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 答案
依法行政试题库(含答案)

依法行政试题库(含答案)依法行政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 D )是指政府权力要依法取得。
A 程序法定 B行为法定 C责任法定 D职权法定2. ( A )是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
A权责统一 B依法决策 C依法履责D严格执法3.(D )一般指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政府情报公开、行政公开、透明行政等。
A有限政府B责任政府C诚信政府D透明政府4.( B )要求用法律明确规定政府的职权和职责。
A职能科学B权责法定C执法严明D公开公正5.( B )是法律对政府行政行为程序的要求。
A公正B公开C公平D效率6.“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
”这句话出自( C )。
A波斯纳 B马克思〃韦伯 C伯尔曼D贝卡利亚7.(B )是指具有宣示性、号召性、鼓励性、促进性、协商性、指导性的规范。
A硬法规范B软法规范C特定规范D以上都不是8.( B )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 十七大9.(D )是世界各国通过实践总结的治国原理,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A人治B法制C专制D法治10.( D )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认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只能靠法治而不能靠人治。
A毛泽东 B周恩来C刘少奇 D邓小平11.( C )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12.2012年十八大提出了( B )。
A推进法治中国建设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C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D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1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 D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原则B重大任务C意义D总目标14.( D )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德治B以民为本C对外开放D法治15.“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这句话出自( B )。
A王岐山 B习近平C温家宝 D李克强16.政治权力的( D )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精华版)

8.决定要求,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B)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C)、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A、领导B、集体讨论C、程序正当D、组织严密
9、决定提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B)、(C)、(D)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
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精华版)
一、判断题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3.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
A、法律规范B、法治实施C、法治监督D、法治保障
2.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B),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D)。
A、依法行政B、依宪治国C、以人为本D、依宪执政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要坚持以下原则(ABCD)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2.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
13.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
14.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主要过程记录制度。(×)
15.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
A、法制体系B、法律体系C、法治体系D、制度体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考试题答案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单选题: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在最佳答案前点击选择。
)
1.法的()是指法是事先而不是事后制定的,人们可以根据预制的法律预期自己的行为后果。
正确答案是:(A)
A 预设性
B 正义性
C 至上性
D 公开性
2.()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正确答案是:(D)
A 德治
B 以民为本
C 对外开放
D 法治
3.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素中,作为依法办事中心环节的是()。
正确答案是:(C)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究
4.发展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正确答案是:(A)
A 民主政治
B 协商民主
C 民主化
D 法治建设
多选题: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在答案前点击选择。
少选、多选、错选,该题均为不通过。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试卷(含答案)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试卷(含答案)陈冬生《法治中国与治理体系现代化》(上)一、判断题1.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的表现。
(√)2.“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落后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沉重的历史文化负担(√)3.法治建设是现阶段一切工作的中心。
(×)4.只要增强宪法观念,单单依据宪法就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那么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的。
(√)6.制度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7.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唯一措施。
(×)8.20世纪初,美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群体发起了一场揭露社会黑暗。
(√)9.党的十八届是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
(×)10.法令兴则国治国兴,法令耻则国乱国衰。
(√)陈冬生《法治中国与治理体系代化》﹝下﹞一判断题1领导干部的权利是否有效地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核心在于建立起(√)2市场主导型现代化要防范市场与权利搅合在一起,形成所谓的权贵资(×)3中国治理需要要“执政党权威”来支撑。
(√)4权威是一种心里现象,是由心理认同来确定的。
如果所有人都认同你,(√)5执政党的权威是无形的,不能买卖,只能按等级、按职位来定权威大小。
(×)6就政体体制而言。
西方所有国家都是实行议会民主、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的制度。
(×)7加强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就是什么都要管(√)8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忽视了刑法、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9宪法确立了民主制度,规定了国家的一些权力属于人民,行政机关不(√)10法治政府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政府要把自身的权利自觉地限制在宪法的(√)赖先进《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一.判断题。
(难度0)1.“法治”的概念是中国法治本土化的产物。
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专题复习: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国家

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含答案)热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热点聚焦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电信网络诈骗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①。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共七章50条,包括总则、电信治理、金融治理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各环节、全链条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②,精准发力,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供有力法律支撑③,让“天下无诈”照进现实。
◆第九条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全面落实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制度。
基础电信企业和移动通信转售企业应当承担对代理商落实电话用户实名制管理责任,在协议中明确代理商实名制登记的责任和有关违约处置措施④。
知识角度①法律与生活的关系:法律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法律的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国家机构的职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立法权②法治的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厉行法治的要求:推进科学立法③全面依法治国: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④法律的作用: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1.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表明了什么?①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具有立法权;④我国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请从法治的角度,说明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回应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的理论依据。
(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2)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3)我国坚持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厉行法治。
3.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通过与实施会产生哪些社会价值?(1)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供法律支撑,有利于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
14.2021继续教育答案--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开辟法治中国新天地

