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10则经典名句赏析
孟子最有名的十句话

孟子最有名的十句话孟子最有名的十句话1一、万物皆备于我。
《孟子·尽心上》天下的万事万物,都蕴藏在我的心中。
二、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孟子?滕文公上》将天下让与别人容易,为了天下找到贤能之人却是十分困难的。
三、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孟子·告子上》如果能够得到一定的滋养,没有什么物体是不能够生长的。
如果失去了其滋养,没有什么东西不会不消亡的。
这句话指明了,一定事物的形成,都是需要一定的条件。
四、天作孽,犹可违。
自作孽,不可活。
《孟子·公孙丑上》上天降下的灾祸尚且可以躲避,但是如果自己造成的罪孽,是不能够逃避的。
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有好的时机,不如有着好的环境。
有着好的环境不如人们能够同心协力。
六、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孟子·告子上》鼎鼎大名的木匠,教导徒弟时必定用圆规和曲尺,向他学习的人,也必须用规和矩。
意谓要遵循法则。
七、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
浩然:形容正大刚直。
别人问:孟先生您擅长什么?孟子回答:。
我善于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我善于养成自己拥有浩然之气。
孟子解释:这“浩然之气”,就是一种由道与义配合起来养成的、在自己日常行为中逐渐积累善行所形成而内存于心中的,以至于能充塞于天地之间的一种正大刚直的精神。
孟子表明这“浩然之气”是一种坚持道义、自我养成、存于内心、见于行为的气概和精神状态。
八、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孟子·尽心上》成章:古称乐曲终结为一章,这里指事物达到一定阶段。
看水有方法,一定要看它大的波澜。
太阳月亮有光辉,能透过细微的缝隙照到一切。
九、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上天将要把重大责任加在某个人身上时,必定先要磨炼他的意志,劳累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困窘他的处境,扰乱他做的事,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强他的能力。
《孟子》解析

《孟子》解析孟子经典赏析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人民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
3、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译文:他们产生在这个人群中,但远远超出了他们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们那一群。
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
4、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译文: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
仁、义、礼、智是四个初始,就像我本来就所具有的,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
5、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译文: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
6、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译文: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对,接受人家对的,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7、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所以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饥饿,使他的身子穷困,并且使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借此来使他的内心震动,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才干。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9、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译文:在上位的有什么爱好,在下面的人一定爱好得更加利害。
10、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译文: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天下的共同原则。
孟子的名言和解释经典9篇

孟子的名言和解释经典9篇《孟子》名言警句篇一1)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2)其进锐者,其退速。
3)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
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6)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7)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0)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11)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一三)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4)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壹五)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6)尽信书,不如无书。
一qi)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18)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19)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20)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1)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2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3)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2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5)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26)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2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9)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孟子的经典名言名句及翻译

孟子的经典名言名句及翻译孟子的经典名言名句及翻译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易于留传,是浓缩的精华。
你知道什么样的名言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孟子的经典名言名句及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孟子的经典名言名句及翻译1(公孙丑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公孙丑上)【翻译】(公孙丑问:)“大胆请问,先生您的长处是什么?”孟子说:“我擅长于研究别人的言辞,并擅长于培养自己的浩然气。
”公孙丑问“大胆请问,什么叫做浩然之气呢?”孟子说:“这很难说清楚。
它作为一种气,是极为伟大极为刚强的,如果用正确的方法去培养而不是去伤害它,那么它将充满于天地宇宙之间。
同时,它作为一种气,需要和正义、道理相配合;否则的话,它就没有力量。
(孟子曰:)“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
”(离娄上)【翻译】(孟子说:)“孔子说‘治国方法有两种,就是仁政和暴政罢了。
’过分他的人民,那自己也会身死国亡,不太厉害也会造成危险使国家削弱。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离娄下)【翻译】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如果把臣子看得如同自己的手足,那么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得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如果把臣子看得如同狗和马,那么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得如同普通百姓;君主如果把臣子看得如同碎泥小草,那么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得如同敌寇仇人。
”(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
”(离娄下)【翻译】(孟子说:)“君主讲求仁爱,人民没有不仁爱的;君主讲求道义,人民没有不道义的。
”(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离娄下)【翻译】(孟子说:)“不合礼仪的礼,不合道义的义,品德高尚的君子是不肯做的。
孟子的名言及理解100句

