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的故事个别化学习活动方案

合集下载

幼儿小班主题活动《熊的故事》:个别化

幼儿小班主题活动《熊的故事》:个别化

小4 班个别化学习活动方案(熊的故事)核心经验:情感与态度:爱听故事、愿意表达认知与能力:比较或匹配(物体大中小,远近)内容一:小熊吹泡泡材料提供:吹泡泡工具(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记录板、泡泡水玩法(层次):1、乐意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吹泡泡。

2、尝试记录不同工具吹出泡泡的结果。

观察要点:1、观察幼儿是否乐意用各种工具进行吹泡泡。

2、观察幼儿是否能进行简单记录。

内容二:小熊家的门帘材料提供:箱子制作成小熊的家;三只熊的图片;吸管、珠子、不织布、绳子等串联的材料玩法(层次):1、乐意选用不同的材料帮助小熊家串门帘。

2、尝试有规律地排序串门帘。

观察要点:1、观察幼儿是否能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串联。

2、观察幼儿串联中排序的能力。

内容三:三只熊的礼物材料提供:三只熊和不同数量的礼物图片、操作圆盘一个、夹子若干玩法(层次):1、观察圆盘上的图片,说说三只熊的礼物有哪些?2、数数三只熊的礼物,按不同礼物的数量夹上相应数量的夹子。

观察要点:1、观察幼儿数数、认数的能力。

2、观察幼儿操作中的对应匹配能力。

内容四:小熊搬新家材料提供:大中小三只熊图片、大中小不同的各类图片玩法(层次):把物品按照大中小的规律放在大小不同的小熊面前,并且说说把什么东西送给谁?观察要点:1、观察幼儿能否在看看说说中辨别三只熊的大小和物品的大小。

2、观察幼儿根据熊的大小分配物品的能力。

3、指导幼儿学说“我把……送给……。

”内容五:可爱的小熊材料提供:橡皮泥、泥工板、步骤图、牙签等玩法(层次):1、根据步骤图,用团圆、搓等技能制作小熊。

2、尝试用辅助小材料进一步打扮小熊,使小熊更形象。

观察要点:1、观察幼儿能否看懂步骤图。

2、观察幼儿团圆、搓的技能。

内容六:大熊山材料提供:自制可操作大熊山图书玩法(层次):1、根据故事书中的画面线索的提示、看看、讲讲“大熊山”的有趣故事。

2、和同伴一起边讲故事边玩“爬大熊山”的游戏。

观察要点:1、观察幼儿是否能讲述大熊山的故事。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学熊故事主题活动计划表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学熊故事主题活动计划表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学熊故事主题活动计划表幼儿园小班主题教学:熊故事主题活动计划表第一问:教学内容一、教材章节与内容1. 教材: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手册2. 章节:第二单元“可爱的动物”3. 内容:以熊为主题的故事,包括《小熊宝宝》、《熊爸爸的菜园子》和《熊宝宝的生日礼物》三个故事,旨在培养幼儿对熊类动物的认知和喜爱。

第二问:教学目标一、培养幼儿对熊类动物的认知和喜爱;二、通过听、说、读、演等多种方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第三问:教学难点与重点一、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想象力,参与到故事的情境中;二、教学重点:让幼儿在听、说、读、演的过程中,感受到熊类动物的可爱,培养对动物的关爱之心。

第四问:教具与学具准备一、教具:故事课件、图片、头饰、道具等;二、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第五问: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邀请幼儿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说出熊的特点;2. 讲述第一个故事《小熊宝宝》,让幼儿初步了解熊的生活方式。

二、例题讲解(10分钟)1. 分别讲述第二个故事《熊爸爸的菜园子》和第三个故事《熊宝宝的生日礼物》;2. 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参与故事情境。

三、随堂练习(10分钟)1. 请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2. 邀请幼儿表演故事中的角色,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小组活动(10分钟)1. 请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制作一个熊的头饰;2.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并展示制作过程。

1. 让幼儿谈谈对熊类动物的认识,引导幼儿关爱动物;2. 邀请幼儿设想一个关于熊的故事,并简要阐述。

第六问:板书设计一、板书主题:可爱的熊二、板书内容:1. 熊的特点2. 故事情节概括3. 熊的可爱之处第七问:作业设计一、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熊的头饰二、作业要求:1. 运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2. 创意独特,富有想象力;3. 完成后,请家长拍照并发给老师。

第八问: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课后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2. 分析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如何调整和改进;3. 关注幼儿在作业中的表现,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小熊的故事教案5篇

小熊的故事教案5篇

小熊的故事教案5篇优秀教案的撰写有助于教师设计合理的课堂结构,教案准备充分,能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灵活地应对各种变化,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熊的故事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熊的故事教案篇1设计意图: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多,家里比较娇惯,孩子面对困境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都很差,小熊过桥这一内容比较生动有趣,幼儿比较容易接受不知不觉中对幼儿进行勇敢教育,并让幼儿学会关心帮助困境中的同伴,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

