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的来源.ppt
合集下载
成语ppt课件

成语的语法特点
结构类型
成语的主要结构类型是并列式 和偏正式。
并列式
并列式成语由两个或多个意义 相同或相近的短语并列组成, 如“风雨无阻”。
偏正式
偏正式成语由一个中心词和一 个修饰词组成,如“一目了然 ”。
语法功能
成语在语法功能上相当于一个 词,不能拆分使用。
成语和谚语的区别
定义
用法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 ,多为口传耳授,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经验 和智慧。
详细描述
通过阅读成语故事和成语词典,可以增强对成语的兴趣和理解。同时,可以更 好地掌握成语的来源、意义和用法。建议在阅读过程中结合多种感官,如听音 频、看图片等,以增强记忆和理解。
参与成语填空和成语接龙等游戏
总结词
锻炼应用能力、加深记忆
详细描述
通过参与成语填空和成语接龙等游戏,可以锻炼应用成语的能力,加深对成语的 记忆。建议在游戏过程中注重游戏的规则和要求,积极参与,享受游戏的乐趣。
语义特点
成语的语义通常具有整体性、描述性、比喻性 和文化性。
整体性
成语的意义不是其组成词汇的简单组合,而是一 个完整的意义。
描述性
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人或事物,如“千钧一发”形容 情况危急。
比喻性
成语经常使用比喻来表达意思,如“火冒三丈” 形容愤怒到极点。
文化性
成语通常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文化和传统。
社会现象
部分成语描述了社会现象,如“买椟还珠”、“掩耳盗铃 ”等,这些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某些不良现象。
社会价值观
一些成语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如“重义轻利”、“ 忠孝两全”等,这些成语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道德、荣誉和 利益的看法。
高中成语ppt课件

增强语言感染力
通过使用成语,可以更有效地传递 情感和信息,使语言表达更具感染 力。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使用成语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地表 达自己的意思,减少歧义。
在日常交流中的应用
增进沟通
使用成语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交流更 加顺畅。
提高语言修养
通过使用成语,可以展现一个人的语言修养和文 化素质。
传承文化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成语,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
THANKS
感谢观看
如“张灯结彩”与春节的关联 ,“火树银花”与元宵节的关
联。
成语与民间传说
如“守株待兔”、“叶公好龙 ”等成语背后的故事和寓意。
成语与地方特色
描述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成语 ,如“脚踏实地”、“实事求
是”等。
成语与诗词文化
总结词
探讨成语在诗词中的艺 术表现和价值
成语与古典诗词
分析成语在唐诗、宋词 等古典诗词中的运用, 如“柳暗花明”、“水
蕴含深刻道理或人生经验
哲理类成语通常包含着深刻的道理或人生经验,如“水滴石穿”比喻持之以恒的努力可以战胜困难。这类成语能够启迪思考 ,引导人们深入理解生活和世界的本质。
人物类成语
源自历史人物或故事
人物类成语通常与历史人物或故事相关,如“卧薪尝胆”源自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形容人刻苦自励 。这类成语能够丰富语言的文化内涵,帮助人们了解历史和传统。
画蛇添足
多此一举,弄巧成拙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形 容一个人或事物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坏了 事。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不必要的、多 余的行为或言论,往往会导致事与愿违的结
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成语课件ppt图片

详细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成语的使用能够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和有力,增加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例如,“画龙点睛” 可以用来形容对事物的点拨和启示,使表达更加深刻。
文学创作
总结词
提升文学品质
VS
详细描述
在文学创作中,成语的运用能够提升作品 的文学品质和艺术价值。通过巧妙运用成 语,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增强 作品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例如,“柳暗花 明”可以用来形容困境中的希望和转机, 为作品增添情感深度。
教育领域
总结词
辅助教学和学习
详细描述
