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系统基础知识
(完整版)华为视频会议基本知识

华为视频会议基本知识1.、什么是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是利用现有通信网(包括各种传输网络)和数字信号压缩处理技术,将音视频和数据信号处理后传到远端,实现面对面的交流。
其交流形式为点到点,点对多点。
主要设备包括MCU(多点控制单元)、视频会议终端、网关、网守和相关的配套外围设备。
如显示设备,音响系统等。
2.、视频会议系统的作用是什么?视频会议可以实现数据、视频、语音应用的有机融合与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与远在千里之外的人进行面对面交谈,做到远在天边,近在咫尺,并能够随时自主地组织和召开会议,进行业务调度、远程管理、信息交流、技术培训等等,节约时间和差旅经费,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视频会议的发展趋势?视频会议的发展经历了四代:第一代是70年代。
采用模拟传输,占用带宽大(960个话路),因此用户极少。
第二代是80年代。
其传输由模拟转为数字传输,由最初的数字静态传输到动态图像传输,占用带宽8—34Mbps。
第三代为90年代。
视频会议采用了国际电联(ITU)标准H.320。
正是进入商用领域。
传输带宽为64Kbps-2Mbps。
第四代为21世纪。
视频会议进入多媒体通信。
基于国际标准H.323和SIP,将音频、视频和数据融合与一体。
适用于不同的用户,不同需求的融合通信。
4.、视频会议系统对网络的需求是什么?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广泛运行于IP、ISDN、FR、DDN、卫星网络等各种网络环境中。
华为终端提供E1、IP、ISDN等多种线路接口。
5. 建立视频会议系统的成本包括那些?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成本分为建设费和使用费。
建设费是一次性投资,包括视频会议设备的购买费用,基础网络的建设费用和会议室的装修费用。
使用费主要包括网络的使用费用,如电信线路的租费等。
6、视频会议有哪些国际标准?视频会议行业的国际标准是由ITU(国际电信联合会)和IETF(国际工程师组织)制定的。
主要以字母H开头。
视频会议行业的国际标准有H.320、H.323和SIP(H.324)三个主要的标准集。
视频会议基础知识培训

1.3、视频会议原理及技术介绍
信息采集 信息处理
信息传输
信息还原
音频、视频、数据
1.3、视频会议原理及技术介绍
视频会议终端将输入进来的视频使用H.261、 H.263或H.264协议、音频使用G.711、G.722或G.728、 数据、控制信令进行单独编码,然后将编码后的数据 进行“复用”打包后形成遵循网络协议的数据包,通 过网络接口传到MCU供选择广播。从MCU传来的其他会 场的数据包通过“解复用”,分别还原成视频、音频 以及数据及控制信令分别相应的输出设备上回显或执 行。 在传输的信息里面,优先级的排列顺序为:音频 ->视频->控制信令->数据。因为会议以声音为 主,当网络拥塞时,画面可能会有马塞克,但会议的 声音必然首先保证是连贯和清晰的。ຫໍສະໝຸດ 1.4.1、视频会议技术标准
ITU-T H.243:利用2Mbit/s信道在2~3个以上的视听终端建立 通信的方法 ITU-T H.320:窄带电视电话系统和终端设备
ITU-T H.323:基于IP包交换网络中多媒体业务的框架协议
ITU-T H.261:关于P X 64Kbit/s视听业务的视频编解码器 ITU-T H.263:关于低码率通信的视频编解码 ITU-T H.264:视频压缩编码标准 ITU-T G.711 话音频率的PCM脉冲编码调制 ITU-T T.120 多媒体数据会议标准 ITU-T G.735 工作在2Mbit/s并提供同步384Kbit/s数字接入 和/或同步的64Kbit/s数字接入基群复用设备的特性
最大系统容量:(媒体处理板) 带宽速率:从56 kbps 到8Mbps
网络接口:IP(FE、GE、光口)、E1、V35
混合组网能力
20110929-视频会议基础知识(百问百答)

视频会议基础知识百问百答1、下图是H.323协议的基本框架,请阐述图示要点?(提示:H.245/H.225/RAS等呼叫信令的传输特点,为什么分别基于TCP/UDP来传输)答:H.323呼叫建立过程涉及3种信令:RAS信令,H.225呼叫信令和H.245控制信令。
RAS信令用来完成终端与GK之间的登记注册、授权许可、带宽改变、状态和脱离解除等过程;H.225呼叫信令用来建立两个终端之间的连接,这个信令使用Q.931消息来控制呼叫的建立和拆除;H.245控制信令用来传送终端到终端的控制消息,包括主从判别、能力交换、打开和关闭逻辑信道、模式参数请求、流控消息和通用命令与指令等。
