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余成本实际利率计算表
实际利率法摊销详解

实际利率法摊销时间:2015-01-19作者:会计知识网一、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认识实际利率法通俗的讲,实际利率法主要是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实际利率就是折现率,入账的其实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不管是投资者还是债权人,债务人等,关注的都是自己实际得到的投资收益是多少,自己实际付出的费用是多少,所以要有一个折现率的概念来确定每期的实际收益或者实际费用支出。
比如根据票面(名义)利率得到了部分利息,那么实际的收益是多少,这就需要按照实际利率来计算实际的投资收益,至于差额就是对于之前的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
实际利率就是让未来的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现在付出的成本,由此计算出来的实际利率就是能获得的收益率,拿这个收益率和一般的收益率比较,就知道自己到底是赔了还是赚了。
一般情况下,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时候,由于票面(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总是会存在差异,那么购入时候的价格和面值总是会有出入,所以就会存在利息调整额,这部分差额填补了购买双方心理的不平衡并在以后按照实际利率法摊销,这就是利息调整的摊销。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之间的关系公式:i=(1+r/m)m-1.(实际利率I,名义利率r,年限m)二、从财务会计的角度分析实际利率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和贷款这两项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原则是一样的,即都应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这是新准则的一个重大变化。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使用的利率。
企业在确定实际利率时,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包括提前还款权、看涨期权、类似期权等)的基础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但不应考虑未来信用损失。
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率法的摊销,关键是对摊余成本的计算。
但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采用的实际利率摊销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从投资者角度出发,这个价值应该值多少钱,也就是所谓的摊余成本;对于发行债券的一方来说,摊余成本意味着自己实际承担着多少的债务。
用EXCEL函数解决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应用问题

用EXCEL函数解决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应用问题作者:李霞来源:《商业会计》2012年第22期摘要:实际利率法在新会计准则中广泛应用,它替代了以往普遍使用的直线法等简单的摊销方法,计算颇为复杂,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认为,可以使用EXCEL 函数轻松解决实际利率法的计算问题。
关键词:EXCEL函数新会计准则实际利率法一、实际利率法在新准则中的应用(一)实际利率法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中的运用。
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
例1:甲公司属于工业企业,2000年1月1日,支付1 000万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1 250万元,票面年利率4.72%,按年支付利息(即每年利息为59万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
甲公司在购买债券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
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等因素。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需要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59×(1+R)-1+59×(1+R)-2+59×(1+R)-3+59×(1+R)-4+(59+1 250)×(1+R)-5=1 000(万元),使用插值法得出R=10%。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摊余成本见表1。
(二)实际利率法在《租赁》准则中的运用。
根据《租赁》准则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规定,对于融资租赁业务,承租人在租赁期开始日,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未确认融资费用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分摊。
在这里需要使用插值法计算实际利率,然后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摊余成本。
(三)实际利率法在《收入》准则中的运用。
根据《收入》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规定,企业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或延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产生的长期应收款,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对于未实现融资收益,按期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利息收入,借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04-04-02 金融资产-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债权投资利息收入的确认案例分析

5 078
金额同表2
债券到期,收回债券本金和最后一期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债权投资——乙公司债券(成本)
530 000
500 000
应收利息 30 000
金融资 产
二 债权投资利息收入的确认
(三)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收入的确认
利息收入 的确认
应收利息
30 000 30 000 30 000 30 000 30 000 150 000
(实际利率法)
实际利率 (%)
利息收入 利息调整摊销
4.72
24 922
5 078
4.72
24 682
5 318
4.72
24 431
5 569
4.72
24 168
5 832
4.72
23 797
6 203
—
122 000
金融资 产
案例分析
借:债权投资——乙公司债券(成本)
500 000
——乙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8 000
贷:银行存款
528
金融资
产
债权投资利息收入的确认
【例3】接【例1】资料
表2
利息收入与摊余成本计算表
元 日期
2×19年1月1日 2×19年12月31日 2×20年12月31日 2×21年12月31日 2×22年12月31日 2×23年12月31日 合计
案例分析
主讲人:高艳茹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债权投资利息收入的确认
案例分析
主讲人:高艳茹
金融资 产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债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摊余成本计算