在教育领域中,成语的学习和使用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学习和理解成语,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的运用技巧,同时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和智慧。例如,“饮水思源”可以用来教育学生感恩和回报,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
05
成语与现代生活
成语的现代意义
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价值
成语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 过传承和发展成语,可以弘扬中华民 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 文化自信心。
传承方式
成语的传承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 故事、传说、文学作品、口头传播等 方式进行传承和发展,使得这些宝贵 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
文学价值
语言精练
成语具有语言精练、意义深刻的 特点,是汉语语言的精华所在, 能够形象地表达出人们的情感和 思想。
推广普及
通过各种途径和媒体普及成语 知识,提高大众对成语文化的 认识和了解。
创新发展
在传承的基础上,对成语进行 创新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 涵和表达方式。
融入生活
将成语文化融入日常生活,鼓 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成语 ,让成语文化更加贴近现代生 活。
在日常生活中,成语的使用能够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和有力,增加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例如,“画龙点睛” 可以用来形容对事物的点拨和启示,使表达更加深刻。
文学创作
总结词
提升文学品质
VS
详细描述
在文学创作中,成语的运用能够提升作品 的文学品质和艺术价值。通过巧妙运用成 语,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增强 作品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例如,“柳暗花 明”可以用来形容困境中的希望和转机, 为作品增添情感深度。
教育领域
总结词
辅助教学和学习
详细描述
在教育领域中,成语的学习和使用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学习和理解成语,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的运用技巧,同时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和智慧。例如,“饮水思源”可以用来教育学生感恩和回报,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
05
成语与现代生活
成语的现代意义
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价值
成语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 过传承和发展成语,可以弘扬中华民 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 文化自信心。
传承方式
成语的传承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 故事、传说、文学作品、口头传播等 方式进行传承和发展,使得这些宝贵 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
文学价值
语言精练
成语具有语言精练、意义深刻的 特点,是汉语语言的精华所在, 能够形象地表达出人们的情感和 思想。
推广普及
通过各种途径和媒体普及成语 知识,提高大众对成语文化的 认识和了解。
创新发展
在传承的基础上,对成语进行 创新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 涵和表达方式。
融入生活
将成语文化融入日常生活,鼓 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成语 ,让成语文化更加贴近现代生 活。
成语教学PPT课件

11
神话 寓言
掩第耳一盗个 铃 狐第假四虎个威 守第株二待个 兔 鹏程第五万个里 亡第羊三补个 牢 刻舟第六求个剑
12
成
语
规则:在两分钟内按要求写成 语,写出一个就可加上一分。
工
厂 “一”字成
语“千”字成
语“虎”字成
语
13
动物 成语
鸟第语一花个 香 虎头第四蛇个尾 鹤第立二鸡个 群 对牛第五弹个琴 画第龙三点个 睛 画蛇第六添个足
6
数字成语
请在下面各空格里,分别填进一个 数字,使每一竖行组成一句成语。同时, 使填进的数横行相加,各等于50。
□+□+□+□+□+□+□+□+□=50 模干心 通光 上 死 室 拿 □+□+□+□+□+□+□+□+□=50 样净 意 达色下 生空 稳
7
叠字成语
请在方框内填上两个相 同的字组成成语。
14
成
这里共有“二星级”和“三星级”
语 的题目各两道,可任选一题。注意:
在一分钟内如果回答正确,可加上相
探 对应(星级×答对题目) 的分数。 险 答错要倒扣相对应(星级×答
错题目) 的分数!
成语 “不”的 “如”的 数字 搭配 成语 成语 成语
15
有些成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如: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等,请根据下 面左边的一部分,说出后面一部分。
请结合课堂的场面和老师、同
用 学这节课上的表现,20分钟写下 来。记住,尽量运用成语哦 !
