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讲解

合集下载

2014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文言文翻译)

2014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文言文翻译)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湛.蓝/斟.酌崛.起/倔.脾气提.防/醍.醐灌顶B.跻.身/犄.角女红./彩虹.桥沟壑./豁.然开朗C.毛坯./胚.芽蒜薹./跆.拳道拙.劣/咄.咄逼人D.劲.敌/浸.渍咆哮./酵.母菌着.陆/着.手成春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缠绵梗概打寒噤震聋发聩B.扼守晋升伏卧撑杞人忧天C.滥觞脉博摇篮曲大快朵颐D.伛偻驯顺笑吟吟锄强扶弱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____之强烈出乎意料。

○2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灾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_____。

○3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____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1反映○2曼延○3总算B.○1反应○2蔓延○3总算C.○1反映○2蔓延○3终于D.○1反应○2曼延○3终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2014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及解析

2014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及解析

2014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及解析高考题型2014-06-12 11052014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及解析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湛蓝/斟酌崛起/倔脾气提防/醍醐灌顶B.跻身/犄角女红/彩虹桥沟壑/豁然开朗C.毛坯/胚芽蒜薹/跆拳道拙劣/咄咄逼人D.劲敌/浸渍咆哮/酵母菌着陆/着手成春答案A解析A、zhàn/zhēn,juã/juâ,dī/tí;B、jī/jī,gōng/hïng,hâ/huî;C、pī/pēi,tái/tái,zhuō/duō;D、jìng/jìn,xiào/jiào,zhuï/zhuï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缠绵梗概打寒噤震聋发聩B.扼守晋升伏卧撑杞人忧天C.滥觞脉博摇篮曲大快朵颐D.伛偻驯顺笑吟吟锄强扶弱答案D解析A振聋发聩 B俯卧撑 C脉搏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之强烈,出乎意料。

②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

③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①反映②曼延③总算B.①反应②蔓延③总算C.①反映②蔓延③终于D.①反应②曼延③终于答案B解析反映①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②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③指有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

春季高考(对口高职)语文2004~2014年真题及参考答案

春季高考(对口高职)语文2004~2014年真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省春季高考真题(2004年——2014年)语文山东省2004年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 .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琐屑(xiāo) 嫉恨(jí) 忖度(cǚn ) 孑然一身(jié)B.教诲(huì) 作坊(zuō) 勾当(gōu) 卓有成效(zhuó)C.恸哭(tòng) 着力(zhu6) 毗邻(bǐ) 富商大贾(gǚ)D.间隙(jiàn) 矫健(jiǎo ) 悭吝(qiān) 有的放矢(sh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安详静谧作孽拭目以待B.战粟去世誊写融会贯通C.仓皇秘诀抱怨欢渡春节D.恻隐防碍谬误闲情逸致3.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组是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我还不料,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A.况且更然而也B.况且也然而更C.然而也况且更D.然而更况且也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座从前破旧的博物馆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B.虽然老师对小刚进行了多次的帮助教育,但他依然熟视无睹....,我行我素。

C.郭沫若是个毫不墨守成规....而极富于创造力的诗人,他的《女神》就是当时的“古怪诗”。

D.新型客机的试飞到了关键时刻,试飞员已经做好试—飞准备,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2014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试题讲解

2014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试题讲解

机电部语文月考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案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2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是()A 溺.爱亲昵.匿.名无法比拟.B 汲.取觊.觎社稷.放荡不羁.C 痊.愈鬈.曲颧.骨得鱼忘筌.D 纨.绔挽.回蜿.蜒莞.尔一笑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古风流人物风流:有文采有功绩B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草草:草率C雄姿英发英发:英勇出发D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华发:花白的头发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A. 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即将举行,球员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绿茵场上大显身手。

B. 分别多年后,他们竟然在巴黎萍水相逢....,彼此都格外激动。

C. 某些同学总是对上课玩手机的做法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打扰别人就行了。

D. 这家企业经过改革创新,扭亏为盈,取得了急功近利....的效果。

6.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是()A. 这次全国技能大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特别紧张了。

B.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激发了人们认汉字、写汉字的兴趣。

C. 《时间去哪儿了》这首歌一经推出,就在全国广泛引起了反响。

D. 我终于想明白他为什么对我横眉冷对的原因了。

7.填入下列横线中的句子,恰当的是()不要以为“不能言而不言”是多容易的事,“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社会上鸡毛蒜皮之事,,明明不大会说话,偏偏说个不停,自暴其短。

A. 议论纷纷,说个不停,往往引爆口舌之战B. 议论纷纷,往往说个不停,引爆口舌之战C. 往往议论纷纷,引爆口舌之战,说个不停D. 往往引爆口舌之战,议论纷纷,说个不停8.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是()A. 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2014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

