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储备规模月度数据(1994年1月-2014年6月)

合集下载

2014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2014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2014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一、广义货币增长12.2%,狭义货币增长3.2%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22.8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低0.1个和1.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4.81万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末低6.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03万亿元,同比增长2.9%。

2014年净投放现金1688亿元。

二、2014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582亿美元12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86.79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81.68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0.5个百分点。

2014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同比多增8900亿元。

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3.29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6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6.4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40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83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9574亿元。

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973亿元,同比多增2149亿元。

月末外币贷款余额8351亿美元,同比增长7.5%,全年外币贷款增加582亿美元。

三、2014年人民币存款增加9.48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1084亿美元12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17.37万亿元,同比增长9.6%。

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13.86万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低0.5个和4.7个百分点。

2014年人民币存款增加9.48万亿元,同比少增3.08万亿元。

其中,住户存款增加4.14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97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531亿元。

12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7229亿元,同比少增4281亿元。

月末外币存款余额5735亿美元,同比增长30.8%,全年外币存款增加1084亿美元。

四、12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和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均为3.49%2014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债券回购方式合计成交302.44万亿元,日均成交1.21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8.5%。

中国历年货币供应量(M0_M1_M2)包括2014年

中国历年货币供应量(M0_M1_M2)包括2014年

0.86% 1.62% 0.49% 4.84% 2.91% 4.04% 8.67% 9.98% -4.77% -5.79% -0.56% -3.62% 1.62% 3.84% 0.34% 6.28% 4.57% 5.94% 2.35% 16.74% -14.14% -3.73% -1.79% -4.08% 1.92% 5.79% 4.29% 8.43% 9.60% 8.88% 13.04% 5.96% 0.52% -6.65% -3.41% -3.01% 2.66% 3.46% 2.03% 3.44% 1.46% 7.53% 9.47% 6.36% -8.60% -6.40% -1.92% -1.87% 2.71% 2.29% 2.39% 5.18% 5.97% 6.84% 9.96% 12.28% -12.29% -4.76% -0.71% -0.98%
中国历年货币供应量(M0_M1_M2)准确数据(截止到2014年最新数据)
数据日期↓ 1978年 1月 1978年 2月 1978年 3月 1978年 4月 1978年 5月 1978年 6月 1978年 7月 1978年 8月 1978年 9月 1978年 10月 1978年 11月 1978年 12月 1979年 1月 1979年 2月 1979年 3月 1979年 4月 1979年 5月 1979年 6月 1979年 7月 1979年 8月 1979年 9月 1979年 10月 1979年 11月 1979年 12月 1980年 1月 1980年 2月 1980年 3月 1980年 4月 1980年 5月 1980年 6月 1980年 7月 1980年 8月 1980年 9月 1980年 10月 1980年 11月 1980年 12月 1981年 1月 1981年 2月 1981年 3月 1981年 4月 1981年 5月 1981年 6月 1981年 7月 1981年 8月 1981年 9月 1981年 10月 1981年 11月 1981年 12月 1982年 1月 1982年 2月 1982年 3月 1982年 4月 1982年 5月 数量 M0(流通中现金) 同比 环比 数量 229.59 205.89 -10.32% 194.86 -5.36% 192.63 -1.14% 182.17 -5.43% 178.46 -2.04% 181.02 1.43% 182.12 0.61% 188.27 3.38% 185.24 -1.61% 190.54 2.86% 212.03 11.28% 257.22 12.03% 21.31% 228.36 10.91% -11.22% 219.02 12.40% -4.09% 217.33 12.82% -0.77% 209 14.73% -3.83% 208.71 16.95% -0.14% 212.96 17.64% 2.04% 215.35 18.25% 1.12% 225.57 19.81% 4.75% 220.9 19.25% -2.07% 235.13 23.40% 6.44% 267.71 26.26% 13.86% 300.41 16.79% 12.21% 279.18 22.25% -7.07% 261.49 19.39% -6.34% 254.07 16.91% -2.84% 243.13 16.33% -4.31% 243.3 16.57% 0.07% 251.71 18.20% 3.46% 259.97 20.72% 3.28% 274.35 21.63% 5.53% 285.84 29.40% 4.19% 309 31.42% 8.10% 346.2 29.32% 12.04% 415.03 38.15% 19.88% 349.86 25.32% -15.70% 325.62 24.52% -6.93% 318.04 25.18% -2.33% 306.44 26.04% -3.65% 306.38 25.93% -0.02% 315.46 25.33% 2.96% 320.16 23.15% 1.49% 333.15 21.43% 4.06% 345.23 20.78% 3.63% 359.85 16.46% 4.23% 396.34 14.48% 10.14% 443.01 6.74% 11.78% 402.92 15.17% -9.05% 377.87 16.05% -6.22% 367.33 15.50% -2.79% 349.47 14.04% -4.86% M1(货币) 同比 870.53 833.35 827.83 808.17 757.93 745.08 746.43 755.99 763.47 778.64 808.27 859.45 851.39 823 833.24 835.08 809.14 814.67 831.28 849.58 871.19 895.32 955.66 1,069.36 1,031.89 975.8 963.91 954.89 957.2 983.04 1,012.49 1,043.81 1,081.75 1,133.15 1,206.27 1,315.74 1,370.50 1,309.39 1,289.05 1,267.41 1,268.12 1,297.76 1,320.01 1,356.45 1,393.37 1,250.32 1,580.86 1,636.56 1,638.32 1,578.76 1,569.69 1,552.52 1,555.30 M2(货币与准货币) 环比 -4.27% -0.66% -2.37% -6.22% -1.70% 0.18% 1.28% 0.99% 1.99% 3.81% 6.33% -0.94% -3.33% 1.24% 0.22% -3.11% 0.68% 2.04% 2.20% 2.54% 2.77% 6.74% 11.90% -3.50% -5.44% -1.22% -0.94% 0.24% 2.70% 3.00% 3.09% 3.63% 4.75% 6.45% 9.08% 4.16% -4.46% -1.55% -1.68% 0.06% 2.34% 1.71% 2.76% 2.72% -10.27% 26.44% 3.52% 0.11% -3.64% -0.57% -1.09% 0.18% 数量

