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环境风险评价报告

合集下载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一、引言环境风险评估是对特定项目或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本报告旨在评估xxx项目对环境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监控和管理建议。

二、项目背景xxx项目旨在建造一座新的工业区,涉及土地开发、建筑施工和生产运营等多个环节。

该项目规模庞大,若不恰当处理环境影响,可能对当地生态系统、水源和大气质量等造成负面影响。

三、环境因素评估1. 生态系统评估主要评估项目对周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包括植被破坏、动植物栖息地损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通过对现场调查和文献研究,发现项目区域存在多个濒危动植物物种和敏感生态系统。

因此,在项目进行前后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 水资源评估对项目周边水源供应和水质进行评估。

该项目可能对周边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负面影响,包括水污染和水量减少等。

在建设和运营阶段,应采取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3. 大气质量评估评估项目对大气质量的潜在影响,包括扬尘、废气排放和噪声等。

该项目可能产生大量粉尘,并释放出有害气体。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建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使用环保设备,加强废气处理和噪声控制。

四、风险评估和管理措施1. 风险评估综合考虑项目对生态系统、水资源和大气质量的影响,对潜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

在风险评估中,结合环境法规和标准,确定了各种环境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2. 管理措施基于风险评估结果,提出以下管理措施:- 在项目开始之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 建立严格的监测系统,对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及时响应可能出现的问题;- 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包括应急预案、污染物处理措施和环境培训等;- 持续改进和更新管理措施,确保符合最新的环境法规和标准。

五、结论本报告对xxx项目的环境风险进行了全面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通过合理的风险管理和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该项目有望减少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评估企业运营对环境的风险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评估企业运营对环境的风险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评估企业运营对环境的风险(正文开始)一、引言环境风险评估是一种评价企业运营对环境造成的潜在风险和影响的方法。

通过对企业的运营活动、资源利用、废物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估,可以识别潜在的环境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本报告将评估企业运营对环境的风险,以期为企业环保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企业概况1. 企业名称:XXXX公司2. 企业类型:制造业3. 企业规模:员工人数XXXX人,总资产XXXX万元4. 企业经营范围:XXXXX5. 企业地理位置:XXXX省XX市XX区三、环境风险评估1. 环境法规合规性评估根据对企业现行环境法规的分析和实地考察,确定企业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对其合规性进行评估。

通过检查企业在排放、废物管理、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履约情况,评估企业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和潜在的环境风险。

2. 环境质量评估评估企业运营对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包括大气质量、水质和土壤质量等方面。

通过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对周边居民的调查,评估企业的运营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确定潜在的环境风险。

3. 废物管理评估对企业的废物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废物的产生、收集、存储、处理和处置等环节。

通过现场调查和对废物处理设施的检查,评估企业废物管理的合规性和潜在的环境风险。

4. 资源利用评估评估企业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包括能源、水资源等方面。

通过对企业能源消耗和水资源利用情况的分析,评估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潜在的环境风险。

5. 突发事件风险评估评估企业面临的突发事件风险,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等。

通过对企业所在地的环境和历史突发事件的分析,评估企业受灾概率和潜在的环境风险。

四、风险管理建议基于对企业环境风险评估的结果,提出以下风险管理建议:1. 加强环境法规合规性管理,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确保企业运营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2. 强化废物管理,优化废物处理流程,减少废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影响。

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采用节能减排的技术和措施,降低对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

新区环境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新区环境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新区环境风险评估报告范文尊敬的领导:根据贵单位的要求,我向您提交新区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本报告旨在评估新区在不同方面的环境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以下是我对新区环境风险的评估和建议:一、大气环境风险评估:1. 新区周边有多家工业企业,其中部分企业排放有害气体。

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发现有些有害气体超过国家标准限值,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

