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笔记完整增强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笔记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5/5、蓝藻介绍(1)蓝藻包括: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2)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1、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就是蛋白质。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3、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有8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4、氨基酸结构通式:H(氢)∣(氨基) NH2—C—COOH(羧基)∣R(侧链基团)5、脱去的水分子=肽键数=氨基酸数目(n)-肽链数氨基数=总氨基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18╳脱去的水分子数6、蛋白质种类不同原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的肽链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7、蛋白质的功能:①结构蛋白,如肌肉、头发、蛛丝等;②催化作用,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绝大多数酶;③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④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等;⑤免疫作用,如抗体。
8、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所有活细胞都离不开蛋白质。
并非所有的酶和激素都是蛋白质。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23、①构成DNA的是4种脱氧核苷酸,但成千上万个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是多种多样DNA分子具有多样性。
②每个DNA分子中4种脱氧核苷酸的比率和排列顺序数特定的,其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代表特定的遗传信息。
③只含有RNA一种核酸的是病毒,其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也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4、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1)实验原理: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就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 呈现红色。
高一生物必修1笔记整理

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病毒没有结构,但必须依赖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 4血液属于层次,皮肤属于层次。
5植物没有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的。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不是所有的鱼)9生态系统:和它生存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 在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2 转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和,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
2高倍镜:物象,视野,看到细胞数目。
低倍镜:物象,视野,看到的细胞数目。
3 物镜:螺纹,镜筒越,放大倍数越大。
4放大倍数= 的放大倍数х的放大倍数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和,可进行作用,属自养型生物。
细菌:菌,菌,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等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2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英国科学家3内容要点:P10,共三点4揭示问题:揭示了。
高一生物科目复习笔记必修一

高一生物科目复习笔记必修一(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生物科目复习笔记必修一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是细胞结构,内容比较简单,也是比较散和杂,需要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点进行总结,1.高一生物科目复习笔记必修一篇一1.红细胞寿命120天。
生物必修1笔记

高一生物考试背诵内容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7: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不是所有的鱼)910;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2)2=5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笔记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4、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成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基础上的;5、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菌、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等;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例如:以细胞代谢味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味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
如动物、植物。
6、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7、显微镜小专题(1)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一)取镜和安放;(二)对光;(三)低倍镜观察:(四)高倍镜观察;(五)收镜。
(2)重要步骤:高倍镜观察①移动专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②移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③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④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⑤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
(3)基础知识和利用①放大倍数=目镜╳物镜②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③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小,物象变大,视野变暗细胞放大倍数与细胞个数的关系细胞单行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细胞均匀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4)倒立的物象:上下、左右相反(将原物象旋转1800即可(5)玻片的移动与物象的移动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结论:物象偏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6)视野中污点的判断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再目镜上。
移动装片,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7)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与放大倍数的关系注: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以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为例,制作方法可分为七个步骤擦——滴——撕——展——盖——染——吸擦:擦拭载玻片。
高中生物必修一笔记--完整增强版

第一章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4、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成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基础上的;5、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菌、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等;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例如:以细胞代谢味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味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
如动物、植物。
6、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7、显微镜小专题(1) 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一)取镜和安放;(二)对光;(三)低倍镜观察:(四)高倍镜观察;(五)收镜。
(2) 重要步骤:高倍镜观察① 移动专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② 移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③ 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④ 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⑤ 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
(3) 基础知识和利用① 放大倍数=目镜╳物镜镜臂物镜 镜柱镜座反光镜遮光器载物台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通光孔②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③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小,物象变大,视野变暗细胞放大倍数与细胞个数的关系细胞单行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细胞均匀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4)倒立的物象:上下、左右相反(将原物象旋转1800即可(5)玻片的移动与物象的移动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结论:物象偏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6)视野中污点的判断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再目镜上。
移动装片,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生物必修1最详细笔记10页word文档

高一生物考试背诵内容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78(不是所有的鱼)910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
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2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3内容要点:P10,共三点4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高一生物笔记必修一

