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鉴赏·第二章 玉器》

合集下载

中国工艺美术史玉器篇 ppt课件

中国工艺美术史玉器篇  ppt课件

红山文化
• 勾云形玉佩
红山文化
• 玉龙
红山文化
• 龙形玉璜
红山文化
• 龙形玉佩
红山文化
• 龙形佩
红山文化玉璧
• 这件红山文化玉璧方形而圆角, 器缘略有残缺,长15.9厘米、宽 14.4厘米,孔径6.4厘米,厚0.8厚 度。璧内外缘磨薄,一边有双孔, 孔间距3.2厘米。孔系对钻而成, 有移动痕迹。器身正而微凸并打 磨光滑,背面较为平整,通体素 面无纹饰,因此可称素面玉璧。 其色黄绿中泛白,且有白色絮状 物和稀疏的黑点.透明度虽不高, 其温润的玉质却让人爱不释手。 这件玉璧的玉料系岫岩透闪石玉, 是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同类形状 中最大的玉璧。其年代距今约 5000年,造型是典型的红山文化 玉璧。
中国出产玉石的地方
• 辽宁玉石有三个品种,其中两宗全国出名;一是代表我国岫岩玉鼻祖 的岫岩县玉石,简称岫玉岫岩玉呈碧绿色、绿色、淡绿色、灰色、白 色、黑灰色、花色、黄色,透明度较好。一是阜薪的玛瑙玉石。
• 新疆玉石分为和田羊脂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墨玉、黄玉等。 上品羊脂玉有两种色泽,以无瑕、点、绺的仔玉为贵。羊脂白仔玉呈 蜡质光泽,有羊油脂白状,温润宜人,多出产在新疆和田的玉龙喀什 河和喀拉喀什河流域。还有一种略带青灰色的羊脂玉,温润可人,有 强烈的蜡质感
•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玉斧
玉串饰
• 良渚文化类型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玉器代表文 化
• 北方代表:红山文化
• 南方代表:良渚文化
• 中原代表: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玉龙
• 中华第一玉龙
迄今最早的玉龙,造型 奇特
黄玉猪龙
• 红山文化玉器
猪龙同体是吉祥神, 以祈雨求丰年,浑 厚粗壮而神秘。

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 全四卷

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 全四卷

中文名称: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全四卷版本:PDF发行时间:1995年地区:大陆语言:普通话简介:作者:国家文物局主编丛书名: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是一部学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工具书,于1982年始编,1995年出版,可谓十年磨一剑。

其编委会成员及撰稿人均为国家级和省级专家中的精英。

该书总序中称,收录的五千余件藏品是从十余万件国宝级的一级品中挑选出来的,其基础之优厚、入选精品之精湛,皆可想而知。

它在各地发掘、收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专家、学者的主导作用,力求学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确保其权威性。

我们对该书的学术权威性应该表示敬慕。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为后世遗留下难以计数的历史文物,其中,拥有许多堪称鬼斧礼神工的精品。

《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从址余万件被视视为国宝的一级品中选取了五千件,以不同的质地编汇成册,供广大文物爱好者及专业考古工作者等作为参考,收藏为一体的工具书。

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金银玉石卷作者:国家文物局主编丛书名: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ISBN:9787532603787出版时间:1996-1-1页数:471纸张:铜版纸定价:458 元本书收录的珍贵文物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迄1840年鸦片战争。

精选中国大陆已发表的、可移动的藏品中著名的、有代表性的(照顾到文物的朝代、地区、民族的特点和类别)文物。

本书共收各类文物5500余件(条),插图5500余幅。

分别编为陶瓷器、青铜器、金银玉石器、书画四卷。

本卷为金银玉石器卷,共收1466件(条),插图1466幅。

本书所收文物按其质地、性质分类,共分石器、铜器、陶器、瓷器、铁器、金银器、玉器、石刻、甲骨简牍、印玺、牙骨器、料器、漆木器、砖瓦、织绣、货币、绘画、法书、文献、拓片、其他(如文房用品、成扇、钟表、景泰蓝、皮革等),共21类。

