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盐 化肥》知识点以及试题详解
2024年2024年中考化学《盐与化肥》考点梳理

2023年中考化学《盐与化肥》考点梳理【复习目标】1、认识盐的概念及生活中常见的盐;2、认识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及海水晒盐;认识Na2CO3、NaHCO3、CaCO3的存在与用途。
3、学会运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4、掌握盐的化学性质;5、认识化肥的概念和肥料三要素及其作用。
【命题解读】1、盐及其化学性质:本考点常以选择题和填空与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性质;盐的通性等。
2、化学肥料:本考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判断化学肥料的种类、铵态氮肥的特性、结合生活实例来选择合适的化学肥料等。
【考点梳理】考点1:盐的概念及生活中常见的盐1、盐定义: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2、盐的分类:依据组成盐的阳离子和酸根的种类进行分类(1)根据阳离子的不同,盐可以分为钠盐、钾盐、镁盐、铵盐等(如氯化钠为钠盐)。
(2)根据酸根的不同,盐可以分为硫酸盐、碳酸盐、盐酸盐等(如氯化钠为盐酸盐)。
3、盐的溶解性规律:①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可溶;②盐酸盐只有氯化银不可溶;③硫酸盐只有硫酸钡不可溶;④碳酸盐只溶钾、钠、铵,剩下都不溶。
注意:AgCl、BaSO4不仅不溶于水,而且不溶于稀硝酸。
七种常见沉淀:AgCl↓BaSO4↓Cu(OH)2↓F e(OH)3↓Mg(OH)2↓BaCO3↓CaCO3↓4、几种常见的盐考点2:粗盐提纯1、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的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2、过滤:过滤是把难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操作的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二低: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三靠: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要紧靠3层滤纸,漏斗的末端靠在烧杯内壁。
3、蒸发结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用玻璃棒将蒸发皿中的晶体转移到指定的容器内。
4、三个实验的仪器5、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是混合物,其溶液中还含有硫酸根离子、镁离子、钙离子等杂质离子,为除去这些杂质离子,应向食盐水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物质,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通过过滤方法除去4种沉淀后再加入适量的盐酸,除去多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得到精盐水,最后经蒸发结晶即得到精盐。
人教版初中化学《盐化肥》知识点以及试题详解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知识点以及试题详解一、常见的盐定义: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二、精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1、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2、实验仪器三、盐的化学性质1、盐(可溶)+ 金属1 →金属2 + 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2、盐 + 酸→新盐 + 新酸(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3、盐 + 碱→新盐 + 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4、盐 + 盐→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注:①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②常见沉淀:AgCl↓ BaSO4↓ Cu(OH)2↓Fe(OH)3↓ Mg(OH)2↓ BaCO3↓ CaCO3↓生成气体:H+与CO32-;NH4+与OH-生成水:H+与OH-③反应实质:离子结合成H2O:H+与OH-↑:H+与CO32-;NH4+与OH-↓:Ag+与Cl-;CO32-Ba2+与CO32-;SO42-Ca2+与CO32-……Mg2+与OH-……四、酸、碱、盐的溶解性1、酸:大多数都可溶(除硅酸H2SiO3不溶)2、碱: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3、盐:钾盐、钠盐、硝酸盐、铵盐都可溶;硫酸盐除BaSO4难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氯化物除AgCl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
注:BaSO4、、AgCl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五、特殊离子鉴别:H+ 1、指示剂;2、活泼金属;3、金属氧化物;4、碱;5、某些盐:CO32-盐OH-1、指示剂;2、非活泼金属;3、碱;4、某些盐:Fe3+、Cu2+盐Cl-用Ag NO3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AgCl沉淀SO42-用Ba(NO3)2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 BaSO4沉淀;或用HCl和BaCl2CO32-用HCl能产生使Ca (OH)2变浑浊的气体Fe3+ 用OH-能生成红褐色沉淀Cu2+ 用OH-能生成蓝色沉淀NH4+ 用OH-能生成NH4OH,不稳定,分解出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Mg2+ 用OH-能生成白色沉淀Ca2+ 用CO32-能生成白色沉淀六、化学肥料1、农家肥料: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2、化学肥料(氮肥、钾肥、磷肥)(1)氮肥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ag是指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B.B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一定相同C.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NaClD.取反应后溶液滴加AgNO3溶液产生沉淀证明溶质只有NaCl2.