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油库建设标准.

合集下载

中石油——成品油库建设标准设计 2010版

中石油——成品油库建设标准设计 2010版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销售分公司
二〇一〇年九月
page 005
成品油库建设标准设计
目 录
工程部分
A. 工程部分 A00 库区平面部分说明 …………………………………………… 005 A01 管道铁路公路型 ……………………………………………… 009 A02 管道水路公路型 ……………………………………………… 012 A03 水路公路型 …………………………………………………… 013 A04 管道公路型(山区) …………………………………………… 014 A05 铁路公路型(山区 ) …………………………………………… 015 B. 综合办公楼及生产用房 B00 综合办公楼及生产用房部分说明 …………………………… 019 B01 综合办公楼一层平面图(1000㎡)………………………… 021 B01 综合办公楼二层平面图(1000㎡)………………………… 022 B01 综合办公楼立面图(1000㎡)………………………………… 023 B02 综合办公楼一层平面图(1500㎡)………………………… 024 B02 综合办公楼二层平面图(1500㎡)………………………… 025 B02 综合办公楼三层平面图(1500㎡)………………………… 026 B02 综合办公楼立面图(1500㎡) ………………………………… 027 B03 营业控制室平面图 …………………………………………… 028 B03 营业控制室立面图 …………………………………………… 029 B04 化验室 ………………………………………………………… 030 B05 消防泵房 ………………………………… ……………………031 B06 变配电室 …………………………………… …………………032
成品油库建设标准设计

石油库设计规范标准

石油库设计规范标准

石油库设计规范(修订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J74一84主编部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95年10月1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石油库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安全,管理方便,确保油品质量,减少油品损耗,防止污染环境,节约用地和节约能源。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库新建和扩建工程的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下列石油库的设计:一、总容量小于500立方米的石油库;二、地下水封式石油库;三、自然洞石油库;四、使用期限少于5年的临时性石油库。

本规范亦不适用于生产装置内部的储油设施的设计。

第1.0.3条石油库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1.0.4条石油库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l.0.4的规定。

石油库等级划分表l.0.4第1.0.5条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符合表1.0.5的规定。

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表1.0.5第1.0.6条石油库内生产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得低于表1.0.6的规定。

石油库内生产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表1.0.6第二章库址选择第2.0.1条石油库的库址,应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以铁路运输为主的石油库,应靠近有条件接轨的地方;以水运为主的石油库,应靠近有条件建设装卸油品码头的地方。

第2.0.2条储存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大宗油品的石油库的库址选择,应考虑产、运、销的关系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油品运输流向。

第2.0.3条为城镇服务的商业石油库的库址,在符合城镇环境保护与防火安全要求的条件下,应靠近城镇。

第2.0.4条企业附属石油库的库址选择,应结合该企业主体工程统一考虑,并应符合城镇或工业区规划、环境保护与防火安全的要求。

第2.0.5条石油库的库址应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不得选在有土崩、断层、滑坡、沼泽、流沙及泥石流的地区和地下矿藏开采后有可能塌陷的地区。

石化油库建设标准

石化油库建设标准

石化油库建设标准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编制说明为规范中国石化销售企业所属成品油库新建、改扩建项目的工程管理,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控制技术和设计理念,充分发挥油库在销售环节的功能,全面提升油库管理水平,以满足成品油市场全面开放后的需求。

结合行业特点,针对销售企业油库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总结“试点油库”经验和《中国石化销售企业油库改造设计导则》试行的基础上,我们编制了《中国石化销售企业油库建设标准》,以指导油库新建、改造过程中所涉及的油库规模、铁路收发油、公路发油、管道收发油工作流程以及油品计量、安全监控系统、供配电系统、安全及环保等系统设计方案的确定。

新建及改造后的油库应达到“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管理方便、绿化美化、本质安全、防止污染、确保油品质量”。

本标准归纳了新建、改扩建成品油库需注意的设计要点和建设过程中需执行的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规范。

在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应严格按本标准执行。

附图部分包括油库工艺流程图、发油棚建筑效果及发油平台布置图及实景照片等,供各单位参考。

鉴于本标准系初次编制,希望各单位在试行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寄送油品销售事业部发展规划处,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