活动目标:1、赏和朗诵诗歌的过程中,体验小熊在同伴的鼓励下由害怕到勇敢的情感变化过程。

2、乐意在大家面前讲述,并根据诗歌的内容大胆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立体操作教具一套,幼儿用书,录音磁带一盒。

幼儿有走独木桥的经历。

活动过程: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你们走过独木桥吗?再走得时候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交代诗歌的名称。

)2、教具欣赏诗歌,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师:诗歌里有谁?讲了一个什么事?1、配乐诗歌,理解故事内容。

师:(1)小熊走到桥上怎么样了?他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2)头上的乌鸦在干什么?桥下流水怎么样的?小熊怎么说的?(3)谁听到小熊的声音?他又是怎么说的?(4)小熊过桥后是怎么做的?鲤鱼看了乐得怎么样?2、请幼儿跟教师一起看幼儿用书画面,边学习朗诵诗歌。

3、讨论,你们喜欢诗歌中哪一个小动物,为什么?小熊后来为什么能过桥?4、尝试分角色表演。

1、教师扮演小熊,带幼儿边朗诵诗歌边表演。

2、教师指导,幼儿表演。

活动建议在表演区投放小熊小鲤鱼小浪花等头饰,让幼儿分角色表演诗歌内容。

如果没有立体教具,也可以用玩具熊替代,以木偶剧表演的形式让幼儿欣赏也可以。

小熊的故事教案篇2活动目标:1.乐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体验小熊开心和不开心的情绪,知道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

活动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根据内容回答问题。

活动难点:让幼儿懂得微笑在朋友交往中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1.幻灯片、背景音乐。

小班主题《熊的故事》活动方案

小班主题《熊的故事》活动方案

熊的故事主题目标:尝试用各种方式表述故事情节,对物体的大小多少进行比较或匹配。

活动参考:1、日常活动◆户外活动时,一起学学做做熊的动作。

◆游戏:数熊山。

一只熊一座山,二只熊两座山,三只四只五只熊,就像小山连小山。

我们一起来数山,一二三……一共数了几座山?◆游戏:变石头。

扮成各种小动物,跟着音乐边唱边做各种小动物的动作。

听到熊走的音乐,小动物连忙变成“动物石头”,作一个相关动物的造型,如动一下,熊就可以抓住他。

熊走的音乐结束,游戏重新开始。

2、环境创设◆创设“三只熊”的家,内有大小不同的食物图片等。

◆将“大熊山”的图片、图书,布置、张贴在教室里面,供幼儿平时观看。

3、家园共育◆和孩子一起收集大中小不同的图片、实物、玩具等,并按大中小的特征进行分类。

◆指导家长和孩子一起看看比较远处的山、树、房子、车子和近处的有什么不同。

4、区域活动◆给三只熊送礼物材料提供:三只大小不同的熊、为三只熊准备的大中小不同的礼物(如饭碗、小勺、桌子、椅子、被子……)。

玩法提示:(1)比比大小,排排队,根据三只熊的不同大小,送礼物。

边送边说:我把大皮球送给大熊,小皮球送给小熊,不大不小的皮球送给中熊。

(2)结合三只熊的故事进行故事表演。

◆三只熊的家材料提供:不同大小的纸盒、积木、小罐子、纸、橡皮泥等。

大中小不同的熊玩具。

玩法提示:选择各种玩具或者材料,给三只(大中小)不同的玩具熊,搭建一个家。

用画画、制作等不同的方法为家增添东西。

5、集体活动:◆“大熊山”的故事◆老鼠买鞋帽◆米菲的故事◆三只熊◆给熊妈妈送花◆参观熊宝宝玩具店方案设计:活动名称:“大熊山”的故事活动背景:孩子们喜欢动物,也非常喜欢关于动物的故事。