建议加强监测和管理,并对不合格企业进行整改;同时,鼓励低碳、清洁生产,减少气体排放。

2. 新区车辆数量快速增长,交通排放成为大气环境的主要源头之一。

建议采取措施推广公共交通工具,在道路拥堵地区限制私家车进入,减少车辆尾气排放。

二、水环境风险评估:1. 新区存在水源污染风险。

建议加强水源地保护,禁止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放,实施严格的水污染排放限制标准,并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

2. 新区生活污水未经适当处理排放到河流,可能导致河水污染。

建议建设污水处理厂,加强生活污水处理,减少对河流的污染。

三、土壤环境风险评估:1. 新区存在固体废物填埋场,这些填埋场可能引起土壤污染。

建议制定废物填埋场管理办法,严禁未经处理的废物填埋,加强填埋场的监管和环境监测。

2. 新区部分工业企业存在危险废物排放和处理不当的问题,有可能造成土壤污染。

建议加强企业的环境管理,落实危险废物的分类和处置要求,加强监督检查。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风险评估:1. 新区大规模城市化建设导致生态环境破坏,许多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受到破坏。

建议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保护和恢复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和科研工作。

2. 引入外来入侵物种对本地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建议采取措施加强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控制外来入侵物种。

总结起来,新区环境风险主要涉及大气、水、土壤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为减少环境风险,应加强监测和管理,制定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推动企业清洁化生产,加强生活污水和危险废物的处理,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一、背景介绍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环境风险,我们对某地区进行了环境风险评估。

本报告旨在客观全面地评估该地区的环境风险状况,为环境保护和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二、评估目标1. 评估该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2. 识别和分析环境威胁因素;3. 评估环境风险的潜在影响;4. 提供合理的环境风险管理建议。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1. 收集该地区环境质量相关数据,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状况、土壤污染等方面;2. 对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建立相应的数据库;3. 利用适当的评估方法和模型,对环境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4. 综合各项数据和分析结果,形成综合评估报告。

四、评估结果1. 环境质量状况评估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该地区空气质量良好,水质状况普遍符合标准,但仍存在部分污染源和潜在污染风险。

土壤污染方面,整体较为严重,需要重视。

2. 环境威胁因素识别与分析在环境威胁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工业废弃物排放、水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

这些因素对环境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并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

3. 环境风险潜在影响评估在对环境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后,我们认为环境风险对该地区生态系统和公众健康造成的潜在影响具有一定严重性,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控和治理。

4. 环境风险管理建议针对所发现的环境风险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管理建议:- 建立严格的环境监测和管理制度,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 推动技术创新,提升环境保护设施的净化效率;- 完善环境法律法规,提高环境保护的法制化水平;- 加强公众环境意识和教育,促进环保行动的落实。

五、结论通过对某地区环境风险的评估,我们发现其环境质量状况较好,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潜在威胁。

采取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环境风险,确保公众的生态环境和健康安全。

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共同创造美好的环境和生活。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材料范文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材料范文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材料范文1.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某工业项目进行环境风险评估,以评估项目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潜在风险。

风险评估是为了保证项目在环境和生态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前预防和控制可能的环境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

2. 项目概述该工业项目是一家生产化工产品的企业,位于某市区域工业园区内,占地面积约50亩。

主要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储存、生产制造、废物处理等环节,预计在投产后每年将产生约1000吨的废水和2000吨的废气。

3. 方法和流程我们采用了以下步骤进行环境风险评估:3.1 现场调查首先,我们进行了对项目现场的实地调查。

通过对工厂区域的走访和观察,了解了项目的整体情况,包括设备、储存情况、废物处理设施等。

3.2 环境因素分析其次,我们对项目周边的环境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包括气象、水文地质、生态环境等。