目录1.总则 (1)2.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 (3)3.总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 (5)3.1总平面布置要求3.2建(构)筑物4.铁路收发油系统 (8)4.1一般规定4.2工艺流程4.3设备选型及安装要求4.4电气5.水路收发油系统 (12)5.1工艺流程5.2设备选型及安装要求5.3配套设施6.公路发油系统 (14)6.1一般规定6.2工艺流程6.3设备选型及安装要求6.4电气7.储油罐区 (16)7.1轻油罐区布置原则7.2库容的确定7.3油罐选型7.4工艺管道7.5电气及防雷防静电7.6油罐及管道防腐8.消防系统 (20)8.1泡沫灭火系统8.2消防给水9.自控系统 (22)9.1概述9.2罐群自动计量系统9.3公路微机发油系统9.4安全监控系统10.环保 (27)10.1含油污水处理10.2 给排水11.标识 (28)11.1建(构)筑物11.2管道表面色和标识11.3油罐表面色和标识11.4机泵、阀门及管道附件表面色11.5其他11.6油罐编号规定附录-1油罐计量系统简介附图附图-1发油台鹤管布置图-2发油亭建筑效果-3泵棚及发油台实景效果-4油罐标识效果-5试点油库分区示意图1、总则1.1 为在中国石化销售企业油库新建和改扩建过程中,统一技术要求,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形象标识,突出行业特点,特制定本标准。

国家成品油库建设标准

国家成品油库建设标准

国家成品油库建设标准国家成品油库建设标准是指在我国成品油库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成品油库是存储和分销各类成品油产品的重要设施,其建设标准直接关系到成品油生产、储存和运输的安全和效率。

因此,严格遵循国家成品油库建设标准,对于确保成品油行业的正常运转和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国家成品油库建设标准对成品油库的选址提出了明确要求。

成品油库应远离居民区、交通要道和易燃易爆场所,周围环境应平整、无积水,地质条件应稳定,以确保成品油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次,成品油库的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的建筑设计标准和消防安全标准,建筑结构应牢固耐用,消防设施应齐全有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和其他突发事件。

除此之外,国家成品油库建设标准还对成品油库的设施和设备提出了详细要求。

成品油库应配备先进的储油罐、输油管道、泄油防护设施等设备,以确保成品油的储存和运输安全可靠。

同时,成品油库内部应设置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和作业规程,对成品油的储存、装卸和运输过程进行严格管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另外,国家成品油库建设标准还对成品油库的环境保护提出了要求。

成品油库建设应符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成品油库建设过程中,应合理规划排水系统,防止污染物外泄,确保周围水源和土壤的安全。

综上所述,国家成品油库建设标准是成品油库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其目的在于确保成品油库的安全、高效运转,保障成品油行业的正常发展和生产秩序。

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成品油库建设标准进行规范建设,才能有效防范和减少成品油库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成品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石油库设计标准

石油库设计标准

石油库设计标准石油库是用于储存石油产品的重要设施,其设计标准对于确保储存安全和保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石油库的设计标准,包括选址、结构设计、安全设施等方面的内容。

一、选址标准1. 地理条件:石油库应建在地势高、水文条件好的地方,避免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2. 土壤条件:选址时需考虑土壤承载力和地基稳定性,确保能够承受储罐和设施的重量。

3. 环保要求:选址周围不得有居民区、水源地和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域,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结构设计标准1. 储罐结构:储罐应选用合格的钢材制造,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考虑耐腐蚀性能和承载能力。

2. 地基设计:石油库地基应采用深基础,确保地基稳定和承载能力,以应对地震和其他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

3. 防火设计:石油库内部应设计防火隔离带,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处置,减少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三、安全设施标准1. 安全监测:石油库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系统,包括气体监测、火灾监测、渗漏监测等,确保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

2. 应急设施:石油库应配备完善的应急设施,包括应急通风、防护设备、应急照明等,以及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

3. 安全培训:对石油库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环保设计标准1. 污水处理:石油库应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对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

