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社会优质教案《做汤圆》
做汤圆模板幼儿园教案中班

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汤圆的制作过程,激发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兴趣。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1. 让幼儿学会制作汤圆的基本步骤。
2. 培养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卫生,遵守纪律。
教学难点:1. 让幼儿在制作汤圆的过程中,学会耐心、细致。
2. 培养幼儿在活动中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准备:1. 汤圆制作材料:糯米粉、红豆沙、芝麻、黑芝麻、花生、糖果等。
2. 工具:擀面杖、模具、盘子、勺子、筷子等。
3. 教学PPT或视频,介绍汤圆的制作过程。
4. 教学环境:整洁、安全、温馨的教室。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PPT或视频向幼儿介绍汤圆的来历和制作过程,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汤圆是怎么做的吗?二、讲解制作步骤1. 教师详细讲解汤圆的制作步骤,包括糯米粉的调制、馅料的准备、汤圆的包制、煮制等。
2. 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卫生、安全、耐心等。
三、幼儿动手操作1.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制作材料。
2. 教师指导幼儿按照步骤制作汤圆,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各种馅料制作出不同的汤圆。
3.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确保幼儿的安全。
四、分享成果1. 完成制作后,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鼓励幼儿互相品尝,体验合作的快乐。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肯定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2. 引导幼儿了解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2. 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尊重。
3.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总结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中班社会教案:做汤圆

中班社会教案:做汤圆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汤圆的由来和民间传说。
2.学生能够学会做汤圆,并了解汤圆的食用方法。
3.学生能够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团聚、团结和谐等价值观。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学会做汤圆的步骤。
2.学生能够了解汤圆的由来和民间传说。
教学环节环节一:导入活动:了解汤圆的由来和民间传说1.老师给学生播放《汤圆之歌》。
2.老师介绍汤圆作为中国传统食品,充满了文化的意义,具有特殊的宗教信仰、祭祀意义,以及家庭团聚和谐的意义。
环节二:重点讲解活动:学习做汤圆1.老师带领学生认识材料,讲解做汤圆的步骤。
2.学生动手做汤圆,老师适时给予指导,纠正。
环节三:实践活动:品尝汤圆1.老师端上自己亲手做的汤圆,让学生上台品尝。
2.老师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话语描述味道和感受。
环节四:总结活动:了解汤圆的价值观1.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和总结此次活动,认识团聚和谐的价值观。
2.老师为学生讲解汤圆在团圆节的意义和传说,让学生对民间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评估1.学生能准确无误地做出汤圆。
2.学生了解汤圆的由来和民间传说,并能够描述汤圆的味道和感受。
3.学生具备团聚和谐的价值观。
教学反思1.整节课的内容丰富有趣,通过做汤圆增强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活动的设计和环节的组织让学生在亲手动手中学会了如何做汤圆,关于做汤圆过程的讲解也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文化背景。
3.在总结中,准确把握了核心点,引导学生领会汤圆背后的家庭团聚和谐价值观,传递了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
中班做汤圆教案模板

中班做汤圆教案模板汤圆,别称“元宵”“汤团”“浮元子”,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状食品。
一般有馅料,煮熟带汤食用。
同时也是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物,历史十分悠久。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中班做汤圆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
中班做汤圆教案模板1活动目标:1、知道元宵节要吃汤圆。
2、了解汤圆的形状,尝试用纸浆制作汤圆。
3、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4、培育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KT板各组一块,上面画好“汤圆”的外轮廓,各色纸浆、棉签、镊子。
活动过程:1、提问:元宵节的时候,我们吃什么?2、出示汤圆的图片,说说汤圆的形状,吃去是什么味道的?里面有什么?什么颜色的?3、老师示范用纸浆在KT板上制作汤圆。
4、幼儿入座,选择在就近的“汤圆”外轮廓上进行纸浆汤团的制作。
5、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同时帮助幼儿用镊子把选用的纸浆放在指定的汤圆轮廓中。
6、作品展示、讲评。
活动反思:对此次的活动感触颇多:1、来自孩子的感触,曾记得班中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纸浆,是在托班,对于他们第一次的操作场面只能用一个字――“乱”来形容,纸浆在桌子、地面随处可见;而在这次的活动中,场面确是非常干净、有序。
2、作品“特效”的感触,此次的“汤圆”是制作在KT板上的,有一个较长的待干过程,由于在室内一时没找到理想的待干的场地,我们灵机一动,把它临时布置在了美工区内,美工区中美术的氛围顿时增添了许多。
这可谓是“弄巧成拙、一举多得”呀!小百科:汤圆,别称“元宵”“汤团”“浮元子”,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状食品。
一般有馅料,煮熟带汤食用。
同时也是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物,历史十分悠久。
中班做汤圆教案模板2设计意图: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闹元宵,团团圆圆吃汤圆,为了庆祝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更为了让幼儿亲身感受民俗节日的气氛,增加幼儿的生活阅历,学习做元宵的基本技能,培育幼儿动手能力及爱好。
中班做汤圆教案

