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病例分享

合集下载

脑梗溶栓成功案例

脑梗溶栓成功案例

脑梗溶栓成功案例一、病史患者,男性,70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左侧面部麻木入院。

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明显危险因素。

二、检查1.神经影像学检查:头颅CT示右侧中大脑动脉干分叉处斑块样高密度影,提示右侧中大脑动脉干分叉处血栓形成;头颅CTA示右侧中大脑动脉干分叉处完全闭塞。

2.血液检查:D-二聚体正常;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正常;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C反应蛋白水平正常。

三、诊断患者被诊断为右侧中大脑动脉干分叉处急性闭塞性缺血性卒中。

四、治疗1.急诊介入治疗:患者被立即送往介入室进行溶栓治疗。

通过右股动脉插管,导管经颈内动脉进入右侧大脑中动脉,注入阿司匹林、替硝唑和尿激酶,成功将血栓溶解。

2.护理治疗:患者在治疗后被转入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进行密切观察。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意识状态、肢体运动情况等。

同时,给予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性护理。

五、效果1.治疗效果:患者经过介入溶栓治疗后,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头颅CT示右侧中大脑动脉干分叉处血管再通。

2.住院时间:患者住院14天,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接受了密切观察和综合性护理。

3.出院情况:患者出院时,左侧肢体无力已经恢复正常,言语能力也得到了改善。

出院时给予口服药物治疗,并安排门诊随访。

六、总结该例患者因突发中大脑动脉干分叉处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经过急诊介入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了严密的观察和综合性护理,为患者的康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该案例表明,在卒中急救中,及时、有效的介入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性护理也是十分必要的。

溶栓病例分享

溶栓病例分享
病例分享
郑州市中医院脑病一科
基本资料

患者翟XX,男,58岁
主诉:头晕伴右侧肢体活动无力2小时 现病史:2小时前休息时突然出现头晕,头昏目眩,右侧肢体无力,上
肢尚可持物,下肢行走无明显异常,当时无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
碍及肢体抽搐、四肢厥冷、项背强直等,至郑大四附院行头颅CT示: 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随后右侧肢体无力症状逐渐加重,上肢
溶栓后头颅MRI
溶栓后头颅MRA
溶栓后头颅MRA
溶栓后头颅MRA
谢谢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T:36.6℃
R:18次/分
P:69次/分
Bp:174/104mmHg

神经系统检查:高级智能正常,无失语,无构音障碍,右侧中枢性面
瘫,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右侧肢体肌张力减退,右侧肢体肌腱反射减 弱ki征
阳性。无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阴性。
不能持物,下肢不能行走,病情有加重的趋势,至我院门诊诊治,收
治我科。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差,饮食可,睡眠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有冠心病5年,间断服用麝香保心丸,平时无心慌胸闷感;否
认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病史,无手术及外伤史,否认药物过敏 史。


个人史:吸烟约40支/日,无饮酒史。
家族史:父母已故,死因不详,家族无类似疾病史。
入院急查头颅CT
入院急查头颅CT
入院急查血常规
入院急查凝血功能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中风 中经络 风痰阻络 西医诊断:1.急性脑梗死 2.高血压病3级 极高危 3.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诊疗过程

该患者男性,58岁,于2017年1月9日18时突发右侧肢体无力,20时9分由家属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病例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病例

