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地理word教案文档:中国的人口

合集下载

初中中国人口地理教案全册

初中中国人口地理教案全册

初中中国人口地理教案全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人口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和分布特点。

2. 掌握中国民族的分类和分布特点,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3. 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民族观。

教学内容:1. 中国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2. 中国人口分布特点3. 中国民族分类和分布特点4.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2. 提问:你们对中国人口有什么了解?中国人口有多少?二、中国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

2. 讲解中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如新中国成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等。

3. 提问:为什么中国人口增长速度这么快?三、中国人口分布特点(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2. 讲解中国人口分布的不均匀性,如东多西少的原因。

3. 提问: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四、中国民族分类和分布特点(10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民族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民族的分类和分布特点。

2. 讲解各民族的的风俗习惯,如汉族、壮族、藏族、回族等。

3. 提问: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各民族有什么特点?五、各民族的风俗习惯(10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如汉族的春节、壮族的壮族三月三、藏族的藏历新年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进对各民族的了解和尊重。

3.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民族的风俗习惯?对这些风俗习惯有什么感想?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中国人口和民族的特点。

2. 强调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民族观的重要性。

3. 提问:你们对中国人口和民族有什么看法?如何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民族观?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

2. 知识掌握程度: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回答有关中国人口和民族的问题。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中国的人口》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中国的人口》教案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教学目标1.根据图说出中国人口总数和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通过录像说出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

2.能通过调查表和国家有关人口统计表,说出中国人口素质低、即将面临人口老龄化、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与农村人口多于城市的现状。

3.根据调查表分析人口与家庭经济生活关系,分析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4.根据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5.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明确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

教学难点人口与经济发展、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谈话法,图示法,讲授法。

教学媒体录像机、投影仪、板图。

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1人口数量板书设计、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上节课内容) 二、中国人口的特点人口特点经济发展措施詈鶯f 阻碍f 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 2:人口文化素质低f 制约f 提高人口素质〔扣大教育投入〉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一促进品管理 久农村人口多于城市人口一—呂」4人口老龄化负担一增逼社会福利三、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孑巴提高人口素质-空倉①乞控制典口数量更匚环境弓巴经济发展丨TT〔可持续发展)附表 投影(1)我国各种文化程度人口比例表我国文盲半文盲占15.85%居世界第一位。

投影(2)世界主要国家每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工程师与科学家人数统计表投影(3) 城镇与农村人口比例表1996年我国城镇人口35950万人,农村人口86439万人投影(4)预测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表年份(年)200020102020203020402050比例(X)38'11.7'15.521.925.127.4投影(5)家庭调查表(学生一)犀> 翻(很.居)•.空化俶閨児君宓昵配置〔主密虫件)]如;电视机.冰尊”60rTO年代枚死机黔1沁k沟收%如宓険増Er人】:人抱收人倫收胆平■变沁人□数与宓蜃总置.经济发JS的关系相70MJt 衣文首电观机.收番机由飞元不塩朗朗63河轉.••矢盲f;爸爸45词代、居中挣3.篙电.抹箱.诜农机.音晌.元音机现人沟〔:元).300x.225jt 吗妈43its?朝中鞍英12北京居初中1家庭调查表(学生二)年龄〔率,易文犹遐度兑船妊妹人致亦険配置〔主碾大:性)〔如=电视机,冰尊”&Q卷帀年代收況机铸1均收人如蠢庭增E1尿人划枕人〔伦枚人平变〕丄□数与亦屈配賓.竪疥枝氐的关系相爷爷73-居売小学典和土怕.自廿车5元不歧75居民文肯总爸38北兗虑老高中6卷虬冰朝.;■睜托竺.自打卑理小.〔元》332X:2托元38北京居衣高中13北京展居初中1家庭调查表。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人口》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人口》教案

《中国的人口》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学会绘制和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和“人口分布图”,通过读图学会分析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的分布特点;理解我国人口增长较快所产生的问题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每幅地图,学生能从地图中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探究其形成原因。

在涉及人口增长的环节时,要求学生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在人口分布的环节,要求学生计算人口密度,以此不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还培养学生的绘图和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必要性,从而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增长速度以及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问题及基本国策。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视频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在如此广阔的土地上孕育了多少中华儿女呢?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中国的人口。

二、探究学习(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学生活动:对比分析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的面积、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师总结:俄罗斯国土面积约是我国的1.8倍,而我国人口约是俄罗斯的9.6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约是加拿大的39倍,约是美国的4.3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上名幅其实的人口大国。

