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物学》试卷A

合集下载

环境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微生物B. 植物C. 动物D. 所有生物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A.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B. 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C. 生物的分类学D. 生物对环境的污染答案:C3. 环境生物学中的“生物放大”现象是指什么?A. 生物数量的增加B. 生物体积的增大C. 有害物质在食物链中逐级积累D. 生物分布范围的扩大答案:C4. 哪种生物不是环境指示生物?A. 藻类B. 昆虫C. 鸟类D. 鱼类答案:C5. 下列哪种污染物不是通过生物富集作用进入生物体内的?A. 重金属B. 农药C. 放射性物质D. 二氧化碳答案:D6.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生物形态的变化B. 生物生理的变化C. 生物行为的变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哪种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最为敏感?A. 微生物B. 植物C. 动物D. 人类答案:A8.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会带来哪些影响?A. 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B.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少C. 生物资源的减少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A. 全球气候变化B. 生物入侵C. 转基因生物D. 人类基因编辑答案:D10.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主要通过哪种方式实现?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 基因表达调控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目的是______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

答案:理解2. 环境生物学中的“生物放大”现象也被称为______。

答案:生物富集3. 环境指示生物是指能够______环境变化的生物。

答案:指示或反映4.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______、生理和行为等方面。

大学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的研究范畴?A.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植物的分类学答案:D2. 以下哪个术语描述的是生物群落中物种的相对丰富度?A. 多样性指数B. 物种丰富度C. 物种均匀度D. 群落结构答案:C3.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提供的直接或间接利益,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服务?A. 气候调节B. 水净化C. 土壤肥力D. 工业生产答案:D4. 以下哪种污染类型不属于生物污染?A. 病原体污染B. 农药污染C. 重金属污染D. 放射性污染答案:D5. 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碳循环?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燃烧化石燃料D. 氮的固定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环境生物学中的“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______的上层。

答案:岩石圈2. 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_______。

答案:生物因素3. 生态足迹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它包括_______、碳足迹和土地足迹。

答案:水足迹4. 物种多样性指数是衡量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群落中物种的_______和均匀度。

答案:丰富度5.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标志物是指能够指示环境质量变化的_______。

答案:生物或化学物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哪些?答案: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转移、转化和散失过程;物质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元素如碳、氮、磷等的循环过程;信息传递则涉及到生物之间的交流和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2. 什么是生物放大作用?请举例说明。

环境生物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实验试题及答案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下是一套环境生物学实验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生物的分类B. 生物的进化C.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D. 生物的遗传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因素?A. 温度B. 光照C. 土壤D. 基因答案:D3. 以下哪种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是正确的?A. 沙漠中的仙人掌具有储水能力B. 北极熊具有很好的保温能力C. 深海鱼类具有发光器官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4.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生物形态B. 生物行为C. 生物生理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5.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A.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影响大气成分B. 动物通过捕食影响生态系统平衡C. 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D.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氧气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包括形态适应、行为适应和________。

答案:生理适应7. 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________。

答案:生物因素8.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________,并为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答案:相互作用9.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的________、________和文化服务。

