对的是什么?A. 土壤污染B. 水体污染C. 大气污染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放大效应主要发生在哪个生物链环节?A. 初级生产者B. 初级消费者C. 高级消费者D. 分解者答案:C7.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会导致什么后果?A. 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B.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C. 生态系统恢复力增强D. 生态系统抵抗力增强答案:B8.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通常涉及哪些生物?A. 细菌B. 真菌C. 原生动物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指示器的选择标准是什么?A. 对环境变化敏感B. 生长周期短C. 分布范围广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富集作用主要发生在哪种生物体内?A. 微生物B. 植物C. 动物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影响可能包括哪些方面?A. 生物体形态的改变B. 生物体生理功能的紊乱C. 生物体行为的改变D. 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改变答案:ABCD2.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修复技术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A.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B. 有机污染物水体的净化C. 大气中有害气体的去除D. 放射性物质的清除答案:ABC3.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放大效应通常发生在哪些生物链环节?A. 初级生产者B. 初级消费者C. 中级消费者D. 高级消费者答案:BCD4.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标志物的类型包括哪些?A. 生物体内特定化学物质的浓度B. 生物体内特定酶的活性C. 生物体的生理指标D. 生物体的行为模式答案:ABC5.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中,哪些微生物发挥重要作用?A. 细菌B. 真菌C. 放线菌D. 原生动物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环境生物学只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B.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C. 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D. 植物的光合作用机制答案:D2. 环境污染中,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哪种途径影响生物体?A. 食物链B. 空气C. 水体D. 土壤答案:A3. 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制造有机物B. 吸收无机物C. 分解有机物D. 转化能量答案:C4. 哪种生物被认为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物种?A. 捕食者B. 食草动物C. 植物D. 分解者答案:C5. 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臭氧层破坏B. 酸雨C. 二氧化碳的增加D. 森林砍伐答案:C6. 哪种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最大?A. 重金属B. 农药C. 石油D. 塑料答案:A7. 哪种生物修复技术是通过植物来实现的?A. 微生物修复B. 植物修复C. 动物修复D. 化学修复答案:B8. 哪种生物指示器常用于监测空气质量?A. 藻类B. 苔藓植物C. 鸟类D. 昆虫答案:B9. 哪种生物对土壤污染具有指示作用?A. 蚯蚓B. 蜗牛C. 蜘蛛D. 蚂蚁答案:A10. 哪种生物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A. 熊猫B. 蜜蜂C. 蝴蝶D. 蜥蜴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中的生物放大现象指的是_______在食物链中的逐级积累。
答案:有毒物质2. 环境污染中的生物可利用性是指污染物被_______吸收和利用的程度。
答案:生物体3. 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主要是指_______。
答案:植物4. 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物种数量的_______和物种组成的_______。
答案:减少,改变5. 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_______修复和动物修复。
答案:微生物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环境生物学的研究意义。
环境生物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是指:A. 所有生物B. 仅指植物C. 仅指动物D. 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物答案:D2.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和,其范围大约是:A. 海平面以上10公里B. 海平面以下10公里C. 海平面以上和以下各10公里D. 海平面以下100公里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环境答案:D4.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形态B. 行为C. 遗传D. 所有以上答案:D5. 环境适应性是指: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B.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能力C. 生物对环境的改造能力D. 环境对生物的改造能力答案:A6.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会对生态系统造成:A. 无影响B. 负面影响C. 正面影响D. 暂时性影响答案:B7. 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城市生活D. 所有以上答案:D8. 以下哪个是生物入侵的例子?A. 家鸽B. 麻雀C. 亚洲鲤鱼D. 家兔答案:C9. 环境生物监测的目的是:A. 评估环境质量B. 预测环境变化C. 制定环境政策D. 所有以上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生物修复的例子?A. 植树造林B. 垃圾填埋C. 土壤施肥D. 利用微生物净化污水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__________组成。
答案:非生物环境2. 环境生物的适应性包括形态适应、行为适应和__________。
答案:生理适应3. 生物圈的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__________。
答案:生态系统多样性4. 环境生物监测常用的生物指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植物、动物、微生物5.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__________。
