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阅读材料
三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全面)

三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全面)三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全面)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不一样的小鹿每只雄性梅花鹿都有一对美丽的鹿角,可是一只小鹿因为生病,头上的角变成了灰色,像干枯的树枝一样。
它伤心极了,心想:现在我和其他小鹿不一样了,我是一只丑小鹿了。
有一天,小鹿正在树(从丛)中睡觉,一只小鸟看到它灰色的鹿角,以为那是一(根跟)树枝,小鸟看了看四周想:要是在这儿搭个鸟窝该多好啊!于是,小鸟衔来许多干草和树枝放在小鹿的头上,不一会儿,一个漂亮又舒适的鸟窝就搭好了。
小鹿睡醒后发现自己的头上多了个鸟窝,心想:小鸟搭一个窝多不容易啊,以后我得慢慢走,别把小鸟的窝给摔坏了。
下雨了,小鹿躲到树叶下,怕把小鸟给淋湿了;天晴了,小鹿站在太阳下让小鸟把羽毛晒干。
小鸟生了好多蛋,蛋又孵化出好多小小鸟。
小小鸟学习飞翔时,有时候不小心从天上掉下来,小鹿就赶紧用鼻子接住它。
渐渐地,小小鸟长大了,小鸟和小小鸟一起衔来许多漂亮的牵牛花放在小鹿的角上。
现在小鹿更“不一样”了,因为它的灰角变成了美丽的“花角”。
1.用“√”在短文第2自然段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字。
2.在短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难过——(________)舒服——(________)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这句话把____比作_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_。
4.故事中的小鹿和其他小鹿不一样,因为(______);后来小鹿更不一样了,因为(______)A.小鹿在树丛中睡觉B.小鹿生病了,鹿角变成了灰色C.小鹿灰色的鹿角戴上了牵牛花,变漂亮了5.你喜欢故事中的小鹿吗?为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妈妈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
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因为车祸住进来的,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她一直昏迷不醒。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4篇附答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4篇附答案课外阅读第1篇马和驹有一匹可敬的老马,他失去了老伴,身边只有一个惟一的儿子和他一起生活。
老马十分疼爱他,把他带到一片草地上去抚养,那里有流水,有花卉,还有诱人的绿荫,总之,那里具有幸福生活所需的一切。
小马驹根本不把这种幸福的生活放在眼里,每天滥啃三叶草,在鲜花遍地的原野上浪费时光,毫无目的地东奔西跑,没有必要地沐浴洗澡,没感到疲劳就睡大觉。
这匹又懒又胖的小马驹对这样的生活逐渐厌烦了,对这片美丽的草地也产主了反感。
他找到父亲,对他说:“近来我的身体不舒服。
这片草地不卫生,伤害了我;这些三叶草没有香味;这里的水中带泥沙,我们在这里呼吸的空气刺激我的肺;一句话,除非我们离开这儿,不然我就要死了。
”“我亲爱的儿子,既然这有关你的生命,”他的父亲答道,“我们马上就离开这儿。
”他们说了就做——父子俩立刻出发去寻找一个新的家。
马驹听说出去旅行,高兴得嘶叫起来,而老马却不这么快乐,安样地走着,在前面领路。
他让他的孩子爬上陡峭而荒芜的高山,那山上没有牧草,就连可以充饥的东西也没有一点儿。
天快黑了,仍然没有牧草,父子便只好空着肚子躺下睡觉。
第二天,他们几乎饿得筋疲力尽了,吃到了一些长不高的灌木丛,心里十分满意。
现在小马驹不再奔跑了;又过了两天,他几乎迈了前腿就拖不动后腿了。
老马心想,现在给他的教训已经足够了,就把儿子领上了一条他不认识的路,走到半夜,又把他带回到原来的草地。
马驹一发现嫩草,就急忙地去吃。
“啊!多么绝妙的美味啊!多么好的绿草呀!”他喊起来,“哪儿来的这么甜这么嫩的东西?父亲,我们不要再往前去找了;我们别回老家去了——让我们永远留在这个可爱的地方吧,我们就在这里安家吧,哪个地方能跟这里相比呀!”他这样说着,说着,天亮了。
马驹认出了这个地方,原来这就是几天前他离开的那片草地。
他垂下了眼睛,非常羞愧。
老马温和地对他说:“我亲爱的孩子,要记住这句格言,享受太多,就会厌恶快乐;如果要得到幸福,就必需适度节制。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含答案)

阅读练习一仔细阅读文章,品味关键词句在文中的意思和作用,把握文章的内容,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生活的美好。
(一)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有一次,父亲带着我,爬上教堂高高的塔顶。
脚底下,星罗棋布的村庄环抱着罗马,如蛛网般交叉的街道,一条条通往城市广场。
“好好瞧瞧吧,亲爱的孩子,”爸爸和蔼地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一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此后,我一直把父亲的教导记在心间。
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位朋友,她的毛衣颜色很素净,却编织得极为巧妙。
“多漂亮的毛衣呀!是自己织的吗?”我问道。
“不是,”她答道,“是维黛安太太织的,她在美国学的。
”突然,我的眼睛一亮,一个大胆的念头在脑海闪现:我为什么不从毛衣入手,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呢?我画了一张黑白蝴蝶花纹的毛衣设计图,请维黛安太太先织了一件。
为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我穿着这件毛衣,参加了一个时装商人的午宴。