高一生物笔记必修一1.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笔记归纳篇一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2催化作用:如酶;3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4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5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2.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笔记归纳篇二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2 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3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4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5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6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7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8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9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
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10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3.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笔记归纳篇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三;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菊)、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4、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成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基础上的;5、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菌、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等;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例如:以细胞代谢味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味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
如动物、植物。
6、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7、显微镜小专题(1) 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一)取镜和安放;(二)对光;(三)低倍镜观察:(四)高倍镜观察;(五)收镜。
(2) 重要步骤:高倍镜观察① 移动专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② 移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③ 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④ 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⑤ 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
(3) 基础知识和利用① 放大倍数=目镜╳物镜镜臂物镜 镜柱镜座反光镜遮光器载物台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通光孔②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③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小,物象变大,视野变暗细胞放大倍数与细胞个数的关系细胞单行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细胞均匀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4)倒立的物象:上下、左右相反(将原物象旋转1800即可(5)玻片的移动与物象的移动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结论:物象偏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6)视野中污点的判断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再目镜上。
移动装片,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7)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与放大倍数的关系8、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9、蓝藻介绍(1)蓝藻包括: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2)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10、细胞的统一性(1)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相似的,大都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拟核),组成。
(2)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核细胞产物所组成的。
11、细胞学说(细胞的发现者:列文虎克;细胞学说建立者:施莱登和施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1、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种C、H、O、N、P、S、K、Ca、MgFe、Mn、B、Zn、Mo、CuC、H、O、N、P、SC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水85%~90%无机盐无机盐1%~1.5%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糖类和核酸1%~1.5%有机物脂质1%~2%蛋白质7%~10%4、染色活颜色反应有关的实验专题还原糖鉴定50℃~65℃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1、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就是蛋白质。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3、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有8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4、氨基酸结构通式:H(氢)∣(氨基)NH2—C—COOH(羧基)∣R(侧链基团)5、脱去的水分子=肽键数=氨基酸数目(n)-肽链数氨基数=总氨基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18╳脱去的水分子数6、蛋白质种类不同原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的肽链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7、蛋白质的功能:①结构蛋白,如肌肉、头发、蛛丝等;②催化作用,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绝大多数酶;③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④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等;⑤免疫作用,如抗体。
8、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所有活细胞都离不开蛋白质。
并非所有的酶和激素都是蛋白质。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1、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核酸的分类和结构3、①构成DNA的是4种脱氧核苷酸,但成千上万个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是多种多样的,DNA分子具有多样性。
②每个DNA分子中4种脱氧核苷酸的比率和排列顺序数特定的,其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代表特定的遗传信息。
③只含有RNA一种核酸的是病毒,其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也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4、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1)实验原理: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就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实验结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5、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即组成核酸分子的单体,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
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1、各种糖类比较①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②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常被称为“生命的燃料”。
③葡萄糖不能水解,可以直接被细胞吸收。
④蔗糖在糖料作物甘蔗和甜菜里含量丰富,大多数水果和蔬菜也含有蔗糖。
⑤常见的二糖还有在发芽的小麦等谷粒中含量丰富的麦芽糖。
⑥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丰富的乳糖。
⑦淀粉是最常见的多糖。
2、细胞中的脂质3、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①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由许多基本单位——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
②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
③每一个单体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④由于碳原子组成生物大分子的重要作用,所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细胞中的无机物1、细胞中的水①在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水的含量最多,一般为60%—95%。
②不同生物体内的水含量差别很大。
③生物体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水的含量不同。
④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水的含量不同。
2、细胞中的无机盐①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含量较多的离子有:Na+、K+、Ca2+、Mg2+、Fe2+、Fe3+等含量较多的阴离子:Cl-、SO42-、PO43-、HCO3-等②细胞中还有少量的无机盐与其他化合物结合,如血红蛋白中含Fe2+、高等植物的叶绿素分子中含Mg2+。
3、无机盐的作用①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②维持细胞的渗透压,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③调节PH值,维持细胞及动物和人体体液的酸碱平衡;④无机盐是细胞中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4、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元素基础——C、H、O、N细胞的基本框架物质——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糖类和脂肪水和无机盐既是细胞的结构物质,又是重要的功能物质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系统的边界1、细胞膜的成分2、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细胞壁是存在于植物细胞膜外,对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
4、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这是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核膜以及众多细胞器膜。
5、在体验制备膜的方法实验中,用适量生理盐水稀释细胞,这体现了无机盐具有维持细胞形态的功能。
实验原理是渗透作用。
6、细胞膜的成分探究细胞膜上一般不含血红蛋白;胆固醇属于脂质,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血红蛋白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H、O、N、Fe,它具有在氧浓度高的时候容易与氧结合。
细胞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途径是胞间连丝。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1、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2、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3、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车间”。
4、内质网是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内质网的类型:粗面内质网(上有核糖体)、滑面内质网6、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功能:与动物细胞分泌物形成有关;与植物细胞细胞壁形成有关。
7、核糖体的功能: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分布: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8、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9、液泡: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着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10、中心体: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里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分布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中。
11、细胞质的组成:主要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
12、细胞质基质存在状态:胶质状态成分:含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酸和多种酶功能:是多种化学反应进行的场所13、叶绿体分布:叶肉细胞中、形态:扁平的梭形、颜色:绿色14、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15、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围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16、分泌蛋白:有些蛋白质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气作用的,这类蛋白质叫做分泌蛋白。
17、分泌蛋白合成途径: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囊泡→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18、生物膜的组成: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19、分泌蛋白在形成过程中,要发生不同膜的融合,膜融合的原理是膜的流动性。
20、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需要能量,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21、细胞器归类分析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①从分布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核糖体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②从结构具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溶酶体具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含D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③从成分含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④从功能上分析线粒体(供能)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合成载体蛋白)核糖体:间期合成蛋白质中心体:动物(低等植物)细胞分裂前期发出星射线成参与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纺锤体高尔基体:植物细胞分裂末期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线粒体:供能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1、高等植物的筛管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不含有细胞核;2、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