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调研报告
教堂调研报告.doc

教堂调研报告10103040204吕律扬城规10-2 南堂(宣武门教堂)教堂南立面教堂门口同学合照1、历史沿革教堂历史介绍南堂位于北京市宣武门前门西大街141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天主堂。
1605年(明万历33年)利玛窦神父曾于该处建起第一座经堂,但规模较小,后由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神父于1650年建造了北京城内的第一座大教堂。
是中国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座堂。
1664年,汤若望被弹劾下狱,该堂一度被毁,汤案平反后康熙又拨银重建,1775年遭火灾,后又重建。
1900年曾被义和团焚毁。
1902年又重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经多次修葺。
南堂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摘自于百度百科2、环境布局南堂位于北京市宣武门前门西大街上,宣武门与和平门之间。
教堂周边环境西面为宣武门外大街宣武门—西单一线,南面为宣武门西大街,与四号线地铁站和一些高层商务大楼隔路相望,北边为一小型街心花园,东面为居民区。
南堂平面布局教堂置于院落内部,由院子西南门进入外庭(有一教会小诊所)。
由北进入内庭花园(大概为教士和高级教徒的活动场所),教士的居所(也可能为办公室)坐北朝南;从外庭从东面小门进入教堂前小广场,即可看到教堂之南立面。
环境雅致静谧,为宗教圣地所特有。
外庭一景教堂西立面局部3、建筑平面布局教堂平面图(内部柱子数量以真实为准)耶稣神龛如图所示,平面布置上,教堂以券柱式结构为主。
即柱称重,拱称重。
在柱子间安置供教徒使用的长椅。
北侧是穹顶结构,顶部为教堂的钟楼。
4、建筑风格及造型南堂南立面特点是外形较为自由,具有较多装饰和雕刻。
其内部装饰具有强烈的色彩感。
为拱券式建筑。
结合建筑之特点(外立面墙上的窝卷等元素)与建筑之历史(1650年建成,20世纪初重建)。
我认为宣武门教堂为巴洛克式教堂。
资料显示,南堂为一座20米高的巴洛克式大教堂,圣堂长八丈,宽四丈四尺,奉无染原罪圣母为主保。
同时还在西侧建神父住宅、天文台、藏书楼和仪器馆,四米高的铁十字架矗立在教堂的顶端。
圣·索菲亚大教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二、圣· 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布局
教堂设计为东西向拉丁十字, 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 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帅这四翼不 同的帐篷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 错落有致。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 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
三、圣· 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功能
在这座教堂城市展示馆中,作为哈尔 滨市建筑艺术博物馆对众开放,共分 “历史名城, 建设历 程,规划明 天”三个 部分,展示了 哈尔滨 历史文化名城 风貌, 现代的大都 市, 以及城市未 来 发展前景。
选择调查主题的背景
哈尔滨圣· 索菲亚大教堂坐落于东北名 城哈尔滨市,它在哈尔滨是一直是一 座典型的拜占庭的风格建筑,并吸引 了许多游客,成为著名景点,我们小 组利用这一天空闲时间, 到达教堂观察周围环境及 其建筑风格,进而了解 哈尔滨市雏形的发展过程。
调查目的和意义
调查目的:调查研究圣· 索菲亚 大教堂的特色
目
录
一、调查的基本信息 二、选择调查的主题背景 三、调查目的和意义 四、调查方法和步骤 五、主要调查内容 ①圣· 索菲亚大教堂的发展历史 ②圣· 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布局 ③圣· 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功能 ④圣· 索菲亚大教堂的历史意义 六、结论
调查的基本信息
调查区域:哈尔滨市道里区透笼街88 号 调查时间:2015年5月19日 调查对象:哈尔滨市圣· 索菲亚大教堂 预期成果:研究圣· 索菲亚大教堂的特 色景色、旅游胜地、建筑 风格。
调查方法和步骤
调查步骤:3.进行摄影,对所在地 进行拍照,取材。 4.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汇报,集结成果。
主要调查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 交流日趋频繁,中方与西方不但在经济上 相互交流,就连文化和建筑方面也不断地 在进行交流,而其中一座于1907年拜占庭 风格的教堂,也就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 之一:圣索菲亚大教堂,这座融合了哈尔 滨风格的以及拜占庭建筑的教堂,就其这 一周边及其景点特点。就此问题,我们小 组对其调查做以下分析报告。
