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方法文献综述
会计类文献综述范文

会计类文献综述范文引言:会计作为一门重要的管理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会计研究中,学者们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总结和分析已有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对会计类文献进行综述,分析近年来会计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以及学者们对于会计领域的关注点。
一、会计信息质量研究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研究者们通过对会计准则、财务报告和审计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对于企业经营和投资决策的影响。
例如,某研究指出,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可以降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进而提高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另外,还有研究发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
二、会计伦理研究会计伦理是会计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
伦理行为在会计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者们通过对会计职业道德、内部控制和财务舞弊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会计伦理对于企业治理和财务报告的影响。
例如,某研究发现,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强企业的内部控制,降低财务舞弊风险。
此外,还有研究指出,企业的道德风险管理对于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
三、财务报告透明度研究财务报告透明度是近年来会计研究的热点之一。
研究者们通过对财务报告信息披露、报告质量和信息环境等方面的分析,探讨财务报告透明度对于企业价值和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例如,某研究发现,财务报告透明度的提高可以降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提高投资者对于企业价值的判断准确性。
此外,还有研究指出,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增加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
四、国际会计准则研究国际会计准则是会计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研究者们通过对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实施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国际会计准则对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企业跨国经营的影响。
例如,某研究发现,国际会计准则的统一应用可以提高全球资本市场的整体效益,降低跨国企业的信息成本。
另外,还有研究指出,国际会计准则的适用性和可比性对于全球投资者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专业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会计专业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引言会计专业作为商科领域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关注着财务信息的记录、分析和报告。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会计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也日益增加。
本文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会计专业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趋势,为会计专业学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1. 会计信息质量研究会计信息质量是管理和决策过程的重要基础,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市场秩序起着重要作用。
相关研究关注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时效性等方面,通过构建信息质量评价模型和方法,为实践提供指导和决策支持。
研究文献1通过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发现了不同国家会计准则对于信息质量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减少信息不对称和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方面,采用国际会计准则(IFRS)的公司表现更好。
研究文献2从会计信息质量对股东权益和企业价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对于股东权益和企业价值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引发了对于会计信息质量改善对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视。
2.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近年来会计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关注企业在社会、环境和道德等方面的责任承担和信息披露。
与传统财务会计相比,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更注重企业的长期价值和可持续发展,试图综合考虑多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研究文献3从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中分析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与公司的财务绩效和市场表现存在正向关系。
这一研究结果为企业实施社会责任战略和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提供了支持。
研究文献4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分析,关注企业的信息披露特征和质量。
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披露程度和质量对企业声誉和品牌形象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会计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会计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研究者们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改进会计信息处理、财务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效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引言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学术任务之一。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是论文研究的第一步,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综合分析,揭示目前学术研究的主要热点和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本文将对会计专业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进行探讨和总结。
1. 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领域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会计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关文献综述表明,在会计信息质量研究中,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会计信息质量的内在特征•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会计信息质量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综合文献研究发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可以提升公司的价值,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提高市场效率等。
因此,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对于完善会计制度、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
