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议论文怎样分析论据素材
如何分析高考语文议论文论据?

如何分析高考语文议论文论据?
写好高考语文议论文,首先要对议论文材料的论据进行分析,分析的准确,我们下面的作文才会更好地展开。
那幺,如何分析高考语文议论文论据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一篇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分析高考语文议论文论据方法一、揭示实质法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出属性相同或相关的几个事例之后,对其进行归纳升华,点明论据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深化论点。
如:史学家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年,相声艺术宗师侯宝林为学谐语手抄一部十多万字的《谐浪》,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27年,德国着名医生欧立希连续试验914次,终于研制成治疗人体内锤虫和抗螺旋体病菌的新药——新胂凡纳明。
这些事例充分证明了古今中外无数有成就的人之所以取得事业的成功,秘诀在于他们有恒心和毅力。
(考场优秀作文《恒心和毅力是成功之本》)这段文字中,作者在列举古今中外成功者的四个事例之后,点明了其中包含的道理,从而使中心论点“恒心和毅力是成功之本”得到了有力的论证。
论据与论点联系紧密。
1分析高考语文议论文论据方法二、正反对比法这种方法,所举事例形成正反对照,然后加以分析,论证观点。
如: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却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
人们难以忘记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事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
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
议论文分析论据的方法

议论文分析论据的方法
分析论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逻辑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论据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符合逻辑规律。
例如,对比、类比、归纳、演绎等方法。
2.证据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论据的来源、可靠性、权威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判断论据的可信度。
例如,查找相关的研究报告、专家意见、实验证据等。
3.统计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论据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其是否具有代表性和可信度。
例如,对样本数量、抽样方法、调查问卷设计等进行分析。
4.伦理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论据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和价值观。
例如,对权益平衡、公平公正、人权等进行伦理分析。
5.语言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论据的语言表达进行解读和分析,判断其隐含的意思和逻辑关系。
例如,对修辞手法、词语搭配、语义逻辑等进行分析。
6.背景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论据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等背景进行分析,判断其影响力和背景因素。
例如,对政策变化、社会环境、经济背景等进行分析。
以上方法并不是独立的,通常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论据分析,以得出准确、
全面、有说服力的结论。
高考语文议精选写作:分析论据七种方法精品素材

5、假设分析法
先提出一个确凿的论据,然后运用一个虚假的论据,先假设它是真实的,以推出相应的结果,来证明论点的正确与荒谬.所以,假设分析一般是从反面来证明论点.
例九:清代文学家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载:一富户遭强盗抢劫,一家大小全被堵在屋内,唯15岁的做饭婢女睡在厨房,悄悄溜走,唤来全村乡亲,擒贼救主。主人感戴婢女的恩情,要娶婢女为儿媳,儿子也同意,于是,当天就为儿子与这位婢女成了亲.有人问:“为什么办这么急?〞主人说:“事不宜迟,迟则生非。〞
这一段文字,用因果分析法阐述了猪八戒打碎镜子的原因,指出应如何正视自己。
例四: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20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被依军法身首异处。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成功。〔考场优秀作文《自信,但不能盲目》〕
运用对比,有力地证明了“有真才实学的人总是虚怀若谷的〞这一论点。
4、点面分析法〔正面推理法〕
点,指具体论据;面,指从具体论据中推引出来的一般性的、概括性的论据.即由某一些特殊典型的案例来说明所有的具有相同本质的案例,都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一种分析说理方法。是用具体事实推陈出理论论据来阐述论点的方法。
2022年高考写作议论文事实论据的分析技巧

2022年高考写作议论文事实论据的分析技巧事例的分析——议论文论据(事实论据)分析方法例证法是议论文写作常用的论证方法。
要想使议论文论证严谨有力,就必须对论据进行分析。
缺乏必要的分析,会导致论点和论据联系松散,给人以罗列论据之感。
举例只是议论的手段,说理才是议论的目的。
论证是思维的展开,就是用论述来证明。
要使材料能充分证明观点,就必须通过分析,把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证明给人看。
【存在问题】材料+观点。
有的一味堆砌素材,材料之间缺少联系;有的直说结果,缺少分析;有的语焉不详,不够准确。
【正确方法】材料+分析+观点。
【原文】“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是故,善假于物者胜。
(“论据+观点”,没有自己的议论)【改文】“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假”者,借也。
人虽然自封为万物之灵,但有很多事欲做不能。
不借助于车马,不能到达千里之外;不借助于船只,不能横渡江河湖海;但正是这一“借”,使人类可以将世界控于手掌之中,这一“借”,使人类成为万物之灵。
是故,善假于物者胜。
————————————————————————————————————【练一练】下面一段话缺少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分析,请根据你的理解,补充分析内容。
【原文】:“自古才子出寒门”。
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
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改文】:……这都是幼时曾经贫困而后来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
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
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
高考语文作文技法议论文写作6种事理结合分析论证的方法素材

