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黑龙江四年级下册人文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黑龙江人文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黑龙江人文与社会教案黑龙江人文与社会教案(2009-09-08 08:28:24)转载▼分类:黑龙江人文与社会教案标签:杂谈黑龙江人文与社会本学期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黑龙江的民族共六项内容:1、我们班来了一名新同学2、安德罗波夫的日记3、到三家子村去考察4、单元活动5、信息库6、学习日志第二单元、黑龙江的人口共六项内容:1、宇宙人的发现2、奥林匹斯山众神的对话3、野外生存麽练4、单元活动5、信息库6、学习日志单元备课(第一单元黑龙江的民族)【内容标准】:感受我省各民族的特色服饰,体会各民族拥有的不同服饰特点;感受我省各民族的特色饮食,体会各民族拥有的不同饮食习惯;感受我省各民族的特色建筑,体会各民族拥有的不同居住习俗;感受我省各民族的民族节日,体会其中所反映的民族习俗;感受我省各民族的语言和地域的方言,体会我省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和移民大省的特点;感受我省各民族的游戏和体育项目,体会我省各族人民的生活态度和生活内容。
掌握什么是民族、黑龙江有哪些民族及黑龙江的世族民族有哪些?知道我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园。
各民族拥有自己的习俗和文化。
感受身边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融合的状态,体会民族团结是家乡飞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深化学生对民族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谐相处重要性的认,引导学生共同为我省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了解黑龙江民族知识和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法和资料信息搜集法,引导学生感受乡土的温暖,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本省民族及部分民族风俗习惯,通过本土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亲家乡、爱家乡、贡献家乡的情感。
黑龙江人文与社会教案(2009-09-08 08:45:54)转载▼分类:黑龙江人文与社会教案标签:杂谈总第一课时第一节我们班来了一名新同学(I)一、情景导入,揭示主题1、师生介绍自己(用英语)My name is Song Caili,From this class,I teach you.I’m very happy.Next you tell me your names,please.The students introduce themselves one by one.2、我们班还有一名新同学,我们共同认识一下导入主题:我们班来了一名新同学二、图文结合,了解我省的民族史1、找学生读对话(5句)2、找学生介绍新同学(金顺子),然后完成下列信息姓名(name):住址(address):民族(pepoles):性别(sex):3、新同学是朝鲜族女孩,那么,你是哪个民族?你知道下列问题答案吗?1)、什么是民族?2)、我省有哪些民族?3)、黑龙江的世居民族有哪些?学生通过阅读、小组讨论回答。
2015四年级下册人文与社会教案

2015四年级下册人文与社会教案教案课题第1课干流起点“北极漠河”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黑龙江概况,资源。
2、黑龙江对家乡的意义。
教学重点黑龙江的概况。
教学难点了解黑龙江概况,资源。
教学准备课件、教材教程一、导入新课黑龙江是我国的第三大江,是我们省最大的一条江,它环绕在我们的省内,是我们的母亲河,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二、了解黑龙江概况1、黑龙江地理位置及水系:上游有两源:北源石勒喀河(上源鄂嫩河)出蒙古国北部肯特山东麓;南源额尔古纳河,上源又分3支,其中一支海拉尔河发源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侧古利牙山麓。
南、北两源在漠河以西洛古河村汇合后始称黑龙江。
2、黑龙江的物产:棒打狍子,瓢舀鱼,山鸡飞进饭锅里。
”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当年人烟稀少而生物资源丰富的北大荒。
与野生动物资源一样,自然水域资源也经历了一个由物产丰富到趋于枯竭的过程。
程三、小资料黑龙江两岸资源及风土人情:1、森林资源:黑龙江省西北部为大兴安岭北段,北部是沿黑龙江右岸自西北向东南延展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则是由张广才岭、老爷岭、太平岭和完达山等构成的东部山地。