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及操作方法A CaO(CaCO3)高温煅烧B KClO3(KCl)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加热C CO2(CO)在空气中点燃D Zn(CuSO4)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A.A B.B C.C D.D3.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A.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B.复分解反应只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则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化合价的改变C.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钠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它们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CO与NaOH溶液反应也能生成盐和水4.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B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C鉴别酒精和蒸馏水闻气味D鉴别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观察泡沫的多少A.A B.B C.C D.D5.下列四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将其鉴别出来的是()A.BaCl2、Na2SO4、K2CO3、KNO3B.H2SO4、KOH、Ba(OH)2、CuSO4 C.HCl、Ba(NO3)2、NaCl、Na2CO3D.HCl、H2SO4、BaCl2、Na2CO36.下表中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7.下列实验方案切实可行的是A.A B.B C.C D.D8.除杂方法错误的是()A.用磁铁除去铝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B.用H2SO4除去NaCl中的NaOHC.用红热的铜网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D.用过滤法除去CaCl2溶液中的CaCO3 9.在烧杯中盛有HCl和CaCl2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测得pH 与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加入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B.B点时,溶液中只含氯化钠C.A、B、C三点中,溶质的种类分别是3、2、1D.C点时,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10.向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乙的质量关系,符合图曲线描述的是()A.甲:铜、锌的混合物乙:稀盐酸B.甲: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乙:氯化钡溶液C.甲: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乙:稀盐酸D.甲: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乙:氢氧化钠溶液二、填空题11.生活和化学紧密联系,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生存离不开水,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知识点总结及习题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主要讲述了盐和化肥的知识。
以下是对这个单元的知识点总结及习题:一、盐的基本概念:1. 盐是由酸和碱反应产生的化合物,通常是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组成的。
2. 盐可以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其中阳离子是金属离子,阴离子是非金属离子。
二、盐类的命名:1. 一价阳离子和一价阴离子组成的盐的命名方法为“阳离子名称+阴离子名称”。
2. 二价阳离子和一价阴离子组成的盐的命名方法为“阳离子名称(+元素名称的后缀冠词)+阴离子名称”。
3. 二价阳离子和二价阴离子组成的盐的命名方法为“阳离子名称(+元素名称的后缀冠词)+阴离子名称”。
三、化肥的种类及其成分:1. 氮肥:包括铵盐肥料和硝酸铵肥料,主要含有氮元素。
2. 磷肥:包括磷酸二铵肥料和磷酸一铵肥料,主要含有磷元素。
3. 钾肥:包括氯化钾肥料和硫酸钾肥料,主要含有钾元素。
4. 复合肥:包括氮磷钾肥料,含有氮、磷、钾等元素。
四、化肥的作用及注意事项: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 氮肥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但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酸化和水源污染。
2. 磷肥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和花果的形成,但过量使用会导致地下水污染。
3. 钾肥的作用是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和抗逆性,但过量使用会损伤植物的叶片。
4. 复合肥的作用是提供多种元素,适用于不同阶段的植物生长。
五、化肥的使用方法:1. 化肥的使用应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情况来确定。
2. 化肥的施用时间要根据作物的生理需求来确定。
3. 化肥的施用方法要均匀,并避免过量使用。
六、习题:1. NaCl是由哪两个离子组成的盐?2.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复合肥的是:A. 氯化钾B. 硝酸铵C. 磷酸二铵D. 硫酸钾3. 植物吸收盐肥的主要途径是:A. 根系吸收B. 叶片吸收C. 茎部吸收D. 花朵吸收4. 过量施用氮肥可能导致的问题是:A. 土壤酸化B. 地下水污染C. 植物叶片损伤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Fe+3O 2点燃2Fe 2O 3B .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生石灰:CaCO 3高温CaO+CO 2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 2Δ2P 2O 5D .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Fe 2O 3+3CO高温2Fe+3CO 2D解析:D A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343Fe 2O Fe O 点燃+,故选项错误。
B 、该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32CaCO CaO CO 高温+,故选项错误。
