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军迷必读的武器百科_航空母舰

合集下载

航母简介

航母简介

航空母舰(海军航空兵的母舰)航空母舰(Aircraft Carrier)简称“航母”、“空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

前苏联称之为“载机巡洋舰”,是一种可以提供军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军舰,舰体通常拥有巨大的甲板和坐落于左右其中一侧的舰岛,航空母舰一般总是一支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核心舰船,舰队中的其它船只提供其保护和供给,而航母则提供空中掩护和远程打击能力发展至今。

航空母舰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海战最重要的舰艇之一,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靠当地的机场情况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

发展历史第一次从停泊的船只上起飞世界第一个从停泊的船只上起飞的飞行员是美国人尤金·伊利(Eugene Ely),他于1910年11月14日驾驶一驾“柯蒂斯”双翼机从美国海军伯明翰号轻型巡洋舰(USS Birmingham CS-2)起飞并成功地降落在宾夕法尼亚号装甲巡洋舰(USS Pennsylvania ACR-4)上长31公尺、宽10公尺的木制改装滑行台上,成为第一个在船只上降落的飞行员。

1912年5月2日,英国海军上尉格里高利驾驶着一架“肖特”S.27双翼飞机从正在以10.5节的航速行驶的豪伊伯尼亚号战列舰上起飞从而创了飞机从航行中的军舰上起飞的先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水上飞机首先被用于海上侦察。

各国海军喜欢使用这种飞机,它的降落和起飞能在水面上进行。

但是水上飞机的装载和运输很成问题。

刚开始,水上飞机只能被置于船后,由船只来牵引。

一但遇上恶劣天气,缺少保护的水上飞机就有进水、发生倾覆的危险。

[2]1912年,英国海军把一艘老巡洋舰改装它成了世界上第一艘可容纳飞机的船只。

后来,英国海军征用了3艘在英吉利海峡营运的渡轮,并把它们全部改装成可以装载水上飞机的军舰,这种船只后来被称为“水上飞机母舰”,它是航空母舰最早的雏形。

第一次世界大战日德兰海战中,英国是唯一拥有舰载水上飞机的参战方,英国军方提出水上侦察机有助战局发展的意见,并要搭配保护它的战斗机,因此,不能再只使用没有飞行甲板、无法供战斗机起飞的水上飞机母舰必须重新设计另一种新军舰,这即是后来的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简介

航空母舰简介

航空母舰简介航空母舰概述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母舰”辞条介绍:航空母舰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海军水面战斗舰艇的最大舰种。

按排水量分为大型航空母舰、中型航空母舰和小型航空母舰;按战斗使命分为攻击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按动力分为核动力航空母舰和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主要用于攻击水面舰艇、潜艇和运输舰船,袭击海岸设施和陆上战略目标,夺取作战海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支援登陆和抗登陆作战。

我们通常讲的航母是航空母舰的简称,航母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将通讯、情报、作战信息、反潜反导装置及后勤保障整合为一体的大型水面战斗基地平台。

航母是航母舰队的核心舰船,有时还作为航母舰队的旗舰,舰队中的其它船只为航母提供保护和供给,而航母则提供空中掩护和远程打击能力。

航母的出现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它使传统的海战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而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海战。

强大的航母编队集防空、反舰、反潜以及对岸攻击的作战能力为一体,是当今海战场上最强大的力量,是足以与核武器比肩的战略性武器,是可以为国家利益做出特殊贡献的“海上霸王”。

航空母舰发展史1910年11月14日,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Eugene Ely)驾驶“柯蒂斯”双翼机首次从前甲板铺有25米木制跑道的“伯明翰”号轻巡洋舰(USSBirminghamCS-2)上起飞。

1911年1月18日,尤金·伊利又驾同一飞机在后甲板铺有36米木制跑道和22根阻拦索的“宾夕法尼亚”号装甲巡洋舰(USSPennsylvaniaACR-4)上首次降落成功。

1912年5月2日,英国的查尔斯·萨姆逊中尉驾机从行驶的军舰上完成了起飞。

1912年和1917年,英国的查尔斯·萨姆逊中尉和邓宁中校又分别驾机从行驶的军舰上完成了起飞和降落。

这些勇敢者的试验,预示着航空母舰时代的到来。

航空母舰及其结构特点

航空母舰及其结构特点

航空母舰及其结构特点一、概述航空母舰(简称“航母”)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舰载机编队的海上活动的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

