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

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位置、多边形的面积、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时间主题活动等。

小学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安排了小学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两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学加、减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学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多边形的面积两部分内容。其中位置是在三年级下册学习了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多边形的面积主要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推导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同时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主要教学初步的概率知。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具体内容如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在“数学广角”中,通过现实生活照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然后再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探索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掷一掷”,使学生通过探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发现掷一掷背后的数学本质,培养探求真理的数学精神。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在具体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正整数)表示位置。

4.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6.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模型思想,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写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课时安排

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本册教材为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1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一、小数乘法(9课时)

小数乘整数…………………………………………2课时左右

小数乘小数…………………………………………3课时左右

积的近似数…………………………………………1课时左右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1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2课时左右

二、位置(2课时)

三、小数除法(11课时)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3课时左右

一个数除以小数……………………………… 3课时左右

商的近似数………………………………………1课时左右

循环小数…………………………………………1课时左右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2课时左右

四、可能性(3课时)

综合与实践:掷一掷(1课时)

五、简易方程(18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5课时左右

2.解简易方程…………………………………… 12课时左右

方程的意义………………………………………1课时左右

等式的性质………………………………………1课时左右

解方程……………………………………………5课时左右

实际问题与方程……………………………………5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六、多边形的面积(9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课时左右三角形的面积………………………………………2课时左右梯形的面积…………………………………………2课时左右组合图形的面积……………………………………1课时左右解决问题……………………………………………1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七、数学广角(4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哈佛校外辅导班小学五年级数学测试 (每个空1分,共20分) 1、0.62公顷=()平方米 2时45分=()时 2.03公顷=()公顷()平方米 0.6分=()秒 2、14.1÷11的商是()循环小数,商可以简写作(),得数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3、把2.5 4、2.54·、2.545和2.55……用“>”按顺序排列起来()。 4、在○填上“<”、“>”或“=”号。 (1)0.18÷0.09〇0.18×0.09 (2) 0.7×0.7〇0.7+0.7 (3)3.07×0.605〇0.307×6.05 (4) 4.35×10〇0.8×43.5 5、一桶豆油重100千克,每天用去x千克,6天后还剩下79千克,用方程表示是()=79;x=()。 6、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所对的边长是10厘米,其余两边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直角所对边上的高是()厘米。 7、小明今年a岁,爸爸的年龄比他的3倍大b岁,爸爸今年()岁。 8、100千克花生可榨油39千克,照这样计算,每千克花生可榨油()千克。 9、两个因数的积是3.6,如果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是()。 10、686.8÷0.68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 ,错的打“×”)。(5分) 1、0.05乘一个小数,所得的积一定比0.05小。() 2、小数除法的商都小于被除数。() 3、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当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相等时,面积也相等。() 5、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5分) 1、下列算式中与99÷0.03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A、9.9÷0.003 B、990÷0.003 C、9900÷30 2、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边长不变),它的面积()。 A、比原来大 B、比原来小 C、与原来一样大 3、因为38×235=8930,所以0.38×2.35+10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 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小数乘整数。(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 2.会正确地计算和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转化、对比的数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法: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探究发现。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归纳应用。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1)例1:燕子风筝每个3.5元,买3个燕子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3)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10 3 5角 × 3 × 3 1 0. 5 元÷10 1 0 5角 105角就等于10.5元 (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套练习册(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套练习册(含答案) 基础巩固: 一.填空题: 1.两个因数的积是10.2,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100倍,积是()。2.两个因数的积是121.5,如果这两个因数分别都扩大10倍,积是()。 3.根据38×45=17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8× 4.5=() 3.8×45=() 0.38×450=()38×0.45=() 4.5.04千克=()千克()克 0.6时=()分 3.8平方米=()平方分米 0.56千米=()米 5.在○里填上“>”、“<”或“=”。 47.6×1.01○47.6 6.4×0.99○6.4 5.43×3.8○54.3×381×0.95○0.95 6.2.47×0.09的积有()位小数。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订正)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订正: 2.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原来的数。……() 订正: 3.0.125×8与8×0.125的积相等。…………() 订正: 4.11×1.3-1.3=11×0=0。…………() 订正: 5.大于0.6小于0.9的小数只有两个。…………() 订正: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括号里。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0倍,积()。 A.扩大2倍 B.扩大10倍 C.缩小2倍 D.缩小10倍 2.1.01×36=() A.3.636 B.36.36 C.363.6 D.3636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10×0.6= 6.03×1000=0.15×7= 0.1×0.1=0.24×0.5= 6.45×0.01= 5.4+3.6= 1.25-0.25=10.2×4.5= 2.5×6=0.6×0.15=9×0.25= 2.5-2.5×0.1=0.125×4= 1.25×8×0.5= 2.列竖式计算是。 27.6×0.458.35×3.5 17.04×0.26 5.08×0.25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精选教育类相关文档,希望能帮助到您!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温馨提示: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结束,你记住咱们本学期学习的东西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我们这学期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吧!最后,祝各位同学们在期末的考试里取得好成绩。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求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或1.5的3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