H.323会议系统是基于分组交换的,因而会议系统中的码流在传输之前就必须进行打包,根据数据包上的标签进行统计复用。
同时,由于会议系统中的不同信息码流各自有不同的特点。
所以,它们对下层网络的承载要求也不同。
对于IP网,在实现时可以用以下方法解决个问题:音频和视频码流对实时性要求很高,即使少量的时延,对视频会议来说也是无法忍受的。
但是,它们对于少量的包丢失却不太敏感。
因此,对于音频和视频码流,采用实时传输协议RTP来对它们进行打包再运用面向无连接的UDP协议进行实时传输。
对RAS信号也采用UDP协议来传输。
相反,数据和控制信号对于服务质量要求很高,少量的包丢失或出错都是无法忍受的。
因此对于数据和控制码流,在传输层运用面向连接、提供可靠服务的TCP协议,从而完成对它们的可靠传送。
2、简述H.323终端之间如何建立呼叫过程。
(提示:信令交互过程)答:H.323终端之间建立通信关系通常执行四个控制过程:RAS,H.225.0呼叫控制(Q.931信令),连接控制(H.245)及媒体RTP信道建立的过程。
3、GK的基本功能是什么?直接(Directed)和路由(Routed)工作模式的区别是什么?答:在H.323系统中,关守是可选择的,它为H.323端点提供呼叫控制服务。
视频会议基础知识

基本知识什么是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是指通过现有的各种电气通讯传输媒体,将人物的静、动态图像、语音、文字、图片等多种资料分送到各个用户的计算机上,使得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户可以共聚一处,通过图形、声音等多种方式交流信息,增加双方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视频会议系统分为哪几种?视频会议系统在用户组成模式上分为点对点(2人)和群组视频会议系统(多人)两种,按技术实现方式上分为模拟(如利用闭路有线电视系统实现单向视频会议)和数字(通过软硬件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实现)两种。
视频会议系统对应用环境有什么需求?视频会议系统传送的是多媒体数据,与普通数据不同,由于声音和动态图像的源信号的数据量较大,无法直接在一般条件的数字线路上传输。
同时,基于对实际使用效果的要求,用户还要求传送的声音、图像信号连续平滑,其它辅助功能使用简捷。
因此,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系统在声音/图像压缩、通讯线路条件、数据/应用程序共享等方面都对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般需要384K-2M的网络带宽。
视频会议系统现行的标准有哪些?国际电信联盟ITU对于视音频通讯及其兼容性的技术进行了规范,在这些基本的协议中,同时对语音、视频的编码格式,用户控制模式等要件进行了相关的规定。
ITU-T制定的适用于视频会议的标准有:H.320协议(用于ISDN上的群视频会议)、H.323协议(用于局域网上的桌面视频会议)、H.324(用于电话网上的视频会议)和H.310(用于ATM和B-ISDN网络上的视频会议)。
其中H.323协议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最通用的协议标准。
目前有哪些主要厂家提供IP视频会议系统?在终端产品方面,有以色列的VCON,美国的Polycom、Vtel,挪威的Tandber g等国外厂家,以及国内的华为、中兴,在服务器方面,有Ezenia、Accord、Radvision三家。
视讯会议业务组网协议分析引言在视讯业务领域,无论发展到哪一个阶段,组网协议及其标准化工作一直是处于核心的重要位置,大到合理的框架结构,小到每一个参数的内容定义,只有组网协议的内容确定下来,产品才能制造,业务才能互通,领域才能发展。
视频会议重要基础知识点

视频会议重要基础知识点视频会议已成为当今现代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为一个大学教授,了解一些视频会议的基础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工作和学习中的挑战。
以下是视频会议的一些重要基础知识点:1. 视频会议的定义和作用:视频会议是一种通过网络连接远程参与者的交互式通信方式。
它可以用于远程办公、远程教育、商务会议等各种场景,使得参与者能够面对面地交流和协作,节约时间和成本。
2. 视频会议的基本组成:视频会议系统通常由摄像头、麦克风、扬声器和显示设备等硬件组成。
软件方面,视频会议系统需要支持音视频编码、传输协议和会议控制等功能。
3. 视频会议的传输方式:视频会议可以通过不同的传输方式实现远程通信。
常见的传输方式包括IP网络传输和ISDN传输。