本书以文物名称作辞目,各类文物均分别按年代或朝代前后顺序排列。

玉器文化之鉴赏

玉器文化之鉴赏

玉器文化之鉴赏玉器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史悠久、造型优美、寓意深远,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和研究。

玉器由于其工艺复杂,囊括了中国古代雕刻、雕塑、工艺等艺术形式,是文物和艺术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类。

玉器文化的鉴赏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玉器文化的鉴赏方法。

一、从质地和颜色入手首先,我们应该对玉器的质地和颜色有所了解。

优质玉器质地细腻,透光度高,呈现出独特的亮度和光泽。

玉器的颜色也是鉴赏的重点之一,根据颜色的不同,可以分为青色、白色、黄色、红色、紫色等不同种类。

其中,青色玉器属于最为珍贵的,因为这种玉器的色泽沉稳、清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十分契合。

此外,还应该注意到玉器颜色的均匀性和纯度,颜色要饱和、浓郁而不单调。

二、从造型和纹饰入手除了质地和颜色,玉器的造型和纹饰也是鉴赏的重点。

玉器的造型往往是通过雕刻、琢磨等方式完成的,具备优美的线条和比例,让人感受到和谐的美感。

不同种类的玉器具备不同的造型特征,比如玉璧、玉佩等都是具备自己独特的造型风格和文化内涵。

同时,玉器纹饰也具有非常重要的鉴赏价值,因为不同的纹饰往往代表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玉器纹饰可以分为神话传说、人物故事、自然景象等不同类别,通过细细观察、品评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欣赏和鉴赏玉器的价值。

三、从历史和文化层面入手除了外在的物质特征,玉器文化的鉴赏还需要从历史和文化层面进行深入了解。

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种珍贵遗产,玉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玉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新石器时代,从那时起,玉器就成为了人们文化信仰和审美情趣的重要表现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玉器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流派,并且经过了融合和创新,使得玉器文化的价值得到了更加充分发挥。

通过深入了解玉器文化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可以更好地欣赏和鉴赏玉器的价值。

在鉴赏玉器文化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到一些技巧和方法。

首先,在欣赏玉器的时候,要注重细节和细节之间的关系。

中国名玉之历史悠久的辽宁岫岩玉

中国名玉之历史悠久的辽宁岫岩玉

中国名玉之历史悠久的辽宁岫岩玉
岫岩玉以产于辽宁岫岩县而得名,为中国历史上的名玉之一。

岫岩玉,产于“中国玉乡”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

岫岩山清水秀,宝藏遍野,以盛产岫岩玉闻名中外,特别是近几年两次“国石”评选活动中,岫岩玉名列榜首,堪称辽东半岛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历史悠久的岫岩玉
1983年在海城小孤山仙人洞人类洞穴遗址中,出土距今1.2万年前的3件岫岩透闪石玉砍斫器,为迄今人类最早制作使用的玉制品。

《中国古代玉器》一书载:“中国最早玉器出现于距今约7500年的辽宁阜新查海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内”、“作为岫岩玉的故乡,辽宁阜新查海和内蒙古兴隆洼率先揭开了中国古玉文明的篇章。

”岫岩玉远古开发利用的顶峰
是在距今5000至6000年的红山文化时期,其中最著名的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龙,被称为“中华第一玉龙”。

《中国文物鉴赏·玉器卷》载:“几千年来,我国人民使用岫岩玉,从没间断过,最具代表的辽西出土新石器进期红山文化玉器用料全部为岫岩玉。

从商周、春秋、战国到西汉,一直到今天,岫岩玉制品已随处可见”。

岫岩主要有透闪石质玉(老玉、河磨玉、石包玉)、蛇纹石质玉(岫玉、花玉、黄玉等)和透闪石质玉与蛇纹石质玉混合体(甲翠)三大类。

岫岩玉晶莹温润,玉质细腻,颜色多样,有耐高温性和搞腐蚀性,可雕性和抛光性好,适合雕刻大中型玉件。

岫岩玉远景储量约300万吨,居全国之首,实行限产后,年产量仍占全国总产量的60%。

特别是岫岩的玉石王、井中玉王、河磨玉王和重约6万吨巨型玉体“四大玉王”相继出世以来,产生轰动效应。

1960年7月玉石王被发现后,周总理亲自批示:“这是稀世国宝,不可多得,一定要保护好玉石王。

”。

中国玉器鉴赏

中国玉器鉴赏

中国玉器鉴赏一、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玉人头饰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乳白色,局部有褐色浸蚀。