结果,一家大商场的经理当场就向我订购了四十件,约定两星期内交货。
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两个星期要四十件?这根本不可能!”当我站在维黛安太太面前时,她说,“你要知道,织这么一件毛衣,我几乎要花上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啊!”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
半路上,我猛然停住脚步,心想:这种毛衣虽然需要特殊技能,但在巴黎,一定还会有别的妇女会织的。
我跑回维黛安太太家,向她讲了自己的想法。
她觉得有道理。
我同维黛安太太想尽办法,终于找到了二十位心灵手巧的妇女。
两个星期以后,四十件毛衣从我新开的时装店装上开往国外的货轮。
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后来,我计划举办一次大型时装展,但在离展出只有十三天的时候,缝纫的姑娘们在另一家时装店的挑拨下跑光了。
这回该从哪儿找到一条出路呢?看来,我的时装展不得不推迟了——不然,就只有展示未缝成的衣服了。
对呀!我为什么不可以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呢?时装展如期开幕。
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花的授粉花有雌雄两种花蕊。
花要结果子,必得要雌蕊得到雄蕊的花粉才行。
有些花的雌蕊得不着花粉,就白开一场,没有结果就凋残枯死了。
有些花的雄蕊的花粉,是自动地落到本花的雌蕊上。
可是有些花却要靠外界的力量做媒介,把这花的花粉传递到那花的雌蕊上。
说是这样结成果实种子,要比较强健些呢。
所以多数花为了要得着强健的后代,使种族兴盛,都找媒人给自己做媒传递花粉。
花所请的媒人,有风,有水,有昆虫。
大概请昆虫做媒的花最多。
在昆虫媒人当中,顶顶受花欢迎、有名气的,是蜂、蝶、蛾三大望族。
花很懂得虫情世故,它知道昆虫决不肯白白地替它效劳。
它必定要备一份厚礼,才请得到媒人。
所以它特别制造了香甜的花蜜,作为酬谢媒人的筵席。
花恐怕昆虫不知道它有花蜜,还用了心计,装上艳丽的花冠,散出芬芳的香气,利用荚色芳香来招引昆虫上门。
这跟商店用大招牌、装霓虹灯招引顾客有些相像。
昆虫来到花里,就不客气地享用花备办的筵席。
吃这顿丰盛的筵席的时候,昆虫还带上一身花粉,就把花粉传送到别朵花的雌蕊上,完成它的使命。
1.花朵怎样才能结成比较强健的果实种子?说法最准确的是()A.自动落粉B.靠外界的力量传粉C.请昆虫传粉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花朵可以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帮助传粉,其中本文重点介绍的媒介是________。
3.画线句子中的“大概”一词可以去掉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去掉,显得啰唆B.不可以去掉,因为作者也不知道详情C.不可以去掉,因为下面的内容只是作者的推测,显示了语言的准确性4.短文把昆虫比成了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5.花朵为了让昆虫传粉,做了哪些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完成练习。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试题含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试题含答案小学语文三年级课外阅读一(一)战胜命运的孩子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苦万分,埋怨命运不好。
恰巧,有位老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埋怨。
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朵聋了的孩子比划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睛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了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感到耳聋反而更好。
因为它可以避免一切喧闹的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
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觉得失明反倒有利。
因为,它可以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终于成为音乐家,闻名天下。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非常激动,拉着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
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1、老人对埋怨命运不好的孩子说了哪些话,使他们开始了新的追求,用“~~”把老人的话画下来。
2、从这篇短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你有什么话要对两个美术家,音乐家说呢?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终于”写一句话。
小学阅读材料: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题及答案2(7篇)

1观日出看日出须早起。
四点钟还不到,我就起身,沿着海边的大路,向着东山走去。
我走得很快,不久,便爬上了山顶。
残(cán)云已经散尽了。
几颗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闪烁(shuò)着渐渐淡下去的光辉(huī)。
东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xiá)光。
天边的朝霞变浓变淡,粉红的颜色渐渐变为桔红,以后又变成鲜红了。
而大海和天空也像起了火似的,通红一片。
就在这时,在那水天融为一体的苍茫远方,一轮红日冉(rán)冉升起。