20
成语大王
亚军 冠军
季军
21
2008年11月22日
神话 寓言
掩第耳一盗个 铃 狐第假四虎个威 守第株二待个 兔 鹏程第五万个里 亡第羊三补个 牢 刻舟第六求个剑
12
成
语
规则:在两分钟内按要求写成 语,写出一个就可加上一分。
工
厂 “一”字成
语“千”字成
语“虎”字成
语
13
动物 成语
鸟第语一花个 香 虎头第四蛇个尾 鹤第立二鸡个 群 对牛第五弹个琴 画第龙三点个 睛 画蛇第六添个足
6
数字成语
请在下面各空格里,分别填进一个 数字,使每一竖行组成一句成语。同时, 使填进的数横行相加,各等于50。
□+□+□+□+□+□+□+□+□=50 模干心 通光 上 死 室 拿 □+□+□+□+□+□+□+□+□=50 样净 意 达色下 生空 稳
7
叠字成语
请在方框内填上两个相 同的字组成成语。
14
成
这里共有“二星级”和“三星级”
语 的题目各两道,可任选一题。注意:
在一分钟内如果回答正确,可加上相
探 对应(星级×答对题目) 的分数。 险 答错要倒扣相对应(星级×答
错题目) 的分数!
成语 “不”的 “如”的 数字 搭配 成语 成语 成语
15
有些成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如: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等,请根据下 面左边的一部分,说出后面一部分。
请结合课堂的场面和老师、同
用 学这节课上的表现,20分钟写下 来。记住,尽量运用成语哦 !
20
成语大王
亚军 冠军
季军
21
2008年11月22日
《成语故事》ppt课件

总结词
传承历史文化、丰富语言表达、促进文化交 流
详细描述
成语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 成语,人们可以了解到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理解古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同时, 成语也是语言表达的重要手段,使用成语可 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此 外,成语还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有助于不同
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
03
成语故事的教育意义
诚信教育:以“一诺千金”为例
总结词
通过“一诺千金”这个成语,教育孩子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
详细描述
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一个遵守诺言、信守承诺的故事,强调 了诚信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引导孩 子认识到诚实守信的品质是建立信任和友谊的基础,是成长 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亡羊补牢:故事的起源与含义
总结词
讲述了一个人失去羊后及时修补羊圈的 故事,强调及时纠正错误的重要性。
VS
详细描述
战国时期,楚庄王因沉迷酒色而荒废朝政 ,导致国家衰败。大臣孙叔敖用“亡羊补 牢,未为迟也”来劝诫楚庄王及时纠正错 误,重振国家。后来楚庄王听取了孙叔敖 的建议,励精图治,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 一。这个成语比喻出了问题之后及时纠正 ,避免同样的问题再发生。
画蛇添足:故事的起源与含义
总结词
讲述了一个本意画蛇比赛却因多余动作而失败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不要过头。
详细描述
战国时期,楚国有一家人举行画蛇比赛,谁先画好谁就赢。其中一人很快画好了 蛇,却因自认为无人能及而给蛇添上了脚。结果这个多余的动作导致他输掉了比 赛。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做事过头,反而弄巧成拙。
02
精选成语解读
一鸣惊人:故事的起源与含义
总结词
传承历史文化、丰富语言表达、促进文化交 流
详细描述
成语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 成语,人们可以了解到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理解古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同时, 成语也是语言表达的重要手段,使用成语可 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此 外,成语还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有助于不同
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
03
成语故事的教育意义
诚信教育:以“一诺千金”为例
总结词
通过“一诺千金”这个成语,教育孩子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
详细描述
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一个遵守诺言、信守承诺的故事,强调 了诚信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引导孩 子认识到诚实守信的品质是建立信任和友谊的基础,是成长 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亡羊补牢:故事的起源与含义
总结词
讲述了一个人失去羊后及时修补羊圈的 故事,强调及时纠正错误的重要性。
VS
详细描述
战国时期,楚庄王因沉迷酒色而荒废朝政 ,导致国家衰败。大臣孙叔敖用“亡羊补 牢,未为迟也”来劝诫楚庄王及时纠正错 误,重振国家。后来楚庄王听取了孙叔敖 的建议,励精图治,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 一。这个成语比喻出了问题之后及时纠正 ,避免同样的问题再发生。