IP网络传输是目前主流的方式,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远程通信。
4. 视频会议的网络要求:视频会议对网络的要求比较高,主要包括带宽、延迟、抖动和丢包率等指标。
为了获得良好的视频质量和流畅的会议体验,需要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带宽支持。
5. 视频会议的会议控制:视频会议系统需要支持会议控制功能,包括会议预约、会议邀请、会议记录和会议结束等操作。
会议控制可以通过中心服务器或分布式方式进行管理。
6. 视频会议的安全性:视频会议中的信息传输需要保证安全性,防止信息被窃取或篡改。
常用的安全措施包括加密传输、身份验证和权限管理等。
7. 视频会议的常用应用:视频会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远程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和跨地域协作等。
它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沟通成本,促进信息共享和合作创新。
以上是视频会议的一些重要基础知识点。
对于大学教授来说,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更好地利用视频会议技术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
视频会议基础知识培训

视频会议基础知识培训视频会议基础知识培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工作方式的转变,视频会议已成为各行各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商务会议、学术讨论,还是在线教育和远程医疗等领域,视频会议都能为人们提供高效、便捷的沟通渠道。
然而,对于初学者而言,视频会议的概念、技术和使用方法可能会感到有些困惑。
因此,本文将为您介绍视频会议的基础知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学习和运用视频会议。
一、什么是视频会议视频会议是指通过网络连接,利用摄像头和麦克风等设备,进行远程实时的语音和视频交流的一种通讯方式。
它可以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时间和设备上进行会议,节省巨大的人力、时间和费用,提高沟通效率和决策速度。
二、视频会议的分类根据会议规模和参与情况,视频会议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一对一视频会议:只有两个参与者在同一时间进行视频会议,如个人通讯或商务洽谈等。
2.多方视频会议:此时会议室内有多个参与者同时在线参与,如大型企业会议或学术会议等。
3.直播视频会议:会议的内容和形式通过网上直播形式传达给大量通过网络收听或观看的观众,如在线培训或商业演讲等。
三、视频会议的基本要素1.硬件设备:通常包括视频会议摄像头、麦克风、扬声器、投影屏幕等。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参与者在不同地点进行顺畅的视频会议。
2.网络环境:视频会议需要快速、稳定的网络环境。
它可以基于局域网或互联网,通过视频会议软件和设备传输和接收语音和视频信号。
3.视频会议软件:流行的视频会议软件包括Zoom、WebEx、Microsoft Teams和Skype等。
这些应用程序在不同的平台上提供语音、视频、聊天和共享屏幕的功能,以帮助用户在不同的位置和设备上进行视频会议。
四、视频会议的步骤1.准备会议前的必要工作:确定参会人员、时间和地点,确保设备和网络连接情况良好,以便开始会议前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调试。
2.进入会议室:打开视频会议软件,进入会议室,确保麦克风、摄像头和扬声器等设备都能够正常工作。
1视频会议基础知识和H323体系

数字时代
20世纪60年代末 期,由模拟系统 转向数字系统。
20世纪80年代初 期,非标2Mbit/s 彩色数字会议电
视系统推出。
标清时代
1990年CCITT 发 布了H.320标准, 主要针对电路交 换的窄带网络。
1996年,为了适 应迅速普及的IP网 络,ITU-T发布了 H.323的视频会议 标准。
议室色温选择4000K以上的中性色,中性色由于光线柔和,使人有愉快、舒 适、安详的感觉。 标清会议室色温在3000K左右就可以了。但是无论高清还是标清会议室中所 有的光源必须是人工光源(不得出现自然光),而且色温必须是一致的,在 同一个会议室中不得出现不同色温的灯光。 2 照度人脸500LUX,投影和电视50-80LUX 会议室的照度,对于摄像区,诸如人的脸部面向摄像机方向最好在500LUX左 右,在低照度下高清摄像头的噪点会很多。对于监视器及投影电视机,它们 周围的照度不能高于80LUX,在50~80LUX之间,否则将影响观看效果。 3 显色指数90以上 显色指数是灯管的一个重要参数,必须使用显色指数较高的灯管才能达到较 好的视频效果。