开始时,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一个弧(hú)形的金边儿。
但是,这金边儿很快地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
到后来,就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蹦就出了海面。
于是那辽(liáo)阔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yào)眼的金光。
1.全文有个自然段,“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光”是在第个自然段讲到的内容。
2.请在文中找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浓——()慢——()3.阅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完成下面题目。
(1)联系上下文,给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选上的在上面打√)露(露水看见显现)蹦(出跳照)(2)本自然段共有话。
第二句的意思是讲。
第七句的意思是讲。
(3)本自然段第三到第六句话合起来是在写,这几句话是按照顺序来写。
2时光老人和流浪汉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
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电子游戏中年时代打麻将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流浪汉说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已变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
路上,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玻璃球,他就觉得手痒了,也挤进去玩了起来。
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必考题)

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必考题)一、课外阅读。
天山美景七月的新疆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就是骑马上天山了。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是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般的________(冰冷凉爽)。
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________(闪耀照耀)着银光。
在那白雪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________(嫩绿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开的巨伞。
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小山坡上,有一条条________(清澈清晰)见底的小溪,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呢?1.从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到横线上。
2.用“”画出一个比喻句,并指出它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写出了天山的________。
4.细读文中画“____”的句子,判断正误。
(对的打“√”,错的打“×”)(1)这句话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 )(2)春天的花园比得过天山的美丽。
( )(3)天山比春天的花园美丽。
( )(4)这是一个反问句。
(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恰到好处的掌声一位父亲带着9岁的儿子来到北京,寻找他们的音乐梦。
为了能够留在北京,父亲费尽周折,勉强将儿子送进了一所小学。
儿子的特长是弹钢琴,父亲联系了一位有名的钢琴老师给儿子上课。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题及答案4(10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题及答案4(10篇)1、种辣椒常识课上,老师对植物的讲解,把我带到植物世界里。
听完课,我动了心,决心种点什么,仔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
回到家,我找到了两个花盆,满心欢喜地种下了辣椒籽。
下种后,我每天都要给它浇些水,盼望种子早些发芽。
一天中午,弟弟告诉我花盆里出小苗了,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只见一棵小嫩芽拱出土,又过了两天,好几棵小芽出来了。
XXX越来越多,我给小辣椒间苗,把太密的小苗小心翼翼地拔掉了一些。
到了盛夏,每株辣椒已有半尺多高了,它们的茎上都缀满了欲放的花苞,几天后,一朵朵雪白的小花,先后开放了。
大约又过了四五天,辣椒就开始结果了,出现了青绿的椭圆形的小辣椒,一个个缀在茎上,真惹人喜爱。
秋风吹进窗来,带进一股香气,辣椒开始由青变红,看上去更让人喜爱。
一个个两寸多长的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
收获的时节到了,我满怀欣喜地把成熟的辣椒一个一个摘下,竟收了小半筐。
1.找出文章中点明中心的句子,在下面画横线。
2.把文章分成三段,在段尾用“‖”表示,并写出段意。
3.读下面句子,在括号里写出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
()1②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
()2、蒙蒙的小雨蒙蒙的细雨正落着,XXX骑着自行车悠然于柏油路上。
她没有穿雨衣,因为她觉得在这样细雨中骑车很浪漫。
她望着路两边来去渐渐的行人,心想:这些人真是的,干吗要东躲西藏的。
