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原子核的组成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原子核的组成共教学课件

三、原子核的组成
1.原子核的组成
质子
统称核子
中子
10-15m
质子和中子除是否带电的差异以及质量上的微 小差别外,其余性质十分相似,所以统称为核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1原子核的组成(共14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1原子核的组成(共14张PPT)
三、原子核的组成
2.对核子数、电荷数、质量数的理解 ① 核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叫核子数.
第十九章 原子核
1
原子核的组成
一、天然放射现象
1、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发现,铀 和含铀矿物都能发出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以 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版感光.
钡铀云母
翠砷铜铀矿 斜水钼铀矿
2、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发现了 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命名为钋、镭。
一、天然放射现象
3、放射性: 物质发射射线的性质叫放射性
3、 γ射线:
γ射线呈电中性,是能量很高的电磁波,波长很短, 在10-10 m以下,它的电离作用更小,但穿透能力更强,甚 至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和几十厘米厚的混凝土.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1原子核的组成(共14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1原子核的组成(共14张PPT)
二、射线到底是什么
过研究证明中子的质量和质子的质量基本相同,但 是不带电.是中性粒子.
mn 1.6749286 1027 Kg
在对各种原子核进行的实验中,发现质子和中子 是组成原子核的两种基本粒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1原子核的组成(共14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1原子核的组成(共14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1原子核的组成(共14张PPT)
1.原子核的组成
质子
统称核子
中子
10-15m
质子和中子除是否带电的差异以及质量上的微 小差别外,其余性质十分相似,所以统称为核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1原子核的组成(共14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1原子核的组成(共14张PPT)
三、原子核的组成
2.对核子数、电荷数、质量数的理解 ① 核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叫核子数.
第十九章 原子核
1
原子核的组成
一、天然放射现象
1、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发现,铀 和含铀矿物都能发出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以 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版感光.
钡铀云母
翠砷铜铀矿 斜水钼铀矿
2、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发现了 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命名为钋、镭。
一、天然放射现象
3、放射性: 物质发射射线的性质叫放射性
3、 γ射线:
γ射线呈电中性,是能量很高的电磁波,波长很短, 在10-10 m以下,它的电离作用更小,但穿透能力更强,甚 至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和几十厘米厚的混凝土.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1原子核的组成(共14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1原子核的组成(共14张PPT)
二、射线到底是什么
过研究证明中子的质量和质子的质量基本相同,但 是不带电.是中性粒子.
mn 1.6749286 1027 Kg
在对各种原子核进行的实验中,发现质子和中子 是组成原子核的两种基本粒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1原子核的组成(共14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1原子核的组成(共14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1原子核的组成(共14张PPT)
原子核的组成-课件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2/282021/2/282021/2/282021/2/28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由此式可知s与粒子进入电场的初速度v0成 正比,与粒子的荷质比q/m的平方根成反比.射线 速度约为射线的1/10,而粒子的荷质比比粒 子的荷质比要小的多,所以粒子的竖直方向位 移要大,所以③是射线的轨迹,①是射线的 轨迹.
α粒子带正电,而向A板偏移,因此A板带负 电,B板带正电.
延伸·拓展
【例3】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某放射性元素的核, 放出一个粒子,其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测 得粒子和反冲核轨道半径之比R∶r=30∶1,如图 17-2-2所示,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2/282021/2/28Sunday, February 28,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2/282021/2/282021/2/282/28/2021 10:37:35 A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2/282021/2/282021/2/28Feb-2128-Feb-21
图17-2-2
延伸·拓展
则( ) A.粒子与反冲核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反冲核的原子序数为62 C.原来放射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2 D.反冲核与α粒子的速度之比为1∶62
延伸·拓展
【解析】本题结合动量守恒、衰变方程、带电粒 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等几个知识点综合运用; 由动量守恒得:MV+mv=0,其中MV为反冲核动量, mv为粒子的动量.
要点·疑点·考 点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五章原子核1原子核的组成pptx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2.对三种射线的认识 (1)α 射线:实际上就是_氦__原__子__核___,速度可达到光速的110,其__电__离___ 作用强,穿透能力较差,在空气中只能前进几厘米,用一张纸就能把它挡 住.
(2)β射线:是高速__电__子__流__,它的速度很大,可达光速的99%,它 的穿透能力较强,电离作用较弱,很容易穿透黑纸,也能穿透几毫米厚 的___铝__板___.
