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杠杆》导学案

合集下载

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导学案

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导学案

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几个概念,会确认并画出力臂;2.知道杠杆平衡条件;3.了解杠杆的一些应用。

自主学习一、观察教材P76图12.1-1所示的工具并想一想,它的特点是_______二、自学杠杆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___________转动的______叫杠杆。

2、五要素:支点指___________________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阻力是__________________动力臂是________到_________的距离;阻力臂是________到_________的距离。

3、观察图12.1-5 12.1-6,分别找出杠杆的五要素。

警示:不论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的力。

问题思考:杠杆必须是直的吗?_______。

支点一定在杠杆上吗?________。

三、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指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_______或_______。

问题: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呢?你的猜测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1、认真阅读课本77页“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完成“学习卡片2”。

并按照卡片上的实验步骤,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

将实验记录填写在78页实验表格内。

归纳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条件是:3、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若用F1、F2、L1、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表示为:___________思考:杠杆只能静止在水平位置吗?你能让杠杆在非水平位置平衡吗?试一试。

本实验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有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杠杆的应用学生看课本“生活中的杠杆”完成下题1、比较三种杠杆中的动力、动力臂的大小,学习三种类型的杠杆。

省力杠杆:L1>L2,省力但费距离,如(1)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费力杠杆:L1<L2,费力但省距离,如(2)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臂杠杆:L1=L2,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如(3)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同学们举例,生活中都有哪些杠杆,分别属于什么类型?有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呢?题组一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一根硬棒就是杠杆()(2)杠杆可以是直的、弯的或者其他形状的()(3)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4)动力、阻力只能分别作用在杠杆支点的两侧()2.关于力臂,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叫做动力臂B.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动力臂C.力臂一定在杠杆上D.力臂的大小不可能为零3、在①钓鱼竿②天平③羊角锤④理发剪刀⑤缝纫机踏板⑥铡刀⑦瓶盖扳子等简单的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_____,属于费力杠杆的有_____,属于等臂杠杆的有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 杠杆(第1课时)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 杠杆(第1课时)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一节 杠杆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知道杠杆的概念及杠杆的五要素,会画力臂2.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6--79的内容,我知道:1. 就是杠杆,生活中的杠杆有: 等。

2.杠杆的五要素(1) 叫做杠杆的支点,用“O ”表示(2) 叫做杠杆的动力,用F 1表示(3) 叫做杠杆的阻力,用F 2表示(4) 叫做杠杆的动力臂,用L 1表示(5) 叫做杠杆的阻力臂,用L 2表示。

二、合作探究(一)画力臂1、自学力臂的画法 (1)先根据实际情况标出杠杆的支点。

(2)再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可以向两端恰当延长)。

(3)最后通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注意:○1、力的作用线需要延长时,延长部分一定要用虚线。

○2、力臂的表示可以是实线带双箭头,也可以是虚线带大括号。

2、画出下列图中各力的力臂(二)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自学P77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我知道:(1)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 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O F 1 F 2F 2 1O 图12.1—3 图12.1--2图12.1--1(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我们要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重物时,保持______并静止时,达到平衡状态。

(3)画出图13.4—3中F1, F2的力臂,我知道图中的力臂落在杠杆上,因此我知道,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____的长度。

2.小组实验:根据教材P77的探究活动来实验,我组的实验记录如下:实验次数 1 2 3动力F1/N动力臂L1/cm动力×动力臂F1 L1/N.cm阻力F2/N阻力臂L2/cm阻力×阻力臂F2 L2/N .cm(5)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杠杆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_____。

三、牛刀小试1、如果使用撬棒的动力臂是100 cm,阻力臂是20 cm,当用60 N的动力时,能撬动重______ N的物体.2.如图所示,重为9 N的物体挂在B处,O为支点,要想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在A处施加的最小的力是_____N,方向_____.图12.1--4四、知识小结通过认真学习,我知道:(一)力臂的画法可总结为:1、定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导学案新人教版

12。

1 杠杆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知道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的计算。

(3)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

2、预习范围教材第12章1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杠杆定义:在的作用下能绕转动的硬棒。

