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教案

合集下载

伟大的悲剧教案3篇

伟大的悲剧教案3篇

伟大的悲剧教案3篇伟大的悲剧教案篇1一、导入导入一:有关南极的视频导入师:这是南极,曾是一块神秘的大陆,吸引着众多的探险者来到这里。

1910年6月1日,英国人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

1911年11月,他们在埃尔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征服南极点……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他们此行结果如何?生可能的回答:成功、失败,要求学生简单陈述理由。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祝愿或担心,随斯科特他们一起踏上南极探险的旅程。

导入二:聊天对话同学们,你喜欢探险吗?为什么?生可能回答喜欢、因为有趣、好玩,也可能说不喜欢,因为有危险等。

师:这是我们想象中的探险,下面请同学们跟随斯科特经历一次真正的探险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梗概。

三、研读承上面学生的概述1、关于“悲剧”的理解师:所有队员全部遇难,怪不得作者称这次探险为“悲剧”,那么这次探险只是因为这样的结局被称为悲剧吗?生如果不能找出其他的悲剧因素,老师稍做启发: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生命自然是最有价值的,除了生命,还有什么是有价值的呢?生找文中各种悲剧因素,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交流、提醒注意细节。

(适时引导假如只死一个人是不是悲剧、假如没人死但是失败而归是不是悲剧)2、关于“伟大”的理解师:概括我们所说的内容,这次探险中包含了:死亡悲剧、失望悲剧、见证者悲剧……等,同学们对“悲剧“的解读可以说很深刻了,那么作者为什么成这样的悲剧为“伟大的悲剧”呢?(或“面对这样的悲剧,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你认为哪些地方体现了“伟大”呢?(伟大之处究竟是在于何处)请你找出来,分析一下,并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

生分析朗读、老师参与师:同学们对课文的深刻理解,一定要让茨威格因为知己了。

他不选成功者来赞美,却满怀深情礼赞这些失败的英雄,正是要赞美他们勇于探索、勇于献身的精神、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正是这样一些精神,是人类永恒的动力、精神的源泉。

五年级语文下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案
重 点
难 点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定习作对象,确定习作内容,并想一想该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哪些要详写,哪些要略写,列出习作提纲。
课 前
预 习
课 型
交流展示课
教学准备
预习、完成导学案
导学流程
导 学 步 骤
具 体 流 程
批注栏

1、导入新课
2、出示目标
3、检查预习

二、拓展思路
1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许许多多。古今中外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你都知道哪些?
四、谈话揭题
从同学们上一节课的讲述中,老师知道你们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经历过一些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情,可是我无法完全分享每一位同学记忆中精彩纷呈的感人故事。这样吧,把你们那精彩而具体的,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写下来,老师就全知道了。我们今天
就来进行一次习作《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板书: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五、讲评修改
1.按这次习作的重点讲评。请学生把自己写的片段展示出来,读后请同学评一评,哪里写得好?哪里还可以改进?
(1)教师选几篇优秀习作并请作者上台朗读,其他同学听一听习作好在哪里。
(2)请习作者陈述写作思路。
(3)学生阅读自己的习作,找出好的地方,讲给他人听。
2.自评自改,小组互评互改。
2指名回答,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而感动。
3小结:一切真善美的事情都能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为之震颤。

三、互动交流Βιβλιοθήκη 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让自己感动的事呢?想一想在曾经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中,哪些深深地触动过你的心灵,令自己特别感动,难以忘记。从这些事情中选出一件最使你感动的事情,认真回顾事情的经过,再想一想应该怎样讲述,才会打动别人。(学生自由练说)

《金色的鱼钩》优秀教案设计

《金色的鱼钩》优秀教案设计

《金色的鱼钩》优秀教案设计《金色的鱼钩》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材理解】本单元的主题是他们让我们感动,教材选编了5篇课文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英雄的事迹。

本篇文章是第二篇课文,以叙事为主,讲的是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

1位炊事班长牢记党的嘱托,为照顾3个生病的战士走出草地,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党、忠于人民和忘我牺牲的革命精神。

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外貌、神态、语言、行为描写,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点,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时,应把其作为重点。

同时本篇课文较长,应该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设计理念】选择这篇文章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二是进行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情简介】在学习英雄这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再见了,亲人》时,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英雄?我发现学生对于英雄的认识仅局限于只有做出惊天动地业绩的人才是英雄的层面。

针对学生思想上的缺憾,我想在《金色的鱼钩》这一课的教学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对英雄的含义能有更深、更广的理解。