信仰场所调研报告

信仰场所调研报告信仰场所调研报告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不同信仰场所的特点和影响,并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
调研主要涵盖教堂、寺庙和清真寺三个主要信仰场所。
首先,教堂作为基督教的信仰场所,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装饰。
教堂多以十字架为主要符号,建筑物多为大型教堂,高耸的尖顶和巨大的玻璃窗体现了庄严和崇高的感觉。
在内部,教堂有着宽敞的空间和祭坛。
信徒们可在教堂内参加弥撒、祷告以及听取牧师的讲道。
教堂作为基督教徒的聚会地点,也是宗教仪式和庆典的举办场所。
其次,寺庙作为佛教的信仰场所,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寺庙建筑多为古典的传统建筑风格,通常以鹅卵石砌成,并且常常以山水为背景。
在寺庙内部,有供佛祖、菩萨等佛教神明的殿堂,信徒们可在这里烧香、念经、跪拜并向佛祖祈福。
寺庙也是僧侣们的居住地,他们在这里修行、教导信徒,并参与社区的慈善活动。
最后,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的信仰场所,也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影响。
清真寺的建筑风格多是伊斯兰风格,有着独特的穹顶和尖塔。
在清真寺内部,有一个集会大厅用于礼拜,信徒们在清真寺内举行礼拜仪式,包括朝拜、诵经、祷告等。
清真寺也是社区生活的中心,信徒们可以在这里参加教育和文化活动,并举办各种社会活动。
通过对教堂、寺庙和清真寺的调研,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在信仰、建筑和社会影响方面存在着差异。
教堂注重弘扬基督教的教义和信仰,强调个人与神的关系;寺庙注重修行和菩萨的教导,强调个人的修行和解脱;清真寺注重信徒的礼拜和伊斯兰教的教义,强调个人对真主的虔诚和顺从。
建筑方面,教堂以大型的、庄严的建筑为主,寺庙以古典的传统建筑风格为主,清真寺以伊斯兰风格的建筑为主。
对社会的影响方面,教堂在信徒和社区建立了更加紧密的群体和社会网络,寺庙通过修行和慈善活动影响了社区的精神生活,清真寺在伊斯兰教社区中充当了重要的社会角色。
综上所述,不同信仰场所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影响,它们在信仰、建筑和社会影响方面存在着差异。
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信仰,并促进不同信仰间的和谐共处。
西什库教堂调研报告

西什库教堂调研报告西什库教堂调研报告西什库教堂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中心区域,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是丽江市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景点。
本文旨在对西什库教堂进行调研,并分析教堂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一、历史背景西什库教堂是中国传统的基督教礼拜场所之一,也是丽江市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它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在明朝时期是属于天主教的。
经过多次维修和扩建,教堂在清朝时期达到了现在的规模和形态。
二、建筑特点西什库教堂的建筑特点非常显著,它采用了中国和西方建筑的混合风格,使其成为中西合璧的经典建筑。
教堂整体色调以白色为主,外墙采用白灰色石材和红砖砌筑。
教堂的主体结构呈“U”型,有三个正门。
内部空间主要是一个大礼堂和两个侧门进入的小礼堂。
礼堂的顶部装饰有非常精美的雕刻、壁画和彩色玻璃窗。
除此之外,“耶稣受难像”、“圣母像”、“十二使徒像”等装饰精美,成为教堂一大亮点。
三、文化意义西什库教堂是丽江市的历史名胜之一,也是中国基督信仰的发展史和中西文化的融合史的见证。
教堂的混合建筑风格,反映了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同时,西什库教堂与丽江市多元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也证明了当地人民包容多元文化的理念和活力。
四、艺术价值西什库教堂不仅是一座历史建筑,也是一座艺术品。
其精美的外观和内部装饰,融合了中国传统和现代西方艺术的元素,代表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基督教信仰的艺术表现,反映了民族文化和艺术的多样性。
五、旅游价值西什库教堂是丽江市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的中外游客。