杠杆的五要素:。

2、杠杆的平衡条件: .3、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

等臂杠杆:。

三、预习检测1、杠杆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阻力越大,动力一定越大B.阻力臂越短,动力臂一定越长C.当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一定越小D.动力臂和阻力臂一定是相互垂直的2、如右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若在两端再加1个同样的钩码,要使杠杆恢复平衡,可行的方法是()A。

左侧的钩码向左移一格,右侧的钩码不动B.左侧的钩码向左移一格,右侧钩码向右移一格C。

左侧的钩码向左移一格,右侧的钩码不动D.左侧的钩码不动,右侧钩码向右移一格3、如图,一均匀木棒支点支在中间时,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若把A 端切去一半,叠放在棒上,则木棒将( )A.A端下沉 B、B端下沉 C、木棒仍平衡 D、无法判定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下图中那个是支点?谁是动力?谁是阻力?谁是动力臂?谁是阻力臂?2、在下列的各个图中,请画出各力的力臂。

二、随堂检测1、关于力臂,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支点到动力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叫做动力臂B.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动力臂C.力臂一定在杠杆上D.力臂的大小不可能为零2、在用扳手拧生锈的螺母时,工人师傅在扳手柄上套一节铁管,这样就能比较容易地拧下螺母,这样做的物理原理是()A、减小阻力B、增大动力C、增大动力臂以增大动力D、增大动力臂减小动力3、一支刻度准确的杆秤,若换了质量较小的秤砣,用它来称量物体质量的结果( )A、比实际的大B、与实际质量相等C、比实际质量小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预习案1、C2、B3、B探究案1、B2、D3、C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12.1杠杆》导学案.doc

《12.1杠杆》导学案.doc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1. 杠杆第1课时【学习目标】1.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2.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位置。

3.能准确画出动力臂与阻力臂。

【知识链接】一个支点举起地球(一)阿基米德对于机械的研究源自于他在亚历山卓城求学时期。

有一天阿基米德在久旱的尼罗河边散步,看到农民提水浇地相当费力,经过思考之后他发明了一种利用螺旋作用在水管里旋转而把水吸上来的工具,后世的人叫它做“阿基米德螺旋提水器”,埃及一直到二千年后的现在,还有人使用这种器械。

这个工具成了后来螺旋推进器的先祖。

当时的欧洲,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一些简单机械,譬如:螺丝、滑车、杠杆、齿轮等,阿基米德花了许多时间去研究,发现了“杠杆原理”和“力矩”的观念,对于经常使用工具制作机械的阿基米德而言,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上是轻而易举的。

他自己曾说给他一个支点,他可以举起整个地球。

(不过这只是比喻)。

【学法指导】1.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2.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但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3.画力臂方法: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 虚线) ;⑶画力臂( 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⑷标力臂( 大括号) 。

(简记: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四标力臂)【温故知新】1.力的三要素是指、、。

2.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或。

3.重力的计算公式是:,重力的方向。

【探究新知】一、自主预习1.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机械,有的机械简单,有的机械复杂,不管机械是多么复杂,都可以从中找到构成它们的基本元素:、、。

自学课本P76-77 杠杆部分,完成下列问题:2.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够饶着转动,这样的就是杠杆。

3.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用符号表示;(2) 动力:杠杆转动的力;用符号表示;(3)阻力:;用符号表示;(4)动力臂:从到的距离;用符号表示;(5)阻力臂:从到的距离;用符号表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导学案第 2 页12.1杠杆学习目标:认识杠杆。

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器中识别出杠杆。

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一些应用。

学习重点:杠杆的五要素 画力臂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把实物抽象成杠杆 理解力臂的概念 自主学习:(一)认识杠杆观察教材P64图13.4-4所示的几种工具。

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 转动的 叫杠杆。

2、五要素:支点指 ;动力是 ; 阻力是 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是 到 的距离;阻力臂 是 到 的距离。

观察图13.4-4,找出杠杆的五要素。

3.一试身手:画出下面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 (简记: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温馨提示:不论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的力。

(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 杠杆只能静止在水平位置吗?2. 你能让杠杆在非水平位置平衡吗?试一试3.本实验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有什么好处呢?4.实验猜想: 。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 杠杆的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运动状态。