2. 废弃物处理:对石油库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存储和处理,确保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3. 环境监测:对石油库周围环境进行定期监测,确保不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石油库的设计标准涉及到选址、结构设计、安全设施和环保设计等多个方面,这些标准的严格执行对于确保储存安全和保障环境至关重要。

希望相关单位在石油库设计过程中能够务实合理地遵循这些标准,确保石油库的安全稳定运行。

国内石化油库建设规范标准

国内石化油库建设规范标准

编制说明为规范中国石化销售企业所属成品油库新建、改扩建项目的工程管理,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控制技术和设计理念,充分发挥油库在销售环节的功能,全面提升油库管理水平,以满足成品油市场全面开放后的需求。

结合行业特点,针对销售企业油库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总结“试点油库”经验和《中国石化销售企业油库改造设计导则》试行的基础上,我们编制了《中国石化销售企业油库建设标准》,以指导油库新建、改造过程中所涉及的油库规模、铁路收发油、公路发油、管道收发油工作流程以及油品计量、安全监控系统、供配电系统、安全及环保等系统设计方案的确定。

新建及改造后的油库应达到“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管理方便、绿化美化、本质安全、防止污染、确保油品质量”。

本标准归纳了新建、改扩建成品油库需注意的设计要点和建设过程中需执行的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规范。

在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应严格按本标准执行。

附图部分包括油库工艺流程图、发油棚建筑效果及发油平台布置图及实景照片等,供各单位参考。

鉴于本标准系初次编制,希望各单位在试行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寄送油品销售事业部发展规划处,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

目录1.总则 (1)2.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 (3)3.总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 (5)3.1总平面布置要求3.2建(构)筑物4.铁路收发油系统 (8)4.1 一般规定4.2 工艺流程4.3 设备选型及安装要求4.4 电气5.水路收发油系统 (12)5.1 工艺流程5.2 设备选型及安装要求5.3 配套设施6.公路发油系统 (14)6.1 一般规定6.2 工艺流程6.3 设备选型及安装要求6.4 电气7.储油罐区 (16)7.1 轻油罐区布置原则7.2 库容的确定7.3 油罐选型7.4工艺管道7.5电气及防雷防静电7.6油罐及管道防腐8.消防系统 (20)8.1 泡沫灭火系统8.2 消防给水9.自控系统 (22)9.1 概述9.2 罐群自动计量系统9.3 公路微机发油系统9.4 安全监控系统10.环保 (27)10.1 含油污水处理10.2 给排水11.标识 (28)11.1 建(构)筑物11.2 管道表面色和标识11.3 油罐表面色和标识11.4 机泵、阀门及管道附件表面色11.5 其他11.6 油罐编号规定附录-1 油罐计量系统简介附图附图-1 发油台鹤管布置图-2 发油亭建筑效果-3 泵棚及发油台实景效果-4 油罐标识效果-5 试点油库分区示意图1、总则1.1为在中国石化销售企业油库新建和改扩建过程中,统一技术要求,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形象标识,突出行业特点,特制定本标准。

中国石化油库建设标准

中国石化油库建设标准

编制说明为规范中国石化销售企业所属成品油库新建、改扩建项目的工程管理,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控制技术和设计理念,充分发挥油库在销售环节的功能,全面提升油库管理水平,以满足成品油市场全面开放后的需求。

鉴于本标准系初次编制,希望各单位在试行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寄送油品销售事业部发展规划处,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

目录1.总则 (1)2.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 (3)3.总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 (5)3.1总平面布置要求7.1 轻油罐区布置原则7.2 库容的确定7.3 油罐选型7.4工艺管道7.5电气及防雷防静电7.6油罐及管道防腐8.消防系统 (20)8.1 泡沫灭火系统8.2 消防给水9.自控系统 (22)9.1 概述9.2 罐群自动计量系统-2 发油亭建筑效果-3 泵棚及发油台实景效果-4 油罐标识效果-5 试点油库分区示意图1、总则1.1为在中国石化销售企业油库新建和改扩建过程中,统一技术要求,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形象标识,突出行业特点,特制定本标准。

1.2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化销售企业成品油库的新建和改扩建下,因地制宜、合理、紧凑地布置相关设施。