中国历年来的外汇储备

中国历年来的外汇储备

中国历年外汇储备单位:亿美元2001年月度中国外汇储备单位:亿美元2001年度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单位:千美元2001年末全国所欠外债简表单位:万美元我国外债统计范围,同时扣除境内机构对境内外资金融机构的负债;二是将所有贸易项下对外融资(包括三个月以下的贸易信贷)纳入我国外债统计;三是在期限结构方面,将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债务(签约期限)纳入短期债务,从而消除了我国外债数据范围(外债定义)、期限结构划分等方面与国际标准之间存在的差距,并于2001年11月初按照国际标准定义公布了2001年6月底中国外债数据。

上表中外债数据为国际标准口径数据。

2、表中“贸易信贷”特指三个月以内的贸易信贷,该数据是按照一般国际经验估算的;而表中“延期付款”则是指三个月以上(不含90天)的贸易信贷,属于登记外债范畴。

外债编制方法说明一、数据来源按照《外债统计监测暂行规定》(1987年6月17日国务院批准,1987年8月2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和《外债统计监测实施细则》(1997年9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1997年9月2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规定,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机构依法履行外债统计监测的职能。

所有债务人在签订对外借款协议之后,必须到所在地外汇局办理外债登记手续,财政部和银行以外的债务人对外还本付息时需经外汇局核准。

财政部和银行类债务人必须按月向外汇局逐笔报送对外还本付息信息。

在债务人报送相关外债信息的基础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定期编制并对外公布全国外债情况。

二、指标说明(一)外债定义根据1987年8月2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外债统计监测暂行规定》和2001年中国外债口径调整有关内容,中国的外债是指中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包括境内外资、合资金融机构)或者其它机构对中国境外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者其它机构承担的以外币表示的全部债务。