【教学目标】1.通过入情入境阅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间令人震撼的情。

2.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收集战争期间令人感动的人或事。

【教学重难点】入情入境地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题解,领略思想内容1、“金色”是什么意思?2、(轻声朗读)把和题目相关的句子写出来。

3、说说本文记叙一件什么事?4、(出示小黑板)“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师: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二、绘形,激发思想感情1、浏览课文,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揭示老班长的内心世界的?(通过老班长的外表描写来揭示的。

)2、从课文中画出老班长外表的句子,从老板长的外貌特征你明白什么?3、老班长这种崇高的品质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找出来?(行动:他是“一棵一棵地摸着”;他挖草根,想尽办法做鱼钩钓鱼;他翻了很多草皮,才能找到鱼饵;他那么苍老,还为三位小战士洗衣裳。

写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教案)

写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表达交流《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教学课题: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一、教材初探对于一名高中生来说,写一篇记人记事的文章不是很困难,但要写出令人感动的文章就很困难了,原因主要他们的文章没有触动人们的心灵,缺乏对生活的敏感。

其实我们每个普通人经历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差别,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高中生,他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他们了解的生活其实是丰富多彩的。

不缺乏体验,就是缺乏积累和梳理,在心灵触动的瞬间有冲动,但没有动手的冲动和习惯,擦亮的火花稍纵即逝。

有很多同学考完试后感到不解:老师,某同学平时练笔不勤,可是这次考试时作文写得那么好?其实是这次命题作文触动了他的感情,引起了他的兴趣,加之考场的动力,所以他写出了通顺感人的文章,引起了阅卷老师的情感共鸣,得了高分。

教材设置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性,作文时要尽量发掘感动点,从自己生活储备中提取曾经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二、学生分析我们这节课的目的不是教会学生写感人的文章,没有技巧没有套路,而是引导学生回到自身,让学生学会分析自身的弱点,加以弥补而已。

我们的学生大概分为三类:一类是情商不够,对于身边的人和发生的事情不敏感,不能从平凡人和事中捕捉到触发点;一类是思维僵固,就事论事,见山说山,不知道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三类是情感丰富,对于身边的人和发生的事情较敏感,只是语言表达能力欠火候。

三、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掘生活中的感动点,做一个会认识爱体验爱传播爱的人。

2、培养学生做生活有心人,克服被动写作,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中学生的作文写作回归到写真人真事上。

四、教学重点:搜集大量的有关感人的资料,选择典范例文,启发学生思考:人为什么会情不自禁为一些人和物所动。

五、教学方法:先读材料,后讨论点评,再实际操练。

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很多同学在写作文时,都为材料的选择而苦恼:自己与其他同学生活、处境无甚差别,日子平淡得近乎于单调,怎样才能在作文中写出新意呢?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曾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完整版)作文《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教案

(完整版)作文《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教案

三年级作文主题:《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提示: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事,高兴的事、苦恼的事、难过的事,都使你难以忘怀。

我们从中选一件来写,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写清楚。

写好一件事的要求:1、完整(要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时间,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地点,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地点。

人物,哪些人干了这件事,谁是这件事的主要人物。

起因,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

经过,这件事的全过程是怎么样的.结果,这件事最后怎样。

以上就是记叙文的六要素。

2、清楚连贯(按事情的发展的顺序写,顺序不混乱,没有跳跃性)3、突出重点表现中心(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来突出中心4、写好记叙文,还要注意处理好几个方面的问题:(1)。

环境和事物的关系。

也就是文章中的环境描写要为中心服务。

(2).要注意观察。

通过观察,选择你感受最深的来写。

(3)。

要注意组织材料和选择材料。

5、难忘的事有哪些:(1)、成长足迹:如第一次……;学习某种本领;;增长见识;提高思想;兴趣爱好;童年趣事;得意、惊险、惹祸的事;成功、失败、勇敢、胆小、诚实、撒谎、伤心、快乐……的真切体验。

(2)、家庭影院:如家里发生的趣事;家庭的娱乐活动;家庭小风波、小烦恼;家务劳动;家中节日、假日、生日的事;家人户外活动……(3)、校园风云:如班级中发生的事;生动的课堂;体育健身活动;比赛活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事;竞选故事;学科活动、班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班级劳动;野炊、夏令营;“六一”节、教师节、元旦故事、家长会、考试等事。