答案:生物积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重要性。
环境生物学试题一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试题一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个方面?A.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B.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A. 生态系统的功能B.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C. 物种的分类与演化D. 环境因素对生物种群的影响答案:C3.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生物形态和生理结构的改变B. 生物行为的改变C. 生物基因的改变D. 以上都是答案:D4.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不包括以下哪项?A. 物种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个体多样性答案:D5.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生物形态的改变B. 生物生理功能的紊乱C. 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D. 以上都是答案:D6. 环境生物学中,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指的是什么?A. 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直接和间接利益B. 生态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C. 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D. 生态系统内部能量的流动答案:A7.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研究的方法?A. 野外观察B. 实验模拟C. 计算机模拟D. 历史文献研究答案:D8.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指示器的作用是什么?A. 指示环境质量的变化B. 指示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C. 指示生物多样性的变化D. 以上都是答案:D9.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修复的概念指的是什么?A. 利用生物来净化环境B. 利用生物来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C. 利用生物来治理环境污染D. 以上都是答案:D10. 环境生物学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包括以下哪项?A. 经济的持续发展B. 环境的持续保护C. 社会的持续进步D. 资源的持续消耗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哪些方面?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 生物对环境的改造D. 环境对生物的保护答案:A、B、C2. 环境生物学中,环境污染的类型主要包括哪些?A. 水污染B. 大气污染C. 土壤污染D. 噪音污染答案:A、B、C、D3.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哪些?A. 直接价值B. 间接价值C. 潜在价值D. 非使用价值答案:A、B、C、D4. 环境生物学中,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哪些?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信息传递D. 生物多样性维持答案:A、B、C、D5.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修复的方法主要包括哪些?A. 植物修复B. 微生物修复C. 动物修复D. 物理化学修复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环境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
环境生物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是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和活动的生物,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生物?A. 土壤微生物B. 水生植物C. 城市绿化植物D. 实验室培养的细菌答案:D2. 环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保护濒危物种B. 保护生态系统C. 保护基因多样性D. 增加物种入侵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A. 生物种群数量减少B. 生物种群结构变化C. 生物个体发育正常D. 生物栖息地破坏答案:C4.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不包括以下哪项?A. 植物修复B. 微生物修复C. 物理修复D. 化学修复答案:C5. 环境生物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估环境质量B. 预测环境变化C. 指导环境管理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哪种生物通常被用作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指示器?A. 鱼类B. 鸟类C. 昆虫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环境激素是指那些能够干扰生物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它们主要来源于哪里?A. 工业排放B. 农业使用C. 生活垃圾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放大作用的特点?A. 污染物在食物链中逐级积累B. 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高C. 低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低D.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分解速度快答案:D9. 哪种生物修复技术利用了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A. 植物稳定化B. 植物提取C. 植物挥发D. 植物降解答案:B10. 环境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去除悬浮固体B. 去除有机物C. 去除病原体D. 去除营养盐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主要应用包括哪些?A. 废水处理B. 废气净化C. 固体废物处理D. 土壤修复答案:A, B, C, D12. 环境生物监测的常用方法包括哪些?A. 生物指示器法B. 生物积累法C. 生物效应法D. 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法答案:A, B, C, D13.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点包括哪些?A. 环境友好B. 经济效益高C. 操作简便D. 修复彻底答案:A, B, C14. 