1.3 终端侧的视频会议原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3/5/6
1.3 视讯系统框架协议介绍
视频会 议系统
H.323体系
H.320体系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线路类型:LAN、ADSL等IP 线路,技术正在迅猛发展。 一网多用,使用的费用低廉 ,系统要求比较简略,并且 在操作、互动、以及市场价 格方面都具有优势,所以其 发展十分迅速。但是由于IP 网络本身QoS没有得到完全 解决,系统稳定性较差。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3/5/6
视频会议基础知识百问百答_20110812

视频会议基础知识百问百答_20110812视频会议基础知识百问百答1、下图是H.323协议的基本框架,请阐述图⽰要点?(提⽰:H.245/H.225/RAS等呼叫信令的传输特点,为什么分别基于TCP/UDP来传输)答:1、H.323组件H.323终端是H.323定义的最基本组件。
所有的H.323终端也必须⽀持H.245标准,H.245标准⽤于控制信道使⽤情况和信道性能。
在H.323终端中的其它可选组件是图像编解码器、T.120数据会议协议以及MCU功能。
⽹关也是H.323会议系统的⼀个可选组件。
⽹关提供很多服务,其中包含H.323会议节点设备与其它ITU标准相兼容的终端之间的转换功能。
这种功能包括传输格式(如H.250.0到H.221)和通信规程的转换(如H.245到H.242)。
另外,在分组⽹络端和电路交换⽹络端之间,⽹关还执⾏语⾳和图像编解码器转换⼯作,以及呼叫建⽴和拆除⼯作。
终端使⽤H.245和H.225.0协议与⽹关进⾏通信。
采⽤适当的解码器,H.323⽹关可⽀持符合H.310、H.321、H.322以及V.70标准终端。
关守是H.323系统的⼀个可组选件,其功能是向H.323节点提供呼叫控制服务。
当系统中存在H.323关守时,其必须提供以下四种服务地址:地址翻译、带宽控制、许可控制与区域管理功能。
带宽管理、呼叫鉴权、呼叫控制信令和呼叫管理等为关守的可选功能。
虽然从逻辑上,关守和H.323节点设备上分离的,但是⽣产商可以将关守的功能融⼊H.323终端、⽹关和多点控制单元等物理设备中。
由单⼀关守管理的所有终端、⽹关和多点控制单元的集合称之为H.323域。
多点控制单元⽀持三个以上节点设备的会议,在H.323系统中,⼀个多点控制单元由⼀个多点控制器MC和⼏个多点处理器MP组成,但可以不包含MP。
MC处理端点间的H.245控制信息,从⽽决定它对视频和⾳频的通常处理能⼒。
在必要的情况下,MC还可以通过判断哪些视频流和⾳频流需要多播来控制会议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将本地多媒体文件作为虚拟设备源,把音视频内容播放给 会议中的其他用户。
会议控制人可将桌面操作情况和应用操作步骤共享给全体与 会者,便于协同工作和应用培训;通过切换操作权,用户可 将自己桌面的操作权交由其他远程用户进行远程控制。
与会者既可以进行对所有人的公开文字交流,也可发起与指 定与会者之间的点对点私密交流。
会议过程中,可以方便地将某个文件实时传送给全体参会者 或指定人;“文件传输管理”页面中,可以对本地用户上传 与下载的文件进行管理;主席用户可以及时清除会议中的传 输文件。
可以随时对进行中的会议过程进行录制,存储于本地电脑中; 操作者可将会议录像进行剪辑,上传到系统,将链接发布到 自己的网站供访问者进行点播观看。
基本形态 一般的视频会议系统包括MCI多点控制器(视频会议服务器)、会议室终端、PC桌面型终端、电话接入网关(PSTNGateway) Gatekeeper(网闸)等几个部分。各 种不同的终端都连入MCI进行集中交换,组成一个视频会议网络。
⑴多点处理单元(MCU)
MCI是视频会议系统的核心部分,为用户提供群组会议、多组会议的连接服务。
频采集卡即可,其成本也低于普通的硬件视频终端。 国内的网络视频会议厂商已 经率先推出saas模式的会议系统,创新式的推出租用服务,更是让网络视频会 议的成本降到一般企业可以接收的范围内。由于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在
召开视频会议的同时实现电子白板、 程序共享、文件传输等数据会议功能,作为 会议的辅助工具。
多力曰视频父互音视频交互、多屏输出画面显示、云台遥控功能。
可以在白板区域自由绘制、书写信息;支持多人同时操作; 可方便灵活得使用荧光笔和激光笔等增强工具;支持对屏幕 中的任意矩形区域进行截图,并将所抓的静态图片显示在一 个新建的白板页上。
