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碱安全技术说明书

合集下载

液碱安全技术说明书

液碱安全技术说明书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规范第一部分化学药品和企业识别化学品的中文名称:氢氧化钠溶液企业紧急电话:0532产品推荐用途:用于肥皂工业,炼油,造纸,人造丝,染料,制革,医药,有机合成等。

紧急情况风险概述的第二部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全面罩)和防酸碱工作服。

请勿直接接触泄漏物。

GHS危险类别: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呼吸道过敏类别1,对水生环境的急性危害1类标签元素:象形图:警告词:危险信息:会腐蚀金属,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吸入可能引起过敏或哮喘症状或呼吸困难,对水生生物有剧毒。

注意事项:防止泄漏,穿上防静电工作服,使用防爆工具等。

预防措施:穿耐酸碱橡胶衣服,戴耐酸碱橡胶手套。

远离易燃易燃材料。

避免与酸,二氧化碳和过氧化物接触。

密封包装,以防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操作后彻底清洁接触区域。

请勿在工作场所饮食,吸烟或吸烟。

不得排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用大量水洗涤,稀释洗涤水,然后将其放入废水系统中。

隔离受污染的区域并限制进入。

应急处理人员应戴防尘口罩(全面罩)和耐酸碱工作服。

物理和化学危害:用酸中和并放热。

它腐蚀铝,锌和锡,并释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该产品不会燃烧,腐蚀性强。

环境危害: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危险成分的浓度,%CAS号氢氧化钠≥32 1310-73-2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下被污染的衣服,并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看医生。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看医生。

吸入:离开现场新鲜空气。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果呼吸停止,请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看医生。

食入:用水漱口,喝牛奶或蛋清。

看医生。

接触该化学品的主要症状和健康影响:该产品具有高度刺激性和腐蚀性。

会刺激眼睛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可能引起灼伤;食入可能引起胃肠道烧伤,粘膜侵蚀,出血和休克。

给救援人员的建议:救援人员必须穿戴完整的相关劳动保护用品。

45%氢氧化钠溶液安全技术说明书

45%氢氧化钠溶液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45%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45%液碱化学品英文名:Sodium hydroxide;Caustic soda企业名称: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地址:沈阳市铁西区卫工北街46号邮编:110026传真号码:0086-024-********企业应急电话:0086-024-********技术说明书编号:SH/003生效日期:2007年8月1日国家应急电话:第二部分成分/组分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氢氧化钠溶液有害成分浓度CAS No.氢氧化钠45% 1310-73-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腐蚀鼻中隔;直接接触皮肤和眼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就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本品不燃,由其它物质引起火灾时,应注意该物质的腐蚀性。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应穿防酸碱消防服。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液碱泄漏:收集回收后用水冲洗,冲洗水经中和处理后排入废系统。

消除方法: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

也可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理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法。

液碱安全技术说明书

液碱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烧碱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hydroxide sotutico企业名称:济宁市圣聚化工有限公司地址:济宁经济开发区邮编:272021传真号码:(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86)(0537)(2572399)技术说明书编码:001生效日期:2003年1月1日国家应急电话:(0532)3889090 (0532)388919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和物化学品名称:氢氧化钠溶液有害物成分GAS NO氢氧化钠30%—32% 1310—73—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

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黏膜腐烂,出血和休克。

环境危害:无资料燃爆危害:无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本品不燃烧,遇水和水蒸汽大量放热:为腐蚀性溶液.与酸发生中和反映或放热。

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灭火方法和灭火剂:雾妆水,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灭火人员穿化学防护服,戴好防毒面具。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清洁的器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液碱安全技术说明书