C 、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是点燃,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254P 5O 2P O 点燃+,故选项错误。
D 、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选:D 。
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A解析:AA 、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通过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得到二氧化锰和氯化钾,该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B、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滴加酚酞试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氢氧化钙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不能区分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3.下列是小华对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正确的是()A.空气污染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碳、PM2.5B.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C.常见的黑色固体: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D.需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锥形瓶、蒸发皿C解析:CA、空气污染物:二氧化氮,PM2.5,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B、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四个: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氧化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故选项错误;C、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都是黑色的固体,正确;D、实验室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蒸发皿,错误;故选:C。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知识点总结及习题答案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11 化肥第盐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一、※ⅠNaCl:白色晶体、易潮解、易溶于水、氯化钠()1NaCl。
、用途:调味品、生理盐水、溶液选种、作化工原料(制盐酸、氯气、氢氧化钠等)2、氯化钠的存在:海水、盐湖、盐井和盐矿中。
NaCl3晶体--粗、粗盐的制取:用海水晒盐和用盐井水、盐湖水煮盐,使水蒸发,析出盐。
4、粗盐提纯1)方法与步骤:(①溶解(用天平称取食盐,用量筒量取水,放入烧杯,用玻璃棒搅拌)②过滤(注意一贴、二低、三紧靠)③蒸发、结晶(用蒸发皿蒸发滤液,使晶体析出)④计算产率(将得到的精盐和溶解的粗盐比较,算出产率)2)玻璃棒在提纯过程中的作用:(①溶解时:搅拌,加速食盐溶解;②过滤时:引流,防止液体溅出;④③计算产率时:把固体转移到蒸发时:搅拌,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纸上。
※ⅡCONa)、碳酸钠(32 1;、俗名:纯碱、苏打(纯碱不是碱,而属于盐类)2、用途:制玻璃、造纸、洗涤剂等※ⅢNaHCO)、碳酸氢钠(3 21、用途:焙制糕点、治疗胃酸;、俗名:小苏打;※ⅣCaCO)、碳酸钙(3 1、是大理石、石灰石、鸡蛋壳、贝壳的主要成分;2、用途:重要的建筑、装簧材料、补钙剂等。
二、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之间的化学反应)1、盐+酸=新盐+新酸↑CO(①制取O + CO + 2HCl == CaCl + HCaCO的原理)22232↑②NaCO + 2HCl = 2NaCl + HO + CO 2232↑(③灭火的原理)O+CO+HCl==NaCl+HNaHCO232 2、盐+碱=新盐+新碱↓+2NaOH ①==CaCOCO+Ca(OH)Na3322↓+2NaOH ②==BaSO+Ba(OH)NaSO4224 3、盐+盐=新盐+新盐↓+2NaCl ①==BaSO+BaClNaSO4242↓②+NaCl==AgClAgNO+NaNO33三、复分解反应1、定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1)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不合理的是()A.用稀盐酸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B.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C.用CO2鉴别NaOH和Ca(OH)2溶液D.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2.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3.下列除杂可行的是A.A B.B C.C D.D4.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推理结果正确的是()A.用冼洁精洗油污是乳化作用,用氢氧化钠溶液去除油污也是乳化作用B.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D.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则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5.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A B.B C.C D.D6.将O2、C、CO、CuO、NaHCO3、稀盐酸六种物质两两混合,有CO2生成的化学反应有()A.3个B.4个C.5个D.6个7.下列物质既能与稀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A.NaHCO3B.CuSO4C.CO2D.CuO8.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现象日趋突出,局部地区水体污染的现象也较为严重。