@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或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按整数算出积后,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也就是把小数化简;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 加法: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 减法: a-b-c=a-(b+c) a-(b+c)=a-b-c @ 乘法: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 除法: a÷b÷c=a÷(b×c) a÷(b×c) =a÷b÷c 第二单元位置 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2、作用:一组数对确定唯一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大安区永嘉乡小学校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 集体备课 教学设计(初稿) 年级:五年级 学科:数学 内容:方程 时间: 2016-5-13 备课人张忠芬梁信德钟君良

第五单元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 备课人:张忠芬 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1) 学习内容:教材73、74页的例1、例2,第75页课堂活动。 学习目的: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并撞我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书写规则。 2、学生在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建立字母式子的模型,充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作用和优越性。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感受符号化思想,体验数学的简洁美,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学习重、难点: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学生浏览主题图,然后齐唱字母歌。我们都知道,上英语课要用到字母。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了字母?并说说它表示的意义。在生活中要用到字母,在数学中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二、课前热身 我们过去学习运算定时用到用字母表示数,回忆一下,完成下 表。 三、合作探究 1、学习例1 :一只青蛙4条腿,2只青蛙8条腿,3只青蛙12 条腿……x只青蛙多少条腿? 1)自学例1并思考73页“试一试”。 (2)编儿歌填空: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 张嘴,()只眼睛()条腿,()只青蛙()张嘴,8只眼睛()腿,……,x只青蛙()张嘴,( )只眼睛()条腿。 (3)讲解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之间 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数字通常写在字母的前面。 如 x×4写作4·x或者4x (4)巩固:下面各式中,哪些运算符号可以省略?能省略的就省略 写出来。 2×3 a×7 14+b a÷7 a×a 5-x 0.6×0.6 2、学习例2 小强我今年11岁小丽我比你大2岁 (1)当小强9岁、10岁……a岁时,小丽多少岁岁? (2)当小丽15(a=15)岁时,小强该多少岁? (3)如果用b表示小丽的年龄,则小强的年龄是多少呢?

2017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质量检测 数学试卷 (全卷共6个大题,满分100分,80钟完卷)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 (1-5题每空1分,6、7题每题3分,8题4分,共23分) 1、250×0.38=25×___5.374÷0.34=___÷34 2、在括号里填上“>”、“<”、“=”。 1.5×0.5()1.5 1.5÷1()1.5 1.5÷0.8()1.5 3、()时=15分0.68吨=()千克 4、5.982保留一位小数约是__;保留两位小数约是__;保留整数约是_ 5、东方小学六年级有4个班,每班a人,五年级有b个班,每班45人。(1)4a+45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2)a-45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a÷45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仓库里有货物96吨,又运来12车,每车a吨,用式子表示现在仓库里货物是____吨;当a=5时,现在的货物是____吨。 7、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它的底边是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这条底上的高是____厘米。 8、(如右图)(1)在右图梯形内加一条线段, 使它成为一个平等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2)量出相关数据(取整厘米)算出梯形面积是____平方厘米。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3.25×0.46的意义是求3.25的百分之四十六是多少。() 2、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m×7.5可以简写成m7.5。() A D E 4、在右边两条平行线间,三角形ABC、