2. 会计准则与规范会计准则与规范是会计规则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献综述表明,当前会计准则与规范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会计准则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影响•政府监管对会计准则的影响研究发现,科学、合理的会计准则和规范对于企业决策、资源配置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如何改进会计准则和规范,提高其适应性和实效性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3.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财务报告分析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会计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关文献综述表明,当前财务报告分析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财务报告分析的方法和技术•财务报告分析的应用领域•财务报告分析对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财务报告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分析师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财务报告分析,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预测能力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4. 会计信息化与信息技术会计信息化与信息技术是当前会计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关文献综述表明,当前会计信息化与信息技术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信息技术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研究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处理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综述

总 , 以对 会 计 信 息 质 量 的 研 究有 一 定 的 认 识 和 了解 。 关 键 词 :会 计 信 息质 量 ;流 动 性 ;波 动 性 ;非 对 称 信 息
一
、
引言
在现实 的资本市场 中,投资者和经营者是相互分离 的,广大投资者 并不是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而是依赖于公开 的信 息进行决 策 ,这就需要市场上的信息尽可能对称 ,投资者的决策正确 与否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市场信息的公开 、公平 、公正程度 。在上市公 司披 露的信息 中 ,会计信息是核心信息之一 ,是广大投资者进行决策 的重 要依据。如 果投资者接收的会计信息是经过一定程度粉饰的信息时 ,就会 给投资者 造成经济损失和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 。因此 ,现代资本市场 中需 要建立 起规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对外提供客观规范的会计信 息 ,会计信 息质量关系到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对于稳定市场 ,促进资本 市场健康发 展 ,扩大资本市场规模 和提 高投资 者信心 等方 面都 具有 非常 重要 的作 用。 B a l l 和B r o w n( 1 9 6 8 )开创 了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关系研究的序幕 , 并且证实美 国资本市场 中上市公司的证券价格对财务报告 中的信 息能够 做 出反应 ,从而验证了会计盈余具有信息含量 ,并且能够影 响投 资者 的 投资决策行为 。之后 ,Z e f( 1 9 7 8 )提 出 了会计 准则 和会 计制度 的经济 后果 问题 ,使得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研究成为理论界 和实证研究 的热点问题 。 =、会计信息质量与市场流动性 上市公 司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对资本市场行为的影响主要 表现在证券 买卖价差和交易量上 ,从而进一步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水平。 从理论上来说 ,公 司披 露 的财务 信息 ,可 以降低 市场上 的投 机行 为 ,改善市场上 的风险分布情况 ,促进股票的交易活跃性 ,提高证券 的 交易量 ,降低证券 的买卖价差 。同时 ,公司对外披露财务信 息 ,也降低 了投资者进行信息搜集和评价所耗费 的成本和资源 。降低投 资者对公 司 财务信息 的估计偏差 ,这样也能够提高证券的流动性 。 在实证 研 究 中,D e ms e t z( 1 9 6 8) ,C o p e l a n d 、G a l a i( 1 9 8 3) ,G l o — s t e n 、M i l g r o m ( 1 9 8 5 ) ,A m i h u d 、M e n d e l s o n( 1 9 8 6 ) 等学者 相继研 究发 现提高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将有助于提高公司股票 的市 场流动性 ,从 而降低证券交易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 。K i m、V e r r e c c h i a( 1 9 9 4 ) 研究表 明,拥有较高水平会计信息的上市公司 ,投资者会在潜意识 中认 为它们 的股票是按照公允市场价格 进行交 易的 ,因而会 更愿 意去投资 该股票 , 从而增加 了其市场流动性 。We l k e r( 1 9 9 5 )发 现,公 司财务倩息 披露质 量与证券 的买 卖 价差 和债 务 成 本之 间 存在 着 显著 的负 相关 关 系 。N g ( 2 0 0 8 )运用新 的信息质量测量方法 ,发现管理 预测频率 与公 司流动性 负相关 ,然而盈 余相 关 性和 应计 质 量与 股票 流 动性 的关 系并 不显 著 。 H e 玎 i n 、S h a w和 Wi l d( 2 0 0 9 )实证研究表明 ,公司的信息披露 内容增加 后 。股票 的买卖价差和逆 向选择成本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高会计 信息质 量水平的公 司能够吸引更多的交易者和做市商参与到交易 中,提高股票 的市 场流 动性水 平 。B h a t t a c h a r y a ,D e s a i 和 V e n k a t a r a m a n( 2 0 1 0 )认 为 应计质量和买卖价差的逆 向选择成分正相关 ,在盈余 宣告前 后 ,低盈余 质量 的公 司存 在 更严 重 的信 息不 对称 程度 ,股票 的市 场 流动 性较 差。 K a t s i a r y n a( 2 0 1 I )选取 N A S D A Q市场发 生财务 重述 的上市 公司作 为低 会计信息质量的样本 ,比较研究 了发生财务重述前一年 、财务重 述期间 以及财务重述修正后一年三个不 同时间段的市场流动性 ( 采用买 卖价差 和深度衡量 )特征 ,研究表明财务信息质量与股票流动性 之间存 在正相 关关系 。 在我 国资本市场 中,张晨 ( 2 0 0 7 ) ,陈千里 ( 2 0 1 1 ) 均通过 实证研 究表 明,高质量 的会计信息质量能够有效提高股票市场的流动性。
会计学文献综述(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专业班级学生指导教师大学2013年文献综述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一、前言会计信息从产生到现在,会计信息质量就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目前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早己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研究课题。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是会计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会计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
对于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出切合实际的措施,更成为会计理论研究中一个重大课题。
在我国现阶段,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会计信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社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更高,对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也倍加关注。
然而,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进军的过程中,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和其他制度环境的不健全,市场的有序公平竞争尚未形成,导致相关利益主体不择手段得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会计舞弊行为也因相关主体对利益的追逐愈演愈烈。
虚假会计信息的泛滥使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决策失去真实、可靠的基础,造成投资者、债权人的错误判断、分析和决策,使他们受潜在的投资风险,给掌握权力的人提供贪污腐败的可乘之机,使国家、集体的利益受到损害。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看,研究并加快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改进都是完全必要及时的,对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需要从战略高度予以认识、予以重视,国家对此要有整体的安排和部署。