现有油库总平面改造重点为调整功能分区,对原有布局不符合规范之处加以改造。

改扩建项目以不征地和少征地为原则,充分挖潜利用,减少工程费用。

通过改造使油库功能分区明确、布局紧凑、流程顺畅、节省占地、方便管理。

拆除油库原有废旧设施并进行合理绿化。

1.5.2收发油系统应采用成熟的工艺流程、可靠的运行设备、先进的控制技术,提高油库吞吐能力。

取消真空卸油工艺和高架罐自流发油工艺,消除不安全因素。

1.5.3采用先进的油罐计量技术,提高油品数、质量检测水平。

1.5.4要重点改造消防设施不符合现行规范和消防设备严重老化问题。

1.5.5改扩建过程应同时解决油库油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问题,2、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2.1、国家标准(1)《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2)《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2003)(3)《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GB50341-2003)(18)《石油化工厂区绿化设计规范》(SH3008—2000)(19)《石油化工厂区竖向布置设计规范》(SH/T3013-2000)(20)《石油化工仪表管道线路设计规范》(SH/T3019-2003)(21)《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H3024-1995)(22)《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SH3046-1992)(23)《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24)《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3022-1999)(25)《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2002)(26)《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JTJ 237-99(27)《石油库电气安全规程》(Q/SH039-016-90)(99年修订本)(28)《石油库静电安全规程》(Q/SH039-023-92)(29)《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3007-1999)(30)《石油化工企业储运系统泵房设计规范》(SH/T3014-2002)3、总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3.1总平面布置要求3.1.1按照《石油库设计规范》的要求,油库内的设施应采取按功能分区布置的方式,做到分区明确、规模合理。

油库设置基本要求

油库设置基本要求

油库设置基本要求
1、油库应采用地埋式或托架式,并设置围栏、防晒顶棚,围栏采用隔离栅。

油库四周应设置防火隔离带,排水沟。

2、油库与在建工程防火间距不小于15m,并应远离明火作业区、人员密集区和建筑物密集区。

3、油库应设计规定装油,不能混装。

夏季露天装轻质油料的油罐应有降温措施。

周围应采用围墙或通透式围栏进行隔离。

4、露天存放的桶装油料,应隐蔽、遮盖,桶身应倾斜,单口朝上、双口在同一水平线上,防止雨水侵入,跺位四周应设置排水沟。

5、油库应划分消防区域,设置消防工具和器材,并定期检查维护。

6、油库区内禁止存存放危险品、爆破品和其他易燃物资。

7、库区、库房应保持整洁,秩序良好,做到设备无锈蚀,地面无油迹。

8、油库应设置防静电和防雷接地装置及加油车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

应设置醒目的禁止烟火等警示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制说明为规范中国石化销售企业所属成品油库新建、改扩建项目的工程管理,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控制技术和设计理念,充分发挥油库在销售环节的功能,全面提升油库管理水平,以满足成品油市场全面开放后的需求。

结合行业特点,针对销售企业油库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总结“试点油库”经验和《中国石化销售企业油库改造设计导则》试行的基础上,我们编制了《中国石化销售企业油库建设标准》,以指导油库新建、改造过程中所涉及的油库规模、铁路收发油、公路发油、管道收发油工作流程以及油品计量、安全监控系统、供配电系统、安全及环保等系统设计方案的确定。

新建及改造后的油库应达到“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管理方便、绿化美化、本质安全、防止污染、确保油品质量”。

本标准归纳了新建、改扩建成品油库需注意的设计要点和建设过程中需执行的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规范。

在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应严格按本标准执行。

附图部分包括油库工艺流程图、发油棚建筑效果及发油平台布置图及实景照片等,供各单位参考。

鉴于本标准系初次编制,希望各单位在试行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寄送油品销售事业部发展规划处,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