中班做汤圆教案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传统的中国元宵节•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制作汤圆,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学准备•材料:糯米粉、水、花生馅、黑芝麻馅、桂花蜜、红豆馅等•工具:搅拌碗、搅拌勺、锅、盘子、筷子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通过图片或口头描述,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和传统活动。
2.引导幼儿思考,元宵节要吃什么特别的食物。
第二步:介绍材料和工具1.展示材料和工具,并简单介绍它们的用途。
2.向幼儿解释糯米粉的特点,可以发挥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让他们触摸糯米粉,感受它的特殊质地。
第三步:制作汤圆的步骤1.让幼儿洗手,并提醒他们保持卫生。
2.将糯米粉和水倒入搅拌碗中,让幼儿用搅拌勺搅拌均匀,直到成团。
3.分发一小块面团给每个幼儿,让他们用手搓成圆形,并用手指在面团中间捏一下,制作一个小窝。
4.提供不同口味的馅料,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馅料放入汤圆的小窝中。
5.教导幼儿将面团重新捏圆,并搓成光滑的汤圆。
第四步:煮汤圆1.将锅中加入足够的水,并放入适量的糖。
2.等水煮沸后,将汤圆放入锅中,煮熟直到浮起(约5分钟)。
3.告诉幼儿,浮起来的汤圆就表示煮熟了。
第五步:品尝汤圆1.将煮熟的汤圆捞出,摆放在盘子上。
2.和幼儿一起品尝制作出来的汤圆,提醒幼儿小心烫嘴,享受汤圆的味道。
教学延伸活动1.配上课堂的相关手工活动,让幼儿制作元宵节的灯笼或剪纸。
2.通过集体游戏,让幼儿在团队中合作、竞技,加深对元宵节的记忆和体验。
总结通过本次课程,幼儿了解了传统的中国元宵节庆祝活动,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制作汤圆的过程,幼儿也体验到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并且品尝到了自己制作的美味汤圆,收获了快乐和成就感。
同时,通过延伸活动的引导,进一步加深了幼儿对元宵节的理解和认知。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快乐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中班实践活动汤圆制作

中班实践活动汤圆制作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汤圆的制作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1.面团、馅料、汤圆模具等制作材料。
2.活动场地、桌椅、洗手池等设施。
3.一次性手套、围裙、口罩等防护用品。
三、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关于汤圆的儿歌,活跃氛围。
教师简要介绍汤圆的由来和制作方法,引起幼儿兴趣。
2.分组制作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名志愿者家长协助。
教师发放制作材料,讲解制作步骤,示范制作方法。
幼儿在家长协助下,动手制作汤圆。
3.制作过程面团揉制:教师讲解面团的揉制方法,幼儿跟随示范进行操作。
馅料准备:教师介绍馅料种类,幼儿选择喜欢的馅料。
汤圆包制:幼儿将馅料包入面团,用模具造型或手工捏制。
汤圆煮熟:教师演示煮汤圆的方法,幼儿观察并等待煮熟。
4.品尝汤圆教师将煮熟的汤圆分给幼儿,引导幼儿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幼儿品尝汤圆,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表达对传统节日的认识。
四、活动延伸1.课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绘制自己喜欢的汤圆。
2.家长协助幼儿在家制作汤圆,拍摄制作过程,分享到班级群。
3.教师组织幼儿参观汤圆制作工厂,了解汤圆制作的工业化过程。
五、活动评价1.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观察力和想象力。
2.家长反馈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学习效果。
3.幼儿自我评价,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成长。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制作汤圆,还了解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培养了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活动也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锻炼了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重难点补充:1.制作面团的技巧难点:面团揉制时,力道要适中,既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
对话: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面团喜欢怎样的拥抱吗?既不太用力也不太温柔,就像我们轻轻地揉一揉,面团就会变得软软的,readyforthenextstep。
中班制作汤圆教案