体扁平,头像作侧视,以阴线刻一橄榄形目,头顶有一椭圆形发髻,鹰钩形鼻,嘴微张,脑后有外凸的耳形脊。

头下有颈,嘴角处有一个穿圆孔,可供佩系。

陕西神木出土。

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高4.5厘米穿孔玉斧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

淡黄色。

体扁平,顶部微呈弧形,两边斜直,刃部较宽,两面刃,较锋利。

顶端一圆形穿孔,两面钻透。

四边较薄,中间较厚,通体磨光。

制作精美,无使用痕迹,是权力或财富的象征物,为部落首领所占有。

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墓葬出土。

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长17.8厘米厚0.9厘米刃宽7.2厘米孔径1.2厘米穿孔玉斧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

青色。

长方形,顶端平整,两侧斜直,刃部较宽,两面磨刃,略呈弧形,四边较薄,中间较厚。

通体磨光,靠近顶端有一圆孔,两面钻透。

此件制作精致,是权力或财富的象征物,为部落首领所占有。

1960年山东曲阜出土。

现藏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玉璇玑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

玉质泛白色。

体扁平,中央有圆孔,形似变形的环。

外缘有三个形状相同、且均向同一方向旋转的锯齿状凸脊,凸脊之间各有每三齿为一组的锯齿四组。

全器计有相似大凸齿三个、小凸齿十二组三十六个,等距分布。

是观测天象之器,或是织机上某一部件,有待研究。

1978年山东滕县出土。

现藏滕州市博物馆。

径8厘米人面纹玉佩饰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

墨色。

体扁平,呈四边略外凸的方形,背部中央有一垂直的凸脊,脊上有一横穿,可供穿系。

正面刻人面纹,面部正视,以阴线刻橄榄形眼眶,眶内饰一横线作目,双目相连,等腰三角形纹作鼻,横道弦纹作口。

虽五官比例不甚协调,但轮廊俱现,为大汶口文化较早的人面形玉饰。

山水滕县出土。

现藏滕州市博物馆。

高3.2厘米宽3.9厘米兽面纹玉(石奔)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青中泛黄色,通体抛光。

原断为两截,受土浸,表面形成不同颜色。

体扁平,呈长方形,背部平直,刃部稍宽,一面刃的坡面较宽,另一面较窄。

第二课玉器(高中美术鉴赏)

第二课玉器(高中美术鉴赏)

良渚文化时期—装饰性增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玉琮、玉璧
玉文化的 发展和成熟
巫用 夏 商 礼用 西周、东周 儒用 秦汉
商朝玉器--安阳妇好墓
“玉不离身”的最早例证
玉跪式人
妇好墓随葬玉器
玉石项链
从妇好墓出土玉器可以 看出:商代的玉雕工艺在 选料、造型和制作技巧上 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选 料上,已经开始使用质纯 色美的和软玉。 从众多出土的玉器来看, 配饰占大多数,玉器作为 装饰品、佩戴品的身份渐 渐凸显。
二、汉代的厚葬文化
金缕玉衣 玉琀:汉代中期以前,玉琀有各种动物型(玉龟、玉马等等)豌豆大小,汉代中期以后,以 玉蝉为主,长6cm,宽3cm,真好覆盖人的舌头。古人认为蝉饮甘露,破土而生,具有重生
的寓意。
玉握:汉代以前多以圆柱形玉器为主,汉代中期以后,以玉猪为主,代表财富。
九窍塞:九窍乃精气外泄之穴,防止精气泄气,就可以达到灵魂的保存。
贵妃镯
福禄寿玉镯: 紫、绿、黄为一体
寿镯
玉籽料
原石
双螭纹璧 宋
玉璧:《尔雅》:“肉倍好,谓之璧”
肉即边,好即孔,边为孔径的两倍便是璧。
古人认为天是圆的、青色的,故用苍璧来祭天。
谷纹环