权益法
同上
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亏损
---------
转回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债券
同上
“利息调整”
同上
计入
资本公积
1、计提时要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额
2、在原计提的范围内转回(注:股票投资不是贷记“资产减值损失”,而是贷记“资本公积”
股票
同上“成本”
宣告的现金股利
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
成本
法
同上(计入成本
税金+手续费
宣告的现金股利
----------
1、直接计提
各类投资资产核算的比较(二)
取得
持有期
资产负债日(期未)
税、手续费
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
变动
减值
交易性投资收益
宣告的现金股利
和面值计算的利
息
计入当期
损益
------------------
持有至到期投资
债券
计入成本
按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计算
-----------
1、直接计提
2、在原计提的范围内
核算内容
交易性金融资产
近期内出售
二级市场上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
持有至到期投资
长期持有,有时确意图持有至到期
在活跃市场有公开报价的债券[不涉及股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长期持有,无意图持有至到期
二级市场上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公开报价,上海债券
长期股权投资(股票)
权益性投资
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没有公开报价的权益性投资(不涉及债券)
摊余成本计算
年度或半年度
年初摊余成本(1)
excel下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核算【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计量,直至计算出摊余成本,整个计算过程非常繁琐,而 EXCEL软件中
财务函数的使用,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二、特定时日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核算 特定时日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企业的债券购买日、债券的利息发放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日和资产负债表日相同,即均为每年的 12月 31日,如果购买日和利息 发放日为 1 月 1 日,也视同为特定时日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按照付息方 式可以将债券分为分期付流入的不同。 例 1:2010年 1 月 1 日,甲企业从证券市场购入面值总额为 100万元 的当日发行的 5 年期债券。购入时实际支付价款为 110万元(包括支付交 易费用 5 万元),票面年利率为 5%,每年末付息一次,到期还本,即每年 末获得利息 5 万元。甲企业将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假定不 考虑减值损失和所得税等其他因素,计算持有期间各期期末的摊余成 本。 在本例中,债券购买日、利息发放日和资产负债表日均为 12月 31 日。 第一步,在 EXCEL软件中建立计算表,分别录入相应文字和计算公 式。比如,在第 1 行至第 9 行中录入相关文字;在 B4单元格中录入计算 公式“=E3”,依次向下填充至 B8;在 C4单元格中录入公式“=B4∗$C$9”, 依次向下填充至 C7;考虑小数尾数调整,将 C8单元格的计算公式录入为 “=D8-B8”;在 E3单元格中录入计算公式“=B3+C3-D3”,依次向下填充 至 E7;在 E8单元格录入 0;在 C9单元格中录入计算公式“=IRR(D3: D8)”。具体如表 1 所示。 740)this.width=740”>
例 2:沿用例 1 资料,所投资债券采用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方式支付利 息,其他资料不变。 本例中债券购买日、利息发放日和资产负债表日均为 12月 31日,仍 设置表 1 的计算表,在录入现金流入的过程中,由于债券为到期一次还 本付息,2010年 12月 31日至 2013年 12月 31日均没有现金流入,即 D4:D7的数值均为 0,2014年 12月 31日债券一次还本付息,企业获得 5 年利息及票面金额 1 250 000元,即 D8的数值为 1 250 000元。 录入完成后就可以得出该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核算结果,
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法

