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阶段复习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PPT模板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共27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共27张ppt)
19C:(对未来社会提出积极合理设想) 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代表作品:《论财产和法制》

切需特 记要别
想 社 会
不重提 要点醒 混关: 淆注
主 义 的
。时 间 与 内
发 展
容 ,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来源
(1)影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2)局限性: ①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 设计未来社 会的美好蓝图。 ②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 正确途径。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理论基础: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唯物史观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 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束缚,创立了唯物史观 三揭示: ①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③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一建立: 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③一个目标——未来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 (2)重要意义: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3.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1.诞生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P17) ①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③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④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复习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复习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九、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评价 (1)积极性: ①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②表达 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③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2)局限性:①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 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②他们主张阶 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③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 的力量;④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 来源 ②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兴起是科学 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 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 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 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科学共 产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什么?
1、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 P2 )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
生产关系特点P2;
生产关系特点P3;
生产关系
特点P5;
生产关系特点P7;
生产关系特点P18
2、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P4
3、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的形式(经济、显著特征)P5-P6
C.②③ D.③④
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主要矛盾:农民
2.经济剥削——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
阶级和地主阶级
(1)★剥削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之间的矛盾
(2)剥削方式:收取地租;高利贷、苛捐杂税、各种徭役
3.政治压迫——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一)原始社会---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
1.地位P1 2.生产力水平P2 3.解体p3 4.社会管理P2 (二)奴隶社会--文明的门槛 1.主要矛盾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评价
农民能够比较自主的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奴隶制被封建制取代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考点精讲:二、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三)封建社会
4.地主剥削农 民的方式
知识点1 原始社会
① 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地 主 阶 级 通过收取地租(主要方式)、高利贷,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从 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 ②政治上: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③ 思想上:地主阶级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 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
④人类社会从蒙昧野蛮迈入了文明时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向1| 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
[典例2]考古人员在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发现了一万多年前的通
体磨光石器和用火遗存,研究发现该遗址文化堆积跨越了旧石器时
代晚期和整个新石器时代。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该遗址中的
遗存见证了( )
①私有制确立和贫富分化加剧 ②生产资料由公有转化为私有 ③全体成员共同决定氏族大事
站 完成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
实现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
富 创造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强 开启惊天动地的强国大业
社会主义 没有辜负
中国
中国 没有辜负 社会主义
2025统编版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总结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 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 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 碍作用。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危机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能力管理它所造成的生产力,物质丰富成
了巨大的灾害,成了破产和贫困的根源。而人类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
却成了一种救命手段,用以激活因危机而周期性地瘫痪的经济机体。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D
①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
②生产力的发展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破产和贫困的根源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轮复习
01 考情分析
课标内容要求
必备知识考向
考查内容
考情展示
1.1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规律
特征;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 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
社会的演进 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
生产力 新旧石器
生产关系
①所有制度: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分配制度: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共同劳动 ③人的关系:平等互助的关系
上层建筑 氏族制度
奴隶社会
①所有制度:奴隶主占有生资并完全占有奴隶 金属工具 ②分配制度: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的生活资料
③人的关系: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并被强制劳动
国家产生 奴隶主专制
卷 2024年湖南卷 2022年辽宁卷
02 必备知识一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人类社会发展基本矛盾和规律
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02 必备知识一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规律
1.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核心 起决定性作用
劳动者 利 用
②我国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解析: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统编版必修1 )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统编版必修1 )

意识形态 制度、组织和设施
自主学习:
1.静下心,仔细阅读教材P1—11。 2.比较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 3.分小组交流,我学习的收获是什么?我的困惑是什么?
二、宏观在胸
合作探究: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在中央 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人民网新华网等融媒体平台同步推出。什么是经济危机?
人类社会发展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历史与现实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为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统 一性和多样性问题提供了鲜活样本,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1)中国式现代化为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统一性和多样性问题提供了鲜活样本。结合材料,运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加以说明。(8分)
参考答案: (1)中国式现代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生产关系一 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这一规律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经历现代化过 程和阶段。中国式现代化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4分)
2024新课程一轮复习
灵活复习 高效备考
一轮复习的思路