(3)质量数(A):原子核的质量等于核内___质__子___和___中__子___的质量 的总和,而质子与中子的质量几乎相等,所以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单 个核子质量的整数倍,这个倍数叫作原子核的__质__量__数____.
(4)
【答案】质子数 中子数 质子数
4.同位素 具有相同的__质__子__数___而__中__子__数___不同的原子核,在元素周期表中 处于__同__一__位__置___,它们互称为同位素.例如:氢有三种同位素,分别是
本章重点 ①原子核的组成、三种射线 的本质;②衰变的基本性质,原子核的衰变 规律和半衰期;③核力、结合能与平均结合 能,质量亏损和质能方程;④核裂变与核聚 变的理解和释放核能的计算.
本章难点 ①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及半衰 期;②质能方程的理解和核能计算; ③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算核裂变与核聚变释放的核能.
1 原子核的组成
11H、21H、31H.
原子核的核子数等于质子数吗?质量数就是原子核的质量吗? 【答案】原子核的核子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原子核的质量 等于原子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质量数是将原子内所有质子和中子 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而得到的数值.
(2023 年北京海淀阶段检测)一个原子核为28130Bi,关于这
原子核的组成
高三物理原子核结构PPT优秀课件

从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中释放出来的α射线就是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在一起放出
的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的原子互称
如:
1 1
H
(氕)
2 1
H
(氘)
3 1
H
(氚)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中子的质量数与质子的相等,
都是1,中子不带电,其电荷
数为零。物理学中用符号 表示中子。
1 0
n
α射线粒子轰击铍的核反应方 程是:
9 4B4 2 e H e 0 1n 16C 2
三、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1 1
H
质子和中子统称为
1 0
n
原子核的电荷数= 质子数
原子核的质量数= 质子数 + 中子数
原子核只由质子组成的设想能够成立吗?
原子核 示意图
质量数 电荷数
钙Ca 40 20
汞Hg 200
80
在上一世纪的二十年代,卢瑟福依 据原子核的电荷数与质量数的差别,预 见到原子核中应该存在质量与质子相等 的、不带电的粒子,卢瑟福称其为中子。
直到上一世纪的三十年代,另一个 人工核反应,即用放射性元素钋发出的 α射线轰击铍,证实了中子的存在。
二、中子的发现
钋Po
铍Be
石蜡
α粒子
不可见粒子
质子
α粒子轰击铍产生的不可见粒子是什么?
对实验结果的 猜想和思考
钋
铍Be
石蜡
α
不可见
质子
粒子
查德威克对实 验结果的分析
钋
铍Be
石蜡
α
不可见
高中物理 19.1 原子核的组成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第1节 原子核的组成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放射性及放射性元素。知道三种 射线的本质及其特征。
2.了解原子核的组成,会正确书写原子核符号。 3.理解同位素的概念。 4.通过对原子核结构模型的探究,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 法。
[知识定位] 重点:1.天然放射现象。 2.三种射线的特性及本质。 3.原子核的构成。 难点:1.三种射线的本质特征和区分方法。 2.原子核的组成。
二、射线到底是什么 1.三种射线 在射线经过的空间施加磁场,射线分成三束,其中两束在 磁场中向不同的方向偏转,说明这两束是_带__电__粒__子__流___,另一 束在磁场中_不__偏__转___,说明这一束不带电,这三束射线分别叫 做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2.三种射线的比较
射线种类 实质 速度
(1)上面的印相纸有几个暗斑?各是什么射线的痕迹? (2)下面的印相纸显出一串三个暗斑,试估算中间暗斑与两 边暗斑的距离之比。
解析:(1)两个暗斑,分别是β、γ射线的痕迹,因这两种射 线穿透性强。
(2)由H=vt, s=12at2,a=qmE,所以sα∶sβ=5∶184。