三角形DBC和三角形EBC面积相等。() 5、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B C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提示:个别不止一个答案。10分) 1、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其方法是() A、旋转 B、平移 C、旋转和平移 2、空调机厂原计划20天生产760台空调机,实际平均每天生产的台数是原 来的1.25倍,______?可以提出的问题是() A、这批空调一共有多少台? B、生产这批空调实际用了多少天? C、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台? 3、34.5除以5的商减去8与0.2的积,得多少?正确列式是() A、(34.5÷5-8)×0.2 B、34.5÷5-8×0.2 C、34.5÷(5-8 ×0.2) 4、下面各数中,有限小数是(),无限小数是() A、0.3737 B、2.0525252…… C、0.618 5、下面各式中,是方程的是() A、5×3=15 B、x+5 C、3×2+x=22 四、注意审题,认真计算(共25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1.4-0.9=3.7+6.4=4.5÷0.9=2.5×2×0.8=9÷2=0.8×60=0÷3.7=9.5÷(2.5×2)=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1)0.26×2.5+0.74×2.5+2.5 (2)18.09-7.5×(0.14+1.06)(3)9÷[(38.02+1.98)×0.5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先按整数乘法来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积的小数末尾有0的把0去掉。 2.小数乘小数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需要添0补位。积的小数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积的末尾与因数的末尾对齐) 乘法中的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3.积的近似数 (1)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首先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把保留的小数位数下一位的数字“四舍五入”(大于等于5向前一位进1,小于5舍去)。(2)进一法(3)去尾法 计算钱数时, 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 4.连乘、乘加、乘减运算顺序 (1)小数连乘,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2)乘加、乘减运算顺序: 无括号的,先算乘法,再算加减;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减法: 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 - b×c 除法: 除法性质:a÷b÷c=a÷(b×c) a÷b÷c= a÷c÷b 第二单元《位置》 1.竖排为列,横排为行。 2.列数,一般从左往右数;行数,一般从前往后数。 数列数和行数时,数的起始点和方向不要弄错。 3.数对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列在前,行在后,两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如(列数,行数)。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1)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有余数时可在余数后补0继续除。 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要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除。 (2)一个数除以小数,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法则计算。 (3)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商随着扩大或缩小。(同大同小)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或扩大,商反而扩大或缩小。(大小相反) 除法中的规律: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2.商的近似数 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3.循环小数 (1)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上述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小数和整数都按照十进制原则书写的,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乘的顺序、积的对位与进位都可以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要解决好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就行了。鉴于此,本单元的编排十分注重加强与整数乘法的练习,以便引导学生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数。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1.让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2.在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课时 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 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 小数乘整数。(教科书2~3页例1,例2,“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并体会转化是学习新知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总复习知识点 一、小数乘法和除法

1、小数乘法的意义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2、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小数除法的意义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被除数的末尾添0再继续除。 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6、循环小数的意义 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7、循环节的意义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中。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例1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①0.25104 ÷ ÷④125.625125 ??③226.80.108 ?②2.4 2.544 例2 明明和乐乐去文具店买笔芯,明明买4支黑色的和5支蓝色的,共付5元钱,乐乐买4支黑色的和6支蓝色的共付5.6元。每支黑色笔芯多少钱? 例3 7.9468保留整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德馨园小学2012年下学期集体备课记录 数学教研组

德馨园小学2012年下学期集体备课记录 数学教研组

德馨园小学2012年下学期集体备课记录 数学教研组

到仅仅依据从一个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教师还可以增加小正方体的数量,进行类似的活动,但注意数量不宜过多。 (4)做一做呈现观察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的组合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可以让学生直接判断,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实物帮助学生判断。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数学P38例1、例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2、使学生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3、能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4、学会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难点: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教具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盒子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趣感知 比赛:快速抢答。下列照片中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电话正面、上面、侧面的照片) 师:你发现什么? 同样一个物体,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形状就不一样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出示小药箱,体验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一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1)观察要求: 问题一:在你的位置观察,你看到了几个面?分别是药箱的什么面? 问题二:你能找到一个位置看见所有的面吗?(可以交换位置看看) 问题三:你最多一次能看到它的几个面? 师:在刚才的3次观察活动中,我们发现有三种不同的结果:可能看到1个面,可能看到2个面,最多可能看到3个面。请你们再看看身边的其他物体,会不会也是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呢? 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讨论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一次最少看到一个面,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画一画,分别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药箱的样子。