答案:物质服务;调节服务10.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以及________。

答案:生物个体的生理生化变化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环境因素对生物形态的影响。

答案: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水分等对生物形态有显著影响。

例如,寒冷环境中的动物往往具有较厚的皮毛或脂肪层以保持体温;干旱地区的植物可能具有减少水分蒸发的结构,如肉质叶片或深根系。

环境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环境污染物的化学性质B.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效应C. 环境污染物的物理性质D. 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适应性答案:B2. 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生物多样性B. 生物群落结构C. 生物个体的生理功能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研究的方法?A. 实验室模拟实验B. 野外调查C. 计算机模拟D. 社会调查答案:D4.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标志物的作用是什么?A. 指示环境污染物的存在B. 预测环境变化趋势C. 评估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效应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修复技术主要针对的是什么?A. 土壤污染B. 水体污染C. 大气污染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放大效应主要发生在哪个生物链环节?A. 初级生产者B. 初级消费者C. 高级消费者D. 分解者答案:C7.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会导致什么后果?A. 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B.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C. 生态系统恢复力增强D. 生态系统抵抗力增强答案:B8.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通常涉及哪些生物?A. 细菌B. 真菌C. 原生动物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指示器的选择标准是什么?A. 对环境变化敏感B. 生长周期短C. 分布范围广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富集作用主要发生在哪种生物体内?A. 微生物B. 植物C. 动物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影响可能包括哪些方面?A. 生物体形态的改变B. 生物体生理功能的紊乱C. 生物体行为的改变D. 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改变答案:ABCD2.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修复技术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A.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B. 有机污染物水体的净化C. 大气中有害气体的去除D. 放射性物质的清除答案:ABC3.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放大效应通常发生在哪些生物链环节?A. 初级生产者B. 初级消费者C. 中级消费者D. 高级消费者答案:BCD4.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标志物的类型包括哪些?A. 生物体内特定化学物质的浓度B. 生物体内特定酶的活性C. 生物体的生理指标D. 生物体的行为模式答案:ABC5.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中,哪些微生物发挥重要作用?A. 细菌B. 真菌C. 放线菌D. 原生动物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环境生物学只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B.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C. 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D. 植物的光合作用机制答案:D2. 环境污染中,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哪种途径影响生物体?A. 食物链B. 空气C. 水体D. 土壤答案:A3. 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制造有机物B. 吸收无机物C. 分解有机物D. 转化能量答案:C4. 哪种生物被认为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物种?A. 捕食者B. 食草动物C. 植物D. 分解者答案:C5. 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臭氧层破坏B. 酸雨C. 二氧化碳的增加D. 森林砍伐答案:C6. 哪种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最大?A. 重金属B. 农药C. 石油D. 塑料答案:A7. 哪种生物修复技术是通过植物来实现的?A. 微生物修复B. 植物修复C. 动物修复D. 化学修复答案:B8. 哪种生物指示器常用于监测空气质量?A. 藻类B. 苔藓植物C. 鸟类D. 昆虫答案:B9. 哪种生物对土壤污染具有指示作用?A. 蚯蚓B. 蜗牛C. 蜘蛛D. 蚂蚁答案:A10. 哪种生物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A. 熊猫B. 蜜蜂C. 蝴蝶D. 蜥蜴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中的生物放大现象指的是_______在食物链中的逐级积累。

答案:有毒物质2. 环境污染中的生物可利用性是指污染物被_______吸收和利用的程度。

答案:生物体3. 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主要是指_______。

答案:植物4. 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物种数量的_______和物种组成的_______。

答案:减少,改变5. 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_______修复和动物修复。

答案:微生物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环境生物学的研究意义。

【最新精选】环境生物技术试题答案

【最新精选】环境生物技术试题答案

环境生物技术试题A卷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1.环境污染2.生物降解3.有机污染物阈值4.微生物的生化呼吸曲线5.基因工程菌 6.生化需氧量7.激活作用8.总有机碳二、填空题(54分每空1分)1. 污染物一般通过三条途径传播与扩散,危害人类,其一是污染大气、其二是污染水体、其三是污染土壤。

2.环境污染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1.污染的广泛性;2.危害的长期性;3.作用的复杂性;4.影响的多样性;5.治理的困难性。

3.环境污染物按污染源分归纳为1.生产性污染;2.生活性污染;3.交通性污染;4.其他类污染。

4.优先污染物是指在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的潜在危险大并作为优先研究与控制对象的污染物。

5.污染物的生物积累是指污染物在生物体内蓄积,并随生物的生长、发育进一步浓度增大的现象;而污染物的生物放大是指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

6.目前国际上环境生物技术最有应用前景的领域是1.高效的废物生物处理技术;2.污染事故现场补救与现场修复技术;3.可降解材料的生物合成技术。

7.土著微生物指通过对自然界存在的大量微生物菌株筛选并驯化而获得对污染物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菌株或微生物群。

8.根据生物降解能力大小,将所有污染物分为1.易降解物质;2.难降解物质;3.不可降解物质。

9.所谓共代谢是指在某些特殊基质中或在其他微生物参与的特定条件下,微生物降解转化原来不能利用的化合物的现象。

微生物的共代谢有三种情况:1.靠基质中有机物提供能源;2.靠其他微生物协同作用;3.靠相似物诱导酶。

10.通过微生物对污染物的转化、降解、矿化等作用,使污染物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降低或去除污染物的毒性的过程称为去毒,也称为钝化。

11.化学结构对生物降解性的影响有:1.取代基的种类;2.取代基的位置;3.取代基的数目;4.甲基的分支;5.其他因素。

12. 对生物降解影响的环境因素有温度、PH值、水分、盐分和压力。

《环境生物学》试卷A【考试试卷答案】

《环境生物学》试卷A【考试试卷答案】

《环境生物学》试卷 A适用专业: 考试日期: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1、影响毒物吸收的因素包括 、 和 。

2、致癌物可以分为 、 、 和 四种类型。

3、影响汞的甲基化的因素包括 和 。

4、解释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结构和致癌活性之间关系的理论包括 、 和 三个理论。