一 时间:2023年9月1日——2024年1月30日
二 内容:必修4本+选择性必修3本
三 复习方法:
1.微观在握——重视基础知识。提出问题—自主学习;设置情境—合 作探究;高考典例—总结提升。 2.宏观在胸——构建知识结构。搭建四梁八柱,使学生把分散、零碎 的知识系统化,形成整体。
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李大钊笔下这一革命的历史
意义有( )
①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火跨越 ②实现了无
产阶级首次领导革命的壮举 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
11
10
10
9
小计 48 52 100
小计 48 52 100
教材体系构建(高中思想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修一:(总览、基础)是什么、为何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与社会》
《政治与法治》
《哲学与文化》
必修2—4 (分领域阐述: 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说明四幅图片体现的人类社会制度演进的次序。你认为人类社会制度演 进背后隐藏的社会发展规律是什么? 提示:从场景一到场景四体现的人类社会制度演进的次序是:原始社 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社会制度演进背后隐藏 的社会发展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 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课时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考点1、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考点2、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基本矛盾与基本规律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根本的动力因素,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 关系,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力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人类社会 的基本矛盾,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这一规律决定 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向前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1
考点2
课时分层作业
例题:晋穆侯与两位夫人的墓葬出土的珍贵文物,是西周贵族生活的 物质反映,对于研究晋国历史、西周历史以及西周的礼制都具有重要 意义。下列描述符合晋国晋穆侯时期的有( ) ①农民劳动的大部分产品归地主阶级占有和支配 ②金属工具得到广 泛使用,推动生产力发展 ③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私有制确立起 来 ④存在着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一第一课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复习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一第一课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复习课件
第一课
统编教材必修一期末复习课件
复习提纲:
01 02 03
模块概览 体系构建 教材梳理 必备知识 易错点拨 小题训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模块概览 体系构建
第一课框架: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 级社会的演进
原始社会
生产力↓ 发展
奴隶社会
生产力↓ 发展
封建社会
生产力↓ 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
生产关系的特点 私有制的确立 原始社会的解体
考点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一、产生条件 (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来源 2.进步性与局限性 (1)进步性: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和揭露, 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社会的诉求,成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2)局限性: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 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 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 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考点二 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一)封建社会 1.产生: 奴隶社会后期,当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时,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封建 社会逐渐形成。当奴隶制日渐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阻碍时,就被封建制 生产关系所替代,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生产力水平: 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显著进步,水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 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冶铁业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商业和城市逐渐 发展起来。
考点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一、产生条件 (二)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兴起——历史前提 1.表现: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 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2.意义: (1)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 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2)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共27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共27张ppt)

4.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1)国家的本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2)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3)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奴隶主阶级为了镇压奴隶阶级的反抗,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
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样,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产生了。
(2)文化影响
为了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地主阶级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
(3)政治影响
①形成以君主专制、等级森严为显著特征的封建国家。在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两个基本阶级,这 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面对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是 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农民的反抗斗争冲击着封建制生产关系,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两个基本条件
(1)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2)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
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
积极影响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 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随着石器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出现,以及生产进一步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社会产品除维持 人们的生活必需以外,开始有了剩余。剩余产品的出现,一方面为一部分人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专门从 事社会管理和文化科学活动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私有制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上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社会产生。奴隶被视 为奴隶主的财产,可以自由买卖;奴隶主可强迫奴隶工作,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和人身自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TENTS
01 学 习 目 标 03 课 堂 检 测
02 新 课 导 入 04 延 伸 拓 展
学习目标
Synergistically utilize technically sound portals with frictionless chains. Dramatically customize empowered
networks rather than goal-opportunities.
【核心考点聚焦】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社会形态 1.原始社会 2.奴隶社会 3.封建社会 4.资本主义社会 5.社会主义社会
生产力 ①② ③④ ⑤
⑥⑦⑧
生产关系 ⑨⑩ ⑪⑫ ⑬ ⑭ ⑮⑯
新课导入
Synergistically utilize technically sound portals with frictionless chains. Dramatically customize empowered
选填: ①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矛盾 ②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③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 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⑤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⑥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 状态之间的矛盾 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 的矛盾
主要 矛盾
① ② ④ ⑨
社会基本 矛盾体现
③ ④⑤⑥
社会基 本矛盾
⑦⑧
课堂检测
Synergistically utilize technically sound portals with frictionless chains. Dramatically customize empowered
networks rather than goal-opportunities.
三、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标志
事件 1.进入文明时代 2.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 3.第一次工业革命 4.第二次工业革命 5.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6.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标志 ①② ③ ④ ⑤ ⑥ ⑦
选填: ①城市的繁荣 ②文字的发明 ③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④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⑤电气化 ⑥三大工人运动 ⑦《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延伸拓展
Synergistically utilize technically sound portals with frictionless chains. Dramatically customize empowered
networks rather than goal-opportunities.
⑪产品都归统治阶级占有和支配 ⑫私有制产生,劳动者毫无人身自由 ⑬劳动产品上缴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⑭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榨取更多剩余价值 ⑮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Hale Waihona Puke 二、复杂的社会矛盾理论基础
1.原始社会 2.奴隶社会 3.封建社会 4.资本主义社会 5.社会主义社会
阶段复习课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课件
Synergistically utilize technically sound portals with frictionless chains. Dramatically customize empowered networks rather than goal-opportunities. 汇报人:XXX
networks rather than goal-opportunities.
选填: ①生产工具极其简陋 ②采集天然食物为生,劳动对象范围有限 ③金属工具开始广泛使用 ④商业发展,城市开始繁荣
⑤铁质工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 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⑦社会化大生产 ⑧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⑨在生产中结成原始平等互助的关系 ⑩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阶段复习课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课件
Synergistically utilize technically sound portals with frictionless chains. Dramatically customize empowered networks rather than goal-opportunities. 汇报人:X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