最新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1)第 1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景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会用正、负产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 2.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3.感受正、负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3分钟) 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与我相反”。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快速地说出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话。 1、服装店今年八月份赚了2000元。 2、我在银行存入了300元。 3、我向南走了100米。 4、零上10摄氏度。 引入谈话:在生活中,像这样意思相反的情况还真多,今天,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 二、自学例1。(10分钟) 1.自学。 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导学单: (1)3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你是怎么看的? (2)试着把这三个温度写下来,并读一读。 (3)思考:+20℃和-20℃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说说你是怎么看温度计上的气温的? (2)南京、三亚、哈尔冰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哪里的气温是零上,哪里的气温是零下? (3)你是怎么理解+20℃和-20℃的?

导学要点: 三亚的温度用正数表示,哈尔滨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3.全班交流。 导学要点: 在读出刚才三个温度时,要注意看清什么?(出示温度计课件:闪烁0℃)0℃,它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可以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可用负数表示。 +20℃表示零上20℃,温度比0℃高,-20℃表示零下20℃,温度比0℃低。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自学例2.(6分钟) 1.自学。 导学单: (1)用例1的办法表示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高度。 (2)读一读这两个数,他们分别表示比海平面高多少米或低多少米? 指导学生看懂例题中的示意图。 2.全班交流: +8844.4米和-155米的实际含义。 海平面以上高度用正数,海平面以下用负数。海平面以上高度和以下高度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学生交流把数进行分类。 如果把这5个数分分类,可以怎样分? 导学要点: 像+20、+884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2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板书课题上的负字)。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省略,但“-”一定要写。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因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讨论:你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 四、练习。(15分钟) 【基本练习】 1.第2页练一练。 点拨: 表示正数的圈里有0吗?表示负数的圈里呢?进一步明确正数、负数和0的关系。 2.练习一的第1、2题。 第1题:以0℃为标准,正数表示零上温度,负数表示零下温度。 第2题:继续强调,高于海平面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温度用负数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一、小数的乘法 (1)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①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或个位)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2)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时,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时,积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也扩大(缩小)多少倍。 (3)四舍五入后的数字末尾的0不能去掉。 小数4.7“四舍五入”前的最大两位小数是 4.74,最小是4.65 (4)简便运算: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5×4=100,125×8=1000 (5)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连乘,连加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二、位置 (1)用数对表示,先表示出几列,再表示出几行。如(3,5)表示3列5行。 (2)平移时数对中后面的数字不变。上下移动时数对中前面的数字不 变。三、小数的除法 (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①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②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③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2)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 一看---看除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 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的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三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被除数扩大(缩小)多少倍,除数不变,商扩大(缩小)多少倍。 1/4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大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大全 一、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或者S=a2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三角形的周长 =三边之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四边形内角和=360度 9、多边形内角和=(边数-2)×180 二、数量关系 1、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总产量÷数量=单产量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时间=工效工作总量÷工效=时间 5、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6、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 + 减数 7、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8、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9、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10、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三、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 1公里=1千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亩≈平方米 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体积单位: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立方米 = 1方 容积单位: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时间单位: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星期=7天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1年=4个季度 1个季度=3个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四、定义、定理、性质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a ×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a +b)×c=a×c+b×c 或者a×(b+c)=a×b+a×c 计算减法也可用 (a-b)×c=a×c -b×c 或者a×(b-c)=a×b -a×c 6、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减数的和。 a-b-c=a-(b+c) 7、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a÷b÷c=a÷(b×c) 8、除法的性质: ①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课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课 一、内容安排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应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基于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册教材也包含“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 在数与代数方面,包括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第四单元:简易方程,一共三个单元的内容。一、二单元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包含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包括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教材安排了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综合与实践)方面,教材先是结合小数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外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字的有规律排列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