2. 实验条件:在静止状态下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为了方便力臂的测量,要求将杠杆调整到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力臂就可以在杠杆上直接测量了。

3. 实验设计:(1) 如右图所示,调节杠杆左(右)端的 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方向上平衡。

(2) 在调平的杠杆左侧适当位置挂上适当的钩码,钩码对杠杆的拉力记为F 1(等于钩码重力),并测量力臂L 1;然后在杠杆右侧悬挂与左侧数量不等的钩码,钩码对杠杆的拉力记为F 2,调整右侧钩码位置,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并测量出力臂L 2。

(3) 改变左右两侧钩码数量,重复实验步骤(2),将每次测量的F 1、 L 1、 F 2、 L 2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 4 )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 F 1L 1=F 2L 2例题分析: 例题:如图所示的杠杆重不计,O 为支点,AO =0.2m ,当在A 点悬吊一重6N 的物体,绳子的拉力F =3N 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图中画出拉力F 的力臂L 2,力臂L 2为多少?(三)杠杆的应用 1.分类:A 、省力杠杆:特点是: , 你能列举的生活中事例是B 、费力杠杆:特点是: , 你能列举的生活中事例是C 、等臂杠杆:特点是: , 你能列举的事例是 ,2.指出课本图13.4—4中各属于什么杠杆:甲 乙 丙 例:在①钓鱼竿②天平 ③羊角锤 ④理发剪刀 ⑤缝纫机踏板 ⑥铡刀 ⑦瓶盖扳子等简单的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 ,属于费力杠杆的有 ,属于等臂杠杆的有 .实验次数 动力F 1/N 动力臂L 1/m 阻力F 2/N阻力臂L 2/m 1 2 3第 3 页第 4 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2.1杠杆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2.1杠杆导学案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课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三种杠杆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三种杠杆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及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杠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能根据三种杠杆的概念对常用的杠杆进行归类。

【教学难点】能正确画出杠杆示意图,找出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

【教学过程】一、读中初悟1、导入部分情趣导入:两千多年前著名的学者阿基米德曾说过这样的豪言壮语:“若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可以搬动地球”,实际上阿基米德所构想的装置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械呢?2、自主探究展示让我们发挥小组的力量,共同完成自主学习的相关内容,并选派一位同学到讲台上为大家展示一下本小组的讨论和学习成果。

二、思中生成1、合作交流(完成学案中合作探究部分)小组讨论完成合作探究的相关内容,老师深入到小组中指导、引导学生完成相关内容2、小组展示(小组推荐同学展示,教师适时点评)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老师点评加分,对合作探究中的部分难点、疑惑点,老师可以高分悬赏来激励学有余力的小组进行深入的讨论学习。

三、练中拓延1、独立或合作完成拓展延伸部分采用学生回答,学生解答的联系方式,对在自主学习练习中能够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进行加分奖励!2、组间展示(学生个性独立展示,教师补充、总结)请部分小组来展示这节课学到了哪些内容,对展示的的小组进行分类式的点评加分,比如,依据导学案内容进行宣读式的展示的加1分,脱离导学案而进行的展示加2分,脱离导学案并用自己的理解进行系统的把这节课进行展示的加4分。

从而鼓励学生的参入积极性。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三种杠杆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学习重点】:能根据三种杠杆的概念对常用的杠杆进行归类。