山脉的延伸方向主要是由北北东向南南西。
是我国最重要的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
2、黑龙江人生活习惯:过去的东北农村,几乎家家养狗,可以就地取材;二是轻便保暖,戴在头上,帽耳朵一系,又长又厚的绒毛把头脸遮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眼睛,任你风吹雪打,我自然不“冻”;三是方便耐用,一顶狗皮帽子戴个十年八载的没问题,而且还可以随时随地坐在屁股底下当座垫……狗皮帽子大都是自家做的,将狗皮熟好后,照帽胎的样子剪裁好,就可以缝制了,面料视经济状况而定,有花旗布的,有华达呢的,讲究一点的用礼服呢或灯芯绒。
不过这狗皮帽子也有个小小的缺点,就是新制成的时候,一到下雪天就散发出些微腥味。
黑龙江冬季漫长,吃感才是一种习俗,干土豆片,豆角片,茄子片等可以一直吃到夏天来临,干菜味道浓郁,口感劲道,深受人们喜爱。
黑龙江小学地方课程《人文与社会》教案(四年级上)

第一单元寻访民族家庭第1课从满族老屋说起教学目标:了解满族文化,风俗,习惯,加深对家乡传统民族文化的了解,加深对家乡历史的了解。
教学重点:满族人文字语言生活习惯的了解。
教学准备:满族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黑龙江有许多古老的民族,其中满族就是一个,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满族的老屋。
二、了解满族:1、特色生活习惯:在满族聚居的地方,与口袋房屋相适应的是居室内的“万字炕”,民间也称为“拐弯炕”、“转圈炕”。
这种形式的炕由南、西、北相连的三面炕组成(以南向正房为例),南、北炕宽五尺多,长与住室的面宽相等,因“口袋房”是两间或三间通连,搭设在室内的南北“大炕”也分别称为“连二炕”或“连三炕”。
由于东北地区严寒期较长,火炕称为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满族人住宅中必不可少的设施,而且占据了室内的大部分空间。
在寒冷的冬季,南北炕都烧热,室内就会因炕面散发的热量更加温暖。
炕的用途不只是供人们寝卧,满族人在室内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在炕上进行。
放上炕桌可以吃饭、读书、写字;妇女们在炕上做针线活、哄孩子;儿童们在炕上玩抓嘎拉哈等游戏、听老人讲故事;家中来了客人先请上炕坐,然后再敬烟、倒茶、谈话;不住人的北炕可以烘晾粮食;连老母鸡抱鸡雏都要放在炕上……由此可见炕在满族居室内的重要作用。
2、满族姓氏①以地名为姓。
以所居地名为姓氏如:完颜、瓜而佳、钮钴禄、舒穆禄、宁古塔、乌苏、爱浑、萨哈拉察等等。
②借用汉族姓氏。
在满族六百余姓氏中,有马佳、佟佳、黄佳、齐佳、董佳、杨佳、鲍佳、方佳、姚佳等等。
光看头一个字,其与汉族姓氏多么相似,来源于汉姓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考虑“佳”“家” 同音,则变成马家、佟家、黄家、齐家、董家、杨家..…,这些满族姓氏借用了汉族姓氏是无疑的了。
③随意取姓。
形成满族共同体的某些血缘集团取姓氏时,有很大的随意性。
例如:西林(觉罗) ——精快之兵阿哈(觉罗) ——奴仆额尔吉——俘虏多尔衮——獾子叶赫——盔顶托子、白麻图门—一万布希——无毛鹿皮总之,满族的姓氏有着自己的民族特点,后来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逐渐改变了原来的多音节姓氏,而冠以汉字姓氏,皆为单音字。
黑龙江地方课程人文与社会四年下册

一、整体感知 黑龙江有一部分流经俄罗斯,也就是说,俄罗斯人是我们的重要邻居。
二、探究强化 1 俄罗斯风情 俄罗斯的城市建筑具有浓郁的欧洲风格。俄罗斯民族能歌善舞,尤其喜爱去音乐厅听音乐会。俄罗斯人信 奉东正教,宗教活动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俄罗斯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街上常看到快乐率 真的儿童。 2 友好往来 2005 年,中俄贸易额再创新高,达到 291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7%,为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额增幅 之首。中俄贸易自 2000 年以来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已连续 6 年创历史新高。 2005 年,中俄贸易额更以近四成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全国外贸增幅,进出口、出口、进口三项的增速 均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增长速度最快的。 俄罗斯商品销往中国。俄罗斯游客在黑龙江。黑龙江蔬菜销往哈巴罗夫斯克。 孔子学院落户莫斯科。俄罗斯芭蕾舞团访问我省。 黑龙江省作家协会欢迎俄罗斯代表团来访。 3 成果展览会 各小组把自己的成果汇总后,按照主题举办一个沿江说风物的展览会,邀请全校的同学来参观。各小组推 选代表,向参观的老师和同学介绍自己的成果吧!