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和实地勘查,了解了项目所处环境的特点和潜在风险。

3.3 风险识别和评估在了解项目和环境的基础上,我们对潜在的环境风险进行了识别和评估。

采用了常用的分析方法和模型,综合考虑了项目活动对大气、水体、土壤等介质的影响以及对生态系统的可能破坏,并综合评估了各项风险的严重程度。

3.4 应急响应与管理计划最后,我们针对评估出的环境风险,制定了相应的应急响应与管理计划。

该计划包括预防措施、监测与检测措施、应急响应程序等,旨在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故。

4. 环境风险评估结果4.1 水体环境风险根据评估结果显示,该项目的废水排放可能对周边水体造成一定的污染风险。

由于项目没有建设废水处理设施,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对附近的河流和地下水源造成潜在危害。

因此,我们建议在投产前建设废水处理系统,以确保废水的处理达标排放。

4.2 大气环境风险根据评估结果显示,该项目的废气排放将带来一定的大气污染风险。

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因此,在投产前必须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废气处理措施,以确保废气排放达标。

某公司环境风险评价报告

某公司环境风险评价报告

某公司环境风险评价报告一、概述本报告为某公司环境风险评价报告,旨在评估该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并提供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护公司及相关利益相关方的利益。

二、背景调查1. 公司简介:该公司是一家从事石化行业的企业,主要经营石油加工、化学品生产和销售业务。

2. 经营场所:公司位于一个工业园区内,拥有石油加工厂、化工厂和仓储设施。

三、环境评估结果1. 大气污染:石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排放物可能对周围空气质量造成影响,特别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需要加强控制。

应对措施:加强对排放源的监测和控制,确保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标准。

采用低硫燃料和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 水体污染: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可能含有有机物和重金属,若未经有效处理,可能直接排放到周边水体中,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应对措施:建立废水处理设施,采用适当的处理工艺去除有害物质,确保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定期进行监测,确保废水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3. 地下水污染:由于公司仓储设施涉及化学品储存,存在地下水污染的潜在风险。

应对措施:加强地下水监测,确保化学品储存区域的漏油、泄漏等事故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定期检测地下水质量,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4. 废弃物处理: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物,包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若处理不当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应对措施:建立完善的废弃物管理制度,包括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理。

委托专业的废物处理公司进行废弃物的处理,确保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要求。

四、风险评估和管理1. 风险评估:根据环境评估结果,对各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2. 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职责,加强环境监测和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的复查和更新。

五、结论通过对某公司环境风险的评估,发现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地下水污染和废弃物处理等潜在风险。

该公司应加强环境管理,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落实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减少环境风险对公司经营和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一、概述本环境风险评估报告是以某工业园区为对象进行的,旨在评估该园区的环境风险情况,掌握重点环境风险因素,提出环境管理建议,并对未来环境风险进行预测。

二、研究方法采用现场调研、数据收集、样本采集和实验室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该园区的环境风险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

三、环境风险因素分析1、大气环境风险因素该园区存在大量的焚烧厂和尾气排放设施,导致大气中存在严重的空气污染,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各类悬浮颗粒等。

2、水环境风险因素该园区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或间接排放,导致周边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受到污染,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

3、土地环境风险因素该园区的废弃物和污染土壤对周边土地的生态环境和土壤质量造成了威胁。

四、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得出该园区中存在的环境风险问题,并评估出各类环境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

大气环境风险等级为严重,水环境风险等级为中等,土地环境风险等级为轻微。

五、管理建议为了降低该园区环境风险,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行环保技术升级。

2、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规范企业环保行为。

3、加强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完善监管体系。

六、未来风险预测环境风险是长期存在的问题,未来该园区仍然存在各种环境风险隐患。

因此,需要持续关注,并对环境风险进行预测,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处理。

七、结论本报告通过对该工业园区环境风险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评估了各类环境风险的等级,并提出了降低环境风险的管理建议。

未来该园区仍将面临环境风险,需要持续关注和采取措施防范。

环境风险评价报告

环境风险评价报告

环境风险评价报告环境风险评价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评估环境风险,全面了解环境状况,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本次调查对某地区的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价。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包括实地考察、取样分析和数据统计等。