(二)债务类型按照债务类型对中国的外债进行分类,具体分为如下11种类型:(1)外国政府贷款;(2)国际金融组织贷款;(3)国外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贷款;(4)买方信贷;(5)向国外出口商或国外企业、私人借款;(6)对外发行债券;(7)延期付款(贸易信贷);(8)海外私人存款;(9)国际金融租赁;(10)补偿贸易中用现汇偿还的债务(补偿贸易是指由外商提供技术、设备和必要的材料,中方进行生产,然后用生产的产品或现汇分期偿还外商提供的设备、技术等的价款);(11)其它。

2021年省考行测笔试专项点拨-数资-资料分析(讲义+笔记) (4)

2021年省考行测笔试专项点拨-数资-资料分析(讲义+笔记) (4)

【名师专项点拨-数资】资料分析 4(讲义)一、平均数问题1.现期平均数【例 1】(2021 国考)2020 年1-2 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 147 个国家和地区的 1733 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 1078.6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8%。

2020 年 1-2 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对每个当期内产生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的境外企业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均值约为多少亿元人民币?A.1.6B.1.3C.0.8D.0.6【例 2】(2020 北京)2016 年末,A 自治区城镇人口为 1542.1 万人,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 61.2%。

2016 年末A 自治区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 32.20 平方米,比 1978 年末增长了5.5 倍;农村牧区人均居住面积达 27.40 平方米,比 1985 年末增长 103%。

2016 年末A 自治区城镇人口总居住面积约为多少亿平方米?A.3B.5C.7D.9【例 3】(2021 北京)2016—2018 年我国茶叶月均出口量约比 2013—2015 年间高多少万吨?A.3.2B.1.5C.0.8D.0.3【例4】(2021 上海)2019 年7—9 月,日均湿垃圾分出量约为多少吨?A.8803B.8702C.9200D.8800【例 5】(2021 国考)表中所列 2019 年地铁客运量超过 10 亿人次的城市中,2019 年平均每条地铁运营线路长度超过 40 公里的城市有几个?A.1B.2C.3D.4【例 6】(2017 联考)2015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高于表中七个省(市)平均值的有:A.上海、安徽、福建、江西B.江苏、浙江、安徽、山东C.上海、江苏、浙江、山东D.安徽、福建、江西、山东【例7】(2019 广东)2014-2017 年,A 省平均每年新增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个。

A.184B.202C.221D.230【例 8】(2020 联考)平均通勤距离超过了四个城市平均值的有:A.一个城市B.两个城市C.三个城市D.四个城市【例 9】(2019 四川)2018 年4 月手机产量前 12 位的省市中,4 月手机产量高于 1~3 月平均水平的有几个?A.5B.6C.7D.8【例 10】(2019 江苏)2018 年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全国时间利用的随机抽样调查,共调查 48580 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1)