在班级环境中,老师创设了大熊山的故事的背景和活动教具。

根据主题的大目标,故事中大熊和小老鼠的对比,可以更好的让孩子们感受和比较物体的大小。

老师把大熊山的故事插图布置在教室的环境里,让孩子们去感受和体验。

活动目标:1、比较和感受物体的大小。

幼儿小班主题活动《熊的故事》:逐日计划

幼儿小班主题活动《熊的故事》:逐日计划
三、和小熊做朋友
播放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听完了故事,我们一起来和小熊跳个舞吧!
☞生成/反思
活动:《大熊山》
活动一开始幼儿就被出示的小老鼠的图片所吸引,在第二环节中幼儿能跟着我的思路走,对于我一点点拉出的图片感到非常奇怪和有趣;活动中孩子们与我互动较多,思路也很开阔;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出示了三张大小不同的图片,请幼儿先从远处观察这张图片,接着让幼儿在走近一些看,再请幼儿走到面前看,然后提问幼儿,离得远看到的图片怎么样呢?离得近了看到的图片是怎么样的呢?当我提问时,大部分幼儿都已经能知道远大近小的道理,本次活动目标基本达成。
四、延伸活动
出示三个盒子,请幼儿观察盒子上的数字,猜一猜熊爸爸会找哪个盒子?说说自己的理由。
★内容3:熊变石头人(艺术领域)执教:赵娜
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游戏规则。
2、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在“熊”出现时能保持自由造型不动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三、完整欣赏故事《大熊山》
1、这个有趣的故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大熊山》
2、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四、故事表演
1、我们也来做小老鼠去爬爬大熊山好吗?看,来了几只熊?(逐一将五只长毛绒大熊放在地上)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一只熊一座山,两只熊两座山,三只、四只、五只熊,就像五座大熊山。
2、跟着妈妈一起去爬大熊山喽(教师带领幼儿扮作鼠妈妈和小老鼠边说边做爬山动作边走向大熊,最后小老鼠趴在大熊身上睡着了。)
小5班教师逐日计划
2016学年第二学期
主题名称:熊的故事
第四周:3月6日——3月10日
活动形态
与课程类型
操 作 提 示

幼儿园小班《熊的故事》教案

幼儿园小班《熊的故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熊的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手工制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熊的故事——《熊妈妈和小熊》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故事,让幼儿认识熊妈妈和熊宝宝,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 第二课时:熊的故事——《熊爸爸的菜园子》教学内容: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熊爸爸种菜的过程,培养幼儿的农耕知识。

3. 第三课时:熊的故事——《小熊学本领》教学内容: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小熊学习各种本领的过程,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

4. 第四课时:熊的故事——《熊宝宝的生日派对》教学内容: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生日派对的筹备过程,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5. 第五课时:熊的故事——《熊家族的春节》教学内容: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熊家族过春节的传统习俗,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1. 故事法:通过讲述熊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2. 互动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手工制作法:让幼儿动手制作与熊相关的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图片:熊妈妈、熊爸爸、小熊等图片。

2. 故事课件:熊的故事课件及动画。

3. 手工材料: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熊的故事的兴趣。

2. 评估幼儿在手工制作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动手能力及创造力。

3. 通过课后访谈,了解幼儿对熊的故事的认知程度及情感态度。

六、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熊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熊的特点,引出今天的主题。

2. 新课讲述:讲述《熊妈妈和小熊》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3. 互动讨论: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4. 手工制作:让幼儿动手制作熊妈妈和熊宝宝的手工作品。

幼儿小班主题活动《熊的故事》:个别化

幼儿小班主题活动《熊的故事》:个别化
玩法:
将三只熊送到大中小三幢房子里,并将不同大小的物品分别送给大熊、中熊、小熊,说说:“大熊(中小)我送给你……”。
观察要点:
1、幼儿是否能区分大小、并根据大小将礼物和熊进行匹配。
2、幼儿用语句:“大、中、小熊,我送给你……”表达式的情况如何(是否愿意说、口齿清楚。)
内容三:大熊山
材料提供:
1、表演舞台、与故事相应的头饰、道具。
玩法:
幼儿尝试按箭头方向开始用间隔模式排序的方法进行排序活动。
观察要点:
1、幼儿能否用间隔模式排序的方法进行排序活动。
2、鼓励幼儿想出各种模式排列方法。
内容五:三只熊的礼物
材料提供:
三只熊和不同数量的礼物图片、操作圆盘一个、夹子若干。
玩法(层次):
1、观察圆盘上的图片,说说三只熊的礼物有哪些?
2、数数三只熊的礼物,按不同礼物的数量夹上相应数量的夹子。
观察要点:
幼儿能否按照不同食物的大小按照不同的路径送到大中小熊的家里。
内容九:喂三只熊吃饼干
材料提供:
在纸盒上制作大中小三只熊头像、调羹、筷子、夹子灯;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饼干若干
玩法:
根据三只熊嘴上的不同形状,用不同的用具为三只熊吃饼干。
观察要点:
1、幼儿能否用调羹、筷子、夹子,根据三只熊嘴上的不同形状来喂饼干。
2、观察幼儿能否使用调羹、筷子、夹子的正三只熊建造属于他们的家。
观察要点:
1、幼儿对大中小的已有经验以及建构大中小房子与三只熊进行匹配的经验。
2、幼儿在建构房子时所呈现的垒高、围合等建构经验。
内容二:熊的家
材料提供:
1、三只熊的家(大中小各一),床(大中小各一)
2、礼物:仿真水果、大小不同的珠子若干(红、黄、蓝、绿等)