答案:(1)2,分别是β、γ射线的痕迹 (2)5∶184
6. 原子核的符号
A Z
X,其中X表示元素的符号,A表示核的_质__量__数___,Z表示
核的_电__荷__数___。
7. 同位素
具有相同_质__子__数___而_中__子__数___不同的原子核,在元素周期
表中处于同一位置,它们互称为同__位__素____。
1.放射性元素发出的射线强度可以人工控制吗? 提示:不可以。放射性不受人工控制,是天然的。
2.怎样利用电场、磁场判断三种射线的性质? 提示:让偏转方向和电场方向相同,带正电;β射线偏转方 向和电场方向相反,带负电。让三种射线通过匀强磁场,则γ射 线不偏转,说明不带电;α射线和β射线可根据偏转方向和左手 定则确定带电性质。
第1节 原子核的组成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放射性及放射性元素。知道三种 射线的本质及其特征。
2.了解原子核的组成,会正确书写原子核符号。 3.理解同位素的概念。 4.通过对原子核结构模型的探究,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 法。
[知识定位] 重点:1.天然放射现象。 2.三种射线的特性及本质。 3.原子核的构成。 难点:1.三种射线的本质特征和区分方法。 2.原子核的组成。
二、射线到底是什么 1.三种射线 在射线经过的空间施加磁场,射线分成三束,其中两束在 磁场中向不同的方向偏转,说明这两束是_带__电__粒__子__流___,另一 束在磁场中_不__偏__转___,说明这一束不带电,这三束射线分别叫 做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2.三种射线的比较
射线种类 实质 速度
(1)上面的印相纸有几个暗斑?各是什么射线的痕迹? (2)下面的印相纸显出一串三个暗斑,试估算中间暗斑与两 边暗斑的距离之比。
解析:(1)两个暗斑,分别是β、γ射线的痕迹,因这两种射 线穿透性强。
(2)由H=vt, s=12at2,a=qmE,所以sα∶sβ=5∶184。
答案:(1)2,分别是β、γ射线的痕迹 (2)5∶184
6. 原子核的符号
A Z
X,其中X表示元素的符号,A表示核的_质__量__数___,Z表示
核的_电__荷__数___。
7. 同位素
具有相同_质__子__数___而_中__子__数___不同的原子核,在元素周期
表中处于同一位置,它们互称为同__位__素____。
1.放射性元素发出的射线强度可以人工控制吗? 提示:不可以。放射性不受人工控制,是天然的。
2.怎样利用电场、磁场判断三种射线的性质? 提示:让偏转方向和电场方向相同,带正电;β射线偏转方 向和电场方向相反,带负电。让三种射线通过匀强磁场,则γ射 线不偏转,说明不带电;α射线和β射线可根据偏转方向和左手 定则确定带电性质。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课件:19.1原子核的组成 (共33张PPT)

人们认识原子 核的结构就是 从天然放射性 开始的。
天然放射现象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和含 铀的矿物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以穿 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物质发射射线的性质称为 放射性.具有发射性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元素 这种自发的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做天然放射现象.
钡铀云母
放射性现象中放出的三种射线都是从放射性元素的原子 核内释放出来的,这表明原子核也有内部结构。那么原 子核内究竟还有什么结构?原子核又是又什么粒子组
成的?这就是下面继续讨论的问题。
原 子 核 的 组 成
1.质子的发现
14 7
N He O H
4 2 17 8 1 1
2.中子的发现
9 4
[后思考] β 射线的本质是高速电子流, 示波器中的阴极射线的本质也是高 速电子流,这两种射线的来源相同吗?
【提示】 不同.阴极射线的电子来源于核外电子,β 射线的电 子来源于原子核.
1896 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研究铀和含铀的矿物,发现 天然放射现象. 探讨:为什么说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具有 内部结构?
三种射线的比较法 1. 知道三种射线带电的性质, α 射线带正电、 β 射线带负电、 γ 射线不带电.α、β 是实物粒子,而 γ 射线是光子流,属于电磁 波的一种. 2.在电场或磁场中,通过其受力及运动轨迹半径的大小来 判断 α 和 β 射线,由于 γ 射线不带电,故运动轨迹仍为直线. 3.α 射线穿透能力较弱,β 射线穿透能力较强,γ 射线穿透 能力最强.
纸就能把它挡住.