玉环:也是中间有圆孔的
圆形板状体,
但边与孔的直径近等。
即“好肉若一,谓之环”古人用作信物、佩饰。 “环”意“还” “玦”意“绝”
四川巫山出土 新石器时代 大溪文化玉瑗 距今6000前
玉出和田
在我国软玉一般都为通常意思上的和田玉。和 田玉根据玉色可分为五大色系:一白 ,二黄,三 碧,四墨,五糖。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 其中较多产出的是白玉,而羊脂白玉又是白玉 中的上品,如凝脂般含蓄光泽。糯性较强。 其他玉种,如墨玉、糖玉等,也逐渐收到追捧。

中国玉器读后感800

中国玉器读后感800

中国玉器读后感800精心打造的系列片“故宫”之玉器篇,展示了故宫里珍藏的皇家美玉。

中国自古以来有崇尚玉的民族传统,“君子比德于玉”等说法表明玉的价值已经超越了装饰和审美,具有了精神气韵。

这种在外国人看来,即使是作为皇帝的赏赐仍不在意地认为“未必值钱”的“美丽的石头”,在中国人眼中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

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用作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使玉具有了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

取之于自然,琢磨于帝王宫苑的玉制品被看作是显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

因此,玉器成为中国文物鉴赏与收藏中一类具有民族特色的系列,受到历代名家甚至皇家的追崇。

清朝是玉玺至上的典型,甚至乾隆皇帝认为,即使秦朝的传国宝玺被找到,也终究不如大清的宝玺。

清朝时,在交泰殿中藏有25枚宝玺,是乾隆帝根据易经取数,意在保佑大清江山延续25代。

当时,皇家几乎垄断了玉料,最好的玉料从昆仑上不远万里地运到京城,可见玉在那时的地位。

玉的价值不仅在于好的原料,工匠的雕刻技术也是及其重要的因素。

玉器制作的最高境界不是破旧立新,而是因材而异。

这点让我很有触动,而视频中展示的“翠玉白菜”和“肉形石”正是将原始玉料的色彩、品质运用到了极致,巧夺天工。

传统的制玉技术并没有被今天的高科技所取代,相反,传统的脚蹬手磨依然是促成玉器表面质感的重要因素,这是现代技术无法替代的。

而且好的玉料和精湛的雕刻艺术共同决定了玉器的价值,而远古的玉器所呈现出的斑点也是增加玉的鉴赏与收藏价值的因素之一。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金镶玉”被作为奥运健儿的奖牌,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将玉所代表的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一种标志性的象征定格在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在上海的世博会上,玉玺也被作为一种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纪念品销售。

玉器积累着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厚重底蕴,静静地等待着后人们去倾听它们那无言的诉说。

古代玉璧的风格特征

古代玉璧的风格特征

古代玉璧的风格特征玉璧是古人祭祀活动中的一种礼器。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而天又是苍色(青色),故“以苍璧礼天”。

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

穿孔称作“好”,边缘器体称作“肉”,《尔雅·释器》《说文》释璧均为“肉倍好”,即璧的两边玉质部分相加之和等于璧的中央孔径的一倍。

由于出土的和传世的玉璧绝大多数并不符合这个规定,所以文物界、收藏界一般将体形扁平,周边圆形,中央有孔,且边大孔小的器物均称之为璧。

考古发现,玉壁最早产生于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的众多遗址、墓葬出土最多。

这时期的玉璧由于受切割工具的限制,形制不太规整,或者是外周不甚圆,有的几乎近似方形;或者璧体厚薄不均匀,璧面不平,有的留有切割痕迹;或者两面的宽度不一致,一面的直径略大于另一面:或者穿孔略微打偏,孔边有斜坡。

