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法净化气体污染物

合集下载

废气净化的工艺比较(直接氧化、催化氧化、吸收法、吸附法)

废气净化的工艺比较(直接氧化、催化氧化、吸收法、吸附法)

废气净化的常风工艺比较目前国内有机废气的净化方法很多,有直接氧化法、催化氧化法、吸附法、吸收法、生物法、等离子、UV光解等。

(1)直接氧化法:利用气态有机物的可燃性,在高温(氧化温度范围为800~1200℃)氧化中使有机废气通过化学氧化作用和热分解作用反应生成CO2和H2O无害化排放。

氧化时产生大量的热量可再利用,但不能回收有机物成分。

氧化法适用于处理高浓度多组分有机废气(5000~12000mg/m3),该法需不间断的外加燃料维持有机物的高温火焰氧化条件。

该工艺可直接处理含尘有机废气且净化效率高(≥95%),但氧化设备的一次性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运行管理难度大。

目前主要应用于太阳能、制药、印刷、汽车等行业的部分特种废气净化处理。

(2)催化氧化法:中等浓度(通常浓度在2000~5000mg/m3之间)的有机废气在催化剂(钼、铂、钯等贵金属)作用下进行低温氧化无焰氧化,将有机成分氧化为CO2和H2O产物。

催化氧化法的特点:无火焰氧化易控制,氧化控制温度较低(250~300℃之间),外加热能消耗少,不同的废气组分须选择不同形式的催化剂及氧化工艺。

进入催化氧化装置的气体必须经过滤处理和预热处理,使废气温度达到催化剂的起燃温度(220~250℃之间),除去粉尘颗粒物、液滴等催化抑制剂,避免催化床层的堵塞和催化剂的中毒失效。

目前主要应用于印刷、汽车、电子、五金等行业烘烤固化炉排放的小风量、中高浓度的有机废气净化处理。

另外,结合活性炭吸附净化法一起净化处理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是其最主要的应用途径。

(3)吸收法:吸收法即:利用有机废气的物理性质,通过适当的吸收剂与废气通过气液传质作用吸收废气中有害气体组分的方法。

其净化效率低、运行费用高、吸收液造成废水的二次污染。

主要应用于含有固体颗粒物、浓度较低、有一定粘性的有机废气的预处理,同时起动一定的降温作用。

(4)吸附法:吸附法即:利用吸附剂(活性碳、硅胶、分子筛等)对废气中有机组分的高效吸附性能,使废气通过吸附剂层后得以净化。

第四章 净化气态污染物的方法

第四章 净化气态污染物的方法

第四章 净化气态污染物的方法我们都知道,大气污染物分类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状污染物,本章是针对于气态污染物的处理方法进行学习。

工程上净化气态污染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利用溶液的溶解作用所组成的气体吸收净化;利用固体表面吸附作用的吸附净化;利用某些催化剂的催化转化;有机物的高温焚烧等方法。

§1 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种成分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或者与吸收剂中的组分发生选择性化学反应,从而将有害组分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操作过程。

吸收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两大类。

吸收过程无明显的化学反应时为物理吸收,如用水吸收氯化氢。

用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感。

吸收过程中伴有明显化学反应时为化学吸收,如用碱液吸收难以达到排放标准,因此大多数采用化学吸收。

吸收法不但能消除气态污染物对大气的污染,而且开可以使其还可以使其转化为有用的产品。

并且还有捕集效率高、设备简单、一次性投资低等优点,因此,广泛用于气态污染物的处理。

如处理含有SO 2、H 2S 、HF 和NO x 等废气的污染物。

一、吸收平衡理论物理吸收时,常用亨利定律来描述气液两相间的平衡,即i i i x E p =* 式中*i p ——i 组分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Pa ;i x ——i 组分在液相中的浓度,mol%;i E ——i 组分的亨利系数,Pa 。

若溶液中的吸收质(被吸收组分)的含量i c 以千摩尔/米3表示,亨利定律可表示为: i i i H c p =*或i i i p H c =i H ——i 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kmol/m 3·Pa 。

亨利定律适用于常压或低压下的溶液中,且溶质在气相及液相中的分子状态相同。

如被溶解的气体在溶液中发生某种变化(化学反应、离解、聚合等),此定律只适用于溶液中未发生化学变化的那部分溶质的分子浓度,而该项浓度决定于液相化学反应条件。

二、双膜理论吸收是气相组分向液向转移的过程,由于涉及气液两相间的传质,因此这种转移过程十分复杂,现已提出了一些简化模型及理论描述,其中最常用的是双膜理论,它不仅用于物理吸收,也适用于气液相反应。

vocs吸收法

vocs吸收法

vocs吸收法一、概述VOCs吸收法是一种通过吸收有机气体污染物(VOCs)的方法来净化空气的技术。

它主要适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VOCs废气处理,旨在降低VOCs排放浓度,达到环保标准。