目录1.总则 (1)2.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 (3)3.总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 (5)3.1总平面布置要求3.2建(构)筑物4.铁路收发油系统 (8)4.1 一般规定4.2 工艺流程4.3 设备选型及安装要求4.4 电气5.水路收发油系统 (12)5.1 工艺流程5.2 设备选型及安装要求5.3 配套设施6.公路发油系统 (14)6.1 一般规定6.2 工艺流程6.3 设备选型及安装要求6.4 电气7.储油罐区 (16)7.1 轻油罐区布置原则7.2 库容的确定7.3 油罐选型7.4工艺管道7.5电气及防雷防静电7.6油罐及管道防腐8.消防系统 (20)8.1 泡沫灭火系统8.2 消防给水9.自控系统 (22)9.1 概述9.2 罐群自动计量系统9.3 公路微机发油系统9.4 安全监控系统10.环保 (27)10.1 含油污水处理10.2 给排水11.标识 (28)11.1 建(构)筑物11.2 管道表面色和标识11.3 油罐表面色和标识11.4 机泵、阀门及管道附件表面色11.5 其他11.6 油罐编号规定附录-1 油罐计量系统简介附图附图-1 发油台鹤管布置图-2 发油亭建筑效果-3 泵棚及发油台实景效果-4 油罐标识效果-5 试点油库分区示意图1、总则1.1为在中国石化销售企业油库新建和改扩建过程中,统一技术要求,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形象标识,突出行业特点,特制定本标准。

1.2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化销售企业成品油库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

1.3在符合《石油库设计规范》和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的前提下,应严格执行本标准。

1.4建设原则1.4.1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及地方的有关标准、规范和法规。

1.4.2总平面布置应遵循分区合理、布局紧凑、预留发展的原则。

1.4.3合理确定油库配套设施的规模,以节省投资、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1.4.4采用先进技术、可靠设备,实现高效率、低成本运行。

1.4.5重视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减少污染,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1.5 技术路线1.5.1在满足输油工艺、防火、环保、职业安全卫生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合理、紧凑地布置相关设施。

现有油库总平面改造重点为调整功能分区,对原有布局不符合规范之处加以改造。

改扩建项目以不征地和少征地为原则,充分挖潜利用,减少工程费用。

通过改造使油库功能分区明确、布局紧凑、流程顺畅、节省占地、方便管理。

拆除油库原有废旧设施并进行合理绿化。

1.5.2收发油系统应采用成熟的工艺流程、可靠的运行设备、先进的控制技术,提高油库吞吐能力。

取消真空卸油工艺和高架罐自流发油工艺,消除不安全因素。

1.5.3采用先进的油罐计量技术,提高油品数、质量检测水平。

1.5.4要重点改造消防设施不符合现行规范和消防设备严重老化问题。

1.5.5改扩建过程应同时解决油库油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问题,没有油污水处理、排放系统的油库,应增加该系统设施。

油污水和生活污水应分流排放。

1.5.6采用实用、可靠的安全检测和监测技术,确保油库安全生产。

2、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2.1、国家标准(1)《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2)《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2003)(3)《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GB50341-2003)(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6)《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8)《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1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11)《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12)《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J8978-1996)(14)《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92)(2000年版)(15)《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6-93)(1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及(1997年局部修改条文)2.2、行业标准(17)《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SH3005-1999)(18)《石油化工厂区绿化设计规范》(SH3008—2000)(19)《石油化工厂区竖向布置设计规范》(SH/T3013-2000)(20)《石油化工仪表管道线路设计规范》(SH/T3019-2003)(21)《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H3024-1995)(22)《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SH3046-1992)(23)《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24)《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3022-1999)(25)《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2002)(26)《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JTJ 237-99(27)《石油库电气安全规程》(Q/SH039-016-90)(99年修订本)(28)《石油库静电安全规程》(Q/SH039-023-92)(29)《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3007-1999)(30)《石油化工企业储运系统泵房设计规范》(SH/T3014-2002)3、总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3.1总平面布置要求3.1.1按照《石油库设计规范》的要求,油库内的设施应采取按功能分区布置的方式,做到分区明确、规模合理。

油库改造应考虑原有设施使用状况,结合自身条件,合理调整布局。

新建油库应结合地形、地貌、地质及库外交通设施等条件,优化总平面布置。

3.1.2在保证安全间距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各分区的间距,减少油品输送距离。

