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蓝牙技术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及现状报告

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蓝牙技术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及现状(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公司网址: 目录蓝牙技术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及现状 (3)第一节形成背景 (3)第二节发展历程 (4)第三节基本原理和特点 (6)2、呼叫过程 (6)3、数据传输 (7)4、蓝牙解决的问题 (7)5、蓝牙的解决方案 (7)(2)工作频段全球通用 (8)(3)使用方便 (8)(4)安全加密、抗干扰性强 (8)(5)多路多方向链接 (8)(6)更低碳 (8)蓝牙技术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及现状第一节形成背景“蓝牙”的形成背景是这样的:1998年5月,爱立信、诺基亚、东芝、IBM 和英特尔公司等五家著名厂商,在联合开展短程无线通信技术的标准化活动时提出了蓝牙技术,其宗旨是提供一种短距离、低成本的无线传输应用技术。
这五家厂商还成立了蓝牙特别兴趣组,以使蓝牙技术能够成为未来的无线通信标准。
芯片霸主Intel公司负责半导体芯片和传输软件的开发,爱立信负责无线射频和移动电话软件的开发,IBM和东芝负责笔记本电脑接口规格的开发。
1999年下半年,著名的业界巨头微软、摩托罗拉、三星、朗讯与蓝牙特别小组的五家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蓝牙技术推广组织,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蓝牙”热潮。
全球业界即将开发一大批蓝牙技术的应用产品,使蓝牙技术呈现出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并预示着21世纪初将迎来波澜壮阔的全球无线通信浪潮。
关于蓝牙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小故事。
“蓝牙”这名称来自10世纪的丹麦国王哈拉尔德(Harald Gormsson)的外号。
出身海盗家庭的哈拉尔德统一了北欧四分五裂的国家,成为维京王国的国王。
由于他喜欢吃蓝莓,牙齿常常被染成蓝色,而获得“蓝牙”的绰号,当时蓝莓因为颜色怪异的缘故被认为是不适合食用的东西,因此这位爱尝新的国王也成为创新与勇于尝试的象征。
1998年,爱立信公司希望无线通信技术能统一标准而取名“蓝牙”。
随着蓝牙技术由手机、游戏、耳机、便捷式电能和汽车等传统应用领域向物联网、医疗等新领域扩展,市场对低功耗的要求越来越高。
蓝牙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现状分析

蓝牙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现状分析随着智能化的进程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采用了无线通讯技术。
其中,蓝牙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就蓝牙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现状作一分析。
一、蓝牙技术的定义首先,需要明确蓝牙技术的定义。
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基于低功耗蓝牙协议(Bluetooth Low Energy,BLE)实现。
蓝牙技术可实现低速数据传输或与其他蓝牙设备进行通讯。
二、蓝牙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蓝牙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音频设备:无线耳机、音箱、汽车蓝牙音响等。
2、智能家居:智能门锁、智能灯泡、智能温控器等。
3、健康医疗:蓝牙体重秤、蓝牙血压计、智能手环等。
4、工业自动化:智能仓库管理、智能生产线等。
由于蓝牙技术的便捷性和灵活性,被广泛使用。
根据最新的报告预测,到2024年,全球蓝牙智能设备的销售量将达到40亿个。
可以看出,蓝牙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三、蓝牙技术的发展现状随着蓝牙技术的普及,其发展也不断推进。
以下是蓝牙技术的发展现状:1、低功耗技术的发展BLE是蓝牙4.0标准的一部分,主要用于低耗电设备和低功耗传感器。
BLE技术大大增强了蓝牙技术在IoT(物联网)中的地位,同时,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以及智能医疗等行业提供了更好的应用基础。
2、高速传输技术的发展4.2版本的蓝牙标准增加了低功耗感知技术,可使连接更加快速,同时还增强了保密和安全性。
在其中,高速传输技术是蓝牙技术的关键发展方向之一。