(一)实地考察:我们对该地区的工业区、农田、河流等进行实地考察,详细了解环境状况和潜在危险源。

(二)取样分析:我们在调查区域内进行了大量取样工作,包括土壤、水体、空气等方面,通过对样品的检测分析,得出环境污染物的含量和类型。

(三)数据统计:从相关部门和企业获取了大量的环境数据,包括各类排污数据、生态指标等。

三、环境状况评价根据实地考察和取样分析的结果,结合数据统计,对该地区的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如下:(一)水环境评价:该地区的水环境存在一定的风险。

根据取样分析结果显示,部分河流的重金属污染超过了国家标准,对水生生物造成威胁。

同时,调查发现该地区存在一些非法排污企业和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规范的问题,导致水体污染程度加剧。

(二)空气环境评价:该地区的空气质量存在一定的风险。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统计,发现该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尤其是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较高,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

此外,调查还发现该地区存在一些工业煤炭利用和燃煤锅炉等问题,加剧了空气污染风险。

(三)土壤环境评价:该地区的土壤污染问题较突出。

通过取样分析,发现某些农田的土壤中存在农药和重金属超标情况,对作物质量和农产品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

此外,实地考察还发现一些废弃工厂和化工厂的废弃物排放问题,导致周边土壤的污染风险较高。

四、环境风险评估针对以上评价结果,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的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估如下:(一)风险等级:根据评价结果和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该地区的环境风险等级为中度风险。

(二)危害范围:该地区的环境风险主要集中在工业区、农田和河流等区域,危害范围较广,涉及到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环境风险评价报告根据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原辅料理化特性和危险分析,以及《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的编制要求,公司的环境风险识别及环境风险评价结果如下。

1 环境风险识别1.1风险识别范围风险识别范围包括全厂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

(1)生产设施风险识别范围包括:全厂主要生产装置、储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工程环保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等;(2)物质风险识别范围包括:全厂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

1.2风险类型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原因,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

该公司生产过程和储存中这三种风险类型均会出现,因此考虑由此造成的污染物事故排放,不考虑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引起的事故风险。

1.3风险识别内容(1)物质危险性识别该公司所涉及到的化学品有:液氧、氮气、液氩、甲醇、氢气、盐酸、液碱、石灰粉、煤气。

对照《危险化学品名录》 (2012版),该公司涉及到的化学品中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液氧、液氩、甲醇、氢气、盐酸、液碱、煤气。

其余的化学品未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属于一般化学品。

该公司涉及的危险化学品见表1-1。

表1-1公司涉及的危险物料及储存方式①火灾爆炸危险识别燃烧爆炸危险度H计算公式为:-L){H(R式中:H —危险度;R—燃烧(爆炸)上限;L—燃烧(爆炸)下限。

危险度H值越大,表示其危险性越大。

该公司各物质火灾爆炸危险度如下表所示。

表1-2物质火灾爆炸危险度序号物料名称R L H②物质危险指数物质危险指数计算公式:物质危险指数二最大储存量/MAC(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该公司物质危险指数见表1-3。

表1-3物质危险指数③物质毒性该公司物质毒性判定见表1-4。

表1-4物质毒性各物质的物质危险指数、火灾爆炸度、物质毒性总结于表1-5表1-5物质风险识别总结从表1-7可见,甲醇、氢气、盐酸、液碱、煤气为首要危险物质。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根据物质火灾爆炸危险度和最大储存量,确定火灾爆炸因子为甲醇、氢气及煤气,根据物质危险指数及各种物质的毒性确定毒性物质主要为甲醇、盐酸、液碱及煤气。

因此确定该公司风险评价因子为甲醇、氢气、盐酸、液碱、煤气。

此外,公司有各类大气污染物通过厂区烟囱排放,主要污染物为烟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旦出现除尘器出现故障,除尘效率达不到设计要求,烟囱废气在非正常工况下排放,大气污染物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故公司废气亦作为公司风险评价因子。