金 融 数 据
数据库名称 货币 信贷收支 金融市场 保险业 年鉴数据 对外贸易数据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数据
世 界 经 济 数 据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数据 欧元区(Euro Area)数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据 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 世界银行(World Bank)数据 亚洲开发银行(ADB)数据 工业统计数据 企业排行榜
权威性
涵盖宏观经济、 农村经济、金融 财税、产业经济、 社会发展、企业 改革与发展、政 府管理改革、技 术经济、对外经 贸及海外经济、 中长期发展战略 和区域经济研究 等领域。
宏观经济
经济学专家、学者对当前经济 揭示宏观经济发展态势。 长期固定专题 学专家、学者对宏观经济政策 运行态势的分析评论、影响因 理论探讨:国内外专家、学者 走向、影响的解读、评论和分 素判断、发展趋势预测。 针对大多数用户关心的重点领 和机构发表的经典、前 沿的宏观 析。 域,我们将基础库的内容以更专 经济理论研究成果。 业的角度进行二次分类,形成了6 个长期固定专题。
世经数据
世经数据提供世界银行 (WorldBank)、世界贸易组 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IMF)、亚洲开发银行 (ADB)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 统计范围涉及200多个国家, 涵盖人口、环境、国内市场、 对外经济贸易、劳动力、国民 核算、货币供应量、财政收支、 国际收支、汇率、国际储备、 能源、制造业、商业服务、货 物进出口等方面数千个指标的 统计数据。进度数据每月更新 一次,年度数据每年更新一次。
重 点 行 业 数 据
机械工业 轻工行业 旅游行业 农林行业 建材工业 批发零售贸 易和餐饮业
更新时间/频率 起始时间 每月底或下月初更新上月或上上月数据 1998年 年度数据下半年更新 每年6-7月(更新上一年数据) 1996年 每月月底或月初(更新上月或上上月的数据),年度数据每年上半年 1998年 月度数据每月下旬,年度数据每年5-6月份 1998年 每年下半年更新科技统计数据,上半年更新高技术产业数据 2001年 大部分数据每月下旬,煤炭数据每月中旬,世界能源数据下半年 2000年 每月月底或月初更新月度数,每年下半年更新年度数 1998年 每月月底或月初,年度数据每年上半年 1999年 每月中下旬更新进出口(上上月)、经济指标(上上月)、价格(上月)、 价格指数(上上月)数据 1998年 每月底或下月初更新上月产量、产值数据 中国钢铁每月中旬更新上上月数据 1998年 世界钢铁每月中旬更新上上月和之前数据 每月下旬(更新上月数据) 1998年 每月底或下月初(更新上月或上上月数据) 2000年 每月上旬或中旬更新上月月度数据/每年上半年更新上年数据 1999年 每年上半年(更新上年数据) 2000年(林业) 每月中下旬(更新上月或上上月数据) 1998年 每年下半年(更新上年数据) 2000年

2014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4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4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一、国际宏观经济形势(一)美国经济增速不及预期,但回升势头良好受异常严冬和减少购债规模的影响,美国经济增速一季度有所放缓,预计为1%-1.5%左右。

2月份,美国贸易逆差增加7.7%至423亿美元,为去年9月以来最大。

3月份,由于严寒天气的影响下降,服务业活动加速。

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82.3,远超过预期的78.6,达到2008年1月以来最高值。

就业市场正进一步改善,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4月5日止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的人数为30万人,是2007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

预计美国经济将在第二季度加速,全年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3%。

3月19日,美联储宣布从4月起将月度资产购买规模从650亿美元缩减至550亿美元。

预计美联储将稳步缩减量化宽松规模,并有望在2015年第一季度正式加息。

(二)欧元区经济缓慢复苏,复苏动力依然不足自去年二季度走出衰退以来,欧元区经济一直保持温和复苏势头。

欧盟委员会预计,欧元区2014年和2015年的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1.2%和1.8%。

2月份,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ESI)为101.2点,比1月上升0.2点,是2011年7月以来的最高位。

欧元区5个大经济体中,意大利、荷兰和德国的经济景气指数分别上升2.4点、0.6点和0.4点,法国和西班牙的经济景气指数均下降了1.4点。

尽管欧元区经济缓慢复苏,但失业率仍然维持历史高点(西班牙和希腊等国情况尤其严重),目前0.7%的通胀水平也远低于欧洲央行设定的2%左右目标。

高失业率和通胀率持续走低表明,欧洲经济复苏未传导至所有部门,动力仍然不足。

(三)日本经济继续温和复苏,结构改革进展较慢在超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下,日本经济已实现连续五个季度的扩张。

近日IMF预计2014年日本经济增速为1.4%,2015年为1.0%。

近期,日本出口趋稳,资本投资出现明显增长,但由于消费税上调,日本大型企业对未来三个月内的商业景气预期有所下滑。

中国外汇储备实证分析报告-时间序列论文

中国外汇储备实证分析报告-时间序列论文

中国外汇储备实证分析报告摘要:自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中国外汇储备便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