环境激素对生物的影响包括哪些?A. 生殖系统损伤B. 免疫系统抑制C. 神经系统损害D. 行为异常答案:A, B, C, D15. 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公约包括哪些?A. 《生物多样性公约》B.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 《湿地公约》D.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环境生物修复是一种利用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生物学(孔繁翔)》_课后习题答案及复习重点61-2不需要购置昂贵的仪器及进行仪器保养与维修;可大面积或长距离内密集布点;缺点:反应不够迅速,无法精确检测某些污染物的含量;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季节与地理环境等;4、好氧生物处理与厌氧生物处理有哪些主要区别?;答:(1)起作用的微生物群种不同(2)产物不同(;5、请叙述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以及所涉及的重要工具;答:基本过程:1、制备目的基因2、选择合适的载体;4不需要购置昂贵的仪器及进行仪器保养与维修。
可大面积或长距离内密集布点。
缺点:反应不够迅速,无法精确检测某些污染物的含量,精度不高。
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季节与地理环境等。
4、好氧生物处理与厌氧生物处理有哪些主要区别?答:(1)起作用的微生物群种不同 (2)产物不同 (3)反应速度不同好氧分解速度快,厌氧分解转化速度慢,效率低,时间长(4)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好氧生物处理要求充足供氧,对其它环境条件要求不太严格;厌氧生物处理要求绝对厌氧环境,对其它环境条件(如pH值,温度等)要求甚严,一般要求有机物浓度>100 0mg/l。
(5)受氢体不同。
好氧生物以分子态氧为受氢体,厌氧生物以化合态盐、碳、硫、氮为受氢体5、请叙述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以及所涉及的重要工具酶。
答:基本过程:1、制备目的基因 2、选择合适的载体,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相连接生成重组DNA分子 3、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4、对目的基因的筛选与检测5、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的表达重要工具酶:限制性内切酶、 DNA连接酶6、什么就是水体自净?自净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哪些作用?可根据哪些指标判断水体自净程度?答:受污染的水质自然地恢复原样的现象成为水体自净发生的作用:物理作用:稀释、沉降化学作用:氧化、还原、凝聚生物作用判断指标:1、有机物的浓度 2、生物的相 3、溶解氧的浓度7、简述污染物对生物大分子的影响。
答:污染物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可直接与生物大分子反应,共价结合,导致生物大分子的化学性损伤,从而影响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引起一系列生物学反应,产生毒效应8、在生物测试中,受试生物一般应符合哪些条件?1、受试生物对试验毒物或因子具有敏感性○2、受试生物应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与足够的数量,并在全年中在某一实际区域范答:○3、受试生物应就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具有重大的生态学价值○4、在实验室内易于培养与繁殖○5受试生物应具有丰富的围内可获得○6、受试生物对试验毒物或因子的反应能够被测生物学背景资料,人们已经清楚了解受试生物的生活史、生长、发育、生理代谢等○7、受试生物应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旅游价值,应考虑人类食物链的联系定,并具有一套标准的测定方法或技术○9、厌氧生物处理废水的原理就是什么?简述厌氧发酵的生化过程。
答:原理:利用厌氧微生物在缺氧并且在所需要的营养条件与环境条件下分解有机污染物,产生甲烷与二氧化碳。
生活过程:1、水解阶段 2、酸化阶段3、甲烷化阶段10、微生物的哪些特点使其在环境污染处理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微生物个体微小,比表面积大,代谢速率快○2、微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代谢类型多样○3、微生物具有多种降解酶○4、微答:○5、微生物具有巨大的降解能力○6、微生物的共代谢作用生物繁殖快,易变异,适应性强○11、什么就是生物修复技术的理论基础?它具有哪些特点?答: 生物修复就是环境工程领域刚刚兴起的一门新技术,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来降解土壤中的有机毒物,如农药、石油烃类与有机磷、有机氯等,使这类物质变成无毒的或变成二氧化碳,这个过程国际上叫“生物修复工程”。
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土壤、地下水、河道与近海洋面的污染治理。
特点:与物理、化学处理处理技术相比,生物修复技术投资费用省,对环境影响小,能有效降低污染物浓度,适用于其她技术难以应用的场地,微生物对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
四、问答题1、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试分析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原因及产生的不良后果,并结合您所学知识谈谈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措施。
答:原因:由于人类的活动,将大量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以及农田径流中的植物营养物质排入湖泊、水库、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
不良后果:水生生物特别就是藻类将大量繁殖,形成水华现象,藻类遮蔽阳光,使水底生植物因光合作用受到阻碍而死去,使生物量的种群种类数量发生改变,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
大量死亡的水生生物沉积到湖底,被微生物分解,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使水体溶解氧含量急剧降低,水质恶化,以致影响到鱼类的生存;一些腐败后放出氮、磷等植物的营养物质,从而又大大加速了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
这样年深月久,造成恶性循环,使水体严重变质。
1首先应控制营养物质进入水体。
○2治理富营养化水体。
如:采取疏浚底泥,去除水草与藻类,引入低营养水防治措施:○3生物防治,如引入大型挺水植物与藻类竞争、养殖捕食藻类的鱼等抑制藻类繁殖生长。
稀释与实行人工曝气等措施。
○环境生物学一、名词解释:1、环境激素:指环境中存在的具有动物与人体激素活性的一些由天然物质与人工合成的环境污染物称为环境激素,这些物质能干扰与破坏野生动物与人内分泌功能,导致野生动物繁殖障碍,甚至能诱发人类重大疾病。
2、最小致死量(MLD):指能使一群动物中仅有个别死亡的最高剂量或浓度。
3、蓄积毒性作用:低于中毒阈剂量的外来化合物,反复多次地与机体持续接触,经一段时间后就是机体出现明显的中毒表现,即为蓄积毒性作用。
4、生物积累:就是指生物在其整个代谢活跃期通过吸收、吸附、吞食等各种过程,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以致随生长发育,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又称生物学积累。
