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历年考题

合集下载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试题(回忆版)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试题(回忆版)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试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批判教育学
教学
生活体验研究
最近发展区
学记
准实验设计
道尔顿制
二、简答
教育叙述以及教育叙述研究的特点
如何对质的资料分析
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论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措施
三、论述
如何理解我国的教育方针
杜威教育本质论及评价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及其评价
四、结合材料谈对课业负担的理解以及减轻课业负担的建议的提议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
1、教育
2、课程标准
3、苏湖教法
4、富尔法案
5、苏格拉底方法
6、先行组织者
7、教育实验研究的效度
8、教育行动研究
9、取样10参与性观察。

二、简答题(每题20分)
1、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3、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的观点。

4、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5、课题论证的内容。

三、论述题(每题30分)
1、教学过程本质。

2、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3、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影响。

四、材料分析。

2011年3月18日沃特芬伯格《请让教育松口气——写给奥巴马。

》"。

2013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

2013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

2013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总分:3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1.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三个方面。

具体的建立方法主要包括:(1)转变观念(转变传统的角色心理)。

这是创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

第二,教师要有平等的师生观。

第三,教师要有正确的人才观。

(2)尊重与理解是创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

教师要做到如下几点:①充分了解信任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做教育教学的主人。

②主动接近学生,研究学生。

③民主公正地对待学生。

④尊重和理解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教师要能做到“移情体验”。

⑤以自身的形象影响学生。

(3)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

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能力、教育态度、个性品质都将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新型师生关系作为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它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精细的工作,通常要经过如下三个互相联系的基本阶段:①初步建立阶段。

这一阶段首先是教师给予学生的第一印象,其次是师生间的广泛交往。

②深化阶段。

这个阶段是把第一阶段推到更有意义、更深入的阶段。

③巩固、发展阶段。

总之,我们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解析: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曾赴美留学,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进步教育运动的影响,回国后针对中国的现实,他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总分:3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1.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赫尔巴特认为兴趣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注意、期待、要求、行动。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教学阶段论:教师应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

他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连续的阶段:一是明了。

指教师讲解新教材,把教材分解为许多部分,提示给学生,便于学生领悟和掌握。

这时,学生的心理处于“静止的专心”状态,其兴趣阶段是注意,教师适合用叙述的方法传授知识。

二是联想。

指通过师生谈话把新旧观念结合起来。

教学的任务是把前一阶段教师所提示的新观念和学生意识中原有的旧观念结合起来。

这时,学生的心理表现为“动态的专心”。

其兴趣阶段发展到“期待”新的知识。

教师的任务是与学生交流,自由交谈是联想的最好方法。

三是系统。

指在教师指导下寻找结论和规则,使观念系统化,形成概念。

这时,学生的心理处于“静止的审思”状态,兴趣活动处于要求阶段,教师要运用综合的方法,使知识系统化。

四是方法。

指通过练习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

这时学生的心理表现为“动态的审思”。

其兴趣点在于进行学习行动,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做作业、写文章与修改等,对知识进行运用。

)解析:2.如何进行质性研究?(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质性研究即定性研究。

因此这道题需要考生答出定性研究的定义、研究步骤和主要的研究方法。

首都师范大学考研真题教育基本原理2000

首都师范大学考研真题教育基本原理2000

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比较教育学
科目:教育基本原理
一、 概念解释(5’×4)
1. 永恒主义教育
2. 教育价值
3. 活动中心课程
4. 德育
二、 简答(10’×3)
1. 什么是教育存在的客观基础?
2.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3. 从教育到儿童的发展,这个过程是怎样实现的?
三、 论述题
1. 怎样认识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地位?(20’)
2.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试从教育与社会生产的关系有关理论、世界学校教育制度改革趋势结合当今世界特点,谈你对深化教育改革的认识。

(30’)。

(10—20)首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历年真题

(10—20)首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历年真题

2020年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活动课程2.混合研究3.建构主义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为什么说教师是专业性职业。

2.简述访谈法的提问环节应当使用什么样的技巧和策略。

3.简述熟练的技能和习惯有什么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试论述标准化测试的优点和缺点。

2.请举例说明教育的正向社会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3.结合你的研究经历,说明教育研究有哪些步骤。

四、案例分析题(共45分)材料大意:富春七中重视劳动教育。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在新时代,我国劳动教育面临着什么样的危机和问题?(2)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使社会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促进劳动教育?2019年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教材2.访谈3.程序性知识4.实验研究5.发现学习6.校本课程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学习动机的内涵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2.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步骤。

