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漕运兴衰课件

合集下载

大运河漕运兴衰

大运河漕运兴衰
大运河漕运兴衰
概况
京杭大运河全长1747千米, 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 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 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纵贯南北,是中国重要的 一条南北水上干线。北起 北京,南至杭州,经过北 京、天津、河北、山东、 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 了海河、黄河、淮河、长 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隋代初成
1292年,大运河实现全线贯通后,成为元朝 最理想的纵向水上线路。据史载,当时仅从 大运河北调的南粮,还不算由它串联的五大 河系的部分,就达全国总税粮的六分之五。
明清成为大动脉
明初,每年从东南运粮米最高达到500万石, 兴建北京城使用的建材就是依靠运河运输 的,北京故宫太和殿的龙柱、铺地的金砖 都是通过运河运来的。大运河几乎成为惟 一的南粮北运的水路通道,成为明王朝的 生命线。从元代到清朝光绪年间,京杭大 运河一直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通过 大运河运输的粮食以及其它物资,不计其 数。
现在,“缺水少运”的大运河已不能全程通航, 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公里,季节性通航里 程1100公里。尽管大运河依然发挥部分的交通 运输功能,但由于其他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快 速发展,加上河水不足,其载运能力已大大下 降,几乎成为运输方式的最后一种选择。最近 10多年来,国家多次投入巨资整治,京杭大运 河重新焕发了青春。如今,每年仅经古运河江 苏北段的货物运输量就近1亿吨,相当于3条铁 路的运输量。苏北运河是大运河上运输最繁忙 的河段,成为大运河上等级最高的航道。
隋统一中国后,隋文帝于584年下令重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 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 名广通渠,604年改名永通渠。605年,隋炀帝征发百万士兵和 夫役,修造通济渠,同年改造邗沟;608年,又征发百万河北民 工开凿永济渠,610年沟通长江。至此,运河工程基本完成,从 长安到江都,沿途建造离宫40多处,并建有许多粮仓,作为转运 或贮粮之所。隋代开凿的大运河,以京都洛阳为中心,东北抵涿 郡,东南至余杭,全长2500公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 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当时运河上“商船往返,船乘不绝", 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制,都起到 了促进作用。此后,唐、宋、元、明、清历代均重视漕运,并建 立了漕运仓储制度。

京杭大运河.PPT

京杭大运河.PPT

• 在贯通南北的大河两岸,大片的农田有了 丰富的水源,贫瘠的土地经河水的灌溉, 变成了沃土良田,成为富裕地区。 • 在它长达4000余里的流程上,形成了无数 的码头、集镇和城市,使商贸日益发展, 人民日渐富裕。 • 中外商人长期以来利用京杭大运河贩运货 物,促进了商品流通,推动了中国封建社 会经济的发展,使唐宋时期高超的丝织工 艺、陶瓷制造艺术、建筑技术、造纸、印 刷术、指南针以及各种文化书籍传播到世 界许多国家,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发 展扩大。
2.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 隋亡原因:大运河的开凿 隋炀帝的奢侈腐化
3.促使沿河城镇更加繁华
负面: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谢谢大家配合!请工作人员为在座的 发礼物!大家掌声有请!
工作人员:钱聪 钱 良书 应佳伟 凌伟 张泽雨 邢飞 请大 家遵守课堂纪律!谢 谢!
什么是运河?
• 运河是人工开挖用于通航的河。 • 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运河是在 公元前4000年(6000年前)由西亚美 索不达米亚人开挖的运河。 • 中国开凿运河也很早,广西灵渠凿 成于公元前214年,是世界最古老 的运河之一。 • 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 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苏伊士运河 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 486年开始开凿,至公 元1293年全线通航, 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工程的三大时期:
• 东周春秋时期。位于东南吴国的国王夫差, 为了争霸中原,向北扩张势力,在公元前 486年引长江水经过瓜洲(今江苏省邗江县 南部)北入淮河。 • 隋朝时期。以河南洛阳为中心向南到浙江、 向北到北京,史称南北大运河,长约2700 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 元朝时期。为了避免绕道洛阳,裁弯取直, 又对大运河中的许多河段进行了改造。几 项重大工程完成后,便形成了今天的京杭 大运河,全长1700多公里。