5、固定化酶:又称水不溶酶,就是通过物理吸附法或化学键合法将水溶性酶与固态的不溶性载体相结合,使酶变成不溶于水但仍保留催化活性的衍生物。
6、生物标志物:用于检测与评价化学污染物的暴露及其效应的由化学污染物所导致的生物有机体的生物化学与生理学改变称之为生物标志物9、共代谢作用:指只有在初级能源物质存在时才能进行的有机化合物的生物降解过程。
10、活性污泥法:就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有机废水的一类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11、污泥沉降比(SV):指一定量的混合液静置30min后,沉降的污泥体积与原混合液体积之比,以百分数来表示。
其反映了曝气池正常运行的污泥量,用来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量,同时也能反映污泥膨胀等异常现象,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12、污泥容积系数(SVI):又称污泥指数,指曝气池中混合液经30min静置沉降后体积与污泥干重之比。
其反映了活性污泥的凝聚性与沉降性,一般控制在50 -150之间,若其大于200,则表明污泥已膨胀。
13、生物转化:就是指外源化合物进入生物机体后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的代谢变化过程。
14、生态模拟:即微宇宙法,就是研究污染物在生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与生物圈水平上的生物效应的一种方法,又称为模型生态系统法。
微宇宙就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包含有生物与非生物的组成及其过程,能提供自然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与功能。
15、生物放大:就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由于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物,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中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又称生物学放大。
16、活性污泥:由好气性微生物及其代谢与吸附的有机物、无机物组成的微生物絮体即活性污泥。
17、LD50:即半致死剂量或浓度,指能引起一群动物的50%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18、LD0:即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指能使一群动物虽然发生严重中毒,但全部存活无一死亡的最高剂量或浓度。
19、拮抗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污染物进入机体后,污染物的总作用强度小于其中任何一种成分的单独作用。
优先污染物:指一些具有生物积累性、毒性大、自然降解弱与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污染普遍的有毒有机化学污染物,称为优先污染物(或称优先控制污染物)20、需氧污染物:指降解时需要消耗氧的一些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糖类、脂肪与蛋白质。
二、填空题1.环境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预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人类干扰包括两个方面:一就是生态系统造成的污染 ;二就是指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与破坏,即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环境生物学在应用生态学学与毒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研究方法。
2.生物污染按照物种的不同,可以分为污染、污染与污染三种类型。
3.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R、卡逊写的科普作品《》,详细描述了滥用化学农药造成的生态破坏,这本书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响。
3.人类对环境的干预包括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两个方面。
4.氮素化肥在土壤中以下,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 ,此转化物可与土壤中各种胺类化合物反应生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 ,对人体危害极大。
5.污染物不同形态表现出不同的污染效应,这些形态包括:6.在自然界,天然木素分子的降解主要就是靠7、硝化作用分两步进行:首先就是氨氧化成亚硝酸,二就是把亚硝酸氧化成硝酸。
硝酸盐还原包括酸盐还原。
异化硝酸盐还原又分为发酵性硝酸盐还原与呼吸性硝酸盐还原(反硝化作用),同化硝酸盐还原就是硝酸盐被还原成亚硝酸盐与氨,氨被同化成氨基酸的过程。
8、机体对生活环境中化学物的吸收途径有:吸收、吸收以及其它途径吸收。
9、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化通常就是酶促反应,参与生物转化的极为复杂,这些生物转化酶主要存在以及与液中。
10、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指生物的作用与作用所引起的污染物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过程。
11、氮循环由6种氮化合物的转化反应所组成:分别就是、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与硝酸盐还原。
12、在废水生物脱氮过程中,当废水的BOD5与总氮的比值为<3:1 时,需另加外碳源。
13、微宇宙法,就是研究污染物在生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与生物圈水平上的生物效应的一种方法,又称为模型生态系统法。
1.阐述呼吸道吸收的特点与影响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吸收特点:气体与蒸气主要通过简单扩散被吸收。
①肺中的吸收过程进行的较为迅速。
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及间质总厚度在1um左右,而且肺泡与肺泡之间的毛细血管极为丰富,所以气体由肺泡进入毛细血管的路程很短,极易透过,吸收过程可迅速完成。
②有些外源化学物可直接经肺静脉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在全身组织器官分布,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消除作用,故毒性可能较强。
此外,各种外来化合物与细菌、病毒以及植物花粉与孢子等皆可形成固体气溶胶。
气溶胶与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后将在呼吸道中沉积或储留,少数水溶性较高的物质可通过简单扩散进入血液,大部分颗粒可随同气流到达终末细支气管与肺泡内,沉积、附着于细胞表面,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
影响吸收的因素:①气体在肺泡气与血浆中的浓度差气体的吸收就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即该气体由肺泡进入血液的速度等于由血液进入各组织细胞的速度时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