三、巩固拓展
俄罗斯的异域风情也给黑龙江增添了别样的景致。
课 后 记
学科
课型
教学目 标
教学重 点
教学难 点
人文
课 题
4、哈尔滨多棱镜
新授
备课 时间
3.30
授课 时间
4.23--4.27 课时
了解省会哈尔滨的历史,特色景点,交通情况。
设计一条方便的路线 设计一条方便的路线
一课时
德育点 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
将调查结果整理成一个报告。 将调查结果整理成一个报告。
德育点 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准 备
四年级人文与社会教案

2.知道我省人民在长期与严寒等不利条件抗争中,在饮食、服饰、建筑等方面形成的特色。
教学重点
通过采访、调查、合作交流,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交流、交往、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采访、调查、合作交流,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交流、交往、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收集和满族有关的资料图片。多媒体课件 ( 满族住宅 服饰 舞蹈 )
教学方法
采用讨论、资料调查、情景模拟、参观访问、角色扮演、讲故事、教学游戏、问题探究、讲授等方式。
单元课时的划分
《从满族老屋说起》一课时《山林中的达斡尔》一课时
《鄂温克的驯鹿文化》一课时《再唱乌苏里船歌》一课时
教案
课题
1.从满族老屋说起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2012-8-26
授课时间
8.27—31
教
学
目
标
同学们,我们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园。各民族拥有自己的习俗和文化。为了和谐共处,共同发展我们之间要互相了解,下节课我们共同来了解达翰尔族,课下收集有关资料。
河北等省,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作
业
设
计
课下收集有关达翰尔族资料。
板
书
设
计
从满族老屋说起
1.房屋建筑组:
2.穿着服饰组:
3.礼仪节日组:
4.日常食俗组:
教
学
流
程
主体设计
备注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了解满族姓氏.
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吗?(学生汇报自己的民族.)提问满族学生,你知道自己的满族老姓吗?为什么现在不用老姓呢?阅读知识窗后学生回答
二、活动感悟,学习生成
2015四年级下册人文与社会教案

2015四年级下册人文与社会教案课题第1课干流起点“北极漠河”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黑龙江概况,资源。
2、黑龙江对家乡的意义。
教学重点黑龙江的概况。
教学难点了解黑龙江概况,资源。
教学准备课件、教材教程一、导入新课黑龙江是我国的第三大江,是我们省最大的一条江,它环绕在我们的省内,是我们的母亲河,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二、了解黑龙江概况1 、黑龙江地理位置及水系:上游有两源:北源石勒喀河(上源鄂嫩河)出蒙古国北部肯特山东麓;南源额尔古纳河,上源又分3支,其中一支海拉尔河发源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侧古利牙山麓。
南、北两源在漠河以西洛古河村汇合后始称黑龙江。
2 、黑龙江的物产:棒打狍子,瓢舀鱼,山鸡飞进饭锅里。
”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当年人烟稀少而生物资源丰富的北大荒。
与野生动物资源一样,自然水域资源也经历了一个由物产丰富到趋于枯竭的过程。
程三、小资料黑龙江两岸资源及风土人情:1、森林资源:黑龙江省西北部为大兴安岭北段,北部是沿黑龙江右岸自西北向东南延展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则是由张广才岭、老爷岭、太平岭和完达山等构成的东部山地。
山脉的延伸方向主要是由北北东向南南西。
是我国最重要的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
2、黑龙江人生活习惯:过去的东北农村,几乎家家养狗,可以就地取材;二是轻便保暖,戴在头上,帽耳朵一系,又长又厚的绒毛把头脸遮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眼睛,任你风吹雪打,我自然不“冻”;三是方便耐用,一顶狗皮帽子戴个十年八载的没问题,而且还可以随时随地坐在屁股底下当座垫……狗皮帽子大都是自家做的,将狗皮熟好后,照帽胎的样子剪裁好,就可以缝制了,面料视经济状况而定,有花旗布的,有华达呢的,讲究一点的用礼服呢或灯芯绒。
不过这狗皮帽子也有个小小的缺点,就是新制成的时候,一到下雪天就散发出些微腥味。
黑龙江冬季漫长,吃感才是一种习俗,干土豆片,豆角片,茄子片等可以一直吃到夏天来临,干菜味道浓郁,口感劲道,深受人们喜爱。
四年级下册人文与社会教案

年级:四年级学科:人文与社会教材:黑龙江教育出版社课时一课时主备:王文典审核: 授课时间 :第一单元沿江说风物第1课中国第三大江-黑龙江教学目标:1、了解黑龙江概况,资源。
2、黑龙江对家乡的意义。
教学重点:黑龙江的概况学习难点:了解黑龙江的物产具准备:地图及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黑龙江是我国的第三大江,是我们省最大的一条江,它环绕在我们的省内,是我们的母亲河,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二、了解黑龙江概况1、黑龙江地理位置及水系:上游有两源:北源石勒喀河(上源鄂嫩河)出蒙古国北部肯特山东麓;南源额尔古纳河,上源又分 3 支,其中一支海拉尔河发源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侧古利牙山麓。
南、北两源在漠河以西洛古河村汇合后始称黑龙江。
蜿蜒东流沿途接纳结雅河、布列亚河、松花江、乌苏里江等大支流,最后在俄罗斯境内注入鄂霍次克海。
全长4370千米(从上源至河口),流域面积 184.3万平方千米。
在中国境内河长3474千米,流域面积约88.7 万平方千米,占流域的 48.1%。