3、蓝牙5.0标准的关键推广蓝牙5.0标准提供了更好的距离范围与数据传输速度,尝试挑战Wi-Fi和NFC(近场通讯)等技术。
4、支持mesh网络蓝牙5.0开始支持Mesh网络,更多物联设备将能够实现互联和互通。
考虑到上述现状,可以预见到蓝牙技术在未来将继续发展和推广。
同样的,随着物联网等领域的不断突破、5G的普及、AI技术的进步,蓝牙技术将寻找新的机遇和应用。
四、蓝牙技术的挑战尽管蓝牙技术取得了一个不错的发展,但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蓝牙技术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及现状

蓝牙技术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及现状(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公司网址: 目录蓝牙技术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及现状 (2)第一节形成背景 (2)第二节发展历程 (3)第三节基本原理和特点 (5)2、呼叫过程 (5)3、数据传输 (5)4、蓝牙解决的问题 (6)5、蓝牙的解决方案 (6)(2)工作频段全球通用 (7)(3)使用方便 (7)(4)安全加密、抗干扰性强 (7)(5)多路多方向链接 (7)(6)更低碳 (7)1蓝牙技术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及现状第一节形成背景“蓝牙”的形成背景是这样的:1998年5月,爱立信、诺基亚、东芝、IBM 和英特尔公司等五家著名厂商,在联合开展短程无线通信技术的标准化活动时提出了蓝牙技术,其宗旨是提供一种短距离、低成本的无线传输应用技术。
这五家厂商还成立了蓝牙特别兴趣组,以使蓝牙技术能够成为未来的无线通信标准。
芯片霸主Intel公司负责半导体芯片和传输软件的开发,爱立信负责无线射频和移动电话软件的开发,IBM和东芝负责笔记本电脑接口规格的开发。
1999年下半年,著名的业界巨头微软、摩托罗拉、三星、朗讯与蓝牙特别小组的五家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蓝牙技术推广组织,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蓝牙”热潮。
全球业界即将开发一大批蓝牙技术的应用产品,使蓝牙技术呈现出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并预示着21世纪初将迎来波澜壮阔的全球无线通信浪潮。
关于蓝牙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小故事。
“蓝牙”这名称来自10世纪的丹麦国王哈拉尔德(Harald Gormsson)的外号。
出身海盗家庭的哈拉尔德统一了北欧四分五裂的国家,成为维京王国的国王。
由于他喜欢吃蓝莓,牙齿常常被染成蓝色,而获得“蓝牙”的绰号,当时蓝莓因为颜色怪异的缘故被认为是不适合食用的东西,因此这位爱尝新的国王也成为创新与勇于尝试的象征。
1998年,爱立信公司希望无线通信技术能统一标准而取名“蓝牙”。
随着蓝牙技术由手机、游戏、耳机、便捷式电能和汽车等传统应用领域向物联网、医疗等新领域扩展,市场对低功耗的要求越来越高。
蓝牙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蓝牙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蓝牙技术,作为一种无线通信技术,自诞生以来,便在多个领域展现了其独特的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深入探讨蓝牙技术的当前应用现状,分析其广泛应用的领域和案例,并展望未来蓝牙技术的发展趋势。
我们将回顾蓝牙技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其技术特点和优势。
接着,我们将关注蓝牙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实际应用,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医疗健康、汽车和工业等领域。
通过具体案例,我们将展示蓝牙技术如何提升生活质量和生产效率。
我们将展望未来蓝牙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其在物联网、可穿戴设备、5G和等新兴技术领域的融合与应用。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蓝牙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理解。
二、蓝牙技术的应用现状蓝牙技术自诞生以来,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便捷性、低成本和低功耗的特点使其在众多无线通信技术中脱颖而出。
在当前的科技环境中,蓝牙技术的应用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消费电子领域,蓝牙已成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耳机、音箱等设备的标配。