二、原理VOCs吸收法依靠化学吸收剂与VOCs之间的化学反应将VOCs从气相转移到液相,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常用的化学吸收剂包括活性炭、聚酰胺树脂、聚乙二醇等。

其中,活性炭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气处理中的吸附材料,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效率。

三、流程1.前处理:对废气进行预处理,如去除粗颗粒物等。

2.吸附器:将废气通入装有化学吸收剂的吸附器中,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将VOCs从气相转移到液相。

3.分离器:将含有VOCs的液体分离出来,并进行再生或处理。

4.尾气处理:对经过处理后剩余的尾气进行进一步处理,如通过催化氧化等方法将其净化。

四、优点1.适用范围广:VOCs吸收法可以处理多种类型的VOCs废气,适用于不同的工业生产过程。

2.效率高:VOCs吸收法能够高效地将VOCs从气相转移到液相,达到较高的净化效果。

3.操作简便:VOCs吸收法的操作比较简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技术。

4.投资成本低:与其他废气处理技术相比,VOCs吸收法的投资成本较低。

五、缺点1.后续处理复杂:对于分离出来的含有VOCs的液体进行再生或处理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2.化学吸收剂回收难度大:由于化学吸收剂与VOCs之间发生了反应,使得回收和再利用化学吸收剂变得较为困难。

六、应用1.印刷、染料、涂料等行业产生的废气治理;2.汽车喷漆房排放废气治理;3.化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治理等。

七、总结VOCs吸收法是一种有效的VOCs废气处理技术。

它具有适用范围广、效率高、操作简便、投资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后续处理复杂和化学吸收剂回收难度大等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工业生产过程选择合适的化学吸收剂和处理方案,以达到最佳的净化效果。

列举so2吸收法废气治理技术

列举so2吸收法废气治理技术

列举so2吸收法废气治理技术
so2(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有害气体,是油烟、工业煤燃烧、燃煤发电等产生
的废气排放中,最主要的一种污染物。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们的健康,需要采用有效的so2吸收法废气治理技术。

so2吸收法废气治理技术主要是采用吸收剂将so2从废气中吸收,然后经过一
系列的处理技术,达到排放国家制定的标准。

so2吸收法废气治理技术主要包括:
1)脱硫反应器:脱硫反应器是一种利用脱硫剂将so2脱离废气中的有效方法。

常见的脱硫剂有火山灰、石膏、活性碳等。

反应副产生的水溶液可收集,并活用作新的脱硫剂。

2)吸收塔:吸收塔是一种利用吸收剂吸收so2的有效方法,常用的吸收剂有
碱溶液、碳酸钠溶液、氧化铝粉和活性炭。

靠喷雾、层流等方法使吸收剂与排出的废气进行接触,从而达到完全的吸收功能。

3)脱硫活性炭吸收塔:将生产所得的活性炭固体粒悬浮在流体中,利用活性
炭对so2的吸附作用,将so2从废气中吸收,从而减少排污量。

上述技术实施后,可对各种发电、煤矿厂Job放的废气污染物so2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排放,实现良好的治理,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气态污染物的净化

气态污染物的净化


(3)活性氧化铝。活性氧化铝可用于气体和液体的干燥,石油气的
浓缩、脱硫、脱氢,以及含氟废气的治理。含水氧化铝在严格控制的 升温条件下,加热脱水便制成多孔结构的活性氧化铝,具有良好的机
械强度。

(4)分子筛。分子筛被广泛用于废气治理中的脱硫、脱氮、含汞蒸 气净化及其他有害气体的吸附。它是一种人工合成沸石,具有立方晶 体的硅酸盐,属于离子型吸附剂。因其孔径整齐均匀,能选择性地吸 附直径小于某个尺寸的分子,故有很强的吸附选择性。由于分子筛内 表面积大,因此吸附能力较强。

(2)酸吸收法。 普遍采用的是稀硝酸吸收法。由于NO在12%以上硝酸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100倍以上,故可用硝酸吸收NOx废气。硝酸吸收NOx 以物理吸收为主,最适 用于硝酸尾气处理,因为可将吸收的NOx返回原有硝酸吸收塔回收为硝酸。
小,更适合于易溶气体吸收的气膜控制过程。
(三)化学吸收