旅游者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本地文化的氛围和精神,品味丽江的历史和传统,在游览的过程中加深对丽江文化及其包容、开放、多元的精神内涵的了解。
综上所述,西什库教堂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更是一座文化和艺术的代表品。
它的美和艺术价值跨越了文化和国界的限制,成为连接中西文化的纽带。
教堂的旅游价值也是有目共睹的,为丽江市的旅游产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调研宗教场所报告

调研宗教场所报告调研宗教场所报告摘要: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宗教场所展开,通过实地考察了多个宗教场所,包括寺庙、教堂和清真寺等。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宗教场所不仅是信仰活动的场所,更是文化交流与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场所。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宗教场所的功能和特点,为宗教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意见。
1. 研究背景宗教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信仰和文化的载体,宗教场所除了提供信徒宣扬信仰、祈祷和参加仪式的场所,也承载着宗教文化的传承和社会和谐的构建。
因此,研究宗教场所对于加深对宗教文化的理解、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2. 调查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我们选择了多个宗教场所,包括佛寺、教堂和清真寺,并进行了实地考察,观察了信仰活动的过程和场所的特点。
其次,我们针对宗教场所的工作人员和信徒,设计了问卷调查,主要从信仰活动、社会交流和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3. 调查结果通过对多个宗教场所进行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3.1 宗教场所是信仰活动的重要场所。
不同宗教场所有着不同的仪式和活动形式,但宗教场所都提供了信徒祈祷和参加仪式的场所,并为信徒提供了寻求心灵慰藉的平台。
3.2 宗教场所是社会交流与凝聚的重要场所。
在宗教场所中,信徒不仅可以与神明进行交流,还可以与其他信徒分享经验与情感。
宗教场所不仅仅是理性信仰的场所,更是社会交流与凝聚共识的场所。
3.3 宗教场所是宗教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宗教场所不仅是信仰活动的场所,更是宗教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支撑。
无论是寺庙、教堂还是清真寺,它们都汇集了丰富的宗教文化遗产,并以不同的方式传达给信徒和参观者。
4. 建议与展望宗教场所作为信仰与文化的载体,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护和传承宗教文化,提高社会和谐稳定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4.1 加强对宗教场所的保护和管理。
通过加强对宗教场所的正常运行和管理,保护宗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保证宗教场所的安全和秩序。
威斯敏斯特教堂调研报告

威斯敏斯特教堂调研报告威斯敏斯特教堂调研报告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是英国伦敦一座历史悠久的教堂,位于伦敦市威斯敏斯特区的威斯敏斯特宫附近。
作为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威斯敏斯特教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朝圣者。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参观情况以及对游客和教徒的意义。
威斯敏斯特教堂建于11世纪初,最初是一座几世纪前的修道院教堂。
它的建筑风格主要是哥特式,具有典型的拱顶和尖塔。
教堂内部装饰华丽,拥有许多宝贵的艺术品,如壁画、彩绘玻璃和雕塑等。
在教堂内部,有许多皇室成员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墓地和纪念碑,包括伊丽莎白一世、沃尔特·罗利和威廉·莎士比亚等。
威斯敏斯特教堂还是英国国家开国院士勋章(Orderof the Bath)的授勋地。
威斯敏斯特教堂对游客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每年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
游客可以购买门票,参观教堂内部的各个区域,如中殿、侧殿和圣物殿等。