画蛇添足:故事的起源与含义
总结词
讲述了一个本意画蛇比赛却因多余动作而失败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不要过头。
详细描述
战国时期,楚国有一家人举行画蛇比赛,谁先画好谁就赢。其中一人很快画好了 蛇,却因自认为无人能及而给蛇添上了脚。结果这个多余的动作导致他输掉了比 赛。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做事过头,反而弄巧成拙。
02
精选成语解读
一鸣惊人:故事的起源与含义
总结词
成语故事ppt课件

在写作中运用成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日常用语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成语,提高语言文化 素养。
06
成语故事应用实例
小学成语故事教学案例
总结词
激发兴趣、辅助理解、丰富课堂
详细描述
小学阶段,成语故事的教学主要侧重于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含 义,通过ppt的展示,可以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同时, 丰富多彩的ppt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加生 动有趣。
04
成语故事与文化传承
成语故事与传统文化
总结词
成语故事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
活、信仰和价值观。
详细描述
成语故事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 内涵,如礼仪、道德、伦理、 哲学等,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 要载体。
总结词
成语故事的传承有利于传统文 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有助 于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和了解。
神话传说类成语
嫦娥奔月
描述嫦娥因误食仙丹而飞 升月宫的故事。
精卫填海
讲述精卫鸟因复仇而不断 填海的故事。
八仙过海
描述八位神仙在海上斗法 的故事。
幽默讽刺类成语
掩耳盗铃
讲述一个人捂住自己的耳朵,以 为别人都听不见他的铃声的故事
。
画饼充饥
描述一个人画了一个饼来解饿的 故事。
纸上谈兵
讲述一个人只是在纸上空谈,没 有实际行动的故事。
认同感。
详细描述
在教育和文化交流中,成语故 事的传播也有助于弘扬民族精
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成语故事与现代社会价值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成语故事具有现代社会价值,可以为现代 人提供启示和指导。
成语故事中的智慧和经验可以为现代人在 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
3
日常用语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成语,提高语言文化 素养。
06
成语故事应用实例
小学成语故事教学案例
总结词
激发兴趣、辅助理解、丰富课堂
详细描述
小学阶段,成语故事的教学主要侧重于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含 义,通过ppt的展示,可以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同时, 丰富多彩的ppt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加生 动有趣。
04
成语故事与文化传承
成语故事与传统文化
总结词
成语故事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
活、信仰和价值观。
详细描述
成语故事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 内涵,如礼仪、道德、伦理、 哲学等,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 要载体。
总结词
成语故事的传承有利于传统文 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有助 于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和了解。
神话传说类成语
嫦娥奔月
描述嫦娥因误食仙丹而飞 升月宫的故事。
精卫填海
讲述精卫鸟因复仇而不断 填海的故事。
八仙过海
描述八位神仙在海上斗法 的故事。
幽默讽刺类成语
掩耳盗铃
讲述一个人捂住自己的耳朵,以 为别人都听不见他的铃声的故事
。
画饼充饥
描述一个人画了一个饼来解饿的 故事。
纸上谈兵
讲述一个人只是在纸上空谈,没 有实际行动的故事。
认同感。
详细描述
在教育和文化交流中,成语故 事的传播也有助于弘扬民族精
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成语故事与现代社会价值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成语故事具有现代社会价值,可以为现代 人提供启示和指导。
成语故事中的智慧和经验可以为现代人在 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
乐不思蜀 成语来源ppt

秋》: “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 不思蜀。
【近义词】:乐不可支、乐而忘返 【反义词】:落叶归根、恋恋不舍、归心似箭、饮水思源 【语 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忘本 【造 句】:美国再好,也得回家,总不能乐在思蜀吧?