1.化学平衡与相平衡
化学吸收是指溶质被吸收时,选择溶剂中某些活性组分进行明显 的化学反应,如用碱溶液吸收CO2、SO2、H2S或用各种酸溶液吸收 NH3等。
化学吸收过程既服从上述的气、液相平衡关系,同时也服从化学平衡 关系。它的吸收速率除了与物理吸收过程中被吸收组分在气膜和液膜 中的扩散速率有关外,还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
碳氢化物、卤素化合物、硫酸烟雾、源自化学烟雾等一、含二氧化硫废气的治理技术 1. 干法烟气脱硫

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包括电子束法、脉冲电晕法、荷电干粉喷射法、催
化氧化法、活性炭吸附法、和流化床氧化铜法等。
(1)电子束法。

电子束脱硫技术是一种物理与化学方法相结合的的高新技术。它利用电 子加速器产生的等离子体氧化烟气中的SO2(NOx),并与注入的NH3 反应,生成硫铵和硝铵化肥,实现脱硫、脱硝目的。在辐射场中,燃煤

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气态污染物对于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气态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它们对大气的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净化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吸收法进行处理。

吸收法是利用溶剂或吸附剂将气态污染物吸收到液体或固体中,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为了高效地净化气态污染物,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吸收剂,设计合理的吸收装置。

常见的吸收剂有水、乙醇、酸碱溶液等,而吸收装置则包括填充塔、膜分离装置等。

对于二氧化硫这类酸性气体,常用的吸收剂是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钠溶液,从而从空气中净化出二氧化硫。

相似地,对于氮氧化物,我们可以选择氢氧化钠或氨水作为吸收剂,以碱性环境将氮氧化物吸收掉。

而对于挥发性有机物,我们可以选择活性炭等吸附剂,通过吸附作用将有机物吸附到其表面,达到净化的效果。

吸收法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吸收剂的化学特性或物理特性与污染物发生作用,使其从气体相转变为液体相或固体相。

通过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具有高效、安全、经济等优点。

吸收后的污染物可以进行合理的处理,如经过处理后的污染物可以作为原料进行再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实践中,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有很多应用。

其中,最典型的应用是烟气脱硫。

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硫烟气,这些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会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通过吸收法,可以将二氧化硫吸收到碱性溶液中,从而净化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目前,烟气脱硫已成为工业界的主要技术之一。

此外,吸收法还可以用于处理工业废气、净化室内空气等。

工业废气中往往会含有各种有机物、酸性气体等,通过吸收法可以将这些污染物吸收掉,净化废气。

在室内环境中,常常会有甲醛、苯等有害气体释放,通过吸收法可以将这些有害气体吸收掉,保护人们的健康。

然而,吸收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吸收剂选择不当或吸收剂的成本过高会导致吸收法的成本增加。

第9章吸收法净化气体污染物

第9章吸收法净化气体污染物

图4-2 填料塔结构


(2).筛板塔 筛板塔的结构如图所示。在截面为圆形的塔内, 沿塔高装有多层筛板。筛板上开有2~15mm的 小孔,开孔率一般为6%~25%。操作时,气体 从下而上经筛孔进入筛板上的液层,塔板上的液 层厚度为30mm左右,气液在筛板上交错流动, 通过气体的鼓泡进行吸收。气液可以进行逐级的 多次接触。 操作时一般控制气体通过筛板塔的空塔速度为 1.0~2.5m/s,气体穿过筛孔的气速约为 4.5~12.8m/s,每块板的压降为0.8~2.0kPa。
吸收工艺



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的工艺配置应考虑 以下问题: 1.烟气除尘 大部分废气往往还含有一定的烟尘,对吸 收产生影响,因此,在吸收之前应设置高 效的除尘器除去烟尘,除尘器可以采用干 式的电除尘器(ESP)或布袋除尘器 (FDC),最好是选用湿式除尘,既冷却 了高温烟气,又起到除尘的作用。
第9章 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气态污染物的基本特性及其 净化方法,通过学习,使学习者能了解各 种气态污染物的净化原理、净化工艺、净 化设备,掌握运行的重要参数条件,可以 利用学到的基本理论知识,对各种气态污 染物提出可行的控制和处理方法。
4.1.1吸收法

吸收是气体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溶解于吸 收液中,或者与吸收液中的组分进行选择性化学 反应,从而将物质从气相中分离出来的操作过程。 吸收法应用非常广泛,如原料气的净化、有用组 分的回收、产品的制备、气体的净化等。很多有 害气体如SO2、NOx、HCl、HF、C、H化合物 等常用吸收法加以净化,下面就吸收法原理、吸 收工艺选择、吸收设备等做一简要介绍。