这期间的玉壁表面光素无纹。

打孔有对钻、单面钻两种,使用对钻法打孔的,穿孔中留有台痕。

红山玉璧肉的边缘均呈薄刃状。

良渚玉璧外缘薄,内缘厚。

古玉璧由于年代久远,壁体有不同颜色的沁色,红山文化玉器天然沁较轻,沁色也较少,仅有红褐色、水锈和灰黑等色。

良渚文化的玉璧沁色多为雾状的灰白色。

原始社会的玉璧玉质一般是青玉、绿玉、灰白玉、淡黄玉。

有学者指出,红山文化玉器所用玉材为“老岫岩玉”,或蛇纹岩。

大汶口、龙山、良渚等诸原始文化分布区所出土的玉器,杨伯达先生在《中国玉器全集》中指出,“大多是用硅质、石英、透闪石、阳起石等玉材制成”。

此主题相关图片商周时期为玉璧的发展时期。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玉璧又成为贵族阶级专用的礼器,这时期的玉璧均为圆形,璧面切割平整,内外缘厚度相当,外缘边棱为圆角,两面对钻打的孔一般都很规整,没有了新石器时代那种粗犷的风格。

商代玉璧以不透明的青绿色玉为主,或为牙黄色。

多素面无纹。

三星堆遗址曾出土一枚商代晚期的璧面碾琢出数组同心圆凸纹的玉璧。

西周大璧无纹,小璧则有雕琢精美的纹饰,纹饰题材主要为龙、凤、鸟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国 文 物 鉴 赏》
授课教师:赵 美副教授
前 言
《毛诗· 国风· 周南》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 动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 足,故永(咏)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情发於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 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 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 莫近於诗。
石灰岩兽雕像 人民币42,353,280元
二、历史进程
1、古董:可供鉴赏、研究的古代器物。 2、文物: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 物、遗迹。 3、文化遗产:人类历史的现在表现形式。文化 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景光、人类记忆工程、文化线路、文化空 间
三、未来展望
1、以文物为基本内涵之一的考古学科已经 形成并在进一步发展中。 2、依托文化遗产形成的旅游业已经成为经 济效益比较好的行业。 3、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认识自身文化和 创造文化的能力增强,文物的功能在增 强。
清· 乾隆 珐琅彩锦地开光式西洋人物图贯耳小瓶 人民币33,580,800 元 清· 雍正 斗彩水波寿石团花纹天球瓶 人民币30,808,800元 清· 乾隆 御制翡翠、和田玉扳指7件代御制诗剔红盖盒 人民币46,886,400元 清· 乾隆 御制紫檀木嵌“延年”龙凤纹古玉璧御题诗插屏 人民币34,135,200元 商代晚期 饕餮纹青铜带盖方斝 人民币62,724,960元
• 汤姆森( 1788-1865) 丹麦考古学家。首先在 史前考古学中以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 代分期法作为欧洲技术发展的 3 个阶段。 1788 年12月29日生于哥本哈根,1865年5月2日卒于 同地。出身于富商家庭,本人也担任商业经理 直至1840年。他自幼爱好收集古钱和其他文物, 并有志于史前考古学的研究。1816年被任命为 丹麦王家文物收藏所秘书,直至逝世。任博物 馆馆长期间,他首先将上述 3 阶段分期法应用 于古物陈列,并在所著《北方文物陈列指南》 (1836)中介绍了这种陈列法。该书英译本于 1848年出版,对欧洲考古学界影响很大。汤姆 森首创的 3 部分期法,通过生产工具和生活用 具质料的演变,说明了原始社会的发展过程, 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普遍为考古学者接受。
二、玉石
1、翡翠(硬玉) 2、和田玉(软玉) 3、岫岩玉(蛇纹石质玉) 4、独山玉 5、其他玉石:绿松石、青金石、芙蓉石、 欧泊、玛瑙、玉髓