1.()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分数:10分)标准答案:B学员答案:B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第一要坚持()。
(分数:10分)标准答案:C学员答案:C3.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指的是()。
(分数:10分)标准答案:C学员答案:CA.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消费水平接近B.每个人拥有平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和机会C.社会成员能依法公平地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法律保护4.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要求。
(分数:10分)标准答案:A学员答案:A5.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依法治国的()。
(分数:10分)标准答案:A学员答案:A1.党法与国法并非矛盾,因为()。
(分数:10分)标准答案:ABC学员答案:ABC2.增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其中包括()。
(分数:10分)标准答案:ABCD学员答案:ABCD3.全面推动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
(分数:10分)标准答案:ABC学员答案:ABCD4.实行依法治国要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
(分数:10分)标准答案:AB学员答案:AB5.全面推动政务公布,坚持以公布为常态、不公布为例外原那么,推动()、结果公布。
(分数:10分)标准答案:ABCD学员答案:ABCD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依法治国的()。
(分数:10分)学员答案:A2.依法治国的客体及其对象是()。
(分数:10分)标准答案:C学员答案:CC.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务3.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专题讨论了依法治国的问题。
(分数:10分)标准答案:A学员答案:A4.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指的是()。
(分数:10分)标准答案:C学员答案:CA.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消费水平接近B.每个人拥有平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和机会C.社会成员能依法公平地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法律保护5.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领导干部学法用法题库(含答案)

领导干部学法用法题库第1讲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一、单选1、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的会议是()。
正确答案:(B)A、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正确答案:(A)A、依宪治国B、依法执政C、依法决策D、依法行政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写入现行宪法是()。
正确答案:(C)A、1988年宪法修正案B、1993年宪法修正案C、1999年宪法修正案D、2004年宪法修正案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式宣告形成是在()。
正确答案:(D)A、1999年B、2004年C、2008年D、2011年5、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是()。
正确答案:(B)A、完善立法B、依法行政C、司法公正D、正确执法6、下列各项中,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视为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的是()。
正确答案:(C)A、完善立法B、依法行政C、司法公正D、正确执法7、英国思想家培根曾说过:“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
”他的这句话主要是为了说明()。
正确答案:(C)A、政府应该严格执法的意义B、完善法律规定的重要性C、司法公正的重要意义D、法制宣传的重要意义二、多选1、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正确答案:(A,B,C,D)A、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B、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C、坚持党的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D、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
正确答案:(A,B,C,D)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3、我国现阶段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面临的新形势主要包括()。
初二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题答案

依法治国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建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以下是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相关习题和参考答案供大家参阅!《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题一、基础知识题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______,建设____。
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______,它要求国家公职人员______,公民要_____。
3、依法治国是_____的基本要求,是_____的客观需要,是_______的重要条件,是______的重要保障。
4、实行依法治国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____、____的办法,也是_____、_____的保障。
5、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法可依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_____和______。
有法必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_______,执法必严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_______,违法必究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______。
7、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它是整个社会主义法制的________,是实行依法治国的_____。
8、公民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等形式行使批评建议权,这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________,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_____和______。
二、能力提高题1、关于依法治国,说法正确的是①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③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2、“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经这一栏目的曝光,很多悬而未决的维权事件迎刃而解,这体现出①新闻媒体是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有效途径②新闻曝光对违法行为的打击比法律更有效③我国的公民的批评建议权已越来越得到重视④新闻监督是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最快捷的唯一的渠道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 83分
1、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增强法律文书说理性,推动公开法院生效裁判文书。
正确
2、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强化监督制度。
正确
3、目前我国正在逐步适量加大适用死刑的罪名。
错误
4、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政府维护。
正确
5、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正确
6、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错误
7、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正确
8、多年来,尽管党和政府不断强调法治建设,但法治问题依然非常突出。
正确
9、理论界对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及走出目前依法治国的困境等问题,都做了深刻的理论阐释。
正确
10、当前,我国民众普遍缺乏安全感,这与我国的法治制度不够健全、法治环境不够完善没有任何关系。
错误
11、“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这句话出自()。
卢梭
12、()是法治的内在机制。
监督
13、()是制度和规则的权威和成熟的表现形式。
法律
14、()强调党风廉政建设要从具体事件抓起。
邓小平
15、中国共产党能够以其独特的魅力,最后成为执政党,其中三大纪律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下面属于三大纪律的是:()。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16、新形势下,党和国家选人用人的标准是()。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17、政府公信力其实质是政权的()。
真实性
18、()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人民群众
19、政治权力的()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合法性
20、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通过十年的努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建设()。
法治政府
21、依法治国是()法治的路径,它与法治是根本一致的,它是通向法治的必由之路。
实现
22、习近平在政治局第()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提到,要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公开的关注和期待。
四
23、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凸显,造成此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政府职能缺位
24、社会建设实质上要突出其()。
社会性
25、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为了()。
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6、发展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民主政治
27、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民主政治
28、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29、国家的最高监督权由()行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0、()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1、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有()。
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推进严格司法
32、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机制。
分工负责
互相配合
互相制约
33、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方面提出的三项任务是()。
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
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3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是要把()有机统一起来。
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做主
依法治国
社会主义制度
35、执法为民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36、法治的价值包括()、秩序、平等等。
民主
自由
人权
安全
37、规则不仅来自于“法定”,也包括“约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可以用合同约定来改变、对抗法律规定
不得用合同约定来改变、对抗法律规定
对于法定的权利与义务没有必要再用契约重复约定
法定义务和责任是不能通过契约转让的,层层稳定责任制的签约只是明确责任而不是转移责任
38、法治与人治的区别在于法治强调()。
依法治理
弘扬民主
39、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
平等主要是法律适用上的平等,不是指法律内容上的相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不排斥差别对待
平等还应当包括空间上的平等与时间上的平等
40、中国宪法的作用包括()。
健全和发展了民主政治
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促进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