溶栓后主要治疗
1
阿司匹林 100mg p.o Qn
氯吡格雷 75mg p.o Qd 达肝素 5000IU ih Qd
2
依那普利 12.5mg p.o bid
美托洛尔 12.5mg p.o bid 阿托伐他汀 40mg p.o Qn
3
硝酸甘油 0.3--0.9mg/h泵入
预防再次梗塞
改善预后
改善症状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溶栓病例分享
许永锋
民权县中医院ICU 2018年5月2日
患者一般情况
患者 杨某 73岁 男性 农民
入科时间:2018年3月15日13:17
主诉:
突发胸痛2小时,加重伴呼吸困难20分钟。
现病史
患者以“脑梗塞”为诊断于2018年3月12 日入我院神经内科治疗,入院查心电图无 异常,于2018年3月15日11时左右在住院 期间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痛,呈逐渐加 剧,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无放射痛,无畏寒、发热、头痛、头昏、 嗳气、反酸等不适,口服硝酸甘油及速效 救心丸后症状无缓解。
疗效评估
症状
血生化
心电图
溶栓后,患 者胸闷、胸 痛症状缓解, 心率出现再 灌注性心律 失常。
心肌酶 肌钙 蛋白峰值提 前
胸前V1-V4 导联ST段回 落,T波倒 置
心肌酶溶栓前后对比
溶栓术前 溶栓术后
心电图治疗前后对比
溶栓术前 溶栓术后Fra bibliotek结论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处理方法 有:药物保守治疗,静脉溶栓治疗,直接PCI。 溶栓治疗快速、简便,在不具备PCI条件的医院或因各 种原因使FMC(首次医疗接触)至PCI时间明显延迟时,对 有适应证的STEMI患者,静脉内溶栓仍是较好的选择。对 发病3 h内的患者,溶栓治疗的即刻疗效与直接PCI基本相 似。

脑梗塞溶栓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脑梗塞溶栓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脑梗塞溶栓病例讨论记录范文引言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疾病,是由于脑血管闭塞导致的脑组织供血不足所致。

溶栓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脑血流。

本文将讨论一名患有脑梗塞的病例,以便更好地了解溶栓治疗的应用和效果。

病例描述•患者信息:男性,63岁•主诉:突发头痛、眩晕、四肢无力•过去病史: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体格检查:血压150/90 mmHg,心率80次/分钟,意识清楚,双下肢肌力Ⅲ级,Babinski征阳性临床诊断与评估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初步诊断该患者为脑梗塞。

进一步进行辅助检查,包括头颅 CT 扫描、脑血流动力学监测和血管超声。

•头颅 CT 扫描:显示右大脑中动脉栓塞(R MCA)•脑血流动力学监测:显示右侧大脑的血流灌注减少•血管超声: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较高综合以上检查结果,确诊该患者为右脑梗塞,并判定溶栓治疗是合适的选择。

治疗方案及过程由于该患者符合溶栓治疗的适应症,决定进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溶栓治疗。

疗程如下: 1. 给予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以预防再栓塞。

2. 给予tPA的静脉溶栓治疗,根据体重和病情决定剂量。

3. 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4. 持续监测患者神经功能状态的改变和治疗效果。

5. 注意观察并治疗可能出现的溶栓后出血等并发症。

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一过性恶心、呕吐和头痛,但症状在数小时后自行缓解。

治疗效果及预后患者在治疗后神经功能逐渐恢复。

经过数日的观察和康复治疗,患者的四肢无力症状明显改善,Babinski征消失。

此外,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了康复治疗,并进行了相关药物治疗,包括抗凝治疗、抗栓治疗和维持治疗,以预防再次发作。

到出院时,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行走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恢复。

定期随访显示,患者的神经功能稳定,并未出现新的血管事件。

讨论与结论脑梗塞溶栓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恢复脑血流,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临床醒后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病例分享及要点总结

临床醒后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病例分享及要点总结

临床醒后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病例分享及要点总结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之一。

组织窗这一神经影像学概念对于脑梗死的治疗及预后非常重要,它能够揭示出大脑在缺血后的各个阶段,为我们寻找最佳溶栓治疗时机提供关键的时间参考。

病例一:患者女,48岁,主因「发现言语理解困难1小时」入院。

发病过程:∙入院前一天20:00:完全正常。

•今晨8:00:表现为醒后卒中,发现自己无法理解别人的话,沟通困难。

•今晨9:00:于我院就诊。

•今晨9:30:多模式CT评估。

•今晨9:30:颅脑MRI评估。

•今晨10:17: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通常会严格追踪时间线。

对于这位患者来说,最后一次呈现正常状态到就诊的时间已经达到13个小时,这远超过了一般规定的4.5小时溶栓时间窗。

对于醒后卒中的患者,会将从入睡至到达医院的时间纳入考虑因素。

对于本例的患者而言,这段时间大约为7小时,依然处于可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内。