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法一、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的核算分为取得借款、期末计息和到期偿还三个阶段。
1.取得借款 借:银行存款(实际取得的数额)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倒挤) 贷:长期借款——本金(合同约定的数额)2.期末计息 借: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贷:应付利息 (本金×合同利率)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 (倒挤) 注意:一次还本付息的长期借款,“应付利息”改为“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科目。
3.偿还本金 借:长期借款——本金 财务费用等 贷:银行存款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 【例题 1· 计算题】 某企业为建造一幢厂房, 于 20×9 年 1 月 1 日借入期限为 2 年的长期专门借款 1 500 000 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借款利率按市场利率确定为 9%,每年付息一次,期满后一次还清本金。
20×9 年初, 该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价款共计 900 000 元,2×10 年初,又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费用 600 000 元,该 厂房于 2×10 年 8 月 31 日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假定不考虑闲置专门借款资金存款的利息收入或者1 / 38投资收益。
b5E2RGbCAP该企业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20×9 年 1 月 1 日,取得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1 500贷:长期借款——××银行——本金 1 500 000 (2)20×9 年初,支付工程款时: 借:在建工程——××厂房 贷:银行存款 900 000 900 000(3)20×9 年 12 月 31 日,计算 20×9 年应计入工程成本的利息费用时: 借款利息=1 500 000×9%=135 000(元) 借:在建工程——××厂房 贷:应付利息——××银行 135 000 135 000(4)20×9 年 12 月 31 日,支付借款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银行 贷:银行存款 135 000 135 000(5)2×10 年初,支付工程款时: 借:在建工程——××厂房 贷:银行存款 600 000 600 000(6)2×10 年 8 月 31 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该期应计入工程成本的利息=(1 500 000×9%/12)×8=90 000(元) 借:在建工程——××厂房 贷:应付利息——××银行 同时: 借:固定资产——××厂房 贷:在建工程——××厂房 1 725 000 1 725 000 90 000 90 000(7)2×10 年 12 月 31 日,计算 2×10 年 9 月至 12 月的利息费用时: 应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1 500 000×9%/12)×4=45 000(元) 借:财务费用——××借款 贷:应付利息——××银行 45 000 45 000 2 / 38(8)2×10 年 12 月 31 日,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银行 贷:银行存款 135 000 135 000(9)2×11 年 1 月 1 日,到期还本时: 借:长期借款——××银行——本金 1 500 000 贷:银行存款 二、应付债券 一般公司债券的核算包括债券发行、期末摊余成本的计算、到期偿还三个环节。
什么是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

什么是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法又称“实际利息法”,是指每期的利息费用按实际利率乘以期初债券帐面价值计算,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的差额,即为本期摊销的溢价或折价。
实际利率法中的实际利率,是指使某项资产或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于当前公允价值的折现率。
实际利率法的计算方法实际利率法是采用实际利率来摊销溢折价,其实溢折价的摊销额是倒挤出来的.计算方法如下:1、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期初债券的帐面价值*实际利率2、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面值*票面利率3、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溢折价的摊销额=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4、在折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折价的摊销额=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注意:期初债券的帐面价值=面值+尚未摊销的溢价或-未摊销的折价。
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计提的利息会增加债券的帐面价值,在计算的时候是要减去的。
实际利率法的特点1、每期实际利息收入随长期债权投资账面价值变动而变动;每期溢价,折价摊销数逐期增加。
这是因为,在溢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价的分摊而减少,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减少,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大于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溢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溢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2、在折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折价的分摊而增加,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增加,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大于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折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折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
哪一个国家的实际利率更高,热钱向那里走的机会就更高。
比如说,美元的实际利率在提高,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在继续,那么国际热钱向美国投资流向就比较明显。
投资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债券,股票,地产,古董,外汇……。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的理解、例题、练习及答案

第一部分:摊余成本概念的理解及实例一、相关概念(一)实际利率法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即:某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于当前账面价值的折现率。
)(二)实际利率法的产生的原因当债券票面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时,大多数的人都更愿意去购买此债券进行投资。
如果大家都去争相购买,按照价值规律,债券发行商此时就会适当抬高价格(比如面值1000元的债券按1010元卖出),只要折算的实际利率仍不低于银行存款利率,购买者有利可图,则债券仍然可以顺利地溢价发行;反之,如果债券票面利率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大家都更愿意把钱存入银行或进行其它的投资,导致该项债券无人问津,债券发行商只能折价发行才会有人购买(比如面值1000元的债券按950元卖出)。
正是由于债券溢价或折价发行事实的存在,才导致债券发行后存续期内的实际利息与票面利息之间产生差异。
(三)摊余成本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即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收回或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其中,第二项调整金额“累计摊销额”利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得到。
(四)摊余成本的通俗理解如果你借钱,摊余成本就是你目前还要还多少钱给人家。
如果你投资,摊余成本就是人家目前还欠你多少钱没还。
下面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举例说明:投资者在初期购入债券时的实际支付额,比如支付了1000元购买面值是1250元的债券,这个1000元就是借给对方的钱,也就是初期摊余成本。
可以把“摊余成本”简单的理解为本金,即借出的本金,所以取得时应该按取得债券的面值(既1250元)记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科目的借方上,把实际支付的1000元记到“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等科目的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