(4)、社会聚集:如家乡新鲜事;街头见闻;社会中不良现象;不文明事、不环保事、陋习怪事;社会新风尚……6、提纲:(1):我什么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哪儿干什么?(2):在这一过程中,我做了什么,看见别人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描写人具体的动作、语言、神情。

(3):我的收获是什么?7、精彩开头(1)、时间如流水一般匆匆而逝,很多的记忆已随日子的消失而褪色.但有一件事,让我历历在目,感动不已-—那一份深沉的母爱。

教案《感恩的心》

教案《感恩的心》

教案《感恩的心》活动目的:活动主要目的:让学生在感受关爱,享受快乐的同时,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朋友,感谢朝夕相处的伙伴??懂得唯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

让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关怀,充满真情,充满爱心,充满温馨。

活动过程:男主持人1: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成长离不开长辈的呵护,离不开老师的关心,离不开同学的友爱。

女主持人2: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心怀感激,学会感恩,不仅仅感谢父母的恩,感谢老师的恩,感谢同学的恩,而是要感谢所有的人。

男主持人3:只要每个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那么世界将处处充满爱。

女主持人4:让我们绽开美丽的笑脸,唱出爱的心声。

合1234:四年一班“感恩——爱的旋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男主持人1:伴随着阵阵啼哭,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

女主持人2:第一次睁开眼睛,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美丽可爱。

合12:开始了生活的每一天男主持人3:在关爱中我们一天天成长女主持人4:母爱的伟大,师爱的无私,友爱的真诚。

男主持人1:每一步的成长都倾注了所有人的浓浓爱意。

女主持人2:享受温馨快乐中的我们心存感激合1234:让我们满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唱响爱的旋律。

感恩父母(背景音乐:转角遇到爱)男主持1:世界上有一种琐碎的爱,她的名字叫母爱阴雨时节,一把雨伞送来了她的深情,傍晚时分,一杯牛奶送来了她的关怀,琐碎中,爱在荡漾,爱在澎湃。

女主持人2:世界上有一种宽容的爱,他的名字叫父爱。

像高山似大海,他包容着一切。

男主持1: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爱和母爱。

女主持2:世界上最深的情,莫过于子女亲情。

男主持1:亲情,人类永恒的话题。

女主持2:亲情,人间最美的情感。

合12:让我们一起体会父母爱的伟大,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男主持1:下面请听诗朗诵《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附件一)男主持3:感恩是一种温暖的情感,滋润心田。

女主持4:感恩像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把人间最纯最美的讯息在心与心之间传递。

看着妈妈含笑的眼睛,那是世上最美的星星。

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情习作教案

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情习作教案

习作. 《写一件令你感动的事》教案内容第四组《写一件令你感动的事》习作指导教学内容背景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87页习作指导。

教学简析:本次习作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你感动的事写下来。

本节作文课我重在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令人感动的小事,让学生反馈自己生活中的感人事情,接着利用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感人的事请指导习作,以情感人,帮助学生打开习作思路。

最后结合对人物的描写方式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令自己感动的事。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特点,我从学生的发展出发,通过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从自己的身边找素材,因为只有自己最熟悉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

有事可叙,有情可抒,也是帮助学生打开习作思路。

重在给学生一个自主、合作的学习交流平台,通过欣赏老师的习作,相互评价,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典型引路,指名交流,通过师生的评议,给出建议式、商量式结果,对学生个性的表述有极大的帮助。

习作完成以后,一定要落实习作的修改。

每一次习作,都要培养学生好的习作习惯。

这样才是为学生的习作能力奠基,让每一次习作过程都成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链条。

学习目标:1.学会把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突出感动的地方,并注意情感的自然流露。

2.会在生活中寻找感人的材料,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3.学会在叙事中恰到好处地抒情、议论。

学习活动设计:第四组《写一件令你感动的事》习作指导一、创设情境,理解“感动”。

1、教师播放“洗脚”电视公益广告。

(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稚嫩的双手颤巍巍端来一盆洗脚水给妈妈洗脚。

)师:同学们,此时你想说些什么?(指名答板书:感动)2、师:是的,小男孩的这份孝心让我们感动,生活中像这样感人的事,这样让人难忘的镜头还有许多许多,这节课就让我们搜索记忆中感动你的事情,用笔记下这感人的一幕。

(板书:一件令你感动的事)二、明确要求1、出示习作要求:(齐读)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你感动的事写下来。