2006年已经成为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因此,研究我国外汇储备至关重要。

到了2012年6月,我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32400.05亿美元。

因此,研究我国外汇储备至关重要。

本文采集了1999年12月至2012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的月度数据,采用Eviews 6.0软件进行分析,对数据进行一系列的检验与调整后,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短期预测。

关键词:外汇储备短期预测引言进入21世纪之后,伴随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恶化,全球外汇储备规模不断上升,而全球外汇储备的增长又集中体现在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的增长,尤其是东亚国家和石油输出国。

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更加迅猛。

1999年年底中国外汇储备约为0.16万亿美元,占全球规模的9%,2007年年底上升至1.53万亿美元,占全球规模的24%,增长了8.6倍。

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的最大持有国。

2008年至2010年,中国的外汇储备继续增加,到了2008年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1.94万亿美元,2009年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2.4万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了23%。

到了2012年6月,我过的外汇储备达到了32400.05亿美元。

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我国的外汇储备,需要更确切的把握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趋势。

为此本文拟通过对2000年来的外汇储备数据进行ARIMA法建模并预测短期内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趋势。

一、数据处理原始数据(见附表一):来源于国家外汇储备管理局月度数据基本操作:(1)数据录入: 打开Eviews软件,选择“File”菜单中的“New--Workfile”选项,点击File/Import,找到相应的Excel数据集,打开数据集A,点击ok。

(2)绘制序列时序图: 双击序列A,点击view/Graph/line,ok(3)绘制序列相关图: 双击序列A,点击view/Correlogram,ok(4)ADF检验序列的平稳性: A,点击view/unit root test,ok(5)模型参数估计: 在主菜单选择Quick/Estimate Equation,在主窗口输入ls A ar(1) ma(1) 敲回车(6)模型检验: 在方程输出窗口中点击View/Residual Tests/Correlogram-Q-Statistics,ok(7)模型预测: 在命令栏输入expand 1999:12 2014:06, 然后在方程估计窗口点击Forecast,选择Dynamic forecast,点击ok二、数据的时间序列特征分析将1999年12月至2012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数额绘制成折线图,如图1所示,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序列具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并且可以看出,从2004年到2005年开始,我国的外汇储备数额有了显著提高,并且增加的幅度也有所增大,这主要是因为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由于中国政府选择了小幅、稳健、可控的升值策略,吸引大量国际短期资本流入中国套利,这加速了中国外汇储备的累积。

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看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看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看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内容摘要: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对内面临通货膨胀,对外面临巨额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货币政策作为化解通胀和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的工具,其有效性值得分析。

本文利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The Mundell- Fleming Model)作为分析工具,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实证检验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货币政策汇率制度资本流动研究背景目前,国内已有不少研究对M-F模型是否适用于中国宏观经济的问题作出过分析:陈红(1998)对1994~1997 年间中国实行“双紧”的经济政策是否符合M-F 模型问题进行了研究。

陈志龙、黄余送(2007)认为,虽然中国正在向大国经济转型,低估的汇率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搭配更加适合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

薛滢(2008)利用M-F模型研究得出,当前中国经济处于国内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盈余并存的非均衡区域时,政府应该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以使经济体系回到内外均衡位置。

崔蕊、刘力臻(2011)基于M-F模型研究认为,虽然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的效果小于封闭情形,但汇率制度是偏固定汇率的,财政政策而非货币政策是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所依赖的主要政策工具。

一直以来,央行频繁使用货币政策来稳定整体的宏观经济,那么现行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有效有否?这个问题的答案将会对国家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操作大有裨益。

因此,本文将以M-F模型作为分析工具,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以实际数据验证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政策效果产生的原因,最后得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理论分析模型提出的两种情况非常极端,在现实经济中,很难有国家的汇率制度完全符合模型的情况。

中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尽管从2005年7月21日后,政策表述上看,中国实现的是浮动汇率制度,但是很多政策实践证明,中国的汇率制度更加偏向于固定汇率,并在稳定中不断增加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