语文:高考作文技法:议论文写作6种事理结合分析论证的方法不少考生在写议论文时,所举事例古今中外,不可谓不丰富,但给阅卷老师的感觉却是堆砌事例,论证力度不够,说服力不强。
究其原因,是考生不明白议论文重在议(说理)这一根本要求。
那么,议论文写作中,在举出典型事例后,如何对事例进行分析,以使事理有机结合,从而增强论证力度呢?下面教你6种事理结合分析论证的方法。
一、由果溯因法或由现象揭示本质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其外在与内在的原因,任何现象的背后都有其实质,举出事例后,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或揭示事件的实质,以增强文章的论证力量。
木子美等一批网络写手,凭借浅薄的语言、暴露的照片将作家的定义完全扭曲;小沈阳以忸怩的姿态、嗲声嗲调的语言在春晚中将全国人民狠狠地“雷”了一把。
一时间,“不要脸”似乎成为通向“名誉”的捷径。
这种现象没有出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变化最大、人心最躁动的上世纪80年代,反而出现在不断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素质教育的今天。
应该说,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流于形式和都市发展中的文化媚俗,对一些人灵魂的迷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珍惜你的脸面》片段) 文章在举出“木子美”“小沈阳”等典型事例后,分析了这种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揭示了问题的实质,令人警醒。
二、由此及彼法分析论证时,所举事例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人类社会的;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国家的;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当今的;可以是中国的,也可以是外国的。
其实,不论哪方面的事例,都是相通的,分析论证时,可以由所举事例联想到与之相关或相反的方面。
一头毛驴被主人牵着,来到桥头,透过一道道宽宽的石板缝,可以看见桥下湍急的流水。
毛驴被这可怕的景象吓呆了,任凭主人怎么催赶就是不敢前行。
主人走上桥往前拉它,它就向后撤;主人用树枝狠狠地抽打它,它就前腿立起,昂首长嘶,好像在抱怨:“为什么非要我走这么危险的路?想让我掉下去淹死吗?”主人只得住手。
高考议论文使用论据的方法和技巧

高考议论文使用论据的方法和技巧高考是对学生教育成果进行检测和评估的关键性考试,尤其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而在高考的议论文中,使用论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下文中,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高考议论文使用论据的方法和技巧。
一、选择适当的论据在进行高考议论文写作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选择和使用论据。
经过多次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在使用论据时必须选择适当的、具有说服力的、真实可信的证据。
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满足高考题目要求,达到更好的写作效果。
二、注重逻辑联想和推理高考议论文的论据是指用来支持文章立意和内容的材料,通过论据的使用来理论论点,进而使文章更加可信和有说服力。
而更好地利用论据,除了选择合适的材料,我们还需要注重逻辑思维和推理分析能力的锤炼,同时从不同维度多角度地分析高考题目,全面深入地挖掘论据,并对论点的出现进行合理的推断引导。
三、用统计和数据来支持论点在进行高考议论文的写作时,可以通过或精确或推测的数据和统计结果来概括总体趋势。
在写作中,援引数据和统计结果可以起到相当好的支撑和论证作用。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统计结果和数据的来源必须可靠、真实,并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确认。
同时,通过数据和统计结果来表达观点和理论成果,使文章写作更加有说服力,论点更加深刻和准确。
四、质证论据的来源及可靠性在选择论据时,不仅需要注意论据本身是否准确、可信,还要关注论据、资料和信息的来源,确保其来源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需要注意的是,不少考生在高考议论文写作中引用了不靠谱或者虚假的数据和材料来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这样会大大降低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因此,在写议论文时,尤其要注重质证论据的来源和可靠性,最大限度地保证讲述的是正确无误的信息和材料。
总之,论据是高考议论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帮助考生更精确地展现他们的思路和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在选择和使用论据时,考生不仅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数据,而且需要注重逻辑联想和推理分析能力的锤炼,同时质证论据的来源和可靠性,来完善方法和技巧,写出一篇有说服力、深入和准确的高考议论文。
高考议论文写作怎样分析论据