它是现代海军水面战斗舰艇中最大,也是作战能力最强的舰种。

按排水量分为大型航空母舰、中型航空母舰和小型航空母舰;按战斗使命分为攻击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按动力分为核动力航空母舰和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主要用于攻击水面舰艇、潜艇和运输舰船,袭击海岸设施和陆地战略目标,夺取作战海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支援登陆和抗登陆作战。

航空母舰上部有一个供飞机起飞、降落用的宽阔而平坦的飞行甲板,飞行甲板以下有8至11层甲板,船底为双层底。

为保证有最宽阔的飞行甲板,上层建筑、烟囱及桅杆等一般集中在船体中段的右舷;上层建筑甲板有6至9层,在上层建筑内布置各种指挥部门的舱室。

飞行甲板两侧的下面为飞行甲板走廊。

舷侧有突出的舷台布置火炮、导弹、起重机及小艇等。

飞行甲板上的其余甲板面积可分为起飞、降落和待机三个区域,起飞跑到位于舰首部,飞机起飞时是向艏端冲出,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本舰航速以加快飞机起飞速度;降落跑道在航空母舰上称为斜角甲板,它位于舰尾部左舷其中心线与起飞甲板之间的夹角为10度左右,飞机着舰是从舰尾沿着斜角甲板进入,这样飞机的着舰速度相对减小,有利于飞机降落。

由于航空母舰上的起飞跑道长度有限,飞机滑行之甲板端是还不可能加速至起飞速度,为此在飞机甲板首部装有飞机弹射器,可使飞机加速到足以起飞的速度。

此外,飞机着舰时的降落速度仍然很高,而斜角甲板的长度也有限,如不采取有效措施,着舰后的飞机将很快中越甲板复飞或掉入海洋,为此斜角甲板后部装有阻拦索、阻拦网等,以保证飞机安全着舰和停止。

平时飞机存放在飞行甲板下的机库里,使用时依靠升降机吧飞机从机库里运升至飞行甲板上待机区。

舰员的生活、工作区也大部分在飞行甲板以下。

舰上还装有各种现代电子设备,供驾驶航空母舰和指挥作战飞机使用。

为增强航母的防护能力,在航母船体的两舷中部的水线区域(2/3船长范围内)有舷部装甲,厚度为50~150mm,最厚的达200mm。

航空母舰的发展史

航空母舰的发展史

航空母舰的发展史
航空母舰是一种装备有飞机和直升机的船只,可以在海洋上作为移动的基地使用。

以下是航空母舰的主要发展阶段:
1.早期飞艇母舰(1910年代-1920年代):最早的航空母舰是用
来作为飞艇的基地,这些母舰通常没有飞行甲板,而是用吊篮或固定的甲板来搭载飞艇。

2.早期装甲甲板航空母舰(1920年代-1930年代):在20世纪
20年代末期,飞行员开始尝试在装甲甲板上着陆和起飞。


些母舰还使用蒸汽弹射器来帮助飞机在起飞时获得足够的速
度。

3.舰载机的发展(1930年代-1940年代):在1930年代,舰载
机的设计和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些飞机可以在较短的跑道上起飞和着陆,并且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和燃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航空母舰的角色变得至关重要,它们被用于远洋打击,控制海域,以及提供空中支持。

4.蒸汽弹射器的发展(1950年代-1960年代):在冷战期间,舰
载机的速度和负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为了帮助飞机在短跑道上起飞,蒸汽弹射器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弹射器可以将飞机在起飞前快速加速,从而让它们能够携带更多武器和燃料。

5.核动力航母的出现(1960年代-现在):20世纪60年代,美
国推出了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它可以无限期地
在海上停留。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航空母舰的性能和功能得到了极大提高,包括更快的航速、更先进的雷达系统、更强大的舰载机、更大的作战半径和更先进的导弹和武器系统等。

目前,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先进的航空母舰制造国。

其他国家如英国、法国、中国和印度等也在不断开发和建社。

航母有5米厚的钢板

航母有5米厚的钢板

航母有5米厚的钢板
今天要讲讲航空母舰上的5米厚的钢板。

航空母舰是海军中最大型、最重要的舰船,其在船上装备了丰富的装备,更主要的是战斗力,所以它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现在的航母都有一层5米厚的钢板,这就是航母保护自身的防护装置。