2014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3.第Ⅱ卷必须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1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湛.蓝/斟.酌崛.起/倔.脾气提.防/醍.醐灌顶B.跻.身/犄.角女红./彩虹.桥沟壑./豁.然开朗C.毛胚./胚.芽蒜薹./跆.拳道拙.劣/咄.咄逼人D.劲.敌/浸.渍咆哮./酵.母菌着.陆/着.手成春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缠绵梗概打寒噤震聋发聩B.扼守晋升伏卧撑杞人忧天C.滥觞脉博摇篮曲大快朵颐D.伛偻驯顺笑吟吟锄强扶弱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错误!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 之强烈,出乎意料。

错误!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灾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

错误!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1反映错误!曼延错误!总算B.○1反应○2蔓延○3总算C.错误!反映错误!蔓延错误!终于D.错误!反应错误!曼延错误!终于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2014年山东春季高考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4年山东春季高考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

机密★启用前山东省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A.迁徙.(xǐ) 脊.梁(jí) 并行不悖.(bèi)旌.旗蔽空(jīn)B.窥.视(kuī) 裸露.(lòu) 相形见绌.(chū) 欲壑.难填(hè)C.端倪.(ní) 俯瞰.(kàn) 强聒.不舍(guō) 惊鸿一瞥.(piē)D.譬.如(bì) 喧嚣.(xiāo) 搔首蜘.蹰(zhí) 怒不可遏.(è)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

B.科学家们称这种行踪鬼秘、忽隐忽现的岛屿为“幽灵岛”。

C.我们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不能对周围的事物莫不关心。

D.教育界一些知名人士大声急呼:让那歌曲尽快走向我们的少年儿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①走在林间,天色微暗,行人渐少,____几声鸟鸣,为山林平添了几分寂静。

②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端午节挂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疾病。

③自闭症患者自我封闭。

他们____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无法对他人的肢体语言予以适当的回应。

A.偶尔祛除既又 B.偶然驱除既又C.偶尔驱除因为所以 D.偶然祛除因为所以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A.啊!壶口高峡,你这黄河的奇迹,华夏大地的骄傲。

B.丝丝春雨——大约是今年的最后一场春雨了吧——在窗外静静地飘洒着。

C.营养学家指出,富含铁的食物很多,如猪肝、大豆、油菜、菠菜……等。

2014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真题与答案(word精校对版) 2

2014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真题与答案(word精校对版) 2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试题与答案本试卷分第 1 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8 页。

满分 15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 36 分)一、(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湛蓝/斟酌崛起/倔脾气提防/醍醐灌顶B.跻身/犄角女红/彩虹桥沟壑/豁然开朗.C.毛坯/胚芽蒜薹/跆拳道拙劣/咄咄逼人D.劲敌/浸渍咆哮/酵母菌着陆/着手成春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缠绵梗概打寒噤震聋发聩B.扼守晋升伏卧撑杞人忧天C.滥觞脉博摇篮曲大快朵颐D.伛偻驯顺笑吟吟锄强扶弱3.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之强烈,出乎意料。

②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

③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①反映②曼延③总算B.①反应②蔓延③总算C.①反映②蔓延③终于D.①反应②曼延③终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B.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2014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

2014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

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3.第Ⅱ卷必须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1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湛.蓝/斟.酌崛.起/倔.脾气提.防/醍.醐灌顶B.跻.身/犄.角女红./彩虹.桥沟壑./豁.然开朗C.毛胚./胚.芽蒜薹./跆.拳道拙.劣/咄.咄逼人D.劲.敌/浸.渍咆哮./酵.母菌着.陆/着.手成春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缠绵梗概打寒噤震聋发聩B.扼守晋升伏卧撑杞人忧天C.滥觞脉博摇篮曲大快朵颐D.伛偻驯顺笑吟吟锄强扶弱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错误!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 之强烈,出乎意料。

○2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灾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 .○,3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错误!反映错误!曼延错误!总算B.错误!反应错误!蔓延错误!总算C.○,1反映错误!蔓延错误!终于D.错误!反应错误!曼延错误!终于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B.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C.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案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2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是()A 溺.爱亲昵.匿.名无法比拟.B 汲.取觊.觎社稷.放荡不羁.C 痊.愈鬈.曲颧.骨得鱼忘筌.D 纨.绔挽.回蜿.蜒莞.尔一笑2.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没有错别字的是()记忆中,王老师总是以①独出新裁..于知识的海洋;③闲暇..时,....的方式,带领我们②翱游她时而与我们④谈笑风声....,时而与我们语重心长。