为保证填料塔运行稳定,一般要求液体喷淋密度 在10m3/m2· h以上,并力求喷淋均匀。填料塔 的空塔气速一般为0.3~1.5m/s,压降通常为 0.15~0.60kPa/m填料,液气比为 0.5~2.0kg/m3。 填料塔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汽液接触良好, 压降较小等优点。缺点是当烟气中含有悬浮颗粒 时,填料容易堵塞,清理检修时填料损耗大。

6气态污染物的治理-吸收法

6气态污染物的治理-吸收法

• 缺点: • 化学吸收流程长,设备较多,操作也较复
杂,吸收剂价格较贵,同时由于吸收能力 强,吸收剂不易再生。
③酸性吸收液 浓硝酸和浓硫酸吸收NOx和SOx
④有机吸收液 吸收有机气体
7、吸收设备:
①气液接触面大,接触时间长; ②气液之间扰动强烈,吸收效率高; ③流动阻力小,工作稳定; ④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投资和运行维修费用低 ⑤具有抗腐蚀和防堵塞能力。
7.1.2、板式塔
1、工作过程:吸收液体由 上部喷头喷入,被吸收气 体由下部送入,气液在中 间塔板层相互接触。常用 的塔板有筛孔板、斜孔板、 筛网等。
2、特点:吸收效率高等。 缺点是板孔容易堵塞,吸 收过程必须保持恒定的作 业条件,且体积大,构造 复杂,造价较高。
浮阀塔浮阀(a)V-4型,(b)T型
• 催化转化法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废气中气态 污染物化为非污染物或其他易于清除的物质。
• 冷凝法是利用气体沸点不同,通过冷凝将气态 污染物分离。
• 生物法主要依靠微生物的生化降解作用分解污 染物。
• 膜分离法利用不同气体透过特殊薄膜的不同速 度,使某种气体组分得以分离。
• 电子辐射-化学净化法则是利用高能电子射线激 活、电离、裂解废气中的各组分,从而发生氧 化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将污染物转化为非污染 物。
–吸收剂对溶质应有良好的选择性,即对于混合气中待吸 收组分的溶解度要大,对其余组分的溶解度要小;
–溶剂的挥发性要小,以减少溶剂的损失量; –溶剂的粘度要低,这样有利于气、液接触,提高吸收速
率,也便于输送;
–无毒;难燃;腐蚀性小;易得价廉; –易于再生利用;不污染环境。
①水是常用的吸收剂。常用于净化煤气中的CO2和 废气中的SO2、HF、SiF4以及去除NH3和HCl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质速率=传质推动力×传质系数 或:传质速率=传质推动力/传质阻力,显
然:传质系数=1/吸收传法净化质气体污阻染物 力
双膜理论吸收过程示意图
吸收法净化气体污染物
溶质组分通过气膜和液膜吸收速率为:
NA=KG(P-P*)=K L(C*-C)
式中KG—气相吸收总系数,kmol/ (m2·s·kPa);
吸收法净化气体污染物
2.吸收平衡
气液吸收一般遵循双膜理论,如图9-3所示。 在吸收过程中,溶质首先由气相主体以涡 流扩散方式到达气膜边界,再以分子扩散 方式通过气膜到达气液相界面,在界面上 溶质不受任何阻力由气相进入液相,然后 在液相以分子扩散的方式穿过液膜到达气 液膜边界,最后又以涡流扩散的方式转移 到液相主体。吸收传质速率方程一般表达 式:
吸收法净化气体污染物
如果吸收过程不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称 为物理吸收;
如果吸收质与吸收剂由于化学反应导致吸 收,称为化学吸收。
在大气污染控制中,由于废气气体量大、 成分复杂,仅靠物理吸收难以达到净化要 求,因此大多情况下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 同时存在。
吸收法净化气体污染物
在一定温度下,当压力不高时,对于稀溶液 的吸收过程符合亨利定律,即吸收质在液体 中的溶解度与气相中吸收质的平衡分压成正 比。表示式为:
吸收法净化气体污染物
4.1.1. 吸收原理
1.亨利定律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气液接触时,
混合气体中的可吸收组分通过传质过程进 入液相,这个过程称为吸收。
吸收进行时,吸收解吸同时进行,经过一 段时间,气液两相达到动态平衡。此时气 相中吸收质的分压称为平衡分压,液相中 所溶解的吸收质浓度称为平衡溶解度,简 称溶解度。
此外还有喷洒塔和文丘里吸收器,文 丘里吸收器是近代使用较多的高效率 吸收设备之一。