患者的NIHSS评分为5(提问2+指令2+语言1)。

初步诊断后,进行多模式CT筛查,同时也进行磁共振检查。

平扫CT结果显示,由于从最后正常状态到现在已经过去十几个小时,患者已经出现了颍叶低密度区,主要影响了Wernicke区,这与她的症状相符。

接着,我们进行了CTA检查,但并未发现明显的近端大血管闭塞。

图1.多模式CT检查提示左侧颍叶稍低密度图2.颅脑CTA未见大动脉闭塞最后,完善CTP评估,清晰地呈现患者的梗死核心和缺血半暗带。

患者梗死核心和缺血半暗带区域均为I1m1,rCBF(相对脑血流量)为2.0o图3.患者CTP检查提示核心梗死区和半暗带区I1m1对醒后卒中患者,我们通常首先考虑其是否符合EXTEND标准:发病/至睡眠终点时间4.5~9小时;NIHSS评分4~26;Penumbra大于10m1;梗死核心小于70m1;Mismatch比例大于1.2。

本案例中患者在时间窗(7小时)和NIHSS评分上均满足要求。

脑梗死典型溶栓病例汇报PPT课件

脑梗死典型溶栓病例汇报PPT课件
9
临床诊断
• 初步诊断:脑梗死 • 定位:左侧大脑半球 • 定性:缺血性
依据:1.急性静态下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3.症状和体征持续一小时以上 4.头颅CT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
10
鉴别诊断
• 脑梗死与脑出血的鉴别要点:(最重要为起病状态和起病速度两条)
• 发病年龄 多为60岁以上
多为60岁以下
• 近3个月内有脑梗死或心肌梗死史,但不包括陈旧小腔隙 梗死未遗留神经功能体征
•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者 • 体检发现活动性出血或外伤的证据 • 已口服抗凝药物,且INR>1.5或48小时内接受肝素治疗 • 血小板计数低于100x10~9/L,血糖小于2.7mmol/L • 血压: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 • 妊娠 • 不合作
• 起病状态 安静或睡眠中
活动中
• 起病速度 十余小时或1-2天症状达到高峰 数十分至数小时症状 达到高峰
• 高血压史 多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多有
• 全脑症状 轻或无 打哈欠等颅压高症状
头痛、呕吐、嗜睡、
• 意识障碍 通常较轻或无
较重
• 神经体征 多为非均等性偏瘫(大脑中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多为均 等性偏瘫(基底节区)
• 2.有痛风史多年,反复多次发作痛风病史15 年,双侧腕关节、踝关节等反复多次疼痛 发作,院外服用秋水仙碱等控制。
4
一般查体
• 神志:清楚 体型:正力型
• 生命体征:体温:36.2℃

脉搏:82次/分

呼吸:20次/分

血压:172/100mmHg
• 一般内科查体:左腕关节内侧红肿、皮温 升高、压痛阳性

脑梗塞溶栓治疗病例

脑梗塞溶栓治疗病例
在进行溶栓治疗前,需排除患者存在颅内出血、近期手术或创伤 等禁忌症。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等,制定 个体化的溶栓治疗方案。
经验教训分享
早期识别与治疗
对于脑梗塞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大脑。早期识别症状并及时进行 溶栓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
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
在进行溶栓治疗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确保患者的安 全。
03
《溶栓治疗手册》
一本实用的溶栓治疗指南,提供 了关于溶栓药物、治疗方案和并 发症处理等方面的详细信息。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预后及影响因素
预后
脑梗塞的预后因梗塞部位、严重程度和治疗及时性而异。轻症患者经及时治疗后 可完全恢复,重症患者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偏瘫、失语等。
影响因素
影响脑梗塞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基础疾病、梗塞部位和大小、治疗及时性等。 年龄越大、基础疾病越多、梗塞部位越重要、梗塞面积越大,预后越差。同时, 治疗及时性也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
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对溶栓药物存在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发热等。预防措施包括详细询问患者过 敏史,进行药物过敏试验。处理策略包括立即停用溶栓药物,给予抗过敏治疗。
再灌注损伤
溶栓后血管再通,可能导致脑组织再灌注损伤,表现为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预防措施 包括控制溶栓后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给予脱水降颅压治疗。处理策略包括密切观察患 者病情变化,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团队协作与沟通
溶栓治疗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团队成员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沟通与 协作,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溶栓药物的研发与优化
目前溶栓药物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可 以研发更加高效、安全的溶栓药物。