如今,我们虽已毕业多年,但王老师的⑤谆谆..教诲,一直⑥铭刻..在我心中。

A.①③④B. ③⑤⑥C. ②④⑥D. ①②⑤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昨天,微电影《无翼鸟》的点击量已经达到了10万次。

②阿根廷队凭借这个颇有的进球夺得了这届大赛的冠军。

③只能作出这样的一个发现,已经是幸福的了。

A.截至争议即使也B. 截至异议既然就C. 截止争议既然就D. 截止异议即使也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A.在田间,我们可以看到有些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蔬菜(如韭菜、大葱)的叶子是直立的。

B.可能因为年龄小,以前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真正含义。

C.为促进同学们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我校计划在5月25日举行以《我爱我》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日活动。

D.是继续升学深造?还是直接就业?即将毕业的李亮感到很迷茫。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A. 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即将举行,球员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绿茵场上大显身手。

B. 分别多年后,他们竟然在巴黎萍水相逢....,彼此都格外激动。

C. 某些同学总是对上课玩手机的做法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打扰别人就行了。

D. 这家企业经过改革创新,扭亏为盈,取得了急功近利....的效果。

6.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是()A. 这次全国技能大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特别紧张了。

B.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激发了人们认汉字、写汉字的兴趣。

C. 《时间去哪儿了》这首歌一经推出,就在全国广泛引起了反响。

D. 我终于想明白他为什么对我横眉冷对的原因了。

7.填入下列横线中的句子,恰当的是()不要以为“不能言而不言”是多容易的事,“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社会上鸡毛蒜皮之事,,明明不大会说话,偏偏说个不停,自暴其短。

A. 议论纷纷,说个不停,往往引爆口舌之战B. 议论纷纷,往往说个不停,引爆口舌之战C. 往往议论纷纷,引爆口舌之战,说个不停D. 往往引爆口舌之战,议论纷纷,说个不停8.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是()A. 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B. 唯有风可以肆无忌惮游刃有余地穿过荆棘和竹篱笆。

C. 我国当代文坛涌现出许多80后作家,像韩寒、郭敬明等。

D. 她依偎在母亲的身边,诉说着,轻轻地诉说着,深情地诉说着……9.下列对作家、作品的判断,正确的是()A. 《最后一片叶子》的作者和《项链》的作者国籍相同。

B. 《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和《红高粱》的作者莫言都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C. 《致大海》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都属于爱情诗。

D. 《窦娥冤》和《威尼斯商人》都属于悲剧。

10.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的“六义”。

B. 元杂剧角色中的“末”又称“花脸”,扮演的是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人物。

C.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用来陈述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D.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婵娟”代指月亮,“布衣”代指平民。

11.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条据是便条和单据的总称。

单据也是一种便条,但适用范围仅限于钱、财、物方面。

B. 启事既可以写在纸上张贴出去,也可以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发布。

C. 广告文案是广告作品中用以表达主题和创意的语言文字部分。

D. 简报又称“动态”“简讯”“工作通讯”“内部参考”等,是一种公开发行的小报。

12.对下面这首古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饮酒(其八)陶渊明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A. 前六句以众草衬托青松,以连林衬托独树,突出表现了孤松卓然傲立的风姿。

B. “提壶”两句写诗人一边饮酒抚松,一边远望,把诗人与孤松直观地联系起来。

C. 最后两句诗人慨叹自己难以挣脱世俗尘网的束缚,过着一种空虚无聊的生活。

D. 诗中的青松象征着诗人不向权贵低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

二、(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自从地球上出现海洋,深海便处于黑暗、高压和低温之中,亘古不变。

与被阳光照耀到的海面完全不同,大海深处没有日夜和四季之分,有的只是永远的冰冷和漆黑。

究其原因,是因为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很快被上层海水所吸收。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390-770纳米之间,其中波长为622-770纳为的红色光在海面下不足百米处就被完全吸收。

然后是597-622纳米的橙色光,577-597纳米的黄色光和492-577纳米的绿色光陆续消失。

到了水深300米处,只剩下455-492纳米的蓝靛色光和390-455纳米的紫色光还依稀存在。

继续向下,即使海水非常清澈,在水深不足600米处,紫色光也彻底消失。

再往下就在只有永远的黑暗了。

没有了光照,深海也就失去了太阳的热量供给。

与此同时,北冰洋和南极周围冷冰冰的海水却源源不断地沉入深海。

虽然墨西哥湾暖流流过深海,许多海底火山口和热泉也会带来不少温暖,但对于约占地球表面一半的深海而言,这些热量实在是杯水车薪。

因此,全球的深海大都冰冷刺骨,水温只有0-1℃。

至于海底的压力,水深每增加10米,就增加0.96个大气压。

马里亚那海沟深1.1万米,该处的压力接近1100个大气压,也就是说那里每平方厘米的压力超过1吨。

即使在水深3000米处,压力也已经达到288千克/平方厘米。

换句话说,所有存在于深海之中的物体或生物,都必须能承受住如此巨大的压力。

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不过能揽瓷器活儿的,必有金刚钻。

深海生物之所以能够悠然自得来去自由,一是因为其表皮或体膜渗透性良好,体内组织充满了水份,使体内外的压力平衡;二是因为其肌肉和纤维组织柔韧而富有弹性,抵消了强大的压力。