通过蓝牙技术,用户可以轻松实现音频传输、文件共享以及设备间的互联互通,无需复杂的线缆连接,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智能家居领域,蓝牙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蓝牙连接,智能家居设备可以实现与手机的无线通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家电,实现智能家居的智能化和便捷化。
蓝牙技术在智能家居安全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通过蓝牙连接的门锁、摄像头等设备,用户可以实时监控家庭安全状况。
在医疗健康领域,蓝牙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例如,通过蓝牙连接的智能手环、血压计等设备,用户可以实时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并通过手机应用获取详细的健康数据和分析。
蓝牙技术还在远程医疗、医疗设备间的数据传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蓝牙技术也被广泛应用。
通过蓝牙连接,工业设备可以实现无线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便捷性。
蓝牙技术还可以用于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为工业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蓝牙技术的发展史以及现在发展现状

蓝牙技术及其发展现状一:蓝牙的标志二:Bluetooth的背景蓝牙这项技术标准,是以公元十世纪统一了丹麦和挪威的丹麦国王Harald Blaatand (Bluetooth) II而命名的,寓意实现通讯与计算机工业的无缝连接。
事实上,它很快从最初的电缆替代延伸为面向个人无线网(WPAN)的应用标准。
蓝牙技术的出现是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数据通信和移动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结果。
专家指出,现代信息社会走过了计算机时代、互联网时代,全球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已初步形成。
现代信息社会的高级阶段,应当是保证每个人、每件智能设备都能时时刻刻、随时随地、方便地连接在网络上,蓝牙技术正是面向这一目标,它定位在现代通信网络的最后10米,象一种无处不在的、数字化的神经末梢一样,把现有的各种信息化设备在近距离内连接起来。
三:Bluetooth的技术特点简单地说,蓝牙是一种短程宽带无线电技术,是实现语音和数据无线传输的全球开放性标准。
它使用跳频扩谱(FHSS)、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等先进技术,在小范围内建立多种通信与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
Bluetooth的主要技术特点:•工作频段:2.4GHz的工科医(ISM)频段,无需申请许可证。
大多数国家使用79个频点,载频为(2402+k)MHz(k=0,1, 2…78),载频间隔1MHz。
采用TDD时分双工方式。
•传输速率:1Mb/s。
•调试方式:BT=0.5的GFSK调制,调制指数为0.28-0.35。
•采用跳频技术:跳频速率为1600跳/秒,在建链时(包括寻呼和查询)提高为3200跳/秒。
蓝牙通过快跳频和短分组技术减少同频干扰,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语音调制方式:连续可变斜率增量调制(CVSD,Continuous Variable Slope Delta Modulation),抗衰落性强,即使误码率达到4%,话音质量也可接受。
•支持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业务:蓝牙支持实时的同步定向联接(SCO链路)和非实时的异步不定向联接(ACL链路),前者主要传送语音等实时性强的信息,后者以数据包为主。
2024年蓝牙音箱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蓝牙音箱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蓝牙音箱是一种便携式音频设备,通过蓝牙技术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音频传输。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消费者对音频体验的需求增加,蓝牙音箱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本文将分析蓝牙音箱市场的发展现状,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蓝牙音箱市场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主要受益于移动设备市场的繁荣。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全球蓝牙音箱市场的年销售额从2017年的10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150亿美元。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200亿美元。