幼儿园小班个别化学习活动方案:熊的故事

幼儿园小班个别化学习活动方案:熊的故事

幼⼉园⼩班个别化学习活动⽅案:熊的故事⼩1 班个别化学习活动⽅案(熊的故事)核⼼经验:情感与态度:爱听故事、愿意表达认知与能⼒:⽐较或匹配(物体⼤中⼩、远近)动作与技能:撕贴、拓印内容⼀:⼩熊吹泡泡材料提供:颜料、⼤⼩不同的瓶盖;纸筒芯、纸杯;不同⾊彩的颜料、蜡笔;⼩熊吹泡泡操作图。

玩法(层次):1、选⽤不同的拓印材料在操作纸上拓印圆形泡泡。

2、欣赏拓印的泡泡,感受泡泡⼤⼩、⾊彩不同的画⾯美。

观察要点:1、观察幼⼉是否能尝试选⽤不同材料进⾏拓印,观察幼⼉的拓印能⼒。

2、观察幼⼉对⾊彩的感受能⼒。

内容⼆:⼩熊家的门帘材料提供:箱⼦制作成⼩熊的家;三只熊的⽑绒玩具或图⽚;吸管、珠⼦、不织布、绳⼦等串联的材料。

玩法(层次):1、乐意选⽤不同的材料帮助⼩熊家串门帘。

2、尝试有规律地排序串门帘。

观察要点:1、观察幼⼉是否能选择不同的材料进⾏串联,观察幼⼉串联的能⼒。

2、观察幼⼉串联中排序的能⼒。

内容三:⼩熊“跳舞”材料提供:⾃制⼩熊图⽚(⼤、中、⼩);各种辅助材料(夹⼦、积⽊、玩具、纸、纸牌、剪⼑、固体胶、双⾯胶等)玩法(层次):尝试⽤不同的材料让⼩熊站起来,探索让⼩熊站起来的不同⽅法。

观察要点:1、观察幼⼉是否能⽤不同的辅助材料让⼩熊站起来。

2、观察幼⼉使⽤辅助材料的情况。

内容四:⼤熊⼭材料提供:⾃制可操作⼤熊⼭图书、⼩⽼⿏图⽚(跑的图⽚、睡觉的图⽚)玩法(层次):1、根据故事书中的画⾯线索的提⽰、看看、讲讲“⼤熊⼭”的有趣故事。

2、愿意和同伴⼀起边操作⼤图书边讲故事。

3、和同伴⼀起边讲故事边玩“爬⼤熊⼭”的游戏。

观察要点:1、观察幼⼉是否能边操作⼤图书边将⼤熊⼭的故事。

2、观察幼⼉是否愿意和同伴⼀起边讲故事边玩“爬⼤熊⼭”游戏。

内容五:给⼩熊送早餐材料提供:⾃制路径板、⼤中⼩礼物若⼲、吸铁⽯玩法(层次)根据不同的路径,给三只⼩熊送⼤中⼩不同的早餐。

观察要点:1、观察幼⼉能否⽤吸铁⽯吸着礼物沿指定路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2班阶段式个别化学习活动方案
主题名称:《熊的故事》
区域
名称
内容材料提供玩法与操作提示观察要点
休闲吧★关在笼子里的小熊(动
物)
纸盒(画有动物)绳子,珠子将珠子穿入绳子将动物关入笼子观察幼儿能否手眼协调的串珠
子。

☆整理衣物小能手幼儿及成人衣物;自制晾衣架等进行简单的整理工作。

是否有耐心、有序地参加整理工
作。

☆有趣的糖果各种糖盒子、各色皱纹纸、盒子
底部贴有数字。

1、用揉、搓、团、包等方法制作节日糖果。

2、根据盒子上的点数投放相应数量的糖果。

1、观察幼儿是否能用揉、搓、
团、包等方法制作节日糖果。

2、指导幼儿在盒子里放入相应
的糖果。

注:★——主题内容
☆——非主题内容
★ 说说讲讲
各种图书若干
幼儿能有序的翻阅图书。

观察幼儿能否说出封面、封底、页码。

★ 大熊山
故事图片、熊的 头饰等。

根据图片内容对故事内容进行大致的讲述。

1、观察幼儿是否能根 据图片进行简单的故事讲述。

2、观察幼儿在讲述的 过程中是否能配上动作。

喜悦吧
☆过生日
圆形的卡纸、贴 纸、油画棒等。

在图纸上用画圈的方 式画奶油,并在合适的位置上贴上蜡烛贴纸。

1、观察幼儿精细动作, 能否正确贴放蜡烛贴纸。

2、 提示幼儿用画圈的 方式为蛋糕涂上螺旋的奶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