多媒体出示“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图”,提出问题:人口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的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各是多少?学生读图回答:中国占世界人口的21.2%,印度占16.7%,美国占4.6%,印度尼西亚占3.5%,巴西占2.8%,俄罗斯占2.5,其他国家和地区占48.7%。

师总结: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得出我国人口的第一个特点: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八上初中地理人口教案

八上初中地理人口教案

八上初中地理人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历程,掌握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掌握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分布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图表和统计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人口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分布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的原因和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历程。

3. 案例分析:以我国为例,介绍我国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让学生掌握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分布特点。

4. 课堂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课外资料,分析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5.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掌握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分布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还要注重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的现状和特点,认识到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1.3+中国的人口+教案+2024-2025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1.3+中国的人口+教案+2024-2025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中国的人口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对应的人口政策。

2.运用人口分布图和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探究人口的变化,培养分析图表和动手绘图的能力。

3.了解我国的国情,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教学难点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施的人口国策。

教学活动设计意图课程设计新课导入播放十一黄金周,旅游景点拥挤的视频。

提问视频反映出我国人口具有什么特点。

新课教学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教师:展示“世界人口前五位国家的人口密度表”,“2010年世界人口比例”图,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归纳我国人口的特征。

学生: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为14.4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8.57%。

教师活动:读图1-9,完成活动一,感悟我国人口之多。

学生:广东省人口最多,澳门最少;世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被称为人口大国。

中国有11个省在5000万以上,5个省超过了8000万。

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教师:请同学们动动手,绘制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完成活动二。

提示: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较快。

学生:展示“人口增长曲线图”,并小组讨论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

三、人口分布疏密不均教师:引导学生在图1-10“中国人口分布图”中找到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和云南省的腾冲县,两地之间连线,小组合作找出我国人口密度在400人以上和10人以下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提示:人口密度在400人以上的省区多在黑河——腾冲线以东,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四川东部等省,人口密度在10人以下的省区多在黑河——腾冲线以西,主要集中在青海、西藏、新疆和内蒙古等省区。

直观生动的反映出我国人数量多的问题。

通过对图表的观察与分析,归纳中国人口的总量特征,加强对学生图表分析能力的训练。

绘制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分析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及未来趋势,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地理教案设计流程(精选7篇)

地理教案设计流程(精选7篇)

地理教案设计流程(精选7篇)《中国人口》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的情况。

是中国地理中非常重要的人文地理知识,是学生学好中国地理,尤其是学好我国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知识以及分区地理知识的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只有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才能合理布局工业、农业、交通和城市。

因此,学好本节教材,掌握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将为学好后面各章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2、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并简陋分析建国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原因。

3、学会制作人口增长曲线图4、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概况5、使学生明白实行____是我国的基本估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出路,也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是本节教材的重点,为我国人文地理的学习打基础。

如何交换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作图是本节的难点。

本节教材出现了四种类型的图表:如扇状统计图、柱状统计图、线状统计图、人口密度分布图,因此,如何教会分析上述图表和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是本节的难点。

四、说学情经过七年级世界地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世界地理中世界人口的学习,使学生已经具备了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等基本概念和人口分布图的阅读能力,这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八年级的学生散漫、不勤于思考和不重视地理课也将使本节课的难点突破具有一定的挑战。

五、说教法、学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创设一定的情境下,主要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加以点拨。

六、说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情境创设:第13亿个公民诞生的图片资料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中国人口》的学习新课学习:活动一感受130000000a.多媒体展示《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饼状图》,中国占21.2%b.多媒体展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图》找出5000万以上人口大省,9个。

八年级地理上册1.3中国的人口教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1.3中国的人口教案(湘教版)
中国的人口
课题:中国的人口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3.通过阅读人口统计图表和人口分布图,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提高分析图表和动手绘图的能力;
4.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
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
指导学生阅读P14正文部分。了解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
指导学生阅读P14阅读材料。讨论我国1990、2011年农村和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城镇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加。)
【中国的人口政策】
关于我国的人口国策,同学们并不陌生,但对于这个对策,我们还需要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指导学生读P15活动1宣传画。
三.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黑河——腾冲线以东、黑河——腾冲线以西
四.中国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
教学反思
【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我国目前有将近14亿人,那么人口数量是固定不变的吗?我国人口数量是如何变化的呢?
知道学生完成P12活动1,教师巡视指点。
据图、组织学生讨论我国人口变化情况。(分两段)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的速度比之前大大减缓了,但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
注: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这是控制人口的关键。
设问:(小组讨论)
1.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哪些问题?
(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数低。)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阻力?
(传统思想:多子多福、重男轻女。)
3.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有什么好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生活水平、环境质量。)