高速电子流 ,它速度很大,可达光速的 99%, (2)β 射线:是____________ 电离 能力较弱,很容易穿透黑纸,也能穿透 它的穿透能力较强,______ 铝板 . 几毫米厚的______ 电磁波 ,波长很短,在 10 (3)γ 射线:呈电中性,是能量很高的_______
高中物理人教版《原子核的组成》PPT获奖课件

【名校课 堂】获 奖PPT- 高中物 理人教 版《原 子核的 组成》P PT获奖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名校课 堂】获 奖PPT- 高中物 理人教 版《原 子核的 组成》P PT获奖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二、原子核的组成 1.质子的发现(如图所示)
【名校课 堂】获 奖PPT- 高中物 理人教 版《原 子核的 组成》P PT获奖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 )
(4)在元素周期表中处在同一位置上,而质量数不同的元素叫同
√
位素。
()
【名校课 堂】获 奖PPT- 高中物 理人教 版《原 子核的 组成》P PT获奖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名校课 堂】获 奖PPT- 高中物 理人教 版《原 子核的 组成》P PT获奖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2.(多选)天然放射性物质的放射线包括三种成分,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名校课 堂】获 奖PPT- 高中物 理人教 版《原 子核的 组成》P PT获奖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名校课 堂】获 奖PPT- 高中物 理人教 版《原 子核的 组成》P PT获奖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3)γ 射线:呈电中性,是能量很高的电__磁__波__,波长很短,在 10-10 m 以下,它的电__离__作用更小,但穿透能力更强,甚至能穿透几 厘米厚的_铅_板__或几十厘米厚的混凝土。
阅读本节教材,回答第 101 页的“问题”,并梳理必要的知识 点。
教材 P101“问题”提示:1896 年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随后几年居里夫妇又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镭。科学家们用磁场和 电场揭示了射线的本质;后来,卢瑟福、查德威克通过实验发现质 子、中子,一步步揭开了原子核的秘密。
【名校课 堂】获 奖PPT- 高中物 理人教 版《原 子核的 组成》P PT获奖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二、原子核的组成 1.质子的发现(如图所示)
【名校课 堂】获 奖PPT- 高中物 理人教 版《原 子核的 组成》P PT获奖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 )
(4)在元素周期表中处在同一位置上,而质量数不同的元素叫同
√
位素。
()
【名校课 堂】获 奖PPT- 高中物 理人教 版《原 子核的 组成》P PT获奖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名校课 堂】获 奖PPT- 高中物 理人教 版《原 子核的 组成》P PT获奖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2.(多选)天然放射性物质的放射线包括三种成分,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名校课 堂】获 奖PPT- 高中物 理人教 版《原 子核的 组成》P PT获奖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名校课 堂】获 奖PPT- 高中物 理人教 版《原 子核的 组成》P PT获奖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3)γ 射线:呈电中性,是能量很高的电__磁__波__,波长很短,在 10-10 m 以下,它的电__离__作用更小,但穿透能力更强,甚至能穿透几 厘米厚的_铅_板__或几十厘米厚的混凝土。
阅读本节教材,回答第 101 页的“问题”,并梳理必要的知识 点。
教材 P101“问题”提示:1896 年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随后几年居里夫妇又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镭。科学家们用磁场和 电场揭示了射线的本质;后来,卢瑟福、查德威克通过实验发现质 子、中子,一步步揭开了原子核的秘密。
《原子核的组成》PPT课件

[关键一点] 电离就是把原子中的电子剥离原子核束缚
的过程,射线飞行中遇到原子时将部分能量转移给原子中的
电子,电子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这就是射
线的电离作用。
2024/5/22
返8 回
3.原子核的组成 (1)质子的发现:
2024/5/22
返9 回
(2)中子的发现:
2024/5/22
返10 回
-Z=226-88=138。
(2)镭核所带电荷量
Q=Ze=88×1.6×10-19 C≈1.408×10-17 C。
(3)核外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故核外电子数为88。
2024/5/22
返33 回
(4)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为洛伦兹 力,故有 qvB=mvr2,r=mqBv,两种同位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 但质量数不同,故
返11 回
[试身手·夯基础]
1.天然放射现象说明
()
A.原子不是单一的基本粒子
B.原子核不是单一的基本粒子
C.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的
D.原子是由带正电和带负电的基本粒子组成的
解析: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向外辐射出射线的现象,
这一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2024/5/22
返12 回
所以,在同样条件下 β 与 α 粒子偏移之比为
xxαβ=2ee×1/14840×11910090cc22≈38>1。
2024/5/22
返22 回
(2)在匀强磁场中:γ 射线不发生偏转,仍 做匀速直线运动,α 粒子和 β 粒子沿相反方向 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在同样条件下,β 粒子 的轨道半径小,α 粒子轨道半径大,如图 19 图19-1-2 -1-2 所示。根据 qvB=mRv2得 R=mqBv∝mq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