二、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概念1、会计信息的概念会计学中对会计信息的的概念据不完全统计也有十几种,其中王开田的观点得到大多数认得赞成。
他在《会计行为论》中写道,“会计信息是信息的一个种类,它包括财务信息和成本信息,它是对企业经济活动引发的企业资金运动的状态、方式的客观描述,是资金运动在会计行为主体头脑中的映象,或是对企业资金运动的表征。
它的作用关键在于使其使用者减少对企业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怀疑性和模糊性,增加对企业经济活动的了解、观察、判断和决策的清晰度、确信度。
”2、会计信息质量的概念“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能否真实、全面、及时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成果及财务状况以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特征总和.”从字面上来理解会计信息质量,就是能使会计信息达到或者满足基本质量的要求,它就像产品质量一样,如果不能符合既定的产品质量标准,这些产品就不能为其消费者带来应有的效益,当然,它也就不应该在市场上出售与流通。
会计信息质量文献综述

会计信息质量研究文献综述摘要: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影响国家对宏观经济走向的判断。
由于法律法规、社会监管、企业自身以及外部使用者等方面因素,使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出现信息不对称、信息报告失真等问题。
各方应采取相关措施、加强社会及政府监督、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和培育有效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等措施,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本文综合会计信息质量研究文献,剖析当前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字: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影响因素1 、引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发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是会计相关制度不断创新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1.1会计信息质量的含义何为会计信息质量,对此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葛家澍教授认为会计信息是将企业客观、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相关信息,传达给利益相关者,并能如实反映企业拥有的资源以及对资源所有权的变动情况,从而通过分析、决策来调节其经营活动。
1马诗荟(2014)会计信息就是指会计单位以财务报表或报告的形式向债权人或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提供展示单位的经营成果或财务状况的信息。
2而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从用户使用角度的定义,会计信息质量应是其满足需求者的程度,另一位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比从生产者角度的定义,会计信息的质量应是会计信息产品符合会计准则(制度)规定要求的程度,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1994年颁布的ISO8402-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有关质量的定义,会计信息质量应是会计信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
1.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选择或评价可供取舍会计准则、程序和方法的标准,是财务目标的具体化。
其主要功能是辨别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才能有用或有助于决策。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主要是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和可验证的;相关性,指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联,即与使用者进行的决策有关,并具有影响决策的能力;可理解性,指会计信息必须能够被使用者所理解,即会计信息必须清晰易懂;可比性,指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与其他企业的同类会计信息尽量做到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实质重于形式,它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确认、计量的依据”;重要性,它要求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谨慎性,它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计提秘密准备”;及时性,指信息应在对用户失效之前提供给用户。
会计信息质量与金融市场稳定性国内外文献综述

会计信息质量与金融市场稳定性国内外文献综述会计信息质量与金融市场稳定性国内外文献综述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加,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会计信息质量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发表了大量的文献。
本文将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会计信息质量与金融市场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一、会计信息质量的概念与构成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在反映经济实质和经济事项时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及及时性。
它是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判断企业健康状况和财务表现的重要依据。
根据前人的研究,会计信息质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构成:1.会计准则遵循程度:公司是否遵循准确、完整、一致、无误导性的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报告,并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
2.财务报告透明度:公司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程度,包括财务报表的格式、内容准确性,以及关联方交易等。
3.财务报告质量:公司财务报告中的数据是否真实可信,包括财务报表的核算方法和会计估计值的合理性。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内文献综述在国内,许多学者对会计信息质量与金融市场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研究。
以中国证监会和中国证券业协会为代表的监管机构也关注这一问题。
有学者通过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数据,研究了会计信息质量对于股价波动、投资者关注度以及市场反应速度等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能够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强市场的稳定性。
另外,中国证监会还重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完善,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他们强调,上市公司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健全治理结构,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以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2.国外文献综述在国外,许多学者也对会计信息质量与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
以美国为例,一些研究发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可以减少证券市场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参考文献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参考文献引言:会计信息的质量是衡量一个公司财务健康状况的核心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运营情况的认知和决策。
因此,研究会计信息质量已成为财务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
文献综述:1. 田影,鹏程法。