人教版《12.1 杠杆》导学案

人教版《12.1 杠杆》导学案

一 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 果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棒就叫杠杆 1 支点:杠杆饶着转动的点,O 表示。 2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F1 表示。 3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F2 表示。 4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垂 直距离,用字母 1 表示。
5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垂 直距离,用字母 2 表示。
画图练习
2、物重 18N,挂在杠杆 B 端,如图所示,杠杆平衡,杠杆质量不计,杠杆上间隔 相等,则 A 端的力 F 至少为( )N,方向是( 中的虚线方向,仍使杠杆平衡,则 F1( )F。 3、如图,一根重为 G 的均匀木棒,能以 A 为轴自由转动,现从 B 端用一水平力 F, 缓慢将棒匀速拉起至水平位置过程中,力 F 的大小将( )填( “变大” , “变小” 或“不变” ) 。 4、如图,杠杆 AOB,O 为支点,AO:BO=1:2,乙物体密度为 2 g cm ,重量为 400N,当将乙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杠杆平衡,则甲物体重( ) 。 5、如图,O 为杠杆 AB 的支点,OA:OB=2:3,物块甲和乙分别挂在杠杆 A、B 两 端, 杠杆平衡, 已知甲、 乙两物体体积之比是 2: 1, 甲的密度 甲 6 103 kg m3 , 则乙的密度 乙 ( ) 。
注意: ⑴ 画力臂时, 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要在支点和垂足两端画上箭头。 ⑵ 若 力臂在杠杆本身上,此时力臂用大括号标出,但括号要将端点落在支点和力的作用 点上。⑶ 要用字母 1 和 2 标明动力臂和阻力臂。 2、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我们在通常情况下使用杠杆都是在杠杆平衡或非常接近平衡的时候,那么什么 样的情况是杠杆的平衡呢?这里指的平衡就是杠杆在水平位置不动。 演示实验 教材图 13—3 ㈠ 实验目的:研究杠杆在什么条件下平衡 ㈡ 实验器材:杠杆和支架、钩码、刻度尺、线 ㈢ 实验步骤: ① 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平衡。 ② 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 ③ 把支点右边的钩码重当作动力 F1 ,支点左边的钩码重当作阻力 F2 ,用刻度 尺量出动力臂 1 和阻力臂 2 ,将各数值填入表格中。 ④ 改变钩码的个数,再做两次,将结果填入表中。 ⑤ 求出各次实验中,动力x动力臂和阻力x阻力臂的值,加以比较。 实验讲解

八年级物理下册《12.1 杠杠》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2.1 杠杠》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2.1 杠杠》导学案新人教版12、1 杠杠》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杠杆。

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2、能从常见的工具中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3、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应用。

【重难点】重点:杠杆的定义及五个相关概念;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应用。

难点:力臂的定义及画力臂。

【知识回顾】1、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是:(1)(2)2、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1)(2)(3)【新课教学】阅读:课本76页第一段内容,认识古代人使用杠杆。

一、认识:杠杆及五个相关名词观看:视频“什么是杠杆”。

(完成下列填空)杠杠: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点O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支点:杠杆可以绕其的点O动力:使杠杆的力F1阻力:杠杆转动的力F2动力臂:从到的距离L1阻力臂:从到的距离L2杠杆平衡状态是指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的状态。

问题:杠杆在什么条件下才会平衡?二、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器材:杠杆、钩码、铁架台、细线、刻度尺实验步骤:1、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并静止。

2、在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设右侧钩码对杠杆的力为动力,左侧钩码对杠杆的力为阻力。

)3、改变动力、阻力的大小,调节相应的力臂,再做几次实验。

记录表格次数动力F1动力臂L1F1L1阻力F2阻力臂L2F2L21234实验结论:杠杆平衡条件是表达式练习:课本第78页的例题三、应用:生活中的杠杆观看:视频(生活中的杠杆)说明:怎样画简易的杠杆,标支点、动力、阻力,画力臂练习:画力臂,并比较力臂的长短,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得出杠杆的类型。

杠杆的类型:1、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的杠杆。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特点:省了,费了。

2、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的杠杆。

特点:省了,费了。

3、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的杠杆。

关于力臂注意以下几点:(1)力臂是指支点到力(动力或阻力)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1. 杠杆第1课时【学习目标】1.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2.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位置。

3.能准确画出动力臂与阻力臂。

【知识链接】一个支点举起地球(一)阿基米德对于机械的研究源自于他在亚历山卓城求学时期。

有一天阿基米德在久旱的尼罗河边散步,看到农民提水浇地相当费力,经过思考之后他发明了一种利用螺旋作用在水管里旋转而把水吸上来的工具,后世的人叫它做“阿基米德螺旋提水器”,埃及一直到二千年后的现在,还有人使用这种器械。