完美支持动态PPT的展示,还原高清晰,高保真动态画面和 音频、视频效果。
分类及区别
分类
目前市场上的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分为: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及硬件视频会议系统。 软件视频会议是基于PC架构的视频通信方式,主要依靠CPU处理视、音频编解 码工作,其最大的特点是廉价,且开放性好,软件集成方便。但软件视频在稳定 性、可靠性方面还有待提高,视频质量普遍无法超越硬件视频系统, 它当前的市 场主要集中在个人和企业,政府、大型企业也逐渐开始慢慢接受,并越来越多的 运用到会议当中。
键盘,可以通过电视机或者投影仪显示,用户可以根据会场的大小选择不同的设 备。一般会议室设备带SONY或CANO的专用摄像头,可以通过遥控方式前后左 右转动从而覆盖参加会议的任何人和物。
(3)桌面型(PC)终端产品
直接在电脑上举行视频会议,一般配置费用比较低的PC摄像头,现已支持几十
点几百点甚至上千点的会议。由于PC已经是办公的标准配置,桌面会议终端不 需要增加很多的硬件投入。而会议室型终端也只需要购买比较高性能的PC和视
目前主流厂商的MCI一般可以提供单机多达64个用户的接入服务,并且可以进 行级联,可以基本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MCU勺使用和管理不应该太复杂,要使 客户方技术部甚至行政部的一般员工能够操作。
⑵大中小型会议室终端产品(End Ponint)
大中小型会议室终端产品是提供给用户的会议室使用的,设备自带摄像头和遥控
⑷电话接入网关(PSTN Gateway)
用户直接通过电话或手机在移动的情况下加入视频会议,这点对国内许多领导和
出差多的人尤其重要。可以说今后将成为视频会议不可或缺的功能。
此外,视频会议系统一般还具有录播功能。 能够进行会议的即时发布并且会议内 容能够即时记录下来。基于现时流行的会议信息资料的要求,本系统能够支持演 讲者电脑中电子资料PPT文档、FLASH IE浏览器及DVD等视频内容,也包括 音频的内容等、会议中领导嘉宾视频画面、会场参与者视频画面的同步录制。
于电话网上的视频会议)、H.310(用于ATM和B-ISDN网络上的视频会议)和H.264(高度压缩数字视频编解码器标准)。其中H.323协议成为目前应用最广
最通用的协议标准,而H.264是目前最先进的网络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概况简介 视频会议软件常用功能列表
多方音视频亠互米用先进的H.264视频压缩算法、完美的高清晰画质、多方
支持普通的文档共享和基于浏览器的文件共享;可将普通文
文件卄享档放到白板页上共享,供所有与会者观看,支持多人同时进
乂件共享行标注、勾画等操作;也可将IE支持的多种格式文件和音视
频文件共享;支持同时共享多个文档。
可以使所有与会者在控制者的操作下,同步浏览网页;支持
协同浏览在网页上进行勾画,便于与会者讨论交流;支持同时打开多
服务器有相应的备份机制,可在一台不工作时另一台可用; 同时在线用户可无限扩容满足大型应用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会议都是有会议中的管理者来进行会场的管理。
若服务器支持监控转接服务,系统管理员可设置监控相关功能;在会议进行时主 席用户可将监控点的用户视频接入会议室;监控用户没有普通用户的其他会议权 限。
系统可对与会者的用户信息进行备份与恢复。
现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准
国际电信联盟ITU对于视音频通讯及其兼容性的技术进行了规范,在这些基本的
协议中,同时对语音、视频、数字信号的编码格式,用户控制模式等要件进行了 相关的规定。ITU-T制定的适用于视频会议的标准有:H.320协议(用于ISDN
上的群视频会议)、H.323协议(用于局域网上的桌面视频会议)、H.324(用
管理员用户可以创建会议流程;通过申请为数据控制人后还 可以控制会议流程;会议流程中,数据操作区中会显示相应 添加的附件。
系统支持多种会议登录模式,包括IM登录、Web登录、邮件 登录等;支持匿名登录、电话邀请登录。
采用质量反馈、语音优先、丢包补偿、自动降帧等技术,即 使在网络丢包严重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很高的质量。
硬件视频会议是基于嵌入式架构的视频通信方式,依靠DSP嵌入式软件实现视
音频处理、网络通信和各项会议功能。其最大的特点是性能高、可靠性好,大部 分中高端视讯应用中都采用了硬件视频方式, 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市场份额正 逐渐被软件所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