辉煌与没落:明清京杭大运河漕运的兴衰

辉煌与没落:明清京杭大运河漕运的兴衰

辉煌与没落:明清京杭大运河漕运的兴衰漕运制度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

它是利用水道调运粮食的一种专业运输。

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

这种粮食称漕粮,漕粮的运输称漕运,方式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

狭义的漕运仅指通过运河转运漕粮的河运而言。

唐宋以来,随着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漕运愈发显得重要,明清时期漕运更是成为封建王朝重要的生命线,运河作为漕运的载体,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京杭运河的历史要追溯到2400多年以前,也就是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进攻齐国需要运兵运粮,于是征调大批民夫,在现在的扬州附近,开凿一条连通长江与淮河的运河——邗沟,这成为后来京杭大运河江苏境内极为重要的一段。

隋统一中国后,基于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和巡游的目的,隋炀帝征发了数百万民工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500公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当时运河上“商船往返,船乘不绝”,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制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此后,唐、宋、元各代均极为重视漕运,在整治运河河道的同时建立了漕运仓储制度。

明清时期京杭运河漕运的兴盛京杭大运河的辉煌是在明清时期。

明代每年经运河北上的漕粮有400万石,漕军12万人。

明代承元之制,明太祖朱元璋设漕运使。

为了加强漕运管理,又以武职重臣执掌漕运及相关事务。

在中央,初置京畿都漕运司,以漕运使主之。

后废漕运使,置漕运府总兵官。

景泰二年(1451年)始设漕运总督,与总兵官同理漕政。

漕府领卫军十二总共12.76万人,运船1.17万只,另遮洋总7000人,海船350只,专职漕粮运输,称为运军。

在地方,以府佐、院道和科道官吏及县总书等掌管本地漕事。

中央户部和漕府派出专门官员主持各地军、民粮船的监督和押运事宜。

州县以下由粮长负责征收和解运。

粮长下设解户和运夫,专供运役。

大运河—我们身边的世界文化遗产课件

大运河—我们身边的世界文化遗产课件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大运河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展示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 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大运河沿线地区涉及多个国家和民族,其保护和传承工作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和理解,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地理分布
大运河从北京至杭州,途经河北 、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等省 市,全长约2700公里。
特点
大运河穿越多个水系,连接海河 、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 大水系,具有沟通南北水路运输 的重要作用。
大运河的水文特征及功能
水文特征
大运河的水位受季节性气候影响,流 量和水位变化较大。同时,大运河水 质较为浑浊,部分河段受到污染。
06
大运河的未来展望与思考
大运河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01
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
大运河将结合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推动沿线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
02
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大运河将重视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推广非
遗技艺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
03
跨区域合作与交流
大运河将加强跨区域合作与交流,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等
各方面的协同发展,同时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大运河的国际
影响力。
大运河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大运河沿线地区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需要加强环境保 护和生态修复工作,确保大运河的可持续发展。
隋唐时期的开凿
隋唐时期,为了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隋朝开 始开凿大运河,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展,形成了今天的大运 河。

中国商贸文化课件2.1中国大运河

中国商贸文化课件2.1中国大运河

经济功能
灌地运粮、调控 水旱环境、维持 区域生态平衡、 形成繁荣城镇和 著名商人、商帮
水利功能
运河上的闸、坝、 堰、堤等水利设 施,可以调控水 源、节制洪峰、 灌溉农田
文化功能
南来北往的人群 碰撞交融出了独 特的运河文化, 四大名著等小说、 戏曲、杂技、音 乐
漕运与大运河商贸
漕运
漕运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

钞关 征收运河上船只和商品关税

的关卡,后形成繁荣城市
漕运管理与粮食储备

漕运实行分级责任制 粮食仓储分为太仓、正仓和义仓

大运河商贸 商民船贩运、漕船夹带、坐地
经营、游商散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大运河的影响
影响国 家命运
活跃商 品流通
促进交 通建设
形成繁 荣城镇
推动文 化交流
传播
2.1
目录
1
中国大运河的形成
2
中国大运河的功能
3
漕运与大运河商贸
4
中国大运河的影响
中国大运河的形成
1 雏形
2 完善
3 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的运河和 隋朝开建的隋唐大运河,是 元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
水利工程,如邗沟
世界最伟大的人工工程之一
中国大运河的功能
军事功能
运河的最初目的, 运输军队和物资, 此外,还向京城 供粮