乐 不 注思 释蜀
乐 不 寓思 意蜀
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 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安于现状,留恋异地,忘了自己的老家或根本 不想回故土,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想装出要哭的样子。司马昭于是说:“为何你刚才所说的话,像是郤正的语气
呢?”刘禅听了大惊,睁眼望着司马昭说:“您的话确实没有错。”左右的人都笑了。
【拼 音】:[lè bù sī shǔ] 【解 释】: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
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出 处】:《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
乐 不 思 蜀金
泽 宇
丁亥,(魏元帝)封刘禅为安乐公,子孙及群臣封候者五十余人。晋王①与禅②宴,为之 作故蜀技③,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至于是乎!虽使诸 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邪?”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郤正闻之,谓禅曰:“王
又一天,司马昭问刘禅:“你很思念蜀国吗?”刘禅说:“这里很快乐,我不思
乐 不 译思 文蜀
念蜀起时,你应哭泣着回说:
‘先人的坟墓都葬在蜀地,于是心向着西面而悲伤。没有一天不思念呀。'就闭上
眼睛”适逢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着郤正教他的话回答,说完并闭上眼睛,
乐 不 出思 处蜀
公元264年3月27日,魏元帝封刘禅为安乐公,子孙和大臣封为诸侯的有五十 人。司马昭和刘禅一起欢宴,特地为刘禅演唱刘禅故国蜀地的乐音舞蹈,在旁的 人们都为刘禅的亡国感到悲伤,但刘禅却欢乐嬉笑,无动于衷。司马昭看见这种 情形就对贾充说:“人的无情,竟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让诸葛亮在世,也不能辅 佐他长久安全无事,何况是姜维呢!”
【近义词】:乐不可支、乐而忘返 【反义词】:落叶归根、恋恋不舍、归心似箭、饮水思源 【语 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忘本 【造 句】:美国再好,也得回家,总不能乐在思蜀吧?
乐 不 注思 释蜀
乐 不 寓思 意蜀
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 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安于现状,留恋异地,忘了自己的老家或根本 不想回故土,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想装出要哭的样子。司马昭于是说:“为何你刚才所说的话,像是郤正的语气
呢?”刘禅听了大惊,睁眼望着司马昭说:“您的话确实没有错。”左右的人都笑了。
【拼 音】:[lè bù sī shǔ] 【解 释】: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
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出 处】:《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
乐 不 思 蜀金
泽 宇
丁亥,(魏元帝)封刘禅为安乐公,子孙及群臣封候者五十余人。晋王①与禅②宴,为之 作故蜀技③,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至于是乎!虽使诸 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邪?”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郤正闻之,谓禅曰:“王
又一天,司马昭问刘禅:“你很思念蜀国吗?”刘禅说:“这里很快乐,我不思
乐 不 译思 文蜀
念蜀起时,你应哭泣着回说:
‘先人的坟墓都葬在蜀地,于是心向着西面而悲伤。没有一天不思念呀。'就闭上
眼睛”适逢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着郤正教他的话回答,说完并闭上眼睛,
乐 不 出思 处蜀
公元264年3月27日,魏元帝封刘禅为安乐公,子孙和大臣封为诸侯的有五十 人。司马昭和刘禅一起欢宴,特地为刘禅演唱刘禅故国蜀地的乐音舞蹈,在旁的 人们都为刘禅的亡国感到悲伤,但刘禅却欢乐嬉笑,无动于衷。司马昭看见这种 情形就对贾充说:“人的无情,竟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让诸葛亮在世,也不能辅 佐他长久安全无事,何况是姜维呢!”