忽然迎面一辆的士飞驰而来她猛地拐向路边但车把挂在树干上她摔倒了小妹妹没事吧一个小伙子站在她身边问道XXX 了他一眼,没有理他。
心想:谁是你的小妹妹?她一翻身想站起来,可左腿的剧痛却使她不得不重新坐在地上,她接连两次试图站起来,都没成功。
最后,只好放弃了努力。
小伙子一笑,“别逞强了,还是送你上医院吧。
”接着,拉起XXX的车子,又扶XXX坐到车架上,推起车子向医院走去。
温柔如丝的春雨淅淅沥沥地落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阅读材料(一)目录第一单元1.秋天的香味金波2.三字经(一)3.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第二单元1.苹果为秋天而低垂金波2.三字经(二)3.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第三单元1.秋姑姑圣野2.三字经(三)3.从军行(唐)王昌龄第四单元1.一天只有一次清晨(台湾)林武宪2.三字经(四)3.凉州词(唐)王之涣第五单元1.小童话邵燕祥2.三字经(五)3.秋浦歌(唐)李白第六单元1.海的女儿柯岩2.百家姓(一)3.商山早行(唐)温庭筠第七单元1.红蜻蜓金波2.百家姓(二)3.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第八单元1.小鹿金波2.百家姓(三)3.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第九单元1.纸船(印度)泰戈尔2.百家姓(四)3.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第十单元1.金色花(印度)泰戈尔2.百家姓(五)3.乌衣巷(唐)刘禹锡第十一单元1.对岸(印度)泰戈尔2.百家姓(六)3.江南春(唐)杜牧第十二单元1.榕树(印度)泰戈尔2.《笠翁对韵》(一)3.竹枝词(唐)刘禹锡第十三单元1.母亲冰心2.《笠翁对韵》(二)3.题菊花 (唐)黄巢第十四单元1.成功的花冰心2.《笠翁对韵》(三)3.今日歌(明)文嘉第十五单元1.乡愁余光中2.《笠翁对韵》(四)3.夜宿山寺(唐)李白第十六单元1.花灯金波2.《笠翁对韵》(五)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第一单元秋天的香味金波谁也说不清秋天有多少种香味,稻谷的香味?水果的香味?红叶的香味?桂花的香味?小鸟从天空飞过,翅膀上也散着香味;连我们的歌声,也带着香味,飞去又飞回。
谁也说不清秋天的那些香味,飘自什么地方,从田野飘来?从果园飘来?从森林飘来?也许是从云中飘来,每一滴雨点儿都把香味洒在大地上。
晚上,我望着一轮圆月,似乎还闻到了月亮里桂花的芬芳……【导读赏析】秋天的香味有多少种?秋天的香味从何而来?你闻到秋天的香味吗?又闻到了哪些香味呢?这些美好的问题让我们对秋天充满热爱!其实每个季节都是有味道的,只要有心,你会发现生活的无比美好!三字经(一)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①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②【导读赏析】①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②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①烟渚②,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导读赏析】①泊:停船靠岸。
②烟渚: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州。
这首诗写了江边夜景,表现了诗人的旅愁。
此诗前两句是触景生情,后两句是托景抒情。
全诗淡而有味,耐人咀嚼。
第二单元苹果为秋天而低垂金波苹果为秋天而低垂,大地向它举起酒杯,已经饮了太多的阳光,已经饮了太多的春水。
从土地诞生,又向土地复归;初生时嫩青的苦涩,已化做艳红的甜美。
【导读赏析】这首小诗为秋天而作,苹果为什么向秋天低垂?她的苦涩已化做甜美,她一定是想感谢给予自己帮助的阳光、春水、大地、秋天……细细品读也许你在成功的时候应该感谢谁呢?三字经(二)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②【导读赏析】①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②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①晴方好②,山色空蒙③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④,淡妆浓抹总相宜。
【导读赏析】①潋滟:形容水波相连,荡漾闪光。
②方好:正显得美好。
③空蒙:形容云雾迷茫,似有若无。
④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第三单元三字经(三)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①赵中令,读鲁论。
彼既仕,学且勤②【导读赏析】①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
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②宋朝时赵中令——赵普,他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学习。
秋姑姑圣野我们想起秋姑姑就想起收获我没有看见过秋姑姑但我猜秋姑姑的脸儿是红红的圆圆的胖乎乎的我没有看见过秋姑姑但我猜秋姑姑是一个画家秋姑姑一来就给果树和庄稼抹上了金黄的火红的颜色秋姑姑啊忙着呢她给所有的箩筐和麻袋都装上了饱满的粒子沉甸甸的果子果子爱嘟着嘴巴提个意见说:箩筐太小装不下!秋姑姑啊她真好她给我们送来了一阵阵凉风使得那给村里看场院的小弟弟、老奶奶们把手里的蒲扇一把,一把收起来秋姑姑啊披着露珠来到踩着霜花悄悄地走了她给我们留下了又一个丰收的喜悦【导读赏析】整首诗娓娓道来,亲切而自然,秋姑姑的美好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她披着露珠到来,又踩着霜花离去,留下了又一个丰收的喜悦。
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导读赏析】这首小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
第四单元三字经(四)披蒲编,削竹简。