孟子的名言及理解100句孟子的名言及理解1.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译文】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
2.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译文】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3.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4.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5.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6. 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7.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8.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9. 其进锐者,其退速.【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10.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11.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12.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13.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14.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15. 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16. 仁者无敌.【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17.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18. 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19.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20.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21. 仁则荣,不仁则辱.【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22.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23.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译文】为争夺土地而战,杀死的人遍野;为争夺城池而战,杀死的人满城,•这就是带领土地来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赎出他们的罪过.24.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25.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译文】鱼是我所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吃的;•如果两者不能都吃的话,我便丢掉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我便舍弃生命而取义.2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27.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译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帮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帮助.•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都反对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都归顺他.28.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译文】天时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29.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30. 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译文】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作他“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31.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32.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译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33.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译文】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34. 民事不可缓也.【译文】关心人民是最紧迫的任务.35.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shu^g()不入洿(w)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译文】不要在农民耕种和收获的大忙季节征兵和征徭役,妨碍生产,•那么生产的粮食便吃不尽了.不要用细密的鱼网到大池中捕鱼,那么鱼类便吃不完了.•依照合适的时间到山林砍伐树木,木材也会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会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36.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译文】现在你的厨房里有皮薄膘肥的肉,你的马栏里有健壮的骏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尸体,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禽兽来吃人.37.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译文】桀和纣的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他们的失去百姓的支持,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的支持,便获得天下了;•获得百姓的支持有方法:获得了民心,便获得百姓的支持了;•获得民心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加在他们头上,如此罢了.38.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译文】贤明的君主在规定百姓的产业时,一定要使他们上可以养父母,下39. 可以养妻子儿女,好年成能丰衣足食,遇上荒年也不致饿死.40.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译文】一切为着使百姓的生活安定而努力,这样去统一天下,没有人能够阻挡.孟子的名言及解释1、仁者无敌。
《孟子》鉴赏名句

名句鉴赏说明:条目以后发的资料为准,此仅作为赏析资料之参考义利之辩《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相关章节:1、《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
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相关章节:12·4 宋牼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之?”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
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
说之将何如?”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
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
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
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
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
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何必曰利?”孟子并不反对获利:12·10 白圭曰:“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孟子曰:“子之道,貉道也。
万室之国,一人陶,则可乎?”曰:“不可,器不足用也。
”曰:“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
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
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陶以寡,且不可以为国,况无君子乎?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
”与人为善《公孙丑上》: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禹,闻善言则拜。
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於人以为善。
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於人者。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孟子经典名言加解释

孟子经典名言加解释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解释: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解释: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
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解释: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可以和他交流思想;自甘落后的人,不能和他共同做事。
4、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解释: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
5、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解释:古代的人,获得成就,则将恩惠恩泽给老百姓,而没有获得成功的人,则在这个世上继续修身养性。
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提升个人修行,得志显达时就要造福天下苍生。
孟子经典名言名句

孟子经典名言名句
1.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解析,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应该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2.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
解析,这句话强调了修身立德的重要性,只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才能走上成功之路。
3.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
解析,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的起始是柔弱的,但是通过不断的奋斗和坚持,最终会变得坚强无比。
4.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解析,这句话强调了君主应该以民众的利益为重,国家利益次之,个人利益最轻。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解析,这句话告诉我们,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热情和乐趣,才能更好地去做一件事情。
孟子的经典名言名句无一不是智慧的结晶,它们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品味和领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10则经典名句赏析,读懂儒家智慧,学会处
世之道!
《孟子》是儒家经典代表作之一,其主张“性善论”,他还主张“德治”,集中体现了孟子的政治观点和治国思想,全书共三万余字,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四书”。
《孟子》10则经典名句赏析,读懂儒家智慧,学会处世之道。
1.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拥有道义便能够得到人们的帮助,失去道义的人,就很少能够得到人们的帮助。
2. 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
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下》。
古代的君子,如果烦忧错误,便能够及时的改正。
现在的君子,犯了错误,便会继续延续下去,不做任何更改。
3. 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
出自《孟子·万章章句上》。
我从来没有听到过,自己做的不正确,但去匡正别人,更何况是辱没自己,来匡正天下呢?
4.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仁者就像射手一样,要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再去放箭。
如果没有射中,也不能责怪比自己射的准的人,而应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5. 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
”
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下》。
浩生不害问孟子说:“乐正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孟子回答说:“他是一个善人,也是一个可信的人。
”
6.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上》。
遵从德系,喜欢道义,这样便可以自得其乐。
所以,士人在穷困的时候,不会失去道义,得意的时候,也不会离经叛道。
7.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出自《孟子·尽心上》。
抬头看看觉得自己对天无愧疚,低头思考,觉得对人们也没有愧疚。
8. 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担任官位的人,如果无法尽职尽责,就应当辞官。
如果有进言的人,而其建议没有被听从,就应当辞官。
9.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出自《孟子·腾文公下》。
男子理当住在天下广大的仁宅里,站在天下正确的礼的位置中,前进在天下光明的义的道路上
10.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出自《孟子·告子下》。
上天让其有所作为,一定要让他们警醒,性格坚强,增强他们所不具备的才能。