下列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①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予以排放⑤控制能产生酸雨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A.①②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②④⑤9.在烧杯中盛有HCl和CaCl2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测得pH 与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加入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B.B点时,溶液中只含氯化钠C.A、B、C三点中,溶质的种类分别是3、2、1D.C点时,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10.对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A是稀硫酸,则生成物质中不一定有水B.若C、D是盐和水,则A、B一定是酸和碱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D不可能是两种沉淀D.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二、填空题11.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知识点总结盐、化肥知识点总结一、盐的基本概念1. 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
阳离子可以是金属离子或铵离子,阴离子可以是非金属离子、氧酸根离子或酸根离子。
2. 盐的命名可以根据阳离子和阴离子命名的方式进行。
对于阳离子为单质的金属离子,一般以金属名称命名;对于氧化物的亚氧根离子,一般以“亚氧化物”加阴离子的名称命名;对于非金属元素阴离子,一般以“酸根”加“酸”加“-ate”或“-ite”命名。
3. 盐的性质包括溶解性、热稳定性、溶液的电离度等。
二、常见盐的种类和性质1. 氯化盐:氯化盐的特点是它们的溶液导电性好,并且会产生氯气的气体。
常见的氯化盐包括氯化钠(NaCl)、氯化铵(NH4Cl)、氯化钾(KCl)等。
2. 硝酸盐:硝酸盐的溶液可以产生硝气的气体。
常见的硝酸盐有硝酸钠(NaNO3)、硝酸铵(NH4NO3)。
3. 硫酸盐:硫酸盐的溶液可以产生硫酸的酸性气味。
常见的硫酸盐有硫酸钠(Na2SO4)、硫酸铵(NH4)2SO4)。
第1页/共4页4. 碳酸盐:碳酸盐在酸性溶液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常见的碳酸盐有碳酸氢钠(NaHCO3)、碳酸钠(Na2CO3)。
三、化肥的基本概念1. 化肥是指用来满足植物对营养元素需求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化肥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
2. 氮肥:氮肥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氮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常见的氮肥有尿素、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
3. 磷肥:磷肥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磷元素,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和果实发育。
常见的磷肥有磷酸二铵((NH4)2HPO4)、磷酸三钙(Ca3(PO4)2)等。
4. 钾肥:钾肥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钾元素,促进植物的养分吸收和抗逆能力。
常见的钾肥有氯化钾(KCl)、硫酸钾(K2SO4)等。
四、化肥的施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 化肥的施用主要包括追肥和基肥两个阶段。
追肥是指在作物生长期适量补充化肥元素,基肥是指在作物生长开始之前施加足够的化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知识点以及试题详解
一、常见的盐定义: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
4
+)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物质俗称物理性质用途
氯化钠食盐白色粉末,
水溶液有咸味,
溶解度受温度
影响不大(1)作调味品(2)作防腐剂
(3)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点)(4)农业上用NaCl溶液来选种(5)制生理盐水(0.9% NaCl溶液)Na+ 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分布,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Cl- 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碳酸钠
Na
2CO
3
纯碱(因水溶液呈碱
性)苏打
白色粉末状固
体,易溶于水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食品
工业等
碳酸氢钠
NaHCO
3小苏打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
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
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
备注1、粗盐中由于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无水氯化钙可用作干燥剂)
2、碳酸钠从溶液中析出时,会结合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化学式为Na
2CO
3
·10H
2
O。
碳酸钠晶体Na
2CO
3
·10H
2
O(纯净物),俗称天然碱、石碱、口碱。
风化:常温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粉末。
(化学变化)
3、2Na H CO
3△Na
2
CO
3
+ H
2
O+ CO
2
↑ NaHCO
3
+HCl===NaCl+ H
2
O+ CO
2
↑
二、精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1、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2、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实验仪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烧杯、玻璃棒加速溶解
过滤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引流
蒸发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三、盐的化学性质
1、盐(可溶)+ 金属1 →金属2 + 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