除受交通运输条件限制,铁路和水运装卸区与油库异地建设外,各功能分区宜建在同一区域。

辅助生产设施应靠近生产设施布置。

三、四级油库,辅助生产区与行政管理区宜合并为综合管理区。

3.1.3储油罐区在满足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宜集中布置。

以减少管道及配套设施的投资。

3.1.4分区内的建(构)筑物力求布置紧凑,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宜合并建造,以减少占地。

油库内办公、值班宿舍、计量、化验、总控制室及食堂、浴室等功能用房,宜合并建设为多层综合建筑。

消防泵房、变配电间、发电机间、器材及备件仓库等辅助生产设施,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并建设方式。

3.1.5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拆除无使用价值的低矮、破旧的建、构筑物。

3.1.6新建油库选址宜靠近交通设施、城市管网接入较方便、地势较为平缓的地段。

尽量避免在陡坡及不良地质区域选址,以节省配套设施投资,减少土石方工程量,缩短建设周期。

3.1.7消防道路与库区道路要形成网络,道路宽度、转弯半径、与防火堤之间的距离等都要符合《石油库设计规范》的要求。

一级以下油库消防道路转弯半径为9~12m。

3.1.8采取平坡排水的库区场地,应有不小于3‰的设计坡度,以保证雨水迅速排除。

3.2建(构)筑物3.2.1各分区内建筑物规模的确定,经营性设施按油品经营量和周转量确定其规模。

辅助生产和管理用途的设施规模,可参照表3-1确定。

表3-1各功能设施建筑面积参考表单位:m23.2.2与办公、宿舍合建的化验室应设在一层。

化验室的油样间应单设,门窗应向室外开启,并考虑防爆、排风措施。

存放危险品的房间应安装防盗门窗。

3.2.3油库内建筑物设计,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走道、楼梯、安全出口的要求。

4、铁路收发油系统4.1一般规定4.1.1铁路装卸区宜布置在油库的边缘地带,以避免铁路油罐车的进出影响其它分区的操作和管理,减少铁路与库内道路的交叉,有利于安全和消防。

4.1.2铁路卸油泵站应采用地上泵棚形式,极端最低气温低于-30℃的地区,和极端气温在-20~-30℃且风沙较大地区,可设泵房。

泵棚(房)应附设值班室、配电间、厕所等房间。

配电间门窗应设在爆炸危险区域以外,若窗设在爆炸危险区域以内时,应为密闭固定窗。

4.1.3泵棚柱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当采用钢柱时,应在柱表面涂刷防火涂料,使其耐火极限达到2小时。

4.1.4栈桥应设在铁路装卸线的平直段上,铁路装卸线应为尽头式。

同类油品鹤管间距宜为12m。

单侧操作的栈桥宽度宜为1.5m,双侧操作的栈桥宽度宜为1.8~2m。

4.2工艺流程卸油工艺应采用潜油泵配合离心泵卸车,用容积泵扫舱。

典型流程如下:(1)卸车流程铁路槽车潜油泵集油管输转泵油罐(2)扫舱流程铁路槽车底油扫舱泵扫舱缓冲罐扫舱泵油罐4.3设备选型及安装要求4.3.1应选用带立柱和平衡装置的卸油鹤管,末端垂管应为铝制。

鹤管内油品的流速,不应大于4.5m/s。

4.3.2扫舱罐应采用卧式罐,容量应根据栈桥车位的多少合理配置,一般为10~20m3。

4.3.3油泵选型(1)装卸轻质油品应采用离心式管道泵,装卸润滑油等粘度较高的油品宜采用螺杆泵,泵的流量应满足铁路部门对卸油作业时间的要求。

(2)扫舱泵应选用自吸能力强、运行平稳、低噪音、寿命长、可用于油气混输的容积式泵,如摆动转子泵、双螺杆泵等。

(3)轻质油品应采用潜油泵辅助正压卸油工艺,以避免气阻现象发生,加快卸油速度。

(4)汽油、柴油泵和管道应分别设置,管道不应互相连接。

(5)同类油品中,对品质要求较高的牌号应设专用泵和管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