市场驱动因素蓝牙音箱市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多个因素的推动。
移动设备普及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普及,消费者对于便携式音频设备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蓝牙音箱作为与移动设备配合的理想选择,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之一。
便携性和多功能性蓝牙音箱具有便携性和多功能性的特点,可以携带到任何地方,并且可以连续播放音频数小时。
此外,部分蓝牙音箱还具备防水、防尘、音频解码等多项特性,满足了消费者对多样化音频需求的要求。
无线连接和易用性蓝牙技术的无线连接使得音箱与移动设备之间的连接更加简单方便,消除了传统有线连接的限制。
消费者只需简单的配对操作,即可实现音箱与移动设备的连接,进而享受音频的愉悦体验。
市场竞争格局蓝牙音箱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国际知名品牌和本土厂商。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品牌和产品类型,消费者在购买时有着多种选择。
国际品牌国际品牌如JBL、Bose和Sony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声誉。
这些品牌凭借其优质的音质、创新的设计和高性能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
本土品牌中国市场上涌现出了众多本土品牌,如小米、华为和亚马逊。
这些本土品牌以其良好的性价比、丰富的产品线和广泛的销售渠道在市场上积极竞争。
技术发展趋势蓝牙音箱市场在技术上也在不断演进和发展。
高音质消费者对音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音质成为市场上的一个重要竞争点。
蓝牙音箱厂商在产品设计中注重音频解码技术和音箱驱动单元等方面的提升,以提供更好的音质体验。
蓝牙耳机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蓝牙耳机行业现状分析报告蓝牙耳机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无线科技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蓝牙耳机行业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本文将对蓝牙耳机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消费者对便捷无线音频的追求,蓝牙耳机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根据行业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蓝牙耳机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00亿美元,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
中国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二、技术创新的推动蓝牙耳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技术的不断创新。
从最初的蓝牙1.0版本到如今的蓝牙5.0版本,蓝牙耳机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同时,蓝牙耳机还引入了噪音抑制、语音助手等功能,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未来,随着5G时代的到来,蓝牙耳机行业将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三、产品多样化与差异化竞争蓝牙耳机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的多样性与差异化是市场占有率的关键因素。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款式、颜色和功能各异的蓝牙耳机,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一些品牌还通过与音乐、运动、时尚等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差异性,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四、品牌竞争的加剧蓝牙耳机行业呈现出品牌竞争激烈的特点。