幼儿园感人回顾教案

幼儿园感人回顾教案

幼儿园感人回顾教案
1. 教学目标
•了解幼儿园学生的回顾方式
•培养幼儿园学生的情感沟通
•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2.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幼儿园学生的作品和照片
•制作教案用的PPT或幻灯片
•准备教车,麦克风等教学设备
3. 教学程序
第一节:回顾作品
1.教师将幼儿园的学生作品全部展示给学生
2.询问学生作品中有哪些让他们感到自豪,哪些做的不好的地方
3.鼓励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思想
第二节:情感沟通
1.教师引导幼儿园的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2.每个学生分享时,教师和其他学生会鼓掌并给予赞美
3.学生需要说出他们的感受和情感,如开心,紧张等
第三节:情感认知
1.教师介绍“情感认知”这个概念
2.教师引入了一个幼儿园的作品并认知幼儿园学生的情感表达和认知方式
3.包括幼儿如何表现出情感,如何与他人交流,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做出不同反应等
4. 教学评价
•通过教学,学生们提高了自我评价的能力
•学生们学会了分享和沟通
•学生们更加认识到自己的情感,并了解到如何表达他们的感受
5. 教学反思
本节课目的是帮助幼儿园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情感表达和认知方式,并学会分享自己的感受。

通过让学生看到自己和其他学生的作品,他们学会了用肯定的方式看待自己和他人。

帮助学生表达他们的自信和自豪,同时也教学生如何接受批评并从中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作文: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教学目标
1.学会把一件事写清楚,写具体,突出感动的地方,并注意情感的自然流露。

2.学会在生活中寻找感人的材料,逐步培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3.能恰当地运用一些写作手法,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教学重点
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难点
如何选择生活中感动的素材写一件事,如何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写生动。

教学准备
1.准备好范文。

2.每位学生准备一件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事。

教学过程
一.单元引入回忆“感动”
1、同学们,不久前,我们一起学习了第四组课文,回忆回忆,这组课文给你留
下怎样的印象?我们来交流交流。

2:是啊,哪篇课文最让你感动呢?
生自由说
3、是啊,这一组课文每一个故事都很感人,故事中的人物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要感谢文章的作者,是他们对生活细心的观察,才给了我们这么多感动。

课前,老师也让大家收集了一些让你感动的人和事,我们也来交流交流,看看谁是生活的有心人。

师随机板书:感动事情人
(设计理念:习作导入从单元课文入手,以聊天的形式展开贴近学生,容易拉近学生与本次习作的距离,学生有话可说,同时,也是对所写的一个回顾,习作教学本身就应该依托教材展开教学,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为写作教学服务。


二、交流感动,唤醒记忆。

1、感动无处不在,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同样有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让我们结合课前老师让大家填的表,一起来交流交流。

2、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点拨,输理,引导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

预设:1)、身边的亲人让我们感动,在我们生病的时候,照顾我们的总是我们的父母和长辈。

2)、身边的同学让我们感动,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有同学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我们。

3)、身边的老师让我们感动,老师有时就像我们的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

4)、从电视里,我们也了解到很多感人的故事。

汶川的地震的时候,有一个叫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牺牲了自己。

预设板书:感动故事人
妈妈不辞辛劳照顾我妈妈
奶奶冒着大雨给我送伞奶奶
老师喉咙哑了坚持上课老师
同学帮我补习功课同学
3、老师参与,共同分享,教师讲述身边的感动。

(设计理念:本环节,重在唤醒学生内心的回忆,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使得学生有话可说,同时,通过教师的参与,引导学生把事情的过程说清楚,并适时地拓展话题,打开学生的思路,为后续的作文材料选择做好铺垫。


三、出示范文,指导写法。

1、看来大家都是生活的有心人,懂得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也懂得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是啊,感动无处不在,刚刚大家的交流让老师也很感动。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要把自己感动的事写下来,同时,写下来又能感动别人,你觉得该怎么写?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2、回忆课文写法,随机输理。

(回忆回忆本组课文的写法)
1)、学习《桥》用环境烘托的方法,反衬人物品质。

2)、学习《金色的鱼钩》抓住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进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3)、也可以学习《桥》设置悬念。

(设计理念:习作教学不应与阅读教学分离,应该与阅读教学有机的整合,学习课文,不仅要知道课文写了什么,更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的,这样才能在无形中
渗透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这一环节的设计,与教材中的训练点有机融合,可谓一举多得,又实实在在。