5、湖泊的水质保障遵循 和 两个原则。

6、毒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分为 、 、 和 四种方式。

7、水体中污染物的自净包括 、 和 三个过程。

8、毒作用的机理包括 、 、和 三种学说。

9、化合物的联合作用包括: 、 、 和 四种类型。

10、毒物的生物转化类型包括 和 两种二、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其后的()中,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凡具有致癌作用的PAH 只具有K 区,而不具有L 区。

( )2、用指示生物法进行监测时要选择抗性强的生物。

( )3、毒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愈大,毒性愈大。

( )4、同系物当碳原子数相同时,直链的毒性比支链大;成环的大于不成环的。

( )5、最大无作用剂量是对生物无毒害作用的最大剂量。

( )6、生物降解包括植物降解、动物降解和微生物降解。

( )7、环境污染物质在生物体内具有迭加的作用。

( )8、重金属汞和镉都具有生物放大作用。

( )9、卤代芳烃的转化与降解关键是卤代基的去除。

( ) 10、经典的生物操纵技术是遵循‘上行效应’。

( )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装 订 线三、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降解质粒:2、环境风险评价:3、超富集植物:4、最大无作用剂量:5、消除速度常数(k):四、问答题(共6小题,共45分):1.简述生物监测的理论依据.(8分)2.简述镉的毒作用机理。

(8分)3.简述水生植被优化设计基础。

(8分)4. 简述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毒作用的异同点。

(9分)5. 简述生物修复的原则。

南京师范大学环境生物学试题(a答案)

南京师范大学环境生物学试题(a答案)

南京师范大学环境生物学试题(a答案)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专业2008级《环境生物学》课程期末试卷(A)班级:任课教师:申卫收学号:姓名:一.名词解释(每词2分,共20 1. 生物转运:指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和方式同生物机体接触而被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

2. 生物浓缩系数:指生物体内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的浓度同它所生存的环境中该物质的浓度比值,可用以表示生物浓缩的程度。

3. MFO: 即混合功能氧化酶,是污染物在体内进行生物转化相Ⅰ过程中的关键酶系。

存在与大多数组织的细胞内质网上,但肝脏的活性较其他组织中活性要高得多。

组成包括:细胞色素P450、NADPH 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和磷脂。

其作用是代谢非极性的亲脂性有机化合物。

许多外源性化合物进入生物体内,经混合功能氧化酶作用后发生各种变化,经代谢排出体外。

4. 敏感种:指对环境条件变化反应敏感的物种。

这类生物对环境因素的适应范围比较狭窄,环境条件稍有变化即不能忍受而死亡。

5. 环境激素(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指环境中存在一些天然物质和人工合成的环境污染物具有动物和人体激素的活性,这些物质能干扰和破坏野生动物和人内分泌功能,导致野生动物繁殖障碍,甚至能诱发人类重大疾病,如肿瘤。

又称为环境激素,外源性激素。

主要包括天然雌激素和合成雌激素,植物雌激素,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环境化学物。

6. LC 50:半数致死浓度,能引起一群动物的50%死亡的最低剂量。

7. 蓄积系数:分次给受试物后引起50%受试动物后出现某种毒效应的总剂量,与一次给受试物后引起50%受试动物出现同一毒效应的剂量的比值,专业:班级:副系主任签字:比值愈小,蓄积作用愈强。