从黑龙江南北源汇合点起,到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点止,为中、俄界江。
自洛古河村至黑河市为上游,长900千米;黑河市至乌苏里江口为中游,长950千米;乌苏里江口以下为下游,长970千米。
黑龙江流域水量丰富。
流域年径流量3465亿立方米。
2黑龙江的物产:棒打狍子,瓢舀鱼,山鸡飞进饭锅里。
”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当年人烟稀少而生物资源丰富的北大荒。
与野生动物资源一样,自然水域资源也经历了一个由物产丰富到趋于枯竭的过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鲟、鳇鱼主要产区为黑龙江萝北江段以下。
此后,资源量逐年衰减,同江、勤得利、萝北等地资源逐渐枯竭,内陆渔港沿流域逐步下移,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下移到抚远江段,逼近黑龙江的入海口。
哲罗鱼、细鳞、茴鱼、江鳕等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青鱼、鲂鱼、细鳞斜颌鲴、花羔红点鲑等22种已处于濒危状态。
与史氏鲟、鳇鱼一样,大麻哈鱼是我国渔业当中的珍稀种和特有种。
四年级下人文与社会教案

四年级下人文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职业,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在不同场合与不同人交往的礼仪。
4. 使学生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5.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各种职业介绍常见的职业,如医生、教师、警察、消防员等。
让学生分享自己父母或亲人的职业,了解职业的特点。
2. 第二课时:尊重劳动讲解劳动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学习有关劳动的歌曲或故事,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3. 第三课时:人际交往礼仪学习在不同场合与不同人交往的礼仪,如问候、道谢、道歉等。
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会运用礼仪。
4. 第四课时:合作的重要性讲解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力量。
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作。
5. 第五课时: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
学习有关积极向上的歌曲或故事,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职业、礼仪和合作的重要性。
2. 运用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实践性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通过学习歌曲、故事等,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态度和价值观。
五、教学资源1. 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相关书籍、报纸、杂志等阅读材料。
3. 音频、视频设备,用于播放歌曲、故事等。
4. 小组活动所需道具和用品。
六、教学内容6.第六课时:我们的地球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如地球的位置、地球上的生物等。
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环境问题,如污染、气候变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建三江的故事:
1958年的北大荒,只是一片荒无人烟的草甸子,是谁建设的呢?
1968年6月30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时,共接收国营农、牧、渔场93个,合编为5个师(辖58个团)、3个独立团,即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四师、第五师,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一团、独立二团,1969年7月15日,经沈阳军区报请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同意组建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8月19日,兵团确定正式组建六师,将原属三师的二十三团,(八五九农场)、二十四团(胜利农场)、二十五团(七星农场)、二十七团(勤得利农场)和在抚远地区新建的六个团拨归第六师建制,同时授予新建的6个团番号:原东方红团为五十七团(大兴农场),原向阳团为五十八团,原青龙山团为五十九团(青龙山农场),原前进团为六十团(前进农场),原五七团为六十一团(创业农场),原红卫团为六十二团(红卫农场)。也就是建三江管局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身王少伯将军出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师长。开赴这片荒无人烟的沼泽地。拓荒牛有个牛劲,下山虎有个虎劲。王少伯带领官兵、职工和下乡知青,向荒原宣战。将这片荒原建成了今天的粮食基地。
1、黑龙江地理位置及水系:
上游有两源:北源石勒喀河(上源鄂嫩河)出蒙古国北部肯特山东麓;南源额尔古纳河,上源又分3支,其中一支海拉尔河发源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侧古利牙山麓。南、北两源在漠河以西洛古河村汇合后始称黑龙江。
2、黑龙江的物产:
棒打狍子,瓢舀鱼,山鸡飞进饭锅里。”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当年人烟稀少而生物资源丰富的北大荒。与野生动物资源一样,自然水域资源也经历了一个由物产丰富到趋于枯竭的过程。
教
学
流
程
三、小资料黑龙江两岸资源及风土人情:
1、森林资源:黑龙江省西北部为大兴安岭北段,北部是沿黑龙江右岸自西北向东南延展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则是由张广才岭、老爷岭、太平岭和完达山等构成的东部山地。山脉的延伸方向主要是由北北东向南南西。是我国最重要的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
2、黑龙江人生活习惯:过去的东北农村,几乎家家养狗,可以就地取材;二是轻便保暖,戴在头上,帽耳朵一系,又长又厚的绒毛把头脸遮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眼睛,任你风吹雪打,我自然不“冻”;三是方便耐用,一顶狗皮帽子戴个十年八载的没问题,而且还可以随时随地坐在屁股底下当座垫……
3、讨论:湿地的烦恼:
三江平原是最大的平原沼泽地,但在短短十五年里已遭到严重破坏,沼泽面积减少了一半。你是怎样看待湿地的作用呢?小组讨论,指名发言。
4、小资料:三江自然保护区
本区地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流的三角地带,属低冲积平原沼泽湿地,为三江平原东端受人为干扰最小的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少见的淡沼泽湿地之一。区内泡沼遍布,河流纵横,自然植被以沼泽化草甸为主,并间有岛状森林分布,均保持着原始自然状态。保护区内特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植被和水文条件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和繁衍场所,据初步调查,共有脊椎动物291种,其中兽类5目12科37种,鸟类15目167种,爬行类2目3科5种,两栖类2目2科5种,鱼类9目17科77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白鹳、丹顶鹤,白尾海雕等9种,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大天鹅、白枕鹤、雷鸟、水獭、猞猁等32种。区内野生植物资源也比较丰富,有高等植物近500种,其中野大豆、黄菠萝、水曲柳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三江保护区的建立,对于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并为东北地区的气候调节,水源涵养,洪涝灾害控制及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本区与俄罗斯的三个保护区相邻,在国际合作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交流资料:你了解额俄罗斯什么样子的?
2、老师今天带你们走进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
三、体验活动,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教案
课题
3.俄罗斯风情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了解俄罗斯的异域风情,增强对俄文化的了解。
教学重点
了解俄罗斯独特的文化。
教学难点
了解俄罗斯独特的文化。
教学准备
课件、教材
教
学
流
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去俄罗斯看看,那里的文化很有特色,那里人们的生活和我们不同,大家想知道吗?
二、讲解新课
教学反思:
教案
课题
第2课三江平原好地方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了解三江平原的地理位置,以及它的物产和作用。
教学重点
三江平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三江平原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课件、教材
教
学
流
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我们省内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么,我们吃的粮食基本都出自那里,这块土地养育了我们,它是哪里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板书课题:三江平原好地方
2、建三江的变化:
黑土地上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1徐100个吃大米饭的人里,可能有99个不知道徐一戎是谁;但100个种水稻的,肯定会有99个认识徐一戎!1972年,徐一戎获准重返北大荒,他把多年积蓄的热情和力量全部投入到试验田。为了准确及时地观察每一个品种长势长相变化,他长时间泡在水田中,炽热的阳光剥掉了他身上一层又一层皮。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在8亩试验田中,徐一戎用“合江19号”创造了直播水稻亩产千斤的纪录。1980年,他承担的寒地水稻直播高产栽培课题获农垦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3年,“寒地水稻计划栽培防御冷害技术研究”又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从此北大荒水稻高产纪录诞生了。
教案
课题
第1课
干流起点“北极漠河”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了解黑龙江概况,资源。
2、黑龙江对家乡的意义。
教学重点
黑龙江的概况。
教学难点
了解黑龙江概况,资源。
教学准备
课件、教材
教
学
流
程
一、导入新课
黑龙江是我国的第三大江,是我们省最大的一条江,它环绕在我们的省内,是我们的母亲河,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二、了解黑龙江概况
狗皮帽子大都是自家做的,将狗皮熟好后,照帽胎的样子剪裁好,就可以缝制了,面料视经济状况而定,有花旗布的,有华达呢的,讲究一点的用礼服呢或灯芯绒。不过这狗皮帽子也有个小小的缺点,就是新制成的时候,一到下雪天就散发出些微腥味。
黑龙江冬季漫长,吃感才是一种习俗,干土豆片,豆角片,茄子片等可以一直吃到夏天来临,干菜味道浓郁,口感劲道,深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