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位置、多边形的面积、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时间主题活动等。 小学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安排了小学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两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学加、减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学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多边形的面积两部分内容。其中位置是在三年级下册学习了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多边形的面积主要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推导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同时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主要教学初步的概率知。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具体内容如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在“数学广角”中,通过现实生活照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然后再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探索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掷一掷”,使学生通过探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发现掷一掷背后的数学本质,培养探求真理的数学精神。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在具体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正整数)表示位置。 4.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6.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模型思想,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写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年级数学备课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备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主备人:曹瑞明个性化补充 课题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104-105页例1、例2,练习二十一第1-3题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 教学重难点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具准 备 示意图课时安 排 一课时上课时 间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那什么叫分数呢? 2.完成下列填空. 的分数单位是()里面有()个 里面有4个() 3个的和是 () 3.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怎样? 教师概括:同学们已经理解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那么分母相同的分数能不能相加减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例1. 王老师拿来一张硬纸,做数字卡片用了这张纸的,做式题卡片用了这张纸的.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分析过程(师生共同完成例1示意图) 教师提问: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计算? 学生说出:要求一共用了几分之几,就是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要用加法算. 2.整理方法. ①教师提问:应该怎样计算呢? ②学生分组讨论. ③学生汇报. 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可以把3个和2个直接加起来,是5个也就是. 教师板书: ④教师提示:观察什么没变,什么变了? 相加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没有变化,也就是分母没有变化,只是把分子加起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提高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提高练习题 一、填空。(15分) 1、13.5×0.5表示( )。 2、13.5÷0.5表示( )。 3、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 4、计算0.756÷0.18,先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倍数,将除数转化为整数,变成()÷()再计算。 5、在○里填上>、<或=。 19.7×2.6○19.7 36×0.5○36÷2 35.6○35.6÷0.25 6、1200平方米=()公顷 5.2吨=()吨()千克 1.05米=()厘米 7、一个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为1.2分米,面积是()。 8、甲、乙两辆客车同时从安阳开往郑州,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5千米。经过1.5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这道题可以先求(),再求相距多少千米,列出综合算式是(),也可以先求(),再求相距多少千米。 二判断。在正确说法的后边()里打“√”,错误说法后边的()里打“×”。(4分)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2.5×4.4可以这样简单的计算:2.5×4×0.4。() 3、5.32727…….可写作5.327。() 4、两个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添在()里。(3分) 1、3.14×102的正确的简便计算方法是()。 ①3.41×100×2 ②3.14×100+2 ③3.14×100+3.14×2 2、食堂运来10吨煤,计划烧40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这批煤现在可以烧多少天?正确的列式为:()。 ①10÷(10÷40-5) ②10000÷(10000 ÷40-5)③1000÷(40-5) 3、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5倍,高扩大5倍,面积()。 ①扩大5倍②不变③扩大25倍 四、计算。(48分) 1、直接写得数。(4分) 1.5×4= 0.12×3= 0.49÷0.7= 6.4×0.2+3.6×0.2=42÷0.6= 7 2.8÷0.8= 1.5÷30= 3×0.2×0.5= 2、用简便方法计算。(8分) 99×2.45 5.6÷1.6 1.25×32+215×9.76×0 9.85× 2.3-8.85×2.3 3、求未知数x。(6分)(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 五 4 效修 嚓

中心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积的近似值,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材紧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引导学生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突出了乘法分配率的应用和教学。在练习中设计了形式多样、与日常生活密切的实际问题和计算练习,加强训练,提髙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情分析 (1)学生己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乘法运算定律,为学生学习小数乘法奠定了认知的基础。 (2)以前的学习活动,学生的探索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进步,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基础。 (3)教学中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达是学生的学习难点,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2?3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1.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及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具准备】 将例1主题图制成课件,或用吹塑纸做好四种不同形状的风筝。 一、教学例1 (在买风筝的活动中引入小数乘整数的学习) 课件显示风筝专卖店的一角,动态、醒目地逐一闪动四种形状各异、价格不同的风筝。也可用吹塑纸剪好四种风筝一一贴在黑板上,同时标上它们的价格。 1.看图叙事导入。 2.引入付款金额的计算。 教师指着上述表格,提问:“买3个风筝(1),要多少钱呢?”请学生当一回售货员,算一算买3个风筝(1)需要的总价。 二、自主计算“3. 5元X3 =? ”,体现计算策略多样化 1.人人尝试计算。 给足时间,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经验独立算出买3个风筝(1)所需的金额。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中的不同计算思路。 2.交流、分享不同的计算智慧。 在多数学生都完成的情况下,请几位不同解题思路的学生将自己的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学生的计算思路可能有以下几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