液碱安全技术说明书

液碱安全技术说明书液碱是一种强碱性物质,通常指代氢氧化钠(NaOH)或氢氧化钾(KOH)。

液碱常用于各种工业和实验室应用中,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

因此,使用液碱时必须遵守严格的安全技术规范。

本文将就液碱的MSDS(材料安全数据表)提供一些安全技术说明。

液碱的MSDS通常包括以下内容:2.危险标识:说明液碱的危险特性,比如易燃、腐蚀、腐蚀性对眼睛有害等,并标明相关的危险符号和警示词。

3.成分/组成信息:列出液碱的成分及其百分比,通常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的浓度。

4.急救措施:详细说明液碱引起的可能伤害并提供适当的急救措施。

对于眼部和皮肤接触、吸入或误食液碱后的急救处理应提供详细的步骤。

5.消防措施:阐明液碱对火灾的危险性以及在火灾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如液碱遇火可产生剧烈反应,可能加剧火势并释放有毒气体。

6.泄漏处置与安全防护:描述如何处理溢出液碱的方法和步骤。

包括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化学防护服、呼吸器、护目镜、手套等。

7.操作安全:给出在使用液碱时的操作建议,如设备要求、操作程序和安全技术规范。

推荐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操作,控制静电,并避免与其他物质反应。

8.储存和运输:详细说明液碱的储存条件和要求,以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例如,液碱应存放在密封的容器中,避免与酸类或可燃性物质接触。

9.环境保护:描述液碱对环境的影响,并罗列相关的环境保护措施。

10.性质和安全性说明:提供液碱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与人体、环境和物质相互作用的安全信息。

11.毒性与危害性:说明液碱的毒性,包括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并指出可能出现的危害。

12.废物处置:给出液碱废物的处理方法和要求,以确保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13.其他信息:提供其他相关信息,如法规和法规遵从要求。

液碱安全技术说明书

液碱安全技术说明书

液碱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液碱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n hydroxide企业名称:浙江网新钱江投资有限公司岳阳分公司企业应急电话:0生效日期:2018年8月1日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氢氧化钠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氢氧化钠30~3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1310-73-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类别:8.2 类碱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皮肤和眼睛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酸发生和反应并放热。

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灭火方法:灭火注意事项:用水、沙土扑救,但必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作服,带耐酸碱手套。

远离易燃、可燃物。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注意事项:应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液碱安全技术说明书

液碱安全技术说明书

液碱安全技术说明书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液碱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液碱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n hydroxide企业名称:浙江网新钱江投资有限公司岳阳分公司企业应急电话:生效日期:2018年8月1日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氢氧化钠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氢氧化钠30~3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 1310-73-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类别:类碱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皮肤和眼睛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酸发生和反应并放热。

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灭火方法:灭火注意事项:用水、沙土扑救,但必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作服,带耐酸碱手套。

远离易燃、可燃物。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液碱安全技术说明书

液碱安全技术说明书

液碱安全技术说明书一、化学品和公司信息化学品名称:液碱(Liquid Alkali)化学式:通常是NaOH,可溶于水的碱性溶液CAS号:1310-73-2公司名称:XXXX化学有限公司公司地址:XXXXXXX二、化学成分信息液碱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强碱性物质。

NaOH在水中完全离解,形成氢氧根离子(OH-)。

液碱一般以不同浓度的溶液形式存在,其中最常见的是50%浓度的溶液。

三、物理性质外观:无色至微黄色液体气味:无特殊气味熔点:318°C沸点:1388°C密度:1.52 g/cm³pH值:浓度为50%的溶液的pH值约为13-14四、危险性1.灼伤:液碱是一种强碱性物质,接触皮肤和眼睛会导致严重的烧伤。