巨大的压力可以把刚性的金属破坏,却不能把橡胶板压碎,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依靠鱼鳔在水中浮沉的鱼类如果急速上升,会导致组织膨胀破裂乃至死亡。

潜水员在水中如果上升过快则会得潜水病甚至氮中毒,所以他们必须进高压舱缓慢减压。

然而同是温血哺乳动物的鲸却为何可以急速升潜自如?至今无人能对此给出合理解释。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是()A. 其中波长为622-770纳为的红色光在海面下不足百米处就被完全..吸收。

B. 继续向下,即使海水非常清澈,在水深不足600米处,紫色光也彻底..消失。

C. 因此,全球的深海大都..冰冷刺骨,水温只有0-1℃。

D. 没有了光照,深海也.就失去了太阳的热量供给。

14.下列对第2段中关于海水吸收可见光的说明,不正确的是()A. 可见光的波长越长,照射进海里的距离越长。

B. 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可见光越来越少,直至消失。

C. 深海海底,没有可见光。

D. 在可见光中,红色光最先被海水完全吸收,紫色光最后消失。

15.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墨西哥湾暖流,海底火山口和热泉对深海水温的变化有显著影响。

B. 所有存在于深海之中的物体或生物,都必须承受288千克/平方厘米的压力。

C. 深海生物能来去自由,是因其身体特质既能使体内外的压力平衡,又能抵消强大压力。

D. 由于深海压力巨大,人们至今没有弄清鲸为何可以急速升潜自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科学的头脑我们常常听见有人说,现今的世界是科学的世界。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现今的世界不但让电灯、电话、轮船、火车、无线电、飞机--这些都是科学的发明--把我们的生活情形改变了,就是我们的一言一动,思想行为,也免不了受到科学的支配。

换一句话说,做现今世界的人,必须有科学的头脑,不管你是科学家不是科学家。

怎样才可以养成科学的头脑呢?第一要注重事实。

平常的人总是以耳为目,人云亦云。

有科学头脑的人便不然,他必定要考查一件事情的实在。

如古书说:“燕太子丹朝于秦,秦王留之,与之誓曰,‘使日再中,天雨粟,乌白头,马生角,乃得归。

’当此之时,天地佑之,日为再中,天为雨粟,乌头白,马角生。

”这一类的话,显非事实,若不加考查,信以为真,便是没有科学的头脑。

现今社会上还有许多奇怪的传说,如鬼可以照相,孔子耶稣可以降乱,甚至义和拳的法术可以使枪炮不能伤身之类,只要拿事实来考查一下,便可以不攻自破。

事实是科学的根基,注重事实,便是养成科学的头脑的第一条件。

第二要了解关系。

天地间事物,总有一个因果的关系,不明白这个关系,要求无因之果,或是因果错误,便是迷信。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种因果的关系是很明白的。

不过在稍稍复杂的情形之下,我们就往往不明白关系的所在。

譬如有了疾病,不请医生而求佑于神道;希望后嗣繁荣,不注重教育而乞灵于风水。

殊不知神道与疾病,风水与后嗣的繁荣,都没有什么关系的。

科学是寻出事物关系的学问,能事事求出一个真正的关系,便是养成科学的头脑的第二条件。

第三要精密正确。

平常人叙述一件事情,最喜欢用“大概”、“差不多”一类的词语。

有科学头脑的人,则必用一定的数字来代表确实的量度。

问你现在是什么时候,你必须看一看表,说现在是十二点三十分—-如能说秒更好--不能说大概是十二点吧。

问你的身长几何,你必须回答一公尺五十二公分--如能说点几更好--不能说大概一百五十二公分吧。

正确是一步不能放松的。

许多科学的发明,都是从细微的比较中得来。

所以精密与正确,也是养成科学头脑的必要条件。

第四是力求透彻。

凡做一件事,必须考虑周详;研究一种学问,必要寻根究底,这就是所谓透彻。

浅尝辄止、或者半途而废,都是成功的蟊贼,更不能算科学的头脑。

以上四点,仅仅是个人日常生活上的几种习惯,平淡无奇的,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可是他们却是养成科学头脑的必要条件。

从来大科学家研究科学,没有不是依赖它们而成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