一些知名品牌通过强大的研发实力、广告宣传、渠道建设等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同时,新兴品牌也通过技术创新和价格优势迅速崛起,给传统品牌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压力。
五、消费者需求多元化随着蓝牙耳机市场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元化。
除了基本的音频需求外,一些消费者还对蓝牙耳机的外观设计、舒适度、电池续航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
因此,厂商需要不断研发创新,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并提高用户体验。
六、行业发展的前景展望随着5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蓝牙耳机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5G的高速传输和低延迟将为蓝牙耳机提供更好的连接和传输质量。
蓝牙发展现状

蓝牙发展现状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个人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连接。
蓝牙技术已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在现在的市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蓝牙技术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蓝牙技术从最初的1.0版本,发展到了现在的5.0版本,每个版本都在传输速度和连接稳定性方面做出了重大的改进。
目前的蓝牙5.0技术,比起以前的版本,传输速度提高了4倍,连接范围和信号强度也得到了提升。
这使得用户可以更快地传输数据,更加稳定地连接到其他设备。
其次,蓝牙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得到了扩大。
蓝牙技术最早被广泛用于耳机、音箱等个人音频设备的无线连接,但现在已经应用到了更多的领域。
例如,蓝牙技术已经被用于智能家居领域,用于控制灯光、家电等设备,并且与语音助手等智能家居设备实现互联互通。
此外,蓝牙技术还被用于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并且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用于实现车载娱乐、导航等功能。
另外,蓝牙技术在物联网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物体与物体之间连接起来,蓝牙技术作为一种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设备的连接和数据传输。
例如,蓝牙技术被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农业等各个领域,实现设备之间的互通和数据共享。
最后,蓝牙技术在安全性方面也得到了加强。
随着蓝牙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要。
为了防止蓝牙设备被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蓝牙技术的安全性进行了不断的加强。
例如,蓝牙5.0技术引入了更强的加密算法和认证机制,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总之,蓝牙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了无线通信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蓝牙技术在传输速度、应用范围、物联网应用和安全性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蓝牙技术还会有更多的发展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根据2003年蓝牙世界大会上的信息,就目前蓝牙技术的现状及发展作一探讨。
关键词:蓝牙现状发展蓝牙(Bluetooth)是由东芝、爱立信、IBM、Intel和诺基亚于1998年5月共同提出的近距离无线数字通信的技术标准。
其目标是实现最高数据传输速度1Mb/s(有效传输速度为721kb/s)、最大传输距离为10米,用户不必经过申请便可利用2.4GHz的ISM(工业、科学、医学)频带,在其上设立79个带宽为1MHz的信道,用每秒钟切换1600次的频率、滚齿方式的频谱扩散技术来实现电波的收发。
目前,蓝牙标准化集团Bluetooth SIG(特别兴趣小组)的成员企业数已达到2000家以上。