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课件

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课件

京杭运河的许多河段是利用原来的天然河流和 湖泊,部分河段是人工开挖的,运河水流主要 从沟通的天然河道中得到补给。
1.加强南北交 通和交流,巩固 中央政府对全国 的统治。
开通意义
2.加强对江南 地区的经济建设。
3.文化交融, 中原文化南方文 化相融合。
4.方便南粮北 运。
中国运河博物馆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京杭大运河嘉兴段
嘉兴的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浙江境内唯一通航的一 段。历史变迁,禾城也早已面目全非,但运河还 在那里每天流过,嘉兴人都是在运河边长大的。
虽然整个嘉兴的河网都属于运河水网体系,但如 果要问在哪儿看运河最好,我觉得杭州塘是个不 错的选择,从血印寺走到三塔,没几步路就可以 把当年的古纤道走一回。
THANK YOU
SUCCESS
2019/4/24
长安闸遗构保存如初
我家住在运河边:长安闸
嘉兴是京杭大运河沿线唯一以运河作为护城河的城市。运河的历史 可从“槜李大战”的刀光剑影中去追寻。它始于嘉兴境内的“百尺 渎”,百尺渎又称百尺浦,是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用来运输粮食与军 事物资的重要河道。
京杭大运河南由海宁长安镇进入嘉兴地界,长安镇上的长安闸由一 坝三闸组成,作为古代江南运河重要的交通和军事枢纽,是江南古 运河规模最大的运河设施之一,也是宋时三大闸堰现今仍存有遗构 的仅存古闸。
我家住在运河边:长虹桥
长虹桥是京杭大运河进入浙江的标志性建筑
走出文生修道院,站立船头北望,看运河自南向北,穿城 而去,一声汽笛长鸣,告别嘉兴城区驶向吴越交界王江泾 的长虹桥。 长虹桥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至天启元年(1611年至1621 年),清康熙五年(1666年)重修,嘉庆十七年(1812)再修, 清光绪六年(1880年)再修。长虹桥雄伟壮观,有长虹卧波 之势,因此得名。 长虹桥为三孔实腹石拱桥,是大运河嘉兴段历史价值、文 化内涵和艺术审美的完整体现。 长虹桥是现存京杭大运河上历史最悠久的石拱桥,是京杭 大运河进入浙江的标志性建筑,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也是京杭大运河入选申遗的文物点。古人有诗云:虹 影卧澄波,登高供远瞻。南浮越水白,北接吴山绿。

京杭大运河PPT课件

京杭大运河PPT课件
京杭运河并不是一次开凿成的,而是在不同时期分段开挖连接而成。概括起来,主要经过三次 较大的兴修过程:
第2页/共39页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1、第一阶段:最早动工的是吴国沟通江淮的邗沟(后来叫里运河)和沟通苏 州——扬州的运河。 最初的一段称为邗沟,始建于公元前486年。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北上争霸,筑 邗城(今扬州市),开通邗沟,由南端自长江引水北流,向北绕经一系列湖泊, 以较短的人工渠道相连接,航道弯曲,流入淮河,连通了淮河、沂水、济水。
第16页/共39页

定 门 吊
城 隍 庙
钟 楼

瓮 城
真 武 庵
儿 童 公 园










第17页/共39页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②通济渠的建设 《开封府志》卷五《汴河》记载:“隋大业元年,开通济渠,自板渚引河,历荥 泽入汴,又自大梁之东,引汴水入泗,达于淮。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 以柳,名曰隋堤,一曰汴堤。”由此看来,通济渠段渠广达到四十步,两岸筑御 道,并种了柳树,既可护岸,又可给牵船人遮荫。
一、京杭大运河简介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也是最长的运河,它全长1782公
里,相当于苏伊士运河的10倍多,巴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界上最长的
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
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是中国人在水利交通方面最重要的发明创


第1页/共39页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第13页/共39页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1)通济渠 又称汴水,连接了黄河与淮河,贯通了西安到扬州,全长650公里。自河南荥阳 的板渚出黄河,历河南省的郑州、中牟、开封市、开封县、杞县、睢县、宁陵、 商丘、虞城、夏邑、永城;安徽省的濉溪、宿州、灵壁、泗县;江苏省的泗洪、 等现今三省十八县(市),最后至江苏盱眙入淮河。通济渠经历了隋、唐、五代、 宋、辽、西夏、金、元八个朝代,通航了720年。