5米厚的钢板是一种高级的防护材料,它可以防止航母被敌方的武器和炮弹击中。

钢板材料具有抗弹性能和高强度,可以防止汽车爆炸的攻击,还能够吸收小火力攻击。

另外,5米厚的钢板可以有效地防止入侵而入侵航母。

由于舰船的棱角凸起,它可以形成一个有力的反角,阻挡敌人的登船行动。

同时,船栏上的钢板也可以避免简单的动土攻击,以防止敌人轻易登上船只。

最后,5米厚的钢板安装在航母上的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增加航母的重量,让其在对抗敌方攻击时更加稳固。

总之,航母上的5米厚的钢板是最重要的装备之一,无论是破坏力、保护安全性,还是加重航母的重量,都能发挥重要作用,是航母装备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世界各国航母集锦

世界各国航母集锦

世界各国航母集锦闲暇之余,本人从网络上整理了部分国家的航母资料,方便军迷们查看有不好的地方还望海涵........航空母舰的出现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它使传统的海战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而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海战。

强大的航母编队集防空、反舰、反潜以及对岸攻击的作战能力为一体,是当今海战场上最强大的力量,是可以为国家利益做出特殊贡献的“海上霸王”。

下面就为您一一盘点拥航国家具有的代表性航母。

美国现役的航母有企业级:“企业号”企业级一共建造了一艘尼米兹级:“尼米兹”号“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号“卡尔文森”号“西奥多罗斯福”号“伯拉罕林肯“号“乔治华盛顿”“约翰C斯坦尼斯“号“哈里斯S杜鲁门“号“罗纳德里根“号布什号“1、高,实在是高美“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母排水量:最大10万吨“尼米兹”级航母是当今世界海军威力最大的海上巨无霸,先后共有10艘。

“尼米兹”级航母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斯坦尼斯”号,它全长317米,宽40.8米,飞行甲板面积超过3个足球场,舰内从机库甲板以上分为9层。

整个舰从龙骨到桅顶高为76米,相当于20层高楼。

“斯坦尼斯”号作战能力惊人,其舰载机所能控制的空域和海域可达上千公里,自身一昼夜机动也有500海里。

舰载机可24小时进行战斗巡逻,每天可出动200多架次飞机。

乔治.华盛顿”号于1992年开始服役,属美国最大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长333米,宽77米,乘员人数逾5500人,满载排水量9.7万吨。

2、它,逼近我门户美国“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排水量:9.8万吨“乔治.华盛顿”号是世界上吨位最大的航母之一,也是此次韩美军演中即将亮相的航母。

该航母的甲板面积是足球场的3倍,船舱有3300多间,可容纳6250多名船员。

舰上可搭载90多架F-18“大黄蜂”战斗机、超级大黄蜂战斗机、E-2C预警机以及直升机。

作为首个在美国本土以外常驻的美国核动力航母,自2008年进驻日本横须贺后,“乔治.华盛顿”号一直处于战备值班状态,负责整个东亚地区的巡航,定期参加区域军事演习,以检验战斗能力。

航母群的概念

航母群的概念

航母群的概念航母群是指由一艘航空母舰为核心,配备有多艘各类军舰、潜艇以及辅助船只组成的编队。

航母群是现代海军力量中最具远洋作战能力和综合作战能力的重要力量,具有强大的空中作战能力和远攻能力,是国家海军维护海域安全、打击敌方军事力量的重要抓手。

以下将对航母群的概念、组成结构、作战能力以及战略意义进行详细解析。

航母群的组成包括航空母舰、护卫舰艇、潜艇、辅助船只等。

航空母舰是航母群的核心,作为起降和维护舰载机的平台,具备远程打击和战斗支援能力。

护卫舰艇包括驱逐舰、护卫舰等,负责保护航空母舰免受敌方水面舰艇和飞机的威胁。

潜艇是航母群的隐蔽力量,主要负责反潜作战、水面舰艇和航空母舰的防护。

辅助船只包括补给船、医疗船和特种作业船等,为航母群提供后勤保障和支援服务。

航母群的作战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空中作战能力,航母群配备有舰载机,可以进行远程打击和防空作战,具备灵活的机动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可以在大范围内掌握制空权,压制敌方空中力量。