中班制作汤圆教案
目标
本教案的目标是让中班幼儿通过制作汤圆的活动,了解汤圆的制作过程,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具准备
- 粘米粉
- 温水
- 白糖
- 象眼莲子
- 黑芝麻粉
- 小碗
- 勺子
- 碗盘
教学步骤
1. 引入活动
- 引导幼儿回忆元宵节,提问他们对汤圆的了解,激发兴趣。
2. 展示教具
- 准备好教具,向幼儿展示粘米粉、白糖、豆沙馅等材料,并
简单介绍每种材料的作用。
3. 说明制作步骤
- 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幼儿说明制作汤圆的步骤:
- 步骤一:将粘米粉和白糖倒入小碗中。
- 步骤二:慢慢加入适量温水,边加边搅拌,直到搅拌成面团。
- 步骤三:将面团揉成长条状,切成小块。
- 步骤四:将小块面团搓圆,搓成汤圆的形状。
- 步骤五:将汤圆放入开水锅中,煮熟。
- 步骤六:将煮熟的汤圆捞出,沥干水分。
- 步骤七:在碗盘中撒上黑芝麻粉,将汤圆沾满黑芝麻粉即可。
4. 跟随操作
- 引导幼儿依次按照说明的步骤进行操作。
- 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幼儿理解每个步骤的作用,如加水可以
让面团变得黏稠,面团揉成圆形可以使汤圆吃起来更好看等。
5. 品尝汤圆
- 煮熟的汤圆分发给幼儿,引导他们品尝汤圆的味道。
- 鼓励幼儿描述汤圆的味道和口感,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
通过制作汤圆的活动,幼儿们不仅学习到了制作汤圆的步骤,
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希望这次活动能给幼儿们带来
快乐和收获。
2024年中班做汤圆教案模板

2024年中班做汤圆教案模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生活实践课程》中班上册,第四章“美食小达人”,具体内容为“做汤圆”。
通过本节课,学生将学习汤圆的制作过程,了解我国传统美食文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汤圆的制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美食文化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汤圆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了解传统美食文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汤圆食材(糯米粉、豆沙、芝麻等)、制作工具(筛子、碗、勺子等)、电磁炉、锅。
学生准备:围裙、帽子、一次性手套。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教学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汤圆的制作过程,包括和面、揉面、包馅等步骤,并强调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示范制作汤圆,边操作边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5. 制作汤圆(15分钟)学生按照所学方法,独立制作汤圆。
6. 烹饪汤圆(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做汤圆2. 制作步骤:1)和面2)揉面3)包馅4)搓圆5)煮汤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汤圆的制作过程,并和家人一起制作汤圆。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但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细节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其他传统美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汤圆制作的步骤和技巧。
2.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3.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指导。
4.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和家庭参与度。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汤圆制作的步骤和技巧1. 和面:选用糯米粉,将适量糯米粉倒入碗中,加入适量温水,揉成光滑的面团。
注意水不要一次性加入,以免面团太稀。
中班做汤圆教案

中班做汤圆教案【篇一:幼儿园中班元宵节活动教案】幼儿园中班元宵节活动教案幼儿园中班元宵节活动教案活动目的:1、激发幼儿参与制作元宵活动的兴趣,体验大家一起庆祝节日、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2、指导幼儿学习用团、捏、滚等技能制作元宵。
3、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民族习俗及元宵的来历、品种等。
活动准备:1、橡皮泥。
2、教师、幼儿提前收集关于元宵节民间习俗的资料。
3、音乐《喜洋洋》等。
活动过程:一、引入主题(以喜洋洋音乐为背景音乐)。
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对,今天是元宵节,你们高兴吗?为了庆祝元宵节,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二、元宵的来历。
小朋友们表演的真棒!老师知道你们不仅节目表演的好,而且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
1、哪位小朋友知道元宵节在什么时候?(正月十五)2、元宵节人们有什么习俗?(吃元宵、挂灯笼等)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讲述:元宵的来历。
三、说说元宵。
1、小朋友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样礼物,(教师展示几种元宵)问: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糯米粉、各种馅等)元宵这么漂亮,你想不想也来做元宵呀?2、大家先不要着急做,谁知道元宵分几部分?元宵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怎样把元宵做成圆的呢?(把它捏圆了、用滚的方法、把元宵包好后放在手里团)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现在就开始做元宵。
四、制作元宵。
1、小朋友们,我们这里有做元宵的材料,大家把做好的元宵放进自己面前的小盘子里。
呆会儿看谁做得多。
2、幼儿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放背景音乐喜洋洋)五、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现在,小朋友们都已经做完了,我们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快乐恰恰恰“时间。
请各位小朋友吃元宵。
老师统计好个数,给小朋友盛元宵。
(老师动员做的多的小朋友让给做的少的小朋友。
)七、吃元宵。
刚才你做了多少元宵,现在就可以吃多少元宵。
八、教师总结今天,小朋友们在一起渡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我们不但知道了元宵节吃元宵,还知道了怎样去做元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
幼儿园中班社会优质教案《做汤圆》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参加民俗活动,感受元宵节的快乐。
2.体验分享和心中有他人的快乐感受。
准备:
汤圆面、各种馅心、水、炊具和餐具。
活动与指导:
1,出示包好的汤圆,询问幼儿吃过汤圆吗?感觉怎么样?
2.介绍做汤圆使用的各种材料,并示范汤圆的制作过程。
3.把幼儿合成若干小组,分发原料、制作汤圆。
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包汤圆时适当手上沾水避免粘连。
4.用锅煮汤圆,煮熟后,大家一起来品尝,并请幼儿代表送汤圆给对口班的弟弟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