翡翠
翡翠是一种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集合体。之所以叫翡翠是因为它的颜 色不均匀,有时在浅色的底子上伴有红色、绿色和紫色的色团,颜色之美犹如翡翠 鸟,所以称之为翡翠。优质的翡翠是当今世界价格昂贵的宝石品种,是高档玉料。 物理化学特征 翡翠的主要组成矿物是硬玉,其化学式为 NaAl ( SiO2 )。理论成分是 SiO2 59.44%,Al2O3 25.22%,NaO 15.34%。但天然翡翠除硬玉之外,总是含有1—52% 辉石族的其他矿物,如透辉石、钙铁灰石、霓石及微量的铬铁尖晶石。 翡翠的颜色是由不同的矿物颗粒组成而成。翡翠的颜色一般呈祖母绿色、苹果 绿色、豆绿色、油青色、白色、藕粉色,除祖母绿色翡翠含万分之及的外,其他颜 色铬均含铁,由于矿物在翡翠中的含量不同,分布不均匀,所以翡翠的颜色也不均 一。 绿色是翡翠的“宝”,是鉴定翡翠的重要依据,根据绿色的色调、明度和饱和 度,将绿色粗略的分为如下六种:祖母绿色、苹果绿色、葱心绿色、菠菜绿、油绿、 灰色。 翡翠的绿色是由绿色硬玉及透辉石等矿物颗粒所致,它们不同的形状导致了翡 翠中的绿色呈不同的形态,常见的绿色形状有:带子绿、团块绿、丝絮绿、均匀绿、 靠皮绿。 翡翠的质地是指结构和透明度。翡翠的结构不如软玉细腻均一,一般情况下可 见到小斑晶和斑晶周围的纤维状和絮状小晶体,呈变斑晶交织结构。 常见的翡翠质地品种有:玻璃地、蛋清地、油青地、瓷地。玻璃地翡翠透明度 好,光泽强,深受人们喜爱,属翡翠中的上品,而瓷地翡翠光泽暗淡,呆板,不受 人欢迎。
五 、 词 典
四 、 画 册
三 、 通 论 、 综 合 研 究 方 面 的 书 目
考 古 报 告 、 杂 志 、 报 刊
二 、 资 料 方 面 的 书 目
一 、 理 论 方 面 的 书 目
.doc
参 考 书 目 等
第一章 概论
一、文物的定义与特性 二、文物的分类 三、文物鉴赏概念
一、文物的定义与特性
二、文物的分类
1、时代分类法、 2、区域分类法、 3、存在形态分类法、 4、质地分类法、 5、功能分类法、 6、属性(性质)分类法、 7、来源分类法、 8、价值分类法等。 《文物分类》.doc
三、文物鉴赏的概念
鉴是认识、分辩、区别、领略和借鉴;赏是赏析、赏识、欣赏和趣味。人是 主体和主题,所鉴所赏之物之人是客体。鉴赏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感觉、方 法和状态。鉴赏和欣赏相比,多一个鉴字,便有区别优劣好孬(nao)之别,更 强调自身的分辩价值,而欣赏更侧重领略其美好之微妙,但少了批判并确认自我 之意识。 作为文物本身应该包括三个内容:文物的制作、文物本身和文物所涵盖的社 会功能。所以文物鉴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欣赏,是人们对文物感知、理解和评 判的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是从文物出发,实现由感 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因此,鉴赏本身便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 首先,鉴赏文物的成功,要以具备相关的知识背景为前提。不同国别,不同 种类的文物有各种各样的差异,如《文心雕龙· 知音》篇所说“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对文物要“博观”多看多听,才能培养出有音乐感的耳朵、 能看出形式美的眼睛。其次,文物鉴赏能力的保持与提高,要求鉴赏者能够培养 和保持虚静的心怀。再次,文物鉴赏的成功与否,要看鉴赏者的阅历是否与作品 产生共鸣。 文物鉴赏并不是简单的阅读和观看,它需要鉴赏者付出创造性的劳动。文物 作品的内容不能像从一个水罐倒进另一个水罐的水那样,把文物作品转移到鉴赏 者的头脑中,它要由鉴赏者本人再造和再现。 在文物鉴赏中,要培养良好的 鉴赏习惯和高尚的鉴赏眼光的基本情况 国际、国内、价格 二、文化理念的历史进程 古董(骨董、古玩)、文物(遗存)、 文化遗产 三、未来展望 “乱世藏黄金、盛世兴古玩”
一、当前文物的基本情况
1、国际:经济、文化趋于统一发展 2、国内:文化中国化、本土化、民族化明显 3、文物价格:
根据《中国文物报》2007年5月9日报道 苏富比2007年春拍中国文物艺术品成交最高价