其次是远程打击能力,航空母舰可以携带各类导弹,对敌方陆地和海上目标进行打击,实现远程火力的投射。

再者是情报侦察能力,航母群配备有电子侦察、通信侦察和无线电干扰等设备,可以获取敌方情报并干扰敌方通信系统。

此外,航母群还具备远程指挥、控制和联合作战能力,可与其他兵种、军种协同作战,实现整体作战效能的提升。

航母群在现代海战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和战术意义。

首先,航母群可以有效地投射军事力量,通过远海作战实现打击敌方基地、港口和舰队等目标,具备长程威慑和抗衡敌方的能力。

其次,航母群的机动性强,可以迅速调整行动方向和作战任务,适应不同的战场环境和战术需要。

再者,航母群作为一个整体作战编队,可以利用航空母舰和其他舰艇间的协同作战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军舰和潜艇的战斗力。

此外,航母群还可以提供海上防护、搜索和救援等职能,保护自身和其他舰艇免受敌方威胁。

总之,航母群是现代海军力量中最具远洋作战能力和综合作战能力的编队,由航空母舰为核心,配备有各类军舰、潜艇和辅助船只。

航母介绍

航母介绍

航母在中国
航母计划并非是建造一条航母这样简单,还需要配套 的舰载机与护航编队。文革结束以后的华国锋时代, 中国的航母计划才第一次有了模样,这一次是购买为 主了,由于与英国密切相关,相关消息比较多。整个 70年代,中国与英国希斯政府都很友好,中国在72年 采购了民用斯贝,75年底签约购买军用斯贝。现在一 系列的解密资料说明华国锋在政治上相当依重海军, 以获取PLA的支持,购买为主的航母计划就是一个证明。 海军当时的唯一选择是谋求英国的合作,取得航母计 划的外部支持。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涉及海军水面 舰队的现代化,核心是直升机航母。最后由于种种原 因航母计划再次破产 。
中国所需要的航母
舰载机起飞方式选择:世界各国海军航空母舰舰 载机的起飞方式主要有弹射起飞、滑橇起飞和垂 直/短距滑跑起飞等。垂直/短距滑跑起飞是利用 机载发动机的推力矢量控制来实现起飞,对甲板 长度要求低但携载量和航程难以满足需要,因此 这种起飞方式目前用得较少。
中国所需要的航母
弹射器一般由动力系统、往复车、导向滑轨等构成。 弹射起飞时,驾驶员操纵飞机松开刹车,加大功率, 并在弹射器动力系统的强力作用下,使往复车拉着 挂在飞机上的拖索,沿导向滑轨做加速运动,经过 50~95米的滑跑距离,达到升空速度起飞。当飞机 升离甲板时,拖索与往复车弹射器和飞机脱钩,落 在飞行甲板前端的回收角网兜内。然后由复位系统 将往复车拖归原位,准备再次弹射。现代弹射器中 已经取消拖索,往复车通过牵引杆,与舰载机前起 落架直接相连。
中国所需要的航母
滑撬起飞
中国所需要的航母
滑跃起飞不需要弹射器,飞机出动频率不受弹射 器功率和故障的影响,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好 等优点;取消了弹射器,还有助于简化航母设计、 降低造价、节省训练和维修费用。 而且不存在维 护量,可以大降低航母的使用费。但是滑跃起飞 的缺点是必须是推重比相当高的飞机才能起飞, 而且载弹量有限,更无法起飞预警机。弹射起飞 当然可以起飞包括预警机在内的各种飞机,但是 弹射器尤其是蒸汽弹射器效率低、维护量、使用 成本高等一系列缺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级军迷必读的武器百科:航空母舰
演讲人
2 0 11 - 11 - 11
目录
01. 第一部分 海上霸王龙 02. 第二部分 航母大揭秘 03. 第三部分 血与火的碰撞 04. 结束语 航母还能走多远
01
第一部分 海上霸王龙
第一部分 海上霸王龙
一 绪论
二 海上蛟龙——现役航空母舰
三 经典航母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典航母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航母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02
第二部分 航母大揭秘
第二部分 航母大揭秘
四 航母上的不一样的生 活
五 航母舰体结构——航 母基础
九 作业系统——航母 生存之本
六 舰载飞机——航母之 矛
八 航母电子装备——航 母的 “千里眼顺风耳”
七 舰载武器与航母防 护——航母之盾
第二部分 航母大揭秘
十 航母作战指挥控制 系统
03
第三部分 血与火的碰撞
第三部分 血与火的碰撞
十一 第二次世界大 战惨烈的航母海战
十二 现代航 母海战
04
结束语 航母还能走多远
结束语 航母还能走多远
一、建造 航母需要 的技术
二、未来 航母总体 发展
三、航空 母舰的克 星
感谢聆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