除了原创的5家厂商之外,包括康柏(Compaq)、戴尔(Dell)、摩托罗拉(Motorola)、Qualcom、BMW 及卡西欧(Casio)等均已加入,所有厂商已达成知识产权共享的协议,以推广此项技术。
在技术标准方面,蓝牙协会已在1999年7月推出Bluetooth 1.0之标准。
而我国亦至少有12家厂商、组织已加入Bluetooth国际联盟,同时国内也在1999年初成立国内的Bluetooth SIG,以促进技术引进、市场及技术资讯扩展、应用推广等工作。
1 目前蓝牙技术的现状1.1 发展迅速,应用广泛自从1998年提出蓝牙技术以来,蓝牙技术的发展异常迅速。
蓝牙Bluetooth作为一种新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受到全世界越来越多工业界生产厂家和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
成立了世界蓝牙组织Bluetooth SIG,采用技术标准公开的策略来推广蓝牙技术,现已发展成为一个相当大的工业界高新技术标准化组织,全球支持蓝牙技术的2000多家设备制造商都已经成为它的会员,一项公开的、全球统一的技术规范得到了工业界如此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在以往是罕见的。
近年来,世界上一些权威的标准化组织,也都在关注蓝牙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发展。
例如,IEEE的标准化机构,也已经成立了802.15工作组,专门关注有关蓝牙技术标准的兼容和未来的发展等问题。
IEEE 802.15.1 TG1就是讨论建立与蓝牙技术1.0版本相一致的标准;IEEE 802.15.2 TG2是探讨蓝牙如何与IEEE 802.11b无线局域网技术共存的问题;而IEEE 802.15.3 TG3则是研究未来蓝牙技术向更高速率(如10-20Mbits/s)发展的问题。
国内的一些生产厂家与研究部门也准备开始组织蓝牙技术产品的开发。
由来自国家主管部门、企业界、学术界以及研究生产机构的领导、专家、教授等权威人士发起成立的中国蓝牙技术发展与应用论坛,吸引了众多关注蓝牙技术的各界人士,还组织国内各界与世界蓝牙组织SIG的代表,就双方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并就双方今后进一步加强联系、共享蓝牙技术信息资源、共同促进蓝牙技术在中国的推广与应用等问题达成共识。
蓝牙是取代数据电缆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可以支持物体与物体之间的通信,工作频段是全球开放的2.4GHz频段,可以同时进行数据和语音传输,传输速率可达到10Mb/s,使得在其范围内的各种信息化设备都能实现无缝资源共享。
蓝牙技术的应用被认为非常广泛而且极具潜力。
它可以应用于无线设备(如PDA、手机、智能电话、无绳电话)、图像处理设备(照相机、打印机、扫描仪)、安全产品(智能卡、身份识别、票据管理、安全检查)、消费娱乐(耳机、MP3、游戏)汽车产品(GPS、ABS、动力系统、安全气袋)、家用电器(电视机、电冰箱、电烤箱、微波炉、音响、录像机)、医疗健身、建筑、玩具等领域。
蓝牙行业对于市场的持续增长感到欣慰,现在没有人再质疑它的生命力。
2002年,400余种蓝牙产品的销量总共达到了3000万件;而2003年的数字是2002年的2倍。
In-Stat/MDR公司预测,蓝牙市场的规模在2007年将膨胀到6亿件。
爱立信技术授权公司的总裁Maria Khorsand表示:“在如此艰难的经济环境下,蓝牙是少数仍在增长的产品之一”。
1.2 技术应用问题凸现虽然蓝牙技术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市场前景良好,但蓝牙技术目前的现状,特别从2003年的蓝牙世界大会所暴露的问题来看,前景仍然不容乐观。
1.2.1 蓝牙技术目前仍未获得消费者的足够认可虽然目前蓝牙技术在业界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仍未获得消费者的足够认可。
菲利浦半导体公司商业线路连接部总经理Paul Marino指出:“蓝牙行业没有清楚地告诉消费者,该技术会给他们带来什么价值。
”而TI公司的短距离无线业务部总经理Ari Rauch将蓝牙与IrDA红外规范相提并论:“尽管事实上基于IrDA的红外技术已被嵌入到各类产品中,但现今,没有人再使用Ir-DA。
”他甚至警告说:“确实,蓝牙最后有可能不会为用户提供任何价值。
”以前国内有些媒体报道存在失实现象,例如把明明是用红外技术开发的点菜机当作蓝牙技术来报道,并且以冒牌教授的名义大谈蓝牙技术的概念;另外还有一些企业把自己的其他产品也冠以“蓝牙技术”进行销售。
在进行蓝牙产品的销售过程中,没有很好地为消费者解释为什么要使用蓝牙技术,因为消费者只想使用可行的无线技术,而并不是过分关心它的类别。
例如IXI移动公司的个人移动网关(PMG)技术将有助于利用蓝牙为运营商带来价值,通过将普通的电话变成无线路由,从而可以扩大其他数据设备的使用,完全可以由个人移动网关将数据通过蓝牙转移到所谓的瘦客户终端以提高其可用性,这恰恰可以解决目前由于使用数据不方便的问题。
但同时IXI移动公司的技术似乎也并非专为蓝牙所设计,Wi-Fi和Zigbee等其他无线联网技术也可适用其架构。
2003年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五届蓝牙世界大会上,业界内部的讨论已从芯片级问题,如成本、尺寸、功耗等,转向更重要的议题,如应用、系统和易用性。