(2)生产装置及生产过程潜在危险性识别①功能单元确定该公司功能单元划分见表1-6。

表1-6功能单元划分②重大危险源识别凡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性物质,且危险性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有两种情况: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单元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 q2/Q2+ q3/Q3+ ...... + qn/Qn >1式中q1, q2, q3 , qn --------- 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Q1, Q2, Q3••…,Qn ――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t 该公司危险物质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别见表1-7。

表1-7重大危险源辨识表由表1-7可知,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及《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该公司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最大可信事件预测结果2.1最大可信事故概率一般泄漏事故为主要由垫圈破损、仪表失灵、连接密封不良、泵故障、人为原因引起的管道、阀门、输送泵、反应设备等泄漏事故。

根据《化工装备事故分析与预防》一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中统计1949年〜1988年的全国化工行业事故发生情况的相关资料,目前国内的各类化工设备事故发生频率Pa分布情况见表2-1。

表2-1事故频率Pa取值表单位:次/年设备名称反应塔储槽换热器管道破裂事故频率 1.1 W-5 1.2 X0-6 5.1 X0-6 6.7 X0-6根据该公司所用物料情况及采用设备的性能分析,可能造成物料泄漏的主要部位来自储罐等。

厂区事故以煤气柜的可能泄漏影响量最大,后果最严重,风险可信度最高,其次是输送管道的可能泄漏。

煤气外泄基本事件致因与概率见表2-2-1,泄漏引发燃烧概率见表2-2-2。

表2-2-1煤气泄漏基本事件致因与概率表2-2-2煤气泄漏引发燃烧事故概率2.2 最大可信事故确定最大可信事故指在所有预测的概率不为零的事故中,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事故。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和企业生产过程情况,最大可信事件为:(1)煤气发生炉输煤干管煤气泄漏(2)炼钢废气非正常排放事故(3)冷轧薄板厂盐酸泄漏(4)制氢站甲醇储罐泄漏事故2.3 事故源项分析(1)煤气炉产生的煤气为轧钢过程中转换系统产生的产品,主要成分为:CO、CO2、N2、H2、CH4、O2 等,其中可燃成分H2、CO 含量分别约占48%、38%左右,02、CH4的含量很少,CO2、 2的含量分别占6%、6.4 %。

事故预测以煤气管道全破裂,瞬间突然释放,对环境的影响。

煤气炉输煤管道发生煤气泄漏事故时,生产阶段作业人员均在厂区内,在日常维护妥善,设备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发现煤气发生炉煤气的泄漏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考虑事故时间为10min 。

(2)炼钢废气非正常排放电炉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下降,除尘效率达不到设计要求,本次评价以除尘效率下降到90%计算。

(3)冷轧薄板厂盐酸泄漏源项分析冷轧薄板厂发生盐酸泄漏事故时,泄漏的温度、压力状态为常温常压。

生产阶段作业人员均在厂区内,在日常维护妥善,设备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发现盐酸的泄漏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考虑事故时间为10min。

盐酸在常温常压下为液态,当发生泄漏时,物料以液态形式泄漏到地面上,少量挥发到大气中。

由盐酸的理化性可知,沸点为1086C,远高于环境温度25C,因此泄漏后的盐酸不会产生闪蒸和热量蒸发这两个过程,挥发气体主要通过质量蒸发进入大气中,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

该公司泄漏物质向环境转移的方式和途径主要为:盐酸泄漏物料向大气和水体转移。

该公司泄出物质造成的环境危害类型主要有:①空气:盐酸泄漏并蒸发,污染周围大气环境。

②水体:盐酸物料泄漏,随处置废液进入水体;③其他:泄漏物质处置废物,如石灰等惰性材料。

(4)制氢站盐甲醇泄漏源项分析制氢站甲醇发生泄漏事故时,泄漏的温度、压力状态为常温常压。

生产阶段作业人员均在厂区内,在日常维护妥善,设备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发现甲醇的泄漏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考虑事故时间为10min甲醇的沸点高于环境温度,因此,泄漏后的甲醇不会产生闪蒸和热量蒸发这两个过程,挥发气体主要通过质量蒸发进入大气中,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会出现轻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等。