3.简述信息社会的特征和教育的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1.结合具体例子,谈谈你对我国当代教学观改革趋势的认识。

2.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谈谈你对我国教育目的中各育的关系的认识。

3.结合具体例子,说说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四、材料分析题(共45分)《人民教育》2017年07期以《家校共育的3.0版》为题,报道了临沂九中的教育探索经验:家校共育的3.0版——以山东省临沂第九中学的教育探索为例中小学家庭教育应该覆盖两个任务:家长自身的成长,家长育子的艺术。

1.0版家长会:家长集合,校长讲话,班主任训话,家长回家想吵架……2.0版家长会:家长集合,优秀家长谈一谈,专家台上传经验,学校表格征求家长意见……这是很多学校目前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

然而,1.0版家长会模式下的家长学校,更多的是单向度的,家校似乎“有联系,无关系”;2.0版与传统的家长会相比,增加了专家讲座和表格反馈,但各说各话,没有对等的话语体系,家校之间“有关系、少温度”。

2019年首都师范大学333教育学考研真题

2019年首都师范大学333教育学考研真题

2019年首都师范大学333教育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教材
2.程序性知识
3.发现学习
4.实验研究
5.访谈
6.校本课程
二、简答题
1.请结合实际,阐述学习动机的内涵及其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2.论述信息技术及其教育的特征
3.阐述教育行动研究的程序
三、论述题
1.论述现代教学观的转变
2.请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谈谈我国教育目的中各育的关系
3.如何培养我国学生的良好品德
四、分析题
材料:
家长会1.0:教师训话,家长听
家长会2.0:优秀家长发言、专家表格
家校共育3.0:
1.我国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2.如何改进家校共育以及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首都师范大学(2011-2017)考研真题

首都师范大学(2011-2017)考研真题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 教育目的2. 教学策略3. 品德4. 测量5. 义务教育6. 教师专业素质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2. 简述在文献索引中研读文献的基本思路。

3. 简述教学设计的依据。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简述日常教育经验的路线,并举例说明如何超越其局限。

2. 请结合一个具体案例说明主题班会的教育价值。

三、材料分析题(50分)据《光明日报》教育周刊一则报道:2015年中国从事在线教育的企业数约2400-2500家、拥有数十万门在线教育课程、用户达到了近亿人次、人们在感到互联网的巨大力量的同事、每一个教育当事人都意识到、如何与互联网相处正成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现实问题、已有的学校、教育机构和管理部门如何应对互联网也成为决定其自身未来状态转换的关键。

请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1. 在“互联网+教育”的思维下,国内近些年出现了大量的互联网教育课程。

试分析这类课程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20分)2. 互联网时代,作为未来教师该怎么办?(30分)2016年首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一、名词解释(共30分,6小题,每小题5分)1.制度化教育2.教学设计3.显性教育功能4.师生关系5.测验6.学习动机二、简答题(共30分,3小题,每小题10分)1.简述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观点。

2.简述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

3.简述访谈法的特征。

三、论述题(共60分,3小题,每小题20分)1.论述教育学的价值。

2.论述书本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意义。

3.论述解释型实验研究。

四、材料分析(共30分,2小题,每小题15分)材料: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1.爱党爱国爱人民。

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好学多问肯钻研。

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真题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真题

2013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综合(774)真题一、名词解释1、教育【参考答案】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并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答案解析】本题考点:教育的基本概念。

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考生在答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分别论述。

教育的概念是教育学原理中最基础的考点,考察次数也较多,常以名词解释的形式出现,必须牢记。

2、课程标准【参考答案】课程标准是有关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主要规定学科的知识范围、深度及其结构,教育进度和教育方法上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1)课程标准的结构。

说明部分:扼要说明本学科开设的意义,规定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提出教材选编的原则,以及教学法的建议等。

本文部分:课程标准的中心部分或基本部分。

系统地安排一门学科全部教材的主要课题、要目或章、节,规定每个课题教学的要点和时数,并编有练习、实习、实验、参观等实际作业的要求以及其他教育活动的时数。

【答案解析】本题考点:课程编制的产品与课程内容,特别是课程标准。

“课程”这一章是历年各高校考研的高频考点,课程标准作为课程的延伸概念之一,其命中率也是非常大的。

常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考察,有时也会出现简答题或论述题(如14年,西南大学,名词解释;13年,杭州师范大学,论述题)。

所以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备考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不仅要对其基本的概念掌握牢固,对与其相关的一些知识内容,也要复习到位。

3、苏湖教法【参考答案】“苏湖教法”又称分斋教学,是宋代学者胡瑗在湖州主持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