2024版年度语文演讲成语故事闻鸡起舞PPT课件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 们都要有闻鸡起舞的勇气 和毅力,不断前进。
16
拓展应用场景
闻鸡起舞的故事可以用于课堂教育,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报国。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可以倡导闻鸡起舞的精神,鼓励员工积极进取、不断创新。
2024/2/3
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可以宣传闻鸡起舞的典故,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 精神。
2024/2/3
坚持早睡早起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是践行闻鸡 起舞精神的基础,早睡早起有助 于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高效的工作 状态。
自律自强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自律和自 强的品质,做到言行一致、诚实
守信、勇于担当。
21
闻鸡起舞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
2024/2/3
诗歌中的闻鸡起舞
在古代诗歌中,闻鸡起舞常被用来描绘勤奋学习的场景,如“三更灯 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等诗句。
刘琨的性格特点
忠诚正直、有勇有谋、与 祖逖志同道合。
人物表现
二人在故事中展现出了坚 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
风貌。
11
故事寓意与启示
闻鸡起舞的寓意
勉励人们发奋图强、勤奋努力,不断 追求进步。
故事启示
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 梦想和目标;同时,要与志同道合的人 一起前行,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24
小组讨论:分享个人感悟和体会
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闻鸡起舞故 事给自己带来的启示和感 悟。
2024/2/3
分享交流
每组选派代表分享小组讨 论成果,鼓励其他学生发 表不同见解。
教师点评
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 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故事内涵。
25
课堂练习:运用成语造句或写作
16
拓展应用场景
闻鸡起舞的故事可以用于课堂教育,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报国。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可以倡导闻鸡起舞的精神,鼓励员工积极进取、不断创新。
2024/2/3
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可以宣传闻鸡起舞的典故,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 精神。
2024/2/3
坚持早睡早起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是践行闻鸡 起舞精神的基础,早睡早起有助 于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高效的工作 状态。
自律自强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自律和自 强的品质,做到言行一致、诚实
守信、勇于担当。
21
闻鸡起舞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
2024/2/3
诗歌中的闻鸡起舞
在古代诗歌中,闻鸡起舞常被用来描绘勤奋学习的场景,如“三更灯 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等诗句。
刘琨的性格特点
忠诚正直、有勇有谋、与 祖逖志同道合。
人物表现
二人在故事中展现出了坚 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
风貌。
11
故事寓意与启示
闻鸡起舞的寓意
勉励人们发奋图强、勤奋努力,不断 追求进步。
故事启示
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 梦想和目标;同时,要与志同道合的人 一起前行,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24
小组讨论:分享个人感悟和体会
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闻鸡起舞故 事给自己带来的启示和感 悟。
2024/2/3
分享交流
每组选派代表分享小组讨 论成果,鼓励其他学生发 表不同见解。
教师点评
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 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故事内涵。
25
课堂练习:运用成语造句或写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象误用
7、你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 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8、在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上,沈校长抛砖引玉,大家积极 发言,气氛十分热烈。
谦敬错位
9、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 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 地背单词。
10、这则笑话,因为对旧中国办事 推委,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当事诸 公”讽刺的很有力量,所以,在民间 流传颇广,几乎家喻户晓。
C、不了解他的人,有时还冒出一些胡言乱语,但他堂 堂正正,照样走自己认准的路。
D、编码方法构思巧妙,100多个汉字字根,排列合理, 泾渭分明。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C)
A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用电话亭:“妈,我 成了断线的风筝,无家可归了。
B对贫困地区,大家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是无所 不至。
功能混乱
11、石家庄市的某家歌舞厅的一场大火使35个生灵涂 炭,有关部门正在调查事故的原因。
12、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 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搭配有误
13、台独分子散布“两国论”,搞“一中一台”,这种 危言危行用心十分险恶。
14、这部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 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成语的来源:
1、故事 3、诗词
2、神话 4、寓言
1、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 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2、湖北省永安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 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的报道, 令人叹为观止。
色彩不明
3、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室内的空气污染 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是首当其冲,竟
C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超市购物小票背面印 有请你“免费”摄影的广告;在街头闹市有人会塞 给你一张什么免费传单。“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想吃免费的“艺术摄影餐”就更是难上加难。
D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 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再 见
特定用法