2、盐 + 酸→新盐 + 新酸(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3、盐 + 碱→新盐 + 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4、盐 + 盐→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注:①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②常见沉淀:AgCl↓ BaSO
4↓ Cu(OH)
2
↓Fe(OH)
3
↓ Mg(OH)
2
↓ BaCO
3
↓ CaCO
3
↓
生成气体:H+与CO
32-;NH
4
+与OH-生成水:H+与OH-
③反应实质:离子结合成H
2
O:H+与OH-
↑:H+与CO
32-;NH
4
+与OH-
↓:Ag+与Cl-;CO
32-Ba2+与CO
3
2-;SO
4
2-
Ca2+与CO
3
2-……
Mg2+与OH-……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1、酸:大多数都可溶(除硅酸H
2SiO
3
不溶)
2、碱: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
3、盐:钾盐、钠盐、硝酸盐、铵盐都可溶;
硫酸盐除BaSO
4难溶,Ag
2
SO
4
、CaSO
4
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
氯化物除AgCl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
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
注:BaSO
4、
、
AgCl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五、特殊离子鉴别:
H+ 1、指示剂;2、活泼金属;3、金属氧化物;4、碱;5、某些盐:CO
3
2-盐OH-1、指示剂;2、非活泼金属;3、碱;4、某些盐:Fe3+、Cu2+盐
Cl-用Ag NO
3
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AgCl沉淀
SO
42-用Ba(NO
3
)
2
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 BaSO
4
沉淀;或用HCl和BaCl
2
CO
32-用HCl能产生使Ca (OH)
2
变浑浊的气体
Fe3+ 用OH-能生成红褐色沉淀Cu2+ 用OH-能生成蓝色沉淀
NH
4+ 用OH-能生成NH
4
OH,不稳定,分解出NH
3;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Mg2+ 用OH-能生成白色沉淀
Ca2+ 用CO
3
2-能生成白色沉淀
六、化学肥料
1、农家肥料: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
2、化学肥料(氮肥、钾肥、磷肥)
(1)氮肥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
缺氮:叶黄a、常用氮肥:
含N量使用注意事项
NH4HCO3 17.7% 易分解,施用时深埋铵态氮肥防晒防潮,且均
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
灰、熟石灰等)混合施用NH4NO3 35% 易爆,结块不可用铁锤砸
(NH4)2SO4 21.2% 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NH4Cl 26.2% 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CO(NH2)2 46.7% 含氮量最高的氮肥(有机物)
NH3. H2O 加水稀释后施用不稳定,易放出NH3↑NaNO3
b、NH4+的检验
试剂:碱(NaOH、Ca(OH)2等)、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NH
4NO
3
+ NaOH=NaNO
3
+NH
3
↑+H
2
O
c、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而吸收
(2)钾肥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
缺钾:叶尖发黄 KCl
常用钾肥草木灰:农村最常用钾肥(主要成分为K2CO
3
),呈碱性
K2SO4: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3)磷肥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催果)
缺磷: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
常用磷肥磷矿粉 Ca
3
(PO4)2
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
过磷酸钙 Ca(H2PO4)2和CaSO4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重过磷酸钙 Ca(H2PO4)2如草木灰、熟石灰
(4)复合肥:含N、P、K中的两种或三种
KNO
3
NH4H2PO4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NH4) 2HPO4
3、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1)土壤污染: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放射性物质
(2)大气污染:N2O、NH
3
、H2S、 SO2
(3)引起水体污染:N、P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等现象
4、合理使用化肥
(1)根据土壤情况和农作物种类选择化肥 2、农家肥和化肥合理配用五、氮、磷、钾三种化肥的区别方法
氮肥钾肥磷肥看外观白色晶体灰白色粉末加水全部溶于水大多数不溶于水灼烧可燃烧,熔化起泡冒烟不燃烧,跳动、爆裂声
加Ca(OH)2放出氨气不放出氨气
七、题型讲解:
1、离子共存:即离子不能结合成H
2
O、↓、↑
例: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
42-、Cl-、Na+、H+ B.K+、SO
4
2-、Cu2+、N0
3
-
C.Cl-、K+、SO
42-、Na+ D.Ca2+、Cl-、CO
3
2-、Na+
2、除杂质:(所加物质,能去除杂质成分,不能与原物质反应,也不引进新杂质,最好生成
原物质。
)
例:NaOH (Ba(OH)
2) Na
2
SO
4
(Na
2
CO
3
)
K 2SO
4
(CuSO
4
) KNO
3
(CuSO
4
)
3、区分物质:找物质间的不同点(通常用特殊离子鉴别法)。
例:NaOH与Ca(OH)
2 H
2
SO
4
与HCl NaCl、HCl与Na
2
CO
3
NaOH与Na
2
CO
3
找颜色;无颜色的,两两反应找现象。
例: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无法一一鉴别的是()
A.NaOH HCl CuSO
4 MgSO
4
B.Na
2
CO
3
K
2
SO
4
BaCl
2
HCl
C.KNO
3 HCl FeCl
3
NaOH D.KNO
3
H
2
SO
4
NaOH BaCl
2
5、制取物质:
2HCl+ =2NaCl + + ↑Na
2CO
3
+ = 2NaOH + ↓
CO
2+ = + CaCO
3
↓NaOH+ == +H
2
O
6、推断题:
(1)叙述型:找关键词;(2)框图型:找题眼;(3)表格型:两两反应,找现象;(4)密码型:找特殊性质;(5)连线型:找反应种类,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