此外,教堂还提供由专业导游带领的参观服务,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教堂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在参观过程中,游客可以欣赏到许多精美的艺术品和建筑细节,同时还可以享受到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
除了旅游景点,威斯敏斯特教堂对教徒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英国国教会的总部和英国皇室的皇家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是一座重要的宗教仪式场所。
每年有许多重要的宗教仪式和庆典在这里举行,如王室婚礼、加冕礼和国葬等。
这些仪式不仅具有宗教意义,也代表了英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时刻。
此外,威斯敏斯特教堂还开设了每日的礼拜活动,为教徒提供宗教服务和祈祷场所。
鉴于威斯敏斯特教堂的重要性和受欢迎程度,我们建议教堂管理方继续改善游客服务体验。
首先,可以考虑增加导游的数量,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其次,可以改进教堂内部的引导标识和信息展示,方便游客更好地了解教堂的历史和档案。
最后,可以开设一些相关活动和展览,以吸引更多人前来参观和了解教堂。
教堂可行性研究报告

教堂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教堂作为宗教文化的重要代表,承载着许多信徒的宗教信仰与情感需求。
然而,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教堂的可行性日渐受到挑战。
本报告旨在对教堂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从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个维度分析教堂现状,提出可行性建议。
2. 社会背景分析教堂的可行性研究需要从社会需求出发。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多样化使得宗教信仰逐渐边缘化,信徒的参与度下降。
此外,特定群体对教堂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年轻人对传统宗教形式的偏好较低。
在面对这些社会变化的背景下,教堂需要进行适应性改革以保持其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
3. 经济分析教堂的可行性还需要从经济角度进行分析。
教堂的运营需要资金和资源支持,包括维护建筑物、支付职工的薪酬和教育活动的开销等。
然而,教堂面临着经济困难,特别是在信徒参与度下降的情况下,捐款和捐赠额度可能减少。
因此,教堂需要寻找可持续的经济模式,如筹集资金、寻求合作伙伴以及提供社会服务等。
4. 文化价值分析教堂不仅代表着宗教信仰,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
教堂建筑、艺术品和传统仪式等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教堂的受众面临多样化和变化的文化需求。
教堂应该思考如何让自己更加开放,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并寻求与社区和其他文化机构的合作,以推进教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5. 可行性建议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可行性建议,旨在提升教堂可持续性和吸引力:5.1 强化社会参与度教堂可以通过创新形式和方式吸引年轻人和其他特定群体的参与。
例如,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宗教信息和活动,举办青年交流活动,邀请知名讲师进行公开讲座等。
通过提供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内容和活动,增加教堂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5.2 寻找可持续经济模式教堂可以考虑多元化经济来源,如开展社会服务和志愿者活动,提供婚礼和丧事服务等。
此外,寻求与其他宗教组织和非盈利组织的合作,共同筹集资金和资源,推进共同发展。
5.3 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堂应当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圣巴西尔大教堂调研报告

圣巴西尔大教堂调研报告
圣巴西尔大教堂是莫斯科的一座著名教堂,也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地标之一。
它位于红场附近,是世界上最美丽和最复杂的建筑之一。
这座教堂独特的设计和壮丽的外观,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关注。
本篇报告将对圣巴西尔大教堂的历史、建筑风格和文化意义进行分析和总结。