议论文写作怎样分析论据思考如下分析论述有什么问题观点:面对失误或困境,我们要学会变通,这样才能带来新的转机。
早年,梅兰芳与人合演《白蛇传》,在剧中饰演的白娘子有一动作, 用一根手指头去戳”许仙”的脑门儿。
不想,梅兰芳用力过大,跪在那里扮演许仙的演员毫无防备,向后仰去。
眼看许仙就要倒地,梅兰芳下意识地去扶许仙。
许仙是被扶住了,可梅兰芳马上意识到这不合常理。
于是,梅兰芳随机应变,在扶住他的同时,又轻轻推了他一下。
所以,剧情就由原来的一戳变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白娘子对许仙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失误,要学会变通。
文段存在的问题:精彩片段一猪八戒拾到一面镜子,洋洋自得照了起来。
可是当他从镜子里看到的是一个朝天鼻子大耳朵、核桃眼睛尖嘴巴的丑八怪,顿时火冒三丈:“你这妖镜,竟敢把我老猪丑化成如此模样,真是狗胆包天。
”说完,举起九齿钉耙将镜子砸得粉碎。
猪八戒长得丑是众所周知的,可当它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尊容”时,却为何大发脾气呢?因为它对自己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他不仅不知道自己丑,甚至也许一直以为自己是个英俊潇洒的美男子呢!殊不知,镜子虽砸了,猪八戒却并不因此而美起来,相反地,倒使自己失去了了解自己容貌真相的凭据,也就失去了修整容貌,完善自己的凭借,就会永远丑下去。
由此可见,一个人清醒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文过饰非,不矫饰造作,具有自知之明是多么重要。
(《人贵自知》)一、因果分析法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是一种探究本质的分析方法。
思路: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关键:要善于以问引论,追本溯源,将思路不断拓深。
要紧扣论点。
精彩片段二链接高考牛顿之所以取得瞩目的成就,正是因为他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
假若他只顾自我地孜孜不倦,将他人的智慧结晶抛诸脑后,那么他又怎能挥洒自己的豪情,在科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角色转换,能使已酿成的智慧琼浆,如醍醐灌顶,为你乃至世界的未来做好坚实的储备。
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论据分析的几种方法