习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B )
A、自负的他怎么也没想到,那年高考,期期艾艾盼 来的竟然是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B、中国互连网协会声称,大规模封杀垃圾邮件只不过 是为目前在没有法律监督控下的一种权宜之计。
C、旅居国外三十多年的黄老先生思念故土,思念亲人, 最近,他写信给家乡政府部门,表达他安土重迁的愿 望。
占了污染总量的45%。
4、博物馆里保存了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
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虫鸟兽,人物形象 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断词取义
5、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 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 牛充栋。
6、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 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 热的商品。
望文生义
15、这次选举他最有希望,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 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16、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前 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 术只能事倍功半。
形近混淆
17、成都五牛俱乐部的雄厚财力令 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18、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 们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D、领导十分关心新员工的生活,对家人就
业、
小孩的入学等问题无所不至的一一
过问,
这令他很感动。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B )
A、这庙是什么时候修建的,也许有碑文可查,可惜那 时侯我没有读过《碑板广例》之类的书,对于石刻等等 不怎么热心,以致熟视无睹。
B、报纸交流的局限是呆板、迟到;电视则是当面鼓对 面锣,而且一般当面说的东西不会说得很深,这是人之 常情。
7、你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 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8、在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上,沈校长抛砖引玉,大家积极 发言,气氛十分热烈。
谦敬错位
9、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 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 地背单词。
10、这则笑话,因为对旧中国办事 推委,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当事诸 公”讽刺的很有力量,所以,在民间 流传颇广,几乎家喻户晓。
C、不了解他的人,有时还冒出一些胡言乱语,但他堂 堂正正,照样走自己认准的路。
D、编码方法构思巧妙,100多个汉字字根,排列合理, 泾渭分明。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C)
A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用电话亭:“妈,我 成了断线的风筝,无家可归了。
B对贫困地区,大家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是无所 不至。
功能混乱
11、石家庄市的某家歌舞厅的一场大火使35个生灵涂 炭,有关部门正在调查事故的原因。
12、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 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搭配有误
13、台独分子散布“两国论”,搞“一中一台”,这种 危言危行用心十分险恶。
14、这部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 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成语的来源:
1、故事 3、诗词
2、神话 4、寓言
1、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 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2、湖北省永安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 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的报道, 令人叹为观止。
色彩不明
3、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室内的空气污染 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是首当其冲,竟
C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超市购物小票背面印 有请你“免费”摄影的广告;在街头闹市有人会塞 给你一张什么免费传单。“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想吃免费的“艺术摄影餐”就更是难上加难。
D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 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再 见
特定用法
习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B )
A、自负的他怎么也没想到,那年高考,期期艾艾盼 来的竟然是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B、中国互连网协会声称,大规模封杀垃圾邮件只不过 是为目前在没有法律监督控下的一种权宜之计。
C、旅居国外三十多年的黄老先生思念故土,思念亲人, 最近,他写信给家乡政府部门,表达他安土重迁的愿 望。
占了污染总量的45%。
4、博物馆里保存了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
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虫鸟兽,人物形象 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断词取义
5、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 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 牛充栋。
6、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 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 热的商品。
望文生义
15、这次选举他最有希望,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 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16、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前 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 术只能事倍功半。
形近混淆
17、成都五牛俱乐部的雄厚财力令 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18、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 们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D、领导十分关心新员工的生活,对家人就
业、
小孩的入学等问题无所不至的一一
过问,
这令他很感动。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B )
A、这庙是什么时候修建的,也许有碑文可查,可惜那 时侯我没有读过《碑板广例》之类的书,对于石刻等等 不怎么热心,以致熟视无睹。
B、报纸交流的局限是呆板、迟到;电视则是当面鼓对 面锣,而且一般当面说的东西不会说得很深,这是人之 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