这个工具成了后来螺旋推进器的先祖。

当时的欧洲,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一些简单机械,譬如:螺丝、滑车、杠杆、齿轮等,阿基米德花了许多时间去研究,发现了“杠杆原理”和“力矩”的观念,对于经常使用工具制作机械的阿基米德而言,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上是轻而易举的。

他自己曾说给他一个支点,他可以举起整个地球。

(不过这只是比喻)。

【学法指导】1.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2.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但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3.画力臂方法: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标力臂(大括号)。

(简记: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四标力臂)【温故知新】1.力的三要素是指、、。

2.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或。

3.重力的计算公式是:,重力的方向。

【探究新知】一、自主预习1.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机械,有的机械简单,有的机械复杂,不管机械是多么复杂,都可以从中找到构成它们的基本元素:、、。

自学课本P76-77杠杆部分,完成下列问题:2.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够饶着转动,这样的就是杠杆。

3.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用符号表示;(2)动力:杠杆转动的力;用符号表示;(3)阻力:;用符号表示;(4)动力臂:从到的距离;用符号表示;(5)阻力臂:从到的距离;用符号表示。

二、合作探究(一)认识杠杆1.农民用的扁担,放在地面上,它是杠杆吗?一硬棒是杠杆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杠杆一定是直的吗?举例说明。

2.请同学们讨论,生活中哪些物品在使用时利用了杠杆,哪部分利用了杠杆?你能否举出一些杠杆例子?(二)杠杆的五要素3.请同学模拟我们祖先建造咸阳宫时利用硬木棒搬动巨大的石块、木头等重物,,如图12-1-1,认识支点O、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

4.在图12-1-2中,要把石块撬起来,你有几种方法,在图中画出不同方法的动力方向和支点位置,并画出动力臂。

5.画出图12-1-3中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6.你能总结一下做力臂的步骤吗①。

②。

③。

④。

7.老虎钳(如图12-1-4)是由几个杠杆组成的?试着找出它的支点、动力、阻力。

8.举例讨论:①动力、阻力的作用点在哪?②动力、阻力的方向有什么规律?③动力臂阻图12-1-1图12-1-2图12-1-3图12-1-4力臂都在杠杆上吗?【达标检测】 一、基础训练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一根硬棒就是杠杆 ( ) (2)杠杆可以是直的、弯的或者其他形状的 ( ) (3)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 ) (4)动力、阻力只能分别作用在杠杆支点的两侧 ( ) 2.关于力臂,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支点到动力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叫做动力臂 B.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动力臂 C.力臂一定在杠杆上D.力臂的大小不可能为零3.如图12-1-5下列测量工具没有利用杠杆的是( )A . 弹簧测力计B .杆秤C .台秤D .托盘天平 4.图12-1-6是用“瓶起子”起瓶盖的示意图。

请画出动力F 1对支点0的力臂,并画出阻力的示意图.5.如图12-1-7所示为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 为支点,F 1表示手对钓鱼竿的作用力,在图中画出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 2的力臂l 2;二、提高能力6.如图12-1-8,杠杆OB 可绕O 点转动,在力F 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画出力F 的力臂L 。

图12-1-6 图12-1-7图12-1-5图12-1-9图12-1-87.如图12-1-9所示的裁纸刀,O 为支点,画出动力F 的力臂L 。

8.在图12-1-10中:①标出支点O 的位置;②画出作用在撬棍上的力F 1的力臂。

9.如图12-1-11所示,用力F 把球滚上台阶,在图中找出支点位置并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学案整理】1. 杠杆 第2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杠杆的一些应用。

2.能按省力、费力对杠杆进行分类;3.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会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有关问题。

【知识链接】一个支点 举起地球(二)刚好海维隆王又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国王替埃及托勒密王造了一艘船,因为太大太重,船无法放进海里,国王就对阿基米德说,“你连地球都举得起来,一艘船放进海里应该没问题吧?”于是阿基米德立刻巧妙地组合各种机械,造出一架机具,在一切准备妥当后,将牵引机具的绳子交给国王,国王轻轻一拉,大船果然移动下水,国王不得不为阿基米德的天才所折服。