大运河漕运兴衰.ppt

大运河漕运兴衰.ppt

清中期后弊端重重
由于年久失修,运河河道日见窄浅,有些地段 竟成为了“死河”,严重影响了南北的运输。加 上旱涝灾害及湖堤决口造成河道不畅,以致漕运 屡次受阻。多年来,清朝廷不断拔出专款用于修 理河道,采取“蓄清刷黄”、“束水攻沙”等措 施确保漕运。地方官员也将治河作为一项重要任 务,但也只能解决一时问题,难以根治漕运不畅 的顽疾,收效甚微。
元代改建
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在大都(今北京),全国政 治、经济中心移到这里。在洛阳拐了一个大弯子 的隋代大运河,就显得不是很顺畅。1289年, 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开凿会通河,北始临清,南到 东平路(今山东境内)的安山;又在北京到通县 间开了一条通惠河,与原有的旧河道沟通。这样 一来,由北京直下杭州,就可以不绕道洛阳。隋 朝开掘的运河,部分河道由于年久淤塞未加清理, 逐渐废弃了。元朝开凿的运河较隋朝大运河大幅 度东移,采取“弃弓走弦”的线路连通北京和杭 州。如此走势,全长只有1794公里,比隋大运 河缩短近800公里,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 运河。
昔日辉煌虽已不再,但是大运河一直在期待着,期待着淹 没在历史尘埃中的运河两岸文化珍珠串成链,散发出熠熠 光芒,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绚丽奇葩,期待着在新时期 的南水北调工程中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大运河漕运兴衰
概况
京杭大运河全长1747千米, 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 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 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纵贯南北,是中国重要的 一条南北水上干线。北起 北京,南至杭州,经过北 京、天津、河北、山东、 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
隋代初成
隋统一中国后,隋文帝于584年下令重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 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 通渠,604年改名永通渠。605年,隋炀帝征发百万士兵和夫役,修 造通济渠,同年改造邗沟;608年,又征发百万河北民工开凿永济 渠,610年沟通长江。至此,运河工程基本完成,从长安到江都, 沿途建造离宫40多处,并建有许多粮仓,作为转运或贮粮之所。隋 代开凿的大运河,以京都洛阳为中心,东北抵涿郡,东南至余杭, 全长2500公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当时运河上“商船往返,船乘不绝",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 全国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制,都起到了促进作用。此后,唐、宋、 元、明、清历代均重视漕运,并建立了漕运仓储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交流PPT
2

学习交流PPT
3
隋代初成
隋统一中国后,隋文帝于584年下令重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 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 广通渠,604年改名永通渠。605年,隋炀帝征发百万士兵和夫役, 修造通济渠,同年改造邗沟;608年,又征发百万河北民工开凿永 济渠,610年沟通长江。至此,运河工程基本完成,从长安到江都, 沿途建造离宫40多处,并建有许多粮仓,作为转运或贮粮之所。 隋代开凿的大运河,以京都洛阳为中心,东北抵涿郡,东南至余 杭,全长2500公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 大水系,当时运河上“商船往返,船乘不绝",对南北经济文化交 流、维护全国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制,都起到了促进作用。此后, 唐、宋、元、明、清历代均重视漕运,并建立了漕运仓储制度。
学习交流PPT
12
漕运废除期待再辉煌
1900年,清政府下令漕粮改征银两。光绪二 十七 年(1901)清政府遂令停止漕运。宣统年间,津 浦铁路通车后,大运河的运输作用逐渐为铁路所 代替。辛亥革命后,漕粮完全折征银圆,有着千 年历史的漕运终于寿终正寝。随着漕运的废除, 大运河的辉煌逐渐变成了历史的记忆,没有漕运 的大运河多处淤塞,许多地段已不能通航。
学习交流PPT
9