和田玉等级认识
岫岩玉
岫岩玉矿物学的称呼是蛇纹石质玉,世界上蛇纹石产地较多,多以产地命名,以示区别,如新 西兰的鲍文玉、美国宾夕法尼亚产的威廉玉、辽宁岫岩玉。辽宁岫岩玉是我国应用历史最早,延续 时间最长的传统玉料,在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岫岩玉玉器有玉龙、马蹄型器、玉蝉、玉龟、玉斧、玉 琮、玉诀等,至夏商西周一些玉雕中,岫岩玉还是玉器的主要玉料,以后各个时期,虽然大部分玉 器的玉料主要是和田玉,但是岫岩玉的玉器制品仍常有所见,直到今天岫岩玉仍然是我国价格稍低 玉器的主要玉料。 物理化学特征 蛇纹石是镁质含水硅酸盐,化学分子式Mg6 (OH) 8(SiO4O10)。但蛇石质玉除含90%以上 的蛇纹石外,尚含有少量的透辉石、透闪石、菱镁矿、水镁石、滑石、白云石等,根据所含的矿物 的不同,蛇纹石质玉的物理特性如密度、硬度均有较大变化。 颜色 蛇纹石质玉最常见的是微带黄的浅绿色,也有豆绿色、黄绿色、白色、墨绿色。 结构 蛇纹石质玉质地十分细腻,用手触摸有滑感,它是由细小纤维状、叶片状和胶状蛇纹石晶体组 成,呈网斑状结构。有时在均匀分布的基地上,可见密集堆积的不透明云朵状白色斑块。 物理性质 半透明----微透明,蜡状光泽,参差状断口,硬度2.5-----6。 可溶性 遇硫酸和盐酸分解。 中国岫玉种类 岫岩玉、南方玉、祁连玉、昆仑玉、台湾玉、朝鲜玉、鲍纹玉。
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 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 迹。也可以说,它是历史上物质文化和 精神文化的遗存,具有历史、艺术、科 学价值,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 活动有关的。 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 能再重新创造的 。
成书于战国至东汉的《越绝书》,在 《外传记宝剑第十三》中说的一段话: “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 断树木为宫室,死而龙臧,夫神主使然; 至皇帝之时,以玉为兵,以伐树木为宫 室,凿地。夫玉,神物也,又遇圣主使 然,死而龙臧。禹穴之时,以铜为兵, 以凿伊阙、通龙门、决江导河,东注于 东海。天下通平,治为宫室,岂非圣主 之力哉。当此之时,作铁兵,威服三 军。”
(二)、杂 志: 《中国宝石》 《宝石杂志》 《收藏家》 《收藏》
第一节 玉
一、玉 1、第一种是矿物学的命名,李兆聪〈宝石鉴定法〉认为,在自然界中,凡是质 地细腻、坚韧、光泽强、颜色美光,由单矿物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岩石,仅可 作为玉石。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优质玉石品种有缅甸的翡翠或中国的软玉, 优质翠绿色翡翠价值可以与钻石相比,此外,伊朗、中国的绿松石,阿富汗 的青金石久盛不衰。近期大量应用的俄罗斯蔷薇辉石、钙 榴石岩、澳大利 亚玉髓,巴西芙蓉石、虎晴石、玛瑙,中国的岫玉、独山玉,肯尼亚的查沃 石,加拿大和新西兰的软玉是最受欢迎的玉石品种。 2、第二种是文化的命名,最有代表性的是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有关玉的 解释:“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 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 不技,洁之方也。”许慎的玉有五德的说法是继承了先前人对玉自然属性的 观察和儒家以自己的道德观附加于玉石的结果。 3、第三种是民间的命名,在民间由于受上层社会玉文化的影响,在民间形成的 玉的概念是:具有非常高的价值甚至是价值连城、能养颜、避邪、配之能知 人的疾病、祸福、有神奇力量的漂亮石头和石头制品即是玉。
目 的
② ① ③ ④ 识增 心增 多 法掌 拓 。强 。强 角 握 展 民度 大 鉴 知 族认 家 赏 识 自知 保 文 面 豪中 护 物 感国 文 的 和文 物 基 自化 的 本 信, 意 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