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

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

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第二节人口和民族——中国的人口厚德中学陈红梅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水平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及由此产生的人口问题;2、理解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3、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和人口分布特点;4、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制作统计图的水平。

过程与方法目标1、使用相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2、使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3、通过让学生收集计划生育标语,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和关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理解到实行计划生育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2、准确处理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树立准确的人口观;3、培养学生参与国家大事的意识和辨证思维水平。

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2、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对策。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制作统计图的水平。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教学过程:导入:在《中国的疆域》一课中我们知道了我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

那有谁知道我国的人口情况?有多少人?居世界第几位?生:我国人口已超过13亿,总数居世界第一。

一、世界人口大国师:这位同学说中国人口世界第一,到底是不是呢?下面我们用数据说话。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11页活动题1:根据表1-2,分别计算不同年份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并绘制成形象统计图。

)(知识拓展):同学们知道形象统计图有哪几种吗?生:主要有饼状图、条形图、折线图。

(根据回答,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种类,指导学生画图,对制作规范的实行展示)(学生亲手制作统计图,掌握制作方法和技巧,并在自己制作的图中找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结论: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总数一直处于世界首位,人口在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5以上。

过渡:知道了我国人口的比例,下面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五十年以来我国的人口数量。

我国已经实行了五次人口普查,请同学们根据我国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数绘制“人口数折线统计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
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
第二节人口和民族——中国的人口
厚德中学陈红梅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及由此产生的人口问题;
2、理解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
3、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和人口分布特点;
4、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制作统计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3、通过让学生收集计划生育标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关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实行计划生育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2、正确处理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3、培养学生参与国家大事的意识和辨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
2、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对策。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制作统计图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
导入:在《中国的疆域》一课中我们知道了我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

那有谁知道我国的人口情况?有多少人?居世界第几位?
生:我国人口已超过13亿,总数居世界第一。

一、世界人口大国
师:这位同学说中国人口世界第一,到底是不是呢?下面我们用数据说话。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11页活动题1:根据表1-2,分别计算不同年份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并绘制成形象统计图。


(知识拓展):同学们知道形象统计图有哪几种吗?
生:主要有饼状图、条形图、折线图。

(根据回答,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种类,指导学生画图,对制作规范的进行展示)(学生亲手制作统计图,掌握制作方法和技巧,并在自己制作的图中找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结论: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总数一直处于世界首位,人口在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5以上。

过渡:知道了我国人口的比例,下面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五十年以来我国的人口数量。

我国已经进行了五次人口普查,请同学们根据我国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数绘制“人口数折线统计图”。

(老师到学生中间指导学生画图,对制作规范的进行展示,根据折线图得出结论。


结论:
二、我国人口增长快。

我国自七十年代以来就开始了计划生育,为什么人口增长这么快,是不是计划生育没有作用?
课件展示:中国、叙利亚、阿曼三国自然增长率和年净增人口数的对比图。

1 、我国人口增长原因:人口基数大。

众多的人口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讨论:人口众多且增长迅速对我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2、我国的人口问题
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资金积累困难。

2、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压力增加。

3、对生态环境也造成巨大压力。

4、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

5、就业形势严峻,由于人口整体素质较低,结构性失业突出。

6、老年人口增多,社会负担加重。

7、流动人口增多,交通压力增加,也导致社会治安问题日益严重。

3、我国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
应,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实行计划生育
提高人口素质
过渡:人口的数量会影响经济的发展,那么人口的分布会不会对经济也产生影响呢?
三、人口分布
课件展示“中国分省区人口密度图” ,引导学生根据图例看图,思考问题:
1、人口密度如何计算?
2、从沿海到内陆人口密度有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
3、你认为人口密度的这种分布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课堂小结(略)
[教学点评]
我国的人口,是中国地理非常重要的人文地理知识,是同学们学好中国地理,尤其是学好我国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知识以及分区地理知识的基础。

本节内容是学生比较了解和熟悉的,执教老师让学生在统计、绘图等活动中认识我国的人口问题,培养学生绘制图表的能力。

特别是通过课件中三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年净增人口数统计对比图的展示,得出: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这一结论,可谓水到渠成,课堂活动学生参与度高。

本课的导入可采用视频材料,让学生对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有切身感
受,注意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关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

(如:了解家庭祖辈人口的变化,从小家延伸到国家,体会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出的意义。

)本课教材中活动的篇幅很大,许多结论可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认识(如:众多人口给中国发展带来的沉重负担),一些记忆性的知识也要在活动中得到落实。

(如:从图中观察
我国从沿海到内陆人口密度的变化,让学生自己得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多、西部少这一结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