彼无书,且知勉①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②【导读赏析】①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
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
他们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
②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
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
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导读赏析】凉州词:《凉州》,宫曲名,此诗用《凉州》曲调,并非歌咏凉州。
此诗经“孤城”为中心而衬以辽阔雄奇的背景。
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
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景。
诗人在进入凉州,听到哀怨的笛声后,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远戍士卒的同情。
一天只有一次清晨(台湾)林武宪号手的金喇叭已经吹起,小鸟也唱着甜美的歌儿叫你。
别再贪睡了,别再留恋着梦里。
你可知道,一个美好的日子在等着你。
花儿露出鲜艳的面孔向日出敬礼,树上的松鼠也正欢欣地跳跃。
别再贪睡了,别再留恋着梦里。
你可知道,一个清新的日子在等着你。
请记着----一天只有一次清晨,别让这可爱的时刻,像水消失里。
你,为什么不和太阳比赛早起?【导读赏析】一天只有一次清晨,我们应当学会珍惜美好的时光,做更加有意义的事情。
历代写珍惜光阴的诗歌很多,但这首小诗借用儿童的语言写得清新动人。
第五单元小童话邵燕祥在云彩的南面,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树叶说:我们想像花一样开放。
有一群花朵说:我们想像鸟一样飞翔。
有一群孔雀说:我么想像树一样成长【导读赏析】诗歌起语就把小读者从现实引发到想象中的“遥远的地方”,并在想象中完成“叶子花”、“小蝴蝶”、“孔雀杉”这些美丽形象的再创造,展开丰富的遐思。
然而诗人的用意也不仅在于此,而是继续和孩子一同展开想象的翅膀,由物及人感悟出诗意之所在。
三字经(五)犬守夜,鸡司晨。
苟不学,曷为人①蚕吐丝,蜂酿蜜。
人不学,不如物②【导读赏析】①狗在夜间会替人看守家门,鸡在每天早晨天亮时报晓,人如果不能用心学习、迷迷糊糊过日子,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
②蚕吐丝以供我们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供人们食用。
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真不如小动物。
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导读赏析】诗人写自己因愁而头发变白。
“愁”是全诗之眼。
一二句与三四句倒装。
正常的语序应是:“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经过倒装,使得形象突出鲜明。
修辞上还用了夸张、设问、借喻。
第六单元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①②,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③。
因思杜陵④梦,凫雁满回塘⑤。
【导读赏析】①动征铎(duó):震动出行的铃铛。
②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
铎:大铃。
③驿(yì)墙:驿站的墙壁。
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④杜陵:地名,这里指长安。
⑤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这首五律诗,描写了旅途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百家姓(一)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诸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导读赏析】张姓的来源:皇帝有个孙子叫“挥”。
挥发明了弓箭,于是他就担任了制造和管理的这种武器的官员,官职为弓长。
他把“弓”和“长”这两个字合在一起,作为了自己的姓氏。
海的女儿柯岩我原来以为大海全是碧蓝碧蓝的颜色,可安徒生爷爷告诉我:海的女儿那灰色的寂寞……几千年了,海的女儿,你还在岩石上哭么?让我把人间的颜色都倒进海里,带给你我们的歌和欢乐……【导读赏析】《海的女儿》这首小诗是作者为《听妈妈讲安徒生童话》这幅画所题的诗,从诗中我们可以读出了中国孩子的善良,纯真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第七单元红蜻蜓金波低低地飞,低低地飞,你这红靖蜒,你丢失了什么?飞得这样低,飞得这样低。
草坪里,铺着嫩绿。
花丛里,漫着香气。
湖面上,闪着涟漪。
红蜻蜓,你丢失了什么?是被晒干的露水,还是雨天的记忆?你也许没有找到你丢失的东西,你飞得倦了,伏在我家的竹篱上,静静地休息。
我悄悄地悄悄地走近了你,一把捏住了你透明的双翼。
天,下起了小雨,一滴,一滴,提醒着我,快快回家去!当我刚刚跑回家,窗外就下起了大雨。
我把红蜻蜓,放在绿纱窗上,它望着窗外迷迷蒙蒙的天地。
难道它还在寻找寻找它丢失的东西?妈妈,是您告诉了我,它在寻找丢失的爱,那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雨过天晴。
我推开窗子,放走了那红蜻蜓,让它飞向晴朗的天空和开花的土地……【导读赏析】《红蜻蜓》金波儿童诗中非常著名的一首,作者用孩子的语言观察着红蜻蜓,想象着红蜻蜓的内心世界,从诗的语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那颗善良美好的心灵。
百家姓(二)戚谢邹喻柏水窦章云苏潘葛奚范彭郎鲁韦昌马苗凤花方俞任袁柳酆鲍史唐【导读赏析】唐姓的来源:远古时期,尧曾在唐地一带当过部落首领,因此,尧也叫唐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