吸收法净化气体污染物
(1).填料塔
填料塔的典型结构如图9-15所示。塔内装 有支撑板,板上堆放填料层,喷淋的液体 通过安装在填料上部的分布器洒向填料。 在吸收塔内,气体和液体经常逆流接触, 即吸收剂自塔顶向下喷淋,气体从塔底被 送入,沿填料间空隙上升,填料的润湿表 面作为气液接触的传质表面。常用的填料 塔填料种类有拉西环、鲍尔环、鞍形和波 纹填料等。
吸收法净化气体污染物
吸收法净化气体污染物
吸收法净化气体污染物
吸收法净化气体污染物
为保证填料塔运行稳定,一般要求液体喷淋密度 在10m3/m2·h以上,并力求喷淋均匀。填料塔 的空塔气速一般为0.3~1.5m/s,压降通常为 0.15~0.60kPa/m填料,液气比为 0.5~2.0kg/m3。
第9章 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气态污染物的基本特性及其
净化方法,通过学习,使学习者能了解各 种气态污染物的净化原理、净化工艺、净 化设备,掌握运行的重要参数条件,可以 利用学到的基本理论知识,对各种气态污 染物提出可行的控制和处理方法。
吸收法净化气体污染物
4.1.1吸收法
吸收法净化气Βιβλιοθήκη 污染物筛板塔结构和操作示意图
吸收法净化气体污染物
(3) 湍流塔
吸收法净化气体污染物
2.吸收设备的选择
吸收设备的选择把握以下原则: (1).当气液反应速度非常快,可以优先选用喷淋塔、填
料塔等; (2)若反应极快,热效应大时,也可以考虑采用筛板吸
收塔; (3)如果反应物浓度高,可选用文丘里或喷雾塔洗涤器; (4)当气液传质速度慢时,需要提供大量的液体,采用
填料塔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汽液接触良好, 压降较小等优点。缺点是当烟气中含有悬浮颗粒 时,填料容易堵塞,清理检修时填料损耗大。
吸收法净化气体污染物
图4-2 填料塔结构
吸收法净化气体污染物
(2).筛板塔 筛板塔的结构如图所示。在截面为圆形的塔内,
沿塔高装有多层筛板。筛板上开有2~15mm的 小孔,开孔率一般为6%~25%。操作时,气体 从下而上经筛孔进入筛板上的液层,塔板上的液 层厚度为30mm左右,气液在筛板上交错流动, 通过气体的鼓泡进行吸收。气液可以进行逐级的 多次接触。 操作时一般控制气体通过筛板塔的空塔速度为 1.0~2.5m/s,气体穿过筛孔的气速约为 4.5~12.8m/s,每块板的压降为0.8~2.0kPa。
之和。 吸收总系数KG、K L可以通过实验获取。 当气体溶解度很大时,气相传递为控制因
素,增大气速对吸收有利。 当气体溶解度很小时,液膜阻力为控制因
素,增大液体流量,增强湍流程度对吸收 有利。
吸收法净化气体污染物
吸收设备
1.吸收设备的分类 吸收的主要设备包括:板式塔、喷淋
塔、填料塔、湍球塔、文丘里吸收器。 最常用的是填料塔,其次是板式塔,
K L—液相吸收总系数,m/s;
P*—与液相浓度相平衡的气相分压, kPa;
C*—与气相分压相平衡的液相浓度, kmol/m3。
C—溶质的平衡浓度k mol/m3
P—相平衡的气相压,kPa;
吸收法净化气体污染物
式中的(P-P*) 和(C*-C)是以分压差和浓度 差表示的过程总推动力,
而1/KG、1/K L则表示吸收过程总阻力。 吸收过程的总阻力为气膜阻力与液膜阻力
c=H·P* x=P*/E y*=m·x 上式均称为亨利定律 式中 c—溶质的平衡浓度k mol/m3 H—溶解度系数,kmol/(m3·kPa) P*—溶质组分在气体中的平衡分压, kPa x—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 E—亨利系数, kPa y*—溶质在气相中的体积分数 m—相平衡常数,量纲为一。
吸收是气体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溶解于吸 收液中,或者与吸收液中的组分进行选择性化学 反应,从而将物质从气相中分离出来的操作过程。 吸收法应用非常广泛,如原料气的净化、有用组 分的回收、产品的制备、气体的净化等。很多有 害气体如SO2、NOx、HCl、HF、C、H化合物 等常用吸收法加以净化,下面就吸收法原理、吸 收工艺选择、吸收设备等做一简要介绍。
鼓泡塔。 (5)在吸收过程产生固体时,宜选用内部构件少、阻力
小、压降小的设备,如泼水轮吸收室等。 (6)在达到吸收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结构简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