《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
《经济管理》,2020年第16期,第89-92页。
该研究基于深度探索会计信息质量和公司价值之间的联系。
通过对200家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者发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与较高的公司价值直接相关。
2. 刘亚楠。
《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经济研究》,2020年第15期,第111-115页。
该研究着重探究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经过实证研究,研究者得出了企业规模、资本市场要求、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等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并阐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 魏瑜,孙伟。
《基于智能方法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研究》。
《金融理论与实践》,2021年第1期,第56-62页。
该研究采用智能方法,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价。
经过实证研究,研究者发现智能方法在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中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4. 程明,张炜。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真实性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实证研究》。
《会计研究》,2020年第14期,第117-122页。
该研究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真实性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
经过实证研究,研究者发现,在财务报告真实性上存在问题的公司,其会计信息质量普遍较差。
5. 仲伟,沈嘉煜。
《会计信息不对称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
《会计师》,2021年第2期,第67-72页。
该研究重点研究了会计信息不对称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经过实证研究,研究者认为,会计信息不对称性会对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结论:会计信息质量是公司财务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财务透明度和形象,促进公司经济发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需进一步深耕细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方法的文献综述◎文/吴 冕摘 要:根据决策有用论,会计信息系统是为企业各利害关系人进行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也明确了我国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因此,一份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对于使用者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目前为止,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于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本文从会计信息质量的衡量方法入手,从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衡量、特征衡量和评价指标三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方法的研究成果,指出建立有效的衡量指标体系是会计信息质量研究领域的重点,以期对未来该领域的定量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质量特征;衡量方法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信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
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包含较大的主观性和差异性,因此如何为特定(不同)使用者选取代表性(针对性)的有效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指标研究的重点问题。
本文从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衡量,特征衡量和评价指标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学者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衡量由于会计信息质量较难定量分析,研究中一般寻找替代指标来衡量。
从总体上看,学者们主要从盈余、财务报告舞弊、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类型三个方面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衡量。
(一)盈余盈余质量指企业盈余的优劣程度,是企业披露的极为重要的会计信息,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企业利用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
在学术界,许多学者在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定量研究时,都将盈余质量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代表,Ball等(2003)通过分析认为会计盈余反映经济收益的程度,特别是会计盈余对经济损失更加及时的反映,可以用来测量财务会计信息质量。
目前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将盈余质量,特别是操纵性应计视作为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替代变量。
Jones(1991)提出Jones模型,先计算出非操控性应计利润(NDA),由估计期总应计利润(TA)减去非操控性应计利润(NDA)得出估计的操控性应计利润(DA)。
夏立军(2003)通过搜集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认为分行业的基本Jones模型解释盈余管理的能力相对最佳。
许多学者例如陆剑桥(1999)、王庆文(2005)、王守海(2010)等文章中也从操纵性应计角度出发衡量会计信息质量。
此外,也有学者从事务所规模、审计师任期和专业胜任能力等角度来研究盈余质量。
有许多经验研究证实有效的审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如Ronald (1999)认为,审计时间可以用来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
Jere & Michael(2009)搜集了2003-2005年美国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证实了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与操纵性应计之间呈负相关,也就是说事务所规模越大,会计信息质量也就越高。
Ferdinad等(2009)则通过审计师任期、审计行业专业化来研究盈余管理,他们发现,较短的审计师任期与盈余质量呈负向关系,并且审计的专业化会削弱这种关系。
还有学者通过自建指数来衡量盈余质量,如杜兴强、温日光(2007),他们从目前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配股、暂停上市、避免ST、避免被*ST和避免被退市)出发,构建会计信息质量综合指数,研究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在现有的研究中,盈余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会计信息质量,但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会计确认的稳健性、财务舞弊等,以盈余信息质量作为替代变量,面临着数据覆盖范围窄、盈余信息被操纵等问题,若仅仅以盈余质量来替代会计信息质量,难免有些以偏概全。
(二)财务报告舞弊黄世忠(1999)认为,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有盈余管理和财务报告舞弊两种主要手段,而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大多数是真实地反映虚假的经济业务,即财务报告舞弊行为。
刘立国、杜莹(2003)将因财务报告舞弊而被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替代变量,研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吴国萍等(2012)则将会计信息披露违规受到证监会和交易所处罚的上市公司作为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代理变量,研究审计委员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但是他们只探讨了财务舞弊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未分析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会计信息质量的代表性上有所欠缺。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类型审计的独立性大,屈从经理人员的压力,应发行非标准无保留意见而发行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可能性越小(Defond,2000)。