圣巴西尔大教堂建于16世纪中叶,由于俄罗斯沙皇伊凡四世
的命令而建造。
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圣经中关于耶路撒冷圣墓的描述。
教堂共有九个圆顶,代表着被庆祝的花的尖顶。
每个尖顶都有不同的颜色和图案,使整个教堂看起来色彩斑斓。
这种独特的设计使得圣巴西尔大教堂成为了一座独特的艺术品。
圣巴西尔大教堂吸引人的另一个方面是其建筑风格。
它的建筑风格独特,结合了东正教和异教的元素。
除了尖顶外,教堂还有许多不同形状的尖塔和壁柱。
在教堂的室内,有许多精美的壁画和彩绘,展示了耶稣和圣徒的故事。
这些艺术作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细腻的细节在世界艺术史上享有盛名。
圣巴西尔大教堂不仅在建筑上独特,还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它是俄罗斯民族意识的象征之一,也是俄罗斯正教会的重要场所。
教堂曾经扮演着宗教仪式和庆典的中心角色。
在苏联时期,教堂被用作博物馆,展示了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然而,在1990年代,圣巴西尔大教堂重新恢复了宗教功能,成为一座
重要的礼拜和朝圣地。
总的来说,圣巴西尔大教堂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意义的
建筑。
它的独特设计和建筑风格使其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之一,吸引了无数游客的关注。
教堂的复兴也体现了俄罗斯宗教和文化的复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堂调研报告
10103040204
吕律扬城规10-2
南堂(宣武门教堂)教
堂
南
立
面
教堂门口同学合照
1、历史沿革
教堂历史介绍
南堂位于北京市宣武门前门西大街141 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天主堂。
1605 年( 明万历
33 年)利玛窦神父曾于该处建起第一座经堂,但规模较小,后由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神
父于1650 年建造了北京城内的第一座大教堂。
是中国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座堂。
1664
1775 年,汤若望被弹劾下狱,该堂一度被毁,汤案平反后康熙又拨银重建,年遭火灾,
后又重建。
1900 年曾被义和团焚毁。
1902 年又重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经多次修葺。
南堂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摘自于百度百科
2、环境布局
南堂位于北京市宣武门前门西大街上,宣武门与和平门之间。
教堂周边环境西面为宣武门外大街宣武门—西单一线,南面为
宣武门西大街,与四号线地铁站和一些高层商务大楼隔路相望,
北边为一小型街心花园,东面为居民区。
南堂平面布局
教堂置于院落内部,由院子西南门进入外庭(有一教会小诊所)。
由北进入内庭花园(大概为教士和高级教徒的活动场所),教士的居所(也可能为办公室)坐北朝南;从外庭从东面小门进入教堂前小广场,即可看到教堂之南立面。
环境雅致静谧,为宗教圣地所特有。
外庭一景
教堂西
立
面
局
部
、建筑3
平面布局
教堂平面图(内部柱子数量以真实为准)
耶稣神龛
如图所示,平面布置上,教堂以券柱式结构为主。
即柱称重,拱称重。
在柱子间安置供教徒使用的长椅。
北侧是穹顶结构,顶部为教堂的钟楼。
4、建筑风格及造型
南堂南立面特点是外形较为自由,具有较多装饰和雕刻。
其内部装饰具有强烈的色彩感。
为拱券式建筑。
结合建筑之特点(外立面墙上的窝卷等元
素)与建筑之历史(1650 年建成,20 世纪初重建)。
我认为宣武门教堂为巴洛克式教堂。
资料显示,南堂为一座20 米高的巴洛克式大教堂,圣堂长八丈,宽四丈四尺,奉无染原罪圣母为主保。
同时还在西侧建神父住宅、天文台、藏书楼和仪器馆,四米高的铁十字架矗立在教堂的顶端。
此图
为外立面一雕饰
5、细部分析
柱子雕饰
教堂以券柱式结构进行称重,对柱子及其与房梁、拱圈连接部分的雕琢尤为考究。
柱子为大理石材质,有黑色赭石色的光泽。
顶部有些科林斯柱式的风格(仅为猜测),但又与鸢尾花形状相近。
雕琢考虑为20 世纪初重建时留下的,也有可能是近年翻修留下的。
整体感觉简洁而不空乏,庄重而不呆板。
较符合教堂内部的雕饰风格。
柱子根部速写分析
神龛速写
教堂北
立
面
速
写
教堂南立面浮雕
外围上中间为大门(通往天堂),两旁斧状物为打开大门的钥匙。
意在要想通往天堂,请追随耶稣。
内部的波浪象征社会的动荡不安,船象征天主教会。
意味教会在社会里要有坚定的
信仰,锚指坚定的信仰。
海兽里中西结合的象
征(海兽在中国有至高天上的地位)
6、教徒的行为活动
南堂教徒大多为中老年人和老年人,他们在教堂中诵读圣经及相
关书籍。
亦有一些教徒跪于神龛前,俯倒向神忏悔,极为虔诚。
少数教徒在门外小广场诵读书籍并相互交
流。
值得一体的是,教士们对我们非常热情,不厌其烦的向我们宣传
天主之神圣,并为我们一一解答疑惑。
令我们深深为之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