其内容是:在学校内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经义斋主要学习《六经》经义,属于“明体”之学;治事斋分为治兵、治民、水利、历算等科,属于“达用”之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目:教育基本理论一、概念解释(5’×4)1. 永恒主义教育2. 教育价3. 活动中心课程4. 德育二、简答(10’×3)1. 什么是教育存在的客观基础?2.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有哪些方面?3. 从教育到儿童的发展,这个过程是怎样实现的?三、论述题1. 怎样认识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地位?(20’)2.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试从教育与社会生产的关系有关理论、世界学校教育制度改革趋势结合当今世界特点,谈你对深化教育改革的认识。

(30’)科目:教育基本原理一、名词解释(5’×4)1. 文化2. 科学主义思潮3. 个人本文论4. 实验教育学二、简答(10’×3)1. 简述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影响2. 简述现代教育的社会文化发展功能3. 简要分析德育过程三、论述1. 结合时代特点论述教学中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20’)2. 结合时代特点论述贤达教育的基本特征2002年科目:教育基本原理一、名词解释(5’×4)1. 人本主义心理学2. 活动教学模式3. 合作教育4. 理性主义二、简答(10’×3)1. 简述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商品经济对德育的影响2. 简述教学中科学与人文的关系3. 分析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关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三、论述(25’×2)1. 论述教学中的师生关系2. 论述科学发展对教育研究的影响1999年科目:教育史中国教育史(50’)一、概括解释词语:(2’×5)1. 容闳2. 京师大学堂3. 《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4. 壬戌学制5. “教学做合一”二、简答:(3’×5)1. 中国近代初期,地主阶级改革派有哪些主要的教育主张?2. 严复救亡图存的“三育论”内容是什么?3. “五四”时期有哪些主要的教育思潮?4. 陈鹤琴的“活教育”实验内容是什么?5. 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性质和特色是什么?三、论述:(25’)试析杨贤江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对我们现实教育的启发外国教育史(50’)一、解释概念(3’×4)1. 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原则2. 实验教育学3. 新学校运动4. 一般发展理论二、简答:(8’×2)1.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2.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三、论述题1. 评述日本短期大学的学制、结构和作用(10’)2.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意义(12’)2000年专业:比较教育学科目:教育史中国教育史(50’)一、解释词语(2’×5)1. 京师同文2. 万木草堂3. 中华职业教育社4. 湖南自修大学5. “全人生指导”二、简答(3’×15)1. 清末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倡学习“西学”,有什么具体主张和实际表现?2. 张之洞《劝学篇》基本内容是什么?3. 蔡元培提出制定的民国教育方针基本内容是什么?4. 党领导下的革命老根据地教育基本经验是什么?5. 陶行知“生活教育”论基本内容有哪些?三、论述题(25’)试述梁启超在关于提高国民文化教育素质方面有哪些教育主张?对当今教育有什么启示?外国教育史(50’)一、词语解释(3’×5)1. 实验教育2. 适应自然原则 4. 费里法令5. 一般发展理三、回答问题1. 简述第斯多惠的教学论主张(10’)2. 美国单轨制教育的内容与意义(13’)2001年科目:教育史中国教育史一、名词解释1. 洋务教育(4’)2. 西南联大(3’)3. 小先生制(3’)二、简答(5’×4)1. 清末教育的腐朽性有那些表现?2. 简述1922年学制的特点3. 举出几个20-30年代有影响的乡村教育实验5所抗战时期我党培养高级干部的学校三、论述题(20’)试述蔡元培整顿北京大学的具体内容,这些改革举措对当今教育有那些启迪?外国教育史(50’)一、简答(6’×5)1. “新学校运动2. 《确保教育人才法》3. “全人教育的基本内容4.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5. 《国防教育法》二、论述(20’)述评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2002年科目:教育史一、名词解释(5’×4)1. 兼容并包2. 精神助产士3. 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的教育方针4. 导生制二、简答(10’×4)1. 简述1944年英国的巴特勒法案2. 简述赫尔巴特的儿童管理思想3. 洋务运动中留学生教育的历史作用4. 简述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三、论述题(20’ ×2)1. 论述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2. 试述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及现代意义。

华中师大2003年研究生招生教育技术学专业2、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98年中国教育史一、名词解释1、六艺2、朱卷3、古文经学4。

著录弟子5、苏湖教法6、历事制度7、三纲五常8、精庐精舍9、家学10、官余讲学三,简答1、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分几级?请按级别列出虞、夏、商、周的学校名称。