脑梗塞溶栓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脑梗塞溶栓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脑梗塞溶栓病例讨论记录范文脑梗塞溶栓病例讨论记录病例信息:患者姓名:李某性别:男年龄:65岁主诉: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2小时病史:李某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未定期服药控制。

无其他明显疾病史。

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右侧肢体无力,TUG(Timed Up and Go)测试时间延长,言语不清。

其他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1. 头颅CT扫描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分支区域缺血灶。

2. 血常规、生化指标正常。

3.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无明显异常。

讨论过程:根据患者的主诉和体格检查结果,初步怀疑为急性脑梗塞。

为了进一步确认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了头颅CT扫描和辅助检查。

根据头颅CT扫描结果显示的左侧大脑中动脉分支区域缺血灶,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初步诊断为脑梗塞。

但是需要进一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程度,以便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在讨论过程中,我们首先考虑了溶栓治疗的可能性。

溶栓治疗是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来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从而减轻或逆转脑梗塞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

然而,我们也要考虑到溶栓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症。

对于本例患者来说,他符合以下溶栓治疗的适应证:1. 突发性神经功能缺损超过4.5小时但不超过9小时。

2. 没有明显出血倾向。

3. 没有严重高血压(收缩压小于185mmHg,舒张压小于110mmHg)。

4. 没有近期手术或创伤史。

然而,在讨论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禁忌症:1. 既往有颅内出血、胃肠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等明确出血病史。

2. 近期有颅内或脑外手术、创伤等。

3. 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

4. 严重高血压(收缩压大于185mmHg,舒张压大于110mmHg)。

综合考虑患者的适应证和禁忌症,我们决定为患者进行溶栓治疗。

我们选择了rt-PA作为溶栓药物,并按照标准剂量进行静脉注射。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变化,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栓病例介绍
病史资料

患者男性,66岁

主诉: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2.5小时 发病时间:2013年09月20日11:00 到院时间: 2013年09月20日14:00
主要临床表现 :2.5小时前活动中出现左侧肢 体无力,伴言语不清

病史资料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口服硝苯地平缓 释片10mg,日一次,自诉平素血压控制可;否 认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个人史:无吸烟、大量饮酒史。

到院血液学及心电图检查



血常规:正常。 血生化:肝功、肾功、离子、血糖正常。 凝血:正常 ECG: 正常心电图 头13年09月20日14:50

剂量:rtPA 0.6mg/kg 患者体重85kg,使用剂量51mg,5.1mg于1min静推, 余40.9静脉泵入,15:20患者出现牙龈出血,停止 rtPA 静点。 监测血压

到院查体及神经功能评分

Bp:150/80mmHg 神经系统检查:嗜睡,构音障碍,额纹对称,双侧 瞳孔d=3mm,对光反应正常。双眼活动自如,无 复视,眼震(-),左侧鼻唇浅,伸舌左偏。左上、 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偏低,腱反射正常。左侧巴 氏征(+)。颈软,面部、肢体针刺觉正常。 NIHSS评分:7分

溶栓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

治疗前NIHSS:7分 治疗2hNIHSS:7分 治疗24hNIHSS:7分


治疗72hNIHSS:7分
随访2wNIHSS:5分
头MRI(DWI)(2013-9-23)
头MRA
其他辅助检查
生化:LDL 2.92mmol/l,TG 1.18mmol/l, CHO 4.75mmol/l,HDL 1.55mmol/l,HCY 14.1umol/l 心脏彩超:左室肥厚,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 脉增宽,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颈部血管彩超:左侧颈动脉内中膜局限性增 厚。

讨论

停止溶栓是否过于谨慎?

如果坚持溶栓结束患者所梗塞面积要小?
该患者病因及发病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