该公司泄漏物质向环境转移的方式和途径主要为:甲醇泄漏物料向大气和水体转移。

该公司泄出物质造成的环境危害类型主要有:①空气:甲醇泄漏并蒸发,污染周围大气环境。

②水体:甲醇物料泄漏,随处置废液进入水体;③其他:泄漏物质处置废物。

3 风险影响分析预测该公司重点考虑煤气发生炉输煤干管煤气泄漏、炼钢废气非正常排放、冷轧薄板厂盐酸泄漏事故、制氢站甲醇泄漏事故。

3.1煤气发生炉输煤干管煤气泄漏事故的影响分析 1、事故泄漏源强表3-1污染物排放量与持续时间持续时间 10min 计(采取应急措施10分钟内确保泄漏源被切断、堵漏)2、预测方法及模式式中:t i —第i 个烟团t 时刻在(x,y,0)处的浓度,Q —排放总量,mg ; u —风速,m/s ;t i —第i 个烟团的释放时刻; He —有效源高度,m ;—为x,y,z 方向的扩散参数,m ;n —烟团个数,这里假设每30s 释放一个烟团,事故期间(30min )共释放60个烟团。

3、预测结果及分析利用虚拟烟团模式计算了煤气管道爆泄漏事故最大落地浓度及出现 距离。

结果见表3-2表3-2煤气管道泄漏事故影响采用虚拟点源多烟团模式,计算公式如下:x u t t i expy znC i x, y,0,t t ii 1C i x, y,0,tt i2Qi,3/222 2 2 - exP2 x2y 22yHe 22 zC i x, y,0,tmg/m 3;稳定度项目距事故始发时间(分钟)102030由表3-2可见,煤气管道泄事故发生时,持续时间约10分钟,最大浓度出现在事故持续期间,CO最大落地浓度达到195.4017mg/m 3。

事故停止后,由于没有后续的污染物排放贡献,随着污染物向更远距离输送扩散,大气环境中污染物浓度将持续降低,在事故发生30分钟后,CO 最大落地浓度为1.0039mg/m 3。

CO车间浓度标准为30mg/m 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 CO半致死浓度为200mg/m 3(《环境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

根据预测结果:发生煤气管道爆泄事故后,CO最高浓度超过车间浓度标准的范围为排放源下风向48.3m (厂区内),CO最高浓度未超过半致死浓度,由于持续时间较短,超标范围较小,不会危及附近人员的生命。

但应特别注意厂区工作人员的安全,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撤离,确保不会对附件工作人员产生不良后果。

煤气管道爆泄事故,主要对安全方面有极大影响,对环境的影响在事故结束后的较短时间内恢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我国发病和死亡人数最多的急性职业中毒。

CO 也是许多国家引起意外生活性中毒中致死人数最多的毒物。

急性CO中毒的发生与接触CO的浓度及时间有关。

有资料证明,吸入空气中CO 浓度为268 mg/m 3共1.5h,可是人产生严重的恶心、呕吐、虚脱等症状;CO浓度达到536.2mg/m 3时,吸入超过60min可使人发生昏迷c CO浓度达到5362mg/m 3时,数分钟内可使人致死。

煤气管道爆泄事故发生时CO浓度可能在短时间达到极高值,爆泄事故发生时CO浓度超过半致死浓度的超标范围在厂区内,爆泄事故由于持续时间较短,超标范围较小,不会危及附近人员的生命。

但应特别注意厂区工作人员的安全,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撤离,确保不会对附件工作人员产生不良后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