学习交流PPT
10清Biblioteka 期后弊端重重由于年久失修,运河河道日见窄浅,有些地段竟 成为了“死河”,严重影响了南北的运输。加上旱涝 灾害及湖堤决口造成河道不畅,以致漕运屡次受 阻。多年来,清朝廷不断拔出专款用于修理河道, 采取“蓄清刷黄”、“束水攻沙”等措施确保漕运。地 方官员也将治河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但也只能解 决一时问题,难以根治漕运不畅的顽疾,收效甚 微。
学习交流PPT
5
元代改建
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在大都(今北京),全国政治、 经济中心移到这里。在洛阳拐了一个大弯子的隋 代大运河,就显得不是很顺畅。1289年,元世祖 忽必烈下令开凿会通河,北始临清,南到东平路 (今山东境内)的安山;又在北京到通县间开了 一条通惠河,与原有的旧河道沟通。这样一来, 由北京直下杭州,就可以不绕道洛阳。隋朝开掘 的运河,部分河道由于年久淤塞未加清理,逐渐 废弃了。元朝开凿的运河较隋朝大运河大幅度东 移,采取“弃弓走弦”的线路连通北京和杭州。如此 走势,全长只有1794公里,比隋大运河缩短近800 公里,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运河。
学习交流PPT
14
昔日辉煌虽已不再,但是大运河一直在期待着, 期待着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运河两岸文化珍珠串 成链,散发出熠熠光芒,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 绚丽奇葩,期待着在新时期的南水北调工程中再 立新功、再创辉煌。
学习交流PPT
15
THANK YOU
学习交流PPT
16
学习交流PPT
13
现在,“缺水少运”的大运河已不能全程通航,其 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公里,季节性通航里程1100 公里。尽管大运河依然发挥部分的交通运输功能, 但由于其他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加上 河水不足,其载运能力已大大下降,几乎成为运 输方式的最后一种选择。最近10多年来,国家多 次投入巨资整治,京杭大运河重新焕发了青春。 如今,每年仅经古运河江苏北段的货物运输量就 近1亿吨,相当于3条铁路的运输量。苏北运河是 大运河上运输最繁忙的河段,成为大运河上等级 最高的航道。
学习交流PPT
6
1292年,大运河实现全线贯通后,成为元朝最理想 的纵向水上线路。据史载,当时仅从大运河北调的 南粮,还不算由它串联的五大河系的部分,就达全 国总税粮的六分之五。
学习交流PPT
7
明清成为大动脉
明初,每年从东南运粮米最高达到500万石,兴建 北京城使用的建材就是依靠运河运输的,北京故 宫太和殿的龙柱、铺地的金砖都是通过运河运来 的。大运河几乎成为惟一的南粮北运的水路通道, 成为明王朝的生命线。从元代到清朝光绪年间, 京杭大运河一直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通过 大运河运输的粮食以及其它物资,不计其数。
学习交流PPT
11
嘉庆十五年(1810年),因河道决口,漕运受阻。 道光十三年(1833年),任河道总督的麟庆任劳 任怨地治理河道十几年,时人称为河帅。麟庆撰 有《河工器具图说》、《黄运河口古今图说》等 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记述治河经历,并将 治河工具展现出来。但是,麟庆一味遵循前人之 法治河而无创新,黄河、淮河、运河的治理收效 甚微。看来,麟庆是只有苦劳,而鲜有功劳。
学习交流PPT
4
唐代修整
公元742年在三门峡以东开凿一条渠道,名曰天宝河。 大运河的通航,交织出一张前所未有的物资物流网, 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突破性发展。唐朝的 大运河开始用于漕运,把富庶的江南地区与国家政 治中心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唐王朝的经济文化呈现 出昌盛发达的景象,出现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贞观之 治和开元盛世。唐朝是真正发挥大运河作用的王朝, 古运河哺育了伟大的东方古国文明,使之经济空前 繁荣,文化空前昌盛,交通空前发达。
学习交流PPT
8
大运河的开通改变了中国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个南 北东西全方位的大水网,运河两岸日渐繁荣。城以河 兴,许多城镇由此新建及扩张,如楚州(今淮安)、 扬州、苏州、杭州,都是当时全国富庶的郡县,城市 的扩大与繁华,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伴随着大运河南北漕运的兴起,大运河沿岸兴起了22 座繁华的都市。有一种说法,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 城,而大运河对于北京来说,没有大运河,就没有北 京城。
大运河漕运兴衰
学习交流PPT
1
概况
京杭大运河全长1747千米, 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 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 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纵贯南北,是中国重要的 一条南北水上干线。北起 北京,南至杭州,经过北 京、天津、河北、山东、 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 了海河、黄河、淮河、长 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