从这个历史记载的故事里我们可以明显的知道,阿基米德极可能是当时全世界对于机械的原理与运用,了解最透彻的人。

【学法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图12-1-10F 2F 1FG 图12-1-11【温故知新】1.杠杆的五要素是指、、、、。

2.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状态或状态。

【探究新知】一、自主预习1.杠杆平衡是指杠杆处于状态或状态。

2.通过阅读,你认为杠杆平衡条件是:。

3.学生自学课本P79页生活中的杠杆部分,并把前面接触到的杠杆分类。

杠杆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杠杆:这类杠杆的比长,它能省,却费。

我知道的这类杠杆有。

二是杠杆:这类杠杆的比短,它能省,却费。

我知道的这类杠杆有。

三是杠杆:这类杠杆的和相等,它不能省,也不费。

这类杠杆的主要代表是。

二、合作探究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①实验器材。

②设计实验③进行实验A.把杠杆用细线挂在铁架台上,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不挂钩码时在水平位置平衡。

思考: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

若杠杆的右端高则平衡螺母应该向调。

B.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平衡。

这时杠杆两端受到的作用力等于各自钩码的重力。

把支点右边的钩码重力当做动力F1,支点左边的钩码重力当做阻力F2,量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把数据填入表中。

实验次数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 /N 阻力臂l2/m123④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思考:实验过程中我们反复多次对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探究,得出结论。

这样做的目的是。

检测:在如图12-1-12所示的实验装置中:(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边下倾,这时可以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边旋一些,使杠杆水平平衡。

(2)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的点是等间距的,当图12-1-12在A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水平平衡?请设计出两种方案。

①;②。

2.生活中的杠杆(1)你见过图12-1-13各种工具吗?把它们的哪部分看作杠杆?分别画出它们的动力臂、阻力臂。

(2)比较以上杠杆中的动力、动力臂的大小,学习三种类型的杠杆杠杆类型结构特征特点应用举例省力杠杆L1>L2,F1 F2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羊角锤、、。

费力杠杆L1 L2,F1 F2____、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______等臂杠杆L1=L2,F1 F2既不_____、也不_____________(3)如图12-1-14,分析指甲剪刀有几个杠杆,分别是什么杠杆。

图12-1-14F2F2图12-1-13【达标检测】一、基础训练1.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在如图12-1-15所示位置平衡,则右侧虚线框内悬挂了_________个钩码。

2.图12-1-16是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填写字母符号),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填写字母符号)。

3.图12-1-17是人抬独轮车车把时的简化示意图,此时独轮车相当于一个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物体和车总重G为1200N,抬起车把的力F为N。

4.利用杠杆投掷石球,如图12-1-18,作用在A点的力沿时最小.已知石球重100N,OA:OB = 1 : 4,则作用在A点力的最小值为 (不计杠杆自重及摩擦).5.如图12-1-19所示的各类杠杆中,属于省距离的是A.起子B. 修树枝剪刀C.筷子D.钢丝钳6.如图12-1-20所示,在已调节水平位置平衡的杠杆的左边挂一个钩码,下列操作中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的是( )图12-1-15图12-1-16A.钓鱼竿B.道钉撬C.筷子D.钢丝图12-1-17图12-1-18图12-1-19A .在位置2挂6个相同的钩码B .在位置4挂2个相同的钩码C .在位置4挂4个相同的钩码D .在位置6挂2个相同的钩码二、提高能力7.如图12-1-21所示,是一种指甲刀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BC 是一个省力杠杆 B .D 处刀刃较薄,可以增大压力C .杠杆ABC 上有粗糙的花纹,可以减小摩擦D .指甲刀只有两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8.如图12-1-22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则( )A .左端下降B .右端下降C .仍然平衡D .无法判断9.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某同学将杠杆悬挂起来,发现杠杆的右端低,左端高,他应该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

(2)在杠杆两端挂钩码,不断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重新平衡,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次序动力F 1/N 动力臂L 1/cm阻力F 2/N 阻力臂L 2/cm1 2.0 5 1.0 102 2.0 10 2.0 10 33.0102.015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

(3)根据第2次实验数据有同学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他得出此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

【学案整理】图12-1-20图12-1-21图12-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