再如李月琴同学在写话题作文“人怎么样, 世界就怎么样”时,举了希特勒的事例后分析 道:
“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的主观思想具 有能动性,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 发展,错误的意识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希特勒的暴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有着称霸欧 洲的野心。主观指导行动,行动成就世界,希 特勒是一个邪恶的人,因而他统治的世界就变 得疯狂而黑暗。……”
如训练题2,引用材料后可作这样的分析
(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明代徐霞客年 轻时立下走遍三山五岳的志向,后来虽历经磨难, 但一直旅行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完成巨著《徐霞客
游记》。) “一个人只有立了志,才能坚持 从事自己的事业,至死不渝。徐霞客正是立 下了远大的志向,才取得非凡的成就。”
议论文论据分析的几种方法:
【 参考例文】
我们看待问题要全面客观,切不可以己之长攻人 之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哲学家乘渔夫的船过河, 他嘲笑渔夫不懂数学失去了三分之一的生命,不懂哲学 又失去了一半的生命。风浪来了,船将沉没,渔夫说,
你不会游泳,全部的生命将没有了。在这个故事中, 哲学家确实知识渊博,他懂数学又精通哲学,这 是他的长处。而渔夫这类知识贫乏,这是他的短 处。但哲学家虽有长处,也有短处,而他的短处 恰恰是渔夫的长处。哲学家没有全面地看问题, 不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片面地 用自己的长处去攻击他人的短处,其结果自然是 被渔夫反唇相讥。
1.假设分析法 2.辩证分析法 3.阐释分析法 4.探因分析法 5.条件分析法 此外,还有归纳法等。
【练习】
用所学的方法分析下列事例,以 证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观点。
一位哲学家乘渔夫的船过河, 他嘲笑渔夫不懂数学失去了三分之一 的生命,不懂哲学又失去了一半的生 命。风浪来了,船将沉没,渔夫说, 你不会游泳,全部的生命将没有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怎样分析论据
例证法是议论文写作时常用的论证方法,要想使议论文论证严谨有力,必须对论据进行分析。
有些学生写的议论文,尽管论点鲜明,论据也典型,但是由于在举例后没有进一步挖掘事例蕴涵的哲理,缺少必要的分析,导致论点和论据联系松散,给人以罗列论据之感。
所以,举例之后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分析论据的方法。
一、揭示实质法
实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事物的实质是隐蔽的,只有深入发掘才能认识到事物的性质、面貌和发展趋向。
揭示实质法,就是在列举出属性相同或相关的几个事例之后,对其进行归纳升华,点明论据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深化论点。
如:
史学家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 年,相声艺术宗师侯宝林为学谐语手抄一部10多万字的《谐浪》,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27 年,德国著名医生欧立希连续试验 914 次,终于研制成治疗人体锥虫病和抗螺旋体病菌的新药——新胂凡纳明。
这些事例充分证明了古今中外无数有所成就的人之所以能取得事业的成功,秘诀在于他们有恒心和毅力。
(考场优秀作文《恒心和毅力是成功之本》)
作者在列举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后,点明了其中包含的道理,论据与论点联系紧密,从而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恒心和毅力是成功之本”。
再如,要论述“战胜命运,不向命运低头”这一主题,可以在列举完保尔这个典型人物的事例后,用“保尔身残志坚不向命运低头,用顽强的意志,迎接暴风雨的洗礼,最终成为一个拥有钢铁般意志的革命战士”这几句话揭示保尔成功的实质。
二、正反对比法
正反对比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而彰显差异,凸显论点的论证方法。
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相互对立的事物,对比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
难以忘记60年前德国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 60 年里不断反思,不停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
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
日本在60年前那幕惨剧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到靖国神社“拜鬼”……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
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高考优秀作文《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以上两个论据,一正一反,对比鲜明,凸显“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的中心论点。
三、假设分析法
假设分析法是列举事实论据后,用假设性的语言, 从正面或反面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进行假设分析时,如果所举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所举例子是反面的,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分析。
简言之,正例反说,反例正说。
运用这种方法,议例与叙例殊途同归,正反映衬,有较强的说服力。
假设推理的关联词一般用“如果……那么……”“假使……那么”“倘……就”“假如”“倘若”“试想”等。
如论述“自强是事业的催化剂”这个论点:
自强是事业的催化剂,是一种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被誉为“中国当代保尔”的张海迪,高位截瘫,没上过一天学,却自学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还自学了日、德、美、法等语言,并翻译了不少作品,又自学医学,为病人解除痛苦。
还有从废稿堆上站起来的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被人们称为“独弦琴上练出来的小提琴家”尼克路·帕格尼尼,他们都历尽坎坷,最后才一举成名。
假如他们没有自强作为精神支柱,张海迪不过是一个碌碌无为的自卑者,莫泊桑不会成为著名作家,帕格尼尼只是一个坐过20年牢的政治犯。
四、类比引申法
类比引申的思维方法是指由两个事物的某些相同属性,推论它们在另一属性上也可能相同的一种间接推理法。
运用引申类比法分析论据,就是联系实际,对列举的事例进行引申或类比,从而表达观点。
如从音乐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引申到学生必须勤学苦练,勤于耕耘才会有收获。
重视引申训练,可以拓展思维空间,揭示事物的本质含义和普遍规律,写文章时不至于就事论事,狭隘肤浅。
例如下文:
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倾注了30多年的精力,把圆周率值推算到小数点后800多位。
可是后人发现,他在第300多位时就出现了错误,也就是说,他后面20多年的努力都是在做无用功。
科学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多番维尔如果能再细致一些,经常客观地验证得出的结果,可能就不会留下这个遗憾了。
科学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常常听人后悔自己什么做得不好,什么不该做,但事后再多的悔恨也于事无补,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对“出”的意义有更深的认识。
(高考优秀作文《人生的“出”与“入”》)
这段话由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的事例,引申出“做人、处事或认识社会应‘出乎其外’,审查反观,才不会犯错”的道理。
通过事例引申类比,说理形象,易于让人接受。
运用引申类比法分析论据的时候,可以在事例与现实的对照中用反问句来表现,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深入思考。
如要论证“坚守心中的净土”这个论点,可以先列举易中天先生在艰苦时期,顽强守护心灵净土的事例,然后与现实的我们对照,连续用两个反问句加以引申类比,从而激起读者情感的共鸣: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先生,在谈及自己文革时期虽下乡劳动仍不忘阅读的经历时,眼眸中闪动着泪光。
在那样艰苦的时期,无尽的折磨,繁重的劳动,都没能占领他精神的净土,他仍手不释卷,如今的我们,又怎能以“没时间”“没钱”这样不堪一击的借口,丢掉心中最后的领地呢?与这些人相比,难道我们不该为易中天先生的执著鼓掌叫好吗?(高考优秀作文《坚守心中的净土》)
五、因果分析法
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认识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果分析可以分为原因分析和结果分析两类。
在议论文写作中,因果分析有着广泛的应用。
运用因果分析法分析论据,就是在列举事
例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接原因,这些原因就是所要证明的观点。
如:三国时蜀军大将马谡镇守街亭,把20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
但马谡仍然坚持己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
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
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书,曾献计于诸葛亮,助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
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高考优秀作文《自信,但不能盲目》)这段话是典型的因果分析论证法。
文章先列举了三国时马谡失街亭的事例,然后深入分析街亭失守的原因是马谡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水到渠成地得出了“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