特别是浓度高的液碱会产生热反应,加剧灼伤程度。

2.腐蚀:液碱具有强腐蚀性,能腐蚀金属、陶瓷和许多其他材料。

在与酸反应时会产生剧烈的反应。

3.气体释放:液碱的溶液会释放出氨气,长时间暴露在气体中可能导致呼吸问题。

五、安全措施1.储存:液碱应存放在干燥、清洁、凉爽的地方,远离可燃物和氧化剂。

避免与酸性物质接触。

2.使用防护装备:在处理液碱时,必须戴上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服和防腐鞋。

工作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

3.应急处置:-灼伤:如果液碱溅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就医。

-眼部灼伤:如果液碱溅入眼中,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30分钟,并就医。

-吸入气体:将受害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休息和保暖,就医。

4.废物处理:液碱的废物应按照当地环境法规进行正确处理。

不得将其排入下水道或自然水源。

六、急救措施1.眼睛接触: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30分钟,保持眼睑张开,并就医。

2.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使用中和剂中和残余液体。

3.吸入:将受害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休息和保暖,就医。

4.食入:立即给受害者喝大量清水,并立即就医。

七、消防措施1.灭火剂:可使用水、二氧化碳、干粉或泡沫进行灭火。

液碱安全技术说明书

液碱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烧碱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hydroxide sotutico企业名称:济宁市圣聚化工有限公司地址:济宁经济开发区邮编:272021传真号码:(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86)(0537)(2572399)技术说明书编码:001生效日期:2003年1月1日国家应急电话:(0532)3889090 (0532)388919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和物化学品名称:氢氧化钠溶液有害物成分GAS NO氢氧化钠30%—32% 1310—73—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

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黏膜腐烂,出血和休克。

环境危害:无资料燃爆危害:无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本品不燃烧,遇水和水蒸汽大量放热:为腐蚀性溶液。

与酸发生中和反映或放热。

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灭火方法和灭火剂:雾妆水,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灭火人员穿化学防护服,戴好防毒面具。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清洁的器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碱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标识
中文名:液碱英文名:sodiun hydroxide 分子式:NaOH 相对分子量:40.01 CAS 号:
危险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化学类别: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30,3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
外观与性状:
主要用途: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

健康危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直接接触皮肤和眼可引起灼伤;害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不燃闪点(?):不适用引燃温度(?): 爆炸下限(%):不适用爆炸上限(%)不适用 :
最小点火能(mJ): 最大爆炸压力(MPa):
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固碱易潮解,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汽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具有强腐蚀性。

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
大量泄漏时,通知消防队。

个体防护: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清除方法: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少量泄漏物收集回收后用大量水冲洗。

七、储运注意事项
应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液碱贮槽应设置围堤,并有明显标志。

八、防护措施
33中国MAC(mg/m): 前苏联MAC(mg/m):
OSHA: 车间卫
美国TVL-TWA
生标准 ACGIH:
美国TLV-STEL ACGIH:
检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送风式或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穿耐酸碱服,戴
耐酸碱手套,戴防护眼镜。

必要时,佩戴空气(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或佩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耐酸碱工作服。

手防护:戴耐酸碱手套。

其它: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九、理化性质
相对密度(水=1):
熔点(?): 沸点(?):
1.328 饱和蒸气压(kPa): 临界温度(?): 相对密度(空气=1):
临界压力(MPa): 燃烧热(kJ/mol):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溶解性:易溶于水
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稳定聚合危害: 不聚合
避免接触的条件:
禁忌物: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
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化碳、过氧化物、水。

十一、毒理学资料
LD: 50急性毒
性 LC: 50
十二、环境资料
由于呈强碱性,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对植物和水生生物应给予特别注意。

十三、废弃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隔离污染区域,周围设警告标志,处理人员要戴好防护用品,将泄漏物收集喉,用大量水冲洗。

排入废水系统。

十四、运输信息
危规号:82001 UN编号:液碱1824
包装分类:II类包装包装标志:腐蚀品
包装方法:通常采用为普通碳素钢制作的槽罐车、船舶散装,浓度大于45%或特殊品质要求的液碱宜采用含镍(Ni)不锈钢制作的槽罐车、船舶散装。

十五、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44号令),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分第8.2类碱性腐蚀品。

十六、其它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