PalmSolutions Group新兴软件解决方案部经理Eric Klein表示:“过去蓝牙大会的焦点一直是芯片,但现在那已不是头号问题;目前应该是指出我们希望用蓝牙为消费者解决哪些问题的时候了。
”此届的蓝牙世界大会始终笼罩在一种低沉的气氛下,尽管蓝牙的实际应用仍在稳定的增长,甚至分析师们还表示了非常乐观的预测。
表面的数字的确值得兴奋,近两年支持蓝牙的设备已经超过4000万件,2003年甚至将超过7500万件,但真正对蓝牙功能的使用却仍微乎其微。
一项对11个欧洲国家用户调查中显示,69%的受访者没有使用蓝牙的计划,而对Wi-Fi却有超过42%的用户正在使用。
这些问题的出现,恰恰说明了消费者对蓝牙技术概念的本质还不够深入理解,蓝牙技术仍未获得消费者的足够认可。
1.2.2 蓝牙设备好卖不好用虽然蓝牙技术的出现将会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带来很大变革,人机接口会更加人性化。
目前蓝牙技术1.0的标准还只能传输1Mbit/s的语音和数据,但是2003年推出的蓝牙技术2.0标准的传输速率可达到12Mb,它还将采用智能跳频技术可以与1.0的标准兼容。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外出乘坐火车与飞机将会变得非常方便,订票、买票、检票登机等等,都会变得非常轻松自然;人们家庭中的保安系统、信息家电的遥控与使用也都会实现自动化和网络化。
这些非常美好的应用前景还需要我们做很多工作,但是蓝牙技术的发展的确能够提供这种实现的可能性,提供这样一些新的概念。
在近几年的业界共同努力下,蓝牙产品发展迅速,销售状况良好,但是大部分用户在设置和连接蓝牙设备时面临许多困难。
目前,购买了蓝牙设备的顾客首先要花几个小时的时间来研究菜单、配对蓝牙设备和设置规则,然后才能连接两个蓝牙系统,使用起来极不方便。
蓝牙业界正在探索一条新的途径,以确保消费者在购买蓝牙设备后,能够迅速地建立起蓝牙连接。
这方面,索尼公司走在了前列。
索尼公司在2003年蓝牙世界大会上推出的FEEL 专有蓝牙应用技术将能实现为索尼公司的产品之间提供蓝牙的快速方便连接,FEEL能在当手机及PDA接近个人电脑等时,在其间进行用户认证及内容传输,这大大提高了蓝牙产品的可用性。
但目前仅仅只能使用在部分索尼公司的蓝牙设备之间,要想大面积使用,尚需业界的多年努力。
总的来说,蓝牙好卖不好用是目前蓝牙设备存在的一大难题。
1.2.3 互操作性互操作性是所有通信设备的重要特性,蓝牙产品也不例外。
从理论上说只要通过了产品的一致性和互连性测试,互操作性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目前蓝牙协议许多互连测试规范尚未推出,即使推出了,其测试的完备性有个过程。
国际SIG对蓝牙互操作非常重视,因为它涉及到蓝牙产品的进一步应用,各大公司接连不断开会,进行沟通、测试、实验,目的就是使其产品相互可操作。
使用蓝牙技术的产品,由于历史和技术的原因,各自采用的CPU、操作系统、通信协议可能差别很大。
协议是在基于某一特定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开发出来的,开发出来后用于某一专用设备(如PDA、移动电话)时,由于这些设备使用的操作系统不是开发时基于的操作系统,必须做操作系统移植,而经过移植的协议栈应当保持原有的稳定性和效率。
这些问题对蓝牙特殊兴趣小组(SIC)来说,可能已经考虑到。
但有些问题的存在也可能SIG有自己的考虑,比如不采用某领域最先进的技术,是因为采用最先进技术会使成本太高,而且局部最优并不等于整体最优。
在本届蓝牙世界大会上,种类繁多的“协议子集”也是蓝牙业界内部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对许多OEM来说,为他们的每种设备选择合适的协议子集是头等重要的任务。
业界还没有就哪类产品必须支持哪些协议达成一致意见,所以要由设备制造商自己来决定。
如果一款蜂窝电话支持某种协议子集,而另PDA支持另一种协议子集,那么两者将无法进行互操作。
例如:Plam的Klein 指出,Plam支持蓝牙的20个有效子集中的3个,包括串行、目标互换和拨号网络,它们基本上都是为特定功能而度身定做的高层协议软件包。
1.2.4 蓝牙的生存在目前充满竞争的无线标准市场,要指明蓝牙的未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方面,蓝牙技术需要不断改进,以适应医疗电子、工业控制和家电自动化领域的潜在应用,另一方面,许多人警告,随着数据率的增高,蓝牙的市场定位更变得令人困惑。
在本届蓝牙世界大会上召开的研讨会揭示,蓝牙的生存将取决于它能否与其他技术共存在庞大的无线技术家族中。
本届是最后一次独立的蓝牙世界大会,2004年,蓝牙技术将被并人一个名为“无线连接世界”的新展会,该展会还将涵盖WLAN和若干其它技术。
2 蓝牙技术的发展当然,蓝牙仍然是一项发展中的技术,其应用目前应该说仍处于起步阶段,要真正达到大规模进入商用市场并在用户中普及,还有大量应用技术细节需要解决。
2.1 增加消费者的认知度作为一种近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蓝牙技术并不是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