那么,非标准审计意见比率越高,说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就越高,财务报告的质量也就越高。
原红旗、李海建(2003)将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研究其与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关系。
王跃堂、陈世敏(2000)认为,如果事务所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比例上升,则说明事务所审计独立性在逐步提高。
对于现阶段的财务报表使用者而言,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可能是成本最小、最为直观的指标,特别是非标意见,能有效反应财务报告真实性,但是如果发表的审计意见不够公允,财务报告质量也就得不到保证。
78 2013.07会计师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即是会计信息的评价标准。
一份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往往具有着某些财务报告质量特征(孙国光等,2012)。
我国也规定了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可理解性、实质重于形式、及时性、重要性、谨慎性等一系列特征。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某些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例如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等,它们大多基于一种主观判断,很难用定量来衡量。
而另外一些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例如可靠性、相关性和及时性,虽然无法直接从财务报告中读出相关数据,但是可以用一些替代变量来衡量相关质量特征。
(一)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在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上,刘建勇、朱学义(2008),以上市公司在年报披露之后,有无对年报的各类补充公告或更正公告为标准,来判断财务报告可靠与否,补充公告或者更正公告的出现意味着原来的年报中可能存在着错误或者缺失,会降低年报的可靠性。
王波、胡海边(2008),选取了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等七项指标,通过层级分析法来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得分越高的意味着会计信息越可靠。
(二)相关性会计信息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在此方面的研究上,王化成(2003)等以扩展后的DKW模型为基础,设计出增量预测价值模型,检验中国资本市场披露现金流量信息是否具有决策有用性,即是否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
刘峰等(2004)通过借鉴J.Francis等(1999)的模型,分别定义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的相关性,并用Ohlson(1995)剩余收益模型,考察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的联合相关性,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在1996或1997年达到顶点,随后下降至2000年处于谷底,但在2001和2002年有所回升。
除以上研究之外,葛家澎(1999)、王跃堂(2001)、陈信元等(2002)、魏明海(2005)等均对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问题进行了研究。
(三)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伍利娜、束晓晖(2006)将年报公告日与该报告所属的会计年度结束日之间的日历天数作为滞后变量,即计算时滞期时考虑公告期间的节假日来衡量会计信息及时性。
王雄元等(2008)将实际披露日与预约披露日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考虑公告期间的节假日)作为及时性的替代变量。
此外,蒋义宏、湛瑞锋(2007),杜兴强、雷宇(2009),修宗峰(2009)等都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进行了相关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应该具有几项质量特征,但是如若单纯只从衡量其中一种特征出发,以期代表整个会计信息质量,同上述用盈余质量代替会计信息质量一样,难免坐井观天。
另外,有些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现实中很难进行定量衡量,这给研究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
三、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全面地分析评价会计信息质量,建立一个评价指标体系是个很好地方式。
现有的文献较多的是以定性的形式分析建立评价体系,对于定量分析评价指标的文章较少,且处于探索阶段(孙国光,2012)。
由李丽青和师萍(2005)提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会计信息评价指标体系。
她们认为会计信息质量由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和内容质量组成。
因此,她们通过搜集上市公司数据,构建了一个二层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
具体来说,会计信息质量度由会计政策一致程度、充分披露程度、现金流量质量度、会计政策一致程度和收入资产质量度四个一级测评指标组成,每个一级指标下再设计若干二级指标,具体描述企业会计信息某一方面的质量程度,然后根据问卷调查来赋予每一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样本中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总得分和排名。
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反映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内涵,该方法既可用于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事后评价,也可用于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预测,并可基于上述评价结果分析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因。
此外,罗云芳(2006)提出了用特定会计信息使用人的满意程度、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符合会计核算规范的程度来衡量会计信息质量,认为在会计信息符合程度系数kc=1时,相关会计信息就被认为是最佳质量的会计信息。
李丽萍的文章较为全面地构建了一个指标体系,包括了信息披露和内容的质量,能较为全面地反映会计信息质量,且可操作性强。
但是其中二级指标权重由调查问卷而来,由专家对定性的指标进行打分,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不易于把握和控制。
四、结语在现今经济和信息高度全球化的时代,市场缺乏有力监督和必要约束,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公共资源,难以发挥原有预期作用。
如何建立和规范会计信息衡量体系,已经成为当今企业和学者共同面临的课题。
但目前,就其定量衡量方法而言,学者们还没能达成统一的意见。
另外,由于直接衡量困难较大,所以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衡量大多采用替代变量的方法(如盈余质量,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等),且大多仅针对某一方面进行定量,不能满足多方面的衡量要求;自建指标虽然全面,但是实际中的可操作性不强,且缺乏理论的支持与论证。
因此,在充分论证和实践的基础上,如何建立一个较为全面的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指标体系,对于会计信息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1]葛家澍,陈守德.财务报告质量评估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1(11).[2]师萍,李丽青.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测度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5(03).[3]Dechow P,Sloan R,Sweeney A.Dete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The Accounting Review,1995.70 (02).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July.2013 79Accoun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