2、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系统形成于何时?请列出唐代的三级学校。

3、九品中正制把人才分为哪九等?如何据此选官?如何升降?4、王充提出了哪四种培养目标?5、我国古代积分制产生与什么时候?如何积分?6、书院与理学家有什么关系?7、颜元的漳南书院分为哪几斋?8、韩愈和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有什么异同?9、为什么要召开鹅湖会议?其影响如何?10、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哪些新学校?四、论述题1、评朱熹的读书法。

2、孟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历史与现实意义。

99年教育史一、简答1、六艺2、有教无类3、古代字书“三、百、个”4、颜元“实学”的具体内容5、书院的教学特点6、“中学为体,西学为用7、朱熹读书法8、墨子十大主张9、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意义10、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二、解释、1、生活教育2、抗大教学的主要原则3、“四书”“五经”4、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三、论述。

1、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2、蔡元培自治普通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3、《学记》的教育教学原则4、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

2000年教育史试题二、是非题判断(对打“ ”,错打“ ”)1、夏朝建立了完备的礼乐制度。

2、《吕氏春秋》杂糅了儒、墨、道、法各家的思想,但以儒家思想为主。

3、西汉太学中传授的儒家经学主要是今文经学。

4、元朝时期的社学是社会教育机构。

5、“一身动则一家强”,“一家动则一家强”是王夫之说的。

6、“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首先是由张之洞提出来的。

7、清末新教育制度就是指建立新学制。

8、教会教育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结束其历史。

三、名词解释。

1、虚一而静2、《颜氏家训》3、《读书分年日程》4、洋务教育5、平民主义教育6、生活教育四、翻译下面两段文字,并回答:1、作者和文献名称是什么?2、分别分析评价其教育主张。

“君子深造之有道,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虽有嘉肴,非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非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2001年教育史三、名词解释1、五经2、致良知3、《西学东渐》4、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四、简答1、春秋战国时期科学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是什么/2、如何评价科举制度/3、简述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内容。

五、论述。

1、试论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2、如何评价‘癸卯学制’的性质及其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002年中国教育史题一、解释下列名词。

1、六艺2、虚壹而进3、经学4、六学二馆5、苏湖教法6、私学7、中体西用8、“癸卯学制” 9、教会学校10、乡村教育二、问答题1、为什么说墨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科学教育家?2、分析晚清留美幼童的派遣及其历史意义。

3、简评“五四”时期的平民运动。

三、论述题。

(任选二题)1、宋代书院的产生及其教育特点。

2、试论颜元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历史地位。

3、1922年“新学制”(《壬戌学制》)述评。

二、名词解释(6*6=36分)有教无类2经学教育3蒙学4洋务学堂5教学学校6民办公助三、简答(8*5=40分)1、简析墨子关于教育目标的基本主张2、隋唐科举制度形成的历史原因3、王守仁儿童教育观的基本主张4、严复科学教育观的基本内容5、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积累了哪些教育上的基本经验四、论述(22*2=44分)1、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教育的借鉴作用2、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西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真题98年教育学题二、指出下列每一组概念之间的区别。

1、教育与教育学2、学制与教育制度3、学科与课程4、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5、德育、智育、体育三、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因素中起主导作用?2、当今世界课程理论主要有哪几种?各自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德育过程的规律和特点是什么?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四、论述题。

1、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分析中,阐明教育对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2、分析教学过程的教与学的关系,说明‘教学相长”的规律性。

99年教育学题一、指出下列每一组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德育、智育、体育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3、学科、科学与课程4、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学5、劳动技术教育与劳动教育三、简答。

1、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有何关系?2、确定教育目的的不同理论学说主要有哪几种?各自主要的观点是什么?3、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有哪些特点?4、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规律和特点是什么?四、论述题。

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把握当代课程改革的倾向,分析不同课程理论,以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000年教育学二、指出下列每一组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学制与教育制度2、德育与美育3、终身教育与继续教育4、学科、科学与课程5、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三、简答。

1、如何理解当前教育改革中由“教育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工作”转变到“教育是学生学习交流的活动”的意义。

2、确定教育目的(教育出发点)不同理论学说的主要观点。

3、当代课程理论主要流派的各自主张的要点有哪些?4、德育过程的规律和特点主要是什么?四、论述题试述教育适应人的发展规律,以及学校教育主导和限定人的发展的原因与条件。

2001年教育学一、指出下列每一组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德育、智育、体育2、义务教育、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3、美育与艺术教育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5、学科与课程三、论述题。

1、试述教育适应人的发展的规律和教育主导人的发展的理由。

2、阐明当代具有较大影响的几种课程论的主要观点和发达国家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的总的趋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