蓄积系数K= ∑LD50(n)/ LD50(1)8. 致突变效应:某些物质引起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基因结构的变化的作用,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9. 生物修复: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和植物)将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或海洋中的危险性污染物现场去除或降解的工程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环境生物学》期末考试A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姓名:***
专业:生物科学(教育)
学号:************
学习中心:四川南江电大奥鹏学习中心[26]
一、单项选择题(1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C
B
A
B
A
C
B
A
11
12
13
14
15
B
D
A
C
A
1、大气污染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污染物包括(A)
2、重金属的作用特点有哪些?(4分)
答:(1)水体中的某些重金属可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毒性更强的金属化合物,如汞的甲基化作用就是其中典型例子;
(2)生物从环境中摄取重金属可以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在较高级生物体内成千万倍地富集起来,然后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积蓄起来造成慢性中毒,危害人体健康;
英国科学家发现,长期生长在受污染水域中的大部分雄性鱼会变成两性鱼或雌性鱼;鸟类吃了含有杀虫剂的食物产卵减少,蛋壳变薄,很难孵出小鸟,一些鸟类甚至濒临灭绝;日本、美国等20多个国家的专家广泛调查后发现,1938年——1991年期间,成年男子的精子数量平均减少了50%,致使20%的妇女不能生育,畸胎、怪胎比例明显上升.
5、重金属对水体污染特点之一( )。
A量大毒性大B少量能消失
C微量能消失D微量不能消失
6、污染物产生直接毒害作用的器官为()。
A反应器官B靶器官C效应器官D蓄积器官
7、酸雨一般是指pH值小于( )的降水。
A 7 B 6.5 C 5.6 D 5.0
8、AchE活性下降说明动物受到( )农药的污染。
A有机磷农药B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7.生物监测从整个生物不同层次和内容上可分为生态学方法、生理学方法、毒理学方法及生物化学成分分析法。
8.生物测试根椐时间可分为______短期测试方式______、_____中期测试方式______和___长期测试方式_________三种。
9.生物修复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____因地制宜原则_______、___生态学与系统学原则______、________可行性原则风险最小_____、______效益最大原则_______和______自然修复和人为措施相结合原则______。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和甲烷C二氧化硫D臭氧
2、()重金属污染会引起动物溶血性贫血和不成熟红细胞数量的增加。
A汞B镉C砷D铅
3、蛋壳厚薄指数是评价污染物对()影响的敏感指标。
A鸟类行为B鸟类生长C鸟类繁殖D鸟类发育
4、臭氧层减薄引起哪个波段()的紫外辐射增强?
A UV-ABUV-BCUV-CDUV-D
A.慢性毒性试验B.亚慢性毒性试验
C.蓄积毒性试验D.急性毒性试验
15、在污水生物系统的()有藻类大量生长,包括蓝藻、绿藻、硅藻。
A.多污带B.α-中污带C.β-中污带D.寡污带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30分)
1.污染物透过细胞膜的方式被动运转、特殊运转、胞饮作用。
2.大多数动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吸收、消化管吸收和皮肤吸收三个途径。
12、以下那一项是生物监测不能做到的()。
A.综合反映环境质量状况B.测定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
C.反映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D.长期和连续的监测
13、()主要用于测定半数致死浓度LC50或半数抑制浓度IC50。
A.短期生物测试B.中期生物测试
C.长期生物测试D.三致试验
14、()通常是低于中毒阈剂量的化合物,反复多次地与机体持续接触。
三、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27分)
1、拮抗作用:拮抗作用是某些元素具有抑制作物吸收其它元素的作用,这种作用称之为拮抗作用。
2、温室效应: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3、生物放大:指某些在自然界不能降解或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的延长和营养级的增加在生物体内逐级富集,浓度越来越大的现象。
C有机氯农药D微生物杀虫剂
9、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粒径在( )m以下的颗粒物总量。
A 100 B 10 C 5 D 1
10、下列对同一种污染物的浓缩系数最大的动物应是( )?
A桡足类B毛蚶C石斑鱼D海鸥
11、在以下植物的抗性指标中,()是属于生态学指标。
A.细胞质含水量B.根际状况
C.气孔的构造D.保护性物质含量
6、生物测试:是指系统的利用生物的反映测试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或环境因素单独或联合存在时,所导致的影响或危害。
7、急性毒性试验:是指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染毒的试验,是毒性研究的第一步。
8、生态风险评价:即生态风险评价是评估由于一种或多种外界因素导致可能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不利生态影响的过程。
9、原位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指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物、转化其它污染物从而消除污染的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
4、DNA加合物:终致癌物共价结合DNA的复合物是化学毒物经生物系统代谢并活化后的亲电活性产物与DNA分子特异位点结合形成的共价结合物。
5、他感作用:是德国学者H.Molisch于1937年提出的概念。他认为植物的他感作用就是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3.污染物进入机体后导致的生物化学变化包括____防护性反应_____和______非防护性反应____两个反应过程。
4.酸雨中的酸主要是硫酸和硝酸,前者的前体为SO2,后者的前体为NO。
5.影响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行为的因素有生物因素、污染物因素、和环境因素。
6.植物根部对土壤污染物的避性可以通过______金属______、__根分泌物_________和______根际微生物______方式排斥污染物的吸收
四、问答题(3题,共28分)
1、什么是环境激素?阐述环境激素的作用机制及危害。(9分)。
答:环境也就是环境激素,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给环境激素所下的定义,就是说,如果内分泌功能发生变化,并因此对个体及子孙或者集团产生有害影响的外因性化学物质或者混合物.环境激素通过环境介质和食物链进入人体或野生动物体内,干扰其内分泌系统和生殖功能系统,影响后代的生存和繁衍.专家们已经筛选出70种化学品为环境激素类物质,其中有7种最危险的多用来制造人们日常用的涂料、洗衣剂、树脂、可塑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