3、出示范文,指导写法。

昨天,老师发给了大家一篇习作《温暖我一生的冰灯》,相信你读了也一定很受感动,接下来你在快速的默读习作,想想文章哪些地方写的特别好,值得我们学习。

预设:1)、选择了自己身边的事情写,写的很具体。

2)、有细节描写,特别是写父亲忍着寒冷给我做冰灯,特别感人。

3)、环境烘托,作者写是年三十,说明天很冷,衬托出了父亲对我的爱。

4)、把父亲对我的爱描写很细腻,有一连串动作描写,还有语言描写。

4、学生倾情写作。

同学们,写的文章要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自己,只有有感而发才能写出好文章。

接下来,就让我们用我们的笔,写出我们内心的感动,把你心中最感动的故事写下来,只要写出最感动的一个片段或画面就行,相信你一定能写好。

5、交流,点评。

1)、个别交流。

学生上台展示,哪写的特别好,值得学习?
(从细节描写入手点评,如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写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2)、学生修改。

(设计理念:学生的模仿能力是不容小视的,出示范文,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中下学生,学生会收获到很多。

同时,安排交流、点评环节,给学生搭建的是一个平台,既给了学生展示的舞台,同时,也促进了相互间的提高,是习作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


四、进行小结引出后续
1、通过今天的习作课,你有什么收获?
2、由于时间关系课后请大家把事情的经过再具体、充实一下,然后给它加上一个精彩的开头和漂亮的结尾并根据自己的内容给文章加上个新颖、适当的标题,写成一篇完整的习作。

下课。

(设计理念:小结的环节是很有必要的,既体现了课的完整性,也再次在无
痕中对学生进行了引导,尽管时间短,但效果实实在在,也为后续习作的修改做了一定的铺垫。


附范文:
温暖我一生的冰灯(马德)
总有一些东西,是岁月所消融不了的。

8岁的那一年春节,我执意要父亲给我做一个灯笼。

因为在乡下的老家,孩子们有提着灯笼走街串巷过年的习俗,在我们看来,那就是一种过年的乐趣和享受。

我说,我不要纸糊的。

父亲就纳闷:不要纸糊的,要啥样的?我说要透亮的。

其实,我是想要玻璃罩的那种。

腊月二十那天,我去东山坡上的大军家,大军就拿出他的灯笼给我看,他的灯笼真漂亮,木质的底座上,是玻璃拼制成的菱形灯罩,上边还隐约勾画了些细碎的小花。

大军的父亲在供销社站柜台,年前进货时,就给大军从很远的县城买回了这盏漂亮的灯笼。

我知道,父亲是农民,没有钱去做这么高级的灯笼。

但我还是想父亲能给我做一个,只要能透出亮就行。

父亲说,行。

年三十的早上,我醒来很早,正当我又将迷迷糊糊地睡去时,我突然被屋子里一阵窸窸的声音吸引了,我努力地睁开眼睛,只见父亲在离炕沿不远的地方,一只手托着块东西,另一只手正在里边打磨着。

我又努力地睁了睁眼,等我适应了有些暗的光后,才发现父亲手里托着的是块冰,姿势很像是在洗碗。

每打磨一阵,他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手上的水,把双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

我问:爹,你干啥呢?父亲说:醒了?天还早呢,再睡一会吧。

我又问:爹,你干啥呢?父亲就把脸扭了过来,有点尴尬地说:“爹四处找废玻璃,哪有合适的呢,后来爹就寻思着,给你做一个冰灯吧。

这不,冰冻了一个晚上,冻得正好哩。

”父亲笑了笑,说完,就又拿起了那块冰,洗碗似的打磨起来。

父亲正在用他的体温融化那块冰呢。

我看着父亲又一次把手放在脖子上取暖的时候,我说:“爹,来这儿暖儿暖和吧。

”随即,我撩起了自己的被子。

父亲一看我这样,就疾步过来,把我撩起的被子一把按下,又在我的前胸后背把被子使劲掖了掖,并连连说:“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冻着你……”末了,父亲又说:“天还早呢,再睡一会儿吧。


我胡乱地应了一声,把头往被子里一扎,一眨眼,两颗豆大的泪珠就洇进棉絮里,刚才父亲给我掖被子的时候,他的手真的很凉啊!
那一年春节,我提着父亲给我做的冰灯,和大军他们玩得很痛快,伙伴们都喜欢父亲做的冰灯。

后来没几天,它就化了,化成一片水。

但那灯,却一直亮在我心里,温暖我一生。

向阳小学董建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